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南極和澳大利亞哪個大

南極和澳大利亞哪個大

發布時間:2022-06-09 02:03:30

㈠ 海拔最高的大陸是哪個大陸

海拔最高的大陸是:南極大陸

整個南極大陸被一個巨大的冰蓋所覆蓋,平均海拔為2350米。南極洲蘊藏的礦物有220餘種。

南極被人們稱為第七大陸,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唯一沒有人員定居的大陸。南極大陸的總面積為139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中國和印巴次大陸面積的總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

南極大陸是指南極洲除周圍島嶼以外的陸地,是世界上發現最晚的大陸,它孤獨地位於地球的最南端。南極大陸95%以上的面積為厚度極高的冰雪所覆蓋,素有"白色大陸"之稱。在全球6塊大陸中,南極大陸大於澳大利亞大陸,排名第5。南極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是世界上僅有的被海洋包圍的2塊大陸,其四周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形成一個圍繞地球的巨大水圈,呈完全封閉狀態(參看南極洋),是一塊遠離其他大陸、與文明世界完全隔絕的大陸,至今仍然沒有常住居民,只有少量的科學考察人員輪流在為數不多的考察站臨時居住和工作。

南極大陸是最難接近的大陸。與南極大陸最接近的大陸是南美洲,它們之間是970千米寬的德雷克海峽。南極大陸與其他大陸不僅相距遙遠,而且周圍還為數公里乃至數百公里的冰架和浮冰所環繞,冬天時浮冰的面積可達1900萬平方千米;即使在南極的夏天,其面積也有260萬平方千米;南極大陸周圍海洋中還漂浮著數以萬計的巨大的冰山,為海上航行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和危險。南極圈:南緯66度34分的緯線為南極圈。在極圈內會有極晝和極夜現象,南極圈以南是寒帶以北是溫帶。

㈡ 世界面積最大的前十位國家是哪些

世界各國領土面積排名(World rankings)是指最新的各國(不含水域、殖民地)國土面積排行榜。面積前10的國家有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印度、阿根廷、哈薩克、阿爾及利亞。

拓展資料

一宗地權屬界線范圍內的面積。因此,土地權屬界址一旦確定,土地面積亦隨之確定。若某宗地權屬來源證明文件上的界址范圍與實地一致而面積不一致,則一律以界址范圍為准,更正土地面積數據。面積量算的原則是:圖幅為基本控制,分幅進行量算,按面積比例平差,自下而上逐級匯總。

國家面積按國際慣例是叫「總面積」,指的是:總面積=土地面積+該國淡水水面的面積(比如湖面、江河的水面面積)。

㈢ 南極大陸是什麼樣的

南極大陸是指南極洲除周圍島嶼以外的陸地,是世界上發現最晚的大陸,它孤獨地位於地球的最南端。南極大陸95%以上的面積為厚度驚人的冰雪所覆蓋,素有「白色大陸」之稱。在全球六塊大陸中,南極大陸大於澳大利亞大陸,排名第五。南極大陸是世界上唯一被海洋包圍的大陸,四周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形成一個圍繞地球的巨大水圈,呈完全封閉狀態,是一塊遠離其他大陸、與文明世界完全隔絕的大陸,至今仍然沒有常住居民,只有少量的科學考察人員輪流在為數不多的考察站居住和工作。

南極大陸的位置
從字面上看,南極就是地球的最南端,但實際上,南極這個詞有多種近似含義,例如:南極洲、南極點、南極大陸、南極地區、南極圈等。按照國際上通行的概念,我們一般把南極圈以南的地區稱為南極,它是南大洋及其島嶼和南極大陸的總稱,總面積約6500萬平方千米。在極圈內會有極晝和極夜現象,同時,極圈也是劃分溫帶與寒帶的界限。

南極洲的面積
南極洲包括南極大陸及其周圍島嶼,總面積約1400萬平方千米,其中大陸面積為1239萬平方千米,島嶼面積約7.6萬平方千米,海岸線長達2.47萬千米。南極洲另有約158.2萬平方千米的冰架。南極洲的面積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十分之一,相當於一個半中國大。

南極不屬於任何國家
從19世紀20年代起,到20世紀40年代,各國探險家相繼發現了南極大陸的不同區域,從而為本國政府對南極提出主權要求提供了依據。接著,就有英國、紐西蘭、澳大利亞、法國、挪威、智利、阿根廷等7個國家的政府先後對南極洲的部分地區正式提出主權要求,使這塊萬年冰封的平靜的大地籠罩上國際糾紛的陰影。
根據1961年6月通過的《南極條約》,凍結了以上7國對南極的領土主權要求,規定南極只用於和平目的,可以說,南極現在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她屬於全人類。

南極大陸的特點
我們都知道,去南極是十分不容易的,因為南極大陸是最難接近的大陸。與南極大陸最接近的大陸是南美洲,它們之間是970千米寬的德雷克海峽。南極大陸與其他大陸不僅相距遙遠,而且周圍還為數公里乃至數百公里的冰架和浮冰所環繞,冬天時浮冰的面積可達1900萬平方千米;即使在南極的夏天,其面積也有260萬平方千米;南極大陸周圍海洋中還漂浮著數以萬計的巨大的冰山,為海上航行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和危險。
地球上最高的大陸不是擁有青藏高原的亞洲大陸,而是南極大陸。地球上其他幾個大陸的平均海拔高程為:亞洲950米,北美洲700米,南美洲600米,非洲560米,歐洲最低,只有300米,大洋洲的平均高度還不甚清楚,估計也不過幾百米。然而,南極大陸,就其自然表面來說,其平均海拔高程為2350米,比其他幾個大陸中最高的亞洲還要高得多。但是,如果把覆蓋在南極大陸上的冰蓋剝離,它的平均高度僅有410米,比整個地球上陸地的平均高度要低得多。

世界上最為寒冷的地區
由於海拔高,空氣稀薄,再加上冰雪表面對太陽能量的反射等,使得南極大陸成為世界上最為寒冷的地區,其平均氣溫比北極要低20度。南極大陸的年平均氣溫為零下25度。南極沿海地區的年平均溫度為零下17~20度左右;而內陸地區為年平均溫度則為零下40~50度;東南極高原地區最為寒冷,年平均氣溫低達零下57度。到現在為止,地球上聽觀測到的最低氣溫為零下89.6度,這是1983年7月在紐西蘭的萬達站記錄到的,在這樣的低溫下,普通的鋼鐵會變得象玻璃一般脆;如果把一杯開水潑向空中,落下來的竟然是一片冰晶。
南極的寒冷首先是與它所處的高緯度地理位置有關,由於高緯度地理位置,導致了在一年中漫長的極夜期間沒有太陽光。同時,與太陽光線入射角有關,緯度越高,陽光的入射角越大,單位面積所吸收的太陽熱能越少。南極位於地球上緯度最高的地區,太陽的入射角最小,陽光只能斜射到地表,而斜射的陽光熱量又最低。再者,南極大陸地表95%被白色的冰雪覆蓋,冰雪對日照的反射率為80%一84%,只剩下不足20%到達地面,而這可憐的一點點熱量又大部分被反射回太空。南極的高海拔和相對稀薄的空氣又使得熱量不容易保存,所以南極異常寒冷。

地球上的風極
一般來講,只有在大洋上熱帶風暴(台風)可以達到12級,但是在南極,12級以上的暴風卻是家常便飯。南極大陸是風暴最頻繁、風力最大的大陸,風速在每小時100千米以上的大風在南極是經常可以遇到的。南極大陸沿海地帶的風力最大,平均風速為每秒17~18米,而東南極大陸沿海一帶風力最強,風速可達每秒40~50米。在法國的迪爾維爾站曾測到每秒100米的大風,相當12級台風風速的3倍,而它的破壞力相當於12級台風的近10倍。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記錄到的最大的風。因此,南極又被稱之為「風極」。
南極風能殺人!除了嚴寒之外,狂風則是科學考察人員在南極所遇到的另外一個凶惡的敵人。狂風會很快帶走人體的熱量,使人發生凍傷甚至凍死事故。極夜的風暴,其速度有時超過每秒4 0米,比1 2級台風凌厲得多。此時若有人身置戶外,便會有生命之虞。人們難以忘記,1 9 6 0年1 0月1 0日下午,在日本昭和站進行科學考察的福島博士,走出基地食堂去喂狗,突遇每秒3 5米的暴風雪,從此再沒有回來。直到1 9 6 7
南極大陸是指南極洲除周圍島嶼以外的陸地,是世界上發現最晚的大陸,它孤獨地位於地球的最南端。南極大陸95%以上的面積為厚度驚人的冰雪所覆蓋,素有「白色大陸」之稱。在全球六塊大陸中,南極大陸大於澳大利亞大陸,排名第五。南極大陸是世界上唯一被海洋包圍的大陸,四周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形成一個圍繞地球的巨大水圈,呈完全封閉狀態,是一塊遠離其他大陸、與文明世界完全隔絕的大陸,至今仍然沒有常住居民,只有少量的科學考察人員輪流在為數不多的考察站居住和工作。

極晝和極夜:
極晝和極夜是極圈內特有的自然現象,極晝和極夜這種特殊的自然現象,是地球沿著傾斜地軸自轉所造成的結果。也就是說,地球自轉時地軸與垂線成一個約23.5度的傾斜角,因而地球在圍繞著太陽公轉的軌道上,有6個月的時間,南極和北極的其中一個極總是朝向太陽,另一個極總是背向太陽;如果南極朝向太陽,南極點在半年之內全是白天,沒有黑夜;這時,北極則見不到太陽,北極點在半年之內全是黑夜,沒有白天。到了下一個半年,則正好相反,北極朝向太陽,北極點全是白天;而南極這時則見不到太陽,南極點全是黑夜。在極圈內的地區,根據緯度的不同,極晝和極夜的長度也不同。極夜期間,並非總是伸手不見五指,在極夜剛剛開始和就要結束的時期,雖然不能直接照射到陽光,由於在地平線下不遠的太陽的輝光作用,但天空依然很明亮,室外活動和野外作業還是可以進行的。
南極的河流:
在南極極晝期間,24小時不落的太陽給這塊冰封的大陸多多少少帶來一些暖意,在南極洲沿岸較為暖和的區域,冰雪會部分融化,融化的水也只能匯集成一些涓涓細流。地處東南極洲懷特岩的奧尼克斯河,算是南極大陸上的最大河流了,其水深也不過膝。在大陸周圍的島嶼上,夏季的冰雪水也能匯集成季節性時令溪流入海。無論在南極的哪一個地方,一到冬季,所有的河流就消失了。
南極的湖泊:
南極大陸上有眾多的湖泊,有淡水湖也有鹹水湖。鹹水湖又叫鹽湖,在大陸的周圍隨處可見,較有名的有唐胡安湖,湖水含鹽度極高,每升含鹽量可達270餘克,即使在零下70度,湖水也不會結冰。
還有一種鹹水湖是南極大陸獨有的,最有名的是地處維多利亞地賴特谷中的范達湖和泰勒谷的邦尼湖。湖水上淡下咸,湖表凍結著一層2~3米厚的冰,冰下湖水清澈,湖水含鹽量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形成分層次現象,底層水的含鹽量比表層水高約10倍;湖水溫度也隨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在年平均氣溫零下20度的環境中,湖底水溫仍高達25℃。對這種奇異現象,科學家們至今仍未找到合理的解釋。
淡水湖分布於南極大陸的邊緣,西南極洲的湖泊多於東南極洲。淡水是生命之源泉,它對人類在南極的活動至關重要,所以人們在選擇南極科學考察站地址時非常重視附近的淡水湖泊。中國南極長城站和中山站附近都淡水湖,都可以滿足生活用水和發電機冷卻用水,地理位置優越,條件得天獨厚。僅長城站西部和南部就有西湖、高山湖和燕鷗湖,水質良好,水源充足,適於飲用,其中西湖平均水深5米,最大深度10米,面積1.2萬平方米,可蓄水6萬立方米,是長城站主要飲用水湖泊。但是,許多國家的考察站,尤其是建在內陸的站,因附近沒有淡水湖泊,飲用水只能靠融冰化雪或淡化海水,既不經濟又不方便,那日子就難過多了。
在南極冰蓋的深處,一個與世隔絕千萬年的湖,四周和上面都是萬年冰雪,這確實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但在南極的確存在這樣的冰中湖泊。1994年,俄羅斯專家利用地震探測和回聲探測發現在東南極大陸存在一個冰下湖,並取名為東方湖,這個湖位於俄羅斯東方站冰蓋下3800米深處,湖面長250千米,寬40千米,湖深700米,其中有200米的疏鬆沉積層。科學家們說,這個湖水至少有50萬年未與大氣接觸。有關湖水的成分、水中有沒有生物存在、湖的成因及演化等都是人們所迫切關注的。目前,俄已在東方站鑽取冰芯達三千多米深,人們擔心再往下鑽會打穿冰層並污染湖水,在離湖面25~50米時停止了鑽探。同時俄還將繼續利用地震法進一步確定內陸冰川面積、冰川至基岩的結構以及冰和湖的確切邊界。最近,美國太空研究專家認為,東方湖可能是可模擬木星衛星中存在的冰川-海洋-岩石的唯一天然實驗室,並提出採用航天高技術諸如火星探路者機器人,自己鑽透3000多米厚的冰蓋進入湖水和沉積物中進行無沾污采樣和樣品分析,並把分析數據和圖片源源不斷地傳回地面。看來,冰下湖秘密的揭開指日可待。
南極綠洲:
千里冰封的南極洲也有綠洲,你相信嗎?1974年2月末的一天,一架美國飛機在南極大陸的南印度洋沿岸上空飛行,突然,領航員班戈驚呆了。他發現飛機下面有一片無雪的土地,高高的冰牆圍繞著山谷,像一個扇形的屏風。山谷中沒有積雪的土地中間,分布著一些不凍的湖泊,給這個白色的冰雪高原帶來無限生機。這就是南極洲有名的班戈綠洲。
所謂綠洲,並非是鬱郁蔥蔥的樹木花草之地,而是南極探險家、科學家由於長年累月在冰天雪地里工作,當他們發現沒有冰雪覆蓋的地方時,不禁倍感親切,便將這些地方稱為南極洲的綠洲。南極綠洲佔南極洲面積的5%,含有干谷、湖泊、火山和山峰。按照這個定義,在南極可稱作綠洲的有班戈綠洲、麥克默多綠洲和南極半島綠洲。班戈綠洲的面積大約有500平方公里,常年刮風,吹起的沙石、雪粒,把岩石表面琢磨成許多很小的窟窿,像蜂窩一樣。鋪在地面的礫石,表面有一層光澤如漆的暗棕色外殼,這是溶解在水中的鹽類慢慢地在岩石表面凝聚起來的結果。在這個綠洲中,有一些沙丘,沙丘間的谷地有的乾燥,有的積水成湖。較深的湖,水質不太咸,湖水清澈,晴天閃出天藍色的光澤。較淺的湖,泛出淡綠色的或褐綠色的光彩,湖水很咸,苦澀難耐。在那些乾燥的丘間低地或沙丘的斜坡上還結成一層白色的鹽霜,像剛剛下過一場小雪。這些鹽霜和湖中的鹹水,沒有相當久遠的年代,是無法形成的。
乳白天空:
南極洲的低溫和冷空氣的特殊作用還能產生一種十分危險的天氣現象,這就是南極探險家談之色變的乳白天空。發生這種天氣現象時,天地之間渾然一片,人彷彿融入濃稠的牛奶里,一切景物看不見了,方向也迷失了,而且人的視線會產生錯覺,分不清景物的距離和大小。造成這種幻境的原因,是由於太陽光射到冰層後又反射到低空的雲層里,而低空雲層中無數細小的雪粒又像千萬個小鏡子,將光線四散開來,這樣來回反復地反射,便形成白蒙蒙霧漫漫的乳白天空。
對於在極地上空飛行的飛機,駕駛員會因分不清天上地下而失去控制,不少極地飛機失事的原因皆是如此。l958年,在埃爾斯沃思基地,一名直升飛機駕駛員就因為遇到這種可伯的乳白天空,頓時失去控制而墜機身亡。1971年,另一名駕駛「LC―130大力神」飛機的美國人,在距離特雷阿德利埃200公里附近的地方,遇到了乳白天空,突然墜機失蹤,一直下落不明。在野外工作的考察隊員遇到突如其來的乳白天空也很危險,因迷失方向而出事的時有發生。有的滑雪者突然摔倒在地,有的汽車翻車肇禍,因此墜入冰裂縫而傷亡的也大有人在。
對於乳白天空,地面人員最安全的防範措施說來很簡單,就是呆在原地不動,注意保暖,然後耐心地等待乳白天空消失,或救援人員來營救。
極光:
極光有時被稱為北極光或南極光,其實他們本質上是一回事,只不過在北極出現的極光被稱為北極光,在南極出現的極光被稱為南極光。我國的黑龍江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都曾經出現過極光,只是非常難得一見,甚至比海市蜃樓還不容易看到,但在南北極的高緯度地區,極光出現則是司空見慣的事。極光是天空中一種奇特的自然光,是人們能用肉眼看得見的唯一的超高層大氣物理現象。在南、北極的高空,大多位於100公里以上,在漫長的極夜或極晝時,常會出現鮮艷的極光。
用來形容極光的詞很多,但無論用哪一個都難以表達出極光的神奇和美妙。極光是令人神往的自然奇觀,是南極和北極最為瑰麗的景色。在南極的漫漫長夜,有時幾乎整個天空都是一幅南極光的美妙景象,極光時而像高聳在頭頂上的美麗的圓柱,突然變成一幅拉開的帳幕,以後,又迅速捲成螺旋的條帶;有時,極光就想傳說中天女手中慢舞的長長的彩色飄帶,有時變化迅猛,形狀轉瞬即逝,有時又象天邊一縷淡淡的煙靄,久久不動;有時似漫天光箭從天而降,幾乎舉手可觸,有時又象原子彈爆炸後的蘑菇雲騰空而起,令人望而生畏。當然,這一切都發生在距離地面100千米以上的大氣層里。這在南極的種種景象中,再沒有比這更壯麗的了。」
五彩繽紛、變幻莫測的極光給在南極洲越冬的科學家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也減低了漫長冬季給人們心理上帶來的壓抑。極光的亮度有強有弱,強極光的亮度可以把考察站建築物的輪廓照亮,甚至照出物體影子。
極光的形成如同日常所見到的氖氣燈管一樣,燈管中稀薄的氣體受到帶電粒子的強烈碰撞因而發光,而極光就是高空大氣中的一種發光過程。具體地說,極光是太陽放射出大量的質子和電子等帶電微粒,這些微粒以高速度射進地球外圍的高空大氣層里,同大氣層中的稀薄氣體中的原子和分子進行劇烈地碰撞,而激發出來的光。極光出現的高度一般在離地面100千米到500千米的高空,實際上在那裡的空氣是十分稀薄的,只有人造衛星可以在這一高度經過。
那麼,為什麼極光只在地球的南、北極地區頻繁出現呢?人們知道,地球本身就像一個巨大的吸鐵石,它兩端的磁極,也就是地球磁場的磁南極、磁北極分別在南、北極地區。當太陽放射出來的大量帶電微粒射向地球時,受到地球南、北磁極的吸引,紛紛向南、北極地區湧入,所以,極光就集中出現於南、北極地區。
極光的形狀千姿百態,運動的狀態也是干變萬化、多種多樣。科學家們把極光按照形狀特點分為五大類:一是底部整齊微微彎曲呈圓弧狀的極光弧;二是有彎扭褶,宛如飄帶狀的極光帶;三是如雲朵一般片朵狀的極光片;四是面紗一樣均勻的椎幕狀的極光幔;五是沿磁力線方向呈射線狀的極光芒。
這是因為地球周圍的大氣中,含不同的氣體分子。當從太陽來的帶電微粒與不同的氣體分子沖撞時,就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如氖氣受到沖擊時就發出紅顏色的光,氬發藍光,氦發黃光,其他氣體也是各呈其色。科學家們發現,極光的顏色還取決於帶電微粒的相互碰撞的空間高度和這些帶電微粒的波長。
極光形體的亮度變化是很大的。當太陽表面劇烈騷動時,太陽黑子增多,太陽射向地球大氣層中的帶電微粒就增多,這時極光不但出現頻繁,而且極光的亮度也特別強。
在南極的許多科學考察站都有研究極光的專門儀器設備和專業研究人員,中國南極中山站也是研究極光的一個理想地點,我國科學家也與日本科學家合作進行極光研究。那麼,人們為什麼要研究極光呢?極光實質上是地球周圍的一種巨大的放電現象。由此可知,研究極光的時空出現率,就能了解到形成極光的太陽粒子的起源,以及這些粒子從太陽上形成,經過行星際空間、磁層、電離層,以及最終消失的過程,並能了解到在此過程期間,這些粒子在一路上受到電的和磁的、物理的和化學的、靜力學的和動力學的各種各樣的作用力的情況。因此,極光可以作為日地關系的指示器,可以作為太陽和地磁活動的一種電視圖象,去探索太陽和磁層的奧秘。
極光還是一種宇宙現象,在其他磁性星體上也能見到,所以,對它的研究有著十分普遍的科學意義和實際應用方面的價值。對極光等離子體的研究,能更好地理解太陽系的演變、進化,還可以研究極光作為日地物理關系鏈中的一環,對氣候和氣象的影響,以及生物效應等等。
南極的幻日:
南極大氣中充滿了無數的冰晶體,它們像水晶一樣,將陽光四處散射開來,形成環繞太陽的美麗光環,這種現象稱為日暈。有時在日暈兩側的對稱點上,冰晶體反射的陽光尤其明亮,如果出現並列的太陽,光華四射,耀人眼目,這就是奇妙的幻日了。中國南極中山站於1997年就曾經出現過幻日。
年2月9日,他的保存完好的屍體,居然在距站區4 . 2公里處出現!

㈣ 七大洲每一個州最大的國家是哪個我要中文和英文兩種的!

亞洲:中華人民共和國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簡稱中國(China)
歐洲:俄羅斯聯邦 Russian Federation 簡稱俄羅斯(Russia)
北美洲:美利堅合眾國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簡稱美國(America)
南美洲:巴西聯邦共和國 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 簡稱巴西(Brazil)
大洋洲:澳大利亞聯邦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簡稱澳大利亞(Australia)
非洲:蘇丹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the Sudan 簡稱蘇丹(Sudan)
南極洲:沒有國家

㈤ 全世界七個大洲,哪一個大洲的面積最大

亞洲
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在世界七大洲中亞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它的名字也最為古老。亞洲是「亞細亞洲」的簡稱,意思是「東方日出之地」。
美洲
北美洲和南美洲合稱美洲,美洲是「亞美利加洲」的簡稱。 美洲的得名,普遍的說法是為紀念義大利佛羅倫薩的一位名叫亞美利哥·維斯普奇的著名航海家。盡管哥倫布早在1492年就已發現了美洲,然而他卻始終認為這塊大陸是亞洲的一部分 。7年之後的1499年,亞美利哥隨同葡萄牙人奧赫達率領的船從海上駛往印度,他們沿著哥倫布所走過的航路向前航行,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到達美洲大陸。亞美利哥經過對南美洲東北部沿岸詳細考察,確信這塊大陸是世界上另一個大洲,並編制了最新地圖。
歐洲
歐洲的全稱是「歐羅巴洲」,意譯則為「西方日落之地」。關於其名的由來,有一些傳說。在希臘神話中,德米特(Demeter)是專管農事活動的女神,她保佑人間五穀豐登、人畜兩旺 。在有關這位女神的畫像中,人們總是把她畫成坐在公牛背上。這位女神的另一個名字叫歐羅巴,人們出於對女神的敬意,就把歐羅巴作為大洲的名字。
非洲
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簡稱。 對於阿非利加一詞的由來。流傳著不少有趣的傳說,一種傳說是,古時葉門有位名叫Africus的酋長,於公元前2000年侵入北非,在那裡建立了一座名叫Afrikyah的城市,後來人們便 把這大片地方叫做阿非利加。
大洋洲
大洋洲,意即「大洋中的陸地」。一般指太平洋的多數島嶼,狹義上指澳大利亞、紐西蘭、太平洋東部的波利尼西亞群島、中部的密克羅尼西亞群島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亞群島。 過去 ,大洋洲也曾被稱為「澳大利亞洲」,簡稱澳洲,因為澳大利亞的面積佔了大洋洲陸地面積的85% 。
南極洲
南極洲,因該大陸處在地球的最南端南極點的周圍,由此而得名。其英文名為Antarctica,源出希臘文anti(相反)加上Arctic(北極),意為北極的對面,即南極。

㈥ 哪些洲比澳大利亞大

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南極洲、大洋洲(澳大利亞就在大洋洲裡面),哪個洲都比澳大利亞大。

㈦ 澳大利亞和南極洲不是一個島嗎,為什麼說是大陸呀

畢竟澳大利亞離帝汶只有400英里。因此,在12、13世紀澳大利亞就已經和印度尼西亞和中國文明有接觸,馬可·波羅(1254-1324)和汪大淵(1310-?)已經踏上澳大利亞北部安亨半島和達爾文的周圍地區的事實就不足為奇了。最令人驚奇的是早在15世紀初,鄭和艦隊就已經把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繪入1418地圖和倖存的鄭和航海圖了。

當整個15世紀未知大陸(Terra Australis)對歐洲人還是個概念,建立在推測、古代的理論和馬可·波羅不朽的神秘故事[30]基礎上時,這個大陸對中國水手而言已經是活生生的現實,他們肯定在1418年以前就已經環繞它航行並作出完整的測繪。直到1642年荷蘭人埃貝爾·塔斯曼駛過塔斯馬尼亞南端和新荷蘭(今天的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才不被歐洲人視為未知的南大陸而是個巨大的島嶼。[31]但根據1418地圖和倖存的鄭和航海圖,鄭和的水手,包括阿拉伯和波斯人的後代,早在埃貝爾·塔斯曼之前的兩個世紀就已親身勘探並測繪出澳大利亞大陸了。

在鄭和航海圖的繪制之前,中國人就把澳大利亞稱為小爪哇,而馬可·波羅也稱之為小爪哇。即使在明初鄭和繪出澳大利亞地圖之前,在明初王泮1584年所繪的中國世界地圖《山海輿地全圖》[32]中也已經繪出澳大利亞,名為小爪哇。更令人驚奇的是:《山海輿地全圖》中的小爪哇和《馬可·波羅游記》的描述一樣,在爪哇島以南很遙遠的地方。反之,三佛齊(今天蘇門答臘東南的室利佛誓Srivijaya或巨港Palembang)在地圖上卻被畫在柬埔寨或占城以南。而韓振華教授指出自1377年或洪武10年後,室利佛誓就被爪哇征服,其名稱不再出現在中國的官方紀錄中了。因此,這張地圖上的室利佛誓就是12、13世紀的室利佛誓,包括彭亨、丁加奴州、吉打州、卡蘭塔、蘇門答臘和斯里蘭卡[33]。同樣地,大爪哇和小爪哇都存在於同一個時期,在《山海輿地全圖》中也是如此。很明顯,《山海輿地全圖》是明初以前關於澳大利亞或小爪哇的最早地圖藍本。然而,《山海輿地全圖》和1418地圖有個顯著的不同。在《山海輿地全圖》中,南海,也就是今天的印度洋,把爪哇和澳大利亞分開。無疑這一點,對澳大利亞的地理描繪更准確。

盡管在地圖中爪哇和澳大利亞緯度相同,在1418地圖中澳大利亞的形狀比《山海輿地全圖》准確。而且,1418地圖和《山海輿地全圖》、乃至1570年的亞伯拉罕·奧特里烏斯的地圖顯著不同在於它沒有把南極和不存在的未知大陸混淆起來。盡管1418地圖的澳大利亞比1570年的亞伯拉罕·奧特里烏斯地圖不準確,它明顯遠離南極洲或南極。因此不可能把澳大利亞和南極洲混淆起來[34]。相比之下,1570年的亞伯拉罕·奧特里烏斯(Abraham Ortelius)地圖中的澳大利亞大陸的最南端緊鄰想像中的未知大陸。未知大陸的錯誤想法直到1800年後的十年才被馬修·弗林德斯和詹姆斯·庫克最終糾正。實際上,在400多年以前,鄭和艦隊的水手們就知道這一地理事實,遠早於歐洲人發現澳大利亞,他們就以慘痛的傷亡代價測繪了澳大利亞整體。

認為澳大利亞在歐洲人發現以前的歷史是完全空白、沒有中國、馬來及東南亞的聯系和影響的傳統觀念是個天真的騙局。現在正是重新發現馬可·波羅、汪大淵和鄭和對澳大利亞測繪的歷史之時。在澳大利亞卡奔塔利亞灣東岸的布拉肖港及附近大陸發現了大量的陶瓷碎片,其年代可追溯到漢代(公元前220年至公元220年)至明初(1368-1433年)。[35]所有這些都是中國水手和貿易商留下的無聲的腳印,靜靜地述說著他們最輝煌的成功,也就是他們在人類歷史上前無古人,也許也是迄今無法超越的探險航行。自從漢代以來,中國人就在澳大利亞出現並進行貿易,即或不是他們發現的澳大利亞,這些事實也由鄭和同時代的航海書記員馬歡所見證。其《占城國條》有雲,澳洲奇禽如白鸚鵡大如雞,而斑斕鸚鵡能夠模仿人說話。而張之傑的研究表明,這兩種鸚鵡主要產在澳大利亞地區[36]。馬歡如何能在離澳大利亞如此遙遠的地方發現這些澳洲奇禽呢?

這還不是故事的全部。其《巨港國》(巨港:即棉蘭)條中,馬歡稱:「又出一等火雞,大如仙鶴,圓身簇頸,比鶴頸更長,頭上有軟紅冠,似紅帽之狀,又有二片生於頸中。嘴尖,渾身毛如羊毛,稀長,青色。腳長鐵黑,爪甚利害。亦能破人腹,踢出即死。」[37]這種不能飛的食火雞原產於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馬歡如何能在棉蘭和蘇門答臘找到它們?張之傑指出,在蘇門答臘發現的澳洲奇禽很可能是獻給中國的供品,從新幾內亞幾經轉手運來的[38]。澳洲奇禽如柬埔寨的白鸚鵡和斑斕鸚鵡,以及棉蘭的食火雞似乎清楚證明了澳大利亞是中國南洋貿易的組成部分。它確實是中國的三大南洋貿易線路之一,從廣東省的潮州開始,其中一條航線至婆羅洲和帝汶,一條至爪哇、另一條至西洋及更遠的地方,這些汪大淵在元朝末期都有記載。[39]

汪大淵在他的游記《島夷志略》中,也異常准確地描繪了澳洲鶴——唯一的澳洲本地鶴,這是在麻那裡也就是達爾文東邊的巴塔斯特島和美維爾島觀察到的[40]。汪大淵寫道:「有仙鶴,高六尺許,以石為食,聞人拍掌,則聳翼而舞,其容儀可觀,亦異物也。」[41]鄭和船隊的一個周姓水手提到,他們沿著中國唐朝南洋的貿易航線到達婆羅洲、帝汶或蘇吉丹,鄭和的船隊到達麻那裡或女王之國,在今天達爾文以東。鄭和船隊、汪大淵和馬可·波羅跨過帝汶海到達澳大利亞的主要原因是一樣的——澳大利亞是中國唐朝以來的南洋貿易的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清楚和決定性的證據是:在唐朝,中國以南的熱帶國家就將澳大利亞的奇異鳥類作為貢品獻給唐朝宮廷[42]。唐朝以來,中國南洋貿易的蓬勃發展一直是東南亞文明的豐富和社會經濟繁榮的重要生命線,也許對澳大利亞也是如此,盡管影響程度要輕一些。那時,澳大利亞已經在中國南洋貿易的大局中,吸引著全世界的海上貿易商,包括威尼斯冒險家馬可·波羅,以及元朝的大旅行家汪大淵。15世紀初鄭和艦隊對澳大利亞的史無前例的測繪是中國與南洋長期貿易的延續。第一批將澳大利亞繪入世界地圖的航海家是他們,而不是歐洲的探險者。

㈧ 地球上哪個海洋最大

世界有四個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位於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之間的是太平洋;位於南北美洲、歐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的是大西洋;位於亞洲、非洲、南極洲和澳大利亞之間的是印度洋;被歐亞大陸和北美洲環繞的是北冰洋。按面積大小,世界大洋的排列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太平洋最大,面積為1.7868億平方千米;大西洋位居第二,其面積為9336.3萬平方千米;第三是印度洋,面積約為7491.7萬平方千米;北冰洋最小,面積為1310萬平方千米。太平洋是世界海洋中面積最闊、深度最大、邊緣海和島嶼最多的大洋。據較多資料介紹,最早是由西班牙名的,「太平」一詞即「和平」之意。16世紀,西班牙的航海學家麥哲倫從大西洋經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並到達菲律賓,航行其間,天氣晴朗,風平浪靜,於是也把這一海域不約而同地取名為「太平洋」。太平洋位於亞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極洲之間,北端的白令海海峽與北冰洋相連,南至南極洲,並與大西洋和印度洋連成環繞南極大陸的水域。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長度約15900千米,東西最大寬度約為109900千米。總面積17868萬平方千米,佔地球表面積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海洋面積的二分之一。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全世界有6條萬米以上的海溝全部集中在太平洋。太平洋海水容量為70710萬立方千米,均居世界大洋之首。太平洋中蘊藏著非常豐富的資源,尤其是漁業水產和礦產資源。其漁獲量,以及多金屬結核的儲量和品位均居世界各大洋之首。

㈨ 南極大陸與其他大陸景觀上的區別

南極大陸是指南極洲除周圍島嶼以外的陸地,是世界上發現最晚的大陸,它孤獨地位於地球的最南端。南極大陸95%以上的面積為厚度驚人的冰雪所覆蓋,素有「白色大陸」之稱。在全球六塊大陸中,南極大陸大於澳大利亞大陸,排名第五。南極大陸是世界上唯一被海洋包圍的大陸,四周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形成一個圍繞地球的巨大水圈,呈完全封閉狀態,是一塊遠離其他大陸、與文明世界完全隔絕的大陸,至今仍然沒有常住居民,只有少量的科學考察人員輪流在為數不多的考察站居住和工作。

南極大陸的位置
從字面上看,南極就是地球的最南端,但實際上,南極這個詞有多種近似含義,例如:南極洲、南極點、南極大陸、南極地區、南極圈等。按照國際上通行的概念,我們一般把南極圈以南的地區稱為南極,它是南大洋及其島嶼和南極大陸的總稱,總面積約6500萬平方千米。在極圈內會有極晝和極夜現象,同時,極圈也是劃分溫帶與寒帶的界限。

南極洲的面積
南極洲包括南極大陸及其周圍島嶼,總面積約1400萬平方千米,其中大陸面積為1239萬平方千米,島嶼面積約7.6萬平方千米,海岸線長達2.47萬千米。南極洲另有約158.2萬平方千米的冰架。南極洲的面積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十分之一,相當於一個半中國大。

南極不屬於任何國家
從19世紀20年代起,到20世紀40年代,各國探險家相繼發現了南極大陸的不同區域,從而為本國政府對南極提出主權要求提供了依據。接著,就有英國、紐西蘭、澳大利亞、法國、挪威、智利、阿根廷等7個國家的政府先後對南極洲的部分地區正式提出主權要求,使這塊萬年冰封的平靜的大地籠罩上國際糾紛的陰影。
根據1961年6月通過的《南極條約》,凍結了以上7國對南極的領土主權要求,規定南極只用於和平目的,可以說,南極現在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她屬於全人類。

南極大陸的特點
我們都知道,去南極是十分不容易的,因為南極大陸是最難接近的大陸。與南極大陸最接近的大陸是南美洲,它們之間是970千米寬的德雷克海峽。南極大陸與其他大陸不僅相距遙遠,而且周圍還為數公里乃至數百公里的冰架和浮冰所環繞,冬天時浮冰的面積可達1900萬平方千米;即使在南極的夏天,其面積也有260萬平方千米;南極大陸周圍海洋中還漂浮著數以萬計的巨大的冰山,為海上航行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和危險。
地球上最高的大陸不是擁有青藏高原的亞洲大陸,而是南極大陸。地球上其他幾個大陸的平均海拔高程為:亞洲950米,北美洲700米,南美洲600米,非洲560米,歐洲最低,只有300米,大洋洲的平均高度還不甚清楚,估計也不過幾百米。然而,南極大陸,就其自然表面來說,其平均海拔高程為2350米,比其他幾個大陸中最高的亞洲還要高得多。但是,如果把覆蓋在南極大陸上的冰蓋剝離,它的平均高度僅有410米,比整個地球上陸地的平均高度要低得多。

世界上最為寒冷的地區
由於海拔高,空氣稀薄,再加上冰雪表面對太陽能量的反射等,使得南極大陸成為世界上最為寒冷的地區,其平均氣溫比北極要低20度。南極大陸的年平均氣溫為零下25度。南極沿海地區的年平均溫度為零下17~20度左右;而內陸地區為年平均溫度則為零下40~50度;東南極高原地區最為寒冷,年平均氣溫低達零下57度。到現在為止,地球上聽觀測到的最低氣溫為零下89.6度,這是1983年7月在紐西蘭的萬達站記錄到的,在這樣的低溫下,普通的鋼鐵會變得象玻璃一般脆;如果把一杯開水潑向空中,落下來的竟然是一片冰晶。
南極的寒冷首先是與它所處的高緯度地理位置有關,由於高緯度地理位置,導致了在一年中漫長的極夜期間沒有太陽光。同時,與太陽光線入射角有關,緯度越高,陽光的入射角越大,單位面積所吸收的太陽熱能越少。南極位於地球上緯度最高的地區,太陽的入射角最小,陽光只能斜射到地表,而斜射的陽光熱量又最低。再者,南極大陸地表95%被白色的冰雪覆蓋,冰雪對日照的反射率為80%一84%,只剩下不足20%到達地面,而這可憐的一點點熱量又大部分被反射回太空。南極的高海拔和相對稀薄的空氣又使得熱量不容易保存,所以南極異常寒冷。

地球上的風極
一般來講,只有在大洋上熱帶風暴(台風)可以達到12級,但是在南極,12級以上的暴風卻是家常便飯。南極大陸是風暴最頻繁、風力最大的大陸,風速在每小時100千米以上的大風在南極是經常可以遇到的。南極大陸沿海地帶的風力最大,平均風速為每秒17~18米,而東南極大陸沿海一帶風力最強,風速可達每秒40~50米。在法國的迪爾維爾站曾測到每秒100米的大風,相當12級台風風速的3倍,而它的破壞力相當於12級台風的近10倍。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記錄到的最大的風。因此,南極又被稱之為「風極」。
南極風能殺人!除了嚴寒之外,狂風則是科學考察人員在南極所遇到的另外一個凶惡的敵人。狂風會很快帶走人體的熱量,使人發生凍傷甚至凍死事故。極夜的風暴,其速度有時超過每秒4 0米,比1 2級台風凌厲得多。此時若有人身置戶外,便會有生命之虞。人們難以忘記,1 9 6 0年1 0月1 0日下午,在日本昭和站進行科學考察的福島博士,走出基地食堂去喂狗,突遇每秒3 5米的暴風雪,從此再沒有回來。直到1 9 6 7年2月9日,他的保存完好的屍體,居然在距站區4 . 2公里處出現!

㈩ 世界上最大的大陸是( ) A.澳大利亞大陸 B.亞歐大陸 C.非洲大陸 D.南極洲大

與南極和澳大利亞哪個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
© Arrange www.futurenetexpo.com 2012-2022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