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女留學生澳洲被殺案曝光:兇手是室友,殺人後裝病躺四天,後來怎樣了
20歲的中國留學生董碩(化名)在法庭上點頭承認謀殺了居住在同一公寓中的室友,同是中國留學生的28歲的俞琪。
報道稱,澳洲當地法庭正式審理了此案。身著綠色囚服的董碩,在監獄內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出庭。
(受害人俞琪的母親)
② 澳大利亞與中國交惡原因
我之前看過相關報道,得出的結論是
因為澳大利亞同美國英國特別交好,澳大利亞也是美國的好盟友,澳大利亞也想依靠美國來提升自己的全球影響力,所以特別聽美國的話。
而美國為了全球霸權地位處處打壓中國,美國也拉攏一些好盟友一起來打壓中國的發展,而澳大利亞為了表示忠心,所以也就處處與中國為敵。
③ 最近中國和澳大利亞關系惡化的原因有哪些
1、澳洲這地方,地廣人稀,高度發達,早己去工業化,國民經濟主要靠服務業,另外就是農牧業,還有點采礦業。民眾生活水平高,聚合度低,沒什麼政治熱情。政治家要上位,必須要製造熱點,煽動民意。近幾年中國影響力越來越大,大城市中華人越來越多,爭奪了中低端服務業就業崗位。所以中國是很好的政治攻擊目標了。
2、澳大利亞跟許多其他亞太國家一樣喜歡使用自己的地緣位置價值游離於中美兩邊以討取利益。
3、澳大利亞是一個白人至上主義的國度,無法容忍一個黃種人國家超越它,甚至超越它的宗主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強權。換句話說,在澳大利亞白人的世界觀里,世界權力金字塔的上層就不應該有中國的空間。
(3)中國拿澳大利亞開刀是什麼事情擴展閱讀:
中澳經貿合作的真相:
中澳關系這些年極其密切,尤其進入21世紀以後,中澳經濟的互補性、中國快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拉動了澳大利亞的鐵礦石等商品的出口。所以我們能看到,很快澳大利亞就成為了中國主要的一個原材料供應地,中國從2009年開始就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第一大的出口目的地,包括商品和服務這兩種,可見中澳關系的密切性。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候,很多人都在唱衰澳大利亞經濟,但也是因為中國需求的提振,使澳大利亞成為當時唯一未現衰退的西方發達國家。所以當時澳大利亞國內都在說:澳大利亞之所以幸運全靠中國。
當然,貿易的繁榮已經持續十幾年了。2020年確實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因為2020年初的時候澳大利亞經歷了全國性的大火,經濟上很受打擊,緊接著是新冠疫情,導致一些社會管控,這些舉措其實也在干擾它的經濟發展。這也導致了澳大利亞整個經濟的表現今年確實是極其的不好。
④ 中國女留學生澳洲被殺事件是什麼
引《悉尼晨鋒報》報道,澳大利亞中國女大學生冷孟梅(MichelleLeng)遇害前先是被扒光衣服,捆住,嘴巴被塞住,然後被姨夫刺了30多刀,最後被拋屍在新州中央海岸的一個噴潮口中。當地時間29日,警方探員對冷孟梅的姨夫巴雷特(DerekBarrett)提出了進一步指控後,她生命最後幾小時的遭遇也被披露出來。冷孟梅的屍體於當地時間4月24日,在LakeMunmorah國家公園的SnapperPoint噴潮口被人發現。4月底,兇殺案探員以謀殺罪起訴了27歲的巴雷特,他與25歲的冷孟梅一起居住在Campsie。這位前IT工作者29日在Burwood地方法院提堂,被追加起訴了27項罪名,包括非法拘禁他人以獲取優勢,猥褻以及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拍攝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其中一些指控涉及一名未成年女孩,巴雷特被指控在她熟睡的情況下拍攝她的照片。他還被指控,在冷孟梅遇害前,曾經多次拍攝自己對著該名女童以及冷孟梅自慰。警方稱,他們搜出的一些材料顯示,冷孟梅全身赤裸,手腕被膠帶捆住,嘴也被膠帶封死。據悉,這些照片是在一部與巴雷特有關的手機上發現的。她最後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是當地時間4月21日下午,在Campsie火車站的閉路電視上,那天下午,她一直在PittStreet購物。她的表妹曾在4月22日返家,但卻渾然不知冷孟梅已經遭到捆綁和囚禁,而且就被關在樓上。警方曾經追蹤巴雷特前往中央海岸的動向,發現他在冷孟梅的屍體被發現以前,曾經在該地區走訪親戚。閉路電視拍攝到4月24日清晨7點,有一輛車駛入了國家公園,而冷孟梅的屍體在當天上午10點半被人發現。冷孟梅於五年前從中國移居澳洲,在悉尼科技大學留學。
望採納
⑤ 多次得罪中國,澳大利亞面臨2000億美元損失如今怎樣
引子
人類社會無時無刻不伴隨著貿易行為的開展,在古代人們以貨幣為媒介進行商品交換,這就是一場貿易。隨著貿易的不斷擴大貿易雙方的主體也隨之發生轉變,從早先的民間貿易過渡到國際貿易,比如說我國漢朝時期開辟的絲綢之路,就推動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以及貿易全球化的開展,國與國之間的貿易越來越重要,然而有貿易就會產生風險,國際貿易的進行隨時都可能出現摩擦,如何妥善的處理這些問題至關重要。在中國的外貿夥伴中,澳大利亞並不是一個安分的角色,在《澳洲金融評論報》中有這樣一篇文章寫道:中國商務部與澳大利亞進行協商是在浪費時間,之所以會有這樣一句話是因為澳大利亞一直以來始終對來自中國的商品保持高關稅,通過設置貿易壁壘的手段遏制中國商品流入澳大利亞市場,使我們的經濟受損。
結語
雖說澳大利亞多次得罪中國,但針對澳大利亞的種種示好政策,我們不可能還那麼不給面子,第一時間對他們表示了歡迎,並重新推動兩國的貿易往來。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出口國,而澳大利亞本國擁有數量眾多的鐵礦石,與他們進行貿易往來對我們也有很多好處,可以幫助我們緩解鋼鐵產能過剩的局面,因此中澳彼此貿易是互助共贏的,只要國家之間能夠友好協作和平貿易,就能實現互利共贏的結局,推動國內經濟發展,讓國內人民過得更加安定富足。
⑥ 為什麼制裁澳大利亞,請從政治、經濟、軍事方面分析原因
最近一段時間,澳大利亞國內的多個行業都人心惶惶。隨著中澳兩國貿易沖突的持續,越來越多行業處於「高度戒備的狀態」。莫里森以一人之力坑了整個國家,現在澳大利亞也需要為自己的魯莽付出一定的代價。
可主動權掌握在中國手中,現在的澳大利亞各行業都在猜測,下一個會遭中國打壓的行業是什麼。
澳大利亞媒體12月8日發表了一篇文章,分析接下來會受波及的澳大利亞行業會有哪些。
因為大麥、牛肉、木材、龍蝦以及葡萄酒等行業已經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澳大利亞相關人士猜測,中國下一步的目標很可能是在一些在中國熱銷的澳大利亞產品。
高級行業分析師亞姆·哈里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因為澳大利亞農業對中國的嚴重依賴,所以中國只要對澳大利亞農產品動手,就足以讓澳大利亞的農民們尖叫。哈里森還表示,現在很多澳大利亞企業正在考慮尋找替代市場,但是想要找到像中國如此龐大的消費群體實在不容易。
哈里森猜測,下一個會遭受制裁的很可能是澳大利亞的蜂蜜。澳大利亞蜂蜜在中國頗受歡迎,中國佔澳大利亞總蜂蜜出口額的25%。但是,蜂蜜這種產品又不是僅澳大利亞獨有,其他國家完全可以成為澳大利亞蜂蜜的替代品。再加上過去的五年時間里,澳大利亞蜂蜜出口年均增長4.1%,由此可以看出澳大利亞蜂蜜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性有多強。
哈里森也表示,如果真的對澳大利亞的蜂蜜採取一系列措施,那該行業在澳大利亞必然會遭受重創。
除了蜂蜜就是澳大利亞的乳製品。在過去的十年時間里,中國對澳大利亞奶粉尤其是嬰兒配方奶粉的需求猛增。據不完全統計,僅2020年的前9個月里,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19.726噸奶粉。但哈里森認為,如果中國對澳大利亞乳製品採取制裁手段,很可能會影響到中國國內的消費者。在乳製品方面,澳大利亞也不是唯一的出口國,只不過其他國家是否能夠滿足中國的需求就值得商榷了。
哈里森認為,澳大利亞的農業很可能會再度遭到中國的針對,水果行業或將受到更大的威脅。澳大利亞柑橘、堅果以及其他水果種植業的中國出口額占總出口額的45%以上,蘋果、梨以及其他核果的中國出口額占總出口的30%以上。
如果失去了中國市場,哈里森認為,澳大利亞的水果行業將會被毀滅。
哈里森還強調,這些產品很容易找到賣家,所以澳大利亞並不佔據優勢。而且很多國家一直虎視眈眈地盯著中國市場。曾經的他們垂涎於澳大利亞獨佔中國市場,如今這些國家都有進入中國市場的可能。澳大利亞多年的努力都白費了。
但澳大利亞認為,中國或許不會在澳大利亞礦產業開刀,尤其是鋁土礦和鐵礦石。哈里森在內的多名專家認為,澳大利亞的礦產出口量能滿足中國需求,但中國想要找到代替澳大利亞的國家或許會很難。如果中國真的選擇放棄澳大利亞礦產業,那造成的很可能是兩敗俱傷的局面。
中澳貿易交鋒的後果,必然是澳大利亞慘敗。中國取消對澳大利亞農產品的進口,將導致澳大利亞國內農產品供大於求,價格必然會暴跌,到時候農民的生活水平將急劇下降。同時,澳大利亞也需要從中國進口大量日常用品。如果全面爆發中澳貿易戰,那澳大利亞其他生活用品的價格會增加。這對澳大利亞而言自然是百害而無一利。
如此來看,也難怪澳大利亞民眾哀聲哉道,迫切希望澳大利亞政客們能盡快與中國消除誤會。澳大利亞的經濟已經經受不起再一次的重創了。
⑦ 澳大利亞與中國遠隔重洋,無領海領土爭端,為何瘋狂變態地反華
澳大利亞與中國,中國遠隔重洋無領土之爭為什麼會如此反華?主要是澳大利亞與中國的,就是態度和政治理念不合,所以才會如此
⑧ 中國霸氣拒絕澳大利亞請求,各國紛紛點贊,到底發生了什麼
一:事件的回顧中國霸氣拒絕澳大利亞請求,各國紛紛點贊,事件原因是我國拒絕了澳大利亞的醫療物資求助。
澳大利亞自身地域遼闊,擁有十分豐富的礦產資源,我國與澳大利亞也開展了各種礦產資源的商業合作貿易。但隨著中美兩國進行雙邊貿易戰,澳大利亞國家深受美國方面的影響,也開始向我國進行貿易壁壘,收取我國出口商品的大量關稅,影響我國的出口貿易經濟。一批來自澳大利亞的豬肉,被我國檢測出含有大量瘦肉精,為了保障國家人民的利益選擇退回這批豬肉,而澳大利亞則認為我國不講貿易規則,最終這批豬肉只能爛在倉庫中。隨著全球新冠病毒疫情的不斷擴散,澳大利亞也深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澳大利亞由於本國的醫療物資緊缺,大約有500萬居民缺少足夠的醫療物資,最終澳大利亞只能向我國求助,希望我國能支援他們一定數量的醫療物資,但我國霸氣拒絕了澳大利亞的這個請求,許多國家對此也紛紛點贊。
⑨ 澳大利亞官員稱中國人干涉澳政治進程什麼情況
12月4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澳大利亞官員稱對中國人干涉澳大利亞政治進程存在關切,新聞發言人耿爽表示,中方敦促澳方有關人士摒棄偏見,多說有利於中澳關系發展的話,多做有利於深化中澳合作的事。
外交部是我們國家愛的驕傲。
⑩ 中國和澳大利亞最近怎麼了
澳大利亞高層再拋「中國威脅論」,先是該國副總理喬伊斯稱中國和俄羅斯才是澳洲目前所直接面臨的最大的「威脅」,國防部長潘恩也響應了美國在國防安全上的「擔憂」,稱澳洲的「擔憂」與其類似。不過,澳大利亞外交部長畢曉普卻在隨後連忙與這2位高官劃清界限,稱自己並不認為中國和俄羅斯會對本國造成軍事威脅。
綜合澳大利亞人、澳大利亞9號台新聞等媒體報道,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1月早些時候發布的《2018美國國防戰略報告》中,將中國不斷增長的軍事實力,以及俄羅斯的侵略性視作美國國防安全最大的「威脅」。似乎是為了呼應美國的這份報告,澳大利亞副總理喬伊斯28日表示,中國和俄羅斯明顯是該國當下面臨的「最大危險」。盡管這位副總理強調「我不認為中國會入侵任何國家」,但他卻仍表示中國的軍事實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因此澳大利亞需要「意識到」這一點。
不僅僅是副總理,澳大利亞國防部長佩里也在上周表達了對於美國《國防戰略報告》內容的贊同。她稱:「美國在國防安全方面表現出了他們的擔憂,而澳洲也有類似的擔憂。」
就在兩位高官渲染中俄兩國「威脅論」之際,澳大利亞外交部長畢曉普29日急忙出面「滅火」並撇清關系稱,澳大利亞並沒有把中國和俄羅斯視為是軍事威脅。「很明顯,我們(幾個人)對中國和俄羅斯有著不同的看法。我沒有看到中國和俄羅斯對澳大利亞構成軍事威脅。我們將繼續與中國緊密合作,實際上,我們和中國以及該區域的其他國家將繼續展開軍事演習。」
而針對自己政府內幾位成員發言不一致的情況,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表示,該國並沒有將中國視為威脅。「我們沒有看到在這一區域中有鄰居會對我們造成威脅,不過,每個國家都必須提前計劃,你需要建立武器裝備來進行自衛,不僅僅是今天,而是要持續10年或20年。」
據悉,在2017年12月,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不斷導演「反華」鬧劇,他不僅在正式向議會提交的新法案中規定,要求中國官方媒體向澳政府注冊,還在悉尼探訪當地社區時,向澳媒鼓動起「中國威脅論」,並用英中雙語號召人民「站起來」。在言行引發軒然大波後,特恩布爾也在隨後宣稱,自己還有一個中國兒媳,不可能反華。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早在2017年12月8日就回應稱,我們對澳大利亞領導人有關言論感到震驚。耿爽稱,這種言論毫無原則地迎合澳大利亞一些媒體不負責任的報道,充滿了對中國的偏見,純屬捕風捉影、無中生有,毒化了中澳關系氣氛,損害了兩國互信與合作的基礎。我們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已向澳方提出嚴正交涉。
耿爽強調,中方一貫在相互尊重、互不幹涉內政等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同其他國家的關系。我們也始終遵循這些原則發展同澳大利亞的關系。我們強烈敦促澳方有關人士摒棄冷戰思維和對華偏見,立即停止發表損害中澳政治互信與互利合作的錯誤言論,並採取有效措施消除負面影響,以免對中澳關系發展造成干擾和沖擊。
12月1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也稱,中方奉勸澳方的一些人停止發表有損自身形象和中澳關系的言論。「你可以注意到,澳大利亞領導人的言論已經在中國引起一些關注。我們奉勸澳方的一些人停止發表有損自身形象和中澳關系的言論。在我們看來,這對他自己、對中澳關系都沒有什麼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