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我們如何保護澳大利亞環境

我們如何保護澳大利亞環境

發布時間:2022-06-09 10:11:01

1. 澳大利亞的環境為什麼這么好,有哪些環保方法值得借鑒

少開發重工業,它都是出口礦石的,不在本國冶煉

2. 如何解決澳大利亞環境問題

從事社會研究的休·麥凱說:「作為澳大利亞的生活方式,擁有自己的住宅已經紮根在我們民族精神的深處。」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擁有自己的住宅依然是人們的「夢想」,而且十分盛行。許多年輕人從父母家裡搬出來,到城市附近租房暫住,直到有能力在郊區購置一處帶花園的住宅。

「第一個孩子的出生將會促使這些租房族變為買房族」,休·麥凱說,「他們大多可能在市中心租房暫住,但他們會開始企盼著在郊區建立自己的家園,營造出這種澳大利亞養兒育女的完美氛圍」。

「外向型」的生活

出生在英國的休·特恩布爾目前在墨爾本的拉特羅布大學教授傳媒研究。她注意到澳大利亞郊區不同於其他西方國家的郊區,因為澳大利亞人更加喜歡戶外生活。

「你擁有的不僅僅是一個花園,而是一個戶外娛樂場所。」特恩布爾女士說,「一個室內廚房和一個戶外燒烤區之間的關系是很直接的--戶外燒烤區讓你多了一處做飯的地方,一個娛樂和享受生活的場所。這樣,澳大利亞人在郊區把野外叢林生活的理想與退居室內的城市生活理想結合在了一起。在郊區,這兩者才有了完美的結合。」

特恩布爾女士還指出,這種是一種與家人和朋友分享的生活方式,加上四周的高柵欄,這樣鄰居們也看不見你們。

環境問題



澳大利亞是地球上最為乾旱的大陸,一些環境問題也由此產生。乾旱總是給澳大利亞帶來威脅,連年的低降水量使得大片土地無法使用傳統耕作方式耕種。

各州政府經常對家庭用水和工業用水進行限制,以此來節約水資源。但是由於有大片草地和花園,加之澳大利亞人對水上運動的熱愛,澳大利亞人一直是世界上的用水大戶。

火災

在澳大利亞,叢林大火會經常摧毀成千上萬平方公里的森林、公園和農田。一八五零年的一項研究表明,每隔十三年左右澳大利亞就會出現一個叢林火災頻繁發生的季節。一九三九年發生在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叢林大火造成了七十一人死亡。從此以後,澳大利亞人開始關注他們的生態系統。歷史學家湯姆·格里菲思說,當時的一個皇家委員會曾經指出,歐洲人沒能向原住民好好學習。

「原住民從不生活在叢林中心地區」,他說,「他們生活在叢林邊緣。而且他們利用焚燒的方法開辟出許多通道和邊界。這樣即使發生叢林大火,也不會蔓延開來。」

是否採用焚燒或清除矮小灌木方法是頗有爭議的熱門話題。



經過兩個世紀的叢林砍伐和採用歐式農業耕種法,現在澳大利亞人認識到需要改變這種做法了。由於很多支流被改道用於灌溉農田,曾經蔚為壯觀的墨累-達靈河水系現已面臨威脅。

森林砍伐和過度灌溉已經導致大規模土壤鹽鹼化。地表和地下水源鹽分增高正在給大片農村地區造成影響。

演員傑克·湯普森對環境問題十分關注。「一七八八年以來,澳大利亞被砍伐的樹木已達兩百億棵,這一數目真是觸目驚心。」他說,「現在,我們每一天都會因為土壤鹽鹼化而失去一塊足球場大小的土地。在我們下一代的一生中,三分之一的可耕地,也就是可用於生產糧食的土地,將因為土壤鹽鹼化變得無法耕種。」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澳大利亞政府正著手進行一項為期七年、耗資十四億澳元的項目,目的在於降低土壤鹽鹼度和清理河道。

3. 如何解決澳大利亞環境問題

愛護環境人人有責

4. 日本.印度.俄羅斯.美國.巴西.澳大利亞有關保護環境的方法

環境保護方面主要是個人。
印度和中國差不多,目前都是猛抓工業,環境污染很嚴重。
而美國日本已經到了後面一個階段,開始為之前工業造成的環境污染彌補。
現在世界范圍內的發達國家都把工業基地遷到中國,印度的等發展中國家,原因除了人工便宜外,就是不會污染到自己國家的環境。
澳大利亞是環保做得最好的國家,在澳大利亞高樓不常見,主要原因就是政府限制,每建一幢高樓都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審批。除了各大城市的經濟中心區,周圍郊區就連購物中心都是Mall的形式,佔地面積大,但都是2~3層建築。為了就是不影響到生態。

5. 澳大利亞在采礦的過程中是怎樣保護環境的

澳大利亞環境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重視預防,不是先污染、後治理,而是盡量做到不造成污染。
比如對於采礦者,政府不僅要求他們在開礦前要考慮到采礦對周圍動植物和人居的影響,還要求開采者要拿出礦山開采後的治理計劃,即廢礦場地的「恢復」問題,包括廢礦填埋後上面是種農作物還是樹木、花草,采礦主必須在開礦前交納「恢復」廢礦的成本。也因此這里許多昔日的廢礦都礦區有環保部門,專門從事清場前植物種子和幼苗的採集、培育和采後復植。為保證原有植被,開采時並非將原有林木全部鏟除無遺,而是在中間保留一條植物走廊,以確保原有動植物能繼續繁衍。 澳大利亞將礦區復植作為獲得開采權的先決條件,采礦公司不提出一個切實可行的采後復植計劃,便不可能取得開采許可。澳大利亞礦區復植可分成三種類型:其一是在荒無人煙的最偏遠地區,只要確保采後環境的安全穩定,大體恢復,不留下污染即可;其二是一種普遍做法,即要求恢復原有植被和自然面貌,數年後土著人可繼續他們傳統的林間採集活動,上述鋁礬土礦即屬此類;其三是一種高層次的做法,即創造出一個更加優美的環境。悉尼的奧運公園就是化腐朽為神奇的一例。 變成了綠山或草場。

6. 觀澳大利亞山火後我們可以為動物及環境做些什麼

我們應該可以為環境保護做一些努力,不要隨意砍伐森林。

7. 澳大利亞關於環境問題的對外方針

1.澳大利亞環境保護概述
1.1 國民的良好環境生態意識
澳大利亞是世界環境保護做得相對較好的國家之一。在澳大利亞,政府和一些志願者經常發起組織一些環境保護活動,如「挑戰溫室效應計劃」及「土地管理和環境保護行動計劃」等等,許多公民都參加過各種類型的環境運動或自然資源保護活動。澳大利亞人具有較為先進的環境理念。他們很早就擺脫了傳統的「人類中心主義」的陳腐觀念,樹立了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生態中心主義」價值理念。這一點,在澳大利亞國徽的設計中被體現得淋漓盡致。國徽是一個國家的最基本標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是一個國家的人文精神和價值追求的集中體現。
1/9
與當今世界其他國家的國徽相比,澳大利亞的國徽可以說是別具特色,該國徽的左邊是一頭袋鼠,右邊是一隻鴯鶓,而這兩種動物,目前只有澳大利亞才是其生長地。將特有動物作為本國的標志、作為本國價值追求和人文精神的體現,這在各國並不多見。澳大利亞國徽的這種獨特設計充分反映了澳洲人對生態環境的高度重視,體現了其關注環境、熱愛自然的良好環境倫理觀。
不僅如此,澳大利亞還極為重視對環境道德的倡導和強化。澳大利亞學校教育的每一個重要階段都設有專門的環境與資源保護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環境道德感,增強其生態保護意識,而包括從報紙到電台的種種評論也已越來越多地涉足到了環境道德領域。培養正確的環境生態意識,樹立正確的環境道德,已成為澳大利亞環境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並滲透到了政府決策、企業策劃和個人行為等方方面面。從這一點上來說,澳大利亞在本國的環境保護問題上似乎更傾向於「道德治理」。在澳大利亞,由於政府的正確引導,人們已經建立了一套恰當的環境道德規范,對環境與資源的認識也相應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一高度已使澳大利亞人對環境與資源的保護成為一種國民素質和人文精神,從而極大地推動了澳大利亞的環境保護。
1.2 多樣化的環境保護主體
環境保護的主體即環境保護的參與者。一般來講,環境保護的主體主要是政府,包括中央及地方兩級政府,狹義上的環境保護就是專指政府以管理者的身份對生態環境所進行的保護。但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化及人們對環境問題的日漸重視,環境保護的主體事實上已逐漸突破了傳統范圍的藩籬,在許多國家,個人及其他組織也已成為環境保護的主體之一。澳大利亞就是一個極明顯的例子。澳大利亞是一個典型的聯邦制國家,在行政機構上,它有兩套政府班子,即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無論是在聯邦一級,還是在地方一級,環境保護都是政府的一項基本職能。據統計,除了聯邦政府以外,澳大利亞目前共有900多個大小不同的地方政府,最大的如布里斯班市議會,統轄70多萬人;最小的如西澳大利亞州的一個郡,只有100多人。地方政府的主要職責之一是保護本地方的環境。如地方政府有權不同意在風景區建造高樓以防止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地方政府可以通過經濟刺激手段間接影響本地區企業的生產活動;城市基礎設施和土地使用的控制一般要經過州長和有關部門批准等等。聯邦政府的主要環境監管職責是對各州的環境與資源保護事宜進行總體規劃和協調,並對國際國內的環境問題承擔責任。
2/9

除了各級政府實體之外,企業、環境保護組織及個人也已是本國環境保護的重要主體,他們在本國環境保護中正在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影響。澳大利亞擁有許多專門的環境工業公司,它們是本國環境保護的積極參與者;除此之外,澳大利亞的普通企業也對環境保護投入了較大的熱情,他們對有關環境保護的許多活動都給予了各種形式的物質或精神支持。
1.3 對環境與資源的全面保護
澳大利亞是一個極為重視環境保護的國家,其環境保護的范圍相當廣泛,從自然資源到環境污染防治再到生態區域的維護,凡涉及環境的各個方面幾乎都在其環保的范圍之內:
在澳大利亞,對動植物的保護是其環境保護的一個亮點。澳大利亞具有豐富的植物資源,但出於良好的生態責任感,澳大利亞人很少砍伐本國的森林;他們無論是在房屋的建造方面,還是在傢具的用材方面,都盡力避免用木質產品。不僅如此,澳大利亞還大量引進包括中國的銀杏在內的許多植物品種,以增強本國植物物種的多樣性。澳大利亞政府還通過立法嚴厲禁止並懲罰濫捕濫殺動物尤其是珍惜野生動物的行為;並規定,由各州和地區政府來具體承擔對動物的主要保護責任,聯邦政府則主要負責聯邦管轄領地上的特有動物,並控制動植物的進出口,簽訂有關保護自然的國際條約或公約等。
澳大利亞對本國境內的生態區域也給予了強有力的保護。澳大利亞是「世界遺產會議」的代表,並作為南半球僅有的四個代表國之一,成為自公約簽署以來一直擔任代表的國家。目前,澳大利亞共有卡卡杜國家公園、烏魯魯國家公園和澳大利亞哺乳動物化石區等11處特殊區域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名錄》,這些區域都得到了澳大利亞政府及人民的強有力保護。不僅如此,對於臭氧層的保護,澳大利亞也給予了極高的重視和積極的參與。澳大利

8. 有關日本,印度,俄羅斯,美國,巴西,澳大利亞有關的環境保護知識

一般人想不到的是在全世界范圍內都被高度認同的植樹節,竟然出自19世紀時一位美國出版商的倡議。1872年,斯特林·莫頓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園林協會的一次會議上,悲天憫人地提出了設立「植樹節」的建議,該建議得到了積極採納,不久州長親自宣布,從此該州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定為植樹節。
19世紀末期,在美國西部大開發的浪潮中,自然界天翻地覆,精華所剩無幾。這時,約翰·繆爾出現了。早在1876年,他就強烈要求聯邦政府採取森林保護政策。1897年美國國會從商業利益出發阻撓森林保護政策,繆爾就通過媒體獲得公眾支持,使議員們改變了主張。繆爾最大的功績在於開創了自然保護區建設事業,被譽為「美國國家公園」之父——在以約翰·繆爾為首的一些人的積極活動下,美國於1872年通過黃石法案(Yellowstone Act),成立了全球第一個自然保護區黃石國家公園,又於1916年成立了全球最早的國家公園管理局。目前,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管理著57座國家公園,327處自然和歷史勝地,1.2萬個歷史遺址和其它建築,還有8500座紀念碑和紀念館……美國的自然精華悉數被羅致入「園」。當然,單憑他的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張羅這么大的事業的,這個事業是他與另一位代表—西奧多·羅斯福共同完成的。
1903年,繆爾開始與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交往。羅斯福認為:「我們建設自己的國家,不是為了一時,而是為了長遠。作為一個國家,我們不但要想到目前享受極大的繁榮,同時要考慮到這種繁榮是建立在合理運用的基礎上的,以保證未來的更大成功。」基於這種理念,羅斯福在政務之餘與繆爾考察了大峽谷、約塞米蒂等國家公園,並據考察結果開始限制一些開發—例如在大峽谷中建設大壩。為了使這種環保思想在官員中蔚然成風,羅斯福曾在議會演講時特別以中國為例(根據一個考察報告)來說明森林破壞造成的惡果:「中國內地(主要指的是黃河下游地區)森林缺乏,鄉村只有墳墓和廟祠附近有林木,江河的堤岸沒有林木保護,以致洪水經常決堤。山坡都被開墾,導致嚴重的水土流失……」
二戰後,美國真正成為決定全球政治經濟命運的超級大國,其工業化的成果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地球面貌,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例如,農葯DDT和氟利昂空調都是在美國工業的推動下才在全世界大行其道的。這種規模的工業對全球環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一位名叫蕾切爾·卡遜的女士開始關注工業污染帶來的環境蠕變。1962年,根據她的研究成果,一本名叫《寂靜的春天》的書動搖了整個美國化工業。卡遜女士發現由於濫施農葯,通過食物鏈積累整個生態系統都在朝著崩潰的方向發展,因此美國鳥語花香的美好環境存在著極大的危機。這種發現盡管起初遭到一些大工業集團的歪曲,但還是漸漸改變了美國化工業巨頭(例如杜邦公司)的發展理念,美國的工業開始有了兩個轉變:一是注重衡量化工產品全方位的效益,注重實施清潔生產;二是逐漸將生產環節轉移到國外。自此,美國的環境才算真正擺脫了工業化的負面影響。
在這個階段,還有一個人發揮了巨大作用——丹尼斯·海斯。1969年,民主黨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提議在全國各大學舉辦有關環境問題的講習會。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將尼爾森的提議變成了一個在全美各地展開大規模群眾活動的具體構想,並提議以次年的4月22日作為「地球日」在全美開展環保活動。1970年的首次「地球日」活動聲勢浩大,美國各地約2000萬人參加,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規模宏大的群眾性環境保護運動,也是二戰以來美國規模最大的社會活動。這次活動標志著美國綠色文化主流地位的確立,並促使美國政府加強了環境污染治理:成立了國家環保局,頒布了《清潔空氣法》、《清潔水法》和《瀕危動物保護法》。
自70年代下半葉後,巴西歷屆政府都十分重視環境保護問題,並先後出台了一系列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強環境保護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巴西政府加強環保立法。1982年,巴西頒布了全國環境法和亞馬孫地區生態保護法。1988年在修改後的新憲法中專門增加了《環境》一章,這在巴西歷史上是第一次。憲法規定了一系列保護生態平衡的法規,並確定了國家政權及公民保護環境的權利和義務等。憲法還規定全國共有3129萬公頃、佔全國總面積百分之三點七的地區為生態保護區。1990年巴西政府又頒布了環境保護的十項原則,使法規更加具體化。 其次,巴西從中央到地方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環保執行機構,以確保有關政策的具體實施。1981年,巴西建立了由聯邦政府、州和市政府組成的「全國環境體系」,負責協調環境保護工作。1989年又建立了巴西環境協會,重點負責亞馬孫地區的環保工作。此外,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等大城市還設有環保局。巴西政府中的環境部負責制定方針政策並領導全國的環保工作。 再次,制定環保計劃,增加環保投資。1986年,巴西政府制定了控制機動車尾氣污染計劃,規定新車必須安裝尾氣凈化裝置,並規定汽車所用汽油中必須添加百分之二十二的無水酒精,以減少尾氣污染並可節省汽油。1993年,聖保羅州政府實行清除貫穿該市的蒂也特河污染計劃。1994年,里約熱內盧州獲得7·93億美元貸款,用以清除瓜納巴拉海灣的污染。1995年,巴西政府撥款9·5億美元,用於消除破壞臭氧層的計劃。1991年,巴西政府還宣布了1991年到2000年投資1200億美元保護亞馬孫地區生態和自然資源的龐大計劃。另外,巴西政府在1990年到1995年間共提供環保優惠貸款17·58億美元。今年第一季度又向一些鋼鐵、造紙和紙漿等易造成污染的企業提供了1·41億美元優惠環保貸款。巴西政府還用減免部分稅收等措施鼓勵工廠企業增加環保投資,建設廢氣廢水和垃圾處理工廠等。 最後,巴西重視加強環保教育,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同時對違法者予以懲罰。自80年代開始,巴西中小學就普遍設有環境保護課。今年5月,首都巴西利亞頒布政令,宣布對在市內亂扔垃圾者處以20到80美元的罰款。 經過多年的努力,巴西在環保方面初步取得成績。首先,城市空氣污染狀況明顯好轉。巴西自70年代開始推行全國酒精計劃,用酒精代替汽油做汽車燃料。目前,全國有500萬輛酒精汽車,佔全國汽車總數的三分之一。酒精車尾氣污染很少。現在,除聖保羅市空氣污染較為嚴重外,其他城市空氣普遍比較清潔。此外,植樹造林成風,亞馬孫地區毀林情況初步得以控制。現在,巴西基本可做到合理採伐森林,邊採伐,邊栽植。據統計,到1988年為止,全國造林面積已達620萬公頃,近年來進一步擴大。現在,全國紙漿、紙張、纖維原料和冶煉鋼鐵所用木材全部來自人工林。巴西人工林的百分之五十二是生長迅速的桉樹,百分之三十為松柏林。 澳大利亞優美的環境,得益於政府對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澳大利亞政府每年在節能減排方面都會投入大量的資金用於開發研究新的技術。在維多利亞州采訪時,維多利亞州能源與資源部長皮特·巴徹勒告訴記者,維多利亞州政府堅決致力於增加利用可再生能源來獲得清潔能源,並實行了市場機制,以推動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發展。維多利亞州再生能源目標計劃到2016年,可再生能源至少佔總能源的10%。加快風能、太陽能的建設,加強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能耗。在新批的建設項目中,新建的發電廠往後推,提高現有發電廠的效率。
記者在采訪中得知,為了廣泛吸收全社會的創新智慧,澳大利亞新一屆政府不僅設立了一個創新發展部,為了尋求可持續發展的途徑,解決發展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澳大利亞正在積極准備召開一個千人大會。計劃於今年4月份召開的這個千人大會,將在全澳洲挑選1000人參加,集中在一個主題,就是商討澳大利亞的未來和2020年前的發展路徑、規劃方向、規劃目標、規劃方法。
千人大會由陸克文總理聯手知名大學的校長,組成一個10人籌備小組,由這個小組挑選1000名全澳洲最有創見、最有思想、最聰明的人,集中社會各個階層的精英人士,反映社會各個階層的發展願望,形成一個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藍圖,為政府決策提供重要參考。
對環境違法者任何人都有權起訴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早出台環境保護法律的國家之一。早在1970年,維多利亞州就制定和頒布了「環境保護法」。目前,澳大利亞已經建立起了十分完善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法律法規體系。在聯邦層次,環境保護立法已有50多個,有綜合立法,如《國家環境保護委員會法》、《國家公園和野生物保育法》、《生態控製法》、《瀕危物種保護法》等;也有專項立法,如《海洋石油污染法》、《墨累河水法》、《大堡礁海洋公園法》等;還有20多個行政法規,如「清潔空氣法規」、「輻射控製法規」等。在州層次,各州涉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法律法規都多達百餘個。
澳大利亞環保法律法規的條款很細,可操作性很強。維多利亞州的「環保收費法規」,條款多達百餘條,從收費的種類、標准、單位、計算公式到最大排污答應量、交費流程、費用減免等,都規定得十分具體。僅垃圾填埋就按照廢物種類和數量列出了16個層次的收費標准,每個層次收取若干個「費單位」。「費單位」的個數,由垃圾填埋成本確定。每個「費單位」的具體金額,由當年物價水平確定。這樣的規定,可操作性很強,避免了執法的隨意性,減少了執法過程中的摩擦。
澳大利亞法律對於嚴重違反環境保護法規者處罰很嚴厲,對法人可以判處100萬澳元的罰金,對自然人可判處25萬澳元罰金,對直接犯罪人可判處高達7年的有期徒刑。而且,對於違反環境保護法者,任何人都有權起訴,不管其利益是否受到損害。
澳大利亞環境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重視預防,不是先污染、後治理,而是盡量做到不造成污染。比如對於采礦者,政府不僅要求他們在開礦前要考慮到采礦對周圍動植物和人居環境的影響,還要求開采者要拿出礦山開采後的治理計劃,即廢礦場地的「恢復」方案。包括廢礦填埋後上面是種農作物還是樹木、花草,采礦主必須在開礦前交納「恢復」廢礦的成本。也正因如此,澳大利亞許多昔日滿目瘡痍的廢礦山又都變成了蔥翠青山或如茵的草場。

9. 現代澳洲人為保護環境做了哪些努力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環境質量最好的國家之一,客觀上地廣人稀,環境自凈能力很強,環境容量很大;主觀上,政府、企業、公民環境保護意識很高,他們建立了專門的環保機構,制定了法規政策規劃,合理布局生產力,優化產業結構和經濟增長方式,加大投入,加強管理,嚴格

執法,加大環保宣教力度,鼓勵公眾參與。
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在立法上,澳洲制定了《國家生態可持續發展戰略》、《澳大利亞環境保護與生物多樣化保護法》、《國家野草控制戰略》、《澳大利亞瀕危動植物和生態區域保護戰略》等法規政策。澳洲高度重視預防為主的原則,自20世紀70年代起,聯邦和州政府均要求對重大的發展計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從源頭就開始預防和減輕不當的人為開發活動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在管理中,採取了一些具體但又切實可行的防範措施,比如,在凱恩斯的庫連達熱帶雨林要修建當時世界第一、長達7.5千米的索道,因為景觀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問題,環保局壓了7年,最後業主交了100萬美元保證金,並承諾不修公路、不破壞生態,用直升飛機運送建材,環保局才予批准,結果一年就建成,但花了上億美元;又如,為了保護好世界上最小的企鵝(全球僅分布於南極、南非、澳洲),在面積相當於新加坡三分之一的墨爾本企鵝島(約有10000多隻企鵝),嚴格控制居民數量,在1000多住戶中,研究人員就佔了一半,對遊客要求做到「三不準」,即不準吸煙、不準撫摸、不準拍照(因前些年使用閃光燈致使企鵝失明而無法出海);再如,為了保護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世界自然遺產,凱恩斯加大農業面源污染和入海河流的污染防治力度,禁止海洋探險活動,有效地防範棘冠海星對珊瑚蟲的生命威脅,限制旅遊開發商的不當開發和遊客的過度流入。
澳大利亞物華天寶,得天獨厚,但有兩個遺憾:一是在國土及南極上空有一相當於美國國土面積那麼大、深度與珠穆朗瑪峰高度相當的「臭氧層空洞」;二是缺水。為了解決水的問題,澳大利亞創造性地建立了城市水資源管理模式,這是一個集水利水文工程、環境科學、水生生態、水資源管理、社區教育、城市規劃與景觀設計,以及其它城市建設的各學科綜合性的工作,是可持續性城市發展的重要方向。一方面,強調要加強降水管理,建立雨水滯流壩、垃圾攔截閘、洪水預防、降水收集、處理、傳輸、儲存、回用管理體系,降低對下游的洪峰沖擊,提高水回用機會,美化城市景觀。另一方面,高度重視水敏感城市設計,要求城市的設計者、建設者、管理者在任何涉及水的問題上都要有高度的敏感性,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自然水循環的影響,同時最大程度地增強降水系統的多功能用途。其核心思想是從家庭節水型用水器到城市的給排水設計,乃至流域水資源管理體系的各個環節都要體現節水。同時,為凈化水質,採取了植被沼澤、過濾技術、通透性地面材料、生物活性土壤過濾、微纖維膜技術、生物攔截系統、人工濕地等措施。城市水敏感設計的目的在於保護生態系統、將降水綜合到地表景觀中、保證水體質量、降低地表徑流量和高峰流量。此外,澳大利亞還非常重視社區參與,聯邦政府組織的全國性「水體觀察」項目,涵蓋了土地保護組織、大中小學校、社區組織的志願者,其中,新南威爾士州的「河流觀察」項目參加的學校、團體多達幾百個,有近3萬成員,是世界上最大的集教育、監測、社區參與、流域健康促進等多功能群眾組織,成為當地水資源及環境管理發展的重要基礎。
參考網址:http://home.focus.cn/news/2009-12-18/159847.html
希望幫到你,望採納,滿意請點擊:採納

10. 澳大利亞遭遇到百年一遇的洪水,遇到洪水時,我們該如何保護好自己

澳大利亞遭遇到百年一遇的洪水,遇到洪水時,如果時間比較寬裕的情況下,應當按照預定好的路線,向山坡或者是高地等等這些地方轉移。如果是在非常緊急的情況下,人已經被洪水給包圍了,要想盡辦法用門板、木床,甚至是船隻來做水上的轉移。如果洪水來得實在是太快了,沒有轉移的時間,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慌亂,要想辦法爬上屋頂、高牆或是大樹,先暫時躲避洪水帶來的危險,靜靜等待救援人員的來臨。如果是在山區,在連續下大雨的情況下,是很容易爆發山洪的,在這種環境下,要切記避免渡河,一旦渡河有被山洪沖走的危險。

閱讀全文

與我們如何保護澳大利亞環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