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寒溫熱三帶中,南美洲缺失的是_
三帶中,南美洲缺失寒帶。
南美洲東至布朗庫角(西經34°46',南緯7°09'),南至弗羅厄德角(西經71°18',南緯53°54'),西至帕里尼亞斯角(西經81°20',南緯4°41'),北至加伊納斯角(西經71°40',北緯12°28')。面積約1797萬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
南美洲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氣候特點是溫暖濕潤,以熱帶為主,大陸性不顯著。全洲除山地外,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氣溫均在0℃以上,佔大陸主要部分的熱帶地區,平均氣溫超過20℃。冬季遠比北美洲暖和。而南美洲西部則有呈帶狀分布的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安第斯山脈則為高山氣候,在南美洲東南部則有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大部分地區夏季最熱月平均氣溫介於26.8℃之間,遠不及非洲和澳大利亞大陸的熱帶地區炎熱。南美洲各地氣溫的年較差較小,不像亞洲、北美洲那樣變化劇烈。全洲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的70%以上,為各洲中沙漠面積較小的一洲。
由於安第斯山脈影響西側是溫帶海洋性氣候,東側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以上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B. 澳大利亞北部為什麼沒有牧羊帶
澳大利亞北部有牧羊帶。澳大利亞農牧業分布於地形的關系:澳大利亞粗放牧羊帶和牧牛帶分布在西部、中部、北部地區。
C. 澳大利亞缺少什麼礦產資源
。。樓上不懂別誤導人
澳大利亞能源結構以煤為主,煤炭佔澳大利亞能源產量的70%,是世界最大煤炭出口國。
至於樓主問的缺少什麼礦產資源還真不知道。
D. 澳大利亞自然帶分布
主要還是熱量差異,從澳大利亞氣候圖上可以明顯看出澳大利亞從南向北可以分溫帶氣候、亞熱帶氣候和熱帶氣候,只在東部很狹長的區域分布著濕潤氣候類型,而在中西部廣闊的區域大部分都是乾旱氣候,故水分差異不大明顯
E. 澳大利亞大部分位於什麼帶熱帶還是南溫帶
熱帶和南溫帶都佔有很大的比例
相較來看,南溫帶所佔的比例應該大一點
F. 世界氣候非地帶性及其成因
總的來說,非地帶性因素概括起來有如下幾類。
1.海陸分布:如北半球高緯度的苔原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呈東西延伸、南北交替的現象十分明顯,而南半球相同緯度絕大部分是海洋,故沒有苔原帶和針葉林帶分布。
2.地形起伏:如南美安第斯山南段西側是多雨的溫帶森林,而同緯度的山脈東側卻是乾燥的巴塔哥尼亞沙漠。
3.局部環流和洋流:如信風帶大陸西岸,因受離岸風及沿岸寒流的影響,在海岸帶形成沙漠。又如西歐的溫帶海洋性氣候緯度范圍到達60°N以北,是受到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
4.局部水分變化:如熱帶荒漠帶和溫帶荒漠帶內的綠洲;局部水分礦化度的變化:如在沿海平原的溫帶落葉闊葉林中,由於鹽分變大出現的鹼蓬草地。
5.局部岩石性質的變化:如在四川盆地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由紫紅色的砂岩、頁岩風化而成的紫色土。
6.局部地熱異常:如在冰島,苔原是這里的地帶性植被,但在熱泉附近卻分布著草甸。
7.人為作用:如在沙漠邊緣營造防護林、填湖造田、培育水稻等活動都可以造成對地帶性規律的改變等等。
●非地帶性因素與地帶性因素有何關系?
解析:兩類因素的關系,明顯地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非地帶性因素疊加在地帶性因素之上,使地帶性分布規律變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鮮明。
2.地帶性因素影響是普遍的、基本的;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是局部的、特殊的。如澳大利亞大陸,其東部受大分水嶺的阻擋和沿岸暖流影響,分布著熱帶雨林和亞熱帶森林,但從整體講,地帶性因素起主導作用。
3.在兩種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下,形成了復雜的地理環境。如我國處在同緯度的兩廣地區和橫斷山區,前者因受東南季風影響,屬於熱帶雨林和季雨林;後者因受地形影響而成為高山植物區。地表各地的地理環境都具有所在地帶的地帶性特徵,同時又不同程度地受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具有非地帶性特徵,使自然環境更加復雜
●主要非地帶性
1.地帶性自然帶的缺失:南緯60°附近缺少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成因:南緯60°缺少大陸
2.自然地理現象的斑狀分布:沙漠中的綠洲
成因: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的分布
3.地帶性自然帶空間分布范圍受到約束:美洲西部各自然帶沿海岸狹長延伸
成因:受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擋
(南美洲安第斯山脈以西的熱帶荒漠帶緯度跨度大,由於大氣環流[離岸東南信風]和沿岸寒流[秘魯寒流]的影響)
4.大陸東西兩側自然帶分布緯度位置的差異:亞歐大陸亞寒帶針葉林帶,大陸西岸分布緯度高,大陸東岸分布緯度低
成因:大陸東、西岸的洋流不同(西岸:北大西洋暖流 東岸:千島寒流)
5.改變了地帶性分布的自然帶:
(1)熱帶雨林帶變為熱帶草原帶
分布:0°附近的東非高原
成因:東非高原海拔高,溫度低,蒸發(對流)弱,降水少。因此形成熱帶草原帶。
但東非高原的熱帶草原氣候與剛果盆地南北兩側的熱帶草原氣候不同,東非高原的熱帶草原氣候區仍然是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的,只是因為溫度低、降水少,所以植被才沒有西側的剛果盆地茂盛,才形成的熱帶草原帶。
(2)熱帶草原帶變為熱帶雨林帶
分布:主要包括北美洲中美地峽東部沿海、非洲馬達加斯加島東部、大洋洲澳大利亞東北部沿海、南美洲巴西東南部沿海
成因:信風從海上吹向陸地,遇到山地抬升,降下地形雨;暖流流經,增溫增濕。
(①中美地峽東部沿海:東北信風,墨西哥灣暖流 ②馬達加斯加島東部:東南信風,馬達加斯加暖流 ③澳大利亞東北部沿海:東南信風,東澳大利亞暖流 ④巴西東南部沿海:東南信風,巴西暖流)
(3)溫帶落葉闊葉林帶變為溫帶草原帶、溫帶荒漠帶
分布:南美洲南端安第斯山脈以東
成因:該地盛行西風(西北風),由於安第斯山脈的阻擋,降水幾乎全部將在了安第斯山脈以西的太平洋沿海岸,安第斯山脈而以東的大西洋岸處在背風坡,降水很少,氣候乾旱,因此形成了溫帶草原帶、溫帶荒漠帶
G. 澳大利亞處於什麼帶
自然帶:
特點 成半環狀分布 主要原因是受水分差異
原因 東北部為熱帶雨林帶 原因1東南信風從海洋帶來大量水氣 受大分水嶺的影響形成地形雨 2 東澳大利亞暖流影響濕潤
北部受東南信風 和副高交替控制形成熱帶草原帶
南部受中緯西風帶的影響氣候濕潤
西 中部受 副高和西澳大利亞寒流影響形成荒漠帶
溫度帶:
澳大利亞位於南緯10°41'和43°39'之間,橫跨兩個溫度帶(熱帶和溫帶),
氣候帶:
熱帶沙漠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 東部地區有局部的亞熱帶濕潤氣候, 地中海氣候, 溫帶海洋氣候, 東北部地區有熱帶雨林氣候.
H. 澳大利亞大陸缺失的是哪一組氣候類型
澳大利亞因地處南半球,是一個三面環海一面島礁、世界唯一獨佔一片大陸的國家,位於南緯S10°4′37.33″~南緯S44°9′2.45″之間。世界上幾種主要氣候類型中缺失的是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
澳大利亞跨兩個氣候帶,北部靠近赤道,屬於熱帶,在東北部沿海有有熱帶雨林氣候帶和熱帶草原氣候帶,南部屬於溫帶。澳洲中西部是荒無人煙的沙漠,乾旱少雨,氣溫高,溫差大,屬於熱帶沙漠氣候帶。東南沿海地帶有亞熱帶濕潤氣候帶,西南和南部沿海有地中海氣候帶和溫帶海洋氣候帶,雨量充沛,氣候濕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