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澳大利亞為什麼加入圍堵中國澳大利亞與中
澳大利亞 地理位置在南半球,與我們沒有歷史糾紛,也沒有領土糾紛,跟我們沒有直接的厲害關系。它跟美國日本軍事合作都是歷史原因形成的。如果我們跟日本美國打起來,它應該是中立態度,因為它也不想得罪中國。真正圍堵我們的是美國日本,它會最輕量的幫助美日,但不會直接跟我們對抗。相比美國它離中國更近。
2. 多次得罪中國,澳大利亞面臨2000億美元損失如今怎樣
引子
人類社會無時無刻不伴隨著貿易行為的開展,在古代人們以貨幣為媒介進行商品交換,這就是一場貿易。隨著貿易的不斷擴大貿易雙方的主體也隨之發生轉變,從早先的民間貿易過渡到國際貿易,比如說我國漢朝時期開辟的絲綢之路,就推動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以及貿易全球化的開展,國與國之間的貿易越來越重要,然而有貿易就會產生風險,國際貿易的進行隨時都可能出現摩擦,如何妥善的處理這些問題至關重要。在中國的外貿夥伴中,澳大利亞並不是一個安分的角色,在《澳洲金融評論報》中有這樣一篇文章寫道:中國商務部與澳大利亞進行協商是在浪費時間,之所以會有這樣一句話是因為澳大利亞一直以來始終對來自中國的商品保持高關稅,通過設置貿易壁壘的手段遏制中國商品流入澳大利亞市場,使我們的經濟受損。
結語
雖說澳大利亞多次得罪中國,但針對澳大利亞的種種示好政策,我們不可能還那麼不給面子,第一時間對他們表示了歡迎,並重新推動兩國的貿易往來。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出口國,而澳大利亞本國擁有數量眾多的鐵礦石,與他們進行貿易往來對我們也有很多好處,可以幫助我們緩解鋼鐵產能過剩的局面,因此中澳彼此貿易是互助共贏的,只要國家之間能夠友好協作和平貿易,就能實現互利共贏的結局,推動國內經濟發展,讓國內人民過得更加安定富足。
3. 澳情報機構為何將華列為「極端威脅」
一名澳大利亞安全與情報機構高級官員1月31日表示,澳大利亞目前面臨的情報滲透和間諜威脅史無前例,危害程度遠超冷戰時期。澳大利亞媒體報道稱,在該機構制定的各國反情報指數中,中國被列為「極端威脅」。
此類瘋狂炒作「中國威脅論」的行為引發了澳國內一些有識之士的警惕和擔憂。澳大利亞政論家格雷厄姆·理查森1月31日在《澳大利亞人報》發表文章說,「澳大利亞一直對中國說『不』,無論是『一帶一路』還是亞投行,澳大利亞都充耳不聞,視而不見。我們對有關中國影響力製造了很大的噪音以激怒中國人,所有這一切針對的,是一個對我們國家貿易總額貢獻達25%的國家,理查森還寫道:「我們的內閣部長向我們最大的貿易夥伴發起挑釁,特別是當他們所說的像馬蒂斯(美國防部長)那樣無理時,讓我覺得我們的經濟正在自殺。」
中山大學大洋洲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於雷1月3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維克里的表態是對中國發展崛起的一種過度反應。於雷說,上世紀90年代,澳大利亞曾在中國大使館內安裝大量竊聽器,此事被曝光後引起澳媒體和民眾的廣泛批評。由此也可看出,中國是被竊聽的重要對象,從受到安全威脅的角度看,中國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4. 中國霸氣拒絕澳大利亞請求,各國紛紛點贊,到底發生了什麼
一:事件的回顧中國霸氣拒絕澳大利亞請求,各國紛紛點贊,事件原因是我國拒絕了澳大利亞的醫療物資求助。
澳大利亞自身地域遼闊,擁有十分豐富的礦產資源,我國與澳大利亞也開展了各種礦產資源的商業合作貿易。但隨著中美兩國進行雙邊貿易戰,澳大利亞國家深受美國方面的影響,也開始向我國進行貿易壁壘,收取我國出口商品的大量關稅,影響我國的出口貿易經濟。一批來自澳大利亞的豬肉,被我國檢測出含有大量瘦肉精,為了保障國家人民的利益選擇退回這批豬肉,而澳大利亞則認為我國不講貿易規則,最終這批豬肉只能爛在倉庫中。隨著全球新冠病毒疫情的不斷擴散,澳大利亞也深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澳大利亞由於本國的醫療物資緊缺,大約有500萬居民缺少足夠的醫療物資,最終澳大利亞只能向我國求助,希望我國能支援他們一定數量的醫療物資,但我國霸氣拒絕了澳大利亞的這個請求,許多國家對此也紛紛點贊。
5. 澳大利亞與中國遠隔重洋,無領海領土爭端,為何瘋狂變態地反華
澳大利亞與中國,中國遠隔重洋無領土之爭為什麼會如此反華?主要是澳大利亞與中國的,就是態度和政治理念不合,所以才會如此
6. 澳大利亞為什麼那麼針對中國
1、看看澳大利亞的地圖,四周上千公里無險可守,海面突擊可以一次就到澳洲。最可怕的是,澳大利亞的所有經濟,人口,繁榮區域,全部在沿海,連防守都沒法防守,退回內陸更加不可能,中國抗日戰爭可以回到四川,澳大利亞退回去就是沙漠,死無葬身之地。
北邊相對距離其他大陸近一些,但是澳大利亞的北邊人口稀少,澳洲以北卻全部是人口密集區域,印尼,馬來都是伊斯蘭國家,再往北邊就是東亞文化圈,而且隨便一個國家都比澳洲人多太多,只要這樣的國家武裝起來,就可以進攻澳洲。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不一樣,國家體量差很多的,紐西蘭面對入侵沒辦法抵得住,但是澳大利亞還是想檔一下的。
澳大利亞最有可能被入侵的北部,基本上是無人區,對手登錄很容易,澳大利亞人口基本上全部在東南角,到北部防衛,將付出很大很大的代價。
有空看看澳大利亞地圖,高原基本上在內陸,四周全部低地,很容易登陸,東南角的澳大利亞黃金海岸,四十幾公里的沙灘,旅遊的時候是絕好資源,打仗就是再好不過的登陸場。這環境可比諾曼底條件還好,澳大利亞扛得住五分之一個諾曼底登陸么?
尤其是現在中國和東帝汶關系很好,印尼也和澳洲不和,看看東帝汶距離澳大利亞多遠,哪裡駐扎一個南海艦隊分隊,澳大利亞就要投降了。從東帝汶出發,一個歐洲野牛一次突擊就可以過去,澳大利亞北邊最大的城市達爾文,一共才八萬人,戰爭全動員,也湊不夠一萬精兵。現在知道一個美軍過去四千五百陸戰隊多大作用了吧。
什麼能夠保衛澳大利亞,空軍陸軍都不行,必須有一個強大的海軍。都知道海軍是最花錢的,百年海軍啊,澳大利亞的經濟體量,根本支持不起一個龐大的海軍。
所以說,澳大利亞是一個無法保護自己的國家。要保護澳大利亞,就必須有全球最強的海軍,而且要這支海軍願意為了澳大利亞戰斗。所以,澳大利亞必須時時刻刻緊跟最強大海軍的過來,平時多交投名狀,多交保護費,辦事多出力,做好打手當好槍,所以就必須在涉及保護國利益的問題上比保護國更加積極,否則誰保護你。
所以,你看到布爾戰爭二戰一戰不關澳大利亞事,但是參加了,因為那時候英國海軍天下第一。再看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南海事件,各種事情都和澳大利亞沒關系,澳大利亞比美國還積極,因為那時候美國海軍天下第一。這么看,是不是很多事情清楚了?
但為啥日本海軍強,澳大利亞沒有巴結日本?一個方面是日本的海軍強大的時間太短,另一個原因就是第二點了。
2、維護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的世界統治地位,就是維護澳大利亞的核心利益。
兩百年來,世界統治權一直在英國人及其後裔的手中,這部分群體包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加拿大的一部分。無論世界怎麼變換,維持統治權在自己人手中,比什麼都重要。
五百年來西方世界一直是世界核心,在這個核心裏面,也有很多不同的人的,盎格魯撒克遜人,斯拉夫人,法蘭西人,日耳曼人,新教徒,天主教,東正教,各種各樣。大多數時間中,統治權一直在盎格魯撒克遜人手中,別的族群為了獲得統治權,也發生了很多斗爭。信東正教的斯拉夫人為了統治權,成為蘇聯的大國沙文主義的一部分原因。信新教的日耳曼人為了統治權,成為一戰二戰的一部分原因。
西方,從來都不是鐵板一塊的。別的族群想要獲得統治權而產生的斗爭歷歷在目,如果統治權一旦丟失,後果怎麼樣真的不難想想的。而澳大利亞是目前掌權的群體中的一部分,所以必須拚命維護現在的體系,否則,你指望世界在德國人,法國人,俄羅斯人,中國人,日本人的統治下,澳大利亞還能有現在的生活標准?
如果中國成了老大,我們鋼鐵產業全球一半以上,鐵礦石基本全進口,那時候澳大利亞的鐵礦石還能這么貴?肯定是白菜價的。日本成了老大,一樣的。法國成了老大,澳大利亞羊毛不要降價啊?德國成了老大,誰還顧得上十萬八千里外的澳洲?
只要英美澳加新喪失世界主導權,就是澳大利亞苦日子的開啟。澳洲坐在礦車上的,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有可能就是下一個阿根廷。所以,澳大利亞才會在這么多看著沒關系的事情上出頭,尤其是對待中國。
7. 為什麼澳大利亞要發表「中國威脅論」
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自己的利益。尤其是一些有利益交割、聯系甚至對立的國家間。當然,這些沖突可以是關於現實的務實的問題的對立,也有意識形態的對立
關於澳大利亞說中國具有威脅性,原因在如下幾點:
一、是意識形態對立造成的。澳大利亞的國家是屬於西方價值觀體系內的。對於以前由蘇聯產生的共!產主義(西方國家以及西方馬克斯主義者他們不承認蘇聯是社!會主義)表現出來的對外持大國沙文主義和國內持黑暗封閉統治,所以對此頗有看法。再加上冷戰陰影,他們對於這樣制度下的,崛起的國家普遍有對立的看法。從蘇聯到中國,他們部分老古董就是相同看待的。
二、也跟意識形態有關。主要指民主制度和人權。這里我就不多講。他們都認為說中國怎麼怎麼的,中國的發展不是以民本為目的的發展。這種看法其實因為對中國國內改革不了解的緣故引起。
三、是中國自身的原因。因為我們韜光養晦,對外交流卻又沒對外公布一些情況。他們指責中國的一些政策缺乏透明度,因此難以獲得信賴。這點國內已經認識到。所以對待這個問題,我們國家是在努力更加透明,包括設立國防部新聞發言制度與軍費開支透明化。不過這應該是按照中國現實情況逐步公開,不能是為了滿足老外的需求而這樣。
四、現實的經濟利益。澳大利亞人口少,但資源多。中國在某種程度上是依賴澳大利亞的鐵礦石與其他礦藏的。於是我們的國有以及民間資本就大舉進入其國內。這是好事,但是也觸發了國內相關企業與利益,自然他們就創造出中國企業進入澳大利亞的資源性領域將會威脅澳國家安全。其實,澳大利亞的資源自給自足綽綽有餘,他們已經控制了用於自給自足的基本資源,其他資源反正都是出口,我們的開發威脅澳大利亞的安全,根本無從談起,
五、就是現實的政治需要。如同上樓所言。利用西方社會對中國的不了解,甚至依據以前西方對蘇聯等國家的偏見的事,挑起對中國的意識形態對立,能樹立一些政客的自我形象,來達到現實的政治利益。
8. 為何澳大利亞總是防範中國
它跟中國這個相互交往那麼長時間,各個層面的交往,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甚至過去人權方面的對話都是有的,而且是相當緊密的,那為什麼到現在為止,澳大利亞人不能夠理解中國呢?
澳大利亞的角度來看的話,它畢竟是西方陣營裡面重要的一員。所以它的思維方式基本上跟美國,跟英國這些人的思維方式是比較相近的。而且澳大利亞又是英聯邦國家,所以它有很多體制呢,跟英國跟美國還是比較類似,這是一個最主要的原因。現在實際上就是有兩種中國威脅論的聲音,一個就是在美國澳大利亞,包括英國這些國家裡面,它認為中國是,包括日本,說中國是軍事威脅論。那麼在歐洲也在炒作中國威脅論,只是炒作的是中國經濟威脅論,兩個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它站的角度不一樣。歐洲不認為中國的軍事能力對它構成威脅,但是中國的產品它總認為是傾銷,對它構成了經濟的威脅論。那麼作為日本,作為美國,包括作為澳大利亞,他們畢竟離中國家門口還算是比較近,美國它會認為什麼呢?它會認為你中國崛起是為了取而代之,占據世界一把交椅,把美國擠下去,那麼澳大利亞會考慮呢,美國如果是第一把交椅的話,是世界老大的話,我可以跟著它喝點湯總該可以吧,但是如果你中國當了世界老大的話,它點湯都沒有得喝。兩手,一手是錢,一手是槍,這錢也多了,是槍也強了。那麼澳大利亞它在這個思維上邊就很矛盾,錢我是要人民幣,要跟你做生意,這是現成的好處。但是槍,你向南海發展,它必然思考,特別是作為澳大利亞這樣只有兩三千萬人的一個人口小國,面對一個13億,14億人的這么一個人口世界第一大國。再加上這個華人,在澳大利亞的這個人數和它的實力,它不能不思考。而且咱還要知道,澳大利亞是一個很奇怪的國家,它既然是一個亞太國家。但是它又是一個白人國家,戰術技術上邊,武器裝備上邊,到這個國際戰略方面,到這個軟實力,文化層次方面,澳大利亞對中國的不信任感,在發展到這個威脅論,可以不同意,但是必須理解。澳大利亞媒體發表該報經濟版編輯基亭斯(RossGittins)的文章說,我們中太多的人對中國的觀感過時,以為中國仍然是在血汗工廠生產廉價服裝、玩具、小飾物的貧窮國家。人口1100萬的天津,是距離北京最近的巨大海港城市,擁有最新的時髦文化中心和城市建築。在天津自由貿易區,歐洲的空中巴士公司有一家工廠,生產的所有噴氣客機都在中國售賣。深圳直到36年前還只不過是個與香港一河之隔的小漁村,後來成為經濟特區。記得1984年1月,筆者作為香港的一日游旅客訪問了深圳。當時那裡還是個滿地塵埃的鄉村小鎮,有一間接待外國遊客的新酒店和幾間工廠,還有些向遊客兜售物品的攤點。筆者買了一頂帶有一枚金屬紅星的毛式帽子。今天深圳是擁有千萬人口的大城市,人均年收入達到29,000美元,公園和森林等綠化區域占總面積的45%。.深圳仍然有一些低端製造廠商,但當局鼓勵它們搬遷到內陸地區或一些東南亞國家如越南去,因為深圳現在的土地和工資水平,對低附加值生產已經太昂貴了。去年中國的消費物價增長了2%,但平均工資卻增長了8%。深圳的一些製造企業正向高端技術和服務業轉移,後者現在已佔其經濟總量的60%。2014年,深圳的研發開支已經佔GDP的4%。在澳大利亞,這個比例約為2%。比亞迪是1995年在深圳設立的一家私人企業,初期為手機製造電池,但現在在研發、生產太陽能農場設備、移動式可再生能源儲存站、電動汽車等方面領先。比亞迪仍然生產傳統汽車,但對製造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和全電動汽車更感興趣。北京華大基因研究中心1999年開始在深圳落戶,現在是世界最大的基因研究機構之一,為基因缺陷問題開發產前檢驗技術,以便早期發現遺傳疾病。在農業方面,該中心使用遺傳技術協助育種,開發更好的魚類和小米品種。中心擁有800多位科學家,在《科學及自然》雜志上發表不少引人注目的成果。
前解放軍工程師任正非1987年在深圳創辦華為公司,開始時製造辦公室電話交換機,現在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電訊設備製造商。華為將收入的10%投入研發,去年的研發經費約為120億美元。公司由員工擁有,任正非的股份只佔1.4%。
華為為桑托斯礦業公司裝設了澳大利亞最大的私人4G通訊網路。在中國,華為幫助神華煤炭公司將其黃爍鐵路的運力提高到每年2億噸。其4G系統可以同步控制多個機車車頭,拖曳長達3公里的單一列車,運載能力達到20,000噸。
中國是巨大的,我們自己是渺小的。中國滿懷信心,急躁地向更好的未來奔去。我們害怕了,只能等待好運來臨。
9. 為什麼澳大利亞敵視中國
中國在澳大利亞有著眾多投資,如礦產、港口等,2014年至2017年,中國投資總額超過404億澳元,投資總額的四分之一用於礦業。而公共行政和安全是唯一沒有中國投資的部門。
可是,除了錢以外,「袋鼠」們對中國也許就再沒有任何其他好感可言了。定時參加美國在南海主導的軍演、積極響應西方對中國XJ的無理干涉、排擠華為等中國企業在澳的正常商業活動以及在此次疫情中高喊「中國需要割地賠款」等等行為,還有民間高漲的PH聲音。我們不禁要問,「袋鼠國」為何如此熱衷於和中國過不去?
10. 澳大利亞的態度來了180度大轉彎,你怎麼看
澳大利亞的外交部長還公開表示澳大利亞已經做好了全面對抗中國的准備,但是這個講話也在國際上面引起了嘩然。
很多國家就算是再受到美國的壓力,也都在盡可能地保持中立的態度,避免站錯了隊,給自己的國家造成一定的打擊,畢竟生意還得做,日子還得過下去。很多人都以為澳大利亞可能是真的做好了全面的准備吧,但沒想到澳大利亞的總統莫里森在接受電視台采訪的時候,談到當前陷入到僵局當中的中國跟澳大利亞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