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來澳洲的華人移民適合投資哪些小生意
1.小超市
小超市是澳洲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店鋪,多位於居民區附近,很受居民和過路司機的喜愛。營業規模大小不一,有投資三五萬澳元的,也有投資四五十萬澳元的。營業時間從早上7點開始至晚上7點結束,幾乎所有的店都是一周7天營業。小超市經營種類繁多,從牛奶、麵包、飲料、冰淇淋、糖果、香煙到報紙都有。
2.中餐廳
中餐廳消費水準不算太低,吃一次至少要9澳元,而原料成本不算太高,所以從利潤率上講是不錯的投資店鋪。營業時間一般從中午11點到晚8或9點,每周6天或7天。中餐廳的麵店投資規模大多在十幾萬澳元。需要注意的是,中餐廳的雇員費用問題,在澳洲請一個全職炒鍋師傅周薪最少需要800澳元。
3.魚薯店
魚薯是澳洲傳統食品,此類店不論區域分布極廣,到處都能見到。魚薯店消費起點很低,兩三澳元可以買一包薯條,也可以花十幾澳元奢侈地吃一餐,所以在澳洲擁有大量的客戶群。營業時間從早11點至晚8點或9點,一般每周6天。該類店投資規模從十幾萬到四五十萬澳元。
4.咖啡店(無經驗者需謹慎)
咖啡店大多分布在鬧市區、購物中心、校園等,毛利較高,但房租、人工、雜費支出所佔比例會影響純利,對於沒有相關經驗的投資者會相對困難。生意很多從早7點做到下午5點收工,有一些店每周開五天半。
5.紅酒貿易(無經驗者需謹慎)
澳大利亞是世界產酒國的重要代表,在世界葡萄酒產業中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相對開小店等生意,此類生意非常考驗人對紅酒專業的鑒識能力。從對葡萄酒知識的基本認識了解、進貨渠道,再到銷售市場網路的每一個環節步驟,都是經營紅酒貿易的制勝關鍵。投資者可以拜訪一下澳大利亞出口貿易委員會,獲得有關紅酒出口方面的信息。此外,可以去參觀拜訪維州、新南威爾士州等各大產區,了解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技術。
6.投資房地產生意
房地產生意一直深受我們中國人歡迎,在澳大利亞也同樣可以投資經營房地產生意,並且在未來還具有較大空間。房地產生意是可以做到保本增值,同時風險較低的投資。
『貳』 中國和澳大利亞關系
澳大利亞前貿易部長安德魯·羅布(Andrew Robb)不再就任中國嵐橋集團顧問職位。做出此項決定的原因是,澳大利亞《外國影響透明法》將於3月1日生效。根據這部法律,凡為外國政府工作的人,都應被列入到澳大利亞外國代理人清單。
據《悉尼先驅晨報》報道,安德魯·羅布對此決定的解釋是,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的關系"惡化了"。羅布是中澳自由貿易協議的設計師。從部長崗位退下後,他曾為山東楓橋集團工作。這家公司主要從事基礎設施和能源領域工作。據安德魯·羅布本人介紹,他做的研究內容是,澳大利亞一流健康產業經驗能否在中國適用。"在我的報告准備正式呈遞給中國政府之際,楓橋公司突然接受建議,不要做這個事情了,因為中澳關系已經嚴重『惡化'。不管怎樣,報告最終還是要被扔入紙簍。"《悉尼先驅晨報》援引羅布的話寫道。
中國敦促澳大利亞克服「信任赤字」
© AP PHOTO / THOMAS PETER
中國敦促澳大利亞克服「信任赤字」
目前,中澳關系正經受不妙階段。所有這些,都源於反對派 — 工黨議員主席鄧森(Sam Dastyari)的離職。他被指控,在澳大利亞為親中國路線進行院外活動。但是,並未提供鄧森與中國政府部門有關系的確鑿證據。只是中國商人黃向墨曾為工黨提供過獻金。這引發鄧森反對派的置喙。其結果是,這位年輕的政治家不得不離職。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商人黃向墨對澳大利亞兩大黨派都有資金上的支持,並和時任總理特恩布爾以及反對派領袖比爾·肖騰都照過相。最終,黃向墨被禁止進入澳大利亞,獲得公民身份的申請也被駁回。政府開始推動法律修正案,禁止外國為政治機構提供獻金。此外,還制定了《外國影響透明法》。這部法律,很大程度上重復了美國的《外國代理人登記法》。按照法律規定,不允許外國介入澳大利亞的政治進程。文件要求,建立外國代理人清單。
恰恰是為了不被列入這份清單中,除了安德魯·羅布外,其他一些澳大利亞前政治家也不再與中國公司、包括私企進行合作。維多利亞州前部長約翰·布隆比不再擔任華為澳大利亞公司經理一職。原因是,處於國家安全考慮,華為公司被禁止參與5G項目。再有,前外長鮑勃·卡爾也從澳中關系研究院離開了。而這家智囊中心,也同樣由黃向墨提供資金。似乎,前政治家都在撇清與中國機構的關系。但這種減少接觸,首先受打擊的是澳大利亞。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周戎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采訪時這樣指出。
專家:2019年中國有能力對澳大利亞施加現實影響以頂住西方的壓力
© AP PHOTO / THOMAS PETER
專家:2019年中國有能力對澳大利亞施加現實影響以頂住西方的壓力
他說:"澳大利亞過去把重心放在日本,現在可能會加強與印度、韓國和東盟之間的貿易往來。但是這四家和澳大利亞的貿易額加起來大概也只是剛剛與中澳的貿易額齊平。所以,要想替代中國是比較艱難的。能夠看到,近期,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領導人在談到華為問題時的態度已經不像開始時那樣強硬了,口風都有一些松動。這就說明澳大利亞也開始效仿紐西蘭,不再一味追隨美國。英國、加拿大的態度也在發生這樣的變化,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不必過多解讀或擔心澳大利亞是否會一味追隨美國。"
但問題在於,一旦與中國關系交惡,美國是否能夠支撐澳大利亞的經濟。澳大利亞大多數出口運往中國,且多為原材料商品,很容易找到替代來源。北京給出明確信號,完全有可能做到這點。比如,據路透社資料,中國已在延遲澳大利亞煤炭的海關辦理工作。澳大利亞發出的貨輪,似乎在中國港口都要停留45天。而在之前,辦理速度要起碼快一倍。中國為煤炭進口實施配額制。此外,這些產品還有經過專門的生態標准檢測。周戎補充道。
他說:"中國在煤炭進口對澳大利亞設置了一些限制,澳大利亞優質硬焦煤現貨價格也的確會因此受到很大的下行壓力。但是,沒有必要將此事與政治問題聯系在一起。因為中國對相關國家煤炭進口採取限制措施,很大程度上是出於環保原因,我們並不是針對澳大利亞。只能說,進口哪些國家的煤炭是中國自己說了算,我們限制誰或不限制誰也是根據國內需要而定。因此,至於澳方有些聲音稱,『中國寧可煤炭出現供給不足,也不再與澳大利亞維持貿易關系'這個說法,是不太准確的。因為,目前為止,中國依然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唯一一個變化是,去年中國對澳大利亞投資額被美國所超過,現在美國取代了中國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投資國。而且中國並沒有說不再進口澳大利亞的煤炭,有些限制並不是永久性的。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煤炭往來還會持續下去。"
另外,中國考慮到外部政治分歧,正極力對進口實施多元化。比如,同樣的高質量焦煤,可從俄羅斯大量進口。而葡萄酒類產品,可從拉丁美洲國家進口。但澳大利亞,想要找到可替代的貿易夥伴,卻是一個大問題了。據畢馬威資料,澳大利亞超過38%的出口是前往中國的。
『叄』 澳洲房產為什麼如此受到中國人追捧
澳洲購房,永久產權,無遺產稅,土地房產私有化,精裝修,海外人士可以貸款,首付門檻低,這些都是吸引中國人投資的利好條件。
房產投資
根據上面的案例不難看出,中國人對澳洲房產的投資是非常的積極。而且數據顯示投資的人數和金額都在大幅度的攀升。
據統計,2009-2010年度,中國投資澳大利亞的房產總金額還只有24.21億澳元,但到了2014-2015年度,這一數字已經飆升至243.5億澳元(約合人民幣1200億元),相當於5年前的10倍(或者說增長了9倍)。
以房養學
當然,還有其他的重要原因讓國內的投資者對此趨之若鶩。其中對留學生的「以房養學」,用房子升值的收益來填補留學花銷的費用。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這一代父母最為重視的,沒有人願意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國內的教育體制,質量,無疑是很多中產以上階層們所不願意接受的,多數人選擇讓孩子留學國外。澳洲的教育質量,在全球都是處於領先的地位,40多所大學中,公立學校占據了絕大多數,在世界各類排名中,以墨爾本大學為首的澳洲八所名校幾乎都可以躋身於Top100,接近一半的澳洲大學可以進入到Top500,這也導致了澳洲大學的聲名遠播,讓世界各地的學生為此慕名而來。
據統計,在2014年之後,中國成為了澳洲第一個大的國際留學生來源國,澳洲的中國留學生數量更是高達13.6萬,同比增長了13.3%,已經超過了澳洲國際招生的四分之一。
說到這,不得不講一下澳洲高昂的學費和住宿費,對於很多中產階層來說,這也是一筆不菲的開銷。所以,聰明的中國投資者在為孩子安排留學的同時,都會原則「以房養學」的方式讓孩子留學澳洲。
"以房養學"對於留學生本身來說也是極大的一筆生活來源,在保證了自己舒適的居住環境的同時,多餘的房間出租可以結識一些夥伴。當自己學業完成准備回國,可以將房子租售或者繼續持有,澳洲房產的升值速度之快絕對是值得的,就算是將升值部分來抵學費也是不錯的選擇。
移民
澳洲是很多中國人選擇移民的好去處,不僅是生活質量高,而是氣候宜人,生活節奏也不會像國內那樣緊張。同時,澳洲擁有最多的世界最宜居城市,例如我們熟知的悉尼、墨爾本、阿德萊德、帕斯,都是全世界前十的宜居城市。其中,墨爾本更是連續五年蟬聯第一的寶座。
說起澳洲的空氣質量,簡直是摔了我們的大首都幾條街,全球可以排名第五。而且澳洲的四季都是溫潤的氣候,沒有中國北部的嚴寒,也沒有中國南部的酷暑,比之國內確實是舒服很多。
說起景色方面,有鬼斧神工的大堡礁,物種豐富的墨爾本皇家植物園,連綿不絕的海岸線,而且沙灘也是更加的干凈,並且好不擁擠。
就業的話,澳洲的失業率已經保持在5%很久一段時間了,基本上不需要擔心沒有工作,更別說在國內就很優秀的人了。薪水方面,澳洲的時薪也是極有競爭力的,據Converg Ex 集團報告顯示,以絕對值來看,澳洲時薪達到16.88美元,高於美國的7.25美元,領先世界主要國家,高居榜首,令全世界人心生嚮往。
『肆』 中國對澳投資斷崖式下跌,你覺得是什麼原因
根據記錄,中國對澳洲的投資僅為20筆,遠遠不如2016年的111筆(160億澳元)。其中,86%的投資來自中國企業在澳洲設立的子公司,而不是直接來自外資企業。澳洲所獲中國投資突然驟減,意味著中國投資者已經把該國視為一個投資困難地。近年來,由於澳洲屢屢加強對外資投資的審查,中國投資者也在慢慢遠離該國,退出了多個在澳投資項目。蒙牛發布公告稱終止收購澳洲乳企雄獅,澳洲因此損失6億澳元投資。
此外,澳洲失去的不僅僅是中國資金的青睞,其他國家資本對澳投資興趣似乎也越來越小。聯合國報告稱,2020年該國的外國投資總額大跌46%。如果澳洲還不作出補救措施,中國乃至其他外資也將逐漸遠離該國,澳洲經濟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澳在華市場慘遭14國瓜分有聲音指出,澳大利亞先前之所以“硬氣嗆聲”,是該國認為只要抱緊友國大腿,和他們站在同一戰線,就算失去中國市場,還有歐美多國市場打開門等著澳商去開拓。然而,現實卻是這些因為利益結盟的友國非但沒有伸手援助,反而還加速瓜分澳大利亞丟失的中國市場份額。
美國和加拿大的龍蝦、法國和義大利的紅酒、阿根廷和烏拉圭的牛肉、巴西和印度的鐵礦石、印尼和蒙古國的煤炭、智利和秘魯的銅精礦、俄羅斯的大麥、紐西蘭的車厘子正加速來華。
作為參考,2020年澳大利亞對中國的貨物出口價值為1480億澳元,也就是說,澳大利亞對華出口價值7430億元人民幣的市場,很大可能將遭到這14國的“瓜分”。除了中澳貿易大降溫之外,在澳大利亞加大對中資審查力度的背景下,中國投資者對澳投資也是“興趣寥寥”。
據英媒報道,2020年中國對澳大利亞的投資額同比下降61%至10億澳元(約合50億元人民幣),和2016年165億澳元的峰值直接削減了155億澳元(約合777億元人民幣)。拉動經濟的“兩條腿”都瘸了,澳的好日子也不長了。
『伍』 多次得罪中國,澳大利亞面臨2000億美元損失如今怎樣
引子
人類社會無時無刻不伴隨著貿易行為的開展,在古代人們以貨幣為媒介進行商品交換,這就是一場貿易。隨著貿易的不斷擴大貿易雙方的主體也隨之發生轉變,從早先的民間貿易過渡到國際貿易,比如說我國漢朝時期開辟的絲綢之路,就推動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以及貿易全球化的開展,國與國之間的貿易越來越重要,然而有貿易就會產生風險,國際貿易的進行隨時都可能出現摩擦,如何妥善的處理這些問題至關重要。在中國的外貿夥伴中,澳大利亞並不是一個安分的角色,在《澳洲金融評論報》中有這樣一篇文章寫道:中國商務部與澳大利亞進行協商是在浪費時間,之所以會有這樣一句話是因為澳大利亞一直以來始終對來自中國的商品保持高關稅,通過設置貿易壁壘的手段遏制中國商品流入澳大利亞市場,使我們的經濟受損。
結語
雖說澳大利亞多次得罪中國,但針對澳大利亞的種種示好政策,我們不可能還那麼不給面子,第一時間對他們表示了歡迎,並重新推動兩國的貿易往來。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出口國,而澳大利亞本國擁有數量眾多的鐵礦石,與他們進行貿易往來對我們也有很多好處,可以幫助我們緩解鋼鐵產能過剩的局面,因此中澳彼此貿易是互助共贏的,只要國家之間能夠友好協作和平貿易,就能實現互利共贏的結局,推動國內經濟發展,讓國內人民過得更加安定富足。
『陸』 中國某公司某年9月對澳大利亞直接投資4000萬澳元。第一年稅後利潤700澳元,以美元匯回國內
如果匯率不變,匯回利潤應為591.92萬美元;但是,現在澳元匯率貶值了,匯回利潤只有473.55萬美元了,利潤減少了118.37萬美元。
<外匯風險管理>
『柒』 澳大利亞是繼波爾多後,中國投資者的新寵嗎
從私人投資商到中國最大的國內葡萄酒廠張裕,本地對澳大利亞葡萄酒的需求增加,澳大利亞似乎已取代波爾多,成為最新的海外投資熱門地點。
作為中國第二大進口葡萄酒,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出口創歷史新高,今年4月初,其出口額首次超過10億澳元(摺合約50億人民幣 ),讓中國成為出口價值最高的市場。
「擁有中國投資的澳大利亞品牌增長一直強勁,背後與中國有明顯直接聯系,」他在得出的結論前解釋,「這一切都與幫助區域社區( regional communities)成長,發展品牌和增加就業有關。這是一個偉大的故事......它帶來了繁榮。」
當被問及明年實行零關稅預計是否會提升澳大利亞葡萄酒出口時,該葡萄酒貿易協會負責人回答說:「市場已經適應今年的關稅減讓,從根本上說,我們有望在這里實現長期的可持續增長......雖然我們現在有強大的增長能力,它並不會總是永遠持續下去。當你的基數越來越高時,它只是純粹的數字計算,將難以繼續增長。」
『捌』 2020年中國對澳投資斷崖式下降,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去年澳政府引入“國家安全審查”,政府有權重新評估已獲批準的外國投資。這一舉動限制了外國投資,也增加了澳投資環境的不確定性。
『玖』 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經濟是如何互補的
澳大利亞和中國的經濟合作關系建立在兩國經濟具有互補性和在亞太地區享有共同地位的基礎上。澳大利亞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在向中國出口所需原材料方面擁有巨大的潛力,而中國則將其製成品出口到澳大利亞。近年來澳大利亞經濟日趨多樣化的特點,使得其高科技製成品和優質服務在中國也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貿易自1972年澳大利亞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以來,兩國的雙向貿易得到了巨大的發展,貿易總額從1972年的1.58億澳元增長到1998年的92億澳元。中國是澳大利亞的第五大貿易夥伴。作為中國的貿易夥伴,澳大利亞的重要性可從貿易質量上反映出來。澳大利亞是中國最大的大宗商品供應國,澳大利亞的鐵礦砂、羊毛和鋁都是中國生產優質鋼材和高檔服裝等主要出口創匯產品的原材料。近年來,澳大利亞在機電產品和電信設備等出口方面也有了長足的發展。澳大利亞正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服務輸出國---澳大利亞銀行、法律事務所、保險公司、會計事務所、信息管理和醫療服務機構都在中國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中國是澳大利亞進口商品,包括紡織品、玩具、娛樂和體育用品,以及鞋類和男裝(非針織類)等商品的第四大進口資源國。投資澳大利亞在華投資的范圍涉及了眾多的領域,從農業經濟、食品/飲料加工、建築材料和施工服務,到城市基礎設施、環境保護和信息技術,都有澳大利亞的投資。澳大利亞也是中國的重要投資地:1998年,中國在澳大利亞的投資總額約20億澳元。中國在澳大利亞的這些投資涉及范圍同樣廣泛,其中包括中國在澳大利亞的最大投資項目,如恰那山鐵礦(1.2億澳元)、波特蘭煉鋁廠(1億澳元)以及MetroMeats(1億澳元)。中國在澳大利亞的投資被認為是高質量的投資:這些投資屬於直接投資,通常是合資建廠,因而可直接為澳大利亞提供就業機會,並能夠促進其出口的發展。
『拾』 為什麼澳大利亞敵視中國
中國在澳大利亞有著眾多投資,如礦產、港口等,2014年至2017年,中國投資總額超過404億澳元,投資總額的四分之一用於礦業。而公共行政和安全是唯一沒有中國投資的部門。
可是,除了錢以外,「袋鼠」們對中國也許就再沒有任何其他好感可言了。定時參加美國在南海主導的軍演、積極響應西方對中國XJ的無理干涉、排擠華為等中國企業在澳的正常商業活動以及在此次疫情中高喊「中國需要割地賠款」等等行為,還有民間高漲的PH聲音。我們不禁要問,「袋鼠國」為何如此熱衷於和中國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