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0大最可怕鯊魚分別是
1、大白鯊
大白鯊(學名:Carcharodon carcharias),又稱噬人鯊,是最大的食肉魚類,身長可達6.5米,體重3200公斤,尾呈新月形,牙大且有鋸齒緣,呈三角形,牙長10厘米,大型進攻性鯊魚。但正因為其特別巨大型,可以認為已經是食物鏈最終極獵食者,即最高級消費者。
Ⅱ 鯊魚的品種有哪些
鯊魚類
可不要認為鯊魚都是巨大而兇猛的動物,其實大部分個體都是體長1米左右的溫順品種。現在鯊魚也可以作為寵物,它們照顧起來要比其他海水觀賞魚還要容易,而且非常彰顯主人的個性。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適合作為寵物飼養的鯊魚品種有哪些吧!
一、貓鯊魚
貓鯊魚在水族箱中的體長可長到50-100cm,貓鯊魚身體呈奶油色,帶寬,身上布滿深黑色條紋。長大後,條紋變得模糊,中間會出現褐色斑塊。
貓鯊魚本身具有一定的攻擊性,貓鯊魚的名字源於它們生著一對貓科動物般細長的眼睛,而且它們的眼睛在光線的照射下會閃閃發光,貓鯊魚的眼睛對光線極其敏感,因此它們成了在光線昏暗的中層帶中最致命的捕食者之一。在水族箱中喜歡呆在底部,會吃掉在缸中出現的任何甲殼類動物。雖然在水族箱中不會長得很大,但成年後需要900升以上的水族箱飼養。需要底沙來棲息,但如果底沙太粗糙,容易刮傷其腹部導致受傷。切記不要用含銅的葯物進行治療。
貓鯊魚屬於肉食性魚類,在剛入缸時開口很困難。當剛入缸時,建議用干凈的小魷魚或活的海蝦誘其開口。開口後,就可以狂吃了,蝦、貝或一些淡水魚都可以飼喂。餵食帶殼的貝類,淡水蝦、魷魚及凍的蚌類都可以。
二、網紋貓鯊
網紋貓鯊在水族箱中的最大體長可達60cm,網紋貓鯊身體修長,生活在美國東部到墨西哥及加勒比海的海岸約60米到600米的深水區。貓鯊及體型小的鯊魚,因為它們的鯊魚形狀,在水族愛好者中越來越流行了。最大成魚尺寸是60厘米,可以飼養在大部分魚友的水族箱中。游速不快,通常在居住的岩石洞穴附近活動。在自然界分布范圍很廣,比起其他鯊魚來說,對水溫的適應性很強。
網紋貓鯊本身具有一定的攻擊性,網紋貓鯊僅僅襲擊小於它嘴尺寸的小魚和無脊椎動物,當做食物。不要跟兇猛的大型神仙魚或者炮彈魚混養,據知會啃咬小型鯊魚的鰭。網紋貓鯊是卵生繁殖,當配對後,在一個月會繁殖一次或者兩次。雌鯊魚會在產卵後,在附近游動,等著卵須安全固定上才離開,每次產大約44到52枚,卵的尺寸在2.5x5厘米大小。網紋貓鯊的卵通常被採集進入水族貿易,據知已經在水族箱中孵化成功。
三、加州星鯊
加州星鯊在水族箱中的最大體長可達125cm,背鰭2個,第二背鰭大於第一背鰭1/2,距腹鰭基底後端比距尾基近(幼體),或相等(成體),上角鈍尖,後緣凹入,下角延長尖突。
加州星鯊生性兇猛,主要生活在東太平洋的溫帶水域裡面,從加利福尼亞到墨西哥。經常活動的水域溫度在15度到20度之間,深度在5到10米。在野外,它們大部分時間會在海底或者岩礁上游來游去掠食甲殼類動物和小魚。很活躍,大部分時間游動在貼近海底區域,避免與更大更兇猛的鯊魚接觸。有尖銳的鯊魚牙齒,是真正的鯊魚,但不會傷害人類,非常不喜歡咬人類除非被徹底激怒。像其他鯊魚一樣,加州星鯊需要平滑的沙質底基,足夠的活動空間及一些岩石,一個結實的蓋子避免跳缸。飼養鯊魚需要強大的過濾系統及有規律的換水來保持水質。
Ⅲ 請問這是什麼魚在澳大利亞南部whyalla離阿德萊德不遠處沿海釣到的
如圖 , 應為
虎鯊科 Heterodontidae 虎鯊屬 Heterodontus軟骨魚類
下圖為澳大利亞虎鯊 Heterodontus portusjacksoni , 俗稱 傑克遜港鯊魚
澳大利亞虎鯊一般在深冬至初春產卵。這段時期它們會在暗礁及洞穴底產下大量的卵。它們一般會在每年的冬天在同一地方,甚至會在同一個深坑或洞穴中產卵。澳大利亞虎鯊一般會在夏天向南遷往800公里,並在冬天返回。
Ⅳ 虎鯊是兩棲動物嗎
虎鯊不是兩棲動物。
虎鯊屬下的一個物種,常出沒於澳大利亞南部的海岸區域,包括傑克遜港以外的水域。它有很大的頭部及突起的前額,灰褐色的身體上有像馬具的深褐色斑紋。澳大利亞虎鯊是種會遷徙的魚類,夏天遷往南部,冬天則回歸北面產卵。它們吃硬殼的軟體動物、甲殼亞門、鮑魚及魚類。
虎鯊生殖系統
虎鯊一般在深冬至初春產卵。這段時期它們會在暗礁及洞穴底產下大量的卵。它們一般會在每年的冬天在同一地方,甚至會在同一個深坑或洞穴中產卵。澳大利亞虎鯊一般會在夏天向南遷往800公里,並在冬天返回。它們每胎會產下15顆卵,並擠在岩石裂縫中及海帶內。
它們的卵堅硬的、呈深色及螺旋型、約7-8厘米闊及15厘米長。在產下時的卵多是柔軟的,並其後才變得堅硬。卵要約10-12個月才能孵化。幼鯊在孵化後會獨自成長,雄性要約8-10年才能達至性成熟,雌性則要11-14年。
Ⅳ 體形大的魚有哪些
體形大的魚有
鯨鯊(21.5噸):性情溫和,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魚類,主要分布於各熱帶和溫帶海區,中國各海區夏、秋季節都有分布。鯨鯊擁有5對巨大的鰓,和一個寬達1.5米的嘴巴,其胸鰭可以長達4.8米,尾鰭則長達2.4米,呈新月狀,上半部比下半部還長。皮膚厚度更為驚人,可達15厘米,能夠有效抵抗其它生物的攻擊。目前得到確認的最大鯨鯊早在1947年在巴基斯坦被發現,其體重高達21.5噸。
六須鯰魚也被叫作歐洲巨鯰,主要分布於歐洲各大河流以及大湖。六須鯰魚身長而無鱗,體長最長可至5米,其寬扁的魚頭上有一張驚人的闊嘴,裡面長滿一排排砂紙般細細的牙齒,足有幾百顆之多,能夠像吸塵器一樣將獵物吸進嘴裡。六須鯰魚的壽命比中華鱘的還要長,可以長達80年,並且還是世界上最大的鯰魚之一。
Ⅵ 觀賞魚中的「鯊魚」學名叫什麼
度娘了幾種,還是很多的呢
中文名:貓鯊、九間鯊。(黑紋) 學名:Chiloscyllium punctatum 簡介: 最小水族箱尺寸:900升 飼養難度:專家級 飼養要求:溫度24-27 sg 1.020-1.025;ph 8.1-8.4,dkh8-12 性情:攻擊性 水族箱最大成魚尺寸:50—100厘米 珊瑚:危險 食物:肉食 原產地:印度洋 所屬:鯊科 英文名:Shark Egg
中文名:鯊魚卵 學名:Chiloscyllium sp. 簡介: 最小水族箱尺寸:900升 飼養難度:專家級 飼養要求:溫度24-27 sg 1.020-1.025;ph 8.1-8.4,dkh8-12 性情:攻擊性 水族箱最大成魚尺寸:8厘米 珊瑚:危險 食物:肉食 原產地:印度洋 所屬:鯊科 英文名:Horn Shark
中文名:角鯊 學名:Heterodontus francisci 簡介: 最小水族箱尺寸:1500升 飼養難度:專家級 飼養要求:溫度24-27 sg 1.020-1.025;ph 8.1-8.4,dkh8-12 性情:攻擊性 水族箱最大成魚尺寸:120厘米 珊瑚:危險 食物:肉食 原產地:太平洋東部 所屬:鯊科 英文名:Marbled Bamboo Cat Shark
中文名:條紋斑竹鯊 學名:Chiloscyllium plagiosum 簡介: 最小水族箱尺寸:800升 飼養難度:專家級 飼養要求:溫度24-27 sg 1.020-1.025;ph 8.1-8.4,dkh8-12 性情:攻擊性 水族箱最大成魚尺寸:70厘米 珊瑚:危險 食物:肉食 原產地:亞洲大部分海域、水族箱、美國 所屬:鯊科 英文名:Port Jackson Shark
中文名:澳大利亞虎鯊 學名:Heterodontus portusjacksoni 簡介: 最小水族箱尺寸:4500升 飼養難度:專家級 飼養要求:溫度24-27 sg 1.020-1.025;ph 8.1-8.4,dkh8-12 性情:攻擊性 水族箱最大成魚尺寸:150厘米 珊瑚:危險 食物:肉食 原產地:澳大利亞 所屬:鯊科 棲息於澳大利亞。背上有大脊刺,能造成傷害。身體為橄欖綠色,帶深綠色或黑色不規則斑塊。這種鯊魚很難適應水族箱生活,但如果適應後極易養。
Ⅶ 虎鯊的牙齒在老化後,為何能源源不斷地長出新牙
虎鯊通常又粗又短,身高約0.5米至1.5米,頭部接近正方形。它們的水平線寬而窄,橢圓形的眼睛小,眼角有明顯的突起,眼睛後面有一個小噴泉洞。虎鯊的視力非常好,嗅覺靈敏,能夠「監控」動物藏身處電磁場的變化,還能感受到遠處魚群游動時發生的水的波動。虎鯊的視力很好,但它的牙齒更好,牙齒很鋒利,可以說是堅不可摧。它能咬破非常堅硬的物體去咬,有時還能咀嚼人們扔進海里的垃圾,甚至船上的木板。人一口咬下來就糟糕了。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虎鯊又粗又短,頭很高,接近正方形。眼眶突出,吻短,眼睛小,橢圓形,上突出,無瞬膜。鼻孔里有鼾聲。嘴巴平整,上嘴唇和下嘴唇的皺紋發育。上頜,下頜牙同形,各下頜前、後牙同形,門牙細長尖,有3 ~ 5個齒頭。後齒扁平,呈臼齒狀。灑水器是眼睛後面的小孔。5個球洞,最後3 ~ 4個在胸鰭基底上。2個背鰭,每個都是堅硬的脊椎;臀鰭尾鰭寬度短,掃帚形,下葉前部三角形突出,尾巴不凹陷。胸鰭很寬。牙齒幾乎使他們堅不可摧。虎鯊的牙齒永遠不會失去光芒。因為他們的牙齦總會有新牙。如果門牙老化或受傷。後面的牙齒會自動彌補以前的位置。
Ⅷ 貝加爾湖裡有鯊魚嗎為什麼
貝加爾湖中沒有鯊魚。
因為所謂「貝加爾鯊魚」其實是翻譯過程中造成的誤會,它只是杜父魚的一種。
Ⅸ Port Jacksfon`s shark什麼鯊魚
如題 , 澳大利亞虎鯊、傑克遜港鯊 Port Jackson Shark 學名
虎鯊科 Heterodontidae 虎鯊屬 Heterodontus 軟骨魚類
下圖為 澳大利亞虎鯊 Heterodontus portusjacksoni ,俗稱 傑克遜港鯊
澳大利亞虎鯊一般在深冬至初春產卵。這段時期它們會在暗礁及洞穴底產下大量的卵。它們一般會在每年的冬天在同一地方,甚至會在同一個深坑或洞穴中產卵。澳大利亞虎鯊一般會在夏天向南遷往800公里,並在冬天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