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國 美國 澳大利亞 這三個國家哪個好就人文 經濟 社會 等全方面解說。
英美文化有非常多的相同之處, 澳大利亞作為英聯邦國家,早期移民均為英國人, 後來像美國一樣成為一個多元化移民國家, 因此很難對澳大利亞做界定, 因此主要可以了解美國和英國的區別。但是也有隨著歷史的演變,文化的傳承,獨立發展200多年的美國文化由於有不同的生態環境已經產生了諸多變異。今天我們再來英美文化,已經有很多區別了。
前幾天在網上看了一個帖子,談到了英美海歸人員的不同。對留英海歸的普遍評價是衣著體面、說話非常客氣、行為禮貌,按部就班、不急不躁,就是做事情比較酸,喜歡彎彎繞,經常為說一句不好聽的話,先繞上幾百個圈子。而對留美海歸的評價則可以用三句話概括就是「穿著土氣,說話牛氣,花錢小氣」。既是說留美的海歸一般穿著隨意,不大講究,即使有的場合他們也西裝革履,文質彬彬,很有些「紳士」的派頭。但如果一看到沒有旁人,這些「紳士」就原形畢露,鞋也脫了,領帶也鬆了,扣子也解了,腳也搭起來了。
這些海歸舉止言行的區別其實折射出了英美文化的差異。其實,英美文化的差異表現在很多方面:
一、 英美語言差異
盡管英美兩個國家都是講英語的,但是美國英語和英國英語是不相同的。英國人與美國人雖然說的都叫英語,但這兩種英語的差異還是很大的,學英語的人都知道,英語中有英式發音和美式發音兩種。英國人的英語,相對而言,發音比較清楚,連讀的部分較少,一般聽起來相對比較字正腔圓;而美國人說英語,則秉持這能省則省,能連就連的原則,因此,對於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人來說,聽英國人的發音相比較下會舒服得多,而如果要習慣美音,恐怕只有在美國生活過的人才真正做到了。
二、英美生活習俗差異
英國人和美國人在自己日常生活習俗上也有區別。
從服飾上看,英國2人非常講究衣著,講究紳士風度,西裝革履,皮鞋鋥亮。美國人則比較隨便,想穿什麼就是什麼,以自己舒適為主,不會去介意別人的評價,別人也不會去評價。有的英國女士接待黃皮膚朋友時,專門塗抹上黃色面霜,以表示對朋友的親近和尊重。美國人可方便多了,近幾年,美國流行大花褲衩,校內校外,老老少少,都少不了它的影子。但這也並不是說,他們到處隨意,在一些場合,他們也是西裝革履,文質彬彬,很有些「紳士」的派頭。但如果一看到沒有旁人,這些「紳士」就原形畢露,鞋也脫了,領帶也鬆了,扣子也解了,腳也搭起來了。
從飲食上看兩國的美食都像英語一樣,是一個大雜燴,廣泛吸收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影響。眾所周知,英國是一個聚集了諸多紳士淑女的地方,而英國的飲食,也處處散發著英國上流社會應有的高貴氣質,從選材到烹飪,再到餐桌上的一言一行,英國人無不將細致發揮到了極致。特別在餐桌禮儀上,不能在餐桌上說話,不能有餐具敲擊的聲音,刀叉的握法……幾乎所有我們所了解的法式西餐的規則都被英國人所遵守而同樣是吃飯,到了美國人身上,則就顯得隨意了許多。美國式飲食不講究精細,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華,比較大眾化。一日三餐都比較隨便。老美的最愛便是所謂的垃圾食品。對於生活節奏極快的老美來說,五分鍾就能搞定的漢堡薯條顯然要比規矩多多的西式大餐要吸引人的多。至於這種飲食習慣導致的結果,便是老美的街頭行走的人中,大腹便便者顯然要比標准身材的人多得多。這樣的飲食習慣某種程度上也折射了美國人的生活,雷厲風行,不向英國人那般拖沓,那樣注重細節。
另外美國人除了過和英國人一樣的節日外,還有自己的感恩節等。
三、美國人的性格和英國人也是不相同的。
有人把美國人的性格概括成:熱情、開朗、冒險、創新、奔放活剝、直白的幽默
相對應英國人的性格特點是:冷漠、含蓄、內斂 、保守、理性嚴謹、紳士的幽默
狄更斯被譽為英國幽默大師。像所有的喜劇大師一樣,狄更斯讓幽默顛覆人們的臆斷,無論這些臆斷是一般的還是特殊的,都深深地影響了英國一代又一代人,已然成為英國傳統的一部分。他利用這點,讓讀者遠離了理智和理論,把由衷的同情心理和快樂態度抬到了最高的道德地位,用帶笑的情感照亮了他那個了無生氣的商業時代,召喚人們回到歡笑和仁愛中來。狄更斯的幽默影響了很多後來的文學家。比如,中國著名作家老舍他作品中的幽默就深受狄更斯的影響。看了狄更斯的幽默,是心領神會的幽幽一笑。
一天,英國作家狄更斯(1812--1870年)坐在江邊垂釣,一個陌生人走到他的面前問他:「怎麼,您在釣魚?」「是啊,」狄更斯隨口回答,「今天運氣真槽,這時候了,還不見一條呢。可是昨天也是在這里,我鈞了15條呢!」「是這樣嗎?」那人說,「可是您知道我是誰嗎?我是專門管這段江面的,這兒禁止釣魚!」說著,他從口袋裡掏出發票本,要記名罰款。狄更斯連忙反問:「您知道我是誰嗎?我是專門負責虛構故事的,虛構故事是作家的事業,所以,不能罰我的款!」
但是狄更斯的幽默被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所不屑。馬克吐溫曾經說他在狄更斯的作品中讀不出什麼讓人啼笑皆非的東西來。其實,馬克吐溫的說法有些偏頗。因為他所理解的幽默是美國式的幽默。他本人也是美式幽默的代表人物。他以其幽默在美國甚至國家上享有盛譽。馬克吐溫的幽默中含有諷刺、機智、揶揄、玩笑,可以讓你笑得流眼淚,同時讓你笑得心顫。如同吃了一顆橄欖,甜中帶澀。
一次,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到英國一個小鎮的旅館住宿,在旅客登記本上簽名時,發現在他之前有一位有名望的旅客是這樣簽名的:「馮·布特福德公爵及其眾多仆從。」 馬克·吐溫笑了笑,在旅客登記本上寫道:「馬克·吐溫及其一隻箱子。」
英國人和美國人也互不服氣,英國人說美國人沒有歷史,而且目中無人;美國人說英國人保守刻板,不懂未來。
四、英美的教育理念不同。
美國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平等和自由,體現在教育上就是美國的教育體制具有多元性、開放性(向不同層次學習能力和經濟條件的人開放)、國際性、靈活性(各種不同性質的學校滿足不同目標的人的需要,國家沒有統一的教育制度)的特點,使美國教育既能滿足不同人群、不同層次的人們的需要,確保教育公平和機會均等,又能滿足並充分發揮不同受教育對象的個性特點,使教育充滿活力和生機。
而英國人的保守與嚴謹,體現在教育上就是嚴謹的學風,完善的教育體系。它擁有一套嚴格的質量監控體制,各大院校的教學質量評估與科研水平評估結果向全世界公布,英國的高等教育會定期受到檢查。英國大學的科研水平長期保持了一個很高水平,也是與這個質量監控體制分不開的,許多開創性的研究發明起始於英國,比如第一隻克隆羊,就培養於愛丁堡大學。英國教育的質量也體現在對學生的嚴格考核上,有的專業可以用「殘酷」來形容,被淘汰而拿不到學位的也大有人在,英國老師通常不會因為學生只差一點而放學生一馬,他們的職業道德和敬業風度有力地保證了教育質量。
兩個國家,兩種文化,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風格,竟都共同代表著世界教育領域最頂尖的教育水準,這與政府民眾對教育的深刻認識不無關系。美國人認為,一個人不管處於什麼境地,有兩件事是必須做的,並伴隨著一生:一是受教育,一是信宗教。美國人對教育的重視,達到了與信仰宗教一樣的虔誠境界。而英國教育標榜自己的口號是:The Best You Can Be——你能成就極至,反映出了他們的教育理念和始終追求的信仰。在這種意識下使得不論是美國教育還是英國教育,都不僅僅是作為一種純粹的功利目的而進行的活動,且具有了宗教般虔誠的信仰,近乎是一項神聖的宗教行為了。
五、英美的企業文化不同。
美國企業文化強調的是創新,而英國卻是保守,美國企業文化認為人人都可以實現個人價值,英國企業文化卻將講求等級觀念,美國企業文化認為競爭是企業的生命源泉,而英國企業卻排斥競爭。這又導致了美國企業和英國企業發展前景的差別。
英美文化在其各自精髓上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差異呢?我認為是文化的生態環境不同。
一、地理環境不同。
二者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一個是歐洲大陸,一個是美洲大陸。英國經過長期的開發,已經非常富裕。但是美國剛開始的時候是來到一片完全陌生的大陸上,首批移民被稱為拓荒者,所以,他們要敢於冒險。如果沒有冒險精神,他們也就無法生存,更談不上發展。
此外,整個的歐洲文化和美洲文化的差別也給他們帶來了影響。
二、人文環境的不同。
人文環境的不同是導致兩國文化差異的主要原因。
英國是一個有著悠久的歷史傳承的歐洲傳統國家。其社會長期存在等級差別,一直有君主存在。所以,英國人喜歡懷舊,保守,具有紳士風度,等等。這些方面是需要歷史的沉澱和積累的,常若沒有歷史的沉澱和積累是不可能實現的。而美國恰恰是一個沒有很深厚的歷史積淀的年輕國家。所以,美國人勇於創新,強調個人價值。因為沒有很多的傳統的東西去給他們懷念和繼承,需要他們去開拓。從另一方面講,也沒有很多的束縛,他們可以放開手腳大膽創新。
另外,兩個國家的人口組成也有區別。美國是移民國家,來自世界上所有國家和地區的人都在美國。所以,美國的文化呈現出多面性的特點。所以,美國文化的接納性也很強,包容性很強,可以接受和吸取一切文化因子。對外來文化呈現出的是一種開放的態度。這種文化影響到美國人身上,就是美國人十分熱情,開朗,善於接受不同的人和事。但是,英國的人口結構相較於美國而言,顯得單一很多。所以,英國不太容易接受外來的文化。反映到英國人性格上便是比較內斂和含蓄。
『貳』 去英國和澳大利亞哪個好或者哪個更容易定居我想要理由恩,如果是你們自己實際的例子就最好了。。。。
去英國和澳大利亞哪個好?回答:英國,英國的人文環境和社會治安都比澳大利亞好的多,澳洲的變態有些多,這並不是我一個人這樣感覺的,你問所有出國留學過的人他們都會這么回答。哪個更容易定居?回答:需要一定的學歷和工作經歷,這兩個國家都差不多了,想拿人家的身份證,真不是那麼容易的,最基礎的是英語口語必須流利,然後就是工作了,相對來說如果在那裡上大學畢業工作的話,申請一陣子可以差不多的,需要呆夠好幾年吧,至少也可以申請類似北京的「暫住證」,這個很容易。澳大利亞我呆過5年多,英國去過幾個月,我就了解這么多了。不過我感覺還是中國最好,你去過外國就知道,你在中國感覺那裡好,等你到了那裡,就會想家了,外國人的表面紳士並不代表著你可以輕易融入他們的社會圈子。
『叄』 去過英國和澳大利亞的人給我說說 哪個國家環境比較好 我要去留學 現在糾結在這兩個國家 謝謝
英國的制度比澳大利亞略勝一籌 但是在英國的人很多 房子也很貴 英國是非常發達的國家 環境也不用多說就能想到的 但是 沒有澳大利亞的環境好 中國人去澳大利亞是免簽的 也可以在那裡打打小零工 我感覺澳大利亞是比較好的
『肆』 出國的話,是去澳洲好還是英國好
都差不多。
從生活環境上來講:澳洲比英國好一點。生活和自然環境舒適,比較適合居住。
從移民角度講:目前澳洲還是移民國家,如果讀的專業是移民類專業,以後還比較容易移民。
從費用上講:在澳洲讀書每年學費+生活費需要20-25萬人民幣,英國也差不多。
從學制上講:
一般情況下,澳洲本科3年,研究生1-2年。
英國本科3年,研究生一年
。
從語言環境上講:英國是純正的英語國家,澳洲英語稍微遜色一點。
從性價比上講:
英國比澳洲稍微好一些。申請學校英國比澳洲更容易獲得名校的錄取。但是也更看重學生在國內讀的學校的層次,是否是重點,是否是211等。
你可以綜合考慮,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留學方案。如果需要幫助,你可以加我。
『伍』 澳大利亞 英國 哪好
澳大利亞聯邦(英語: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簡稱「澳大利亞」(Australia)。其領土面積7692024平方公里,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因此也稱「澳洲」。擁有很多獨特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的澳大利亞,是一個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通稱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我哪裡好》是連載於晉江文學城的小說,作者是喪歡。...... 《我哪裡好》是連載於晉江文學城的小說,作者是喪歡。中文名 我哪裡好 作者 喪歡 小說進度 連載 ...
『陸』 談論一下澳大利亞和英國的地理特徵
地理特徵一般從地、氣、水、土、生幾方面來答,簡單總結如下:
英國是位於西歐的一個島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共同組成。英國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東臨北海,面對比利時、荷蘭、德國、丹麥和挪威等國;西鄰愛爾蘭,橫隔大西洋與美國、加拿大遙遙相對;北過大西洋可達冰島;南穿英吉利海峽即為法國。英國屬溫帶海洋性氣候。英國受盛行西風控制,全年溫和濕潤,四季寒暑變化不大。溫帶落葉闊葉林帶。英國西北部多低山高原,東南部為平原泰晤士河是國內最大的河流。
澳大利亞(Australia)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和海外領土組成。它東瀕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臨印度洋及其邊緣海。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的地形很有特色。東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澳大利亞的大部分國土,約70%,屬於乾旱或半乾旱地帶,中部大部分地區不適合居住。澳大利亞有11個大沙漠,它們約占整個大陸面積的20%。由於降雨量很小,大陸1\3以上的面積被沙漠覆蓋。澳大利亞跨兩個氣候帶,北部屬於熱帶氣候,每年11月-次年04月是雨季,11月到第二年的4月是旱季,由於靠近赤道,1月-2月是台風期。澳洲南部屬於溫帶氣候,四季分明。澳洲內陸是荒無人煙的沙漠,乾旱少雨,氣溫高,溫差大;相反在沿海地區,雨量充沛,氣候濕潤,呈明顯的海洋性。
『柒』 澳大利亞和英國哪個好
據UKEC英國教育中心知悉: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出國留學,其中到國外讀研究生已經是眾多國內本科生們的選擇之一了。那麼,出國讀研哪些國家最熱門?英國留學一定是人們的熱門選擇之一,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英國留學碩士申請的相關信息。據相關媒體報道,自2014年起五年內,英國政府擬將前往英國大學學習的外國學生人數提高20%,英國大學也將對有意向的中國學生放低門檻,鼓勵中國青年才俊到英國留學,此外在眾多的熱門留學國家中,英國作為老牌的教育強國,以其名校多、學制短、含金量高的碩士課程成為留學市場的大熱門。現在的學生會更加理性地看待出國留學,更注重的是留學的性價比和學有所成,因此英國是,2014年研究生名校申請最熱門的選擇。解讀:申請去英國讀研有哪些優勢業內分析認為,早年很多學生申請國外大學,依據的是,在哪國有自己的親戚,更能夠方便照顧自己,就選擇哪國,對學校及教學質量的要求不是那麼高。但就目前的趨勢來看,出國留學選擇國家和學校,學生會更有自己的想法,他們的方向是選擇入學條件寬松、教學質量高、學制短、含金量高的國家。第一,擁有寬松的入學條件:本科畢業生、本科大四在讀、三年制大專畢業生均可申請。例如:1.大專畢業生如果沒有合格的托福或IELTS成績,可以去英國先修一段時間的語言課程或者學習一年的碩士預科班課程。第二,教育質量高、可選擇大學眾多、專業選擇面寬。據了解,116所英國大學在世界排名前200位中佔30所,例如,牛津大學是一所在世界上享有頂尖聲譽、巨大影響力的知名學府。推薦的熱門專業有:心理學、生物學和法律、工程學、社會科學、經濟、哲學、歷史、音樂、化學、生物化學、文學、法語、德語、丹麥語、數學、物理、地球科學;再如,與牛津、劍橋一起最早名列羅素教育集團的多科性綜合大學—愛丁堡大學。推薦的熱門專業有:信息學,電機和電子工程學,機械和再生能源工程學,化學,計算機科學,地質學,數學和統計學,物理學,金融學和會計學,歷史學,社會工作,社會學,細胞和分子生物學,有機生物學,獸醫學,社會政策。第三,學制短、含金量高、就業率高。英國的授課型碩士學制一般為一年。碩士課程的全年花費集中在20萬-25萬元(包括生活費和學費)。相關數據顯示,一般英國留學回國後的就業率在99%左右,所以只要是認真學習的學生不用擔心就業。
『捌』 去英國定居好還是澳大利亞定居好
個人覺得,澳大利亞好
因為那裡地大物博,景色優美,氣候宜人;社會安定,福利好,生活愜意,非常適合人居
而且,澳大利亞比英國容易移民哈
希望這些能為你提供參考哦
『玖』 英國 澳大利亞 哪個好
留學留學去英國還是澳大利亞好啊 ?
英國的大學實力在全球范圍內僅次於美國,不論是英國劍橋大學、牛津大學,還是倫敦政經學院,帝國理工大學等學校,實力都要比澳洲的八大名校強(悉尼大學,澳洲國立大學,西澳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墨爾本大學,莫納什大學,阿德萊德大學,昆士蘭大學)。
英國大學的學制更短,碩士都是一年制的,澳洲大學的碩士學制至少都是一年半,有的專業甚至是兩年,所以說選擇去英國讀碩士更利於快速完成學業以及開始就業。
英國大學的學術氛圍比澳洲大學學術氛圍更為濃厚,畢竟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本土,工業革命誕生地,教育歷史的積淀更加濃厚。澳大利亞曾是英國人建設的殖民地,文化積淀自然不如英國本土。
最後,若是未來打算移民,建議選澳大利亞留學;因為在英國通過讀書留在當地很難,畢竟英國不是純粹的移民國家,而澳大利亞作為一個純粹的移民國家,通過讀書畢業後找工作留下來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只是去深造,要回國就業,肯定選英國,想要移民的,建議選擇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