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區分牛排質量
區分牛排質量方法:一看:肉的顏色受年齡、屠宰加工的衛生狀況、儲藏加工條件、肌肉部位、在空氣中暴露的時間等因素的影響。好的牛排,牛肉顏色是鮮紅色,灰色暗色代表存放時間有點長了。二聞:新鮮肉具有正常的肉香味,較次的肉有一股氨味或酸味。 三摸:要摸彈性,新鮮肉有彈性,指壓後凹陷立即恢復。如果按下去很久還不回來,要麼是劣質肉,要麼是存放了很長時間。
❷ 澳洲雪花牛肉M幾級代表什麼
澳洲牛肉是以依照MLA機構制定出的MSA的標准,以肉質色澤、脂肪品質和成熟度等分為M1 ~ M9級,相當著重大理石油花的分布比例,有兩項數值指標可以判定油花的等級:AUS-MEAT和MSA,AUS-MEAT由低至高為1~9,對應到MSA則是300~1100。
澳洲和牛是以牛肉風味 油花 氣味三個標准衡量。
澳大利亞和牛夠不夠「靚」,一般從油花鑒別。澳大利亞和牛的鑒別級別是M4~M12,谷飼200~350天就達到M4級,如果要達到M12,需飼養800~900多天。國際復上通常用A1~A5來論和牛等級,各餐廳表述不同。
澳洲牛肉基本上分為9級,從M1到M9,M9級為最高級別,但制是澳洲牛的肉味較淡,M9級也只能到日本的A3級水平。
十多年前,澳洲農民將日本的母牛帶到澳洲來繁殖,並且引入美國的安格斯牛來配種,(也有100%純種血統的和牛),並以日本的飼養技術來養殖,培養出「澳洲和牛」,其美味遠超M9級牛肉,所以在M9以上又加zd多了M10、M11和M12級,而M12級牛肉相等於日本的A5級牛肉。
(2)澳大利亞進口牛排怎麼區分擴展閱讀
日本的和牛從高到低共分為五個等級,即A5、A4、A3、A2、A1。A3 以上級別的牛肉就可以看見大理石狀的分布,其中A5級的和牛是最頂級的。
對和牛等級的判定有著嚴格的過程,從大理石的分布狀況,肉質的顏色,鬆弛程度等都會逐一進行評判,最重要的還是看大理石的分布狀況。
在評定過程中,只有當兩位審核人員的意見一致時才能進行下一環節的評定,在每個環節中,都會打一個分數,而最終確定的等級並不是按最高登記,而是按最低等級作為最終的等級。
比如,一塊牛肉的雪花分布是A5 ,但是其肉質顏色只有A2 ,那麼,最終這塊牛肉也只能淪為A2。因此,一塊A5 級牛肉的價格就很昂貴了,一般售價會在2500甚至更高。
❸ 澳洲牛排等級
01.澳洲牛肉等級一般是M4到M9,這些等級所指的是澳洲和牛雪花等級,由M4-M9逐步雪花含量(大理石花紋)增加,品質也逐步增加。其中M6~7的牛肉屬於相對較好的牛肉。
02.澳洲牛肉(包括澳洲和牛)的評級標准有大理石紋脂肪度、肉色、脂肪色、背膘(皮下脂肪厚度)和酮體生理成熟度共5個維度,評價等級越高代表牛肉越好。
03.澳洲和牛的肉質遠在M9牛肉之上,為了給澳洲和牛進行等級劃分,相關公司又增加了M10、M11和M12三個級別(分級標准不變,不過似乎並沒有得到相關機構的認可)。
04.市面多數的澳洲和牛都屬M8--10級,脂肪比例約達30--35%。而M12級牛肉的脂肪比例高達50%,品質與日本A5級和牛不相上下。
❹ 什麼是m9牛排
m9牛排是澳洲和牛的牛肉分類等級。澳洲和牛的牛肉分類等級,以肉色深淺和脂肪分布來劃分為M1至M12級(主要為M4至M12級)。M9級別的和牛,雪花般的油花分布最均勻,口感也最好,是高級別的澳洲和牛牛排。但是澳洲牛的肉味較淡,M9級也只能到日本的A3級水平。
十多年前,澳洲農民將日本的母牛帶到澳洲來繁殖,並且引入美國的安格斯牛來配種,(也有100%純種血統的和牛),並以日本的飼養技術來養殖,培養出「澳洲和牛」,其美味遠超M9級牛肉,所以在M9以上又加多了M10、M11和M12級,而M12級牛肉相等於日本的A5級牛肉。
一分熟牛排(rare):牛排內部為血紅色且內部各處保持一定溫度,同時有生熟部分。
三分熟牛排(medium rare):大部分肉接受熱量滲透傳至中心,但還未產生大變化,切開後 上下兩側熟肉棕色,向中心處轉為粉色再然後中心為鮮肉色,伴隨刀切有血滲出。(新鮮牛肉和較厚牛排這種層次才會明顯,對冷凍牛肉和薄肉排很難達到這種效果)
五分熟牛排(medium):牛排內部為區域粉紅可見且夾雜著熟肉的淺灰和綜褐色,整個牛排溫度口感均衡。
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牛排內部主要為淺灰綜褐色,夾雜著少量粉紅色,質感偏厚重,有咀嚼感。
全熟牛排(well done):牛排通體為熟肉褐色,牛肉整體已經烹熟,口感厚重。
❺ 國外某牛肉劃分為紅標、藍標、黑標有什麼區別各自代表什麼
一、質量不同
紅標表示優,肉質極佳,包裝袋上有字母PR標識;
藍標表示特選,肉質精良,包裝袋上有字母CH標識;
黑標表示可選,肉質良,包裝袋上有字母SE標識。
二、等級不同
紅標的等級最高,其次是藍標,最後是黑標。注意等級的高低只是牛肉的肉質有區別,並不代表牛肉不合格,這三種都是經過檢驗合格的產品。
(5)澳大利亞進口牛排怎麼區分擴展閱讀:
1、紅標,藍標,黑標是分辨牛肉國際等級的通用標准(除了安格斯代表牛種外)。
2、我們普通消費者在市場買到的牛肉主要有熱鮮肉、冷凍肉和冷鮮肉。熱鮮肉是常見的宰殺完立刻銷售的肉,因為被宰殺時動物精神緊張,本身會導致體溫升高、細菌滋生。冷凍肉解凍後,看起來差異不大,實際肉中的富含營養的可溶性物質溶出,鮮美味道流失掉了,口感也變差了。
冷鮮肉指的就是冷卻排酸肉,是現代營養學所提倡的一種肉品後成熟工藝。活牲畜屠宰後經過自然冷卻至常溫,再送入冷卻間,特殊條件下肉中的乳酸被分解,新陳代謝的產物被最大程度排出,同時改變了肉的分子結構,口感更鮮嫩,更有利於人體的吸收和消化。
3、大理石花紋是牛肉質量等級系統的組成部分,指的是肌肉間脂肪的可見形態。根據肌肉纖維束之間的可見脂肪的長度進行評估,確定等級。在澳洲,大理石紋(MSAMB)的規格和分級是由澳洲肉類規格管理局所指定,分為十個等級,常標為M1-M10。
等級越高的牛肉,在柔嫩、多汁和口味方面具有越優秀的品質。以澳洲進口冰鮮肉為主的鮮食肉鋪,就可以提供M4-5、M9+等,都是MSAMB中的中高等級部分。
❻ 澳洲牛排,紐西蘭牛排,有什麼區別,哪種牛排更好吃性價比高
牛肉的種類特別多,而最常見用來當做牛排的有四種
菲力牛排(FILLET)
牛排這么多品種,到底有什麼區別?
在澳洲又稱為「眼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幾乎不含肥膘。在牛排中是絕對的王牌,由於肉質嫩,很受愛吃瘦肉朋友的青睞
肉眼牛排(RIB-EYE)
牛排這么多品種,到底有什麼區別?
肉眼牛排並不是指牛眼部的肉,而是近肋骨末端的一小部分,之所以稱為肉眼,是因為這部分肌肉具有圓形橫切面。這部分肉質柔嫩,肥瘦兼而有之,含有雪花紋,通過煎烤之後味道較香
西冷牛排(SIRLOIN)
牛排這么多品種,到底有什麼區別?
又稱為沙朗牛排,肉質鮮嫩又帶油花嫩筋,取自後腰脊肉,外延有一圈呈白色的肉筋,比起菲力更有嚼勁以及韌性。由於比較有嚼勁不宜煎得過熟
T骨牛排(T-BONE)
牛排這么多品種,到底有什麼區別?
又稱丁骨牛排,呈T字形,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字骨兩側的肉量不均,呈一側多一側少,量多一側是西冷,量稍小的便是菲力。由於T骨整體的烹飪過程較為粗糙,美式餐廳較為常見,而以精緻烹飪的法式餐廳則較少採用
牛排熟度
牛排這么多品種,到底有什麼區別?
牛排和其他的餐點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熟度的控制,這也是西餐廳在點餐中必問的問題,那麼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下牛排有哪些熟度。
一分熟牛排(Rare)
牛排內部為血紅色且內部各處保持一定溫度,同時有生熟部分
三分熟牛排(Medium Rare)
大部分肉接受熱量滲透至中心,但還未產生較大變化,切開後,上下兩側呈現熟肉棕色,向中心處轉為粉色再然後中心為鮮肉色,會有血滲出
五分熟牛排(Medium)
牛排內部為區域粉紅且夾雜著熟肉的淺灰和棕褐色,整個牛排溫度口感均勻
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
牛排內部主要為淺灰棕褐色,夾雜著少量粉紅色,質感偏厚重,有咀嚼感
全熟牛排(Well Done)
牛排通體為熟肉褐色,牛肉整體已經烹熟,肉感厚重
之所以覺得牛排很老不好吃,其實也是因為中國的飲食結構習慣吃熟食,所以大多牛排都點七分熟或者全熟,而如果要口感柔嫩的話,牛排的熟度控制在三分熟或者五分熟比較好。但是牛排的嫩與肉香是不可兼得的,通常七分熟或者全熟的牛排更能散溢出肉的香味。所以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定牛排的熟度。
草飼、谷飼
有機牛肉
牛排這么多品種,到底有什麼區別?
近幾年牛肉的噱頭越來越多,不少紙船牛排還是西餐廳,都會在牛肉前綴上谷飼或者草飼,而價格也是千差萬別,在這里可以簡單說一下這些牛肉有什麼區別
草飼牛肉
以天然放牧的草飼牛隻吃草,成長周期長,因為運動量多,大部分油脂積聚在皮下,包覆在肌肉外,滲入肌肉里的大理石紋優化不多,肉質相對精瘦,脂肪含量較低、熱量也較低,富含營養,所以價格整體會比谷飼牛高
牛排這么多品種,到底有什麼區別?
谷飼牛肉
近幾十年內發展起來的新飼養方式,將牛隻養在牛棚中,以玉米為主的谷類飼料進行混合喂養,通常也會添加葯物或抗生素來維護牛隻的健康。谷飼牛的成長速度快,相比草飼牛擁有更為柔嫩的口感,肉質油花均勻飽滿,是大多數低廉的西餐廳的首選
牛排這么多品種,到底有什麼區別?
有機牛肉
是指沒有打過激素、抗生素或荷爾蒙等葯劑的牛隻,並且飼養時都採用有機飼料,有機飼料是指生長過程中,未曾使用化肥及農葯的牧草或者穀物。有機牛肉由於飼養成本較高,以經成為市場上高端的牛肉品種
❼ 牛肉的等級區分
一般按可食用比率與油花等級,總共分為15級,可食用比率分A、B、C,而油花等級分1~5,也就是分為A1~A5,B1~B,C1~C5共15級,其中A5為最高級,其油花之細密,美名為「霜降牛肉」 (香港叫做雪花牛肉)。
A級為9至30月齡;B級為30至42月齡;C 級為42至72月齡;D級為72至96月齡;96月齡以上為E級。
(7)澳大利亞進口牛排怎麼區分擴展閱讀:
美國牛肉的質量級依據牛肉的品質(以大理石紋為代表)和生理成熟度( 年齡)將牛肉分為:特優(Prime)、特選(Choice)、優選(Select) 、標准 (Standard)、商用(Commercial)、可用(Utility)、切碎(Cutter) 和制罐 (Canner)八個級別。
大理石紋是決定牛肉品質的主要因素,它與嫩度、多汁性和適口性有密切的相關關系,同時它又是最容易客觀評定的指標,因而品質的評定就以大理石紋為代表。
大理石紋的測定部位為第12肋骨眼肌橫切面,以標准板為依據,分為豐富、適量、適中、少、較少、微量和幾乎沒有這七個級別。當生理成熟度和大理石紋決定後就可判定其等級了,年齡愈小,大理石紋愈豐富級別愈高,反則越低。
❽ 怎麼區分M3級別的牛排和M4-5的
買牛排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困惑過,看不大懂商家售賣寫的標題,寫著M、A的字樣。其實這些字樣是代表著一塊牛排的等級。由於每個商家售賣著不同國家不同等級的牛排,現在我們就來說說現今國際主流的幾個牛排分級法。
牛肉的分級方式根據不同的國家也有所不同,目前世界上公認的三種分級機構為:美國USDA(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澳大利亞MSA(Meat Standards Australia),以及最復雜的日本Japanese Meat Grading Association的Beef Carcass Grading Standard,即Over all Grade。
美國分級法
BMS分成12個等級,下圖清楚的顯示出分級的式樣。一定程度上來講,雪花紋理(Marbling)能反映出牛肉的等級,雪花紋理就是肌脂紋理的混合分布。一塊有著復雜密集雪花紋理的牛排的,它的口感與肉質和絕不會差到哪去。
❾ 澳洲牛排和紐西蘭牛排有什麼區別,哪種牛排更好吃
這個東西每個人口味不一樣啊,有的人喜歡吃澳洲的,有的人喜歡吃紐西蘭的牛排啊,如果是按口味的話,一般應該是紐西蘭那個牛排好吃一點,因為新鮮的那個牛排比較那個牛排比較好,紐西蘭比較注重那個環境保護,所以污染也沒那麼嚴重,澳洲不一樣,澳洲的那個氣溫高哈哈,所以牛肉肯定沒有那個新鮮的,那裡的好,當然,這個也不一定沒有絕對的哈,只是還是說那個個人的口味不一樣,如果非要比較的話,只能兩個地方的都吃一下,你就知道了,對比一下,而且做法也也也有區別,每個牛排做法都不一樣,考烤的那個工藝也是不一樣,所以自然味道都不一樣,就看個人喜喜歡了,如果喜歡吃的話,兩個牛排都去體驗一下,喜歡吃哪一個,就經常去吃哪個就好了?個人認為紐西蘭比較好,當然你要去那個正宗的那個牛排店,這樣你才能體驗比較正宗的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