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澳大利亞水資源總量
自然資源:
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豐富,至少有70餘種。其中,鉛、鎳、銀、鉭、鈾、鋅的已探明經濟儲量居世界首位。澳是世界上最大的鋁土、氧化鋁、鑽石、鉛、鉭生產國,黃金、鐵礦石、煤、鋰、錳礦石、鎳、銀、鈾、鋅等的產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時,澳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煙煤、鋁土、鉛、鑽石、鋅及精礦出口國,第二大氧化鋁、鐵礦石、鈾礦出口國,第三大鋁和黃金出口國。已探明的有經濟開采價值的礦產蘊藏量:鋁礬土約31億噸,鐵礦砂153億噸,煙煤5110億噸,褐煤4110億噸,鉛1720萬噸,鎳900萬噸,銀40600噸,鉭18000噸,鋅3400萬噸,鈾61萬噸,黃金4404噸。澳原油儲量2400億公升,天然氣儲量13600億立方米,液化石油氣儲量1740億公升。森林覆蓋面積占國土的20%,天然森林面積約1.55億公頃(三分之二為桉樹),用材林面積122萬公頃。澳漁業資源豐富,捕魚區面積比國土面積還多16%,是世界上第三大捕魚區,有3000多種海水和淡水魚以及3000多種甲殼及軟體類水產品,其中已進行商業性捕撈的約600種。澳最主要的水產品有對蝦、龍蝦、鮑魚、金槍魚、扇貝、蚝、牡蠣等。
【地理與氣候】
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總面積770萬平方公里,約相當於五分之四個中國。它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海岸線長達37000公里。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平坦、最乾燥的大陸,中部窪地及西部高原均為氣候乾燥的沙漠, 能作為畜牧及耕種的土地只有 26萬平方公里。沿海地帶,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帶,適於居住與耕種。這里丘陵起伏,水源豐富,土地肥沃。除南海岸外,整個沿海地帶形成一條環繞大陸的「綠帶」,正是這條「綠帶」養育了這個國家。然而,澳大利亞內陸貧瘠乾旱地帶卻蘊藏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澳大利亞鐵礦儲量佔世界第二位。
澳大利亞氣候比歐洲或美洲溫和,尤其是北部,氣候與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相近。在昆士蘭州、北領地及西澳大利亞州,一月份(仲夏)的溫度白天平均為攝氏二十九度,夜間為攝氏二十度;而七月份(隆冬)的平均氣溫分別約為攝氏二十二度及攝氏十度。
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塔斯曼尼亞州及南澳大利亞州一月份的白天平均氣溫約攝氏二十六度,夜間為攝氏十六度,而七月份則分別為攝氏十五度及攝氏七度。
⑵ 悉尼的水是硬水還是軟水
悉尼的水是硬水。
悉尼是澳大利亞東海岸的城市,瀕臨塔斯曼海,而所有海水都是硬水。
⑶ 澳大利亞河流多季節性河流說明該國氣候有什麼特點
澳大利亞河流多季節性河流說明該國氣候有炎熱乾旱的特點。
澳大利亞的約70%的國土屬於乾旱或半乾旱地帶,中部大部分地區不適合人類居住。澳大利亞有11個大沙漠,它們約占整個大陸面積的20%。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平坦、最乾燥的大陸,中部的艾爾湖是澳大利亞的最低點,湖面低於海平面16米。能作畜牧及耕種的土地只有26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帶。
澳大利亞是全球最乾燥的大陸,飲用水主要是自然降水,並依賴大壩蓄水供水。政府嚴禁使用地下水,因為地下水資源一旦開采,很難恢復。2006—2009年,厄爾尼諾影響擴大,導致降雨大幅減少,澳大利亞各大城市普遍缺水,紛紛頒布多項限制用水的法令,以節水渡過乾旱。墨累河和達令河是澳大利亞最長的兩條河流。這兩個河流系統形成墨累-達令盆地,面積100多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大陸總面積的14%。最長河流墨累河長2589千米。艾爾湖是靠近大陸中心一個極大的鹽湖,面積超過9000k㎡,但長期呈乾涸狀態。
澳大利亞地處南半球,雖然時差與中國只有2—3小時,但是季節卻完全相反。12—2月為夏季,3—5月為秋季,6—8月為冬季,9—11月為春季。年平均氣溫北部27℃,南部14℃。
澳大利亞跨兩個氣候帶,北部屬於熱帶,由於靠近赤道,1—2月是台風期。澳洲南部屬於溫帶。中西部是荒無人煙的沙漠,乾旱少雨,氣溫高,溫差大;在沿海地帶,雨量充沛,氣候濕潤。
⑷ 澳大利亞地下水多屬於什麼地下水
澳洲至今仍然未開采地下水使用,作為資源一直未動,悉尼市中心地下600米就有大量地下水。可是澳洲一直使用地表水,盡管乾旱,寧可建立昂貴的海水淡化廠,也沒有開采地下水。
沒有污染,地表水使用很容易。
⑸ 澳大利亞的水系特徵和水文特徵,
澳大利亞的水系特徵和水文特徵:
墨累河和達令河是澳大利亞最長的兩條河流。這兩個河流系統形成墨累-達令盆地,面積100多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大陸總面積的14%。最長河流墨累河(MurrayRiver)長2589千米。艾爾湖是靠近大陸中心一個極大的鹽湖,面積超過9000k㎡,但長期呈乾涸狀態。
澳大利亞是全球最乾燥的大陸,飲用水主要是自然降水,並依賴大壩蓄水供水。政府嚴禁使用地下水,因為地下水資源一旦開采,很難恢復。2006-2009年,厄爾尼諾影響擴大,導致降雨大幅減少,澳大利亞各大城市普遍缺水,紛紛頒布多項限制用水的法令,以節水渡過乾旱。
(5)澳大利亞使用什麼水擴展閱讀:
氣候特徵:
澳大利亞地處南半球,雖然時差與中國只有2-3小時,但是季節卻完全相反。12-2月為夏季,3月-5月為秋季,6-8月為冬季,9-11月為春季。年平均氣溫北部27℃,南部14℃。
澳大利亞跨兩個氣候帶,北部屬於熱帶,由於靠近赤道,1月-2月是台風期。澳洲南部屬於溫帶。澳洲中西部是荒無人煙的沙漠,乾旱少雨,氣溫高,溫差大;在沿海地帶,雨量充沛,氣候濕潤。
⑹ 澳大利亞的自流井水一般可用於什麼因為什麼
澳大利亞的自流井水含鹽度高,不適合人類飲用和農田灌溉,但牲畜可以飲用。
有三個方面原因:
1、氣候原因。該盆地位於中央低地區北部1/3的地區范圍內,介於東部高地與西部高原之間,特殊的地理環境形成了當地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部分是亞熱帶草原氣候),氣候的特點決定了降水量比較少而蒸發量往往大過降水量,造成地下水容易形成鹹水;
2、地質原因。盆地地下廣布著承壓水層。在澳大利亞古陸岩層上,覆蓋著基岩不透水層、侏羅紀砂岩承壓含水層和白堊紀頁岩不透水層,露頭在東部多雨地帶,形成受水區。
地下水流循含水層以每年11~16米的速度流向西部少雨地區。承壓水通過鑽井或天然泉眼湧出地表,造成地下水的礦化度一般是離東部受水區越遠就越高,大部分地區地下水的鈉離子含量太高;
3、地形原因。大自流盆地的地形特點決定了其地下水主要補給區是來自大分水嶺東部地表水的下滲。由於地下水來源於東部山地,長途跋涉,溶解了很多的鹽類物質,礦化度高。離東部越遠鹽度越高,所以是鹹水。
(6)澳大利亞使用什麼水擴展閱讀
地下水在乾旱地區或乾旱時期以及其他水源短缺的地區具有相對於平常條件更高的價值,澳大利亞政府在地下水開發和管理方面有著長期的經驗積累。
澳大利亞大自流盆地含水層早在1886年就開始開采,目前有關大自流盆地地下水管理政策主要集中在:評價含水層的可持續開采量,並確定水資源的可持續使用限度;地表水與地下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地下水資源的環境價值等。
政府通過「土地關愛」和「匯水流域管理」等計劃,鼓勵各州密切合作,共同參與水服務領域的活動;對地下水資源的使用效益進行科學評估;使水用戶和政府決策與管理者了解地下水資源的不確定性及其風險,加強地下水資源含水層的補給。
⑺ 澳大利亞地下水是鹹水嗎
澳大利亞大了去了,要是指整個澳大利亞的話,有鹹水也有淡水.要不然沒淡水他們怎麼活?
不過澳大利亞中部,由於地勢低,多自流盆地,所以水質為鹹水.
⑻ 澳大利亞的地下水的主要類型是什麼
澳大利亞氣候炎熱乾燥,沙漠和半沙漠的面積分布很廣,地表河流很少,無流區面積極廣,但地下卻埋藏著豐富的水源。全大陸共有自流盆地20多個,總面積約285萬平方公里,地下水埋深40~2,100米不等,75%為自流水。中部平原的大自流井盆地,北起卡奔塔利灣、南至達令河上游,東到大分水嶺、西接西澳大利亞台地,面積達173.5萬平方公里,有一半的地方鑿井後地下水會自動流出地面。現有18,000多眼自流井,日出水量達160萬立方米,成為澳大利亞灌溉農田的重要水源。雖然有許多井含鹽分太多、水溫太高,不宜農作物生長,但作為牲畜飲水還是可以的。這些豐富的地下水的形成,一是由於中部平原是一向斜盆地,在含水地層的上下都夾有不透水地層,使地下水承受一定壓力,而含水地層在地勢較高的東部山地西坡和西部高原東緣出露;二是東部山地降水較多,雨水除一部分蒸發或滲入河流外,另一部分就沿含水地層滲入盆地中部,成為有承壓力的地下水,只要把上面的隔水層鑽穿,地下水就在壓力作用下,沿鑽孔自流上涌,噴出地表成為自流井。
http://cache..com/c?word=%B0%C4%B4%F3%C0%FB%D1%C7%3B%B5%C4%3B%B5%D8%3B%CF%C2%CB%AE%3B%C0%E0%D0%CD&url=http%3A//www%2Ets23%2Ecom/dili/zsk/%CA%C0%BD%E7%B5%D8%C0%ED%CE%CA%CC%E2%C8%AB%BD%E2/%B4%F3%D1%F3%D6%DE%2Ehtm&b=0&a=15&user=
⑼ 澳大利亞大自流盆地地下水資源豐富的原因
澳大利亞大自流盆地地下水資源豐富有如下原因:
1、大自流盆地的東側是大分水嶺,由於受來自太平洋的東南風的影響,降水較多,豐富的雨水沿著隙水的岩層向低窪處滲透在盆底底部鑿井,到蓄水層,中部盆地的地面低於地下貯水層水面,再加上水本身的壓力,水就可以自動噴出地面。這些水是發展畜牧業的寶貴資源。
2、自流盆地就是某地區地勢底,地表凹陷,而該地區的地下水位高於該地區,水往低處流,叫做自流,這種情況多見於明顯的四周高中間低而地下水位又高於低處地區的地方而澳大利亞的這個盆地就是一種自流盆地,又很大,於是直接簡單的起名叫大自流盆地了。
3、澳大利亞大陸中部偏東.在澳大利亞岩層上,覆蓋著不透水層,東部多雨,形成受水區,地下水流以每年11~16米的速度流向西部少雨地區.承壓水透過鑽井或天然泉眼等湧出地表,所以自流盆地因此而得名.澳大利亞的畜牧業發展得益於這種得天獨厚的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