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澳洲當地有哪些風俗禁忌
公共場合不宜高聲說話,要遵守秩序。不要隨地吐痰,扔煙頭,丟垃圾,否則會被罰款的。不要驅除小動物,更不能打鳥。澳大利亞人非常愛護小動物。鳥類更受法律保護。澳大利亞的土著非常保守,亦不喜歡旅客替他們拍照,請勿貿然偷拍,以免誤會。一些標注不可拍照的地方,必須遵守。澳大利亞、紐西蘭某些公共場所是禁止吸煙的,例如所有國內航空飛機上,機場室內空間、加油站、餐館飯店、公共交通工具內、一般辦公室及公共室內場所、旅遊客車、電影院等地方。目前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布里斯班/黃金海岸/凱恩斯均在本洲)開始實施永久禁煙,如在禁煙區吸煙會受到懲罰。
http://vacations.ctrip.com/?zxhd
2. 澳大利亞人的癖好是什麼
服飾禮儀
男子多穿西服,打領帶,在正式場合打黑色領結,達爾文服是流行於達爾文市的的一種簡便服裝。婦女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穿裙子,在社交場合則套上西裝上
衣。無論男女都喜歡穿牛仔褲,他們認為穿牛仔褲方便,自如。土著居民往往赤身裸體,或在腰間扎一條圍巾,有些地方的土著人講究些,披在身上。他們的裝飾品
豐富多彩。
儀態禮儀
這里的男人們相處,感情不能過於外露,大多數男人不喜歡緊緊擁抱或握住雙肩之類的動作。在社交場合,忌諱打哈欠,伸懶腰等小動作。
相見禮儀
澳大利亞人見面習慣於握手,不過有些女子之間不握手,女友相逢時常親吻對方的臉。澳大利亞人大都名在前,姓在後。稱呼別人先說姓,接上先生,小姐或太太之類。熟人之間可稱小名。
餐飲禮儀
澳大利亞人在飲食上以吃英式西菜為主,其口味清淡,不喜油膩。澳大利亞的食品素以豐盛和量大而著稱,尤其對動物蛋白質的需要量更大。他們愛喝牛奶,喜食牛肉,豬肉等。他們喜喝啤酒,對咖啡很感興趣。
喜喪禮儀
在澳大利亞,男女婚前一般要先訂婚,由女方家長宴請男方的家長及兄弟姐妹,婚禮後通常要舉行宴會。澳大利亞人的葬禮,先在教堂內舉行,由牧師主持追思禮,他們還保存著寡婦沉默的古俗。有趣的是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其聖誕節和元旦節不是在寒冷的冬季,而是在火熱的夏季。
商務禮儀
到澳大利亞進行商務活動的最佳月份是3-11月。澳大利亞是一個講求平等的社會,不喜歡以命令的口氣指使別人。他們把公和私分得很清楚,所以不要以為一起進過餐,生意就好做了。
旅遊禮儀
澳大利亞不流行小費,但服務人員如果為你提供了額外的服務,可給適當的小費,數目不宜多。到商店裡買東西不要討價還價。坐車不系安全帶是違法的,小孩也要系安全帶。大部分旅館的電話撥0是外線,撥9是旅館總機。
主要禁忌
澳大利亞人對兔子特別忌諱,認為兔子是一種不吉利的動物,人們看到它都會感到倒霉。與他們交談時,多談旅行,體育運動及到澳大利亞的見聞。
3. 澳洲的風土人情
澳洲風土人情
在你到達澳大利亞之前,你也許已經從書上、澳洲回來的旅遊者那裡或是你的親戚朋友的經驗得知澳洲或澳洲人是什麼樣的。你會發現這些觀點是部分正確,部分錯誤的-就像你會認為一些澳洲人對你的國家的一些看法有時會被很奇怪的歪曲了一樣。澳洲各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差別很大,人們的道德觀念也有很大差異,所以有時很難接受一些陳舊的觀念。你會發現你在不斷的比較澳洲和你自己的國家,各自不同的行為方式。開始你會感到很難適應或感到不滿,漸漸的你會理解澳洲人的行為方式並且去鑒別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
充分利用你的時間去了解這里的環境和這里的人。最基本的是要和澳洲人相處融洽。下面一些觀點也許會幫助你去了解澳洲人什麼樣和怎樣去和他們成功的相處。
尊敬
澳洲人很自豪的稱自己為'平等主義者'。事實確實是這樣,談話非常隨便。比如:學生通常稱呼老師的名字,態度也不象我們理所當然認為的尊敬。
但另一方面,他們對待其他人也是同樣的友好和不正式:秘書,實驗室的技師,圖書管理員和清潔工;公共汽車和計程車司機;售貨員和銀行職員-這些人都給學生提供服務但不是'傭人'。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很有資歷和經驗的,如果你認為他們低人一等,他們會非常不滿。所以,作為一個對澳洲社會很陌生的人,最聰明的辦法就是對每個人都表現友好和給予尊敬。
談話
澳洲人說話非常直率,有時甚至是粗魯。你也許會被一句很普通的罵人話或說話的方式觸怒;比如,一個完全陌生的人稱呼你為'哥們兒';經常用演講的說話方式來體現他們的容易接近。有時他們的幽默和玩笑聽起來非常怪異。他們的話語有時讓人覺得失望,但是請認真聽,不要很快就反感。去觀察他們互相怎樣交談,怎樣反應,去感覺他們的幽默。你不用特意去學他們,但是你需要去理解他們交談中暗含的意思。
你應該會注意到澳洲人經常用'請'和'謝謝',而且會出現在不同的場合,所以你也應該經常用這些詞。總的來說,當你要求什麼的時候,要用'請',無論是物品,信息或服務;當你接收這些的時候,要用'謝謝'。比如,在商店,咖啡廳或銀行,你通常會感謝給你提供服務的人。澳洲人經常會認為外國人很粗魯傲慢,因為他們沒有用這些禮貌用語,並且提出要求的時候用的是非常生硬的語言。外國學生經常僅僅是去費盡力氣去說而澳洲人往往會誤解你。如果你能做到禮貌的去問問題和感謝別人給予的幫助,你會避免這些問題,因為他們會認識到你已經盡力了。
特殊的情況
有一些情況會使澳洲人對外國人產生反感,如:不按秩序排隊,和朋友去酒吧。
許多情況下人們需要排隊等候某項服務-在郵局或公共汽車站-澳洲人一般不會排成一個很明顯的隊,但是很明確自己站在什麼位置。一個不明情況的外國人很可能沒有注意到,而認為櫃台開門或者汽車進站的時候,誰都可以往前擠。這樣很可能導致別人對你的不滿甚至會粗暴的批評你。所以,一直等候直到輪到你,在你後面的人一樣會守秩序。
在酒吧按照秩序叫飲料也是一個規矩。如果你被一群澳洲朋友邀請在酒吧聚會,其中一人會'叫'飲料給在座的每一個人,他或她會"叫"並且付錢。你可以依自己的喜好點啤酒,澄汁或可樂,你必須接收並讓那個人付錢。當這些飲料喝完了以後,另外一個人會"叫"並且付錢,很快就會輪到你了。如果你不想叫,只要實話實說就可以了,這沒有問題,但是不要在快輪到你的時候離開,這將是很不禮貌的。所以參加一小群人的聚會並且在參加之前大概算一算要花多少錢。記住:每一輪都要求自己付錢也是不對的,這種輪著'叫'的秩序是被嚴格的遵守著的。
尊重長輩
澳洲人對長輩都會表現出尊重,但是不會象亞洲國家那樣正式。他們會在汽車上給老年人讓座,或為比自己年紀大的親戚或朋友提包,但是不會為他們提公文包或對他們的哥哥姐姐表現特殊的尊敬。在家裡,和父母爭吵是很平常的事情;在學校,學生經常會反問老師;在大學,老師很希望學生對他們的演講或課本提出批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他們有權力有禮貌的表達出來。討論是很有價值的,如果你不能確定在這種場合如何表現你自己,那麼就坐下來認真看和聽,然後再加入進去。
個人關系
和其他學生或朋友的人際關系會和你在自己的國家大不相同。但是你不必去改變自己,這樣你會感到很難受;如果你不希望去做,你可以拒絕別人的要求,因為他們會尊重你的意見。在澳大利亞,男女同學一起去看電影或聽音樂會被看作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不會有人認為你們有什麼特殊的關系。但是更多的是一群人一起活動,這樣你就更容易掌握自己。
如果你在人際關繫上遇到麻煩,你最好能從別人那裡尋求一些意見和幫助-向朋友,學校的咨詢員,你的課程協調員尋求幫助。澳洲人尊重他人的隱私,如果你沒有要求,別人不會干涉你的生活或主動給你建議。所以,去尋求幫助,不要試圖去掩飾不安,那樣會使事情越來越嚴重-在別人的幫助下,問題往往會很快的解決。
如何表現
澳洲人希望你能獨立。你不提出他們不會給你幫助;但是你一旦提出,他們會盡力幫助你。關鍵的是你自己邁出第一步。
不幹涉他人隱私的習慣在日常談話中也能體現出來。比如。如果你不是很了解一個人,一般你最好只談一些很隨便的話題,如果你第一次見到一個人,就問他的收入,年齡,房租等問題,他會感到很驚訝。如果你對這些問題很好奇,你可以換一個方式,比如:"這個城市的房租貴嗎?"或者"一般澳大利亞家庭有幾個孩子?"。
作為一個對這個國家比較陌生的人,你最好避免談論有關澳洲政治方面的問題或是直接批評澳洲-至少在最開始,讓他們自己去批評,你只要保持你自己的想法。
記住每個國家的風俗習慣是不同的,有些方面是普遍的,相同的。一定要有禮貌,當你們之間交流出現問題或是有誤解的時候,好的舉止甚至一個微笑會使你們更容易溝通。人們會幫助你,但是一定是你先提出要求。只要你盡力了,他們會忽視你語言中的錯誤和你的舉止。仔細聽別人怎樣說,看別人怎樣做,然後參加進去。不要因為怕出錯就退縮或是在一旁保持沉默。錯了,然後從別人那裡去學,是你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澳大利亞大型活動: 澳大利亞皇家農展會,特產,游樂,特技,娛樂,傳統(每年四月上旬開始)
皇家農展會是澳大利亞的一項獨特的傳統的大型國家級農業展覽會,自從奧林匹克公園建成以來,農展舉行的地址以改在奧林匹克公園,每年四月上旬開始,為期兩個星期。她的性質已以娛樂為主,除了傳統的農場動物,農作物,土特產,藝術品展覽買賣外,還有傳統的農業技術表演,如剪羊毛特技,自動化擠奶,自動化生產牛奶,砍樹樁特技表演,馬技特技表演,狗賽,豬賽,農場動物特技表演,更配有各種大型的游樂場所具有的大型游樂設備及各種游樂活動(如賽車,魔術,小品表演,煙花表演等)讓大家娛樂。
澳大利亞國家象徵
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旗地為深藍色,左上方是紅、白「米」字,「米」字下面為一顆較大的白色七角星。旗地右邊為五顆白色的星,其中一顆小星為五角,其餘均為七角。澳大利亞為英聯邦成員國,英國女王為澳大利亞的國家元首。國旗的左上角為英國國旗圖案,表明澳大利亞與英國的傳統關系。一顆最大的七角星象徵組成澳大利亞聯邦的六個州和聯邦區(北部地區和首都直轄區)。五顆小星代表南十字星座(是南天小星座之一,星座雖小,但明亮的星很多)。為「南方大陸」之意,表明該國處於南半球
國徽
澳大利亞國徽左邊是一袋鼠,右邊是一隻鴯鶓,這兩種動物均為澳大利亞所特有,是國家的標志,民族的象徵,中間是一個盾,盾面上有六組圖案分別象徵這個國家的六個州。紅色的聖喬治十字形(十字上有一隻獅子、四顆星),象徵新南威爾士州;王冠下的南十字形星座代表維多利亞州;藍色的馬爾他十字形代表昆士蘭州;伯勞鳥代表南澳大利亞州;黑天鵝象徵西澳大利亞州;紅色獅子象徵塔斯馬尼亞州。盾形上方為一枚象徵英聯邦國家的七角星。周圍飾以澳國花金合歡,底部的綬帶上用英文寫著「澳大利亞」。
1984年4月19日正式宣布《前進,美麗的澳大利亞》(Advance Australia Fair)為國歌。這首國歌是在所有官方及慶典禮儀中用於演奏而不是用於歌唱的,如果有英國王室家族成員在場,儀式開始時必須演奏《上帝拯救女王》(God Save Queen),並在儀式結束時演奏《前進,美麗的澳大利亞》。國歌《前進,美麗的澳大利亞》由彼德•多茲•麥考密克(Peter Dodds McComick)作曲,並於1878年11月30日第一次付諸演奏。原歌詞的第1行和第3行詩文略經修改後用作國歌歌詞。
下面是澳大利亞國歌的歌詞:
我們所有澳大利亞人都無比喜悅,
因為我們不僅年輕而且自由,
我們擁有金色的土地和勞動獲得的財富。
我們的家園四面環海,
我們的國土物產豐富,
她美麗、富饒而奇異,
我們堅實地踏過歷史的扉葉,
前進,美麗的澳大利亞。
在輻射狀南十字旗徽下,
我們用赤城的心和勤勞的雙手
裝點著這片神聖的國土,
我們要讓整個大地欣欣向榮。
感謝漂洋過海的開拓者們,
我們已共同擁有一望無際的草原,
讓我們信心百倍地聯合起來,
為了讓美麗的澳大利亞永遠向前。
在快樂的歌聲中我們贊美您,
前進,美麗的澳大利亞。
英文原文如下:
ADVANCE AUSTRALIA FAIR
Australians all let us rejoice,
For we are young and free;
We've golden soil and wealth for toil;
Our home is girt by sea;
Our land abounds in nature's gifts
Of beauty rich and rare;
In history's page, let every stage
Advance Australia Fair.
In joyful strains then let us sing,
Advance Australia Fair.
Beneath our radiant Southern Cross
We'll toil with hearts and hands;
To make this Commonwealth of ours
Renowned of all the lands;
For those who've come across the seas
We've boundless plains to share;
With courage let us all combine
To Advance Australia Fair.
In joyful strains then let us sing,
Advance Australia Fair.
國花:金合歡 Sponge Tree
金合歡是澳大利亞的國花。在澳大利亞,您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居民的庭院不是用牆圍起來,而是用金合歡作刺籬,種在房屋周圍,非常別致。花開時節,花籬似一金色屏障,帶著濃郁的花香,令人沉醉。
金合歡,別名相思樹,屬豆科有刺灌木或小喬木,二回羽狀復葉,頭狀花序簇生於葉腋,盛開時,好像金色的絨球一般,具有很強的耐旱性。金合歡還是一種經濟樹種,芳香的花可提煉芳香油作高級香水等化妝品的原料;果莢、樹皮和根內含有單寧,可做黑色染料;莖中流出的樹脂含有樹膠,可供葯用;其術材堅硬,可制貴重器具用品。 目前世界上總共約有近800餘種金合歡,僅澳大利亞就有500多種,故有人把澳大利亞比作金合歡的故鄉。
國樹:桉樹
桉樹是澳大利亞的國樹。澳大利亞是植物的王國,森林覆蓋率佔全國面積的14%,大約有4100公頃,其中2/3是桉樹林。澳洲是桉樹的原產地和集中地,桉樹廣泛分布於澳洲大陸的森林、山區、草原和荒漠等各種植物群落中。桉樹的樹葉呈針葉狀,樹葉稀疏,排列方向垂直向下,葉面光滑,可減少水分的蒸發,具有成長快、耐乾旱的特點。桉樹的樹干挺拔,直立參天,一般長到40-50米處才分枝。在澳大利亞東南部維多利亞州的吉普斯蘭有一棵巨大的杏仁桉,高達150多米,樹干周長約15米,是世界上
國鳥:琴鳥。
它貌似野雞,常在陸地行走。雄鳥有一條華美無比的琴形尾,並以尾羽開屏的壯觀而聞名。琴鳥的尾羽與希臘的一種七弦琴極為相似,因故得名。它不僅美麗動人,還能模仿其它動物的叫聲,聲音十分宛轉動聽。
國色
澳大利亞於1948年確立綠色和金黃色為國色。綠色象徵生命和環境,體現出澳大利亞是個年輕充滿朝氣的國家。金黃色象徵澳大利亞充足的陽光和礦產資源。
http://cn.bbs.yahoo.com/message/read_landscape_18386.html
這是圖片!
4. 奧大利亞的風土習俗
澳大利亞風土人情_當地民俗介紹:
澳大利亞人有個絕對無法通融的習慣:那就是每周日上午,一定到教堂(教堂數以千計)聽道。澳大利亞人自古至今,一直嚴守「周日做禮拜」的習慣。一般歐美人士,周日一清早就去打高爾夫球,有時候,還利用打球的時候,大談生意。億萬元的合約,往往在場上就「一言為定」了。可是你想在澳洲人身上來這一招,保證不管用。因此,要避免在周日上午約他們出來打球。
澳大利亞頗具獨特的風情習俗。由於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響,澳大利亞的冬夏正好與位於北半球的我國顛倒。隆冬季節從北京去澳大利亞悉尼,那裡卻正是陽光灼人的盛夏。若到西澳還會遇到攝氏40-50度的酷暑。澳大利亞人房屋建築的朝向也和我國相反,我國俗話說:「有錢不住朝北房」,但這句語在澳大利亞不適用。在澳大利亞,只有朝北的房屋,才冬暖夏涼。
澳大利亞人時間觀念很強,會見必須事先聯系並准時赴約。他們待人接物都很隨便。如果你應邀到澳大利亞人家做客,可以給主人帶瓶葡萄酒。最好給女主人帶上一束鮮花。
在悉尼和墨爾本宜隨時宜穿西裝。在布里斯班,當地商人慣穿襯衫、打領帶、穿短褲。不過,初次見面時,仍不妨穿西裝。拜訪商界或政府辦公室,須預先約會。很多生意是在酒吧中做成的。如果你提議喝一杯,通常由你付賬,不可各自付賬,除非事先說好。
主要禁忌
澳大利亞人對兔子特別忌諱,認為兔子是一種不吉利的動物,人們看到它都會感到倒霉。與他們交談時,多談旅行,體育運動及到澳大利亞的見聞。
澳大利亞不流行小費,但服務人員如果為你提供了額外的服務,可給適當的小費,數目不宜多。到商店裡買東西不要討價還價。坐車不系安全帶是違法的,小孩也要系安全帶。大部分旅館的電話撥0是外線,撥9是旅館總機。
澳大利亞人見面習慣於握手,不過有些女子之間不握手,女友相逢時常親吻對方的臉。澳大利亞人大都名在前,姓在後。稱呼別人先說姓,接上先生,小姐或太太之類。熟人之間可稱小名。
男子多穿西服,打領帶,在正式場合打黑色領結,達爾文服是流行於達爾文市的的一種簡便服裝。婦女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穿裙子,在社交場合則套上西裝上衣。無論男女都喜歡穿牛仔褲,他們認為穿牛仔褲方便,自如。土著居民往往赤身裸體,或在腰間扎一條圍巾,有些地方的土著人講究些,披在身上。他們的裝飾品豐富多彩。
5. 在澳大利亞人眼中什麼動物是不吉利的象徵
兔子
兔子把澳大利亞的草原啃食殆盡,許多優良的牧場都消失了,而且兔子在當時的澳洲沒有天敵,所以兔子泛濫成災,而澳大利亞又是靠牧場來發展經濟,兔子破壞了生態平衡,侵犯了當地人的權益
6. 澳大利亞為什麼忌諱兔子
還真是歷史遺留問題,因為澳大利亞少見狼等大型肉食動物,像羊和兔子就沒了天敵。而且羊吃草連根都會吃了,而兔子喜歡到處打洞,破壞土囊表層。曾經澳大利亞羊和兔子泛濫成災,造成原有物種的生存空間急劇減少,農場主損失巨大。所以澳大利亞一般不讓引進兔子等食草動物
7. 澳洲人忌諱什麼
澳大利亞旅行風俗禁忌
風俗
澳大利亞的城市都是現代化的城市,由於政府提倡栽花種草和注意保護環境,所以每座城市都建設得象花園一樣。有些土著人不願意住政府提供的住宅,而寧願住在骯臟不堪的木屋裡。澳大利亞人的服飾與西歐人一樣,均為西裝革履。土著人的服飾也與西歐人一樣,所不同的是他們的衣服很少洗,顯得很臟。還有的土著人赤身裸體,或在腰間扎一塊布遮蓋。有的佩帶臂環、項圈、前額箍和骨制鼻針。節日時,他們還在身上塗上各種顏色。澳大利亞人一般喜歡吃牛、羊肉、雞、鴨、蛋、野味等。菜要清淡,講究花樣,不吃辣,對中國菜頗感興趣。愛吃各種煎蛋、炒蛋、冷盤、火腿、蝦、魚、西紅柿等。西餐喜歡吃奶油烤魚、炸大蝦、什錦拼盤、烤西紅柿等。
禁忌和禮儀
澳大利亞人很講究禮貌,在公共場合從來不大聲喧嘩。在銀行、郵局、公共汽車站等公共場所,都是耐心等待,秩序井然。握手是一種相互打招呼的方式,擁抱親吻的情況罕見。澳大利亞社會上同英國一樣有「婦女優先」的習慣;他們非常注重公共場所的儀表,男子大多數不留胡須,出席正式場合時西裝革履,女性是西服上衣西服裙。澳大利亞人的時間觀念很強,約會必須事先聯系並准時赴約,最合適的禮物是給女主人帶上一束鮮花,也可以給男主人送一瓶葡萄酒。澳大利亞人待人接物都很隨和。
8. 澳大利亞風俗習慣和禁忌
1、澳大利亞人有個絕對無法通融的習慣:那就是每周日上午,一定到教堂(教堂數以千計)聽道。澳大利亞人自古至今,一直嚴守「周日做禮拜」的習慣。
2、澳大利亞人時間觀念很強,會見必須事先聯系並准時赴約。他們待人接物都很隨便。
3、在澳大利亞,男女婚前一般要先訂婚,由女方家長宴請男方的家長及兄弟姐妹,婚禮後通常要舉行宴會。
4、澳大利亞人的葬禮,先在教堂內舉行,由牧師主持追思禮,他們還保存著寡婦沉默的古俗。
5、澳大利亞人對兔子特別忌諱,認為兔子是一種不吉利的動物,人們看到它都會感到倒霉。與他們交談時,多談旅行,體育運動及到澳大利亞的見聞。
6、澳大利亞不流行小費,但服務人員如果為你提供了額外的服務,可給適當的小費,數目不宜多。到商店裡買東西不要討價還價。
7、澳大利亞的男人們相處,感情不能過於外露,大多數男人不喜歡緊緊擁抱或握住雙肩之類的動作。在社交場合,忌諱打哈欠,伸懶腰等小動作。
9. 澳大利亞的風俗習慣都有什麼
澳大利亞的城市都是現代化的城市,由於政府提倡栽花種草和注意保護環境,所以每座城市都建設得象花園一樣。有些土著人不願意住政府提供的住宅,而寧願住在骯臟不堪的木屋裡。澳大利亞人的服飾與西歐人一樣,均為西裝革履。土著人的服飾也與西歐人一樣,所不同的是他們的衣服很少洗,顯得很臟。還有的土著人赤身裸體,或在腰間扎一塊布遮蓋。有的佩帶臂環、項圈、前額箍和骨制鼻針。節日時,他們還在身上塗上各種顏色。澳大利亞人一般喜歡吃牛、羊肉、雞、鴨、蛋、野味等。菜要清淡,講究花樣,不吃辣,對中國菜頗感興趣。愛吃各種煎蛋、炒蛋、冷盤、火腿、蝦、魚、西紅柿等。西餐喜歡吃奶油烤魚、炸大蝦、什錦拼盤、烤西紅柿等。
禁忌和禮儀
澳大利亞人很講究禮貌,在公共場合從來不大聲喧嘩。在銀行、郵局、公共汽車站等公共場所,都是耐心等待,秩序井然。握手是一種相互打招呼的方式,擁抱親吻的情況罕見。澳大利亞社會上同英國一樣有「婦女優先」的習慣;他們非常注重公共場所的儀表,男子大多數不留胡須,出席正式場合時西裝革履,女性是西服上衣西服裙。澳大利亞人的時間觀念很強,約會必須事先聯系並准時赴約,最合適的禮物是給女主人帶上一束鮮花,也可以給男主人送一瓶葡萄酒。澳大利亞人待人接物都很隨和。
澳大利亞現有人口1733.6萬,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移民後裔約占總人口的95%,官方語言為英語。居民中信奉基督教的佔98%,少數人信奉猶太教,伊斯蘭教和佛教。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有利條件。這里的大小牧場遍布全國,山坡上一群群綿羊。其產量及出口量佔世界首位。澳大利亞是一個移民國家,他們待人既友好又莊重。
服飾禮儀
男子多穿西服,打領帶,在正式場合打黑色領結,達爾文服是流行於達爾文市的的一種簡便服裝。婦女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穿裙子,在社交場合則套上西裝上衣。無論男女都喜歡穿牛仔褲,他們認為穿牛仔褲方便,自如。土著居民往往赤身裸體,或在腰間扎一條圍巾,有些地方的土著人講究些,披在身上。他們的裝飾品豐富多彩。
儀態禮儀
這里的男人們相處,感情不能過於外露,大多數男人不喜歡緊緊擁抱或握住雙肩之類的動作。在社交場合,忌諱打哈欠,伸懶腰等小動作。
相見禮儀
澳大利亞人見面習慣於握手,不過有些女子之間不握手,女友相逢時常親吻對方的臉。澳大利亞人大都名在前,姓在後。稱呼別人先說姓,接上先生,小姐或太太之類。熟人之間可稱小名。
餐飲禮儀
澳大利亞人在飲食上以吃英式西菜為主,其口味清淡,不喜油膩。澳大利亞的食品素以豐盛和量大而著稱,尤其對動物蛋白質的需要量更大。他們愛喝牛奶,喜食牛肉,豬肉等。他們喜喝啤酒,對咖啡很感興趣。
喜喪禮儀
在澳大利亞,男女婚前一般要先訂婚,由女方家長宴請男方的家長及兄弟姐妹,婚禮後通常要舉行宴會。澳大利亞人的葬禮,先在教堂內舉行,由牧師主持追思禮,他們還保存著寡婦沉默的古俗。有趣的是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其聖誕節和元旦節不是在寒冷的冬季,而是在火熱的夏季。
商務禮儀
到澳大利亞進行商務活動的最佳月份是3-11月。澳大利亞是一個講求平等的社會,不喜歡以命令的口氣指使別人。他們把公和私分得很清楚,所以不要以為一起進過餐,生意就好做了。
旅遊禮儀
澳大利亞不流行小費,但服務人員如果為你提供了額外的服務,可給適當的小費,數目不宜多。到商店裡買東西不要討價還價。坐車不系安全帶是違法的,小孩也要系安全帶。大部分旅館的電話撥0是外線,撥9是旅館總機。
主要禁忌
澳大利亞人對兔子特別忌諱,認為兔子是一種不吉利的動物,人們看到它都會感到倒霉。與他們交談時,多談旅行,體育運動及到澳大利亞的見聞。
10. 澳大利亞人在中國的忌諱與愛好詳細描敘。
忌諱打哈欠,伸懶腰等小動作。澳大利亞人對兔子特別忌諱,認為兔子是一種不吉利的動物,人們看到它都會感到倒霉。澳大利亞人的飲食習慣、口味和英國人差不多。菜清淡、不吃辣。家常菜有煎蛋、炒蛋、火腿、脆皮雞、油爆蝦、糖醋魚、熏魚、牛肉等。當地的名菜是野牛排。澳大利亞人食量比較大,啤酒是最受歡迎的飲料,其中達爾文城的居民以喝啤酒聞名。在數目方面,受基督教的影響,澳大利亞人對於「13」與「星期五」普遍反感至極。
在人際交往中,愛好娛樂的澳大利亞往往是邀請友人一同外出遊玩的習慣,他們認為這是密切雙邊關第的捷徑之一。對此類邀請予以拒絕,會被他們理解成不給面子。
同澳大利亞人打交道時,還有下列四點事項要特別注意。
第一、澳大利亞人不喜歡將本國與英國處處聯系在一起。
第二,澳大利亞人不喜歡聽「外國」或「外國人」這一稱呼。他們認為,這類稱呼抹殺個性,是哪一國家,是哪個國家的人,理當具體而論,過於籠統地稱呼是失敬的作法。
第三,澳大利亞人對公共場合的雜訊極其厭惡。在公共場所大聲嘩者,尤其是門外高聲喊人的人,是他們最看不起的。
第四,澳大利亞的基督教徒有「周日作禮拜」之習。他們的這種作法「雷打不動」,想在這天與他們進行約會,往往「難於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