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澳大利亞熊孩子抹糞致千人感染新冠,孩子為什麼這么做
原本處在疫情期間,每個人都有責任做到居家隔離,提升我們每個人的自我防範意識。可卻在澳大利亞某地區,卻發生了一起讓人作嘔並且對之感到不理解的事情——澳大利亞某地區疫情爆發嚴重,原因竟然是在酒店隔離的一家人幾個熊孩子在酒店將糞便塗抹到酒店房間各個地方。將糞便視作玩具,原本就是令人作嘔的事情,更無法想像將糞便塗抹在人流量大的酒店這類公共場所。那到底是出於何原因,讓幾個熊孩子做出如此讓人不解的事情?
⑵ 澳大利亞一州在疫情之下又暴發禽流感,採取了什麼措施
據澳大利大媒體報道, 澳大利亞疫情還處於嚴重時期,重災區維多利亞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超1萬例,有消息稱,維多利亞州近期又出現了H7N7禽流感暴發。事發的放養農場內已有超過一半的禽類感染。澳大利亞衛生組織聲明表示,已經在相關區域內展開了防控工作,受影響的農場等地已經被隔離措施。此外,為了控制禽流感的蔓延,農場內的禽類會被全部捕殺。該州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則表示,H7N7病毒“不會對公眾構成威脅,除非人與感染的禽類有過直接接觸。
⑶ 澳大利亞爆發H7N7禽流感,這是由什麼引起的
澳大利亞近期疫情仍不容樂觀,重災區維多利亞州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超1萬例。彭博社1日消息稱,維多利亞州近期又出現了H7N7禽流感暴發,事發的放養農場內已有超過一半的禽類感染。
爾·安德魯斯當日表示,近期有49例確診病例的感染源仍未確定,這可能意味著社區內還有更多無症狀感染者的存在。
⑷ 巴西第一夫人檢測為陽性,全球疫情到底多嚴重
根據巴西政府發布的消息,其第一夫人歇爾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而其總統則剛剛於幾天前剛剛康復。據悉,巴西總統此前就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行的不好而受到批評,目前巴西的累計確診人數已經僅次於美國。7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相關部門召開有關疫情防控的會議,世衛組織總幹事甚至在會議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的影響或將持續數十年,人類需要學著與病毒共存,奮力抗擊疫情。
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相關人員所說,新冠肺炎病毒是人類所面臨的前所未有的威脅,盡管目前各國的疫苗研製正在有序地進行著,但是我們必須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准備。
⑸ 截至目前,哪些國家發現了新冠變異病毒為何病毒會變異呢
2020年12月14號,英國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報告稱該變種最早於9月被發現,三個月內迅速蔓延,這一變異新冠病毒影響多國,目前,除了此前公布發現病例的英國、澳大利亞、丹麥、義大利、冰島、荷蘭等國家之外,仍有很多國家和地區報告發現了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該變異病毒其繁殖率提升0.4以上,比舊病毒傳播率高70%,南非報告的變種病毒比英國的更具傳染力,對年輕群體破壞力更大,健康人群也容易中招,具體感染數據還在研究當中。
12月28日,韓國也發現了感染變異新冠病毒的確診病例。
2021年1月13日,菲律賓衛生部表示,該國發現首例此前英國報告的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例。
⑹ 新冠疫情從前年開始每月大約感染多少人
當地時間1月5日,據多家法國媒體報道,去年12月9日,法國馬賽地中海傳染病醫療和教學研究所對外表示,發現了一種新冠病毒新的變異毒株,該毒株編號為B.1.640.2,也被稱為「IHU」毒株。該毒株包含46個突變點和37個缺失。
該毒株最早在一位從剛果返回法國的病人身上發現。截至目前,馬賽地中海傳染病醫療和教學研究院共發現了12例該毒株感染者。由於樣本較少,目前很難評估其傳染性和危險性。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該毒株列為接受觀察的新冠變種。
「奧密克戎」尚未平息
「奧密克戎」變異株讓整個世界在2022年伊始就陷入了動盪。周一,美國首次報告了單日新增100萬例新冠感染,紐約新冠檢測陽性率高達33%。周二,大西洋對岸的法國也創下了單日新增確診27萬例的紀錄新高。
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進入了第三個年頭,這場對全球影響深遠的疫情能否在2022年徹底終結?
最近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對2022年結束大流行緊急狀態階段表示樂觀;牛津大學新冠疫苗首席研究員兼疫苗實驗室主任安德魯·波拉德(Andrew Pollard)教授日前接受采訪時也表示:「最糟糕的日子已經過去,我們只需要度過整個冬天。」法國衛生部長奧利維爾·韋蘭 (Olivier Véran) 預計:「這可能會是法國最後一波疫情。」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向第一財經記者解釋稱,全球疫情常態化之後,就會慢慢進入到「Endemic」的階段。所謂「Endemic」指的是某個地區常態化的流行病。
疫情將趨於常態
「疫情能否結束,主要取決於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病毒本身的變異情況,傳播力是否會減弱。二是疫苗的研製和特效葯的市場化生產程度。三是全球抗疫的團結合作程度。」有對疾控工作較為了解的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全球疫情反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全球抗疫不同步,如果各國能進一步團結一致共同抗疫,會更快控制和消滅疫情。
導致科學家樂觀情緒的並不是新冠病毒會在2022年消失,而是疫情的應對將會更趨於常態化。「奧密克戎」引發的全球大規模的病例暴發,在很多科學家看來,是新冠疫情的重要轉折點。
樂觀情緒來自多個方面。首先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奧密克戎」的毒力可能比其他新冠變異株更弱,如果其在競爭中占據主導,成為流行毒株,那麼意味著新冠病毒有可能成為一種致命性不那麼強的「弱病毒」。
最新的表態來自世衛組織。該組織新冠事件負責人馬哈茂德(Abdi Mahamud)周二告訴記者:「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奧密克戎變異株正在影響上呼吸道,導致比以前的變異株更輕微的症狀,雖然在某些地方導致病例數飆升,但造成的低死亡率與病例數明顯』脫鉤』。」
牛津大學皇家醫學教授兼政府生命科學顧問約翰·貝爾爵士(Sir John Bell)日前撰文稱:「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和我們一年前看到的新冠疾病不同,雖然住院的人數出現增長,但他們住院時間相對較短,平均住院時間縮短到三天,需要吸氧的患者人數也減少了。」
貝爾爵士認為,英國的新冠高死亡率「已經成為歷史」。牛津大學的波拉德教授日前接受采訪時也表示:「雖然奧密克戎變異株正在英國肆虐,但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已經過去,我們只需要度過這個冬天。」
波拉德認為,盡管「奧密克戎」威脅持續存在,試圖阻斷所有的感染並不現實,但在某個時候社會必須開放。他同時表示,冬天並不是開放的最好時機,因為會導致大量的感染,英國應該利用這段時間加速疫苗的接種。
綜合分析後,上述業內人士表示疫情在2022年結束大有希望,然而,這樣的美好願望能否實現,有從事國際健康研究的工作人員並沒有那麼樂觀。他認為可能等到2022年4月底或5月初再視全球疫情發展情況,會更清楚年底前疫情能否結束。
疫苗並未失效
目前全球已經接種了約90億劑新冠疫苗。一些科學家認為,全球范圍內擴大對新冠疫苗的接種,也是導致病毒引起重症減少的重要因素。盡管「奧密克戎」具有很強的免疫逃逸能力,但是疫苗仍然能夠對預防病毒引起的嚴重疾病提供保護。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流行病學家、科學委員會成員阿爾諾·楓塔內(Arnaud Fontanet)教授近日表示:「奧密克戎變異株逃逸了部分免疫保護,並不意味著它正在抵抗疫苗,在接種加強劑後,疫苗對於嚴重疾病的保護率仍然能達到80%至90%。」
張文宏此前也表示,其團隊的主要研究證實,中國的第三針疫苗接種仍能保留對「奧密克戎」與「德爾塔」變異株的中和作用,具備降低重症病例發生的潛力。
輝瑞首席科學家MiKael Dlosten此前表示:「Endemic具體實現的時間點,仍然取決於疾病的發展,疫苗和相關療法的有效部署,以及疫苗在全球的公平分發。新變異株的出現也會影響新冠大流行的持續時間。」
輝瑞與合作夥伴拜恩泰科(BioNTech)預計今年將生產40億劑新冠疫苗,產生約310億美元的收入。數據表明,兩劑疫苗對於「奧密克戎」的有效性不到20%,而在接種加強劑後,對抗「奧密克戎」的有效性達到55%至80%之間。
作為全球疫苗接種速度領先的以色列,已經批准對60歲以上及高風險人群接種第四針加強疫苗,並期望在最新一波疫情中實現群體免疫。以色列也是全球首個開始第四劑疫苗接種計劃的國家。以色列衛生部數據顯示,目前60%的以色列人已經接種了兩劑或兩劑以上疫苗。但一些非洲國家的疫苗接種率仍不足10%。
新冠口服葯供應加速
在疫苗接種的同時,新冠葯物口服葯的研發成功也為患者治療帶來福音。這意味著患者無需去醫院用葯,從而避免了可能導致的院內感染,也減輕了醫療系統的負擔。
美國FDA已經批准了輝瑞和默沙東新冠口服葯的緊急授權申請。輝瑞將向美國政府提供總共2000萬個療程的新冠口服葯,一個療程為5天,每天服用兩次,每次3粒。臨床試驗數據顯示,輝瑞新冠口服葯與一種叫做利托那韋的抗HIV葯物聯用,可以將新冠重症和死亡率降低近90%。
新冠口服葯為小分子葯物,與中和抗體葯物不同,受病毒變異的影響較小,這也為全球疫情終結帶來希望。
目前美國制葯商已經授權印度仿製葯廠生產這種新冠口服葯,這將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從而使得該葯物在全球范圍可及。
根據印度仿製葯廠Dr Reddy』s公司周二發表的一份聲明,該公司將生產默沙東的新冠口服葯莫諾匹拉韋,每一粒售價僅約合47美分,一個療程40粒葯物總價格不到20美元。而在美國,一個療程的默沙東新冠口服葯的價格約為700美元。
「新葯研發的成本很高,相比之下化學葯的生產成本可以忽略不計。美國通過高價銷售獲得高利潤來回收成本。」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馬大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馬大為認為,如果「奧密克戎」變異株的致病性不高,那麼憑借幾大新冠口服葯在全球加快普及,就能應對未來出現的新冠感染。他還表示,「奧密克戎」的變異程度已經很高,病毒要再進一步變異也有難度。
港股上市公司歌禮制葯近日宣布擴大利托那韋口服片劑產能至每年1億片,利托那韋葯物中間體製造商森萱醫葯母公司精華制葯和雅本化學股價近期也出現暴漲。目前,中國包括先聲制葯、君實生物和開拓葯業等廠商都在研發相關的新冠口服葯。
生物投資基金Loncar Investments創始人布拉德·隆卡(Brad Loncar)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隨著新冠口服葯在全球需求激增,可能會導致相關葯物供應鏈短缺。中國也一定會研製出類似的新冠口服葯,中國廠商生產的葯物未來一方面需要供給國內市場需求,另一方面也有望出口海外市場。」
⑺ 世衛組織:19國已報告131例猴痘確診病例,這種病毒有多難以控制
猴痘病毒對人體傷害很大
猴痘病毒是剛開始傳播的一種新型病毒,在美國,英國,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亞等等十九個國家中都有確診病例,已經達到了131人之多,防控形勢十分嚴峻。同時猴痘病毒對人體有著極大的傷害,人類在感染猴痘病毒後剛開始會出現頭昏,發熱等等普通症狀,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感染者的全身都會出現大量的皮疹,而且人類目前還沒有能夠治療猴痘病毒的葯物,只能依靠著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進行抵抗,導致猴痘病毒感染者的死亡率很高,達到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