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澳大利亞的降水分布有什麼特點,試分析其形成原因
澳大利亞年降水量的地區分布呈向西開口的半環狀圖式,即自北、東、南三面向內陸和西部沿海減少。北部多雨,年降水量在1,000~2,000 毫米之間,東北部的凱恩斯最多,年平均降水量為4,206 毫米,最大達5,360 毫米,中部平原的埃爾湖附近最少,不足100 毫米,甚至在50毫米以下。這種分布圖式在各大洲中是獨一無二的。
澳大利亞介於南緯10°45′~39°08′間,南北跨28°23′,是跨緯度最少的一個大陸,南北間溫差小,氣溫分布比較簡單。南回歸線橫貫大陸中部,99%的面積屬於熱帶和亞熱帶,使全年氣溫都比較暖熱,少雨區和沙漠的面積特別廣。澳大利亞大陸輪廓比較完整,增加了內陸離海的距離,最大達1,500 公里以上,影響了海洋氣流之深入內陸。
整個輪廓又是東西長、南北窄,擴大了東南信風帶控制的面積,內陸又無廣大河湖等水面調節,使大部地區更加乾熱。在地形上,廣大的中西部地區較低平,起伏不大,氣旋迴轉少,天氣穩定,很難致雨,使廣大的中西部氣候差異變小。
東部高大的山地南北長4,500 公里、高1,000 多米,東坡陡西坡緩,又緊逼東海岸,阻擋了東南信風從東面太平洋上帶來的暖濕氣流,使東坡多雨、西坡乾旱少雨,縮小了東部多雨區的面積,擴大了西部內陸乾旱區的范圍。中部平原縱貫南北有利於南北氣流之運行,使中部內陸盆地並不是滴雨不下的沙漠之地。
澳大利亞周圍的洋流,在大陸北部沿岸為北澳暖流,東部為東澳大利亞暖流,影響大陸北部和東部沿岸增溫增濕成為多雨區。南部沿海為西風漂流,西部沿海為西澳大利亞寒流,影響了澳大利亞南部沿岸的少雨和西部沙漠的形成。
從大氣環流來看,澳大利亞大陸夏季氣壓帶南移,大陸北部為熱低壓中心,南回歸高壓帶位於大陸南部,故北部吹西北季風,炎熱而多雨;大陸中部和南部都吹東南信風,炎熱而乾旱;只有大陸東部山地東坡為迎風坡,有較多的降水。冬季氣壓帶北移,與陸上冷高壓相結合,高壓中心位於大陸北部內陸,大陸上大部分地區為高氣壓所籠罩,風從高壓中心向外吹,所以乾燥少雨,只有大陸西南角和東南角吹海上來的西風,多氣旋,天氣濕潤多雨。東部山地東坡仍為迎風坡,有較多降水。塔斯馬尼亞島因位於南緯40°以南,終年吹西風,屬溫帶海洋性氣候。
所以,從年降水量的分布來看,就成了北、東、南三面多雨,向內陸和西部逐漸減少的圖式。
Ⅱ 澳大利亞7月時東南部受西風帶控制,吹西北風,那風應該是從陸地吹向海洋啊,為什麼還帶來降水呢
您好,澳大利亞是一個島國,四面環海,冬季吹西北風的時候,來自菲律賓以東洋面上的風也會吹到澳大利亞大陸上來,降水有西北到東南遞減。
Ⅲ 地理問題;澳洲沿岸處於什麼洋流對沿岸氣候的影響是什麼
洋流對氣候的影響:
暖流增溫增濕,使沿岸地區降水增加,氣溫高於同緯地區;
寒流降溫減濕,使沿岸地區降水減少,氣溫低於同緯地區.
1、澳大利亞東岸是東澳大利亞暖流,在其影響下,澳大利亞東北部出現的全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
2、澳大利亞西岸是西澳大利亞寒流,在其影響下,澳大利亞西部沿海出現全年高溫少雨的熱帶沙漠氣候.(雖然寒流使澳大利亞西岸氣溫降低,但不足以使其改變熱帶的高溫特徵,因此仍然是高溫,只不過比同緯地區略低而已,但對降水的影響比較明顯)
Ⅳ 澳大利亞柏斯降水特徵和原因
降水特徵:夏季乾燥,冬季多雨;
原因: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西風影響。
澳大利亞珀斯為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炎熱乾燥;冬季受來自印度洋的西風影響,溫和多雨。
Ⅳ 為什麼澳大利亞東部地區降水較多
澳大利亞東部地區位於來自太平洋的溫暖濕潤的東南信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沿岸又受東澳大利亞暖流增溫增濕作用的影響,所以澳大利亞東部地區降水較多。
Ⅵ 澳大利亞降水量自什麼什麼什麼向內路向西減少成什麼狀分布
澳大利亞氣候,降水量的形成,是西部高原,東部高地(也叫大分水嶺),中部盆地影響。從沿海都內陸遞減。18%的本土面積是沙漠地區,但是35%的國土面積降雨量相對較少,稱為半乾旱半沙漠地區。但是根據國際標准,澳洲的沙漠降雨量又高於國際沙漠降雨量標准。
Ⅶ 澳大利亞降水分布規律及成因
澳大利亞的降水從北、東、南三面沿海向內陸和西部地區遞減。
成因:東部處於季風、東南信風的迎風坡,有東澳大利亞暖流流經,增溫增濕,降水較多;
北部受赤道低氣壓帶影響,降水較多;
南部受西風帶影響,降水較多;
西部因受副高控制,且有西澳大利亞寒流流經,降溫減濕,降水較少;
中部距海遠,受副熱帶高壓控制,且處於大分水嶺背風坡,地勢低平,抬升作用小,降水少。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