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冬季如何放牧

澳大利亞冬季如何放牧

發布時間:2022-06-21 22:52:57

❶ 從自然環境和人文狀況兩方面說說看,澳大利亞為什麼能實現機械化放牧

你的問題好多啊
先看看下面的資料,有第一題的答案。

澳大利亞的農牧業
生產布局合理

澳大利亞十分重視環境保護,重視自然生態平衡。在澳大利亞幾乎看不到一塊裸露的土地,整個國家除了河流、街道、建築物。到處都是花草、樹木。每個城市中心地帶,都有大的植物園,如悉尼的皇家植物園、海德公園,墨爾本的維多利亞植物園等。即使是在不長草的樹蔸、花壇下面,也都鋪上厚厚一層木屑,以防止水土流失。政府要求農田、森林、牧地和水體有一定的比例,不能無限制地擴大耕地。對農田實行輪作、輪歇以保持地力。政府還大力推動有機農業,實行秸稈還田,提倡施用有機肥。

澳大利亞人依據不同的氣溫、雨量、土壤等條件對農牧業生產進行合理規劃。北方屬熱帶和亞熱帶氣候,是肉牛、水果、棉花、甘蔗、蔬菜的生產基地。如昆士蘭州,甘蔗面積佔全澳90%,棉花佔50%,水果佔39%,肉牛養殖佔33%。東南沿海降雨相對較多,氣候溫和,是糧食、蔬菜、奶牛、羊、肉牛的主產地,如奶牛養殖,維多利亞州佔63.8%,新南威爾士州佔12.6%,昆士蘭和南澳各佔7%,其他各州僅佔不足10%。中部內陸地區是乾旱和半乾旱地區,主要是大草原低密度的粗放式牧業。農牧業生產的合理布局,不僅保護了生態平衡,而且實現最大限度的資源回報。

勞動者素質高

在澳大利亞,農場均為私人所有,往往一個家庭就是一個農場。家庭農場佔90%以上,股份合作農場不足10%。因此,澳大利亞農民既要懂經營管理和農牧業生產知識,還要會操作農業機械,自己會找產品銷售市場。他們是集生產、管理、操作、推銷於一體的新型現代農民。農牧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如耕種、施肥、打葯、收獲、投料、擠奶等均實現了機械化。在澳大利亞可以看到,每個農場院子里都擺滿了拖拉機及各種農業機械,有些農場還有農用飛機,因此,農業生產率極高。平均每個澳大利亞農民負擔耕地面積103.2公頃,生產糧食53697公斤或肉類5051公斤,養羊1615頭,出欄700頭,產羊毛7476公斤,養肉牛170頭。在墨爾本市郊的卡德梅德農場,養殖奶牛600頭,該場採用了先進的環形脈沖管道設備擠奶,一次可同時擠奶50頭,由2名工人操作,2小時就可完成600頭奶牛擠奶。

網際網路在澳大利亞農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每個農場都有自己的網際網路址。他們通過網際網路與農民協會聯系,與市場聯系,從網上獲取種養信息和技術,發布產品銷售信息,從網上接受農協及政府農業部門的技術指導。澳大利亞農業已實現了機械化和信息化。

市場化程度高

澳大利亞地廣人稀,每平方公里不足3人,人均佔有資源多,農業人口比重小,因此,農業生產完全是商品生產,市場化程度高。他們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發展本國農業生產,國內外市場需要什麼,他們就生產什麼。近年來,北半球國家需要大量反季節水果,他們就利用與北半球季節相反的優勢,大力推廣葡萄、桃、櫻桃、甜柿等生產。多年來,澳大利亞政府支持農民發展出口農產品生產,但未採用歐美國家的農業補貼政策,對農業的補貼僅為4%,遠低於WTO成員國平均31%的水平。

澳大利亞農產品質量高,成本低,國內外價格一致,國際市場上競爭力強。如牛奶,每100公斤的平均成本,美國為27美元,歐洲為30美元以上,加拿大則高達38美元,而澳大利亞不到15美元。

在澳大利亞,超市是農產品銷售鏈的終端,處於十分重要的位置。無論是大城市的著名超市,如科爾斯、沃爾沃斯,還是小集鎮的超市,貨架上都是琳琅滿目的農產品。在蓋登鎮Schu lte 肉站看到,該肉站在店鋪後面的加王廠內,將從定點屠宰場購進的肉進行分割、包裝後擺在貨架上銷售。超市一般從水果蔬菜批發市場進口大包裝蔬菜水果,分裝成小份後出售。超市的農產品,如甜椒、南瓜、土豆、甜柿等都有精美的包裝,上面均有自己的品牌及廠名。企業通過品牌和包裝,提高了產品附加值,擴大了市場份額。

農民協會作用大

澳大利亞的農業協會十分普及,主要是按行業組建,也有按地域組建的,協會之間相互滲透,形成了多層次、多行業縱橫交錯的網路式的協會體系。協會在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推廣普及農牧業新品種,新技術,開拓農產品國內外市場,維護農產品價格鏈的正常運行等方面,都發揮著巨大作用。他們不僅游說政府的農業政策,使之有利農民,而且還與商家討價還價,使之讓利於農民。實際上,協會以第三者的身份,替代了政府的部分管理職能。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離開了各種農民協會,澳大利亞的農業生產就無法進行,政府的農業政策也無法落實。

重視農業科技工作

澳大利亞非常重視農業科技的推廣及研究。基本上每個州和大學都設有推廣示範及科研機構,形成了以政府、大學、協會、企業共同投資的農業推廣體系。農業科技的推廣實行項目制,每一項科技的推廣,都要明確項目主體和項目資金。項目實行招標制,農業企業、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都可以平等競標。項目資金一般由聯邦政府、州政府撥專款進行資助。政府還根據農產品的產值,向農民提取一定的科研基金,然後以項目費的形式,支持農業科研。

在不同的自然與社會環境中,相適應地生存著不同的人、種群、民族,他們或者選擇狩獵、或者從事農耕、或者進行游牧。自古以來蒙古高原一直是北方游牧民族生存活動的舞台,尤其,蒙古民族在與草原上幾百年的游牧生活中不斷探索著生存的哲理,謀求著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境地。
內蒙古草原是中國五大牧區之一,是中國北方天然的生態屏障。由於地理位置、草原類型及氣候的差異,內蒙古東、中、西部地區牧民的生存狀況也略顯不同。現在,除了內蒙古的極個別地區保留著非完整意義上的游牧生活以外,大部分地區的牧民都已經過著定居生活。定居後的牧民既有經營純粹放牧的,也有經營半放牧半農耕的;既有生存環境較好的,也有生存環境較艱苦的。
農耕、游牧是最原始的生產方式,內蒙古幅員遼闊草場豐美適合游牧生產,牧民千百年來的生活方式已適應了游牧生活。

藏袍、蒙古袍:

藏袍既無口袋,也不用紐扣。腰間繫上腰帶,胸前凸突成大行囊,裡面可以裝隨身用品,如木碗、糌粑袋、酥油盒;甚至小嬰兒也可放入其中。藏族人穿藏袍,常穿一隻袖子,另一隻袖子從後面拉到前面。這種習俗與當地的高原氣候有密切關系。青藏高原晝夜溫差大,藏族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來形容多變的天氣。即使是夏季,也是早晨冷,中午熱。牧民外出要穿著保暖的藏袍,一到中午,又熱得受不了,於是只得穿一隻袖子,甚至兩只袖子都不穿,圍系在腰間。一到傍晚,天氣又變冷,兩只袖子又都得穿上。西藏牧民有時離家遠出,夜宿在外,也常用寬大的衣服來蓋體暖身。可見,藏袍一衣多用,也是藏族人民不可缺少的日用服飾。

在內蒙古、新疆等地牧區,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歡穿長袍,俗稱"蒙古袍"。春秋穿夾袍,夏季穿單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較肥大,女袍則比較緊身,以顯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條和健美。其式樣和顏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異。一般蒙古袍的特點是寬大袖長、高領、右衽,多數地區下端不開衩。袍子的邊沿、袖口、領口多以綢緞花邊、"盤腸"、"雲卷"圖案或虎、豹、水獺、貂鼠等皮毛裝飾。既美觀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實用功能。冬天防寒護膝,夏天防蚊蟲叮咬、遮暴曬。行可當衣,卧可作被。鄂爾多斯等地的蒙古人還喜歡在袍外套穿長短不一的坎肩
在草原上,男女老幼四季都喜歡穿長袍,這就是蒙古族特有的蒙古袍。袍身寬大,束有腰帶,因性別不同,樣式和顏色也不同。一般女子所穿的蒙古袍比男子的窄些,多以紅、粉、綠、天藍等為主色,逢節慶之時,還要配戴用瑪瑙、珍珠、珊瑚、寶石、金銀玉器等編織的頭飾;男子則多喜歡穿棕色和藍色的蒙古袍。

❷ 請問澳大利亞農場主們怎麼樣放牧

分區圍欄放養為主,粗牧和圈養為次,因為澳洲能放牧的地方很少,能耕種的更少,所以澳洲採用混合農業,即種小麥與牧羊混合經營,他們有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牛、羊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粗放牧牛帶、粗放牧羊帶。
澳洲的牧場是承包制度,也就是說,一個牧場主有十幾英畝到幾十英畝的地,他們只能在這么大的牧場上放牧。所以澳洲的牧場有著非常嚴格的管理制度的,它們在規劃上都非常整齊,該怎麼放牧有官方規定,牧場主只能在盡量降低成本,如圍欄放牧的公司,僱傭費非常高,每年草場和圍欄的維護費也不菲,至於聽音樂,喝啤酒,吃最好的禾草都是那些具有龐大財力的大公司才會做。
澳洲的放牧,是放牧歸放牧,喂牧草歸喂牧草,一個區一個區非常有規劃,牧草種植區是牧草種植區,牧草貯藏區是牧草貯藏區,放牧區是放牧區,育肥區是育肥區,繁育有繁育區,擠奶有擠奶區。
澳洲牧場主要飼喂的牧草,為生長的禾本科牧草、人工種植的新鮮苜蓿、玉米、大豆、豌豆、大麥及乾草。育肥期飼喂的育肥牧草也以大麥、苜蓿為主要飼料。
很多地理優勢的牧草,種植的牧草以70%的紅、白三葉草籽和30%的黑麥草籽的混播,三葉草喜歡溫暖的氣候,夏季生長量大,起固氮作用,而黑麥草則在冷涼、潮濕的冬、春、秋季都能生長。這種科學的植草法能使草場全年產草量比較均衡。基本上能確保牧場一年四季都有旺盛的牧草,且此類牧草的含氮量高,能充分保障及提高奶牛乳汁的蛋白質含量。
牧草種植區,每年的12月就要收割牧草,將這些收割後的牧草經過晾曬後打捆,或用塑料膜打捆後就地貯存,以供枯草期飼草不足時補飼。
別相信網上說的,什麼澳洲適合放牧,什麼天然的牧場,澳洲的牧場是經歷數代人的經營,才有現在的環境。事實上的澳洲,適合耕種的土地很少,水資源也嚴重缺乏,降水量也少,所以牧場除了放牧還要清除牲畜的糞便,澳洲的牧場從來都是蒼蠅滿天飛。
澳洲非常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治理,發展可持續生態畜牧業,對這些蒼蠅,他們不能使用殺蟲劑,牲畜的也不能使用生長激素、轉基因、荷爾蒙等葯物,但是會加強牲畜疫病的防檢工作。高效的養殖方式,是提高了畜牧業的市場競爭力最主要因素,這也是和官方極力推廣的教育與科研功不可沒的。
由於澳洲的官方禁止百姓引用地下水,還要求牧場主盡量做到草畜平衡,不過度畜牧,不至於水土流失,所以在澳洲某些牧場,也有研究出類似圍欄放牧的模式,他們的牧場用圍欄圍成一個巨大的迷宮,圍欄很長很長,他們驅趕牲畜在圍欄里不停的向前走,不停的做運動,牲畜只能向前走,不能向後退,這樣前面的牧草吃光了,後面就讓牧草恢復生長,等牧草旺盛了,再牲畜又驅趕了過來。如果牧草還沒恢復生長,牲畜又來了,他們就會向其他牧草收購牧草。
所以在澳洲,除了養豬、養牛、養馬、養羊,這大力種植牧草,也是一條以草興牧,種草致富的路子。

❸ 澳大利亞的東南牧場牧民忙著剪羊毛是什麽時候

澳大利亞剪羊毛好象是當地秋冬之季,即5-6月間吧,記得不是蠻清楚了,好象是這個時間.
天山山麓放牧是冬季,因為夏季氣溫較高,可以在海拔較高的地方放牧;冬季氣溫較低,所以在海拔較低的地方放牧.

❹ 澳大利亞的農業農時安排

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一切季節與我們相反。也就是說,我們是春節,他們是秋季,我們是夏季,他們是冬季。
他們春節剪羊毛,夏季種小麥,秋季放牧,冬季種小麥。

❺ 澳大利亞的氣候對牧草和牧群有什麼影響

四周面大洋,地處中低緯度,大部分地區是熱帶、亞熱帶氣候,熱量條件好。雖然大陸內部距海洋較遠,但沿海北、東、南部年降水達1000毫米左右,非常有利於草的生長,所以牧業分布也是半環狀分布。氣候乾熱,羊不會爛腳,常年陽光燦爛,冬季溫暖,沒有暴風雪威脅,放牧方便,不需建畜舍……
正是以上條件,加上靠海,運輸方便,澳大利亞適於大面積發展牧業。

❻ 地理 澳大利亞牧民開始剪羊毛 大概是什麼季節

澳大利亞混合農業區的農民在冬春季節剪羊毛。 澳大利亞的混合農業農事安排比較合理,把飼養綿羊和種植小麥交叉安排,有效利用農事。澳大利亞農民在8、9月份剪羊毛,從氣候學上來北半球此時是夏末秋初,而地處南半球的澳大利亞是冬末春初,剪羊毛實際上是度夏,為了迎接炎熱的夏季。

混合農業主要是家庭農場,農場規模大,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很高。農場主一般只需僱傭一兩名工人即可完成農場的農事,但是,剪羊毛工作需要僱用專業的剪羊毛工人進行。一個農場的剪羊毛工作一般只需要幾天便可完成。農場一般靠近主要公路,農場生產的羊毛、小麥,可以用火車盡快運往沿海一帶的市場。澳大利亞地廣人稀,所產農產品多數供出口,英國是主要的出口對象。

(6)澳大利亞冬季如何放牧擴展閱讀:

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也被稱為「騎在羊背的國家」。澳大利亞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農牧業用地4.4億公頃,佔全國土地面積的57。要農作物為小麥、大麥、棉花、高粱等,主要畜牧產品為牛肉、牛奶、羊肉、羊毛、家禽等。

作為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和全球第12大經濟體、全球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其也是多種礦產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國家, 因此被稱作「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❼ 澳大利亞現代混合農業農事安排

小麥—牧羊農場的農事安排表

❽ 澳大利亞牧羊業

澳大利亞牧羊帶分為牛羊與經濟作物混合帶(特點:1.農牧場面積小 2.放羊、牛數量偏多,經濟作物生產穩定 3.以肉用羊為主;條件:這一帶地區土壤肥沃,牧草質量好、產量高,且人工草場廣布、天然資源多,最重要的是此地區年降水量高於1000毫米,使得這一帶的牧草質量好、產量高;地區:澳大利亞東南部狹小的沿海低窪處和平原、及澳大利亞西南沿海地區;該帶生產極為穩定)、綿陽與小麥混合帶(特點:1.農牧場規模中等 2.放養數量居中,小麥等作物產量穩定 3.肉用羊佔45-50%,毛用羊佔50%以上;條件:該地區科技較發達,灌溉技術好,使農作物生產穩定,而且該地區人工草場較多,年降水量為550-1000毫米,讓這一塊地區牧草品質較好、產量較高且穩定;地區:東南墨累河平原及西南沿海高原;該帶生產較為穩定)以及粗放牧羊帶(特點:1.牧場規模較大,無農場 2.放養數量少 3.以毛用羊為主 4.生產不穩定;生產不穩定的原因:人工草場少,多為天然草場,且年降水量不到450毫米,有時不足300毫米,使得該帶牧草質量差、產量低且不穩定)


澳大利亞養羊業發達的原因:(個人自己寫的,有可能不太好)

  1. 澳大利亞大陸地處南緯11~39度,除東南一小部分地區(溫帶)外,大都處於熱帶及亞熱帶,氣溫普遍較高,適合一年四季露天放羊。

  2. 澳大利亞南部及東部地區年降水量較高,最高可達1000毫米,最少不低於250毫米,形成大片草場,有的地區牧草品質極好、產量又高。

  3. 澳大利亞部分地區(東部及東南部)科技水平較高,灌溉技術好、機械化養羊水平較高、人工草場質量好,使得毛用羊有地方發展。


樓主問澳大利亞機械化水平高不高?

答:僅東部及東南部還有部分西部地區機械化水平高(也不算太高),其實就是發達城市那邊機械化水平高,主要體現在:機械養牛、機械灌溉、機械種植等等。

·~

❾ 為什麼冬天澳大利亞的農民要剪羊毛

澳大利亞的農民剪羊毛是在冬末春初的時候,即澳洲的8-10月。

8-10月是在中國是秋季,澳大利亞是冬末初春季節。冬季時綿羊要保暖,不能剪 ,到了夏天,天氣一熱,羊毛就開始脫落毛質變差,所以在冬末春初,毛還濃密又不會凍壞羊的時候剪。

澳大利亞每年1-6月是小麥種植期,即農忙期,此時綿羊到圈定的草場上自由放牧,7-10月,小麥生長期即農閑期,恰值8-10月是綿羊褪毛剪羊毛期。

11-12月,小麥成熟又進入收割小麥的農忙期,此時綿羊可以放牧到割完的麥田裡,這便是澳大利亞著名的混合型農業,小麥種植與綿羊養殖形成良性的生態循環。

(9)澳大利亞冬季如何放牧擴展閱讀:

澳洲一綿羊7年未剪羊毛,臃腫幾乎不能走路:

據美國CNN報道,澳大利亞剪羊毛冠軍為一隻因羊毛生長過度而生命瀕危的羊修剪羊毛,創下世界紀錄。

這只巨大的羊名叫「克里斯」,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的郊外被發現,被發現時它已幾乎不能走路。

剪羊毛者埃爾金斯自願去為「克里斯」修剪羊毛。在修剪過程中,埃爾金斯為「克里斯」注射了鎮靜劑。

「克里斯」在42分鍾之內被剪了47厘米的羊毛,重達40.45千克,輕松打破了之前由一隻紐西蘭羊「大本」保持的28.9千克的官方世界記錄。

「我剪羊毛剪了35年,但是第一次看見這樣的羊。通常我們剪一隻羊的羊毛能得到5千克的羊毛,但是『克里斯』已經7年沒有被修剪過羊毛了,」埃爾金斯對CNN說。

「這些羊毛沒有商業價值,但是所幸它能在博物館里展出。這個記錄要等好長時間才能被打破,」埃爾金斯補充說。

據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說,像「克里斯」這樣的美利奴羊,需要定期修剪羊毛,否則羊毛過長會影響它們的日常生活,還會感染生病。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冬季如何放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