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學區房和私校哪個好

澳大利亞學區房和私校哪個好

發布時間:2022-06-21 22:58:38

❶ 在國外 學區房也很搶手嗎

首先,國外和國內一樣,還真的有學區房這個概念,按美國法律規定,公立小學和中學採取的是就近原則,英國、加拿大等國也是如此。國外公立中小學的周邊區域被劃分成了學區房的范圍,只要是居住在學區房范圍內的學生,均可就讀相應學校。但有些招收國際留學生的公立學校是不存在學區問題的,只要能夠申請成功就可入讀。而對於國外的私立學校,則並不存在學區房的概念,如澳大利亞大部分私立學校地處偏遠,只能實行的寄宿制,因而無法劃分學區,而美國私立學校,首先是看家長能否支付得起高昂的學費,其次看學生是否有必要的素質。

各主要移民國的學區房政策

美國:美國雖然也有學區房政策,但如前所述,只有公立學校實行,而私立學校不受此條件約束。然而,在美國,好的私立學校學費一般都非常昂貴,負擔不起的家長,只能謀取把孩子送入免費的公立學校,但要上好的公立學校,是不是意味著和國內一樣,也要買天價的學區房呢?答案是否定的,美國學區房與國內主要有兩點不同,其一,很多美國城市的市內教育資源雖然也不錯,但整體上卻比不上郊區,這與國內好學校都扎堆集中在城區,郊區成為落後代名詞的情況相反,這是由於美國20世紀的郊區化運動,即中產階級走向郊區導致的。其二,便是與北上廣動輒十萬起的學區房相比,美國學區房房價可謂業界良心,即使在寸土寸金的紐約,排名最好的5家公立小學學區房也僅是排名墊底的5家學校的2.4倍,這主要是兩個因素造成的:首先,美國並不存在戶籍制度,劃片入學只和學生是否居住在本學區有關,與是否擁有房子的產權無關,因為租房也能上學,所以即使是剛搬來學區也沒有關系。美國學區房房價不那麼離譜的第二個原因,就是教育資源分布相對分散,可以用其他方式滿足家長需求,因為有公立與私立兩條發展線,也就降低了學區房的絕對價值。

澳洲:在澳洲,由於受簽證政策所限,只有高中或高中以上學生的留學申請才能被接受,而且在澳洲沒有類似學區房的概念,按區域劃分主要針對當地學生,而對於國際留學生,可以申請更好的學校。由於留學生一般都被安排在寄宿家庭,所以他們可以申請到就近的優質公立中學,此外,由於澳洲和中國的文化有巨大差異,教育孩子的方法也截然不同,因此當地家長並不像中國家長一樣重視子女能否上重點學校,因此學區房在澳洲主流社會並不受熱捧,當地人也並不懂學區房代表了什麼,因而在澳洲,房價主要還是取決於地段和房產本身的品質,學校對其價位影響不大。

英國:在英國,除倫敦以外的其他城市的房產市場在過去幾年都持續低迷,但英國的學區房卻不降反升,但是一些所謂的好區域,並不意味著是重點的英國學區房,因為英國政府要求所有開發商在建造樓盤時都要有一部分廉租房,在很多好街區也有英國特色經濟適用房,從而導致該去部分人口結構會影響學生品質,即使是昂貴的肯辛頓—切爾西區也有幾家名聲很差的公校,此外,英國很大一部分公立學校是綜合性學校,其錄取按照就近原則;而一小部分好的公立中學是按照入學考試成績錄取,這就是著名的文法學校或精英學校,一流的文法學校甚至好於很多私校,如此一來,以考試而非以學區錄取,使英國很多「學區房」失去了意義。

日本:日本中小學也是分為私立和公立兩種,私立學校很少,且價格不菲,因此絕大多數日本孩子上的是公立學校。而日本的公立學校的硬體設施基本相同,而教師則實行每兩年輪換流動制,任何教師都有輪換到農村教學的機會,這保證了全民義務教育的公平性。而且在日本,中小學入學是可以跨學區的,雖然這會造成一定麻煩,但學校一般仍會以家長的意願為第一標准,但一般家長都會選擇就近入學,以當地政府的居住地登記地址決定學區和學校,因此,在日本也無需為高價學區房擔憂。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3-23,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

❷ 學位房和學區房的區別 哪個更好

您好,學位房和學位房的概念不同。

學位房是說業主買房後會獲得一些學校的「學位」,業主的子女在入讀指定的學校不需要參加考試、電腦派位,不過學位房的名額有限,不能保證入讀率100%。另外,一些樓盤可能只在名校的招生范圍內,但卻把自己包裝成「學位房」。

學區房只指政府根據生源情況來劃分的,如果業主遷入「學區房」,那麼他們的子女可以根據規定入讀戶口所在地分配的學校,但如果學校調整了入學的地段,那麼即使花重金買了學區房,也沒什麼用,原來的「學位」就失效了,孩子還是得參加入學考試。

❸ 澳洲有學區房嗎還是說私立學校就不分學區房了

澳洲是有學區房這個概念的,但和中國學區房又有區別,澳洲和中國一樣,孩子想上公校必須要住在該公校所屬片區之內,私立學校也就是國內的民辦學校就沒有居住在片區內的要求了,只要學校接收都可以入讀,但要繳納高額的學費(相比較公校)。但和國內學區概念不同的是,在澳洲即使是租住在學區內,也是符合入讀該片區公校標準的,而不是國內一定要買房子,當然了澳洲好的公校所在片區無論是房價還是房租都是高於一般學校所在片區的。在澳洲是讓孩子上公校還是私校,一般家長會這樣算一筆賬,家裡幾個小孩上私校幾年的學費加起來和在好的公校片區內購置一套房產的花費比一比哪個更劃算。一般來說家裡小孩多的,有一定經濟能力的家庭會選擇在公校片區買房。我們公司在澳洲有分公司,如果在我們公司辦理移民業務,我們相關的後續中也會給你推薦和挑選相應的學區房,包括推薦相應的學校。我們有專門的專業的團隊在那裡為我們的客戶做後續服務。希望有這個機會為您和您的家人服務。

❹ 震驚!買1套學區房的費用,可以去10個國家留學!

為什麼學歷不值錢,但學區房卻非常值錢?最近兩周,這個逆天的問題一直占據著各大版面。如果說中國的房價永遠讓人捉摸不透,那麼學區房的房價更是匪夷所思。

每一輪教改都是漲價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雖然已經經歷過三次生育高潮,開放了二胎政策,但人口絕不是決定天價學區房的唯一因素。為了堵住共建生、特長生、贊助費等各種五花八門進入好學校的灰色渠道而進行的教育改革,看似好心、公平,卻造就了今天的天價學區房。教改之後,家長住哪裡決定了孩子能上什麼學校。戶口很重要,但父母有房更重要,這增加了對學區房的需求。

留學費用大揭秘

以下留學費用根據各國總體情況以及普通中國留學生消費水準來說,而實際的留學費用則還會根據專業、院校及所在地區有所差異。平時打工實習也可以cover一部分生活費噠~

- 免費/還能額外賺錢:全獎/公派/公費

·常見於研究型項目(研究型碩士或者PhD),形式有fellowship、TA、RA等,越早申請越有機會。理工科和冷門文科比較多,需要寶寶們有較強的科研能力以及學術追求。

·國家留學基金委也有公費項目,一般前提是拿到海外學校offer後申請。原則上畢業後是要回國服務的,但好像違約的學生很多,不知道是否會影響未來的徵信。

- 15萬以下

西班牙

·西班牙本科

學費:1.2~4萬人民幣/年,生活費:4~6萬人民幣/年

·西班牙研究生

學費:1.5~4.5萬人民幣/年,生活費:4~6萬人民幣/年

韓國

·韓國語學院

學費:3萬人民幣/年,生活費:3~6萬人民幣/年

·韓國本科

學費:2~4萬人民幣/年,生活費:3~6萬人民幣/年

·韓國研究生

學費:3~10萬人民幣/年;生活費3~6萬人民幣/年。

日本

·日本語言學校

學費+生活費:8~12萬人民幣/年

·日本本科

學費+生活費:10~16萬人民幣/年

·日本研究生

學費+生活費:10~16萬人民幣/年

- 15萬~20萬

紐西蘭

·紐西蘭本科

學費:8~13萬人民幣/年,生活費:5~7萬人民幣/年

·紐西蘭研究生

學費:9~15萬人民幣/年,生活費:5~7萬人民幣/年

法國

·公立大學

學費全免,生活費:6~8萬人民幣/年

·私立大學

學費:7~15萬人民幣/年,生活費6~8萬人民幣/年

義大利

·公立大學

學費全免,生活費6~8萬人民幣/年

·私立大學

學費:10~17萬人民幣/年,生活費:6~8萬人民幣/年

芬蘭

芬蘭2017年開始也要收學費啦~2年學費15萬左右,加上生活費也要20來萬。

挪威、比利時

挪威、比利時屬於免學費/低學費的高等教育體制,每學期交一點注冊費/學費就行了,大概人民幣幾千到幾萬。這類項目比較適合學術能力強的理工科學生,因為開設英語項目的都是這種偏學術的項目。專業對口度要求很高,畢業要求高,一般需要2年。

德國、奧地利

公立學校學費低。當地人英語不如北歐人好,大部分授課語言是當地語言,少量英語授課項目(大部分是理工科和商科)。公立學校很嚴格,有一定淘汰率。

- 20萬~25萬

新加坡

·新加坡本科

學費+生活費:14~16萬人民幣/年

·新加坡研究生

學費+生活費:20~25萬人民幣/年

瑞士

瑞士的公立學校學費很低,但生活成本較高。較多英語授課項目(大部分是理工科和商科),不好跨專業。大部分1.5或2年學制,畢業後很難留下來。瑞士學校在國內口碑很不錯哦~

香港、荷蘭

教育資源豐富,項目多,環境好,經濟較活。大部分項目一年,快去快回。畢業後有機會留下來工作(荷蘭的話最好會點當地語言)。

- 25萬~30萬

英國

·英國高中

公立學校(學費和寄宿):15~20萬人民幣/年

私立學校(學費和寄宿):25~35萬人民幣/年

生活費:10~15萬人民幣/年

·英國本科

文科生:11~15萬人民幣/年

理科生:15~20萬人民幣/年

生活費:10~15萬人民幣/年

·英國研究生

文科生:15~17萬人民幣/年

理科生:15~20萬人民幣/年

生活費:10~15萬人民幣/年

- 30萬以上

澳大利亞

·澳洲高中

公立高中學費:9萬人民幣/年

私立高中學費:16萬~20萬人民幣/年

生活費:7~10萬人民幣/年

·澳洲本科

預科學費:10~13萬人民幣/年

本科學費:13萬~20萬人民幣/年

生活費:7~10萬人民幣/年

·澳洲研究生

研究生學費:13~20萬人民幣/年,生活費:7~10萬人民幣/年

加拿大

·加拿大高中

公立高中學費:12~18萬人民幣/年

私立高中學費:18~40萬人民幣不等

·加拿大本科

公立大學學費:10~25萬人民幣/年(大部分學校的學費和生活費在20萬人民幣以內/年,但就讀多倫多大學、UBC、皇後大學的商科,則需要25萬人民幣/年左右)

·加拿大研究生

研究及綜合類大學學費:6~16萬人民幣/年

基礎類大學學費:6~10萬人民幣/年

生活費:5~10萬人民幣/年

美國

·美國高中

學費+生活費:25~35萬人民幣/年

·美國本科

公立大學學費:5~20萬人民幣/年

私立大學學費:20~35萬人民幣/年

生活費:5~12萬人民幣/年

·美國研究生

公立大學學費:5~20萬人民幣/年

私立大學學費:15~35萬人民幣/年

生活費:5~12萬人民幣/年

- 50萬以上:大部分MBA

·適合有工作經驗、想進一步拓展人脈圈子、打破職場天花板的申請人。

·好的MBA門檻非常高,有錢也進不去。大部分要考G。國際化程度高,基本都是英語授課為主。申請人特別優秀的話,也是有獎學金機會的,校友捐贈比較大方~

買一套學區房的錢能去多少個國家留學?

雖然留學費用每年在15到50萬不等,但人民幣貶值厲害啊!匯率波動也請若干年後出國的寶寶們自行算進去哦~我們就算它個平均30萬/年吧!北上廣深先不說,杭州重點中小學學區房約5萬/平米。雖然只是個學區房,怎麼也得60平不能再少了吧!也就是300萬左右,起碼能去10個國家留學啊!夠你在大部分國家蹲10年以上了......

(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自新通教育)

❺ 如何在澳洲買房子

根據澳洲《1975 年外國收購與兼並法》該法案第五條定義限制,外籍人士在澳洲只可以買全新住宅。

1、外籍人士的定義
澳洲政府對於「外籍人士」理解為:身在境外並未持有任何澳洲12個月以上有效簽證的外籍人士(包括擁有短期簽證的境外人士,例如:旅遊簽證等),即非常住外籍人士。
澳洲《1975 年外國收購與兼並法》(以下簡稱「法案」)授權國庫部長(Treasurer)或其代表負責審查外國投資提案,以判定提案是否有違澳洲的國家利益,該法案第五條定義「外籍人士」為:非澳洲常住居民的自然人。

由非澳洲常住居民的自然人或外國公司持有控股權益的公司,由兩人或多人合計持有控股權益的公司,並且其中每一個控股人或者為非澳洲常住居民的自然人,或者為外國公司。

由非澳洲常住居民的自然人或外國公司持有重大權益的信託財產的受託人。
或者由兩人或多人合計持有重大權益而且其中每一人或者為非澳洲常住居民的自然人或者為外國公司的信託財產的受託人。
2、外籍人士在澳洲只可買全新住宅
非常住外籍人士在獲得FIRB批准後,只可以購買澳洲全新住宅的(如獨立房屋或公寓等)。
澳洲全新住宅的定義:全新住宅是指直接從發展商購買的居所,而該住宅在過去並未有人居住超過12個月。

澳洲買房流程如下:

1、選定房產

在選定了信任的房產中介之後,買家根據喜歡的戶型、朝向、窗外景觀等選定心儀的房產,將「小定」訂金支付給開發商的信託賬戶,申請保留該房產。

「小定」訂金一般是5000澳元左右。由於澳洲的公寓戶型眾多,所以如果買家傾向於購買現房,最好還是親自去看房。

2、冷靜期

在支付「小定」之後,買家可以得到非常人性化的一周冷靜期,認真思考是否真的決定購買該套房產。如果買家在思考之後決定放棄購買,開發商則需要無條件退還小定訂金;如果買家決定繼續購買,則進行到購買流程的第三步,簽訂合同。

同時,澳洲政府規定買賣雙方均有代表律師,買家在此時需要選定購房律師,買賣雙方將各自承擔己方律師費。

3、海外買家購房申請

由於買家並非澳洲公民或永久居民,買家需要向FIRB提交購房申請。FIRB全稱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中文譯名為外國投資審批委員會,FIRB的審核一般由律師陪同完成。

4、簽訂合同

開發商在收到「小定」之後會准備購房合同,交給開發商的代表律師審核,審核過的合同將交到買方代表律師手中,由買方律師為買家逐條解釋,買家完全理解合同條款並且無異議後簽訂合同。如果買家在海外,則買家簽字後的合同原件需發回澳大利亞(買家可保留合同副本),開發商在合同上簽字後發還給客戶。

5、支付首付

在簽訂好合同之後,買家需要在合同規定期限內(一般是兩周)支付購房全款的10%作為首付,首付款將轉到開發商代表律師的銀行信託賬戶,受到澳洲政府監管。

這筆錢將安全地儲蓄在該賬戶中,可以獲得利息,直到房產交割成功之後才會真正落進開發商的口袋。之前「小定」的款項會返還給買家或者抵扣首付款。

6、繳納印花稅

各州的印花稅稅率各不相同,具體數額由律師核算。

新州法律規定,對於海外買家來說,房產印花稅需要在交換購房合同後的三個月之內完成繳付,如果交割日期在三個月之內,則印花稅需在交割之前完成繳付。

與當地買家相比,海外買家在澳洲買房時,在印花稅這塊還需繳納的額外的稅費,具體數額各州都有不同的標准,例如在新南威爾士州,自2016年7月1日開始,海外人士購房額外需繳納的印花稅將從3%提高至7%。

為此,海外買家在維多利亞州買房時需支付的印花稅最高可達12.5%(7+5.5)。具體各州的繳納標准,如需詳情可以向居外網進行單獨提問。

7、房屋施工

如果買家購買的是樓花,在開發商建造期間,買家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

8、辦理貸款

在房屋交割前的三個月,買家律師會通知買家房屋即將竣工,如果需要貸款,買家需要聯系貸款經紀人,准備貸款材料,申請貸款。如果買家購買的是現房,建議咨詢律師,提前准備貸款。

9、交割前驗房

在房屋建造完成後,開發商會邀請樓花買家或代表前去驗房,買家需要在這次驗房中確定房屋建造是否符合合同規定的建造要求,保障自己的權益。

10、交割

在房屋交割前,買方律師會通知買傢具體交割日期以及發出付款通知。交割當天,買家拿到新房鑰匙,支付購房尾款的全額,尾款將轉入開發商代表律師的信託賬戶,然後轉交給開發商,完成交割。如果買家有貸款的話,買家在拿到新房鑰匙的當天開始還貸。

(5)澳大利亞學區房和私校哪個好擴展閱讀

第一、澳大利亞與投資緊密相關的法律政策也有利於房地產投資

一方面,澳大利亞沒有遺產稅。在美國,因為遺產稅,很多房產的繼承人不得不繳納相當於總值50%的稅金,再加上其他稅種,有時甚至要繳達70%的稅金。

而在澳洲,房產的價值可以百分之百傳承給下一代。在稅務方面,澳洲每年的稅費約美國的10分之一。另外,澳洲房產穩定增長,平均7~8年翻一番,這對 於通過出租獲利的投資者來說,澳洲房產也較有保障。

第二、澳大利亞自然環境的安全性

2011年日本的地震、海嘯和因之引起的核泄漏事故震驚了全世界,上百萬人在這場災害中受難。如果投資事業遇到類似的自然災害,就會蒙受巨大的損 失。

與之相比,澳大利亞數百年來,一直處於平穩的自然狀態中,沒有遇到過什麼大的自然災害。尤其是墨爾本地區,雖然瀕海,可由於面對的是一個海灣 (Phillip Bay),所以不會有海嘯威脅之虞。

第三、從經濟發展的穩定性與發展潛力看,澳大利亞最具優勢

從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到現在,歐洲經濟遭遇重挫,歐元走低,估計今後多年都難以恢復元氣;美國雖然以其強大的經濟基礎,抗禦危機影響的能力強過歐洲,但是仍掩不住開始走下坡路的頹勢。而比起美歐來,澳大利亞是第一個從危機中恢復過來的西方發達國家。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統計,2010年澳大利亞的人均GDP已近超過包括美國在內很多國家,躍居2000萬人口以上國家中的第一位。

而且澳大利亞的幾個經濟發展特性也決定了,它將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維持經濟的繁榮發展。資源性大國的特點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點。

尤其是鐵礦和天然氣的龐大儲備和世界市場的廣泛需求,使之成為澳洲經濟的造血機。據預計,到2050年,世界將產生「經濟四極」,分別是美國、日本、中國和印度。

其中有三個國家都在亞洲,而且都是資源進口型國家。它們和澳大利亞之間產生了極為理想的經濟貿易互補關系,這就為澳大利亞的經濟得以在今後半個世紀里得以持久繁榮提供了可靠保證。此外,澳大利亞還有教育出口和旅遊業這對經濟發展的雙翼。

第四、澳大利亞的政局平穩,社會環境較安定

比起罪案頻發,富裕人士不得不僱傭保鏢護身的非洲地區,抑或治安形勢也不穩定的東南亞地區,澳大利亞的治安狀況,社會平穩程度,居民的友善性要好得多。在這樣一個和諧的環境中做投資,完全可以高枕無憂。

大家想必都知道2011年初利比亞動亂加和戰亂的情況。為此,當時中國從撤出了3萬華僑華工。從這件事中我們一方面看到了中國國力增長和政府對海外僑胞的關懷,但同時也看到,當地的政治不穩定性造成了中國投資的巨大損失。這也讓大家了解到,政治安定系數將越來越成為赴海外投資的人士首先要考慮的方面。

第五、澳大利亞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活環境

目前,世界上一些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都存在人口過於密集的狀況,但是澳大利亞是極少數居住生活環境舒適寬敞的國家。

而且比起同樣類型的加拿大,澳大利亞的氣候又有很大優勢,冬天不很冷,夏天少酷熱,墨爾本還是被評為世界上最宜居住的城市。

❻ 買學區房還是上私立學校

你好,學區房有上私立學校的,有上公立學校的。因為現在有一些私立學校,學位也是很緊張的。

❼ 澳洲高中公校好還是私校好

去澳洲讀高中不好。原因有以下幾點: 1,高中生的英語水平不夠,到了澳洲,無法與同學交流,而且老師授課也很難聽懂,必將影響學習效果。 2,高中生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去國外還需要家屬陪同,這樣比較麻煩。 3,去澳洲讀高中學費驚人,還要有簽證,手續麻煩。 4,過早的出國留學,本國的語言還沒學好,就去學外國的,結果只能是自己的和別人的都學不會。

❽ 澳洲學區房和中國的有什麼區別

1、產權概念不同
產權包括財產的所有權、佔有權、支配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置權。
房屋產權是指產權人對房屋的所有權和對該房屋所佔用土地的使用權。房屋作為不動產與土地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房屋在發生轉讓等產權變更時,必然是房地一體進行的,不可能將房屋與土地分割開來處分。
國內房產僅包括70年的使用權,並不包括所有權(參見土地管理法,即土地使用權未到期國家也可徵用)。在澳洲,房屋和土地買賣是分開處理的。買House 的時候簽合同,簽的是Land & House Package合同,先簽土地轉讓合同,再和開發商簽房屋買賣合同。如果買家有更多要求,也可以先買好地,自己找設計師設計,再交由政府審批。如果買Apartment,也是有土地所有權的,叫Joint Land,就是和別人共有的,能省去很多麻煩和每年一付的Land Tax。
2、增值潛力不同
我國經濟的快速騰飛帶動了房產市場的迅猛增長。數不清的人靠房地產或者簡單的倒賣房屋奔了小康,致了富。聽朋友說,上海房價增長最誇張的時候三個月翻了一番,只能讓人後悔自己當初沒有趕上。誰讓房地產是先買的人賺後來人的錢呢?
在澳洲,房價的走勢卻是相當穩定的,年增長7%—10%,大約7—10年翻一番。尤其是自九十年代開始,在全球經濟寬松的大背景下,增長尤為迅猛。這主要是由白人文化導致的,外國人喜歡租房更勝於買房。澳洲居民中有近30%的人租房住。然而,近幾十年源源不斷的新增移民為澳洲帶來大量的住房需求,也帶來了購房安家的觀念。每年2.1%的人口增長極大的拉動了內需,刺激了經濟。這些移民中,又以中國人做出的貢獻最為巨大。
澳洲房價的漲幅雖然不如中國,但是這也正是成熟市場的表現。正是因為租房文化的盛行,澳洲房地產產業相對於其他國家也更加健康,風險相對較小。
澳洲買房與中國買房的基本區別
3、風險性差異
3.1 空置率(vacancy rate)
空置率是指某一時刻空置房屋面積占房屋總面積的比率。它是衡量一個國家房地產產業是否健康的標准之一。按照國際通行慣例,商品房空置率在5%---10% 之間為合理區,商品房供求平衡,有利於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空置率在10%---20%之間為空置危險區,要採取一定措施,加大商品房銷售的力度,以保證房地產市場的正常發展和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空置率在20%以上為商品房嚴重積壓區。
空置率在10%-20%便是空置危險區,上海的是60.2%,北京的壓根就不敢按面積算,算的是空置房/總房數。官方統計,全國空置房起碼需要42年才能消化。也就是說按照正常的經濟體制,在42年內,房價就算不跌,也沒有理由繼續上漲了。以墨爾本為例,空置率是多少呢? 2%-3%浮動。
上文提到,30%的澳洲人租房住。因此,在澳洲買房,完全不會擔心租不出去。因為一百套房子里只有一兩套房子沒人住,也許還是極為偏僻的個例。
對於留學生而言,多數人都有過租房的經歷。數十人排隊搶一套房子的盛況並不鮮見。人多房少,供小於求,這就是澳洲各個城市鄉鎮的真是情況。
3.2 租金回報率 ROI (return on investment)
簡而言之,租金回報率就是每年的房租除以房價。調查顯示,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四大一線城市,普通住宅的平均投資回報率均小於3.5%。其中,北京的投資回報率更低,除了北部區域一枝獨秀外,其他大部分區域都在2.5%以下。北京並非孤本,上海整體租金回報率僅2%—3%。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正是澳洲房產的租金回報率。悉尼房產的租金回報率保持在在5.3%左右。布里斯本市中心因人口爆炸式膨脹,回報率可達到6%—6.5%。墨爾本則保持city 7%左右。如果在Gladston,Townsville一類的礦區或軍區,人多房少無高樓,租金回報率會是難以想像的11%—13%!
4、政府立場
4.1 政府補助
上文提到不算政府補助和退稅收入,ROI已經是5.2%,基本和房屋貸款利率(5.5%左右)持平。因此,在澳洲,租房住還不如自己買房。可是,澳洲人推崇自由與提前消費,甚至七十幾歲的老太太,拿著政府養老金還每周出去打工,就為了一個人住在manly beach,圖的就是這個范兒!政府犯愁了,「求求你們了,買房子吧,我給你們錢,一次性給一大筆,每年還退一筆!買了房,你好我也好。我這能刷數據,能降低養老負擔,你能撈一筆,還不算你們遺產稅!買吧買吧,再不買都讓中國人買沒了!」
不是誇張,上面所述句句有理有據。在新南威爾士州,首次置業者購買65萬(房屋中位價)以下的新房或樓花,將獲得1.5萬澳元的補貼,該補貼將於2016 年1月1日起下調至1萬澳元。在昆士蘭州,首次置業者從2012年9月12日起可申請1.5萬澳幣政府資助,但房價總額不得超過75萬澳元,而且必須是新房或者樓花。如果房價總額低於40萬澳元免去印花稅。而維多利亞州政府從2013年7月1日起開始推行新的首次置業者補貼,補貼金額為1萬澳元;此外還將印花稅的優惠比例提升至40%。
4.2 澳洲是唯一一個施行Negative gearing tax return的國家。
很多人把它稱為負扣稅。顧名思義,負負得正。不但不扣稅還會進行稅務補償。當然也有前提——投資用途。為了鼓勵房產投資,ATO稅務局把個人房屋出租當成了一種會產生assessable income的小生意!眾所周知,會計有一個原則叫accrualaccounting,中文叫"權責發生制"—— 是指以實質取得收到現金的權利或支付現金的責任權責的發生為標志來確認本期收入和費用及債權和債務,即收入按現金收入及未來現金收入債權的發生來確認;費用按現金支出及未來現金支出債務的發生進行確認。通俗地講就是:算賬的時候將折舊算進去,你似乎虧了,但是實際上你又沒虧,因為賣房子的時候沒人管你折舊什麼。
由於收入越高者稅率越高,房產投資對於高收入人群有更好的避稅效果。比如如果年薪達到20萬澳元,在本套房產上的年退稅額將是 8100澳元。老婆在accounting firm工作,經常幫公司或個人退稅,發現但凡像醫生律師之流的高收入者,帳下必然有數套不動產用來抵稅。所以高收入者每年上繳的稅額通常低於低工資人群,甚至不用繳稅。這也映證了資本主義社會所謂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的規律。
4.3 澳洲政府很希望"自己人"來買房子。
但是在這個追求所謂"民主、公平"的國家,又不能對沒有PR的人區別對待,所以誕生了像FIRB( 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這樣的機構用來限制非本國人對每個Project購買的數量限制。一般情況下不能超過50%,並且要通過律師向Firb遞交申請。購買新房或者期房,政府會100%批FIRB,因此可以放心購買。即使是以後簽證到期回國,所購買房屋任可持有自行支配(空置、出租、轉售均可)。
5、貸款
5.1 貸款難度
在澳洲,房產投資者向銀行申請貸款的難度要低的多。即使是留學生也可以申請貸款,留學生雖然沒有收入或是收入較少,但是可以以父母為擔保人,以擔保人的收入來擔保你的貸款。在經過BROKER的專業指導之後,一般都可以申請到80%的貸款。這些專業指導包括Cancel你的信用卡來降低信用違約程度等。不需要額外的抵押物,房子本身就是你的抵押物。這足以說明銀行業對澳洲房地產市場具有充足的信心!
試想,如果你的還款能力出現問題或者破產,銀行只需收回這套房產,並以當時的價格對外競拍。資本主義的銀行是不會承擔太大的風險的,銀行敢於這么做只能說它有把握回收之後的市場價格肯定高於它放貸時支付的價格(貸款利率只比存款利率高一個百分點),是賺錢買賣!要知道,悉尼平均每周有十套房產被銀行收回再拍賣……房產泡沫的說法不攻自破。
並且,最近的種種經濟指標和數據指明,澳洲房產泡沫的確很少。澳大利亞是目前為止仍然保持標普、惠譽和穆迪AAA主權評級的唯一發達國家。尤其在這個歐債與美債危機愈演愈烈的時代里,澳大利亞2011-12財年預算赤字佔GDP的比重大致僅為3%。澳元甚至已經具備了部分避險功能。即便是十年一遇的經濟危機,對澳洲房產市場也並沒有過可見的沖擊,原因是房產市場占據了平衡澳洲經濟發展的角色。每當對世界經濟有不安定預期時,澳大利亞政府便會採取一系列措施鼓勵房產市場,刺激內需。這些政策包括降息、政策性補助等。
5.2 貸款首付
房屋貸款在投資上起了金融杠桿(Leverage)的作用,俗話講以小博大,四兩撥千斤。用較小的投入博取較大的投資收益。尤其在租金與貸款利息持平的澳洲,首付當然是越低越好。購買澳洲房產首付僅為10%。反觀國內,05年開始國務院下令,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提至30%,第二套房貸首付不低於50%。如果購買的第二套房用做投資用途,及出租,那麼在理論上已失去了投資價值。因為《窮爸爸富爸爸》說「單純預期房屋增值獲取收益是不理性的不正確的投資」。
對澳洲房市稍作了解的留學生家長開始打起了「以房養學」的算盤。的確,以今年悉尼房屋中位價兩房60萬為例,購買樓花的訂金只需5%—10%,即3萬—6 萬澳元,一個留學生不到一年的學費+生活費。兩年後樓盤竣工,按照年增長7%計算,房屋已增長至68.4萬,加上5000澳元的投資者政府補貼,獲利將可能是兩年的學費。其後如果將此房用於自住,付的是和房租差不多的貸款,得到的將是一套房子。
如果將此房用於出租來抵消貸款,找個房價高的年份賣掉,得到的將是大筆的capital gain.如果一邊自住,一邊將此房的Master room租出去,自己住小間,每年給租客漲房租(貸款是不會隨房價漲的),既節約了自己的房租,還將得到賣房時capitalgain. 當然了,在這樣一個講求專業的國家,一定要找個專業的broker幫助實現貸款,專業的律師維護最大權益,專業的會計會幫助避稅。
5.3 只付利息
澳洲的銀行是允許購房者只還貸款利息(interest)不還本金(principle)的!為什麼可以只還利息?參見上文產權的問題,國內房屋使用權70年,所以當然要在房屋使用的期限內把錢付清,不然不是等於白用了?而澳洲的房屋是私有財產,即forever,無限期,那麼你想什麼時候還清就什麼時候還清!
第一,既然購買不動產是一種投資,那麼利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就是我們的訴求。投資者有風險喜好和風險厭惡之分,及對投資項目的信心強弱不一。如果沒信心,就少投錢,將多餘的錢放自己口袋裡。如果很有信心,那不如拿pay-off的錢在其他地區多買幾處房產,既實現了利益最大化又分散了風險。
第二,只還利息還能使每年的賬面虧損最大化,退盡量多的稅回來。反之,pay-off以後,租金收益超過了折舊depreciation了怎麼辦?不僅不能退稅還得因為投資盈利而上稅!
你也可以向銀行申請一個off-set account,把房款放進去,每個月銀行自動從裡面拿錢。無息,因為存款利息和貸款利息相抵消。好處是off-setaccount是自己的賬戶,可以隨時取錢出來,只要月底前存回原來的數額就不會有貸款利息產生。
5.4 再融資
當房價漲了以後,例如60萬的房子漲到了70萬,那麼,可以用這10萬的漲幅向銀行申請再融資。拿這「隱形」的10萬作為第二套房子的首付,「免費」購買第二套房產。以此類推,每隔幾年便可以向銀行申請Refinance,輕松走上投資理財的正確道路。這就是西方版的母雞生蛋,蛋變母雞的故事。在發達國家,想要一夜暴富的幾率非常低,巨額的財富往往都是通過幾代人的努力慢慢積累起來的。掌握了正確的投資理念,每個人都可以生活的很好。
6、買賣體制不同
澳洲歷史不長,制度卻很嚴謹,大部分沿襲了英國的傳統。這體現在各個領域,包括房屋買賣市場。比如說第三方制度。業主Vendor和買家Customer 是不會見面的,整個買賣過程都將通過第三方——中介Agency完成。在買賣雙方的律師配合下,由中介為雙方交換合同。當然,聯系律師、邀請broker幫助貸款等一系列繁瑣的工作也可以委託給中介來做。甚至,因為中介有較大的bargain power(集合買家,相當於團購),有時可以向開發商為買家爭取利益。
提起中介,國人往往會聞虎色變。這是由於國內中介的種種不規范不道德行為,缺乏有效法律機制的監督。在澳洲,情況是截然不同的。要想進入房地產市場,哪怕只是做拿鑰匙開門帶人看房子的工作,也是需要職業資格認證的(RealEstate Registration Licence)。
隨著職位的提升,權利變大,還要強制性的接受相關課程的再教育,考取各種證書。入門的Licence主要是培訓職業道德和法律的相關知識,課程為期一周,加上考試直至Fair Trading下發執照,總共要兩至三個月的時間。正規培訓的費用大概為700澳幣左右。課上會有很多案例分析,大概都是講做這行很危險,隨時有可能被起訴,所說的任何一句話都有可能被作為呈堂證供。誇張的話不懂的事不能說。有些話不說也是不允許的, disclosure是很重要的一條,比如屋裡死過人,下水道會堵,旁邊要蓋個房子擋光,必須要說。否則中介就是唯一責任人。中介進入公司以後往往還有三個月到半年的培訓期,因為現代人對中介的要求越來越高,不但要掌握房產知識,還要對財務、經濟、結構、材料甚至風水有所了解。
在澳洲買房的過程也和國內是不同的。澳洲的樓盤項目通常是從DA(development approval)審批下來就開始賣。
開發商邊蓋邊賣,越賣越貴,等到蓋好的時候房子也賣的差不多了。所以如果你想買價格合適的新房子,看到的往往就是大樓模型、模擬圖、戶型圖和工地…先付一定數量的訂金,之後付房款的10%(首付的10%,會直接存入律師信託銀行賬戶,任何人都無權動用,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為購房者規避了風險),建好以後再付10%,這才看到自己房子實際長什麼樣。基於以上程序,在項目的初期購買房產就好於後期購買,因為有更多的樓層、戶型選擇,開發商也會給一些好的優惠政策。

❾ 學區房和學位房 哪個好

學位完全保證,第一個孩子讀了後需要隔6年再讀,學區只要業主直系親屬就可以讀,沒有時間限制,目前長沙基本都是學區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學區房和私校哪個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