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澳洲牛肉
澳洲牛肉源於1788年最早期從歐洲來的拓荒者所引進的第一批牛群的直系後代。這些原始牛群無論在強健度、生殖能力還是疾病抵抗力方面,都經過精挑細選。盡管如此,仍有許多牛隻在前往澳洲的長途航行中死亡,因此,那些存活的牛隻,可以說是又經歷了一次自然篩選。從英國到澳洲長達六個月的旅程中存活下來的牛隻,不但未帶任何疾病,長時間的海上旅程更使得他們在未來對於牲畜疾病具備了免疫力。正是當年這批健壯的牛隻,形成了今天全澳洲2700萬頭以上肉牛的核心。
優質的生長環境
澳大利亞擁有200萬平方公里的國家草場,占國土面積近1/4,對安全健康的牛肉的生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所有牧場每年均需要經過國家飼養場安全認證體系的監管,規定每頭牛都要有50畝放養草地,每個農場根據土地面積及水源用量實施每年的放養配額數。
澳大利亞政府對境內六大水域進行安全保護,並實施天然灌溉。牧場中的水源都需要經過嚴格的檢測。
澳大利亞是大洋洲最大的國家,生態系統自成一體。對流行性牲畜疾病天然免疫,是目前世界上至今未有一例瘋牛病病例的牛肉大國。
② 歐美部分國家將較佳的牛肉分為三等什麼牛肉什麼牛肉什麼牛肉
牛肉等級,美國、歐洲、日本、澳大利亞的區分方法都是不太一樣的。
1、美國
美國農業部(USAD)以油花(Marbling)分布情況和牛隻屠宰的年齡將牛肉分成八類:Prime(極佳級)、Choice(特選級)、Select(上選級)、Standard(標准級)、Commercial(商業級)、Utility(實用級)、Cutter(切割級)和Canner(制罐級);前五個等級消費者能夠直接購買,最後三級則多用來做成加工食品。
USAD Prime 極佳級
極佳級的牛肉取自42個月齡以下的年輕牛隻,具有豐富的大理石油花和堅實的肉質,通常以炙燒、烘烤或香煎等方式料理。約僅有不到2%的牛肉能到得到這個評級,大多數都提供給高級牛排館和飯店,一般超市較難購得。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的Prime級牛肉都一樣好吃,還必須考量到部位、油花分布等因素。
大理石油花是牛肉的等級評斷標准之一。
USAD Choice 特選級
特選級的牛肉雖然比極佳級缺少油花和嫩度,但只要你烹調得宜,特選級也很多汁嫩口;甚至那些脂肪含量較高的部位,例如腰內肉或沙朗牛排,品質其實不輸給極佳級!脂肪較多的部位可以炙燒、煎烤,至於瘦肉比例較高的部位則很適合煨煮和慢燉。
僅有此二級的牛肉適合做成牛排,一般牛排店若沒有強調是Prime級,就多是採用Choice;偶爾想在家自己煎牛排,你也可以到超市購買特選極的牛肉。
USAD Select 上選級
上選級的牛肉大部分是瘦肉、缺乏大理石油花,油脂較少所以不如前兩級那樣多汁、香味亦較低,但口感不差。
如果沒有使用正確的烹調方式,吃起來會相當乾柴,通常需要經過腌制讓肉質軟化再料理,並且搭配較重的調味料和醬汁讓它更好入口;因此適合以腌制、燉煮的方式來料理。
市面許多低價的牛排館可能會選用標准級牛肉,以壓低成本。
美國比較優質的牛排差不多就這三種,剩下的USAD Standard標准級、USAD Commercial商業級,可以在一般超商中找到,這些牛肉都是高級牛肉切掉後剩下的部位,油花非常少、肉質硬,通常會以「未分級」出售。
另外還有三種:USAD Utility 實用級、USAD Cutter 切割級和USAD Canner 制罐級,這三種在一般超商中並不常見,幾乎不會以生肉的方式販售;多會將牛肉切割後的碎塊再壓制、加工,製作成肉乾、漢堡排或香腸等。
近年有許多餐廳會使用所謂的「組合牛」,就是將「實用級」的牛肉碎塊經黏著劑重新組合在一起販售,有點類似於國內的合成肉、拼接肉。
2、歐洲
歐洲那邊主要是根據胴體的肥瘦、胴體的結構和肥度來劃分的。根據肥度共分為七個等級,即1(最瘦)、2、3、4L、4H、5L、5H(最肥);根據胴體結構共分為七個等級,即E(最好)、U、R、O、O、P(最差)。
3、日本和牛
大家都知道日本和牛很出名,但不同牛種口感不太一樣。
日本和牛主要品種有:
1,黑毛種,全國養殖范圍最廣,數量最多的品種,佔到了九成左右。肉質大理石花紋均勻、明顯,口感柔和,切成薄片甚至有入口即化的感覺。
2,棕毛種,又叫赤毛種、紅毛種、褐毛種,主要在熊本縣和高知縣養殖。跟肥瘦均勻的黑牛不同,棕毛牛脂肪極少,大多是瘦肉,也就造就了其肉質緊實有嚼勁的口感。
3,短角種,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雖然跟棕牛一樣瘦肉多,但因富含谷氨基酸,所以肉質不硬,還另有一番風味。
4,無角種,它是黑毛和蘇格蘭安格斯種的雜交產物,也是瘦肉含量很高,肉質硬而有嚼勁,富含氨基酸,可以說是結合了短角和棕毛兩種牛的優點。
日本和牛分A、B、C三級,1、2、3、4、5五等,A5等級最高;相反,C1最低。但這是和牛的分級,和牛是日本最高級別的牛種,即使只是C1,也比市場上其他非和牛牛肉品質要高,朋友們請別混淆了。
和牛的評定主要是四個標准:
一,瘦肉的顏色。
二,脂肪的顏色。
三,瘦肉和脂肪的分布比例。
四,肉的質感。
評比時取最低標准最終判定整個肉的等級。比如一塊肉有三個標准都達到了A4,但有一個只達到了A2,那麼整塊肉最終也只能定為A2級,這就是日本和牛嚴格的地方了!
4、澳大利亞
澳洲牛肉是以依照MLA機構制定出的MSA的標准,以肉質色澤、脂肪品質和成熟度等分為M1 ~ M9級,相當著重大理石油花的分布比例。
有兩項數值指標可以判定油花的等級:AUS-MEAT和MSA,AUS-MEAT由低至高為1~9,對應到MSA則是300~1100。
M8~M9等級的和牛
不過自從引進日本和牛配種、以人工繁殖的方式培育成「澳洲和牛」後,因其美味程度遠勝於M9 ,也些餐廳會在菜單上寫著M9+,於是民間廠商便自行增定了M10~ M12級。
澳洲和牛的M12 最高級大概接近日本和牛的A5 等級,市面餐廳販售的則大多是M9、M10 兩級(接近日本和牛的A3),價格約是美國牛的USDA Prime 等級的兩倍以上。
③ 肉牛品種有哪些,世界著名肉牛品種簡介
肉牛品種是肉牛業發展的基礎。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我國有關部門先後引入22個肉牛品種和肉乳兼用品種,這些都是近代世界肉牛名種。主要有英國的海福特牛、林肯牛、短角牛、安格斯牛,法國的夏洛來、利木贊牛、蒙貝利亞牛(西門塔爾牛支系,乳肉兼用品種),義大利的皮爾蒙特牛、契安尼娜牛,美國的婆羅門牛和聖格魯迪牛,比利時的比利時藍白牛,瑞士的西門塔爾牛(肉乳兼用品種)、褐牛(肉乳兼用),德國和奧地利的黃牛(肉乳兼用品種),荷蘭的黑白花牛(乳肉兼用俗稱小荷蘭),它們與我國的黃牛雜交都表現出良好的適應性和生產能力,這些引進品種對我國黃牛改良和肉牛產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④ 澳洲牛排,紐西蘭牛排,有什麼區別,哪種牛排更好吃性價比高
牛肉的種類特別多,而最常見用來當做牛排的有四種
菲力牛排(FILLET)
牛排這么多品種,到底有什麼區別?
在澳洲又稱為「眼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幾乎不含肥膘。在牛排中是絕對的王牌,由於肉質嫩,很受愛吃瘦肉朋友的青睞
肉眼牛排(RIB-EYE)
牛排這么多品種,到底有什麼區別?
肉眼牛排並不是指牛眼部的肉,而是近肋骨末端的一小部分,之所以稱為肉眼,是因為這部分肌肉具有圓形橫切面。這部分肉質柔嫩,肥瘦兼而有之,含有雪花紋,通過煎烤之後味道較香
西冷牛排(SIRLOIN)
牛排這么多品種,到底有什麼區別?
又稱為沙朗牛排,肉質鮮嫩又帶油花嫩筋,取自後腰脊肉,外延有一圈呈白色的肉筋,比起菲力更有嚼勁以及韌性。由於比較有嚼勁不宜煎得過熟
T骨牛排(T-BONE)
牛排這么多品種,到底有什麼區別?
又稱丁骨牛排,呈T字形,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字骨兩側的肉量不均,呈一側多一側少,量多一側是西冷,量稍小的便是菲力。由於T骨整體的烹飪過程較為粗糙,美式餐廳較為常見,而以精緻烹飪的法式餐廳則較少採用
牛排熟度
牛排這么多品種,到底有什麼區別?
牛排和其他的餐點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熟度的控制,這也是西餐廳在點餐中必問的問題,那麼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下牛排有哪些熟度。
一分熟牛排(Rare)
牛排內部為血紅色且內部各處保持一定溫度,同時有生熟部分
三分熟牛排(Medium Rare)
大部分肉接受熱量滲透至中心,但還未產生較大變化,切開後,上下兩側呈現熟肉棕色,向中心處轉為粉色再然後中心為鮮肉色,會有血滲出
五分熟牛排(Medium)
牛排內部為區域粉紅且夾雜著熟肉的淺灰和棕褐色,整個牛排溫度口感均勻
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
牛排內部主要為淺灰棕褐色,夾雜著少量粉紅色,質感偏厚重,有咀嚼感
全熟牛排(Well Done)
牛排通體為熟肉褐色,牛肉整體已經烹熟,肉感厚重
之所以覺得牛排很老不好吃,其實也是因為中國的飲食結構習慣吃熟食,所以大多牛排都點七分熟或者全熟,而如果要口感柔嫩的話,牛排的熟度控制在三分熟或者五分熟比較好。但是牛排的嫩與肉香是不可兼得的,通常七分熟或者全熟的牛排更能散溢出肉的香味。所以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定牛排的熟度。
草飼、谷飼
有機牛肉
牛排這么多品種,到底有什麼區別?
近幾年牛肉的噱頭越來越多,不少紙船牛排還是西餐廳,都會在牛肉前綴上谷飼或者草飼,而價格也是千差萬別,在這里可以簡單說一下這些牛肉有什麼區別
草飼牛肉
以天然放牧的草飼牛隻吃草,成長周期長,因為運動量多,大部分油脂積聚在皮下,包覆在肌肉外,滲入肌肉里的大理石紋優化不多,肉質相對精瘦,脂肪含量較低、熱量也較低,富含營養,所以價格整體會比谷飼牛高
牛排這么多品種,到底有什麼區別?
谷飼牛肉
近幾十年內發展起來的新飼養方式,將牛隻養在牛棚中,以玉米為主的谷類飼料進行混合喂養,通常也會添加葯物或抗生素來維護牛隻的健康。谷飼牛的成長速度快,相比草飼牛擁有更為柔嫩的口感,肉質油花均勻飽滿,是大多數低廉的西餐廳的首選
牛排這么多品種,到底有什麼區別?
有機牛肉
是指沒有打過激素、抗生素或荷爾蒙等葯劑的牛隻,並且飼養時都採用有機飼料,有機飼料是指生長過程中,未曾使用化肥及農葯的牧草或者穀物。有機牛肉由於飼養成本較高,以經成為市場上高端的牛肉品種
⑤ 世界上生產高檔牛肉的肉牛有哪些品種
只有極少的牛肉,才無愧於頂級牛肉--那就是擁有大理石般瑰麗花紋、絨雪般細膩口感的雪花牛肉。
No.1日本--神戶牛肉
喜歡牛排的人不會不知道日本神戶,要達到神戶牛的標准,最基本條件是牛於兵庫縣出生及長大,擁有純正的但馬牛血統。它的肉質富於彈性而柔軟,帶著如魔幻般雪花大理石紋理;入口之後彷彿要在舌尖溶化。
No.2義大利--奎寧牛
翁布里亞大面積的山地、丘陵牧草豐厚鮮美,是良好的牧場,這里飼養著世界知名的肉牛奎寧牛Chianina。初生的小牛呈淺咖啡色,4個月後才變成通體雪白。奎寧牛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肉牛品種,母牛平均體重為500到700公斤,公牛為800到1300公斤。公牛主要用於配種繁殖,母牛多用來食用。
No.3法國--夏洛莉牛
勃艮第地區位於法國東北部,是法國古老的葡萄酒產區。在勃艮第地區,牛肉於餐牌上佔有重要席位,因為此地也是夏洛莉牛的原產地。夏洛莉牛全身純白色,而這種牛肉據稱是法國的頂級極品。
No.4澳大利亞--谷飼安格斯牛
肉牛的飼養方法一般分為兩種,用牧草(grass)喂養的牧草飼養和用穀物(grain)喂養的穀物飼養。穀物飼養的安格斯牛肉口感比牧草飼養的牛肉更細膩。
⑥ 澳洲和牛跟安格斯和牛的區別哪個更好
你問的問法有問題。
澳洲是產地,和牛是牛的品種。澳洲和牛是澳洲產的雜交和牛。
安格斯是牛的品種,和牛是牛的品種。安格斯和牛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
安格斯牛的原產地是英國,不過英國畜牧業發達,安格斯純種牛已經遍布世界各地。所以澳洲安格斯牛就是純粹的安格斯牛。
而和牛不一樣,日本把和牛的基因優勢保管的很好,純種和牛都是日本國內。
就算國外有純種日本和牛,日本人估計也不會承認也不會授權。
所以日本和牛在世界的狀況是JY滿天飛,母牛在國內。(這個說法是牛肉圈內的說法,未經證實。)
和牛公牛JY被運到國外以後怎麼辦呢?
與安格斯牛進行培養雜交。
一圖可解釋:
安格斯和牛雜交F1-F4
一句話解釋:澳洲和牛一般就是雜交和牛。不要相信什麼pure blood澳洲和牛的存在。
⑦ 澳洲牛肉介紹資料
澳洲牛肉是不含防腐劑、添加劑和色素的天然產品。
澳大利亞像全球100多個市場提供牛肉,是時間最大的牛肉出口國之一。澳大利亞畜牧和肉類工業以食品安全、整體化和出色的產品質量而著稱於世並應以為榮。
澳大利亞是國際公認的沒有瘋牛病和口蹄疫的國家。為了保持澳大利亞產品的高標准,澳大利亞牛肉業和各級政府共同努力簡歷了嚴格的標准和體系,以保證生產的整體化和產品的可追溯性。
牛肉的好處
蛋白質-澳洲牛肉可以提供高質量、易吸收的蛋白質,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所有必須的氨基酸。有研究表明:吸收越多的蛋白質,越容易提高飽足感,從而有益於體重控制。
鐵-澳洲牛肉可以提供豐富的可吸收的血紅素鐵。事實上,兒童有規律的吃肉可以減少缺鐵性貧血的可能性,而在亞洲地區,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營養不足現象。鐵是給血液循環送氧氣的必須營養物質,也是大腦發育和新陳代謝的主要元素。
鋅-澳洲牛肉富含免疫系統需要的抗氧化劑-鋅,可以促使傷口癒合和生長的需要。
當您有下列情況可能缺鐵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勞
眼神容易呆滯,皮膚較無血色、手腳冰冷、無力
聽覺受到影響,經常頭暈、疲勞
智能發展不完全,記憶力差
學習能力緩慢(如語音及走路),手腳協調及平衡感差
脾氣容易暴躁
維生素B12-存在於動物食品中,在腦細胞和DHA合成傳輸信息過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歐米加-3脂肪酸-澳洲牛肉富含歐米加-2脂肪酸(EPA和DHA),在腦健康和眼力功能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它的營養物質-澳洲瘦牛肉其它多種營養物質,包括硒、其它維生素B族和磷。
瘦牛肉--草飼牛肉佔主導地位,因而肉類偏瘦並富含脂肪酸歐米加3.澳洲牛肉是把肥肉完全剔除,食用時搭配蔬菜和沙拉,就可以得到健康、均衡的營養。
牛肉分級:
以油花、風味、香味三方面來決定,澳洲牛肉的油花從4至12共分為9級,平均都是6級,連到9級以上就是很高級的肉了,數字越高,表示牛肉的肥瘦愈像大理石紋,12級就是最頂級了。而M12級牛肉相等於日本的A5級牛肉。現在香港常吃到的[極黑牛]或[和牛],主要就是來自澳洲。
⑧ 一般市面上的澳洲雪花牛肉是什麼牛,牛的什麼地方的肉
澳洲雪花牛其實就是日本和牛的種 弄到澳洲去養出來的
⑨ 什麼是m9牛排
m9牛排是澳洲和牛的牛肉分類等級。澳洲和牛的牛肉分類等級,以肉色深淺和脂肪分布來劃分為M1至M12級(主要為M4至M12級)。M9級別的和牛,雪花般的油花分布最均勻,口感也最好,是高級別的澳洲和牛牛排。但是澳洲牛的肉味較淡,M9級也只能到日本的A3級水平。
十多年前,澳洲農民將日本的母牛帶到澳洲來繁殖,並且引入美國的安格斯牛來配種,(也有100%純種血統的和牛),並以日本的飼養技術來養殖,培養出「澳洲和牛」,其美味遠超M9級牛肉,所以在M9以上又加多了M10、M11和M12級,而M12級牛肉相等於日本的A5級牛肉。
一分熟牛排(rare):牛排內部為血紅色且內部各處保持一定溫度,同時有生熟部分。
三分熟牛排(medium rare):大部分肉接受熱量滲透傳至中心,但還未產生大變化,切開後 上下兩側熟肉棕色,向中心處轉為粉色再然後中心為鮮肉色,伴隨刀切有血滲出。(新鮮牛肉和較厚牛排這種層次才會明顯,對冷凍牛肉和薄肉排很難達到這種效果)
五分熟牛排(medium):牛排內部為區域粉紅可見且夾雜著熟肉的淺灰和綜褐色,整個牛排溫度口感均衡。
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牛排內部主要為淺灰綜褐色,夾雜著少量粉紅色,質感偏厚重,有咀嚼感。
全熟牛排(well done):牛排通體為熟肉褐色,牛肉整體已經烹熟,口感厚重。
⑩ 沙朗牛排 惠靈頓牛排 眼肉牛排 安格斯牛肉 澳洲和牛哪個更高級美味
一、菲力牛排更嫩。菲力牛排也就是牛裡脊、嫩牛柳,肉質很嫩,而且油脂少,非常適合孩子食用。
搜狗問問
二、沙朗牛排取自後腰脊肉,含一定肥油,尤其是外延有一圈呈白色的肉筋,上口相比菲力牛排更有韌性、有嚼勁,適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
搜狗問問
拓展資料
1.沙朗(Sirloin Steak),指牛的後腰肉,帶膘的牛排。肉質細嫩度僅次於菲力,脂肪量較菲力高,牛排烹調手法適合單份扒或整條烤。加上沙朗牛排位於牛運動量非常少的部位,肉質鮮嫩的同時布滿了油花,彷彿大理石紋在你眼前展現動人的形態。
2.牛排分為五種,分別為沙朗牛排、菲力牛排、丁骨牛排、肋眼牛排、牛小排。對於最為昂貴的菲力牛排,很多人都喜歡將它與鮮美的西冷牛排對比。
3.菲力牛排四個字中的菲力,指的是牛裡脊肉(beef tenderloin)。在澳洲,這塊肉被稱為「眼菲力」,在法國和英國被稱為filet和fillet,中文音譯菲力。菲力牛排就是用一定厚度的牛裡脊肉做出的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