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貿易逆差和貿易順差是怎麼回事》
問題:自由貿易還是保護貿易好?
懸賞分:10 - 解決時間:2009-6-2 13:39
自由貿易還是保護貿易更好呢?一般大家都會說自由貿易更好,有助於經濟發展,那為什麼保護貿易還是存在呢?而且很多國家也在實行?
如果說各有好處,那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各適合在什麼情況下實行呢?
中國現在政府對於貿易又是一個什麼態度呢?
我的回答:
作業??我是學生所以只能說下我自己看法思路,參考吧
首先,看到這個問題我第一感覺就是你對 自由貿易與保護貿易的理解不到位,尤其是 「自由貿易還是保護貿易更好呢?一般大家都會說自由貿易更好,有助於經濟發展,那為什麼保護貿易還是存在呢?而且很多國家也在實行? 」這個問題很業余,,當然從全球經濟角度看,自由貿易是更能促進全球發展,但是因為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國內產業的比較優勢和相對優勢也不一樣,所以讓全球經濟自由放任的話,很多不發達國家產業將受到很大的打擊,基礎產業會發展部起來
比如汽車生產,從一開始中國就比日本、美國等汽車大國落後幾十年!!此時要是中國不通過政策保護等手段,來保護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那麼根據資本流動等,中國只能成為產業鏈中利潤最低的組裝、生產環節..利潤極低!!!!根本與微笑曲線兩端的高附加領域無緣...
給你個方向思路、其他問題自己思考!!國際貿易的專業詞彙的理解方式不能跟小學理解詞彙那樣,只從字面理解,我們的每個詞後面都是有其背景及隱含的意義!!
在這自由貿易風狂吹的時代,但是保護貿易是不會消失的,因為,不同國家都有其最根本的利益所在..那是根基..不許破壞
上面的回答是我以前給另一個人回答的,對於貿易逆差和順差的概念樓上的已經給你答案了!!兩者沒有好事壞事之分...只有根據不同的形式和國家政策才能做出相對比較!!還是那句話,國貿的屬於不能像小學語文一樣單看字面意思!!
② 澳大利亞的對外貿易情況以及國家資源的情況
澳大利亞地處南太平洋和印度洋,是南大地區經濟最發達的國家。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以來,澳大利亞經濟保持持續增長。從1996年至2006年的十一年間,該國實際GDP平均增長率達到了3.5%,是世界上經濟增長強勁的國家之一。2006-07財年,澳GDP達9257億澳元,同比增長3.3%。人均GDP在OECD國家排名第10位。
澳大利亞通過一系列有效的經濟結構調整和改革,保證了國家經濟金融和社會發展,經受住了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與考驗,連續16年保持快速增長,並維持了較低的通脹率和失業率。澳大利亞連續被OECD評為世界最具活力的經濟體。
服務業、製造業、采礦業和農業是澳大利亞的四大主導產業。據澳大利亞官方統計,2006-07財年澳大利亞服務業(7826億澳元)、製造業(979.8億澳元)、采礦業(487.5億澳元)和農業(233.7億澳元)的產值,分別佔GDP的82.1%、10.3%、5.1%和2.5%。服務業是澳大利亞優勢產業。近年來,在新興經濟體對原材料巨大需求的帶動下,澳大利亞采礦業快速增長。澳大利亞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雖有所下降,但農業的產量、產值和效益均不斷提高,農產品出口也在大幅增加。
2006年,澳大利亞私人消費與政府消費分別達到5433.7億和1718.5億澳元,佔GDP的比重分別為58.9%和 18.6%,消費在澳大利亞經濟中處於更重要的地位。
澳大利亞通貨膨脹率一直處於較低水平。其中,2003年和2004年該國消費物價指數分別增長1.9%和2%。從2005年起,澳大利亞通脹率有所抬頭,相應地提高基準利率,進一步抑制通貨膨脹。
對外貿易是澳大利亞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澳農業產品的70%、資源產品的80%以及製造業18%用於出口,服務業出口佔有相當大比重,服務業出口達到480億美元。2007年,澳大利亞商品進出口貿易總額3559億澳元,比上年增加161億澳元,增長4.7%。其中,出口1681億澳元,較上年增長2.6%,進口1878億澳元,較上年增長6.7%。貨物貿易逆差197億澳元。2007年。澳政府不斷完善國際貿易環境,2004年以來,先後與新加坡、美國、泰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在多邊貿易合作方面,澳積極推動多哈回合談判,並在全球氣候變暖和環境等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
中澳貿易最早可追溯至十九世紀末期。新中國成立後,民間貿易一直未曾中斷。1972年兩國建交以來,兩國經濟交流與合作不斷加強。近年來,中澳兩國經貿合作往來密切、互動頻繁。2003年,兩國簽訂了中澳經貿合作框架協議,推動雙邊礦業、農業、服務業、投資、知識產權保護等16個領域合作,2005年,兩國啟動中澳自貿區談判,現已進行了11輪談判。雙邊經貿關系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
據中方統計,2007年,中澳雙邊貿易穩步增長,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438.5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33.1%。其中,中國對澳出口180億美元,增長32.1%;從澳進口258.5億美元,增長33.8%。澳大利亞成為中國第九大貿易夥伴,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場。
澳對中國出口的主要產品有:金屬礦砂,羊毛,原油,煤炭,皮類,有色賤金屬廢料,食品與活畜,機器及運輸設備等。澳自中國進口的主要產品有:電腦及配件,通訊設備,玩具、游戲及運動商品,傢具,紡織服裝,化學製品,鞋,視聽收錄機及電視機,塑料與金屬製品,普通機械產品等。
近年來,中澳兩國的相互投資也發展得很快。截止到2008年5月,中國新批澳在華投資項目8754個,合同外資金額184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5.23億美元。分布在製造業、批發零售、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領域。澳大利亞是中國吸收外資的主要來源地之一。截至2007年底, 經商務部批准或備案的中國在澳投資項目已超過340家,我對澳直接投資額17.3億美元,主要集中在資源開發、服務業、房地產及進出口貿易等領域。中澳兩國已互為重要的投資夥伴
③ 為什麼逆差引起貿易條件惡化
准確來說,應該是貿易條件惡化引起逆差。
貿易逆差 (trade deficit)也稱為「 入超 」或「 留意赤字 」,是「 出超 」的對稱。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總值與進口總值之間的差額。
1、貿易條件惡化的因素包括:本幣升值,本國的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價格上升,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強等因素。
2、「過高的貿易順差或貿易逆差都會給我國對外貿易帶來不利影響,小幅度的貿易逆差是正常的,但也暴露了中國在國際市場中競爭力的一些問題,短期內中國貿易還是應該堅持質量效益好字當頭的發展方針,長遠而言則要繼續力促結構調整轉變。
3、商務部「外貿形勢白皮書」主要起草者之一,李雨時認為,目前中國外貿逆差增加,主要原因是進口增長迅猛。
他分析,進口超過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國內經濟迅速發展,需要大量進口原材料。國內原材料價格過快增長,也助推了進口大幅增長。「但是,隨著宏觀經濟調控措施實施,鋼鐵、鋁等工業品價格回落,中國對原材料的進口需求也將減少。因此,中國的貿易逆差將逐步減少,最後將趨於平衡」。
④ 為什麼一個國家長期處於貿易逆差會導致國內資源外流
以中國為例,世界通用的貿易結算手段為美元.出口我國產品可以獲得外匯即美元.而進口則需要用美元來買即消耗美元.貿易逆差則是出口所得帶來的美元利潤不足以支付進口所需要的美元時,就增加了對外債務.為了緩解貿易逆差就要刺激出口,導致國內資源的外流.
⑤ 為什麼貿易逆差過大不好
2 .貿易逆差( Un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所謂貿易逆差是指一國在特定年度內進口貿易總值大於出口總值,俗稱 「 入超 」,反映該國當年在對外貿易中處於不利地位。同樣,一國政府當局應當設法避免長期出現貿易逆差,因為大量逆差將致使國內資源外流,對外債務增加。這種狀況同樣會影響國民經濟正常運行.
⑥ 為什麼國際貿易逆差上升,外匯儲備會大量減少
貿易逆差是本國商品競爭力較差,進口大於出口。
對於進口,由於企業需要通過結售匯制度來購買美元對外支付,會減少外匯儲備。
對於出口,企業需要結售匯來賣出賺來的美元,會增加外匯儲備。
進口大於出口,於是總體結果是減少外匯儲備。
⑦ 為什麼出現貿易逆差表明該國的外匯儲備減少,該國商品國際競爭力弱,該國當年在對外貿易中處於不利地位
出現貿易逆差,當然表明本國需要拿出更多的外匯儲備來平衡這個差額,出現貿易逆差本國的外匯儲備就會越來越少,貿易是一國獲得外匯的最主要的途徑,貿易逆差可能是因為本國商品競爭力不強,處於不利地位。
⑧ 為什麼貿易逆差會導致本國貨幣貶值呢
貿易逆差差使得國內外匯市場上的外幣供給大於外幣需求,必然產生外幣貶值的預期和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從而導致本國貨幣貶值。
因此,貿易逆差產生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貿易逆差越大,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越大;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又加大了外資流入和貿易逆差的擴大,進一步增強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貿易逆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國在特定年份對外貿易活動狀況。與此同時,大量外匯盈餘通常會致使一國市場上本幣投放量隨之增長,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貨膨脹壓力,不利於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8)為什麼澳大利亞ict貿易逆差擴展閱讀:
貿易逆差( "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or "trade surplus" )。所謂貿易順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國出口貿易總額大於進口貿易總額,又稱" 出超 "。
貿易逆差就是在一定的單位時間里(通常按年度計算),貿易的雙方互相買賣各種貨物,互相進口與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額大過乙方的出口金額,或甲方的進口金額少於乙方的進口金額,其中的差額,對甲方來說,就叫作貿易順差,反之,對乙方來說,就叫作貿易逆差。貿易順差越多並不一定好,過高的貿易順差是一件危險的事情,意味著經濟的增長對外依存度過高。
⑨ 為什麼貿易逆差將使國內資源外流加劇貿易逆差不是本國的商品賣不出去嗎怎麼會使資源外流
逆差是貨幣給了別人,但實物或服務留給了自己,如果別人不用貨幣購買本國物品,那本國資源還多了呢。你的問題不嚴謹。
⑩ 澳大利亞的經濟現狀是什麼它有什麼優勢和劣勢和主要成功方面
澳大利亞是一個後起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全球排名第14,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排名中列第11。澳農牧業發達,自然資源豐富,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之稱,澳大利亞長期靠出口農產品和礦產資源賺取大量收入,盛產羊、牛、小麥和蔗糖,同時也是世界重要的礦產資源生產國和出口國。農牧業、采礦業為澳傳統產業。澳大利亞的高科技產業近幾年有較快發展,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有所提高。自1970年代以來,澳經濟經歷了重大結構性調整,旅遊業和服務業迅速發展,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逐漸增加,目前已達到70%左右。
近年來澳經濟持續增長,2005年經濟增長率為3.2%,從1997年至今的十年內,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率為3.6%。經濟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國民儲蓄率偏低,澳大利亞在1980年代初期受國際外部環境影響,曾經歷經濟衰退,1992年的失業率曾高達12%,經過政府和國民的不懈努力,過去十多年澳大利亞的經濟持續好轉,政府財政扭虧為盈,隨著政府出現財政盈餘,澳大利亞自2001年開始每年逐步降低個人所得稅,失業率下降到二十年來的最低水平。
澳大利亞主要的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 7730億美元(2007年度)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7,300美元(2007年度)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4.3% (2007年度)
失業率:4.2% (2007年10月)
貨幣匯率:1澳元=0.66美元 (2009年1月)
【工業】澳大利亞的工業以礦業、製造業和建築業為主。2004/2005財年礦業產值340.42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1%。製造業產值883.24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0.6%。建築業產值537.12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5%。
【農牧業】澳大利亞農牧業很發達,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2004/2005年度,農牧業產值達231 .68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8%;農牧業用地4.4億公頃,佔全國土地面積的57%。2004年農牧業就業人數34.6萬人。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油籽、棉花、蔗糖和水果。
【服務業】服務業是澳大力亞經濟最重要和發展最快的部門,2004/2005年度,服務業產值5954.46億澳元,佔澳國內生產總值的65.3%,就業人數699萬人,佔全部就業人數的74%。服務業中產值最高的行業是房地產及商務服務業、金融保險業,分別占服務業總產值的10.3%和8%。1997-1998年度至2002-2003年度的5年間,服務業實際增長22%,其中房地產及商務服務業增速最快,分別比5年前實際增長31%,年均增長率為6%。其次是通訊服務業,實際增長29%,年均增長率為6%。增長最慢的行業是教育,實際增長9%。
【對外貿易】澳大利亞對國際貿易依賴較大。2004/2005財年澳外貿總額3501.5億澳元,約佔GDP的42%,同比增長12.7%。貿易逆差為255億澳元,同比減少14億澳元。其中出口額1623.08億澳元,進口額1878.42億澳元。出口總額中,商品出口約佔76%,服務貿易出口占約24%。澳大利亞與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2004/2005年度,澳主要貿易夥伴依次為日本、中國、美國、韓國、紐西蘭、新加坡、英國、德國、中國台灣地區和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