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性價比比較高的可見分光光度計
我認為上海光譜723的比較好能夠與電腦連接,而且服務也比較好。我剛買的上海精科的,因光譜的沒有現貨要一個月才有,精科的723不能聯電腦,但是有現貨。
B. 元析的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怎麼樣
元析的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還是不錯的,之前有朋友在上海巴玖買過,用著說挺好的
C. minder雷達水質監測儀是澳洲的么
國家質檢總局公告
2005年第145號
為進一步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我局組織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依法管理的計量器具目錄(型式批准部分)」,現予以公布,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依法管理的計量器具目錄(型式批准部分)」的項目要辦理計量器具許可證、型式批准和進口計量器具檢定。
實施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目錄按現有規定執行。專用計量器具目錄由國務院有關部門計量機構擬定,報我局審核後另行公布。醫用超聲源、醫用激光源、醫用輻射源的管理按「關於明確醫用超聲、激光和輻射源監督管理范圍的通知」(技監局量發[1998]49號)執行。
自即日起,未列入本目錄的計量器具,不再辦理計量器具許可證、型式批准和進口計量器具檢定。
附件:中華人民共和國依法管理的計量器具目錄(型式批准部分)
二〇〇五年十月八日
附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依法管理的計量器具目錄(型式批准部分)
1. 測距儀:光電測距儀、超聲波測距儀、手持式激光測距儀;
2. 經緯儀:光學經緯儀、電子經緯儀;
3. 全站儀:全站型電子速測儀;
4. 水準儀:水準儀;
5. 測地型GPS接收機:測地型GPS接收機;
6. 液位計:液位計;
7. 測厚儀:超聲波測厚儀、X射線測厚儀、電渦流式測厚儀、磁阻法測厚儀、γ射線厚度計;
8. 體溫計:測量人體溫度的紅外溫度計(紅外耳溫計、紅外人體表面溫度快速篩檢儀);
9. 輻射溫度計:工作用全輻射感溫器、工作用輻射溫度計、500℃以下工作用輻射溫度計;
10. 天平:非自動天平;
11. 非自動衡器:非自動秤、非自行指示軌道衡、數字指示軌道衡;
12. 自動衡器:重力式自動裝料衡器、連續累計自動衡器(皮帶秤)、非連續累計自動衡器、動態汽車衡(車輛總重計量)、動態稱量軌道衡、核子皮帶秤;
13. 稱重感測器:稱重感測器;
14. 稱重顯示器:數字稱重顯示器;
15. 加油機:燃油加油機;
16. 加氣機:液化石油氣加氣機、壓縮天然氣加氣機;
17. 流量計:差壓式流量計、速度式流量計、液體容積式流量計、轉子流量計、靶式流量變送器、臨界流流量計、質量流量計、氣體層流流量感測器、氣體腰輪流量計、明渠堰槽流量計;
18. 水表:冷水表、熱水表;
19. 燃氣表:膜式煤氣表;
20. 熱能表:熱能表;
21. 風速表:輕便三杯風向風速表、輕便磁感風向風速表、電接風向風速儀;
22. 血壓計和血壓表:血壓計、血壓表;
23. 眼壓計:壓陷式眼壓計;
24. 壓力儀表:彈簧管式精密壓力表和真空表、彈簧管式一般壓力表、壓力真空表和真空表、膜盒壓力表、記錄式壓力表、壓力真空表及真空表、輪胎壓力表、壓力控制器、數字壓力計;
25. 壓力變送器和壓力感測器:壓力變送器、壓力感測器;
26. 氧氣吸入器:浮標式氧氣吸入器;
27. 材料試驗機:擺錘式沖擊試驗機、懸臂梁式沖擊試驗機、軸向加荷疲勞試驗機、旋轉純彎曲疲勞試驗機、拉力、壓力和萬能試驗機、非金屬拉力、壓力和萬能試驗機、電子式萬能材料試驗機、木材萬能試驗機、抗折試驗機、杯突試驗機、扭轉試驗機、高溫蠕變、持久強度試驗機;
28. 振動沖擊測量儀:工作測振儀、公害雜訊振動計、沖擊測量儀、基樁動態測量儀;
29. 測速儀:機動車雷達測速儀、定角式雷達測速儀;
30. 出租汽車計價器:出租汽車計價器;
31. 接地電阻測量儀器:接地電阻表、接地導通電阻測試儀;
32. 絕緣電阻測量儀:絕緣電阻表(兆歐表)、高絕緣電阻測量儀(高阻計);
33. 泄漏電流測量儀:泄漏電流測量儀(表);
34. 耐電壓測試儀:耐電壓測試儀;
35. 電能表:交流電能表、電子式電能表、分時計度(多費率)電能表、最大需量電能表、直流電能表;
36. 測量互感器:測量用電流互感器、測量用電壓互感器;
37. 電阻應變儀:電阻應變儀;
38. 場強測量儀:干擾場強測量儀、近區電場測量儀;
39. 微波輻射與泄漏測量儀:微波輻射與泄漏測量儀;
40. 心腦電測量儀器:心電圖機、腦電圖機、腦電地形圖儀、心電監護儀;
41. 電話計時計費器:單機型和集中管理分散計費型電話計時計費器、IC卡公用電話計時計費裝置;
42. 雜訊測量分析儀器:聲級計、雜訊劑量計、雜訊統計分析儀、個人聲暴露計、倍頻程和1/3倍頻程濾波器;
43. 聽力計:純音聽力計、阻抗聽力計;
44. 醫用超聲源:超聲多普勒胎兒監護儀超聲源、醫用超聲診斷儀超聲源、醫用超聲治療機超聲源、超聲多普勒胎心儀超聲源;
45. 焦度計:焦度計;
46. 驗光機:驗光機;
47. 照度計:紫外輻射照度計、光照度計;
48. 醫用激光源:醫用激光源;
49. 活度計:放射性活度計、用152Eu點狀γ標准源校準鍺γ譜儀、低本底α、β測量儀、α、β和γ表面污染儀、γ放射免疫計數器;
50. 環境與防護劑量(率)計:環境監測用X、γ輻射熱釋光劑量測量裝置、環境監測用X、γ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儀、輻射防護用X、γ輻射劑量當量(率)儀和監測儀、直讀式驗電器型個人劑量計、個人監測用X、γ輻射熱釋光劑量測量裝置、X、γ輻射個人報警儀、中子周圍劑量當量測量儀;
51. 劑量計:治療水平電離室劑量計、γ射線水吸收劑量標准劑量計(輻射加工級)、γ射線輻射加工工作劑量計、電子束輻射加工工作劑量計;
52. 醫用輻射源:外照射治療輻射源、醫用診斷X輻射源、醫用診斷計算機斷層攝影裝置(CT)X射線輻射源、γ射線輻射源(輻射加工用);
53. 測氡儀:測氡儀;
54. 熱量計:氧彈熱量計、水流型氣體熱量計、示差掃描熱量計;
55. 糖量計:手持糖量計、手持折射儀;
56. 電導儀:電導儀;
57. pH計:實驗室pH(酸度)計、船用pH計;
58. 分光光度計:可見分光光度計、單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熒光分光光度計、色散型紅外分光光度計、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全差示分光光度計;
59. 光譜儀:發射光譜儀、波長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儀;
60. 旋光儀:旋光儀、旋光糖量計;
61. 色譜儀: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離子色譜儀、凝膠色譜儀;
62. 濁度計:濁度計;
63. 煙塵粉塵測量儀:煙塵測試儀、粉塵采樣器、光散射式數字粉塵測試儀;
64. 總懸浮顆粒物采樣器:總懸浮顆粒物采樣器;
65. 大氣采樣器:大氣采樣器;
66. 水質分析儀:覆膜電極溶解氧測定儀、水中油份濃度分析儀、化學需氧量(COD)測定儀、氨自動分析儀、生物化學需氧量(BOD5)測量儀、硝酸根自動監測儀、總有機碳分析儀、離子計;
67. 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報警)儀:二氧化硫氣體檢測儀、硫化氫氣體分析儀、一氧化碳檢測報警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紅外線氣體分析器、煙氣分析儀、化學發光法氮氧化物分析儀;
68. 易燃易爆氣體檢測(報警)儀: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光干涉式甲烷測定器、催化燃燒式甲烷測定器、催化燃燒型氫氣檢測儀;
69. 汽車排放氣體測試儀:汽車排放氣體測試儀;
70. 煙度計:濾紙式煙度計、透射式煙度計;
71. 測汞儀:測汞儀;
72. 水分測定儀:烘乾法穀物水分測定儀、電容法和電阻法穀物水分測定儀、原棉水分測定儀;
73. 呼出氣體酒精含量探測器:呼出氣體酒精含量探測器;
74. 光度計:火焰光度計、非色散原子熒光光度計;
75. 血細胞分析儀:血細胞分析儀
建議查下資料哦
感覺提問主意不是很清晰
D. 原子吸收分光光譜儀器,722光柵分光光度計,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區別
原子吸收光譜儀是分析化學領域中一種極其重要的分析方法,已廣泛用於冶金工業。原子吸收光譜法是利用被測元素的基態原子特徵輻射線的吸收程度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既可進行某些常量組分測定,又能進行ppm、ppb級微量測定,可進行鋼鐵中低含量的Cr、Ni、Cu、Mn、Mo、Ca、Mg、Als、Cd、Pb、Ad;原材料、鐵合金中的K2O、Na2O、MgO、Pb、Zn、Cu、Ba、Ca等元素分析及一些純金屬(如Al、Cu)中殘余元素的檢測。
光譜儀器的產生原子吸收光譜作為一種實用的分析方法是從1955年開始的。這一年澳大利亞的瓦爾什(A.Walsh)發表了他的著名論文『原子吸收光譜在化學分析中的應用』奠定了原子吸收光譜法的基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Hilger, Varian Techtron及Perkin-Elmer公司先後推出了原子吸收光譜商品儀器,發展了瓦爾西的設計思想。到了60年代中期,原子吸收光譜開始進入迅速發展的時期。電熱原子吸收光譜儀器的產生1959年,蘇聯里沃夫發表了電熱原子化技術的第一篇論文。電熱原子吸收光譜法的絕對靈敏度可達到10-10g,使原子吸收光譜法向前發展了一步。原子吸收分析儀器的發展隨著原子吸收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原子吸收儀器的不斷更新和發展,而其它科學技術進步,為原子吸收儀器的不斷更新和發展提供了技術和物質基礎。
近年來,使用連續光源和中階梯光柵,結合使用光導攝象管、二極體陣列多元素分析檢測器,設計出了微機控制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為解決多元素同時測定開辟了新的前景。微機控制的原子吸收光譜系統簡化了儀器結構,提高了儀器的自動化程度,改善了測定準確度,使原子吸收光譜法的面貌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光譜法是依椐處於氣態的被測元素基態原子對該元素的原子共振輻射有強烈的吸收作用而建立的。該法具有檢出限低准確度高,選擇性好,分析速度快等優點。
度吸收光程,進樣方式等實驗條件固定時,樣品產生的待測元素相基態原子對作為銳線光源的該元素的空心陰極燈所輻射的單色光產生吸收,其吸光度(A)與樣品中該元素的濃度(C)成正比。即 A=KC 式中,K為常數。據此,通過測量標准溶液及未知溶液的吸光度,又已知標准溶液濃度,可作標准曲線,求得未知液中待測元素濃度。
722分光光度計
該儀器適用於對可見光譜區域內物質的含量進行定量分析,可廣泛應用於工廠、學校、冶金、農業、食品、生化、環保、石油化工、醫療衛生等單位的基礎實驗室。722分光光度計
主要用途:
在近紫外和可見光譜區域內對樣品物質作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是理化實驗室常用分析儀器之一。
工作原理:
分光光度計的基本原理是溶液中的物質在光的照射激發下,產生了對光吸收的效應,物質對光的吸收是具有選擇性的,各種不同的物質都具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譜,因此當某單色光通過溶液時,其能量就會被吸收而減弱,光能量減弱的程度和物質的濃度有一定的比例關系,也即符合於比色原理---比耳定律。
工作環境:
1、該儀器應安放在乾燥的房間內,使用溫度為5°C~35°C。
2、使用時放置在堅固平穩的工作台上,而且避免強烈震動或持續震動。 3、室內照明不宜太強,且避免日光直射。
4、電風扇不宜直接吹向儀器,以免影響儀器的正常使用。
5、盡量遠離高強度的磁場、電場及發生高頻波的電器設備。
6、供給儀器的電源為220伏±10%,49.5--50Hz,並須裝有良好的接地線。宜使用100W以上的穩壓器,以加強儀器的抗干擾性能。
7、避免在有硫化氫、亞硫酸氟等腐蝕性氣體的場所使用。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工作原理
物質的吸收光譜本質上就是物質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長的光能量, 相應地發生了分子振動能級躍遷和電子能級躍遷的結果。由於各種物質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 、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間結構,其吸收光能量的情況也就不會相同,因此,每種物質就有其 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譜曲線,可根據吸收光譜上的某些特徵波長處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別或 測 定該物質的含量,這就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礎。分光光度分析就是根據物質的吸 收光譜研究物質的成分、結構和物質間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基礎是朗伯-比爾(Lambert-Beer)定律。即物質在一定濃度 的吸光度與它的吸收介質的厚度呈正比。
主要應用
3.1 檢定物質 根據吸收光譜圖上的一些特徵吸收,特別是最大吸收波長雖ax和摩爾吸收系數是檢定物質的常用物理參數。這在葯物分析上就有著很廣泛的應用。在國內外的葯典中,已將眾多的葯物紫外吸收光譜的最大吸收波長和吸收系數載入其中,為葯物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手段。
3.2 與標准物及標准圖譜對照 將分析樣品和標准樣品以相同濃度配製在同一溶劑中,在同一條件下分別測定紫外可見吸收光譜。若兩者是同一物質,則兩者的光譜圖應完全一致。如果沒有標樣,也可以和現成的標 准譜圖對照進行比較。這種方法要求儀器准確,精密度高,且測定條件要相同。
3.3 比較最大吸收波長吸收系數的一致性
3.4 純度檢驗
3.5 推測化合物的分子結構
3.6 氫鍵強度的測定 實驗證明,不同的極性溶劑產生氫鍵的強度也不同,這可以利用紫外光譜來判斷化合物在不 同溶劑中氫鍵強度,以確定選擇哪一種溶劑 。
3.7 絡合物組成及穩定常數的測定
3.8 反應動力學研究
3.9 在有機分析中的應用
有機分析是一門研究有機化合物的分離、鑒別及組成結構測定的科學,它是在有機化學和分析化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綜合性學科。
大體上就是這樣啦!!
E. GBC Avanta 系列原子吸收 3000
原子吸收光譜法的優點與不足 原子吸收光譜的發展歷史 原子吸收分析的理論 原子吸收光譜的產生 原子吸收光譜與原子結構 原子吸收光譜的輪廓 原子吸收光譜的測量 原子吸收光譜儀器
光源
原子化器 分光器 檢測系統 干擾效應及其消除方法 干擾效應 背景校正方法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的實驗技術
測定條件的選擇 分析方法 原子熒光光譜分析方法
原子熒光光譜的產生及其類型
原子熒光測量的基本關系式
原子熒光分析儀器
原子吸收光譜法是本世紀50年代中期出現並在以後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儀器分析方法,這種方法根據蒸汽相中被測元素的基態原子對其原子共振輻射的吸收強度來測定試樣中被測元素的含量。它在地質、冶金、機械、化工、農業、食品、輕工、生物醫葯、環境保護、材料科學等各個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圖3.1)是一台商品原子吸收光譜儀:
圖 3.1 商品原子吸收分析儀器
3.1.1 原子吸收光譜法的優點與不足
<1> 檢出限低,靈敏度高。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檢出限可達到ppb級,石墨爐原子吸
收法的檢出限可達到10-10-10-14g。
<2> 分析精度好。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中等和高含量元素的相對標准差可<1%,其准
確度已接近於經典化學方法。石墨爐原子吸收法的分析精度一般約為3-5%。
<3> 分析速度快。原子吸收光譜儀在35分鍾內,能連續測定50個試樣中的6種元素。
<4> 應用范圍廣。可測定的元素達70多個,不僅可以測定金屬元素,也可以用間接
原子吸收法測定非金屬元素和有機化合物。
<5> 儀器比較簡單,操作方便。
<6> 原子吸收光譜法的不足之處是多元素同時測定尚有困難,有相當一些元素的測
定靈敏度還不能令人滿意。
3.1.2 原子吸收光譜的發展歷史
第一階段 原子吸收現象的發現與科學解釋
早在1802年,伍朗斯頓(W.H.Wollaston)在研究太陽連續光譜時,就發現了太陽連續光譜中出現的暗線。1817年,弗勞霍費(J.Fraunhofer)在研究太陽連續光譜時,再次發現了這些暗線,由於當時尚不了解產生這些暗線的原因,於是就將這些暗線稱為弗勞霍費線。1859年,克希荷夫(G.Kirchhoff)與本生(R.Bunson)在研究鹼金屬和鹼土金屬的火焰光譜時,發現鈉蒸氣發出的光通過溫度較低的鈉蒸氣時,會引起鈉光的吸收,並且根據鈉發射線與暗線在光譜中位置相同這一事實,斷定太陽連續光譜中的暗線,正是太陽外圍大氣圈中的鈉原子對太陽光譜中的鈉輻射吸收的結果。
第二階段 原子吸收光譜儀器的產生
原子吸收光譜作為一種實用的分析方法是從1955年開始的。這一年澳大利亞的瓦爾西(A.Walsh)發表了他的著名論文'原子吸收光譜在化學分析中的應用'奠定了原子吸收光譜法的基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Hilger, Varian Techtron及Perkin-Elmer公司先後推出了原子吸收光譜商品儀器,發展了瓦爾西的設計思想。到了60年代中期,原子吸收光譜開始進入迅速發展的時期。參閱參考文獻〔1〕
第三階段 電熱原子吸收光譜儀器的產生
1959年,蘇聯里沃夫發表了電熱原子化技術的第一篇論文。電熱原子吸收光譜法的絕對靈敏度可達到10-12-10-14g,使原子吸收光譜法向前發展了一步。近年來,塞曼效應和自吸效應扣除背景技術的發展,使在很高的的背景下亦可順利地實現原子吸收測定。基體改進技術的應用、平台及探針技術的應用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穩定溫度平台石墨爐技術(STPF)的應用,可以對許多復雜組成的試樣有效地實現原子吸收測定。參閱參考文獻〔2〕
第四階段 原子吸收分析儀器的發展
隨著原子吸收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原子吸收儀器的不斷更新和發展,而其它科學技術進步,為原子吸收儀器的不斷更新和發展提供了技術和物質基礎。近年來,使用連續光源和中階梯光柵,結合使用光導攝象管、二極體陣列多元素分析檢測器,設計出了微機控制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為解決多元素同時測定開辟了新的前景。微機控制的原子吸收光譜系統簡化了儀器結構,提高了儀器的自動化程度,改善了測定準確度,使原子吸收光譜法的面貌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聯用技術(色譜-原子吸收聯用、流動注射-原子吸收聯用)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色譜-原子吸收聯用,不僅在解決元素的化學形態分析方面,而且在測定有機化合物的復雜混合物方面,都有著重要的用途,是一個很有前途的發展方向。
3.2.1 原子吸收光譜的產生
當有輻射通過自由原子蒸氣,且入射輻射的頻率等於原子中的電子由基態躍遷到較高能態(一般情況下都是第一激發態)所需要的能量頻率時,原子就要從輻射場中吸收能量,產生共振吸收,電子由基態躍遷到激發態,同時伴隨著原子吸收光譜的產生。
3.2.2 原子吸收光譜與原子結構
由於原子能級是量子化的,因此,在所有的情況下,原子對輻射的吸收都是有選擇性的。由於各元素的原子結構和外層電子的排布不同,元素從基態躍遷至第一激發態時吸收的能量不同,因而各元素的共振吸收線具有不同的特徵。
原子吸收光譜位於光譜的紫外區和可見區。
3.2.3 原子吸收光譜的輪廊
原子吸收光譜線並不是嚴格幾何意義上的線,而是占據著有限的相當窄的頻率或波長范圍,即有一定的寬度。原子吸收光譜的輪廓以原子吸收譜線的中心波長和半寬度來表徵。中心波長由原子能級決定。半寬度是指在中心波長的地方,極大吸收系數一半處,吸收光譜線輪廓上兩點之間的頻率差或波長差。半寬度受到很多實驗因素的影響
F. eppendorf分光光度計 怎麼樣
小型台式高速離心機, 最高轉速:17,500 rpm最大容量:30 x 1.5/2.0 ml 或 6 x 50 ml最大相對離心力:30,130 x g溫度范圍:-11℃~40℃噪音:< 63 dBA德國/(進口) 8000~9000美元
G. 進口串聯石墨爐/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品牌有哪些
美國珀金埃爾默PE、美國安捷倫(瓦里安)、美國賽默飛世爾(熱電)、德國耶拿、日本島津、日本日立、澳大利亞GBC,加拿大歐羅拉
北京龍天韜略科技
H.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發展簡介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發展歷程
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出現
原子吸收光譜作為一種實用的分析方法是從 1955 年開始的。這一年澳大利 亞的瓦爾西(A.Walsh)發表了他的著名論文 《原子吸收光譜在化學分析中的應用》 奠定了原子吸收光譜法的基礎。50 年代末和 60 年代初,Hilger, arian Techtron 及 Perkin-Elmer 公司先後推出了原子吸收光譜商品儀器, 發展了瓦爾西的設計思 想。到了 60年代中期,原子吸收光譜開始進入迅速發展的時期。
2 電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出現
1959 年,蘇聯里沃夫發表了電熱原子化技術的第一篇論文。 電熱原子吸收光譜法的絕對靈敏度可達到 10-12-10-14g,使原子吸收光譜法向前發展了一步。 近年來,塞曼效應和自吸效應扣除背景技術的發展,使在很高的的背景下亦可順利地實現 原子吸收測定。基體改進技術的應用、平台及探針技術的應用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穩定溫度平台石墨爐技術(STPF)的應用,可以對許多復雜組成的試樣有 效地實現原子吸收測定。
3 原子吸收分析儀器的發展
隨著原子吸收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原子吸收儀器的不斷更新和發展,而其它科學技術進步,為原子吸收儀器的不斷更新和發展提供了技術和物質基礎。近年 來,使用連續光源和中階梯光柵,結合使用光導攝像管、二極體陣列多元素分析檢測器,設計出了微機控制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為解決多元素同時測定開辟 了新的前景。微機控制的原子吸收光譜系統簡化了儀器結構,提高了儀器的自動化程度,改善了測定準確度,使原子吸收光譜法的面貌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聯用
技術(色譜-原子吸收聯用、流動注射-原子吸收聯用)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色譜-原子吸收聯用,不僅在解決元素的化學形態分析方面,而且在測定有機化合物 的復雜混合物方面,都有著重要的用途,是一個很有前途的發展方向。
I. thermo evolution 201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 怎麼樣
紫外分光光度計與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區別在於: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量的范圍大些,由於各種不同光波發射的燈管不同,紫外和可見光所用就不同。
一般紫外分光光度計量程在200nm->500~600nm間(包括部分可見光);
可見分光光度計在340nm~1000nm;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就可以調節200nm~1000nm了。
同一種方法用不同的儀器去檢測,誤差是很大的,幾乎能達到5%;而且用同一種儀器在不同空間和時間下測量的數據誤差也能達到1%。但是測量後經過各自的空白校正,相信誤差不會超過1%,所以用不同的儀器測的數據整理後是可以通用的,但是沒有經過空白校正的數據不能互相代替。
PS:用紫外分光時一定要用石英比色皿,不能用玻璃比色皿,因為紫外線很難透過玻璃的。
J. 國產的超微量分光光度計怎麼樣和進口的差距大嗎
實驗室用的Quawell超微量分光光度計Q5000,國際品質,服務也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