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成為一名麻醉師
首先,你要知道,壓根沒有「麻醉師」這樣一種職業!從事麻醉工作的是「麻醉醫生」,而不是技師,而麻醉醫生,根本就是臨床醫生,因為麻醉學是臨床醫學的一個亞專科,跟內科外科病理科影像科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從事麻醉工作的,是需要有臨床執業醫師資格的臨床醫生。麻醉醫生跟其他科的醫生一樣,需要接受正規的本科或者專科臨床醫學或者臨床麻醉學專業教育,畢業後考取執業醫師或者助理執業醫師資格,並在醫院注冊為麻醉專業後,才可以開展臨床麻醉工作。
所以,想成為一名麻醉醫生,首先要考取醫學院校的臨床醫學專業或者專門的麻醉專業,畢業後獲得對應的學位,然後考執業醫師或者助理(後者只能在縣以下級別的醫療單位工作)。這跟成為其他專業的醫生沒有任何區別。
Ⅱ 去澳大利亞當麻醉師都需要考什麼證書
需要英聯邦專科執業醫師資格。
簡介:
USMLE在總體上其分為三步即,STEP1, STEP2, STEP3 。其中STEP2又分為CS (Clinical Skill),和CK (clinical knowledge)。
STEP1
主要是針對基礎學科的考試,內容覆蓋所有的基礎醫學學科(包括Behavior science & psychiatry)。
顧名思義,STEP1是考U路上的第一步。同時這一步的分數對於今後的match(也就是找住院醫師培養項目)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光光及格是不行的!後面還會說到USMLE里一個很坑爹的設定!)
與國內主要是通過性的考試不同,USMLE的難度非常之大。每年約有50%的考生在考完STEP1之後會覺得比預期的要難。 (要想到參加這門考試的都是全美最刻苦的學生——醫學僧,以及比老美更刻苦的FMG ----- Foregin Medical Graates)
STEP2
主要就是臨床的內容啦,包括筆試STEP2 CK,和操作考試STEP2 CS。
通過STEP1之後你就可以來參加STEP2了,CK和CS的順序並沒有做規定。CK會有一個分數,這個分數將比較起來沒有STEP1的分數重要,但也只是相比較。CS則是pass or not。注意最近CS里新增了口語的項目,對於非英語母語國家的我們來說這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考完之前的這兩部之後,你就有資格去Match做住院醫師了。這是一個更加痛苦的過程,數據是2011年就讀於美國本土醫學院的美國人match成功率為93%,而FMG的match成功率只有46%(數據可能有偏差,但大體上偏差應該不大)。可想而知好的program(比如Mayo, MGH等等頂級醫院)match的成功率更低。
STEP3則是各州獨立的執照考試,側重於當地法律法規等。
各州對於STEP3的要求不盡相同,有些州不用做住院醫師即可考試(如MY,CA),也有的是在做住院醫師期間就可以,也有做幾年住院醫師之後才可以考的。考過之後你便獲得了本州的行醫執照。正式結束了USMLE的長征。
Ⅲ 澳洲的醫療,醫保是怎樣的
領取
想要有公費看病醫療,首先,你要有一張Medicare卡。Medicare卡並不神秘,每個澳洲的永久居民和澳洲公民都能申請Medicare卡,每個人都可以領到,沒有存在任何阻礙的因素。申請Medicare卡可以在Medicare的任何一個分支辦理。最簡單的,Town Hall就有一個分支,華人區如Chatswood、Eastwood等地都有。
看全科醫生和專科醫生
拿到Medicare卡之後,最直接了當的益處就是:免費看病。我們現在來說說日常生活中比較經常會碰見的看病問題。Medicare卡可以報銷你在GP(根據小編讀NAATI的經驗,GP可以理解為家庭醫生、社區醫生,或是全科醫生)處進行治療的門診費,以及在專科醫生處85%的費用。如果你的專科醫生是直接向Medicare索取費用的,那你不用付治療費(也就是人們常說的BULK BILLING)。
Medicare 承擔的費用包括:
· 醫生會診,包括專科醫生
· 治病所需的化驗和檢測,比如x光和病理化驗
· 驗光師進行驗光
· 醫生進行的大部分外科手術和治療
· 部分經認可的牙醫進行的外科治療
· Cleft Lip and Palate Scheme, (兔唇,唇齶裂)所列的具體項目
· Enhanced Primary Care (EPC) 計劃中所列的具體項目
小編溫馨提示:
上面所寫的承擔不一定指全部給免費哦,很多情況是要自付差額的,這就是為什麼看同樣的病,有的地方收錢有的地方不收錢,有的收得少,有的收得多。澳洲的就醫方式實行家庭/全科醫生首診制,也就是有任何的門診需要應先行到家庭醫生/全科醫生處,每個社區醫療中心都有GP,病人可以自由選擇到任何一個GP處預約看診,看診的時候出示Medicare卡,有的GP是bulk billing,有的GP會收取會診費然後給你發票賬單由你自行到Medicare的分支去報銷回費用,而你自付的差額部分簡稱為gap 。所以GP也是有可能收費的,記住,不是所有GP都bulk billing。
任何收費問題,在你就診前都可以非常直截了當地問清楚,千萬不要等到看完了病才傻眼。GP除了會診也可能給病患做一些檢查和化驗,有些是在本醫療中心做,有些是GP寫了推薦信(referral letter)推薦病人到其他的化驗或者檢查中心做,你可以詢問這些化驗和檢查是不是bulk billing,還是要由病人自付化驗和測試的gap。
GP不是什麼病都能治,說透徹點,其實GP什麼大病都治不了,GP根據病人的病情,GP會寫推薦信給病人到專科醫生處就醫,專科醫生也是分bulk billing和需要病人自付gap兩種,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的專科醫生都不是bulk billing的。
同時,一個家庭自付的gap會有一個上限,MEDICARE會為你支付多於上限的金額,擁有MEDICARE後可以申請這個支付上限,Medicare才會為你支付。(MEDICARE SAFETY NET 查詢網址為 http://www.medicareaustralia.gov... ces/msn/index.shtml )
住院治療
普通看病說完了,咱們Touch Wood地來說說嚴重一點的問題 -- 住院治療。持有Medicare,你可以到公立醫院作為公費醫療病人,由醫院指定的醫生進行治療,病人無需繳納費用。即使已經購買私人保險,也可以在主動選擇在公立醫院進行公費醫療。不過,作為公費醫療病人有兩點不好的就是:一,你不能選擇自己喜歡的醫生;二,你也不能自己選擇何時入院治療。
舉個最常見的例子:有不少已經是澳洲公民或是持有澳洲綠卡的准媽媽打算在澳洲公費生孩子,在這里要提醒一下,請務必慎重選擇,因為公費醫療是不能選擇醫生、不能選擇剖腹產、不能要求順產側切、不能選擇病房的,一切都要聽從醫院安排,實施何種分娩方式是根據產婦生理情況由當日值班醫生和助產士來判斷。我姑姑當年在公立醫院的產房裡痛了11個小時,醫生最後才決定用剖腹產。想想痛了11個小時啊,自行腦補一下吧。
想要享有選擇權你只能讓自己成為自費醫療病人,在孕期二十周之前甚至幾周時就要預約好的醫生和醫院開始全程自費產檢以及制定分娩計劃。如果過了半程才決定要自費的,醫生一般不收,如果願意收半路產婦則說明這個醫生醫術一般,太少人預訂所以有空檔,那咱們也還是避免為好。畢竟天大地大,都沒有媽媽和寶寶大。
需要自己付費的方面
好了,說完公費醫療和公費住院之後,現在要說說那些你要付錢的事兒了。作為自費醫療病人,你有權選擇指定醫生,也有權決定去你指定的醫生所行醫的私立醫院或是公立醫院進行自費治療。如果你選擇自費醫療(無論是在公立醫院或者私立醫院),Medicare 將為你承擔Medicare Benefits Schele (MBS) 中75%的治療費,剩餘的25%治療費由你自行承擔。你還需要自付以下所列的部分或全部費用:
· hospital accommodation, 住院費
· theatre fees, 手術室費
· intensive care, 重症護理費
· drugs, dressings and other consumables, 麻醉葯劑及相關材料費
· prostheses (surgically implanted), 外科植入的材料費
· diagnostic tests, 化驗費
· pharmaceuticals 葯費
· any additional doctor's fees.付給醫生的其他治療費
Ⅳ 我是麻醉師,想移民澳大利亞,聽說最近醫護人員可以作為緊缺人才簡化申請程序,不知怎樣申請,有沒有官方
國內的醫生執照澳洲不承認,必須重新考。技術移民首先必須英文過關。去澳大利亞在大陸的領事館拿些技術移民的評估資料。自己測試一下看有沒有夠移民分數。澳洲每年需要20多萬移民,所以如果你們評估可以。
Ⅳ 怎樣才可以當上麻醉師
麻醉醫師的工作主要包括臨床麻醉、疼痛治療、急救復甦、重症監護四大部分。現在疼痛治療有的醫院分出疼痛科,重症監護分出ICU;嚴格講都要進行培訓考核。疼痛治療、急救復甦、重症監護具體工作好理解;但臨床麻醉好多醫學生都不太了解。臨床麻醉不只是打一針讓病人不痛,還要保證病人在手術期間的生命安全,我們一般的病人常規三分鍾監測一次血壓,隨時觀察呼吸、心率、心律;另外還要觀察出血量、尿量的多少,手術的進程等等。上崗的話必須有執業醫師執照,衛生部規定必須建立麻醉團隊體現三級醫師負責制,華西醫科大學實行主治醫師負責制(美國模式),但縣級醫院很難達到要求。縣級醫院麻醉醫師的工資待遇按地區不同有所差別,同一地區按職稱高低有所不同,高職高薪,住院醫師拿住院醫的錢。至於幾年可以學成,不好一概而論。小醫院可能在帶教老師指導下一年以後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後就可單獨值班,大醫院除衛生部規定、華西模式外也各有不同。
Ⅵ 在澳大利亞如何快速申請PR
你既然拿到工作簽證了,估計肯定是澳洲緊缺人才。
建議你研究下澳洲的新政策
今年澳洲加入了危急性技術移民,比緊缺人才更容易拿到PR
基本要求
1)文憑和經歷
申請人必須有大學本科以上的學歷。申請人必須有至少1年澳大利亞職業清單上的工作經歷(取決於不同的專業,得60分的專業只要在申請前18個月中有12個月的工作經歷即可,得50分及以下的需在申請前3 年中有 2 年的工作經歷)其他一些專業可能要求較長的工作經歷,如經理類的某些職業。有澳洲邊遠地區居民擔保的技術移民對工作經歷可能會低一些。如獲得澳洲文憑的申請人如在6個月內提出申請可不需工作經歷(6個月期限從申請人完成學歷的時間算起,而不是從申請人拿到證書的時間算起)。所有非澳洲文憑需由澳洲有關文憑評估委員會評估後證明符合澳洲的要求後方可申請移民。
2)年齡
申請人必須在45周歲以下。
3)英語
申請人必須最少達到IELTS考試讀寫聽說每門6分以上,成績有效期一年。在澳大利亞親屬擔保或獨立技術移民項下的移民申請人需要以分數來確定其申請是否能被批准。計分的方麵包括技能,年齡,英語水平,特定工作經驗,所屬專業是否是緊缺專業(以及是否有僱主聘書),是否有澳大利亞文憑,配偶的技能和親屬關系(親屬關系只針對有澳大利亞親屬擔保的移民申請人)。只要申請人符合基本要求就可以開始打分。
二、得分計算標准
文憑和專業得分:
- 通常經過特殊培訓的職業得60分;
- 普通專業類職業得50分;
- 其它普通技能職業得40分。
年齡得分:以申請時的年齡為准
- 18-29歲 30分;
- 30-34歲 25分;
- 35-39歲 20分;
- 40-44歲 15分。
英語得分:
- IELTS 每門6分 15分;
- IELTS 每門7分 25分;
英語成績有效期一年。
工作經歷得分:
- 專業得分40或50分;
- 過去4年中至少有3年在從事澳洲技能職業清單上的任何職業 5分;
- 專業得分60分,且在過去4年中至少3年從事專業或很相關工作 10分。
澳洲文憑加分:
- 凡在澳洲就讀兩年以上並獲得大專以上文憑可加 5分;
- 獲得碩士或同等文憑可加10分;
- 獲得澳洲博士學位可加 15分。
- 澳洲緊缺專業加分:
- 緊缺專業但沒有僱主聘書 15分;
- 緊缺專業再加上有僱主聘書 20分。
配偶加分:
- 如配偶符合文憑經歷、年齡及英語條件可加5分。
其他額外加分條件:
凡符合以下3項中任何一項可加 (最多加5分) 5分
- 申請前四年中至少有6個月以上的澳洲合法工作經歷,且職業必須在澳洲技能職業清單上。
- 投資10萬澳幣在澳洲政府指定的投資項目中12個月以上。
- 能流利使用一門澳洲主要貿易夥伴的語言(包括普通話/粵語,但不包括英語且申請人必須是中國正規大學畢業拿到文憑加分)。
-
澳洲親戚擔保:(父母、兄弟、叔姨、成年子女)15分。(已取消 因為移民分已降至100分)
- 如果申請人或其配偶有親屬是澳大利亞的公民或永久居民,並願意擔保您,可加15分。
- 如果申請人的擔保人是住在悉尼、珀斯、布里斯本、黃金海岸等以外地區,包括墨爾本及全部維多利亞州、南澳、北領地、首都地區、塔斯馬尼亞州,申請人將不需要通過計分,只要達到基本要求即可移民。另外堂兄妹及外祖父母也可擔保。但擔保人需在那些地區住滿1年以上。
三、移民分數線
目前通過分數是120分。入圍分數分兩種:獨立移民(無親屬擔保)是120分;有親屬擔保是100分。只要夠入圍分數即可遞申請,如在審理時達到或超過通過分數,移民官會重新審理您的申請。如達不到通過分數,可以在澳洲移民部的人才儲備庫中等 2年,所有澳洲僱主都可以通過移民部的資料庫查到您的資料。在這2年中,如果通過分數降到您實有的分數,您的申請即會被批准;或如果有僱主或州政府願意擔保您,您即可獲得批准。如果2年中您沒有機會獲得批准,您的申請將會被拒絕
下面是轉載
-----------------------轉載,僅供參考--------------------------------
CSL職業清單中主要集中了醫學類,IT(緊缺職業清單中的IT職業類別),工程師和建築技師等,特提供CSL職業清單中文版供讀者參考。
Number
OCCUPATION SHORTAGES - PROFESSIONAL
4114-15
Aircraft Maintenance Engineer - Avionics 飛機維修保養工程師—電子設備類
4114-11
Aircraft Maintenance Engineer - Mechanical 飛機維修保養工程師—機械類
2312-11
Anaesthetist 麻醉師
4414-11
Bricklayer 砌磚匠
4922-11
Cabinetmaker 櫥櫃匠
4411-13
Carpenter 木匠
4411-11
Carpenter and Joiner (various) 木匠、細木匠(各類型)
2381-11
Dentist 牙醫
4311-11
Electrician (general) 電工(普通類型)
4311-13
Electrician (special class) 電工(特殊類型)
4315-11
Electronic Equipment Trades 電子器材匠
2312-15
Emergency Medicine Specialist 急救專科醫生
2129-17
Engineer - Chemical 化學工程師
2124-11
Engineer - Civil 土木工程師
2125-11
Engineer - Electrical 電力工程師
2125-13
Engineer - Electronics 電子工程師
2126-11
Engineer - Mechanical 機械工程師
2127-11
Engineer - Mining 礦物工程師
2126-13
Engineer - Proction or Plant Engineer 生產工程師、運行工程師
4412-11
Fibrous Plasterer 石棉水泥采灰工
4431-13
Gasfitter 煤氣安裝工
2311-11
General Medical Practitioner 全科醫生
2391-11
Medical Diagnostic Radiographer 醫療診斷放射醫師
4122-11
Metal Fabricator, Boilermaker 金屬製造工、鍋爐製造工
4112-11
Metal Fitter 金屬裝配工
4112-13
Metal Machinist 金屬機械工
2312-17
Obstetrician & Gynaecologist 產科醫生&婦科專家
2383-11
Occupational Therapist 職業治療師
2382-11
Pharmacist (Hospital) 醫院葯劑師
2382-15
Pharmacist (Retail) 零售葯劑師
2385-11
Physiotherapist 物理治療師
4431-11
Plumber (general) 水管工(普通類)
2388-11
Podiatrist 足病醫生
2312-27
Psychiatrist 精神病醫生
2122-11
Quantity Surveyor 施工技術員
4312-11
Refrigeration & Air Conditioning Mechanic 冷氣機、空調機械工
2325-11
Registered Mental Health Nurse 精神科注冊護士 偶的目標 哈哈^_^
2324-11
Registered Midwife 注冊接生婦
2323-11
Registered Nurse 注冊護士
2413-11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 中學教師
4415-11
Solid Plasterer 水泥匠
2312-79
Specialist Medical Practitioners NEC 未細化分類型的其他專科醫生
2312-25
Specialist Physician 內科醫生
2312-31
Surgeon 外科醫生
2123-13
Surveyor 測量員
4113-11
Toolmaker 工具製造匠
2523-11
Urban & Regional Planner 地域規劃師
4416-11
Wall and Floor Tiler 地面及牆壁瓷磚工
4122-15
Welder 焊接工
4211-11
Motor Mechanic 汽車維修工
2386-11
Speech Pathologist 言語治療師
2391-17
Sonographer 超聲波掃描師
2312-19
Ophthalmologist 眼科醫生
2312-21
Paediatrician 兒科醫生
2312-23
Pathologist 病理學者
2312-29
Radiologist 放射線學者
2211-11
Accountant -- where the applicant has achieved a score of at least IELTS 7 in each of the four competencies, and/or has completed The Professional Year 會計—申請人的雅思成績達到4個7,並且/或者完成了Professional Year 的學習
2231-79
Computing Professionals -- where the applicant's specialisation is listed on the Migration on Demand List (MODL). 在MODL列表上的計算機專業人員
Ⅶ 怎樣才能當麻醉師
學習醫學的專業,比如臨床醫學或者麻醉學。
本科畢業之後在醫院試用一年,考取執業醫師資格,注冊在醫院的麻醉科並取得醫師執業證,就成為一名麻醉科醫生,也就是所謂的麻醉師了。
Ⅷ 在澳洲當醫生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如果要去澳洲以醫生為職業工作的話,需要在澳洲讀醫學專業畢業的,因為國內的醫療教育,體制和澳洲完全是不一樣的。
Ⅸ 澳大利亞留學麻醉師專業需要什麼條件
留學以自己的水平能申請到什麼層次的大學,可以使用公.眾.號「留學選校系統」進行院校定位。
使用方法:把你的GPA、語言成績、專業名稱、院校背景(211/985/雙非)等信息輸入到系統中,系統會自動匹配出與你成績情況類似的同學案例,可以依據自己的條件看看有沒有適合自己的留學案例,了解一下與自己情況類似的人,他/她們都去了哪些院校,作為自己選擇院校的參考。
Ⅹ 在澳大利亞當麻醉醫生困難不現在讀高一
首先你這個問題就比較籠統,不確定你是指拿到麻醉師資質的學習過程難不難,還是從事這個行業難不難;其次,我可以從兩點幫你分析,第一,在澳洲的醫師資質都是比較難拿的,這是澳洲國家政策的一些硬性要求,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可以拿到這個資質;第二,拿到麻醉師資質後進入該行業後先要從基礎做起(這個和國內情況相似),真正自己走上麻醉師這條職業路線的話還是比較順利的。最後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