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的降水分布規律是什麼

澳大利亞的降水分布規律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01 16:13:01

❶ 澳大利亞的降水特點

澳大利亞降水的特點就是集中,持續性長。

❷ 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分布的規律

特點:(1)氣候的分布呈開口向西的半環形分布。

(2)乾旱面積大

(3)降水量呈半環狀分布

(4)普遍暖熱

成因:

(1) 緯度位置和大陸輪廓:

A.大陸輪廓:南北窄,東西寬。

B.海陸位置:西為印度洋,東為太平洋。

(2) 地形:山地在東部沿海,中、西部缺少高大山地,使其不受大地形的屏障作用影響,氣候帶呈緯向分布。東部的在分水嶺對太平洋上的暖濕氣流有屏障作用,使氣流不能向西深入內陸,同時使山地的東坡降水較多。

(3) 洋流:東部受東澳大利亞暖流影響,增溫增濕;西部受西澳大利亞寒流影響,減溫減濕。

(4) 大氣環流:

A.高穿過大陸中部,使氣壓帶控制大陸的范圍增大,因副高下沉氣流控制,使澳大利亞氣候乾燥炎熱。

B.東南信風來自南太平洋,氣流暖濕。

❸ 澳大利亞降水特點怎樣

澳大利亞東側十大分水嶺山脈,所以海洋上的濕氣不能進入,澳大利亞中部形成了維多利亞大沙漠,這當然也和副熱帶高壓代有關 西部海岸地區是海洋性氣候 比較濕潤具體參考澳大利亞介於南緯10°45′~39°08′間,南北跨28°23′,是跨緯度最少的一個大陸,南北間溫差小,氣溫分布比較簡單。南回歸線橫貫大陸中部,99%的面積屬於熱帶和亞熱帶,使全年氣溫都比較暖熱,少雨區和沙漠的面積特別廣。澳大利亞大陸輪廓比較完整,增加了內陸離海的距離,最大達1,500公里以上,影響了海洋氣流之深入內陸。另外整個輪廓又是東西長、南北窄,擴大了東南信風帶控制的面積,內陸又無廣大河湖等水面調節,使大部地區更加乾熱。在地形上,廣大的中西部地區較低平,起伏不大,氣旋迴轉少,天氣穩定,很難致雨,使廣大的中西部氣候差異變小。另外,東部高大的山地南北長4,500公里、高1,000多米,東坡陡西坡緩,又緊逼東海岸,阻擋了東南信風從東面太平洋上帶來的暖濕氣流,使東坡多雨、西坡乾旱少雨,縮小了東部多雨區的面積,擴大了西部內陸乾旱區的范圍。中部平原縱貫南北有利於南北氣流之運行,使中部內陸盆地並不是滴雨不下的沙漠之地。澳大利亞周圍的洋流,在大陸北部沿岸為北澳暖流,東部為東澳大利亞暖流,影響大陸北部和東部沿岸增溫增濕成為多雨區。南部沿海為西風漂流,西部沿海為西澳大利亞寒流,影響了澳大利亞南部沿岸的少雨和西部沙漠的形成。從大氣環流來看,澳大利亞大陸夏季氣壓帶南移,大陸北部為熱低壓中心,南回歸高壓帶位於大陸南部,故北部吹西北季風,炎熱而多雨;大陸中部和南部都吹東南信風,炎熱而乾旱;只有大陸東部山地東坡為迎風坡,有較多的降水。冬季氣壓帶北移,與陸上冷高壓相結合,高壓中心位於大陸北部內陸,大陸上大部分地區為高氣壓所籠罩,風從高壓中心向外吹,所以乾燥少雨,只有大陸西南角和東南角吹海上來的西風,多氣旋,天氣濕潤多雨。東部山地東坡仍為迎風坡,有較多降水。塔斯馬尼亞島因位於南緯40°以南,終年吹西風,屬溫帶海洋性氣候。所以,從年降水量的分布來看,就成了北、東、南三面多雨,向內陸和西部逐漸減少的圖式。降水規律(澳大利亞東側十大分水嶺山脈,所以海洋上的濕氣不能進入,澳大利亞中部形成了維多利亞大沙漠,這當然也和副熱帶高壓代有關

❹ 誰知道澳大利亞降雨分布的特點和原因

澳大利亞氣候的基本特徵是乾旱區面積比例最大、年降水量成半環狀分布和全大陸普遍暖熱。
(1)乾旱區面積廣大、比例最高。全大陸平均年降水量為470 毫米,除南極洲外在各洲中是最少的,比非洲還少許多,只相當於全球各大洲平均年降水量的五分之三。年降水量不足250 毫米的地區 (276.5萬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35.9%。 250~500 毫米的地區(249.14 萬平方公里)佔32.4%,兩者合計佔大陸總面積的68.3%;超過1,000 毫米的地區(51.36 萬平方公里)僅佔6.5%,遠小於非洲和南美洲,七大洲中除南極洲外也是最小的。
(2)澳大利亞年降水量的地區分布呈向西開口的半環狀圖式,即自北、東、南三面向內陸和西部沿海減少。北部多雨,年降水量在1,000~2,000 毫米之間,東北部的凱恩斯最多,年平均降水量為4,206 毫米,最大達5,360 毫米,中部平原的埃爾湖附近最少,不足100 毫米,甚至在50毫米以下。這種分布圖式在各大洲中是獨一無二的。
(3)全大陸普遍暖熱,特別是夏季內陸地區炎熱程度不亞於撒哈拉沙漠區。最熱月一月平均氣溫在內陸中西部十分之三的地區在30℃以上,塔斯馬尼亞島中部為16℃,東南部高山地區最低,但也在10℃左右。至於一月平均最高氣溫,除大陸北部受季風調節很少超過38℃外,全大陸南北皆在40℃以上。極端最高氣溫更高,如馬布爾巴為49.4℃,克隆卡里為53℃,中部的斯丟阿特(東經135°,南緯23.5°)達55℃,成為大洋州最熱的地方。全大陸夏季不僅炎熱,而且熱的時間也長,南緯20°~23°的內陸,日平均氣溫連續超過32.2℃的日數達150 天以上,其中有的地區連續37.7℃的高溫達64 天之久。澳大利亞的冬季與同緯度的非洲、南美洲比較也相當暖熱。七月平均氣溫全大陸絕大部分在10℃以上,15℃等溫線橫穿大陸中部,北部在25℃以上,東南部山地氣溫最低,也為8°~10℃,僅個別山頭可達0℃以下。極端最低氣溫,內陸地區夜晚可見霜,甚至降到0℃以下(如阿利斯泉曾有-3.8℃的記錄),其餘即使南部海岸也少見霜。
總之,澳大利亞的氣候特點在三個熱帶大陸中,既不同於南美洲,又有別於非洲,具有其獨特性,這是在其所處緯度位置及大陸輪廓、地形、洋流、氣壓與風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形成的。
二、澳大利亞氣候成因
澳大利亞介於南緯10°45′~39°08′間,南北跨28°23′,是跨緯度最少的一個大陸,南北間溫差小,氣溫分布比較簡單。南回歸線橫貫大陸中部,99%的面積屬於熱帶和亞熱帶,使全年氣溫都比較暖熱,少雨區和沙漠的面積特別廣。澳大利亞大陸輪廓比較完整,增加了內陸離海的距離,最大達1,500 公里以上,影響了海洋氣流之深入內陸。
另外整個輪廓又是東西長、南北窄,擴大了東南信風帶控制的面積,內陸又無廣大河湖等水面調節,使大部地區更加乾熱。在地形上,廣大的中西部地區較低平,起伏不大,氣旋迴轉少,天氣穩定,很難致雨,使廣大的中西部氣候差異變小。
另外,東部高大的山地南北長4,500 公里、高1,000 多米,東坡陡西坡緩,又緊逼東海岸,阻擋了東南信風從東面太平洋上帶來的暖濕氣流,使東坡多雨、西坡乾旱少雨,縮小了東部多雨區的面積,擴大了西部內陸乾旱區的范圍。中部平原縱貫南北有利於南北氣流之運行,使中部內陸盆地並不是滴雨不下的沙漠之地。
澳大利亞周圍的洋流,在大陸北部沿岸為北澳暖流,東部為東澳大利亞暖流,影響大陸北部和東部沿岸增溫增濕成為多雨區。南部沿海為西風漂流,西部沿海為西澳大利亞寒流,影響了澳大利亞南部沿岸的少雨和西部沙漠的形成。
從大氣環流來看,澳大利亞大陸夏季氣壓帶南移,大陸北部為熱低壓中心,南回歸高壓帶位於大陸南部,故北部吹西北季風,炎熱而多雨;大陸中部和南部都吹東南信風,炎熱而乾旱;只有大陸東部山地東坡為迎風坡,有較多的降水。冬季氣壓帶北移,與陸上冷高壓相結合,高壓中心位於大陸北部內陸,大陸上大部分地區為高氣壓所籠罩,風從高壓中心向外吹,所以乾燥少雨,只有大陸西南角和東南角吹海上來的西風,多氣旋,天氣濕潤多雨。東部山地東坡仍為迎風坡,有較多降水。塔斯馬尼亞島因位於南緯40°以南,終年吹西風,屬溫帶海洋性氣候。
所以,從年降水量的分布來看,就成了北、東、南三面多雨,向內陸和西部逐漸減少的圖式。
三、澳大利亞雨區的移動與降水季節分配
澳大利亞的雨區在各季中皆呈一新月形分布圖式。夏季雨區位北部沿岸,兩尖端伸向西北和東北部沿岸。冬季雨區位南部沿岸,兩尖端伸向西南和東南沿岸。春秋兩季雨區位於東部沿岸,兩尖端伸向東北部和東南部沿岸,故澳大利亞在年降水量的季節分配上北部屬夏雨型,(達爾文港11~4 月降水占年降水量的95%);南部屬冬雨型(佩思5~10 月降水量占年總量的85.3%);東部沿海為全年有雨型,惟北部夏雨稍多、南部秋雨較多;廣大的內陸和西部地區終年乾旱少雨,越往北夏雨比例越大,越往南冬雨越多

❺ 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降水規律

( 1 )從北、東、南三面向內陸及西部呈半環狀不斷減少。 ( 2 )西北部降水以夏雨為主,主要夏季是受來自於海洋上的西北季風影響,水汽充足,降水較多。西南部降水以冬雨為主,冬季西風帶北移對該地區影響大,多鋒面和氣旋活動。 ( 3 )公平性 使下游水量明顯減少,生態環境惡化;在嚴重乾旱時,出現海水倒灌的現象,影響河流的作用。 ( 4 ) ① 調整產業結構,壓縮農業用地(實行退耕還林還草);② 減少農業灌溉用水量,合理用水,節約用水; ③ 防止水污染; ④ 對流域的生態環境進行恢復和治理; ⑤ 實施跨流域調水以有餘補不足;⑥ 種植耐旱作物等。 ( 5 )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 氣候適宜、人口稠密、交通便利。

❻ 澳大利亞降水呈什麼狀分布

澳大利亞地形為東部高山,西部高原,中部平原。而在澳大利亞地區濕潤的大氣自東而西剛好在東部沿海地區被高山阻擋,因此在東部及東南部的沿海平原地區形成了降水較多的一個氣候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而廣大的西部地區由於降水稀少成為荒漠地區,中部平原由於「大自流盆地」等影響成為一個廣大的適宜牧業的草原地帶。
因此澳大利亞的人口與主要經濟區均分布在沿海地區,尤其是東部與東南部平原,這里聚集了澳大利亞的首都堪培拉與最大的城市悉尼、墨爾本。

❼ 澳大利亞降水特點

澳大利亞氣候的基本特徵是乾旱區面積比例最大、年降水量成半環狀分布和全大陸普遍暖熱.
(1)乾旱區面積廣大、比例最高.全大陸平均年降水量為470 毫米,除南極洲外在各洲中是最少的,比非洲還少許多,只相當於全球各大洲平均年降水量的五分之三.年降水量不足250 毫米的地區 (276.5萬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35.9%. 250~500 毫米的地區(249.14 萬平方公里)佔32.4%,兩者合計佔大陸總面積的68.3%;超過1,000 毫米的地區(51.36 萬平方公里)僅佔6.5%,遠小於非洲和南美洲,七大洲中除南極洲外也是最小的.
(2)澳大利亞年降水量的地區分布呈向西開口的半環狀圖式,即自北、東、南三面向內陸和西部沿海減少.北部多雨,年降水量在1,000~2,000 毫米之間,東北部的凱恩斯最多,年平均降水量為4,206 毫米,最大達5,360 毫米,中部平原的埃爾湖附近最少,不足100 毫米,甚至在50毫米以下.這種分布圖式在各大洲中是獨一無二的.
(3)全大陸普遍暖熱,特別是夏季內陸地區炎熱程度不亞於撒哈拉沙漠區.最熱月一月平均氣溫在內陸中西部十分之三的地區在30℃以上

❽ 澳大利亞的降水規律 從地形、氣候、植被、水源等方面來回答

地形特點( 山嶺高峻,形勢險要,多天然掩護的良港)(西部為廣闊平坦的高原,中部為平原,東部為山脈)氣候特點(呈半環狀分布)(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還有熱帶雨林,熱帶草原,地中海氣候等.)
植被特點(由南向北植被是森林,草原,荒漠 )(是地域性和緯度性同時起作用的結果)
降水規律(澳大利亞東側十大分水嶺山脈,所以海洋上的濕氣不能進入,澳大利亞中部形成了維多利亞大沙漠,這當然也和副熱帶高壓代有關

❾ 澳大利亞降水量自什麼什麼什麼向內路向西減少成什麼狀分布

澳大利亞氣候,降水量的形成,是西部高原,東部高地(也叫大分水嶺),中部盆地影響。從沿海都內陸遞減。18%的本土面積是沙漠地區,但是35%的國土面積降雨量相對較少,稱為半乾旱半沙漠地區。但是根據國際標准,澳洲的沙漠降雨量又高於國際沙漠降雨量標准。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的降水分布規律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