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藏在澳大利亞聖靈群島的大堡礁,是全球最大的珊瑚礁嗎
你到澳大利亞的聖靈群島玩過嗎?當你漫步在澳大利亞聖靈群島吱吱作響的沙灘上時,你應該了解一下,藏在澳大利亞聖靈群島的世界七大奇觀之一大堡礁,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海岸線綿延2000多公里,佔地約35000000公頃。大堡礁最精華的部分首先是一顆“浮”在海面上的沙灘,露出小小一部分,但意外會覺得像藍色明眸。一片熒光藍,美得無法言喻。
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親愛的愛旅遊的小夥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我們游過顏色各異的珊瑚,看到了許多色彩斑斕的魚,第一次近距離的看到了Nemo在珊瑚里游來游去。40分鍾的第一次潛水順利結束後,船上的工作人員遞來了三明治給大家補充能量。稍作休息,鋼瓶重新充滿氣後,我們就開始准備准備第二次入水。第二次入水時候船並沒有下錨,需要跳下水後立即向遠離船的方向游去,在潛水過程中,大家隨洋流方向游,最後在上船時和船會和,整個過程不走回頭路。這樣可以看到更多的風景。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關於海的夢想,在這份圓夢清單中,大堡礁就是必須實現的一個。去大堡礁玩必須去凱恩斯?大堡礁=綠島?但其實很多人都誤解了,從地圖上看,大堡礁其實是一片非常巨大的海域,涵蓋了很多散落的島嶼和大片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孤寂海面。我對澳大利亞的想像,始終是這片隨著大陸漂移已不再與整個世界保持物種聯系的奇特生長環境,像是各板塊間被遺棄的孩子,或是孤傲不遜卻略帶自閉的少年。這里上帝的手筆,動人心魄!
『貳』 澳大利亞東海岸珊瑚礁分布的主要特點
澳大利亞東海岸珊瑚礁分布的主要特點:縱貫於澳大利亞的東北沿海,北從托雷斯海峽,南到南回歸線以南,綿延伸展共有2011公里,最寬處161公里。有2900個大小珊瑚礁島。南端離海岸最遠有241公里,北端較靠近,最近處離海岸僅16公里。在落潮時部分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島。
是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區,延伸於澳大利亞東北岸外,長逾2,000公里(1,250哩),距岸16~160公里(10~100哩),由數千個相互隔開的礁體組成。許多礁體在低潮時顯露或稍被淹沒,有的形成沙洲,有的環繞島嶼或鑲附大陸岸邊。是數百萬年來由珊瑚蟲的鈣質硬殼與碎片堆積,並經珊瑚藻和群蟲等生物遺體膠結而成。至少有350種色彩繽紛、形態多樣的珊瑚,生長在淺個水大陸棚的溫暖海水中。
據鑽探礁體之下是早第三紀陸相堆積,說明該地區原先位於海面以上。自早中新世以來,陸地下沉,間有數次回升。在海底礁坡上有多級階地,相當於更新世冰川引起的海面變動的停頓期。
礁區海底地形復雜,有穿過礁區與現代河口相連的許多谷地,這是古代陸上侵蝕產物。礁區海水溫度季節變化小,表面水溫高21~38℃(70~100℉),向深處去溫度變化不大。海水清澈,可清楚看到30米(100呎)深處的海底地形。
礁區海洋生物豐富,有彩色斑斕、形狀奇特的小魚;還有寬1.2米、重90公斤的巨蛤和以珊瑚蟲為食的海星。植物貧乏。養珠業發達,有對蝦和扇貝繁殖區。
『叄』 關於澳大利亞旁的珊瑚海
澳大利亞旁的珊瑚海最著名的,沒過於其東北部的大堡礁GreatBarrierReef
大堡礁(GreatBarrierReefQueensland,Australia)是世界上最大、最長的珊瑚礁區,是世界七大自然景觀之一,也是澳大利亞人最引以為自豪的天然景觀。又稱為「透明清澈的海中野生王國」。
大堡礁位於澳大利亞東北部昆士蘭省對開,是一處延綿2000公里的地段,它縱貫蜿蜒於澳大利亞東海岸,全長2011公里,最寬處161公里。南端最遠離海岸241公里,北端離海岸僅16公里。在落潮時,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島。這里景色迷人、險峻莫測,水流異常復雜,生存著400餘種不同類型的珊瑚礁,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魚類1500種,軟體動物達4000餘種,聚集的鳥類242種,有著得天獨厚的科學研究條件,這里還是某些瀕臨滅絕的動物物種(如儒艮和巨型綠龜)的棲息地。
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區。延伸於澳大利亞東北岸外,長逾2,000公里(1,250哩),距岸16∼160公里(10∼100哩),由數千個相互隔開的礁體組成。許多礁體在低潮時顯露或稍被淹沒,有的形成沙洲,有的環繞島嶼或鑲附大陸岸邊。是數百萬年來由珊瑚蟲的鈣質硬殼與碎片堆積,並經珊瑚藻和群蟲等生物遺體膠結而成。至少有350種色彩繽紛、形態多樣的珊瑚,生長在淺水大陸棚的溫暖海水中。據鑽探,礁體之下是早第三紀陸相堆積,說明該地區原先位於海面以上。自早中新世以來,陸地下沉,間有數次回升。在海底礁坡上有多級階地,相當於更新世冰川引起的海面變動的停頓期。礁區海底地形復雜,有穿過礁區與現代河口相連的許多谷地,這是古代陸上侵蝕產物。礁區海水溫度季節變化小,表面水溫高21∼38℃(70∼100℉),向深處去溫度變化不大。海水清澈,可清楚看到30公尺(100呎)深處的海底地形。礁區海洋生物豐富,有彩色斑斕、形狀奇特的小魚;還有寬1.2公尺、重90公斤的巨蛤和以珊瑚蟲為食的海星。植物貧乏。養珠業發達,有對蝦和扇貝繁殖區。大堡礁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旅遊者。北昆士蘭岸外建有水下觀測站。有從大陸海濱城市到大堡礁的航線。其他資源有石灰、石英沙。最近發現石油,已開始測量和試鑽。
[1]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營造如此龐大"工程"的"建築師",是直徑只有幾毫米的腔腸動物珊瑚蟲。珊瑚蟲體態玲瓏,色澤美麗,只能生活在全年水溫保持在22-28度的水域,且水質必須潔凈、透明度高。澳大利亞東北岸外大陸架海域正具備珊瑚蟲繁衍生殖的理想條件。珊瑚蟲以浮游生物為食,群體生活,能分泌出石灰質骨骼。老一代珊瑚蟲死後留下遺骸,新一代繼續發育繁衍,像樹木抽枝發芽一樣,向高處和兩旁發展。如此年復一年,日積月累,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骨骼,連同藻類、貝殼等海洋生物殘骸膠結一起,堆積成一個個珊瑚礁體。珊瑚礁的建造過程十分緩慢,在最好的條件下,礁體每年不過增厚3-4厘米。有的礁岩厚度已達數百米,說明這些"建築師"們在此己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同時也說明,澳大利亞東北海岸地區在地質史上曾經歷過沉陷過程,使追求陽光和食物的珊瑚不斷向上增長。在大堡礁,有350多種珊瑚,無論形狀、大小、顏色都極不相同,有些非常微小,有的可寬達2米。珊瑚千姿百態,有扇形、半球形、鞭形、鹿角形、樹木和花朵狀的。珊瑚棲息的水域顏色從白、青到藍靛,絢麗多彩.珊瑚也有淡粉紅、深玫瑰紅、鮮黃、藍相綠色,異常鮮艷。
大堡礁位於澳大利亞的昆土蘭州以東,巴布亞灣與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海域,太平洋珊瑚海西部,綿延於澳大利亞東北海岸外的大陸架上,北面從托雷斯海峽起,向南直到弗雷澤島附近,沿澳大利亞東北海岸線綿延2000餘千米,東西寬20~240千米。大堡礁由三千個不同階段的珊瑚礁、珊瑚島、沙洲和瀉湖組成,蔚為奇觀。這個世界上景色最美、規模最大的珊瑚礁群,總面積達20.7萬平方千米(另一資料:總面積達8萬平方公里)。它北部排列呈鏈狀,寬16至20公里;南部散布面寬達240公里。北起托雷海峽,南至弗雷澤島附近的大堡礁,長達2000餘公里。其寬度由北部不足2公里,向南展寬至150公里以上,由大約2900多個大小島礁組成,總面積達20.7萬平方公里。大堡礁退潮時,約有8萬公里的礁體露出水面,而漲潮時,大部分礁體被海水掩蓋,只剩下600多個島礁忽隱忽現。
『肆』 最大的珊瑚礁位於哪裡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它位於澳大利亞東北部的珊瑚海中。綿延2013千米,最寬處240千米,最窄處僅1.92千米。包括了600多個島嶼。總面積約20.7萬平方千米。
大堡礁是由350多種五彩繽紛的珊瑚組成。從空中鳥瞰,猶如一朵艷麗的鮮花,開放在遼闊的海面上。珊瑚體厚達220米,而一般的僅厚80米。珊瑚礁的形成是由於海洋中一種微小的腔腸動物珊瑚蟲生活在海底石灰質上,老的死去骨骼與石灰質結合,新的又生長,如此循環,成千上萬年以後就形成了今天的大堡礁。
『伍』 世界上最大珊瑚礁在哪裡叫什麼名字
現在暫時是澳大利亞的大堡礁 澳大利亞的大堡礁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活體珊瑚礁群,它縱貫蜿蜒於澳東海岸,全長2011公里,最寬處161公里。南端最遠離海岸241公里,北端離海岸僅16公里。在落潮時,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島。 但是由於全球氣候變暖,預計到2050年,澳大利亞大堡礁將失去其絕大部分的珊瑚礁群,到2100年,這個世界上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將不復存在。
『陸』 珊瑚礁群分布在澳大利亞的什麼海域
石珊瑚生長一般要求水層溫度達到20℃,所以珊瑚礁只能分布在熱帶和一部分亞熱帶海域,以及一些受橫向暖流影響的溫帶海域。由於受世界洋流分布的影響,珊瑚礁的分布是不對稱的;一般在大陸東側海域發育,在大陸西側海域不發育,這是因為暖流經過大陸東側海域,加上有低緯地帶向西流的表流輸送大量的珊瑚浮浪幼蟲,就使珊瑚礁得以大量發育,而大陸西側海域是寒流經過的地方,大洋底層冷水上升,不利於石珊瑚生長,所以珊瑚礁不能很好地發育。水層溫度對石珊瑚種屬數目分布的影響也較大;種屬數目的多少,一般隨水溫梯度變化而變化;在最冷期水層等溫線為范圍內,珊瑚種屬的數目最大,這里正好是澳大利亞—東南亞珊瑚礁發育中心區。
世界上珊瑚礁多見於南北緯30°之間的海域中,尤以太平洋中、西部為多。按形態劃分有:裾礁(岸礁)、堡礁、環礁、桌礁及一些過渡類型。據估計全世界珊瑚礁連同珊瑚島面積共有1000萬平方公里。珊瑚礁生長速度一般為每年2.5厘米左右。
分類:環礁
環礁一般是由火山島周圍的裾礁演化而成的。通過風化島嶼逐漸被消磨,最後沉到水面以下,最後只剩下一個環繞著一個暗礁的環礁。海底下沉和海面上升也會形成環礁。馬爾地夫由26個這樣的環礁組成。
裙礁
裙礁沿著大陸或者島嶼的邊緣形成。大多數沿岸珊瑚礁是裙礁。裙礁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條件,在大量淡水入海的地方(比如亞馬孫河的入海口)裙礁無法形成。塞席爾是一個遠洋裙礁的例子。
平頂礁
假如海底有平坦的、珊瑚礁生長的條件,那麼就能夠形成平頂礁。平頂礁有時有些地方可以伸出水面,在那裡形成沙灘和小島,而在這些沙灘和小島附近又可以形成裙礁。在平頂礁的中部可能形成礁湖。環礁的內部也可能有平頂礁形成。
堡礁
堡礁位於大陸架的邊緣,它在大洋與大陸架的淺水之間形成了一個屏障。堡礁可以是因為大陸下沉由裙礁演化而成。最著名的堡礁是澳大利亞的大堡礁。
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區。延伸於澳大利亞東北岸外,長逾2,000公里(1,250哩),距岸16~160公里(10~100哩),由數千個相互隔開的礁體組成。許多礁體在低潮時顯露或稍被淹沒,有的形成沙洲,有的環繞島嶼或鑲附大陸岸邊。是數百萬年來由珊瑚蟲的鈣質硬殼與碎片堆積,並經珊瑚藻和群蟲等生物遺體膠結而成。至少有350種色彩繽紛、形態多樣的珊瑚,生長在淺水大陸棚的溫暖海水中。據鑽探,礁體之下是早第三紀陸相堆積,說明該地區原先位於海面以上。自早中新世以來,陸地下沉,間有數次回升。在海底礁坡上有多級階地,相當於更新世冰川引起的海面變動的停頓期。礁區海底地形復雜,有穿過礁區與現代河口相連的許多谷地,這是古代陸上侵蝕產物。礁區海水溫度季節變化小,表面水溫高21~38℃,向深處去溫度變化不大。海水清澈,可清楚看到30公尺(100呎)深處的海底地形。
當然,珊瑚礁並不是只存在於大堡礁,在澳大利亞西海岸也有美麗的珊瑚存在。珊瑚海岸地區是這樣一個寶庫,匯集了迷人的海灘,奇異的海洋生物,豐富的國家資源和世界上最蔚藍的海洋。比鄰的印度洋有豐富的海洋生物,駝背鯨,海豚,海龜,儒艮和五顏六色的熱帶魚類數以千計。這個地區有著無數的船隻和捕魚區。值得一提的是,珊瑚海岸是西澳大利亞龍蝦產業的中心.
『柒』 珊瑚礁是怎麼形成的
珊瑚蟲是海洋中的一種腔腸動物在生長過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鈣和二氧化碳,然後分泌出石灰石,變為自己生存的外殼。每一個單體的珊瑚蟲只有米粒那樣大小,一群一群地聚居在一起,一代代地新陳代謝,同時不斷分泌出石灰石,粘合在一起。這些石灰石經過以後的壓實、石化,形成島嶼和礁石,也就是所謂的珊瑚礁。
在熱帶和亞熱帶淺海,由造礁珊瑚骨架和生物碎屑組成的具抗浪性能的海底隆起。造礁珊瑚具有分泌碳酸鈣形成外骨骼的功能,它們世代交替增長,最終生長到低潮線。地質時期的礁,在中三疊世以前的各時代,造礁生物種類很多;中三疊世以後,才基本上以六射珊瑚為主,故統稱為生物礁。
(7)澳大利亞的珊瑚礁是什麼擴展閱讀:
珊瑚礁的基本種類:
1、岸礁
沿大陸或島嶼岸邊生長發育,亦稱裙礁或邊緣礁。現代最長的岸礁沿紅海沿岸發育,綿延約2700多公里,分布水深約36米。中國台灣恆春半島和海南島沿岸也有岸礁發育。
2、堡礁
又稱堤礁,是離岸有一定距離的堤狀礁體,它與陸地隔以澙湖。現代規模最大的堡礁是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堡礁,全長約2000公里,分布水深約30米。堡礁位於大陸架的邊緣,它在大洋與大陸架的淺水之間形成了一個屏障。堡礁可以是因為大陸下沉由裙礁演化而成。最著名的堡礁是澳大利亞的大堡礁。
3、環礁
礁體呈環帶狀圍繞澙湖,有的與外海有水道相通。環礁直徑在幾百米至幾十公里,形態多樣。已知的環礁有330個之多,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的信風帶和印度洋熱帶海域。環礁多坐落在大洋火山錐上,孤立於汪洋大海之中,展布受洋底火山作用的控制,某些也可在大陸架上見到。
4、點礁
即斑礁,是堡礁和環礁澙湖中的礁體,大小不等,形態多樣。
5、平頂礁
假如海底有平坦的、珊瑚礁生長的條件,那麼就能夠形成平頂礁。平頂礁有時有些地方可以伸出水面,在那裡形成沙灘和小島,而在這些沙灘和小島附近又可以形成裙礁。在平頂礁的中部可能形成礁湖。環礁的內部也可能有平頂礁形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珊瑚礁
『捌』 澳大利亞的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
澳大利亞的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
世界上有一個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它就是有名的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它縱貫蜿蜒於澳洲的東海岸,全長2011公里,最寬處161公里。南端最遠離海
岸241公里,北端離海岸僅16公里。在落潮時,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島。
『玖』 澳大利亞東北部海域有大量的珊瑚礁,分析這些珊瑚礁的正面作用。
澳大利亞東北部海域有大量的珊瑚礁,稱為大堡礁。它對澳大利亞的重要作用是:減弱熱帶氣旋風浪對澳大利亞的破壞;減輕海嘯對澳大利亞的破壞。
不利的影響:影響這一帶的海洋航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