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澳大利亞的地形主要以什麼為主
澳大利亞的地形主要以山地;平原;高原為主。
澳大利亞地分布有三大特徵:
1:東部山地:主要山脈是大分水嶺,大分水嶺橫貫南北,綿延約3000千米,寬約160千米~320千米,平均海拔800——1000米,最高峰是科修斯科山,海拔2230米,也是澳大利亞的最高點。主要城市有悉尼、堪培拉、墨爾本、布里斯班、紐卡斯。
2:中部盆地和平原:主要是澳大利亞大盆地和納拉伯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最低處是埃爾湖(—12米),也是澳大利亞的最低點。地面河流很少,但地下水豐富,形成世界著名的大自流井盆地,河流從東北山地,西北高原流進,成「倒傘型」分布。主要分布城市是有阿蒙萊德、皮里港。
3:西部高原:主要地形有維多利亞大沙漠,地貌主要是沙漠和荒漠,此地區面積約佔澳大利亞全國面積的一半,平均海拔約為200——500米,主要城市有珀斯、達爾文。
Ⅱ 澳大利亞的地勢特徵是什麼
澳大利亞的地勢特點是西部是寬廣平坦的高原,中部平原區稱為「大自流盆地」,東部山地稱為大分水嶺地區。
Ⅲ 澳大利亞的地勢特徵
澳大利亞的地形很有特色。東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全國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28米,在靠海處是狹窄的海灘緩坡,緩斜向西,漸成平原。東北部沿海有大堡礁。
沿海地區到處是寬闊的沙灘和蔥翠的草木,那裡的地形千姿百態:在悉尼(Sydney)市西面有藍山山脈的懸
澳大利亞地形圖
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脈高大、優美而歷經侵蝕的火山頸,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則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澳大利亞的約70%的國土屬於乾旱或半乾旱地帶,中部大部分地區不適合人類居住。澳大利亞有11個大沙漠,它們約占整個大陸面積的20%。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平坦、最乾燥的大陸,中部的艾爾湖是澳大利亞的最低點,湖面低於海平面16米。能作畜牧及耕種的土地只有26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帶。
Ⅳ 澳大利亞大陸熱帶沙漠氣候廣布的原因
其主要原因是:
(1)、南回歸線橫貫大陸中部,大部分地區終年受到副熱帶高氣壓控制,因氣流下沉不易降水。
(2)、澳大利亞大陸輪廓比較完整,無大的海灣深入內陸,而且大陸又是東西寬、南北窄,擴大了回歸高壓帶控制的面積。
(3)、地形上高大的山地大分水嶺緊挨東部太平洋沿岸,縮小了東南信風和東澳大利亞暖流的影響范圍,使多雨區局限於東部太平洋沿岸,而廣大內陸和西部地區降水稀少。
(4)、廣大的中部和西部地區,地勢平坦,不起抬升作用。西部印度洋沿岸盛吹離陸風,沿岸又有西澳大利亞寒流經過,有降溫減濕作用。所以使澳大利亞沙漠面積特別廣大,而且直達西海岸。
(4)澳大利亞地勢寬廣平坦什麼廣布擴展閱讀
澳大利亞沙漠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沙漠,世界第四大沙漠,其由大沙沙漠、維多利亞沙漠、吉布森沙漠、辛普森沙漠四部分組成。
澳大利亞沙漠位於澳大利亞的西南部,面積約155萬平方公里。這里雨水稀少,乾旱異常。夏季的最高溫度可達50攝氏度。因為沒有高大樹木的阻擋,狂風終日從這片沙漠上空咆哮而過。風是這里唯一的聲音。
任何人都會以為這是一片死亡之域,但在1973年,澳大利亞一個叫夫蘭納里的植物學家在騎摩托車旅行時發現,這片沙漠中竟有大約3600多種植物繁榮共生。如果按單位面積計算,物種多樣性要遠遠超過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因此,發現者稱這里為沙漠花園。生長在這里的植物對水和養料的需求少得可憐。
Ⅳ 從大氣環流,洋流,地形等方面解釋澳大利亞沙漠廣布的原因
洋流:西澳大利亞寒流減溫減濕加劇乾旱。東澳大利亞暖流帶來濕熱,可是其東部的大分水嶺阻擋了水汽的進入。
大氣環流:冬季因氣壓帶整體南移澳大利亞均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無降水。夏季,因氣壓帶整體北移,其南部受信風帶控制,降水較少。
地形:西岸地形平坦開闊,東部較高,水汽無法進入。
Ⅵ 澳大利亞的地形
地形區 地形特點
東部山地 大分水嶺 海拔約800~1000米,東坡較陡,西坡平緩
中部平原 澳大利亞大盆地
(大自流盆地 ) 海拔一般不足200米,但地下水豐富,
西部高原 西部高原 平均海拔僅450~600米,地勢平坦寬廣,沙漠廣布。
Ⅶ 澳大利亞地形的特點
澳大利亞東部為山地,中部為平原,西部為高原。全國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28米,在靠海處是狹窄的海灘緩坡,緩斜向西,漸成平原。東北部沿海有大堡礁。
澳大利亞沿海地區是寬闊的沙灘和蔥翠的草木,那裡的地形千姿百態:在悉尼市西面有藍山山脈的懸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脈高大、歷經侵蝕的火山頸,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則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澳大利亞大陸地勢低平,平均海拔僅300米,是世界上地勢起伏最和緩的大陸.大陸自西向東可明顯分為三大地形區,西部是寬廣平坦的高原,中部平原區稱為「大自流盆地」,東部山地稱為大分水嶺地區.地勢總起來說:東西高,中部低。
(7)澳大利亞地勢寬廣平坦什麼廣布擴展閱讀:
澳大利亞地處南半球,雖然時差與中國(含港澳台)只有2-3小時,但是季節卻完全相反。12-2月為夏季,3月-5月為秋季,6-8月為冬季,9-11月為春季。年平均氣溫北部27℃,南部14℃。
澳大利亞跨兩個氣候帶,北部屬於熱帶,由於靠近赤道,1月-2月是台風期。澳洲南部屬於溫帶。澳洲中西部是荒無人煙的沙漠,乾旱少雨,氣溫高,溫差大;在沿海地帶,雨量充沛,氣候濕潤。
澳大利亞的約70%的國土屬於乾旱或半乾旱地帶,中部大部分地區不適合人類居住。澳大利亞有11個大沙漠,它們約占整個大陸面積的20%。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平坦、最乾燥的大陸,中部的艾爾湖是澳大利亞的最低點,湖面低於海平面16米。能作畜牧及耕種的土地只有26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帶。
澳大利亞是典型的移民國家,被社會學家喻為「民族的拼盤」。自英國移民踏上這片美麗的土地之日起,已先後有來自世界120個國家、140個民族的移民到澳大利亞謀生和發展。例如歐洲的德國、希臘、義大利和一些亞洲國家和地區,如日本、中國、台灣地區和越南。
其人口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多民族形成的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亞社會一個顯著特徵。據統計,澳大利亞的亞裔人口正在迅速增長。
澳大利亞長期靠出口農產品和礦產資源賺取大量收入,盛產羊、牛、小麥和蔗糖,同時也是世界重要的礦產資源生產國和出口國。澳大利亞資源是很多國家極為羨慕的,英語中甚至有一個片語專門形容澳大利亞「Theluckycountry」,意思是說澳大利亞的氣候、歷史、生活方式各方面都比較幸運,國民不需要太辛苦勞動。
只要讓牛羊隨便吃草,在地上挖礦就可過高水平的生活,而且沒有受到兩次世界大戰戰火的侵擾。農牧業、采礦業為澳傳統產業。澳大利亞的高科技產業近幾年有較快發展,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有所提高。
Ⅷ 澳大利亞的地勢
澳大利亞的地形主要以山地;平原;高原為主。 澳大利亞地分布有三大特徵:
1:東部山地:主要山脈是大分水嶺,大分水嶺橫貫南北,綿延約3000千米,寬約160千米~320千米,平均海拔800——1000米,最高峰是科修斯科山,海拔2230米,也是澳大利亞的最高點
2:中部盆地和平原:主要是澳大利亞大盆地和納拉伯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最低處是埃爾湖(—12米),也是澳大利亞的最低點。地面河流很少,但地下水豐富,形成世界著名的大自流井盆地,河流從東北山地,西北高原流進,成「倒傘型」分布。主要分布城市是有阿蒙萊德、皮里港。
3:西部高原:主要地形有維多利亞大沙漠,地貌主要是沙漠和荒漠,此地區面積約佔澳大利亞全國面積的一半,平均海拔約為200——500米,主要城市有珀斯、達爾文
Ⅸ 澳大利亞的地形是什麼
澳大利亞的地形:
澳大利亞大陸地勢低平,平均海拔僅300米,是世界上地勢起伏最和緩的大陸.大陸自西向東可明顯分為三大地形區.西部是寬廣平坦的高原,中部平原區稱為「大自流盆地」,東部山地稱為大分水嶺地區.地勢總起來說:東西高,中部低。
澳大利亞簡介:
澳大利亞聯邦(英語: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簡稱「澳大利亞」(Australia),其領土面積769.2萬平方公里,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因此也稱「澳洲」。有很多獨特動植物和自然景觀的澳大利亞,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澳大利亞有華僑華人67萬左右,占定居人口的3.41%。
澳大利亞原為澳大利亞土著居住地。17世紀,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殖民者先後抵此。1788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901年組成澳大利亞聯邦,成為英國的自治領地。1931年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
Ⅹ 澳大利亞地勢什麼總體平坦
地形特點:西部是(低矮的高原),中部是(平原),東部是(山地),地勢上總體比較平坦 .
降水量:澳大利亞年降水量的地區分布呈
半環狀形式.即從(東南北)三面向內陸和西部沿海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