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澳大利亞墨爾本市艾伯特山小學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間站立式教室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作者以澳大利亞一所小學推出站立式教室的例子,來說明「站著聽課不僅健康還不容易分心」的好處,從而使文章更為鮮明生動,並具有說服力。
Ⅱ 澳洲留學中學教育水平怎麼樣,澳洲4大中學介紹
隨著2016年留學生簽證新政策SSVF的實施,年滿6周歲的小朋友都可以到申請澳洲留學了。
不少家長反映,「國內上學太苦太累,孩子的童年幾乎都被學習給霸佔了。」因此出國留學成了很多家長的首選。市場一旦形成,各種相關信息也就撲面而來,越來越多澳洲中小學的留學信息進入了大眾視野。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澳洲幾所有名的中學,希望對大家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一、St Hilda's School聖希爾達女子中學
學校成立於1912年,是Gold Coast地區唯一的一所女子私立中學,校園位於Southport,擁有14公頃的美麗花園,校內設施包括科學中心,圖書館,音樂和表演藝術區,視覺藝術和技術中心以及St Hilda教堂。校內還有兩個體育館,健身中心,標准熱水游泳池,籃球及網球場等其他運動設施。
目前學校在校人數約1200人,其中3%來自於中國,韓國,俄羅斯等國家,接受P-12年級的學生,可以住宿,擁有強大的學術項目及推行全面教育旨在培養學生高等教育的學習及未來職業規劃。學校提供廣泛課程以供學生在商業、藝術、工程、音樂、醫學、法律及女生可能追求的其他領域學習。超過 90%高年級學生將繼續升學。學校提供音樂、藝術、戲劇、辯論及演講方面的全面項目,鼓勵女生參與體育活動,以娛樂身心及強健體魄。
二、The Southport School南港私立男子中學
學校成立於1901年,是一所私立教會男子寄宿學校,緊鄰Nerang 河,擁有美麗河畔景觀視野。本著基督精神推行全人教育,並以啟發學生盡展所長為教育目標,TSS為學生提供一個關懷及安全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獲得優質教育。
目前學校約有1325為學生,其中有279位住宿學生,接受P-12年級的申請。學校提供的多元化課程、領袖生計劃、文化與運動課程及現代化設施,皆能配合男生需要,協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自我價值觀及上進的精神,並積極發展個人潛能。因地理位置,學生在校內亦有許多水上活動機會,校內更有奧林匹克泳池、室內外體育館、各式各樣的體育設施。除此之外,學校對於孩子藝術修養的培養也融入到了整個學習過程中,學校希望在對孩子藝術和創造力方面的培養來充實學生的內心,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學校不僅擁有多個樂團和戲劇表演隊,還有一個可以容納600人的音樂廳和220人的小禮堂,會在周末和各種節日里舉辦不同的文化表演。
三、Saint Stephen』s College聖史蒂芬學院
始建於1996年,是一所男女兼收的私立中學,學校提供從P-12年級全部課程,另外開設有短期游學課程,可以短則一天、長則三個月的時間內體驗課堂,學習澳大利亞文化,結交澳大利亞朋友;氣候宜人,自然風景美麗的Gold Coast為學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使它成為澳洲最安全,校園氛圍最友好以及最具創意的學校之一。
學校重視培養學生的全球視角,並通過國內學生與蓬勃發展的留學生開展有機結合來實現這個目標。學校配備一流的教學設施和願景技術,比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和協作的數字互動學習空間等,每名學生都能感受到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課外活動有越野,田徑,游泳,音樂(包括鋼琴,吉他,打擊樂器,銅管樂器;弦樂器;木管樂器),舞蹈和戲劇。學校的所有教學與學習教室均配備有空調和精良的數字媒體,還包括以下設施:信息中心 iCenter,Foreign Language Centre 外語中心,閱覽室,四個封閉式場地包含一個設備精良的健身體育中心。此外,還設置有電子自動轉帳購物系統,與提前在線訂餐系統的Canteen(食堂)。校內的The Uniform Book Shop可提供校服,文具和書籍的購買和租賃服務,包括一些質優價廉的二手物品。
四、King』s Christian College國王基督學院
建校於1990年,是一所男女混合的私立學校,有兩個校區,分別在Reedy Creek和Pimpama。目前招收P-12年級的學生,在校學生約為1500人,來自12個國家。在過去的36年中,學校致力於為國際學生提供教學和住宿的全套服務,並把它當作實現促進澳大利亞人民和其他國家人民之間文化交流這一遠大目標的一部分。學校向學生提供各種課程,提高學生在技術、音樂、藝術和體育方面的才能,該校學生的學習成績,尤其是即將畢業的12年級學生,在全昆士蘭州名列前茅。
Ⅲ 澳洲Thornbury High School怎麼樣
在澳洲留學,你得須知以下這些內容知識,這樣可以減少你走復雜的路。
澳洲中學是和高中合在一起的包括8年級到12年級 合在一起叫Senior high school小學是1年級到7年級。澳洲高中的特點就是 『走讀』 還有可以自己選副科。還有澳洲的高中和初中是一起的8年級到12年級算是高中,小學有7年。走讀也就是你沒有自己的教室 去上課的話 你就得背著你的包 到你要上課的教室去 而不是跟中國一樣 學生在教室等不同科目的老師來上課 在澳洲就是不同的課有不同的教室。還有放學早 差不多下午3點就放學。有些學校會遲一些,我的學校是3點半放學的 但是我們上課時間遲 是9點15開始上課的呢 呵呵 對了 說了可以自己選擇副科 主科就是英語,數學,科學,社會和環境。主科除外體育 還有健康課必須是要上的。還有澳洲學校要求學生要選擇英語除外的第二語言 每個學校里的第二語言不同 但主要的有中文,義大利語,日語,印度尼西亞語,法語,西班牙語 你只要選擇其中一種就可以了。其他的就可以自己選啦 有家政課是學煮菜 做蛋糕啊什麼的,有木工課,做照片的課,舞蹈課,電焊課,音樂,縫紉,多媒體等等 還有像拍戲的課程 我沒選 呵呵 見他們在錄音房裡挺開心的呢 內容很豐富 但是你只能選其中兩個。每年都有一次選科機會 比如你今年選了其中兩個 明年你可以選另外兩個科。上面有位說除了英語其他的可以自由選的 其實不全對 那是針對十一年級選課來考大學的 那個時候你才可以選你自己的課。 澳洲的中學還經常舉行一些社會實踐 我們學校有中文,日文,義大利語的課程 然後學校會組織學生到這幾個國家玩 我現在的學校是和中國杭州第二中學是姐妹學校 他們搞交換生 就是說中國的一些學生來澳洲住幾天 體驗這里的生活,澳洲的學生就到中國體驗生活 還有去義大利和日本的。 澳洲中學的校服 要看哪個學校 每個學校的校服都不同的。
希望對你有幫組~~~ 喜歡的話請採納
Ⅳ 澳洲中小學教育體制是什麼樣的
澳洲中小學教育體制:澳大利亞一共有12年的基礎教育,小學:1-6年級;初中:7-10年級;高中11-12年級。每年有1、4、7、10四次開學(塔斯馬尼亞州一學年分為三個學期),其中一月是主開學季。每個學期之後會有2-4周的假期,每年的聖誕節會有一個半月左右的大假期。學生周一到周五上課時間是9:00-15:30。澳大利亞很多地區是沒有高考的,但是有州會考,各個州有不同的州會考制度。在申請大學的時候,會將平時成績和州會考成績按照一定比例換算成ATAR成績用於申請大學。塔斯馬尼亞州、昆士蘭州、堪培拉地區全部按平時成績算;新南威爾士州和南澳州是平時成績的50%+州會考的50%;維多利亞州是平時成績的30%+州會考成績的70%。
Ⅳ 澳大利亞的小學課程都有什麼
教育體制:
澳大利亞的教育為十三年學制,由5歲起入讀幼兒園或預備班,其後是十二年的中、小學課程。 澳大利亞的小學教育通常為六年制或七年制。小學通常設有以下課程:英語、數學、社會研究、藝術 (包括音樂、美術、手工和戲劇)與保健(包括體育和品質培養)。中學期間的課程除英語、數學、科學和社會學科等基礎課程之外,還包括很多實用型的課程,例如實用技術(理論)、商業學科和外語等。讀完12年級後,學生結業評定是由學校內的測驗成績或校內連續考核加上最後一年的統考成績組合決定的。這些評定過程雖然因州而異,但是都是衡量學生是否能進入大學或其他高等教育系統的必要條件。
在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澳大利亞首府行政區和塔斯馬尼亞州,初級中學年限是從7年級到10年級,如同我國的初一到高一;而在西澳、南澳、昆士蘭州和北領地初中年限則為8年級至10年級。澳大利亞的義務教育到此為止。在10年級以後,大部分的學生會進入高級中學11年級及12年級(相當於我國的高二或高三)。平均而言,澳大利亞人接受中小學教育的年數比許多國家的人都長,這些國家包括日本、德國和英國。澳大利亞勞動人口的45%持有大學學歷、職業證書或大專文憑。此外,30%具高等學位的澳洲人有研究生或研究生以上學歷。
澳大利亞的大學預科課程是為全自費的海外留學生設計的課程,目的是幫助那些已經在自己國家完成12年級的高中教育,但是無法直接申請進入澳大利亞的大學的申請者,通常為期一年,但是也有一些學校開設有半年的速成班給成績較佳的學生。 學生在大學預科班所修的課程與將來他們要進入大學所修的課程息息相關。大學預科班與中等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學生不參加統考,但是需要成功地完成此課程並由校內教師或講師評核與測試,以證明他們已經達到某一階段的學術水平,就可以進入自己所報讀並承認這項課程的大學了。
澳大利亞的高等教育的形式大致可以分為三種:綜合性大學、專門技術學院(又稱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及私立商業專門學校。澳大利亞共有大學42所,其中36所是納入國家統一教育體系的公辦大學。四所是聯邦政府辦的特種高等專業學校。兩所為私立大學。
學士學位課程學制一般為三年,有些課程(通常如醫學和建築學)可長達五年。澳大利亞設有"榮譽學位"(Honors Degree)。獲准就讀者通常為在普通學士課程學習過程中成績較為優秀的學生。獲得榮譽學位須在完成學士學位的學制後再加讀一年,但此學位仍屬於學士課程階段。
攻讀碩士學位課程的學生可以選擇以研究(by research)或以授課(by course work)方式進修。以授課為主的碩士課程學習年限為一年到一年半,在完成學業前要完成畢業論文;以研究為主的碩士課程學制為一年半到兩年。澳大利亞的碩士文憑課程學制為一年,這一課程主要是讓學士學位獲得者(如果申請人有相關專業的豐富工作經驗而未取得學士學位,學校也可以考慮錄取)以密集課程學習到專業知識並獲取資格。這一類課程通常為碩士學位課程的第一年,因此如果繼續學習半年至一年一般可以獲得碩士學位。由於這類課程的要求十分嚴格,我們一般認為取得碩士文憑(Diploma)的學生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即未取得學位的碩士研究生。
澳大利亞的博士學位學制至少為三年,一般以研究方式進修課程,但也有一些學校採用授課方式。
澳大利亞全國共有專門技術學院(Technical and Further Ecation TAFE)232所,向學生們提供廣泛的專業技能課程,全國70%的高中畢業生進入這一類院校學習。澳大利亞的各州的TAFE的體系各不相同,但文憑是全國通用的。TAFE的學制一般為2-3年,絕大多數學校向畢業生頒發專科文憑(少部分學校的程度低於專科水平),其中極少數學校提供碩士證書和學士學位。TAFE頒發的學位證書被澳大利亞各大學認可。如果取得專科文憑的TAFE畢業生希望進入大學繼續深造,一般的大學承認其在TAFE中取得的部分學分。
澳大利亞的私立商業專門學校(Private Colleges)提供與TAFE類似的課程,同樣是大多數學校向畢業生頒發專科文憑。這一類學校的優勢是課程設置非常靈活而有彈性,可以針對個別學生的要求和特點而對課程進行編排設計;對希望在畢業後繼續進入大學學習的學生而言,選擇這類學校要比較慎重,因為只有少數學校的課程得到大學認可,可以在將來的大學課程中承認部分學分。
Ⅵ 我要去澳洲念高中、有幾個學校想讓也在那邊念高中的人看一下、謝謝
你選的全是政府高中,新南威爾士省的那幾個高中除了最後一個等你上學的時間可能有位以外,其他估計沒有位。
你是向政府教育部報名,等你英文學完了,由教育部分配你的學校,基本上分的全是招生不滿的三類學校。
象 學校風氣要好、國際學生適中、交通便捷點、同學老師也要友善、的學校你是分不到的。
你最好想想,為什麼政府的中學對於澳洲人來講不用花學費,但是澳洲人還是要把孩子送入要花幾千上萬澳元的私立中學?
在選擇澳洲的學校問題上,很多人往往選擇政府中學,認為政府中學比私立中學好。
學校的好壞標准對於澳洲本土人和中國大陸人來講不一樣。我們認為高考成績好的學校就是好學校,澳洲人認為歷史悠久的私立學校是好學校。從孩子在母親肚子里,知道性別以後,就起了名字,報名上私立學校。
我們一般認為政府中學是由政府出錢管理的,私立學校是由私人出錢管理的。
實際上,政府在教育撥款問題上,是平等對待政府中學和私立學校的。在多數情況下,私立中學會比政府中學得到等多的政府教育撥款。
由於政府中學在逐漸萎縮,每年全有因為招不到一定數額的學生而發生公立學校合並和關閉的事件。相反,私立學校學生增長較快,私立學校學生人數較多,所以,私立學校的政府撥款往往比公立學校的數額還要多。私立學校的各項設施,比公立學校要好的多。
比如高考成績最好的一個政府中學,叫:James Ruse 是連續十幾年的高考第一名。我去看了個這個學校,第一印象就是像「抗大」。條件十分艱苦。有一些教室是木板的,是在地上用磚頭搭幾個墩子,然後在墩子上放一個像集裝箱一樣的木板房,就是教室。
離他們學校不遠的地方是一個叫Kings的私立學校,游泳池,各種運動場地應有盡有。這個私校比高考成績最好的公立學校撥款還要多。
澳洲的政府中學是由省教育廳管理的。申請是直接送到政府教育廳的,不是學校本身。可以選擇三個學校,但是政府有權按學校的招生情況,來分配學生的學校。就是說,你申請了三所學校,如果這三所學校的學生名額全滿了,政府教育部有權分配你到招不滿學生的政府學校。
最好的政府中學是叫精英中學,是不招收海外學生的。
對於澳洲本地人來講,政府中學除了精英中學是需要考試入取的以外,其他是就近入學。只要住在學校附近,學校就要接受這個學生。所以,精英中學以外的好學校,家長可以把家搬到學校附近,就可以讓孩子上除精英中學以外的好學校。
這樣一來,海外學生可以入學的政府中學就剩下名額招不滿的,比較次的學校了。
那麼,政府學校的實際情況是怎麼樣的呢?2009年2月6號,在澳洲每日電訊報上有一篇文章,轉載如下:
學習的語言
數據顯示,差不多50所政府學校中,有90%多的學生是來自非英語背景的家庭。
在悉尼有兩所政府中學——Punchbowl男子高中和Auburn女子高中——每個學生都生活在英語不是母語的家庭里。
由每日電訊報獲得的入學數字分析顯示:在全省203所公立學校中,有超過70%的學生來自非英語背景的家庭。
在203所學校中,大約有10所精英中學,高考成績最好的James Ruse農業高中有97%的學生來自非英語背景的家庭。
在過去的10年中,公立學校具有非英語背景的孩子的數量已經由4萬激增到20萬7千。這些學生現在構成了總入學率的27%。
James Ruse的校長Larissa Treskin說文化和語言並不是學術成功與否的關鍵問題。「學生的成功在於他們行事的動機、他們的家庭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和對學生的支持程度」她說。
1998年,政府學校有168,382名學生被劃分到具有除了英語以外的語言背景中。
2007年這個數字已經增加到207,031。
數據顯示,Granville男子高中有99.42%的學生來自非英語背景的新家庭,在Lakemba的Hampen Park公立學校有98.21%,在Auburn西部公立學校和北部公立學校有98.10%,在Cabramatta高中有97.39%。
西悉尼大學教育學院的副院長,Catol Reid說悉尼人口的一半是由第一代或第二代移民組成的。
她說:「悉尼的許多地方有50%的人口是新來的。」
「這些人中的許多都是專業人士,他們為他們的孩子的成功帶來了希望和憧憬。」
前Macquarie Fields高中的學生Dilip Raj,現就讀於澳大利亞國家大學,攻讀高級理科學位,在家講泰米爾語和英語。
Dilip說:「講兩種語言是有很大幫助的,而且不僅於此。」
他說:「兩種語言並非有很大的優勢,而是多元文化確實會幫你了解教育的價值。」
從以上的文章中可以看到,一般的澳洲人基本上不送自己的孩子讀政府中學。政府中學的學生基本上來自在家裡不講英文的新移民。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在一個講英文的環境中,融入西方文化。要好好想想,是不是要去政府中學?
政府中學對於澳洲人來講是免費的,私立學校是收費的, 為什麼中產階級以上的澳洲人,放著免費的學校不上,而要花上萬一年的學費去讀私立學校?
私立中學,這是他們的選擇,您的選擇呢?
Ⅶ 請給一篇關於澳大利亞風俗的教室布置及同學穿著的布置計劃~謝謝
澳大利亞的教室沒有什麼特點 甚至連 國旗都沒有. 就是 喜歡一些淡色調來裝飾教室 例如米黃色等等. 至於穿著 如果你的同學是 年齡比較大的 那就 西服但不打領帶, 如果是年齡小的 那就Tshirt 短褲 加拖鞋 那就絕對澳洲化了.
Ⅷ 澳大利亞是怎麼樣教育孩子
您好,澳大利亞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教育理念確實與中國有所不同,他們認為,人一生所需要的知識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在學校里一步學完,學校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健康的體格和健全的人格,教給學生將來繼續學習知識的方法。基於這點,他們特別注重學生在音樂和體育方面能力的培養,強調團隊合作,很關心學生是不是有很多興趣愛好。
其次,澳洲的老師對學生的教育非常有耐心,針對學生的毛病,老師除了提出要求,重要的是能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一些學生能接受的教育方法,真正做到了因人施教。我到過一所學校,校方介紹說,該校對剛插班的學生,首先是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愛好、特長,然後針對他的實際,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對一些需要特別幫助的學生,如新移民的學生,學校每周一早上准時召開有學生、學生家長、校長、教導主任、學生的班主任、行為老師參加的例會,老師們向家長介紹學生這一周在學校的表現,學生還存在一些什麼問題,一起商量採取什麼具體措施。
澳洲的班級,一個班二十幾個學生,班主任老師通常只管教學。另外,配備一位行為老師,專門負責對不聽話或行為失當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那些犯有嚴重錯誤的學生,則被送到教導處接受教導主任的訓導,教導主任是心理學博士,他們對學生採取心理評估教育,把看書或者完成教導主任布置的作業,作為對他所犯錯誤的懲罰,並規定一整天不能和同學們一起參加活動。
在教育方式上也是很有趣的。比如說老師開始上閱讀課了,如果一位學生還在電腦上打字,不認真聽講。碰到這種情況,老師就實行有獎有罰的辦法:專門給他一個本子,讓他自己在本子上記下做得正確的事情,同時註明這件事可以得幾分,老師在學生本子上貼上獎勵的卡通圖片,到周末的時候,學生可以憑他本子上的得分記錄,去教導主任那裡換取相應的小獎品,如玩具、糖果等等,學生非常高興。做了錯事,除了在本子上記下來為什麼事做錯了外,還要扣分。這樣學生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都非常明確,每天都喜滋滋地拿著本子計算自己的得分情況。
澳洲學校的教室里,每個學生的課桌都是不固定的,上課的時候,剛移民去的學生不知道該坐哪個位子,總是在後面站著,老師講的課,那些剛移民的學生大部分聽不懂,他們下課後也不知道跟誰玩好。為解決他們不能很快融入這個問題,老師就在一張紙條上寫上學生的名字,貼在他的凳子上,這樣學生就知道上課的時候他該坐在哪兒。同時,指定兩位學習比較好的學生總和他坐在一起,指定兩位體育比較好的學生,下課的時候陪他玩,讓那些新移民的學生盡快適應學校的環境。此外,學校還專門為他安排每周兩次語言學習課,指派專門的老師一對一地教他,並落實一位也是從同一國移民去的學生幫助他學習語言,以此解決他們語言不通問題。
澳洲的教學是多元化的,真是百花齊放。澳洲是一個移民的國家,居住在澳洲的人大多是從世界各地來的移民。從不同國家移民到澳洲的老師把自己國家的傳統習慣、教學方法、不同的想法融入教學中,同時也吸收學校其他老師的新觀點,新主張,新方法。澳洲的整個教學環境要比中國寬松。我這里說的是教育的大環境。比如澳洲的小學里沒有教科書,老師根據教學大鋼自己組織教材。學生每天回家沒有作業,也不帶課本。這樣做的好處是:老師有足夠的靈活性可以發揮自己的才能,可以根據各個地區不同學生的情況制定教學計劃,選擇教材。中國的傳統是一元化的,比如全國統一教材,學校、老師都要嚴格地按照教育部規定的教學大綱去組織教學。
澳洲老師的花樣多,一般以正面激勵教育為主。如果你教的是一些很勤奮刻苦學習的學生,你會很輕松,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去考慮如何來教這些學生;如果你的學生是一些不那麼用功的學生,你就要花腦筋去想怎麼讓這些學生更容易地學好,怎樣讓他們有興趣,有學習的動力,讓他們勤奮起來。也就是說,怎麼教,變得很重要。
一般來說澳洲學生沒有中國學生那樣聽話,那樣刻苦學習,但澳洲的老師對學生總是以鼓勵為主,學生有一點點進步就給予很大的鼓勵。對對學生的期末評價,學校規定只能用正面的評語而不能寫負面的評語,評語單上不能寫「學生沒有做作業」,不能說「這個學生這學期沒有好好學習,希望家長督促他」等等。你要寫「這個學生有很大的潛力,如果再多花一點時間學習,他將會成為一個最好的學生」這樣的話。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澳洲人的家庭教育觀念,特別注重人的個性發展。澳洲人的家庭比較尊重孩子的意願,或者說家長和孩子比較平等。有一次我們去一個白人家庭做客,主人家裡的一位孩子很有藝術才能,主人很想讓他的孩子給我們展示一下,但孩子不願意,主人只好跟我們說對不起,絲毫沒有責怪孩子的任何錶情。澳洲的家長對孩子比較寬容,沒有中國家長那麼嚴厲。家長總是給孩子許多鼓勵,表揚。即使批評也是以理服人,孩子若有一點進步就給予很大的鼓勵。可以說那裡的孩子是在表揚聲中長大的。在學習上,澳洲的家長對自己孩子學習成績不會太在意。他們允許自己的孩子按自己的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進度,不會逼自己的孩子追趕別人。這種態度使一些比較差的或是沒時間好好學習的孩子能堅持學習。
許多中國家長則是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孩子進步慢會很不高興,甚至會打罵孩子。澳洲的孩子慢慢來,競爭意識不強,有一定的競爭對孩子是有好處的,但過分強調競爭或不願正視現實的競爭卻是有害的,因為每一位孩子的情況是不同的。教育就是要注重人的個性,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Ⅸ 准備去澳洲國立大學讀書,不知道那兒的環境怎麼樣
本人是大一新生,2015年二月初就讀ANU,現在已經三個多月快四個月了。也還算新生,不過這幾個月來觸動真的挺大的。我就懷著集思廣益的心態說一下我的一些觀感吧。對了,由於本人就讀於CBE(college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也就是商學院),其他學院的東西也不一定太了解,所以有些問題可能無法回答,請多多包涵啦~
和大多數來自著名國內高中的同學理由一樣,我來澳大利亞的理由,也無非是高考沒考好,這沒有什麼羞恥的,因為現在回過頭來看,高考真的只是人生道路上非常微不足道的一個關卡,同時我要感謝我的父母,能夠有能力讓我出國,多了一種選擇。這個選擇,現在看來,是我的幸運。
我國內錄取通知書上的大學,平心而論也是國內很不錯的大學,我也在那裡讀了半年,不過出來之後我一點也不後悔。接下來的文章我也會進行一些對比。
進入正題,首先說說校園吧。一個字,美!如果你喜歡自然風光「蛤蛤誰不喜歡~」,喜歡綠樹嫩草,那ANU絕對是你不二的選擇。牛皮不是吹的,上圖:
這不是我的房間「有點亂捂臉」,但是是一個房型,大家參考一下,照片沒照的還有書桌和24寸小電視。當然啦,我的房間是單人間里最大的,像一般hall的標准單人間是沒有廚房和獨立衛浴的所以也小一些,同時也便宜。unilodge宿舍不管飯所以房間內有冰箱,廚房。說到價格,不得不說ANU的住宿是很貴的,像我的房間一周303澳元,一個月下來6000人民幣,能在北京四環租一個小兩居室了吧……當然你可以選擇出去租房子,價格大約也就150澳元一周左右,不過出去也有出去的麻煩,就不多說了。對了,所有的房間內都是有高速有線網路的,你也可以自己接路由器建wifi(雖說據說學校不允許但是好像也不會查,一般晚上在線看個720p視頻啥的無壓力,不過上國內網站確實有時候會比較慢。下載速度嘛,沒測過,一般下一個課件什麼的都是秒下,因為我不玩游戲所以也不能告訴大家網速對於游戲的影響了。如果你要想看跑男啊,爸爸去哪兒啊這種綜藝節目,或者看看曉松奇談羅輯思維這樣脫口秀的,別轉悠了,youtube上全都有。
接下來說說大家可能比較關心的——吃。這里可能要讓大家失望了,如果有哪位即將來ANU的同學問我什麼建議,我第一條就會說:把國內好吃的都吃了,最好吃到惡心。ANU沒有食堂,只有餐廳,但是種類也不多,一頓午飯10-15刀。出去吃的話,中國餐廳倒是也有幾家,也不遠,但是人均40刀,屬於比較高檔了。像我現在,因為沒時間也懶得做飯,都是在餐廳吃。我午飯經常就在一家學校的亞洲自助餐廳Asian
Bistro吃,晚飯就隨機了。吃在ANU真的很貴,當然要是你會做飯那就最好了。對了,學校旁邊就有一個華人超市叫天天超市,裡面能買到一些買不到的中國貨,比如冰紅茶,涮火鍋的羊肉卷,旺旺仙貝「我剛才剛吃的就寫上了」什麼的~
OK接下來聊聊課業生活方面,ANU的教學結構是這樣的:lecture+tutorial
先說說lecture吧。每學期有四門課,每門課每周都會有講座,也就是大課,是所有上這門課的學生一起上。因為我學商科,人比較多,像microeconomics這種課禮堂有時候會坐不下。不過還好這里沒有國內那些缺德的佔座的人,甚至拿卷紙一下滾一排,絲毫不考慮這樣做的負外部性(期末復習中用詞跳躍請多理解)一般也就是中國人坐前排佔一個座位這樣,老外不喜歡坐前排。lecture的時間嘛,有一周一個兩小時的,有一周三個一小時的,也有一周兩個兩小時的,不太一樣。所有的lecture都有錄音,可以在網上聽,投影儀的使用也被記錄下來,(注意,是投影儀,老師有時候會使用老式的幻燈片,一張一張透明的塑料板那種,那個就不會被記錄在recording裡面了,所以去聽lecture很重要!)所以理論上你是可以不去聽lecture的,畢竟也沒有點名簽到。但是錄音的效果和實際去聽講座還是有差距,我個人建議錄音在復習的時候哪裡不懂了再去聽,不要全部依賴錄音。
下面說說tutorial,這個可以說是與國內教學區別最大的地方。所有上每門lecture的同學被分成若干組,每組大約20人,由一個tutor帶領。tutor一般是master或者phd,只有之前在這門課上成績優異且現在英語和成績都不錯才可以申請的。在tutorial上,tutor會帶著大家過tutorial
questions,一般會在前一周在網上放出來(預習很重要),時不時的還會有隨堂測試,算進期末總分的哦!tutorial的存在就是對lecture的補充,通過小班教學和額外習題確保學生對lecture上的知識充分吸收。每周tutorial上的內容針對的是上周的lecture。
補充一下,lecture的時間是固定的,所有人一起上,不存在選課問題。tutorial的時間是自己選(搶)的,只有手快才有優先權。至於老師水平的問題,我也只上過商科的四門課不敢多說,但是就我看來,lecturer教的都非常好,(想起了國內坑爹的老師,第一年當老師就過來禍害我們,這里雖然也有第一次教這門課的老師,但是之前基本都在相關領域任教過一段時間了)畢竟要對幾百人負責。(十二月補充:之前還是太天真,其實不靠譜的老師確實還是有……)至於tutor水平參差不齊,我這學期運氣好四個tutor都很棒,但是我周圍的同學也有因為聽不懂tutor的越南口音崩潰掉的(笑)。tutorial只能選時間不能選tutor,所以遇上好的tutor完全是運氣。在此奉上大家一致認為的大神老師-Paul
Chen,教ECON1101 microeconomics,只要你學商科就一定會學這門課,當然之後是不是他教我就不知道了,兩個字概括就是-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