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澳洲人開什麼車
日本車比較多
B. 澳洲買2手車哪些牌子的車性價比最高
二手車市場在澳大利亞比較成熟和完善,也有相當大的規模,在這個主要靠機動車通行的國家,二手車店遍布城市和鄉村的每個角落。他們每周都會有一定的優惠政策和優惠車輛,將大大的價格標簽貼在汽車前擋風玻璃上,我們可以挨家的詢問打聽,比較。汽車品牌也比較多,尤其美國,亞洲和本土車型居多,也有歐洲車。個人建議買日本和韓國的小型車,當然也可以選擇FORD或者本土的HOLDEN,但由於排氣量基本都在2.0以上甚至4.0,體積比較大也比較費油。所以日韓的車有一定的優勢,TOYOTA 和HYUNDAI在留學生裡面見得比較多,省油經濟,當然不算那些有錢的公子哥和大小姐們,他們幾乎都是BMW和BENZ的主顧。這里對車型和品牌的選擇不做指令性引導,只要從經濟實惠角度出發就對了。
如果選擇好了車,和二手車行就要進行下一個重要步驟了——談價格。雖然是明碼標價,但很多地方仍然可以繼續殺價,如果身邊有熟悉車的朋友最好是帶著他同行,因為我們還是要簡單研究一下車輛本身的價值。3000-5000多刀的三門,雙排座。1.3-1.5的排氣是學生車,屬於性價比比較高的選擇。由於二手車通常都是翻新的,內飾重新包裝,清洗,上油,維修。發動機,底盤等重要部位基本不動,所以要仔細檢查,並根據已經行使的公里數,來決定最後價格。澳大利亞開車比較多,所以車輛一年有時候跑個3-4萬公里都是正常。不敢說他們不會修改公里數,選擇的時候我們還是要擦亮眼睛,同時澳大利亞比較實在,也不要惡意殺價。
C. 澳洲的車文化與城區交通是怎麼樣的
澳洲是個地域面積廣闊,人口稀少的國家,即便居住大城市,因建築容積率低,城區面積不小。人們日常要來返住地與工作場所地距離就較遠。而大城市公共交通網路(公交車、有軌電車、城區軌道交通線等)還是比較方便的。
圖片說明 這是墨爾本街頭的交通狀況:從左起分別是:有軌電車、計程車、供旅遊者遊玩的傳統馬車、公交大客車······
但近年來,隨著人口快速增加,大城市裡也出現了澳洲原先沒有的居住物業:新建高層+多層的住宅密集區。筆者曾到悉尼中心城區內這樣一個住宅區,感覺其居住者似乎多是來自大中華地區:大陸·台港澳,以及新加坡等東南亞華裔,且多為中短期的租客(商務·學生·旅遊等)。
而讓筆者非常吃驚的是:在此密集住宅區大樓下面,看見了在上海寸土寸金地上都沒看過龐大的五層地下車庫!要在這深邃的地下車庫里,小心翼翼開出一輛車來,真是非常不易!這,也從一側面說明,在澳洲,私車普及率之高。
圖片說明 澳洲,是個典型的汽車輪子上的國家。多數澳人家中有車,且是幾台車。私家車不僅是交通工具,還是人們休閑、家務、度假、采購等活動的伴侶和幫手。您瞧,這輛不大的車上頂一運動型小賽艇。注意其車尾上還安有拖掛裝置,這,也算是當地車文化中的特色吧。。
圖片說明 用私家車掛車拖遊艇的也不少見。這個遊艇該是能頂上幾輛私家車了吧?!
圖片說明 筆者聽一位在旅遊業工作的華人說:澳人喜歡駕車旅遊,有個20多歲年輕人從日本等國進口二手旅遊車在澳辦了家旅行用房車出租公司,生意非常好。是此類房車出租中的中低端市場主力公司。公司在各地已有200多輛車了。澳洲各地景點也多有專為房車出旅者提供水·電·餐飲·停車等服務的小旅館和餐飲店。
D. 國外沒有車是很不方便的,留學生們一般都會開什麼車
在國外留學,出行是每個留學生都要面對的問題,除了少數大城市有地鐵可以搭乘,其餘各地的公共交通都很不方便。
因此大部分同學在出國後,都會將買車一事提上議程,但作為留學生,大部分的生活經濟來源都是依靠父母供給,少數能做到真正獨立,其次,買車也不是一件小事,涉及到方方面面,買車的必要與否,大家還是要慎重考慮的。
今天,我們邀請了曾在國外留學的學長學姐們分享一些他們在國外買車的經歷和建議,給大家參考一二~
Carsales是澳洲最大的車輛交易網站,上面的車型種類、配置各方面也非常齊全,建議計劃買車的同學可以上去看看,一來可以對比了解下市場價格,二來也不容易被坑。
哲學上說,人生而平等,這句話真的是真理嗎?人生來本來就不平等的,那留學圈子自然也就有三六九等,出去留學的學生,可以分為三大類,一類是像王思聰這樣的富二代。那生活有需要買個代步車肯定沒啥好說的。二類是小康家庭的孩子,不打工的情況下不愁吃穿,一年旅行一兩次,生活需要,存點錢買車也是有的。三類是貧困生平時都是靠打工去掙錢養活自己,生活需要用車,免不了跟朋友借。
而一般會想高性價比使用小車的都是二三類學生,平時不用車的時候可以把車出租借給朋友,也可以周六日有空出門接單子當個司機。
E. 我到歐洲,美洲和澳洲,街面上跑的日系車佔有率很高。國內說日系車這個不行,那個不行,難道歐美人都是SB
日系車在中國的車輛都是在中國本地以合資建廠的方式建造和生產的,配件的國產率比較高,所以在滿足質量要求的情況下往往各個指標都是勉強合格,有些部件的使用壽命可能也只是勉強達標或者接近標准線,以中國的方式進行組裝。那麼在最後的產品上質量會相差很多,日系車內飾花哨,但質量肯定不能和海外日系後者歐美系車相比。
為什麼歐洲美洲澳洲大多是日系車,很簡單,因為車價便宜而已維護成本低。
在澳洲,2012款CARMY開走價27999澳元(還可以適當還價)。但AUDI,BMW,VOLKWAGEN基本上最便宜的新車價格也都在34999以上,而且看的上眼的車都要58999以上。
價格是主要因素,海外的日系車多出息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生產,質量和選材上要比半國產車好很多。
F. 澳洲留學生一般開什麼車啊大概多少錢油價多少
澳洲留學生一般都買二手車, 且日系車偏多,最大的二手賣車網carsales,你到時候可以上去搜索,二手車的年限有90年代的,不過車況都還行,當然越新越貴。油價以布里斯班為例,2014年一升大概1.2澳元左右,油費里都包括了高速的費用,所以上高速不用繳費。百公里耗油在6~8升。二手車價格在3000澳幣~10000多澳幣不等
G. 日系佔領前三甲,來看看澳大利亞人喜歡開什麼車
澳洲車一般都比國內貴,但是國內進口車因為稅很高在澳洲就不算很貴。我當時買車的時候在甲殼蟲和馬自達3之間選的,甲殼蟲稍微比馬三貴一點點,但是沒有國內貴的那麼多。我記得當時人人網上還嘲笑說馬三怎麼可能跟甲殼蟲差不多價格,拜託自己上carsale上看看,甲殼蟲之類的進口車在國內稅很高的。馬自達在澳洲也屬於進口車所以跟甲殼蟲沒差很多。維修還不便宜。TOYOTA和HOLDEN是本土車,價格比較便宜,但是跌價也快,特別是你買一輛比較新的,比如20000以上的,一年跌個3000也正常,本土車嘛,產的多自然跌的快,不過維修便宜。一般中國人就開日系車,豐田本田馬自達,大眾也可以,維修稍微貴一些。尼桑差一些,國內到處都是的天籟,這邊叫maxma基本沒人開,可見尼桑口碑差一些
H. 在澳洲留學:都有哪些交通工具
1.自行車
在校園內,自行車始終是最便利的交通工具,但即使在澳洲,你也需要為你的自行車配備一個良好的車鎖。另外,根據澳洲法律規定,騎車人必須配備自行車專用頭盔且必須在人行道上行駛,不得駛入機動車道。墨爾本是騎車游覽的好地方,該市路面相對平坦,並有設計好的大都市區騎車游覽路線。其中有兩條路線最佳,一條是繞菲利浦灣港岸邊,從墨爾本港(Port Melbourne)到布萊頓(Brighton)的自行車路線,另一條是沿亞拉河(Yarra River),從市區出行 20 多公里的自行車路線。
2.公共汽車和有軌電車
公共汽車是最常見的出行工具。澳洲的公共汽車按段收費,除了直接向司機購票以外還可以選擇各類「十次卡」。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搭乘澳洲的公共汽車,下車需預先提示司機,如無提示司機有權不停靠車站。澳洲的公共汽車有人數限制,尤其注意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逃票會涉及個人信用記錄。罰款A$100/次。
3.遊船和輪渡
佩斯-輪渡每半小時准時發出一趟,每天早上 7:00 到下午 7:00 往返於巴拉克(Barrack)街碼頭到動物園之間。
4.火車和輕軌
悉尼-擁有巨大的郊區鐵路網路和密集的班次,使火車遠比公共汽車快捷。火車大約早上 5 點開班,午夜收班。另外,單軌鐵路和城市輕軌是市中心出行的很好途徑。單軌鐵路環繞達伶港(Darling Harbour),將其與市中心連接起來。城市輕軌經過達伶港與唐人街(China Town),在中央火車站與派蒙區(Pyrmont)之間每天 24 小時開行。
墨爾本-市郊的火車比電車或公共汽車要快,但不到達許多內郊地點。菲林德街車站(Flinders St station)是主要的中轉站。每周,火車早上 5 點開班,午夜收班。
布里斯班-快捷的城市鐵路網路共有七條線路,最遠行至北部的Gympie North(陽光海岸)和南部的 Nerang 與 Robina (黃金海岸)。所有火車線路均通過羅馬街火車站、中央火車站和布朗斯維克(Brunswick)街火車站。
佩斯-Transperth運營到 Armadale、Fremantle、Midland 和 Joondalup 北郊的 Fastrak 市郊火車線路。在 Claisebrook 與 City West 火車站之間,可免費搭乘火車(在免費乘坐區內)。所有本地火車均從 Wellington 街上的佩斯火車站始發。
5.計程車
澳大利亞的出租汽車以福達(澳—美合資生產)、荷爾頓(澳產車)、尼桑(日產)等為主,車型有三廂也有兩廂,車身以黃色為主,都安裝石油液化器裝置,引擎蓋上噴漆大大的TAXI。除此以外,車身上噴的文字圖案較多,如公司徽圖、叫車電話號碼、車輛牌照號碼等。街上計程車雖然不少,但要像上海一樣「招手即停」卻難以辦到。定點上車是這兒的規矩。
希望對您有幫助,望採納!
I. 澳大利亞有哪些名牌產品
歐舒丹、雀巢能恩、茱麗、caroma、亨氏。
1、歐舒丹
歐舒丹是一個根植普羅旺斯傳統的品牌,一直強調獨特法式生活的藝術(art de vivre) 。公司的根基由始至終,深植於產自法國南部、非洲和地中海沿岸地區的優質產品。
歐舒丹的創辦人 Olivier Baussan 是香氛商中的代表人物,兼具植物學家所必須的豐富草葯知識及香氛師捕捉鮮花香氣的才華。 歐舒丹的產品以天然、功效卓越的精華油製成。
2、雀巢能恩
新版雀巢金盾TM保護系統(ProtectstartTM/protectplusTM)由天然保護性營養素組成的完美組合,促進寶寶免疫,保護系統的發育。
3、茱麗
茱麗(JURLIQUE),正式譯名茱莉蔻,一種純凈的植物護膚品牌,1985年創立。創始人是化學家兼醫生Dr.Jurgen Klein與植物學家Ulrike Klein夫婦。
Jurlique品牌的名字即是由他們兩人的名字組合而來。崇尚「天然保養」、「草葯配方」、「有機養植」,茱麗 (Jurlique) 產品號稱「世界上最天然純正的護膚品」。
同時,茱麗 (Jurlique) 產品追求靈、心、身三層皮膚哲學,也令美容界這個「最純凈」的品牌深奧起來。
4、caroma
CAROMA 科瑪衛浴是一個衛生間座便器,也就是一個節水馬桶,隸屬於澳大利亞GWA國際集團的一個衛生潔具產家,因技術領先、耐用節水而著名,已成為在全球各地環保節水的衛浴行業典範。本文主要講述其產品特點、技術含量、發展歷程和推廣應用等方面的內容。
5、亨氏
亨氏公司是在1869年由H.J.Heinz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夏普斯堡創立的,經過一百多年卓有成效的發展,由當時的小農場成為世界最大的營養食品生產商之一。亨氏的產品有5700多種,除了人們熟知的嬰幼兒食品。
如嬰兒米粉、面條、佐餐泥、果汁、果汁泥零、嬰幼兒配方奶粉,還有番茄醬、調味品、沙司和冷凍食品等。該公司的分支機構遍及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2年2月,股神巴菲特及巴西資本投資公司3G看中亨氏集團的優異業績表現,以總價280億美元收購亨氏集團,創下同類企業的收購最高紀錄。
J. 澳大利亞的汽車品牌
提到霍頓,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孫楊的手下敗將,那個無恥的澳大利亞游泳運動員?
但是,對於車迷來說,曾經制霸澳大利亞汽車市場的老牌汽車生產製造商霍頓(HOLDEN),才配叫這個名字。在澳大利亞,霍頓汽車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個獅子LOGO的霍頓汽車是澳大利亞人最為熟悉的汽車品牌。
另外,盡管Commodore曾經是動力充沛且富有駕駛樂趣的代名詞,是無數車迷心目中的一代神車。但抵不住時代在變化。小排量車型地位漸長,油價上漲,SUV車型流行起來,新能源汽車大勢所趨。霍頓沒有跟上時代變化,時代便拋棄了霍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