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熱帶雨林有哪些
熱帶雨林有印度馬來雨林群系、非洲雨林群系、美洲雨林群系等。
印度馬來雨林群系
亞洲雨林主要分布在菲律賓群島、馬來半島、中南半島的東西兩岸,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斯里蘭卡南部以及我國的南部等地。其特點是以龍腦香科為優勢,缺乏具有美麗大型花的植物和特別高大的棕櫚科植物。
美洲雨林群系
世界上的三大熱帶雨林之一。該群系面積最大,以亞馬遜河為中心,向西擴展到安達斯山的低麓,向東止於蓋亞那,向南達玻利維亞和巴拉圭,向北則到墨西哥南部及安的列斯群島。這里豆科植物是優勢科,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特別多,鳳梨科、仙人掌科、天南星科和棕櫚科植物也十分豐富。
熱帶雨林是地球上一種常見於赤道附近熱帶地區的森林生態系統,主要分布於東南亞、澳大利亞北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中美洲和眾多太平洋島嶼。熱帶雨林是地球上抵抗力穩定性最高的生態系統,常年氣候炎熱,雨量充沛,季節差異極不明顯,生物群落演替速度極快,是世界上大於一半的動植物物種的棲息地。
❷ 熱帶雨林分布在澳大利亞的什麼部
B 就全球來看,熱帶雨林氣候的分布規律是南北緯10之間的地區。 澳大利亞東北部的熱帶雨林氣候位於南緯10度以南,不符合熱帶雨林的常規分布規律,之所以在這個地區能形成熱帶雨林,是由於本地區特殊的地形和洋流所致。 澳大利亞東北部沿海地區位於大分水嶺的迎風(東南風)地帶,易形成地形雨,增加了這個地區的降水量,且沿岸有東澳大利亞暖流流經,對沿岸氣候起到了增溫加濕的作用。因而,在此地形成了熱帶雨林氣候。
❸ 熱帶雨林氣候的主要分布地區為
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中美東部、非洲的剛果河流域、幾內亞灣北岸、馬達加斯加島東部、馬來半島南部、馬來群島、菲律賓群島南部、伊里安島、印度尼西亞、大洋洲的蘇門答臘島至新幾內亞島一帶、澳大利亞的東北部部分。
❹ 熱帶雨林在什麼地方
熱帶雨林主要分布於東南亞、澳大利亞北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中美洲和眾多太平洋島嶼。熱帶雨林是地球上抵抗力穩定性最高的生態系統,常年氣候炎熱,雨量充沛,季節差異極不明顯,生物群落演替速度極快,是世界上大於一半的動植物物種的棲息地。
中國的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台灣省南部、海南省、雲南南部河口和西雙版納地區,在西藏墨脫縣境內也有分布。但以雲南西雙版納和海南島最為典型。占優勢的喬木樹種是:桑科的見血封喉、高山榕、聚果榕、波羅蜜、無患子科的番龍眼以及番荔枝科、肉豆蔻科、橄欖科和棕櫚科的一些植物等。但是由於中國雨林是世界雨林分布的最北邊緣,因此,林中附生植物較少,龍腦香科的種類和個體數量不如東南亞典型雨林多,小型葉的比例較大,一年中有一個短暫而集中的換葉期,表現出一定程度上的季節變化。
❺ 澳大利亞的氣候類型有哪些,是如何分布的,請說明
澳大利亞有熱帶草原時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雨林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為典型的半環狀分布
(1)、南回歸線橫貫大陸中部,大部分地區處於副熱帶高氣壓帶和東南信風控制,氣候炎熱乾燥。
(2)、南部和西南部位於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地區,屬地中海氣候。
(3)北部夏季來自赤道的西北風帶來豐富的降水,多為濕季;冬季受東南信風控制,形成乾季。形成熱帶草原氣候
(4)、東南沿海一帶,受澳大利亞暖流的影響,增溫增濕,因而比較濕潤,東北部常年吹來自海洋的東南信風,並受地形 抬升,降水豐沛,形成熱帶雨林氣候;東南部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最南端和塔斯馬尼亞島常年受西風的影響,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
(5)、西部沿海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和來自大陸的東南信風的控制,加上西澳大利亞寒流的影響,降溫減濕,因而乾燥少雨。中部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東部大分水嶺阻擋了來自海洋的東南信風,形成乾燥少雨的熱帶沙漠氣候。
❻ 熱帶雨林的分布區域
大多數的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四個生物地理界:熱帶界(非洲大陸,馬達加斯加和一些散島)、澳洲界(澳大利亞,新幾內亞和太平洋群島)、印度馬來亞界(印度,斯里蘭卡,亞洲大陸,東南亞)、新熱帶界(南美,中美和加勒比群島) 。 1.印度尼西亞:現有熱帶雨林面積:1148400平方公里;現有熱帶季雨林面積:3074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1700000平方公里。(亞太地區熱帶森林面積最大的國家和世界上熱帶森林面積第三大的國家,擁有亞太地區將近半數的熱帶雨林。也是亞太地區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及世界上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鳥類約1500種,哺乳動物約500種,兩棲爬行約1000種。但有不少物種是分成很多種還是合並成一種有很大爭議,比如哺乳動物中種類最多的鼠類爭議就非常大)
2.巴布亞紐幾內亞:現有熱帶雨林面積:363530平方公里;現有熱帶季雨林面積:322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450000平方公里。(植物約11000種,其中蕨類約2000種,蘭花約2000種,哺乳動物約200種,鳥類約740種)
3.緬甸:現有熱帶雨林面積:223390平方公里;現有熱帶季雨林面積:8846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600000平方公里。
4.馬來西亞:現有熱帶雨林面積:20045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320000平方公里。其中:1)馬來亞:現有熱帶雨林面積:6978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130000平方公里。(植物約8000種,哺乳動物約200種)2)沙撈越:現有熱帶雨林面積:9467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120000平方公里。(哺乳約180種)3)沙巴:現有熱帶雨林面積:3600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70000平方公里。(哺乳動物約167種)
5.印度:現有熱帶雨林面積:158950平方公里;有熱帶季雨林面積:16217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910000平方公里。(亞太地區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植物種類統計差別極大,從20000多種到有人估計的45000種,鳥類約1250種。熱帶雨林面積可能包括了應該屬於中國的藏東南地區)
6.寮國:現有熱帶雨林面積:98790平方公里;現有熱帶季雨林面積:2581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225000平方公里。
7.泰國:現有熱帶雨林面積:75400平方公里;現有熱帶季雨林面積:3150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250000平方公里。
8.柬埔寨:現有熱帶雨林面積:65500平方公里;現有熱帶季雨林面積:4775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160000平方公里。
9.菲律賓:現有熱帶雨林面積:50740平方公里;現有熱帶季雨林面積:1528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295000平方公里。
10.越南:現有熱帶雨林面積:37170平方公里;現有熱帶季雨林面積:1951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280000平方公里。
11.索羅門群島:現有熱帶雨林面積:2559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28500平方公里。
12.澳大利亞:現有熱帶雨林面積:10516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11000平方公里。(全國植物約12000種,鳥類800多種,哺乳200多種,兩棲爬行類新統計1000餘種)
13.中國:現有熱帶雨林面積:7150平方公里;現有熱帶季雨林面積:1705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340000平方公里。(亞太地區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全國植物約30000種,其中森林植物約15000種,鳥類最新記載超過1300種,哺乳從450種左右到超過500種,有些資料顯示中國的哺乳動物超過印度尼西亞,但因為統計的標准不同,所以可比性並不強。中國以雲南省的生物多樣性最高,鳥類約800種,哺乳動物等也都超過全國的半數。另外,中國原應有的熱帶森林面積應該沒有這么大,這數字可能包括了季風常綠闊葉林,現有的熱帶雨林數字可能比實際上的小,1999年藏東南印控區是中國熱帶雨林的主要分布區之一)
14.斐濟:現有熱帶雨林面積:6610平方公里;現有熱帶季雨林面積:36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18000平方公里。
15.汶萊:現有熱帶雨林面積:4692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5000平方公里。
16.斯里蘭卡:現有熱帶雨林面積:1440平方公里;現有熱帶季雨林面積:1082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26000平方公里。
17.孟加拉:現有熱帶雨林面積:945平方公里;現有熱帶季雨林面積:9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130000平方公里。
18.新加坡:現有熱帶雨林面積:原始森林幾乎不存在,只在郊野公園中有少量森林;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500平方公里。
亞太地區總計:現有熱帶雨林面積:2479282平方公里;現有熱帶季雨林面積:45276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5749000平方公里。亞太地區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區,同時也是熱帶木材和熱帶作物生產的中心,還是1999年經濟增長的中心,森林破壞比較嚴重。從現有熱帶森林和原有熱帶森林狀況的對比來看,1999年亞太地區的熱帶森林面積大約是原來面積的一半多。人口密集的國家比人口稀疏的國家森林保存的要少的多,古老的國家比新興的國家森林保存的要少的多,赤道。除新加坡(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是城市國家外,森林破壞最嚴重的是孟加拉(亞洲人口密度第二大的國家,歷史悠久),保留不到百分之一。中國僅次之,保存不到十分之一。越南和菲律賓這兩個人口密度較大的國家森林破壞也很嚴重,剩下僅五分之一多。幾個赤道附近的國家,也就是熱帶雨林分布中心區的幾個國家及一些人口稀少的大洋洲國家熱帶森林剩餘比例最大。森林保存最好的是汶萊和澳大利亞,至今仍保留超過九成的原有森林。索羅門群島接近九成,巴布亞和新幾內亞超過八成,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超過原有的三分之二,不過這兩個國家不同地區森林保存的狀況差別很大,印度尼西亞附近保存的最少,馬來西亞以沙撈越保存的最多。其他國家中以人口較少的柬普寨和寮國森林保存的最多,分別約保存七成和一半。緬甸也剩下超過一半。泰國和斯里蘭卡接近一半,印度和斐濟大約三分之一。從總面積來說,最大的是印度尼西亞,是唯一亞太地區熱帶森林總面積超過一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家和世界上三個熱帶森林總面積超過一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家之一,幾乎占亞太地區總面積的一半。總面積超過二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家有巴布亞和新幾內亞、緬甸、馬來西亞和印度。寮國、泰國和柬普寨剛剛超過十萬平方公里。大多國家都超過一萬平方公里而少於十萬平方公里。只有斐濟、汶萊和新加坡這三個小國和孟加拉這個人口過於擁擠的國家的熱帶森林面積小於一萬平方公里。 1.剛果(金):現有熱帶森林面積:1190737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1784000平方公里。(非洲地區熱帶森林面積最大的國家和世界上熱帶森林面積第二大的國家,擁有非洲地區超過半數的熱帶雨林。是非洲地區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保護區,面積32000平方公里的薩隆加國家公園和非洲生物多樣性最高的維隆加國家公園。擁有鳥類約1086種,哺乳動物約409種。)
2.加彭:現有熱帶森林面積:22750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258000平方公里。
3.剛果(布):現有熱帶森林面積:21340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342000平方公里。(植物約6000種,哺乳動物132種,鳥類700種)
4.喀麥隆:現有熱帶森林面積:15533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376900平方公里。
5.中非:現有熱帶森林面積:52236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324500平方公里。
6.馬達加斯加:現有熱帶森林面積:41715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275086平方公里。
7.賴比瑞亞:現有熱帶森林面積:41238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96000平方公里。
8.奈及利亞:現有熱帶森林面積:3862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421000平方公里。
9.衣索比亞:現有熱帶森林面積:2750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249300平方公里。
10.象牙海岸:現有熱帶森林面積:27464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229400平方公里。
11.塞內加爾:現有熱帶森林面積:2045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27700平方公里。
12.赤道幾內亞:現有熱帶森林面積:17004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26000平方公里。
13.迦納:現有熱帶森林面積:15842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145020平方公里。
14.索馬里:現有熱帶森林面積:1480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21200平方公里。
15.坦尚尼亞:現有熱帶森林面積:1440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176000平方公里。
16.莫三比克:現有熱帶森林面積:935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246900平方公里。
17.幾內亞:現有熱帶森林面積:7655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184800平方公里。
18.烏干達:現有熱帶森林面積:740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103400平方公里。(生物多樣性在非洲近似面積的國家中屬最高一檔,鳥類近1000種,哺乳動物311種,非洲為數不多的幾個哺乳動物種類超過300種的國家之一)
19.肯亞:現有熱帶森林面積:690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81200平方公里。
20.幾內亞比索:現有熱帶森林面積:660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36100平方公里。
21.蘇丹:現有熱帶森林面積:640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27000平方公里。
22.獅子山:現有熱帶森林面積:5064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71700平方公里。
23.安哥拉:現有熱帶森林面積:290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21800平方公里。
24.盧安達:現有熱帶森林面積:1554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9400平方公里。
25.留尼汪:現有熱帶森林面積:82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2500平方公里。
26.貝南:現有熱帶森林面積:424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16800平方公里。
27.甘比亞:現有熱帶森林面積:497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4100平方公里。
28.蒲隆地:現有熱帶森林面積:413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10600平方公里。
29.馬拉維:現有熱帶森林面積:32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10700平方公里。
30.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現有熱帶森林面積:299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960平方公里。
31.葛摩:現有熱帶森林面積:16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2230平方公里。
32.辛巴威:現有熱帶森林面積:8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7700平方公里。
33.模里西斯:現有熱帶森林面積:3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1850平方公里。
34.塞席爾:現有熱帶森林面積:3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270平方公里。
35.吉布地:現有熱帶森林面積:10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300平方公里。
非洲地區總計:現有熱帶森林面積:2163437平方公里;推測原有熱帶森林總面積:5789856平方公里。與亞太地區相比,非洲原有的熱帶森林面積和亞太地區相當,但保存下來的較少。非洲保存了超過原有森林面積一半以上的國家多集中在赤道地區熱帶雨林分布的中心地區,其中加彭保存的比例最大,接近九成。非洲現有熱帶森林面積超過十萬平方公里的四個國家也都在全部集中這里。非洲大多數國家現有的熱帶森林面積不到原來的五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非洲大多數國家的熱帶森林面積比較小,還不及剛果(金)的薩隆加國家公園的面積大。現有熱帶森林面積不到一萬平方公里的國家佔多一半,這一方面是像亞太地區的斐濟和汶萊那樣的小國比較多,也因為非洲大多數國家是以熱帶稀樹草原為主,森林只佔很小一部分,而且這種森林非常容易被破壞,容易退化成熱帶稀樹草原。非洲的人口壓力不如亞洲的一些國家那樣大,但經濟條件和管理水平的差距等原因導致非洲很多地區的森林破壞要比亞洲更加嚴重。
非洲熱帶森林的物種多樣性在世界三大熱帶雨林區是最低的。從和亞太地區地區幾個熱帶森林面積差不多的國家的對比可以看出,剛果(金)的熱帶森林面積和印度尼西亞相仿,但鳥類和哺乳動物的種類都要少;剛果(布)的熱帶森林面積和馬來尼西亞相仿,但鳥類,哺乳動物和植物種類都要少。相反,非洲大裂谷一帶的國家物種多樣性似乎比低地雨林區更加豐富些,烏干達和剛果(金)的維隆加國家公園都處於這一地區。但非洲很多熱帶森林地區的生物多樣性還調查的不充分,可能隨著調查的深入,非洲熱帶森林區的生物多樣性會有很大增加,但前提是熱帶森林不再遭到1999年那樣嚴重的破壞。 拉丁美洲和世界上熱帶雨林面積最大的國家當屬巴西無疑。僅次之的應當是秘魯和哥倫比亞,再次之的應當是委內瑞拉,然後是波利維亞、厄瓜多和蓋亞那一帶等地,面積應當在幾十萬到到萬平方公里。中美洲一帶國家的森林面積要比南美洲小得多,多在幾萬平方公里以下,西印度群島諸國森林面積最少,有些地方可能以殘存無幾。拉丁美洲的生物多樣性也比較高,鳥類和蝴蝶等熱帶森林物種的種類均超過其他大陸,生物多樣性最高的,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國家應該也是巴西、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等國。這里有一個秘魯亞馬孫地區的瑪努國家公園的資料,面積約20000平方公里,植物種類約15000種,鳥類約1000種。僅這一個國家公園的數字幾乎就足以和世界上一些生物多樣性非常高的國家相比。
熱帶美洲、熱帶亞洲和熱帶非洲的雨林雖然分開為三大片,但它們都有非常類似的外貌和結構特點。由於生長環境終年高溫潮濕,熱帶雨林長得高大茂密,一般高度在30米以上,從林冠到林下樹木分為多個層次,彼此套迭。在熱帶雨林中,最高的樹木可長到80多米高度,例如馬來西亞的塔豆,西雙版納的望天樹亦高達70米。熱帶雨林的種類組成極端豐富,盡管熱帶雨林僅佔世界陸地面積的百分之七,但它所包含的植物總數卻佔了世界總數的一半。熱帶雨林有很多獨特現象是其它森林所沒有的。例如,大樹具有板狀的樹根,在老莖桿上開花、結果;有很多小型植物附生在其它植物的枝、桿上;有的通過絞殺其它植物而樹立起自己;有的樹木從空中垂下許多柱狀的根,最後變成獨樹成林;林下植物的葉子一般都有滴水葉尖,而有的植物的葉子長得十分巨大;在林內,大藤本非常豐富,有的長達數百米,穿梭懸掛於樹木之間,使人難於通行。
隨著科學家對熱帶雨林的深入調查和研究,越來越多的生態現象被發現和解釋。但越來越多的發現也證明,熱帶雨林中蘊藏著大量的尚未被充分認識的生物學和自然規律。特別是熱帶雨林物種的極端豐富性和植物生活類型的多樣性並不能完全用達爾文的進化論來解釋。世界上除熱帶雨林外的物種充其量僅占總物種的一半。植物生活類型亦僅只是一部分。例如,溫帶的森林,不僅種類貧乏,生活類型單調,各種生態關系和生態表現亦是相對簡單和直接。依賴於熱帶以外森林的研究而得出的一些經典或傳統的生物學規律和概念顯然是非常不完善的,若直接套用來解釋熱帶雨林,自然有很多現象不可思議。因此,科學家預測,通過對熱帶雨林的深入研究,或許會完全改變原有的生物學觀念。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人們還沒有充分解開熱帶雨林之謎時,它就可能由於人類自己的破壞而永久地消失。
A.F.W.席姆佩爾曾扼要指出熱帶雨林的特徵是具有「常綠喜濕、高逾30米的喬木,富有厚莖的藤本、木質和草本的附生植物」。熱帶雨林擁有全球最豐富的植物種,其中70%為木本植物(高位芽植物)。熱帶雨林通常每英畝(合4047平方米)生長 40~100種喬木,形成優勢種分化不明顯(種多樣性極大)的混合雨林。但也有單優種群落出現,即上層喬木由少數樹種組成,如南美洲北部泛濫平原上的毛拉豆雨林,在東南亞常成小片分布的龍腦香雨林等。喬木高大,個別類型可達40~60米,主幹挺直如圓柱狀,胸徑一般為50~60厘米,大者為100~200厘米。喬木通常分化為3層結構,上層多呈不連續狀,使雨林頂部起伏不平,樹干基部普遍有板狀根發育。喬木中下層樹冠郁閉,使林內光照急劇減弱,經常出現樹乾和老枝著生花果的莖花現象。雨林中喬木一般具有帶滴水葉尖(即尾狀突出的葉尖)的中型革質葉片,缺乏同步的生物節律(如老葉更新、花期終始等)。木質藤本植物莖粗20厘米以上,穿行於最高層樹木之間,如棕櫚科省藤屬的莖長可達 300米。大量附生的蕨類和有花植物為雨林重要特徵,它隨所在層位局部小環境而有從濕生到旱生的各種生態類型,半附生的絞殺植物尤具特色。林下真正灌木較少。草本植物稀疏,多耐蔭濕生類型,有些屬於腐生或寄生植物。
世界熱帶雨林的分布
熱帶雨林除歐洲和南極洲外,其他各洲均有分布,而且在外貌結構上也都頗為相似,但在種類組成上不同。理查斯將世界上的熱帶雨林分成三大群系類型,即印度馬來雨林群系、非洲雨林群系和美洲雨林群系。
1.印度馬來雨林群系:包括亞洲和大洋洲所有熱帶雨林。由於大洋洲的雨林面積較小,而東南亞卻佔有大面積的雨林,因此,又可稱為亞洲的雨林群系。亞洲雨林主要分布在菲律賓群島、馬來半島、中南半島的東西兩岸,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斯里蘭卡南部以及中國的南部等地。其特點是以龍腦香科為優勢,缺乏具有美麗大型花的植物和特別高大的棕櫚科植物,但具有高大的木本真蕨桫欏屬以及著名的白藤屬和蘭科附生植物。
2.非洲雨林群系:面積不大,約為60萬k㎡主要分布在剛果盆地。在赤道以南分布到馬達加斯加島的東岸及其他島嶼。
非洲雨林的種類較貧乏,但有大量的特有種。棕櫚科植物尤其引人注意,如棕櫚、油椰子等,咖啡屬種類很多(全世界具有35種,非洲佔20種)。然而在西非卻以楝科為優勢,豆科植物也佔有一定的優勢。
3.美洲雨林群系:該群系面積最大,為300萬k㎡以上,以亞馬遜河河流為中心,向西擴展到安達斯山的低麓,向東止於蓋亞那,向南達玻利維亞和巴拉圭,向北則到墨西哥南部及安的列斯群島。這里豆科植物是優勢科,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特別多,鳳梨科、仙人掌科、天南星科和棕櫚科植物也十分豐富。經濟作物三葉橡膠、可可樹、椰子屬植物等均原產於這里。同時這里還生長特有的王蓮,其葉子直徑可達1.5m。
在世界同類型地區中,亞馬遜平原的熱帶常綠雨林不僅面積最廣,而且發育也最為充分和典型,這是由於亞馬遜平原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結構,使它具有特別有利於該類型發育的現代氣候條件,另一方面也與它發育歷史悠久、在形成過程中自然地理條件相對比較穩定有關。南美的熱帶常綠雨林一般也稱為希列亞群落,其植物種類成分極其豐富,而且相互雜生,很少形成純林,其中三分之一種是南美特有種。它們生長連續無間,植物終年蔥綠繁茂。喬木、灌木以及草本、藤本、附生植物組成多層次的郁閉叢林。一般有4~5層,多者可達11~12層,樹冠城鋸齒狀,參差不齊。許多喬木為爭取日照,力圖往上生長,樹干很少分枝,有的可高達80~100米。 中國的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台灣省南部、海南省、雲南南部河口和西雙版納地區,在西藏墨脫縣境內也有分布。但以雲南西雙版納和海南島最為典型。占優勢的喬木樹種是:桑科的見血封喉、高山榕、聚果榕、波羅蜜、無患子科的番龍眼以及番荔枝科、肉豆蔻科、橄欖科和棕櫚科的一些植物等。但是由於中國雨林是世界雨林分布的最北邊緣,因此,林中附生植物較少,龍腦香科的種類和個體數量不如東南亞典型雨林多,小型葉的比例較大,一年中有一個短暫而集中的換葉期,表現出一定程度上的季節變化。熱帶雨林孕育著豐富的生物資源,但世界上熱帶雨林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熱帶地區高溫多雨,有機質分解快,生物循環強烈,植被一旦被破壞後,極易引起水土流失,導致環境退化。因此,保護熱帶雨林是當前全世界最為關心的問題。
中國雨林位於熱帶邊緣,受熱帶季風氣候限制,僅在局部濕潤環境(如溝谷、山地)有小片分布,並呈現出季節性特徵。優勢種類以具有龍腦香科的種類為標志,並由桑科、大戟科、桃金娘科、梧桐科及棕櫚科等的種類組成。
「世界熱帶雨林的分布」及「中國的熱帶雨林」兩段引自周雲龍主編《植物生物學 第2版》502~503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各生物地理區的熱帶雨林分布 區域 世界雨林的
分布比例 百萬
平方英里 百萬
公頃 衣索比亞/非洲區 30% 0.72 187.5 澳大拉西亞 9% 0.22 56.3 東方或者印度-馬來亞 16% 0.39 100 新熱帶 45% 1.08 281.2 總和 2.41 625 從種類組成來說,中國的熱帶雨林植物種類繁多,優勢種不明顯,如在海南島六連嶺的熱帶雨林中,150m的面積內有木本植物90種。組成我國熱帶雨林的植物種類幾乎全為熱帶成分,常見有梧桐科、無患子科、龍腦香科、豆科和桑科等。
我國熱帶雨林具有東南亞雨林的典型結構,喬木層分為3-4個亞層,灌木層具有1-2個亞層,草本層具有1-2個亞層。熱帶雨林普遍具有的板狀根、老莖生花現象、絞殺現象、葉附生現象在這里均有出現,藤本植物也較發達。但總的來說,我國熱帶雨林中的附生植物較少,龍腦香科植物的種類和數量不如東南亞的典型雨林中多,並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季節變化。
侯學煜將我國的熱帶雨林分為東部熱帶雨林區和西部熱帶雨林區。從東到西,季節變化越來越明顯,主要是受海洋性氣候的影響的程度變化所致。
❼ 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熱帶雨林常見於赤道附近熱帶地區,主要分布於東南亞、澳大利亞北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中美洲和眾多太平洋島嶼。
❽ 熱帶雨林有哪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