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失去中國166億大單後,澳大利亞突然在稀土採取行動,這是為何
失去中國166億大單後,澳大利亞採取稀土行動主要是為了保全盟友的稀土供應。稀土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它因為罕見而價錢高,並且也因為有眾多的工業用途而被稱為是「萬能之土」,很多的國家都需要稀土的供應,而中國則是擁有稀土最多的國家之一,除此之外澳大利亞的稀土量也佔多數。
當然無論是鐵礦石還是相關的一些材料,中方對於澳大利亞來說無疑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它這也屬於是自己斷了自己的路,以後想要再和中方合作也會變得非常的困難,它不斷地在突破自己的底線,也會使自己變得狼狽不堪。
② 澳總理不準和中國做建材生意,將會給澳帶來什麼影響
雖然澳洲總理現在要求法律規定澳洲不準和中國做建材生意,但是澳洲維州州長是很不滿意的。而且明確表示
他表示總理有閑工夫那是他的事,維州絕對不會取消貿易。
我覺得如果這個法律真的成功成效了對於澳洲來說影響最大的就是損失,而且就這個事情我覺得澳洲方面還是多為國家發展去考慮一下和中國的合作,不要說因為一時的沖動就讓兩個國家就不做生意了。而且和中國合作的國家其實很多,還是希望多方面考慮一下再做決定。
上面這些問題如果不和中國合作肯定是要面對的,因為短時間內澳洲絕對是不能找到能代替中國這樣的合作夥伴。真心希望澳洲總理多考慮考慮澳洲的人民和澳洲企業的發展,不要做這種損害發展的決定。而且可以看出和中國合作肯定是往前走的,而且疫情當下應該更多的考慮幫民眾公司度過難關,不要製造難關。
③ 澳大利亞棉花失去中國市場,對當地的農戶造成了什麼影響
澳大利亞棉農的收入會減少,甚至面臨棉花滯銷導致的情況,來年種植棉花的意願會降低,對澳大利亞的GDP也有影響。
失去中國市場的澳大利亞棉農將會面臨收入減產,甚至棉花滯銷的局面,來年種植棉花的積極性肯定會降低。這一切都是澳大利亞政府在“搗亂”,也難怪網友調侃澳大利亞“”自作自受”。
④ 為什麼制裁澳大利亞,請從政治、經濟、軍事方面分析原因
最近一段時間,澳大利亞國內的多個行業都人心惶惶。隨著中澳兩國貿易沖突的持續,越來越多行業處於「高度戒備的狀態」。莫里森以一人之力坑了整個國家,現在澳大利亞也需要為自己的魯莽付出一定的代價。
可主動權掌握在中國手中,現在的澳大利亞各行業都在猜測,下一個會遭中國打壓的行業是什麼。
澳大利亞媒體12月8日發表了一篇文章,分析接下來會受波及的澳大利亞行業會有哪些。
因為大麥、牛肉、木材、龍蝦以及葡萄酒等行業已經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澳大利亞相關人士猜測,中國下一步的目標很可能是在一些在中國熱銷的澳大利亞產品。
高級行業分析師亞姆·哈里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因為澳大利亞農業對中國的嚴重依賴,所以中國只要對澳大利亞農產品動手,就足以讓澳大利亞的農民們尖叫。哈里森還表示,現在很多澳大利亞企業正在考慮尋找替代市場,但是想要找到像中國如此龐大的消費群體實在不容易。
哈里森猜測,下一個會遭受制裁的很可能是澳大利亞的蜂蜜。澳大利亞蜂蜜在中國頗受歡迎,中國佔澳大利亞總蜂蜜出口額的25%。但是,蜂蜜這種產品又不是僅澳大利亞獨有,其他國家完全可以成為澳大利亞蜂蜜的替代品。再加上過去的五年時間里,澳大利亞蜂蜜出口年均增長4.1%,由此可以看出澳大利亞蜂蜜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性有多強。
哈里森也表示,如果真的對澳大利亞的蜂蜜採取一系列措施,那該行業在澳大利亞必然會遭受重創。
除了蜂蜜就是澳大利亞的乳製品。在過去的十年時間里,中國對澳大利亞奶粉尤其是嬰兒配方奶粉的需求猛增。據不完全統計,僅2020年的前9個月里,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19.726噸奶粉。但哈里森認為,如果中國對澳大利亞乳製品採取制裁手段,很可能會影響到中國國內的消費者。在乳製品方面,澳大利亞也不是唯一的出口國,只不過其他國家是否能夠滿足中國的需求就值得商榷了。
哈里森認為,澳大利亞的農業很可能會再度遭到中國的針對,水果行業或將受到更大的威脅。澳大利亞柑橘、堅果以及其他水果種植業的中國出口額占總出口額的45%以上,蘋果、梨以及其他核果的中國出口額占總出口的30%以上。
如果失去了中國市場,哈里森認為,澳大利亞的水果行業將會被毀滅。
哈里森還強調,這些產品很容易找到賣家,所以澳大利亞並不佔據優勢。而且很多國家一直虎視眈眈地盯著中國市場。曾經的他們垂涎於澳大利亞獨佔中國市場,如今這些國家都有進入中國市場的可能。澳大利亞多年的努力都白費了。
但澳大利亞認為,中國或許不會在澳大利亞礦產業開刀,尤其是鋁土礦和鐵礦石。哈里森在內的多名專家認為,澳大利亞的礦產出口量能滿足中國需求,但中國想要找到代替澳大利亞的國家或許會很難。如果中國真的選擇放棄澳大利亞礦產業,那造成的很可能是兩敗俱傷的局面。
中澳貿易交鋒的後果,必然是澳大利亞慘敗。中國取消對澳大利亞農產品的進口,將導致澳大利亞國內農產品供大於求,價格必然會暴跌,到時候農民的生活水平將急劇下降。同時,澳大利亞也需要從中國進口大量日常用品。如果全面爆發中澳貿易戰,那澳大利亞其他生活用品的價格會增加。這對澳大利亞而言自然是百害而無一利。
如此來看,也難怪澳大利亞民眾哀聲哉道,迫切希望澳大利亞政客們能盡快與中國消除誤會。澳大利亞的經濟已經經受不起再一次的重創了。
⑤ 堅持不用華為5G,現在又來中國談合作,澳大利亞人也「真香」了嗎
在中國流行一句諺語,叫做「顧客就是上帝」,作為一個賣家,對買家如此橫眉豎目,這種情況倒也少見。當然報應來得很快,很快澳大利亞的鐵礦石與小麥對華出口暴跌。實際上德勤經濟研究所早有報告顯示,如果失去了中國市場,那麼澳大利亞將有50萬就業崗位會消失,家庭財富要蒸發6000億澳元,股市會暴跌17%,房價也會出現雪崩。目前情況雖然還沒如此糟糕,但名為「Conversation」的澳大利亞經濟學家團隊預測,今年的澳大利亞經濟增長率將放緩,股市也難有所起色,同時工資增長率將持續停滯不前,失業率也不會明顯改善,以悉尼和墨爾本為首的住房市場將進一步經歷溫和下跌。
作為公共交通的重要通訊部分,這是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的。而華為就將承攬西澳大利亞州首府珀斯約80座無線電測速儀和移動基站的建設,說明了澳大利亞方面開始認識到了之前的問題,開始改弦易轍。不過對西方政壇的不確定性,我們一定要有充分的認識,一定要聽其言觀其行,讓澳大利亞知道,中國再不是一百多年前那個留著辮子,隨便可以欺負的國家了,中國必須得到澳大利亞的尊重!
⑥ 澳大利亞棉花豐收,卻痛失中國市場,澳棉將銷往哪裡
據媒體報道,在經歷去年產量跌至40年新低之後,今年澳洲降水充沛,澳大利亞終於迎來了棉花大豐收,本季度澳大利亞棉花的產值高達15億澳元,但是由於中澳關系的緊張,澳洲棉花賣給誰就成了一個問題。此消息也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眾多網民們的關注與評論。
部分網民認為,在中澳關系緊張之際,澳洲所盛產的棉花最終的結局只是爛在倉庫里;也有部分網民認為澳洲可以將自己生產的棉花賣往東南亞和美國搶市場。那麼澳洲棉花將銷往哪裡呢?以下筆者來講下自己的看法。
一、澳洲棉花將從美國、巴西手中搶生意當前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且靠近於澳大利亞,而澳大利亞單單以意識形態的不同來拒絕與中國貿易,這對其本國的經濟是一種十分嚴重的打擊,而緩和與中國關系是緩解澳洲金融風險的唯一道路。
⑦ 澳媒稱中國投資者迅速放棄澳大利亞,背後究竟有何原因
根據國外媒體報道,很多中國投資者已經放棄了澳大利亞市場,對於這個事情澳大利亞官方也表示很驚愕,如果澳大利亞失去了中國投資者,那麼對於澳大利亞的經濟來說影響是很大的。畢竟國內的投資者資金雄厚,能夠撐起澳大利亞的很多民營企業,如果中國投資者撤出澳大利亞這個市場,同時經濟也會受到一定的波及。對於中國投資者放棄澳大利亞這個市場,原因就在於兩個方面,第1個方面就是澳大利亞某些企業背信棄義,傷害投資者的感情;第2個方面就是國際形勢變化多端,中國投資者為了保全資金,所以撤出澳大利亞市場。
一、澳大利亞的某些企業背信棄義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澳大利亞這個國家,這個國家的人民還是非常好的,而早期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關系也只是合作關系,所以中國投資者也進入了澳大利亞市場進行投資,而澳大利亞的某些公司為了更大的利益謀取轉而放棄中國投資者,更傾向於像西歐國家的投資者開放,而原本已經簽訂的各種合同都已經作廢,所以中國投資者看到此情形後紛紛撤出澳大利亞市場。
⑧ 澳洲32億訂單被取消,徹底失去中國客戶,如今又想怎樣
這是一個全球一體化的時代,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都非常普遍,而中國作為世界工廠,也是人口大國,不管是出口,還是進口,都是世界市場中重要的一環,中國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全球最大的市場,因此對於很多國家來說都非常重要。
但是有些國家,雖然和中國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卻做出一些讓中國買家無法忍受的事情,比如中國的鄰國,越南就是如此,雖然出口中國的水果,蔬菜非常多,但卻會坐地起價,並且出口劣質產品給中國,如今和中國合作越來越少了。
而除了越南外,澳大利亞也是一個和中國合作非常深入的國家,但這幾年,中國和澳大利亞的合作關系卻岌岌可危,澳大利亞幾乎徹底失去了中國客戶,而對於澳大利亞來說,這也是巨大的損失。
⑨ 多次得罪中國,澳大利亞面臨2000億美元損失如今怎樣
引子
人類社會無時無刻不伴隨著貿易行為的開展,在古代人們以貨幣為媒介進行商品交換,這就是一場貿易。隨著貿易的不斷擴大貿易雙方的主體也隨之發生轉變,從早先的民間貿易過渡到國際貿易,比如說我國漢朝時期開辟的絲綢之路,就推動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以及貿易全球化的開展,國與國之間的貿易越來越重要,然而有貿易就會產生風險,國際貿易的進行隨時都可能出現摩擦,如何妥善的處理這些問題至關重要。在中國的外貿夥伴中,澳大利亞並不是一個安分的角色,在《澳洲金融評論報》中有這樣一篇文章寫道:中國商務部與澳大利亞進行協商是在浪費時間,之所以會有這樣一句話是因為澳大利亞一直以來始終對來自中國的商品保持高關稅,通過設置貿易壁壘的手段遏制中國商品流入澳大利亞市場,使我們的經濟受損。
結語
雖說澳大利亞多次得罪中國,但針對澳大利亞的種種示好政策,我們不可能還那麼不給面子,第一時間對他們表示了歡迎,並重新推動兩國的貿易往來。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出口國,而澳大利亞本國擁有數量眾多的鐵礦石,與他們進行貿易往來對我們也有很多好處,可以幫助我們緩解鋼鐵產能過剩的局面,因此中澳彼此貿易是互助共贏的,只要國家之間能夠友好協作和平貿易,就能實現互利共贏的結局,推動國內經濟發展,讓國內人民過得更加安定富足。
⑩ 中俄達成1.6萬億天然氣訂單後,澳大利亞是什麼態度呢
隨著我們國家能源使用的轉變,目前我們國家對天然氣的需求量也是越來越大,因此我們國家在對天然氣的進口量也是在變大。在之前我們國家就和澳大利亞在天然氣方面進行了多次才合作,但是因為今年衛生事件的來臨,讓澳大利亞的態度發生了改變,一直在美國身後對我們國家進行潑臟水,所以我們國家取消了和澳大利亞很多方面的合作。此次我們國家和俄羅斯達成了價值1.6萬億的天然氣訂單,失去中國市場之後的澳大利亞現在坐不住了,澳方表示:我不同意。
而且我們國家和俄羅斯之間的合作,還是非常合適的,因為雙方在地理位置上,就非常近,而我國和俄羅斯的天然氣運輸也可以直接用管道進行運輸,交易起來非常方便。這樣可以說是互利互惠的一個合作,而澳大利亞看到雙方合作的這么愉快的時候,表示出了強烈的不滿,但是怪只能怪自己沒有好好維持這段合作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