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澳大利亞軍事實力怎麼樣
澳大利亞軍力 面積768.23萬平方千米。人口1929.2萬人(其中,13~17歲男69.2萬人,女65.4萬人;18~22歲男68.3萬人,女64.9萬人;23~32歲男150.3萬人,女145.6萬人)。國內生產總值3990億美元(1999年)。國防費71億美元(2000年國防預算)。粗鋼835.6萬噸(1998年)。原煤2.41億噸(1995年)。原油1.95億桶(1996年)。天然氣310億立方米(1998年)。發電量1734.04億度(1995年)。糧食3176萬噸(1998年)。海運能力,商船(載重100噸以上)695艘,總載重量385.73萬噸(1999年)。民航能力,固定航班機場400處,客運量719.17億人千米、貨運量18.36億噸千米(1999年)。 國防體制 總督為武裝力量總司令。國防委員會是最高軍事決策機構,由國防部長擔任主席。國防部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機構。國防軍司令為軍隊最高領導人,是國防部長的首席軍事顧問。武裝力量由現役部隊和預備役部隊組成,分陸、海、空三個軍種。 領導人物 總督兼武裝力量總司令威廉·帕特里克·迪恩(1996年2月上任)。總理約翰·溫斯頓·霍華德(1998年10月連任)。國防部長彼得·里思(2000年12月上任)。國防軍司令克里斯·巴利上將(1998年4月上任)。 武裝力量 兵力 現役部隊5.06萬人。 陸軍2.415萬人 編有1個地面部隊司令部,1個聯合部隊司令部,1個特遣部隊司令部,1個後勤部隊司令部,1個裝甲團,2個偵察團,1個特戰團,6個步兵營,1個突擊營,2個裝甲輸送車中隊,3個炮兵團,1個防空團,1個工程兵團和2個航空團。 主戰坦克:「豹」lA3型71輛 步兵戰車:M-113型46輛 裝甲輸送車:M-113型463輛,AS-LAV-25型111輛。 牽引炮:105毫米350門,155毫米35門。 迫擊炮:81毫米296門 無坐力炮:84毫米577門,106毫米74門。 地空導彈:「輕劍」19部,RBS-70型17部。 飛機:「空中大王」200型4架,DHC-6型2架。 直升機:共123架,其中UH-1H型25架為武裝直升機。 兩棲艦艇:15艘。 海軍1.25萬人(含航空兵) 編有1個近海司令部,1個支援司令部,1個訓練司令部,6個海區司令部和4個海軍基地。 潛艇:「科林斯」級3艘 導彈驅逐艦:「佩思」級1艘。 導彈護衛艦:「阿德萊德」級6艘。 護衛艦:「安扎克」級2艘。 巡邏艇:15艘。 掃雷艇:4艘。 兩棲艦艇:9艘。 支援及勤務船:13艘。 海軍航空兵 990人 編有1個反潛直升機中隊,2個運輸/救援中隊。裝備武裝直升機16架,運輸/救援機18架。 空軍1.395萬人 編有2個攻擊戰斗機兼偵察機中隊,3個戰斗機兼攻擊機中隊,8個戰術訓練機中隊,2個海上偵察機中隊,7個運輸機中隊。作戰飛機148架。 攻擊戰斗機/偵察機:F-111型35架,EP-3C型2架。 戰斗機/攻擊戰斗機:F/A-18型71架。海上偵察機:P-3C型17架,TAP-3B型3架。 運輸機:C-130型24架,波音707型5架。DHC-4型14架。「獵鷹」900型5架,HS-748型10架,B-200型2架,B-1900D型1架。 前方指揮引導機:PC-9A型3架。 教練機:84架。空地和空空導彈若干枚。 預備役部隊 2.02萬人,其中陸軍1.745萬人、海軍950人、空軍1800人。 准軍事部隊 海關總局裝備有海上偵察機13架、直升機1架、小船6艘。 兵役制度: 實行志願兵役制。 駐外兵力 駐馬來西亞(「5國聯防」組織)約148人,包括1個步兵連及1個空軍分遣隊。駐巴布亞紐幾內亞38人。此外,2000年參加聯合國駐東帝汶維和部隊1601人,約有206名軍事觀察員和停戰監督小組人員在東帝汶、埃及、中東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 外國駐軍 美國海軍40人、空軍260人。紐西蘭空軍47人及攻擊戰斗機6架。新加坡駐軍230人(建有1所飛行訓練學校,配有S-211型飛機27架)。
『貳』 澳大利亞有多少人多少軍隊國土多大
總人口:23,181,818人 國土面積:7,686,850平方公里 澳大利亞的正式軍事單位為澳大利亞國防軍,其中包括澳大利亞陸軍、皇家澳大利亞空軍和皇家澳大利亞海軍,共有80,561名官兵在役(包括55,068名常規軍和25,493名預備役士兵)
『叄』 澳大利亞國防。
澳大利亞軍事實力有限,但是他屬於英聯邦國家,如果遭到侵犯,不僅盟國美國可以馳援,英國也可以出手相助。其次澳大利亞國內還要外國駐軍,牽扯麵很廣泛的。澳大利亞軍力
面積768.23萬平方千米。人口1929.2萬人(其中,13~17歲男69.2萬人,女65.4萬人;18~22歲男68.3萬人,女64.9萬人;23~32歲男150.3萬人,女145.6萬人)。國內生產總值3990億美元(1999年)。國防費71億美元(2000年國防預算)。粗鋼835.6萬噸(1998年)。原煤2.41億噸(1995年)。原油1.95億桶(1996年)。天然氣310億立方米(1998年)。發電量1734.04億度(1995年)。糧食3176萬噸(1998年)。海運能力,商船(載重100噸以上)695艘,總載重量385.73萬噸(1999年)。民航能力,固定航班機場400處,客運量719.17億人千米、貨運量18.36億噸千米(1999年)。
國防體制
總督為武裝力量總司令。國防委員會是最高軍事決策機構,由國防部長擔任主席。國防部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機構。國防軍司令為軍隊最高領導人,是國防部長的首席軍事顧問。武裝力量由現役部隊和預備役部隊組成,分陸、海、空三個軍種。
領導人物
總督兼武裝力量總司令威廉·帕特里克·迪恩(1996年2月上任)。總理約翰·溫斯頓·霍華德(1998年10月連任)。國防部長彼得·里思(2000年12月上任)。國防軍司令克里斯·巴利上將(1998年4月上任)。
武裝力量
兵力 現役部隊5.06萬人。
陸軍 2.415萬人
編有1個地面部隊司令部,1個聯合部隊司令部,1個特遣部隊司令部,1個後勤部隊司令部,1個裝甲團,2個偵察團,1個特戰團,6個步兵營,1個突擊營,2個裝甲輸送車中隊,3個炮兵團,1個防空團,1個工程兵團和2個航空團。
主戰坦克:「豹」lA3型71輛
步兵戰車:M-113型46輛
裝甲輸送車:M-113型463輛,AS-LAV-25型111輛。
牽引炮:105毫米350門,155毫米35門。
迫擊炮:81毫米296門
無坐力炮:84毫米577門,106毫米74門。
地空導彈:「輕劍」19部,RBS-70型17部。
飛機:「空中大王」200型4架,DHC-6型2架。
直升機:共123架,其中UH-1H型25架為武裝直升機。
兩棲艦艇:15艘。
海軍 1.25萬人(含航空兵)
編有1個近海司令部,1個支援司令部,1個訓練司令部,6個海區司令部和4個海軍基地。
潛艇:「科林斯」級3艘
導彈驅逐艦:「佩思」級1艘。
導彈護衛艦:「阿德萊德」級6艘。
護衛艦:「安扎克」級2艘。
巡邏艇:15艘。
掃雷艇:4艘。
兩棲艦艇:9艘。
支援及勤務船:13艘。
海軍航空兵 990人
編有1個反潛直升機中隊,2個運輸/救援中隊。裝備武裝直升機16架,運輸/救援機18架。
空軍 1.395萬人
編有2個攻擊戰斗機兼偵察機中隊,3個戰斗機兼攻擊機中隊,8個戰術訓練機中隊,2個海上偵察機中隊,7個運輸機中隊。作戰飛機148架。
攻擊戰斗機/偵察機:F-111型35架,EP-3C型2架。
戰斗機/攻擊戰斗機:F/A-18型71架。海上偵察機:P-3C型17架,TAP-3B型3架。
運輸機:C-130型24架,波音707型5架。DHC-4型14架。「獵鷹」900型5架,HS-748型10架,B-200型2架,B-1900D型1架。
前方指揮引導機:PC-9A型3架。
教練機:84架。空地和空空導彈若干枚。
預備役部隊
2.02萬人,其中陸軍1.745萬人、海軍950人、空軍1800人。
准軍事部隊
海關總局裝備有海上偵察機13架、直升機1架、小船6艘。
兵役制度: 實行志願兵役制。
駐外兵力
駐馬來西亞(「5國聯防」組織)約148人,包括1個步兵連及1個空軍分遣隊。駐巴布亞紐幾內亞38人。此外,2000年參加聯合國駐東帝汶維和部隊1601人,約有206名軍事觀察員和停戰監督小組人員在東帝汶、埃及、中東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
外國駐軍
美國海軍40人、空軍260人。紐西蘭空軍47人及攻擊戰斗機6架。新加坡駐軍230人(建有1所飛行訓練學校,配有S-211型飛機27架)。
『肆』 1937年澳大利亞有多少軍隊
生氣,你到哪裡啊?估計沒多少軍隊吧,那個時候還沒有被打呀
『伍』 澳大利亞國防軍的介紹
澳大利亞國防軍(英文:Australian Defence Force,縮寫ADF)是負責澳大利亞國防的軍事組織,包括澳大利亞皇家海軍,澳大利亞陸軍和澳大利亞皇家空軍。澳大利亞實行志願兵役制。截至2012年4月,現役兵力為5.9萬人,預備役兵力約2.2萬人。
『陸』 澳大利亞的軍力為什麼這么弱
1、澳大利亞是美國的鐵桿盟友。有這么個厲害的大哥罩著,它不需要太強的軍力。
2、澳大利亞是英聯邦國家。有事的時候大家一起出面,就像一大家子人有事一哄而上所以個體成員不需要太發達的肌肉。
3、澳大利亞2千2百萬的人口總數比起英法德日少得多註定也不可能有太多的軍隊人數力量自然也弱小。
4、澳大利亞地理位置決定它周圍沒有強大的敵人,而世界上軍力較大的國家大多數和它有著共同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也不可能成為敵人。
綜上所述,澳大利亞不需要軍力太發達,只需要向征性的武裝力量,有事的時候出一份力就可以了。
『柒』 2015綜合國力日本厲害還是澳大利亞厲害(請客觀回答,謝)
下列內容客觀講真,個人分析
澳大利亞是全球面積第六大的國家,國土面積7,692,024平方公里,總人口2千萬,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總計:1.564萬億美元(第12名),人均:68,973美元(第5名)。澳大利亞聯邦的國家武裝力量為澳大利亞國防軍,共有80,561名官兵在役(包括55,068名常規軍和25,493名預備役士兵),其中皇家澳大利亞海軍配備了柯林斯級潛艇柴電潛艇和紐澳軍團級巡防艦等,於1940年代至1980年代亦曾經配置有墨爾本號航空母艦。澳大利亞國防軍在近期的編制以及架構均保持在防衛性質,鮮有離岸攻擊或者入侵別國的遠期計劃。澳大利亞皇家空軍是當今世界上裝備最為精良的空軍力量之一,2010年-2011年澳大利亞的年度軍費開支為257億美元,在全球各國中排名第14位。澳大利亞的科學技術在能源利用領域、醫學及化學領域、市場資源管理、農業及畜牧業領域等貢獻良多。澳大利亞是核融合科技的發源地,也是全球利用太陽能能源最為廣泛與先進的國家之一,太陽能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在工業,農業,民用設施等領域。工業科技方面,十九世紀以來至二十世紀中葉澳大利亞受到英國影響,設立眾多重工業企業,這其中有現在已是通用汽車旗下的霍頓汽車、大型車身生產企業傲群、采礦業巨頭必和必拓公司的前身布羅肯希爾控股公司以及力拓集團等,科技方面亦有Altium公司,金屬風暴。澳大利亞的科技公司總部多設立於第二大城市墨爾本,墨爾本工業以及高科技企業雲集,亦有南半球矽谷之稱。
截止2011年,共有十三名澳大利亞科學家以及文學家摘得諾貝爾獎。
日本的國土面積:377,972平方公里,總人口1億2688萬人,國內生產總值總計:4.873萬億美元(第3名)人均:38,459美元(第23名)。日本自衛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今的日本國家防衛力量,自衛隊由陸上自衛隊、海上自衛隊、航空自衛隊等三軍共同組成,由防衛省統籌管轄。日本自衛隊的人數受到法律約束,現行編制為22.4萬人。其中陸上自衛隊配備90式坦克、10式坦克等世界最先進的坦克,並且武器裝備精良,性能良好,士官訓練有素。海上自衛隊不僅擁有數艘亞洲第一流的宙斯盾驅逐艦,更是擁有世界三大補給艦之一的「摩周級」高速洋上補給艦,能夠迅速為海上艦艇補充資源,而且配備了數艘「直升機驅逐艦」(日本是二戰戰敗國,不能擁有航空母艦,但是部分大噸位直升機驅逐艦可以隨時改造成航空母艦),海上作戰能力極強。況且日本海軍歷史長遠,艦船使用經驗積累豐富,因此實力不可小覷。海上自衛隊的潛艇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常規潛艇(有別於核潛艇)部隊。航空自衛隊也擁有P-1、P-3、F-2等強力飛機,日本也正在研製新一代戰斗機,確保自衛隊作為亞洲軍事的中堅力量。日本在全球百大創新力科研企業中佔28個席位,僅次於美國。日本全國有約70萬的科研人員,每年的科研經費達1300億美元,高居全球第三。日本在電子、手機通訊、低耗能環保車、機械、工業用機器人、光學、化學、半導體和金屬等多項領域具世界領先技術且屢獲殊榮,並在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各有10名、7名日本人獲得獎項,自然科學三大獎得主數目(19人)為亞洲第一。日本工業用料的科技水平屬世界頂尖,目前日本為全球唯一能製造出第五代單晶的國家,如勞斯萊斯的Trent系列發動機就是使用了進口自日本的單晶製造,而且日本的高科技發展也減低了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每工業生產單位產值所使用的能源和原材料均為世界最低。另外,日本的工業用機器人產量佔了世界一半以上,比次位的美國多出逾4倍,在工業機器人的製造、傳動和伺服技術上也屬領先地位。日本用於軍事技術的研究費用並不高,但相反地積極推行以民用技術為主的技術發展路線。在民用為主的技術發展路線之下,日本的科技研究以服務民生為首要目標,科技力量主要集中於民間企業的研究開發機構。在太空科技方面,日本東京大學在1955年發射了日本第一枚小型火箭,隨後日本太空科技在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領導下開始逐步發展,於1970年成功將大隅號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使日本成為世界上繼美國、蘇聯和英國後第四個發射人造衛星上天的國家。踏入21世紀,日本太空科技迅速發展,2007年,日本順利發射繞月探測衛星輝夜姬,成為繼美蘇之後第3個成功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能得出什麼呢?
首先,光看國土面積,澳大利亞實際控制當然更為廣大,水域率也更多,但是地少人稀,人口分布很不均衡,大多集中於悉尼、墨爾本、堪培拉等主要城市,因此實際利用的資源比較小,當然潛力更豐富。日本地狹人稠,控制范圍不夠澳大利亞廣大,且資源不多,很依賴資源進口,但是日本人口多,分布均衡,開發利用非常到位,政府和人民都有錢,他們不介意去花錢買資源然後製造出高科技產品再賣高價,因此從這里看來澳大利亞潛力豐富,但是憑借自身實力難以完全開發出來,弄不好還會變得像中國一樣,資源開發了,結果浪費、污染嚴重,搞得烏煙瘴氣。基於這點來說,日本的開發力量高,澳大利亞開發潛力大。
在科技發展上,澳大利亞資源豐富,日本資源少並且依賴進口。但是澳大利亞沒有能力去開發資源,日本雖然購買資源,而且對外購買受國際環境影響較大(例如他國威脅某國不許像日本出售xx資源一類,但是現在這種情況極少,而且日本有錢)。而且資源到位了,在現有的科技能力上,日本在很多方面的能力都完全強於澳大利亞,無論是初級技術還是高精尖。基於這點來說日本在科技方面的發展比澳大利亞更好,潛力也豐富。
軍事力量上,澳大利亞跟日本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日本自衛隊的實力是世界頂級的水平,自我研究、改造能力很強,盡管他們只能建立在保護國家的基礎上而不能隨意對外攻擊。而澳大利亞海軍發展前景雖然良好,但是因為很依賴英國,而且澳大利亞本身不需要那麼多的軍事力量,因為周圍沒有能夠對其構成威脅的國家,因此不需要太大的發展前途。基於這點來說,日本的國防能力遠遠強於澳大利亞。
國民發展上,澳大利亞人少,日本人多,盡管日本經濟遠比澳大利亞發達,但是GDP平均下來,就不夠澳大利亞的多了。日本政府和澳大利亞政府都非常重視人民生活的環境條件,都會盡量營造良好的環境給國民生活,而國民生活條件也高,他們的人類發展指數都是極高的。因此在這一點上,澳大利亞和日本不相上下。
但是在社會生活上,日本生活壓力打、工作繁忙,澳大利亞生活悠閑自在,福利豐富,因此在日本,必須要很努力工作才能夠有自己的地位,無論CEO還是上班族,人人都要工作,攀比心理不強。而澳大利亞開放移民之後,吸引了大量的富豪,他們用財富在那裡過自己的生活,因此都有一定的攀比心。基於這點來說,日本生活壓力大,但是澳大利亞社會風氣比日本略差。
『捌』 澳大利亞的軍事力量怎麼樣
澳大利亞軍力
面積768.23萬平方千米。人口1929.2萬人(其中,13~17歲男69.2萬人,女65.4萬人;18~22歲男68.3萬人,女64.9萬人;23~32歲男150.3萬人,女145.6萬人)。國內生產總值3990億美元(1999年)。國防費71億美元(2000年國防預算)。粗鋼835.6萬噸(1998年)。原煤2.41億噸(1995年)。原油1.95億桶(1996年)。天然氣310億立方米(1998年)。發電量1734.04億度(1995年)。糧食3176萬噸(1998年)。海運能力,商船(載重100噸以上)695艘,總載重量385.73萬噸(1999年)。民航能力,固定航班機場400處,客運量719.17億人千米、貨運量18.36億噸千米(1999年)。
國防體制
總督為武裝力量總司令。國防委員會是最高軍事決策機構,由國防部長擔任主席。國防部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機構。國防軍司令為軍隊最高領導人,是國防部長的首席軍事顧問。武裝力量由現役部隊和預備役部隊組成,分陸、海、空三個軍種。
領導人物
總督兼武裝力量總司令威廉·帕特里克·迪恩(1996年2月上任)。總理約翰·溫斯頓·霍華德(1998年10月連任)。國防部長彼得·里思(2000年12月上任)。國防軍司令克里斯·巴利上將(1998年4月上任)。
武裝力量
兵力 現役部隊5.06萬人。
陸軍 2.415萬人
編有1個地面部隊司令部,1個聯合部隊司令部,1個特遣部隊司令部,1個後勤部隊司令部,1個裝甲團,2個偵察團,1個特戰團,6個步兵營,1個突擊營,2個裝甲輸送車中隊,3個炮兵團,1個防空團,1個工程兵團和2個航空團。
主戰坦克:「豹」lA3型71輛
步兵戰車:M-113型46輛
裝甲輸送車:M-113型463輛,AS-LAV-25型111輛。
牽引炮:105毫米350門,155毫米35門。
迫擊炮:81毫米296門
無坐力炮:84毫米577門,106毫米74門。
地空導彈:「輕劍」19部,RBS-70型17部。
飛機:「空中大王」200型4架,DHC-6型2架。
直升機:共123架,其中UH-1H型25架為武裝直升機。
兩棲艦艇:15艘。
海軍 1.25萬人(含航空兵)
編有1個近海司令部,1個支援司令部,1個訓練司令部,6個海區司令部和4個海軍基地。
潛艇:「科林斯」級3艘
導彈驅逐艦:「佩思」級1艘。
導彈護衛艦:「阿德萊德」級6艘。
護衛艦:「安扎克」級2艘。
巡邏艇:15艘。
掃雷艇:4艘。
兩棲艦艇:9艘。
支援及勤務船:13艘。
海軍航空兵 990人
編有1個反潛直升機中隊,2個運輸/救援中隊。裝備武裝直升機16架,運輸/救援機18架。
空軍 1.395萬人
編有2個攻擊戰斗機兼偵察機中隊,3個戰斗機兼攻擊機中隊,8個戰術訓練機中隊,2個海上偵察機中隊,7個運輸機中隊。作戰飛機148架。
攻擊戰斗機/偵察機:F-111型35架,EP-3C型2架。
戰斗機/攻擊戰斗機:F/A-18型71架。海上偵察機:P-3C型17架,TAP-3B型3架。
運輸機:C-130型24架,波音707型5架。DHC-4型14架。「獵鷹」900型5架,HS-748型10架,B-200型2架,B-1900D型1架。
前方指揮引導機:PC-9A型3架。
教練機:84架。空地和空空導彈若干枚。
預備役部隊
2.02萬人,其中陸軍1.745萬人、海軍950人、空軍1800人。
准軍事部隊
海關總局裝備有海上偵察機13架、直升機1架、小船6艘。
兵役制度: 實行志願兵役制。
駐外兵力
駐馬來西亞(「5國聯防」組織)約148人,包括1個步兵連及1個空軍分遣隊。駐巴布亞紐幾內亞38人。此外,2000年參加聯合國駐東帝汶維和部隊1601人,約有206名軍事觀察員和停戰監督小組人員在東帝汶、埃及、中東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
外國駐軍
美國海軍40人、空軍260人。紐西蘭空軍47人及攻擊戰斗機6架。新加坡駐軍230人(建有1所飛行訓練學校,配有S-211型飛機27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