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鱷魚獵手現在怎麼樣了

澳大利亞鱷魚獵手現在怎麼樣了

發布時間:2022-07-21 15:23:10

1. 鱷魚獵人的介紹

素有「鱷魚獵人」之稱的澳大利亞著名動物保護主義者在澳東北部海域錄制一部水下紀錄片時,被一條鰩魚的背棘刺中胸部,中毒身亡,年僅44歲。史蒂夫歐文因主持美國探索頻道《鱷魚獵人》等動物專題片而聲名遠播。全世界曾有兩億多人收看過史蒂夫歐文的節目。在許多人眼中,史蒂夫是一位英雄,一位傳奇式的人物。他也是一個非常堅定的環保主義分子,他參與了對瀕臨滅絕物種的保護。

2. 傑梅茵·格里爾的人物生平

結婚三周之內她出軌好幾次
許多人只知格里爾是位「憤怒的」女權主義者,卻不知她其實擁有劍橋大學的文學博士學位,如果不是上世紀60年代風生水起的女權運動,或許她會一直安靜地在大學里教書以至終老。
1939年1月29日,格里爾出生於澳大利亞的墨爾本。1956年,格里爾考入墨爾本大學,獲得英語和法語語言文學學士學位。1963年,格里爾進入悉尼大學,獲得英語碩士學位。她憑借一篇研究拜倫詩歌的碩士論文成功申請到英聯邦獎學金,來到英國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莎士比亞戲劇。
因歧視變性者,被迫離開劍橋大學
1968年,憑借劍橋大學的文學博士頭銜,格里爾很快在英國華威大學英語系謀得一份教職。同年,她嫁給了澳大利亞記者保羅,但這場婚姻只持續了3個星期,兩人於1973年正式辦理離婚手續。格里爾後來承認,婚姻失敗源於自己的不忠,結婚三周之內她就出軌好幾次。這是她一生中唯一一次婚姻。
1970年,《女太監》的出版令格里爾一舉成名後,她開始了在全世界風風光光的簽名售書之旅。1972年,格里爾乾脆辭去教職。她在義大利買了一棟房子,兼任一個電視節目的主持人,定期為《星期日泰晤士報》撰寫專欄,剩下的時間則主要在亞洲和非洲旅行,順便受邀講學。1972年,格里爾在紐西蘭旅行期間,因在演講中使用不雅字眼而被警方逮捕,她的支持者為此發起大規模抗議遊行。
1989年,格里爾從美國一所大學回到英國,成為劍橋大學紐納姆學院特聘教師和研究員,但7年後卻在一片爭議聲中辭職而去。
原來,1996年,一名叫拉斐爾·派德曼的變性者應聘紐納姆學院的研究員,格里爾對此強烈反對,理由是,派德曼生為男身,但是紐納姆卻是女子學院。格里爾對變性者的歧視引起了英國輿論的反感,迫於壓力,她不得不離開劍橋。71歲的格里爾如今是英國華威大學英語文學和比較文學榮譽退休教授。
1999年,被視為《女太監》姊妹篇的另一重要作品《完整的女人》發表。和《女太監》一樣,《完整的女人》也是一本「憤怒」的暢銷書。在書中,她從多角度剖析了西方女性在以男權為代表的社會中所遭受的壓迫、凌辱和摧殘,被媒體稱作「扔出了一枚有爭議的炸彈」。
花甲之年拍攝「裸體藝術照」
1999年,60歲高齡的格里爾出現在澳大利亞著名女肖像攝影師波莉·鮑蘭德的鏡頭下,只見全身赤裸的格里爾坐在好像是賓館的一張大床上,眼鏡放在白色床墊上,以優雅大方的姿態遮住了身上的敏感部位,臉上掛著自信的微笑,盡管臉上和身上的皺紋暴露了她的年齡,但是不乏一種老年的知性美。2000年,格里爾的這張令人矚目的「裸體藝術照」出現在英國國家肖像美術館的一次展覽上,後來又被收入鮑蘭德的一本攝影作品選。
批評祖國
長年在英國居住的格里爾非常關注澳大利亞土著人的命運。2000年初,她在倫敦宣稱,以後如果在悉尼機場沒有收到「這片土地的傳統居民」發放的通行證,那麼她將不再踏進澳大利亞一步。不過,有意思的是,新南威爾士原住民領土委員會的發言人表示,格里爾幾年來多次出入悉尼,卻從來未向該機構申請過通行證,而該委員會是唯一發放此類通行證的機構。
2004年,格里爾批評還嘲諷自己的祖國,說「平庸乏味」就是澳大利亞的代名詞。對此,時任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回應說,格里爾女士是個精英人士,生在澳大利亞未免有些「屈尊降格」了。還有一次,格里爾批評說:「澳大利亞就是個巨大的養老院,沒有任何不受歡迎的消息會飄到這里那些世界上最差的報紙版面上。」
不過,個性張揚的格里爾也受到過一次驚嚇,差點沒了命。2000年4月,61歲的格里爾在倫敦家中遭到一名19歲女大學生的襲擊。等到朋友們發現時,格里爾無助地躺在地上,兩條腿被這名女學生緊緊抓住。後來,這名女學生以騷擾罪名受到指控,後被判兩年緩刑,並強制接受了心理治療。這一意外似乎並沒有給神經堅強的格里爾造成多大影響。對著記者,她這樣說:「我不生氣,我也不難過。我沒受到傷害。我很好。我並沒有失去幽默感。我並不是以受害者面目出現在這里。」
參加真人秀
2005年,格里爾曾作為9個參賽選手之一,走進英國真人秀節目《老大哥》的演播室。但5天後,她就退出節目,說實在無法忍受精神摧殘以及製片人的欺凌,她還抱怨節目中眾選手的住所灰塵太多,而她的競爭者又太喜歡出名爭風頭。不過,抱怨歸抱怨,這並不妨礙她在《老大哥》品牌下的另兩個真人秀節目中露面。
思想尖銳
2006年,澳大利亞著名野生動物保護者、44歲的「鱷魚獵手」史蒂夫·歐文被一種帶有劇毒的魚刺中而不幸身亡。歐文在澳大利亞堪稱家喻戶曉的國寶級人物,他所做的自然類電視節目吸引了全世界億萬觀眾。歐文的死訊傳來,很多喜歡歐文節目的澳大利亞人正在唏噓不已時,格里爾卻在英國撰寫專欄,稱「動物世界終於對歐文實施了報復」,在她看來,歐文其實一直在「折磨動物」。

3. 誰知道這個問題

找到個資料:
澳大利亞無人不識的「鱷魚先生」、Discovery探索頻道動物星球節目主持人史蒂夫·歐文(Steve Irwin)4日在澳大利亞海域拍攝一部水下紀錄片時,不幸被黃貂魚(俗稱魔鬼魚)的毒刺刺到,不治身亡。

被刺部位正中左胸

當地時間4日上午11時左右,44歲的歐文正在昆士蘭州道格拉斯港外海的大堡礁低島附近潛水拍攝一部紀錄片。根據昆士蘭警方發表的聲明,歐文在水下時突遭一條黃貂魚襲擊,隨即昏迷,「歐文胸口被毒刺刺中,可能因此導致心臟休克喪生」。警方表示已經通知了歐文的家人。

據報道,事發後,歐文的工作船「鱷魚一號」上的攝制組人員立即向最近的城市凱恩斯打了報警電話,同時把船駛向附近低島,給趕來的救援直升機引路。雖然救援的醫療人員送來葯物,但由於歐文被刺部位正中左胸,當場就宣告不治。

歐文的朋友兼製作人、當時正在工作船上的約翰·斯坦頓說,大家手忙腳亂地把歐文從海里撈上來後,嘗試過心肺復甦術和一切能挽留他生命的方法,但還是失去了他。

不可思議的厄運

黃貂魚,俗稱刺魟、魔鬼魚,尾巴是頂端藏有毒腺的脊骨,非常鋒利,當黃貂魚感覺受到威脅時就會用毒刺攻擊對方。

不過,盡管黃貂魚有毒刺,攻擊性卻並不強。悉尼大學海洋科學研究所主任柯曼接在受《悉尼先驅晨報》采訪時說,與黃貂魚接觸而被刺死「相當罕見」,印象中他從未聽說在澳大利亞有誰被它的毒刺刺死過。「昆士蘭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柯林斯則猜想,毒刺必定是直接插入了歐文的心臟,才會發生這一悲劇。「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厄運。

「澳大利亞巨大損失」

歐文在澳大利亞可算無人不識。這位國寶級人物意外喪生的消息,不足半小時就「橫掃」澳大利亞各大媒體網站頭條,就連曾在2003年「欽點」歐文一同參加歡迎美國總統布希野餐會的總理霍華德也出面表達了緬懷之情。

霍華德說,他對「歐文突然和離奇的死亡深感震驚和悲傷」。「這是澳大利亞的巨大損失,」霍華德對媒體表示,「他是一個偉大的人,一個熱情的環保主義者。他為成百上千萬的人帶去過歡樂。」

歐文:與生猛動物這14年

經常看Discovery探索頻道的人,肯定不會對史蒂夫·歐文感到陌生。從1992年開始,伴隨著Discovery 頻道動物星球系列節目「鱷魚獵手」在全世界的持續熱播,歐文的學識、無畏、不可阻擋的熱情以及對動物無與倫比的愛心,令他成為最受觀眾認同和歡迎的名人之一。

9歲就跳鱷魚背

1962年2月22日,史蒂夫出生在澳大利亞一個既平凡又特殊的家庭中:媽媽琳是一名產科護士,卻有拯救野生動物的熱情;爸爸鮑勃是一名水管工,卻非常喜歡爬行動物。父母對野生動物的熱愛深深傳遞到了他們的下一代身上。

上世紀70年代,史蒂夫一家從墨爾本搬到位於陽光海岸附近的比亞瓦,自己出資興建爬行動物館。史蒂夫曾在接受訪談時說,他們一家人原先一直住在大篷車里,直到1972年爸爸才蓋了房子。當時他們家周圍到處都是袋鼠和考拉,而有時史蒂夫的房間里甚至還有蛇。

在那段艱難但卻美妙的歲月里,史蒂夫就顯露出對鱷魚和蛇這些並不「討人喜歡」的動物的偏愛。

「在我9歲的時候父親就讓我往鱷魚的背上跳。後來父親加入了東海岸鱷魚管理計劃。他帶我去北部的昆士蘭州捕捉那些不安分的、兇猛的鱷魚。很多時候農民往往會自行處理這樣的鱷魚。我見到很多鱷魚被殺。我在我父親的幫助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那是我一生中最令我難忘的一段日子。」史蒂夫說。

《鱷魚獵手》熱播成名

史蒂夫自己說,如果沒有遇到後來成為他最好朋友的製片人約翰·斯坦頓,他很可能「就是建築工地上的一位壘磚工」;但他遇到了,他的命運也就此改變了。

上世紀80年代末,當時還在拍攝電視廣告片的斯坦頓經常去爬行動物園拍攝動物。「我當時沒有別的感覺,除了神奇還是神奇。」斯坦頓在談到他對史蒂夫最初印象時說。

於是他決定將史蒂夫搬上銀幕,《鱷魚獵手》就此誕生。這檔系列節目1992年在澳大利亞開始播出,隨後通過Discovery頻道向全世界播放,收視率一直很高,觀眾超過2億人。從某種程度上說,《鱷魚獵手》甚至是Discovery的「動物星球」頻道大獲成功的主要推動力。

隨著《鱷魚獵手》的熱播,這位總是穿著一成不變卡其布襯衫、短褲、大靴子、輕輕鬆鬆躍上鱷魚背還能對著攝像機娓娓道來的男人迅速受到各國不同年齡層觀眾的喜愛。

口頭禪「唉呀」成了史蒂夫的代名詞。成名同樣給他帶來上千萬澳元的收益。不過,他把絕大部分都投入到了父母建立、並給他繼承的爬行動物園里,並將它一手打造成了全球最好的動物園之一——昆士蘭澳大利亞動物園。

野生動物衛士

史蒂夫將全部精力獻給了環保,這讓他成為批評在澳大利亞濫捕濫殺野生動物聲音最高的人。正在他的抗議下,澳大利亞政府最近放棄了准許在北部為有錢的遊客推出「獵殺鱷魚」的旅遊項目。

他還在自然保護方面花費很多資金和精力,他在好幾個州購置了土地,這些地要麼是環保重地,要麼就是瀕危野生動物的棲息地。

在澳大利亞,史蒂夫可以說是國寶級人物,一下澳洲機場,往往會發現他的海報及人物招牌。

不過,在外界的部分眼光中,史蒂夫也被稱為「瘋子」,是一位具有爭議的人物。2004年1月他在動物園拍節目時,一手抱著當時1個月大的兒子,另一手餵食一旁13英尺長的大鱷魚,把參觀者嚇了一大跳。

4. 鱷魚的身體的哪一部分最脆弱

我認為是肚子。眼睛是所有動物的弱點,單講鱷魚的話就不能只說他的眼睛,事實上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腹部!鱷魚的全身除了腹部外都有厚厚的一層硬皮保護,普通的刀槍對它這層硬皮根本不起作用;而它的腹部則是只有一層很薄的皮,一般的武器甚至是一根樹枝都刺穿它,正因為如此人們就用「鱷魚的軟腹」這句話來形容致命的弱點!

5. 電影《鱷魚獵手》簡介。

澳大利亞著名捕鱷人史蒂夫·厄文一直被外界稱為瘋子,這不僅因為他多次冒險接近生猛的食人鱷魚,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曾經在今年1月懷抱自己剛滿月的兒子在動物園里表演喂鱷魚的游戲。此人繼承了父親捕獵鱷魚的絕技,還親自主演了一部名為《鱷魚獵手:激情之旅》的電影,並因此名揚全球,並有望摘得2004年「澳大利亞風雲人物」稱號。

今年年初,厄文開始在南極洲拍攝有關野生動物的紀錄片,這遭到了動物保護主義者的指責。7月15日,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發表公開講話稱,厄文並沒有違反野生動植物保護法。而環境保護部門也對他在南極洲的拍攝行為予以了認可,這意味著厄文與鱷共舞得到了合法「執照」。

本報綜合報道 今年年初,有關厄文在南極洲拍攝鯨魚、海豹、企鵝的舉動曝光之後,一些野生動物保護主義者開始對厄文發難,稱厄文距離這些野生動物太近,已對這些野生動物造成嚴重傷害,指責他違反了澳大利亞野生動植物保護法。

與鱷共舞是沽名釣譽?

盡管厄文的舉動在澳大利亞引起了巨大的爭議,但是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在15日接受天空衛視的采訪時說:「澳大利亞官方在經過多次詳細的調查後已經作出結論,厄文在南極洲拍攝的活動並沒有違反澳大利亞野生動植物保護法。」

據悉,厄文今年年初在南極洲拍攝的紀錄片面世後,立即引起了美國和澳大利亞眾多環保主義者的不滿,因為這些紀錄片顯示的都是一些厄文和鱷魚摔跤、跟飢餓的蛇打鬥等畫面。澳大利亞和美國的環保主義者稱,厄文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沽名釣譽。

面對環保主義者的指責,厄文辯解稱,他在南極洲的拍攝活動並沒有破壞那裡的野生動植物。厄文還指出,澳大利亞環保部門在檢查了他拍攝的膠片後,批准了他繼續在南極洲的拍攝工作。

據報道,澳大利亞的野生動植物保護法規定,任何人在南極洲都要和海豹、企鵝保持5米以上的距離。

子承父業熱衷捕鱷

史蒂夫·厄文是澳大利亞昆士蘭的澳大利亞動物園園長,身為自然科學家鮑勃·琳恩·厄文的兒子,當許多同齡的孩子還僅限於喂喂小貓小狗的時候,他就與他的父親一起在自家開的野生動物公園里與鱷魚、毒蛇嬉戲了。

當史蒂夫·厄文9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開始教會他怎麼跳進昆士蘭的河流中抓鱷魚。現在,只要看見過他抓捕鱷魚的人都會被他的絕技感到驚訝。

慢慢地,厄文繼承父業,成了一位野生動物專家,尤其是爬行類動物。史蒂夫父子兩個人在動物園的成果非常「豐富」,在他們飼養的150多隻鱷魚中,大多數都是被他們兩人抓來飼養的,並且終生呆在這里。

但厄文在「與鱷共舞」中並非一點危險都沒有。2001年1月份,厄文差點成了鱷魚口中的美味,他本人被鱷魚咬傷的腿部則被縫了12針。咬傷厄文的是一條身長2米、體重80公斤的13歲母鱷魚。當時厄文在動物園里正試圖將這條鱷魚從一個圍欄移到另一個圍欄內,就在他將這條鱷魚用繩子吊起遞給動物園其他工作人員時,鱷魚突然猛烈擺動起身體,並將牙齒嵌入到厄文的腿部。

從1991年開始,厄文准備投拍有關野生動物的紀錄片。而在澳大利亞備受好評的《鱷魚捕手》自從1992年開始,至今已有50餘集,如今正在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再加上另一部《鱷魚檔案》系列在澳大利亞有線電視網的隆重播出,為他迎來了廣泛的聲譽。而這一切榮譽的到來,都要從1992年的那一天,他與自己人生的伴侶———泰莉·芮恩相遇在他的公園的那一時刻開始說起。

美國美女愛上捕鱷人

泰莉·芮恩出生在美國俄勒岡州,她的父親是一個建築商人,經常將高速公路上碰到的受傷的小動物領回家護理,從而在芮恩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了愛護珍惜野生動物的種子。她常在工作之餘照顧各種受傷的小動物,她自己還長期喂養了15隻小貓、幾只鳥和一條狗。這樣繁忙的她自然顧不上去尋找所謂的另一半,因而自己的終生大事也就變得遙遙無期。

芮恩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得知澳大利亞有一個著名的野生動物園。懷著對這個野生動物園的好奇,她隻身前往澳大利亞看個究竟。

命運往往就是這樣的神奇:芮恩在澳大利亞野生動物園里與園長史蒂夫·厄文不期而遇,當兩人目光相遇之後,兩人以後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在密切交往4個月之後,兩人結為伉儷。

從此,芮恩放棄自己在美國的生活和自己家族在美國的建築生意,開始和厄文在澳大利亞野生動物園里與野生動物為伴。兩人在結婚之後,也開始他們野生動物紀錄片的拍攝歷程。現在,他們已經有了一個兒子。厄文夫婦兩人都表示,要把兒子也培養成為一名捕捉鱷魚的「好獵手」。

戲將兒子「喂」給鱷魚

當然,厄文表演的絕技有時候還是遭到了其他人的指責,有人甚至還要將他告上法庭。

今年1月3日,厄文應邀來到昆士蘭動物園的馴獸場,參與拍攝有線電視節目《鱷魚捕手》。在眾目睽睽下,厄文突然將剛滿月的兒子抱到場內,並做出種種驚險的舉動,讓攝影師捕捉鏡頭。

在台下此起彼伏的尖叫聲中,只見厄文用一隻胳膊夾住兒子,用另一隻手抓住一隻死雞,喂給面前一頭近4米長、正張開血盆大口的鱷魚。可以想像,如果厄文稍有不慎,他那可憐的兒子便會立刻成為鱷魚口中的美味!

盡管孩子被嚇得嚎啕大哭,厄文卻無動於衷。他面帶著微笑朝觀眾大喊:「我的鮑勃已經滿月了,這是他的第一次鱷魚表演!」當鱷魚一口咬去他手中的獵物時,厄文扭頭對孩子說:「你是個好孩子,鮑勃!」這時台下沸騰了。厄文的太太芮恩也被丈夫如此「有創意」的舉動逗得樂不可支。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對於孩子絕對是一次「精彩、刺激的經歷」。

但大部分觀眾對此不敢苟同。當天,負責轉播這一節目的兩家電視媒體幾乎要被公眾打來的投訴電話擠爆了。一些家庭組織氣憤地表示,厄文的行為與虐待兒童無異。有人乾脆罵他是個「血腥的白痴」。

拍攝《鱷魚獵手》夫唱婦隨

在《鱷魚捕手》系列節目播出之後,史蒂夫·厄文獨特的表演天賦和他的捕鱷身手受到了全世界的矚目,也得到了米高梅公司的青睞。

2002年,米高梅公司出品的由史蒂夫·厄文主演的影片《鱷魚獵手:激情之旅》上映,厄文在影片中再次向觀眾展示了自己的捕鱷「絕技」。在影片中,他的妻子泰莉·芮恩也有出色的表演。

影片主人公的名字就是史蒂夫·厄文的真名,影片講述的是澳大利亞一個具有傳奇性的野生動物保護者厄文,一直為了自己的事業而奮斗不懈,頑強的與偷獵者進行體力與腦力的斗爭。而這一次,他又發現一些「偷獵者」正在圍剿一隻野生鱷魚。正義感十足的他勇敢出發,殊不知這些偷獵者原來有驚人的來歷:他們是美國政府派來的秘密偵探,此行目的是為了一個珍貴的電子晶元。那個可憐無辜的鱷魚就是因為誤吞了它才引來這場殺身大禍的。於是,一場各懷目的的較量在澳大利亞神秘的野生地帶展開,同時也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美麗卻充滿危險的澳大利亞風情……

在本片拍攝過程中,史蒂夫夫婦在一次駕駛卡車的時候,一個劇毒蜘蛛爬到了芮恩身上。據說這種蜘蛛的毒性極強,一口就可以致人於死命。而芮恩的生命就隔在那薄薄的一層衣服下。但是厄文憑著對它習性的了解,平安地化解了這場危機。

6. 赤魟的重要事件

「鱷魚獵手」艾爾文不幸死於黃貂魚
2006年9月4日,有「鱷魚獵手」之美譽的史斯夫·艾爾文於不幸遭到一條黃貂魚的襲擊而身亡。當時,44歲的他正在大堡礁拍一部水下紀錄片。
他所在的澳大利亞野生公園在一份聲明中說,出事地點是在昆士蘭州東北遙遠的度假勝地多格拉斯港,艾爾文死於巴特暗礁中心地帶一條黃貂魚的觸須。在艾爾文的工作船「鱷魚一號」上的攝制組人員立即向最近的城市凱恩斯打了報警電話,同時把船駛向附近的一位叫低島的地方,給飛來的救援直升機引路。但隨後不久,醫療人員宣布艾爾文已經死亡。
金色黃貂魚在墨西哥海灣中結隊遷徙
2007年7月,業余攝影師桑德拉·瑞特麗在墨西哥的霍爾博客斯島上拍下成群結隊的金色黃貂魚在墨西哥海灣中平滑地游動,好像金色雲彩在海洋中漂移的壯觀景象,這些壯觀的圖片展示成千上萬的牛鼻黃貂魚(也叫牛鼻鱝)在進行為期2年的長途遷徙。
大型淡水魚
2008年6月,一名英國釣魚者在泰國一偏僻河流中捕獲巨型黃貂魚,這名叫伊恩·韋爾奇的釣魚者和他的四個同事花了45分鍾才把這條寬6英尺(約1.8米),長14英尺(約4.2米)的大魚(1英尺=30.48厘米)制服。
2013年7月17日,工作人員把一隻雌性淡水巨型黃貂魚遷入新加坡河川生態園的「湄公河展覽區」。
少年為黃貂魚接生將其放生
2014年7月23日,18歲的美國佛羅里達少年Calvin Conger最近捕獲一條黃貂魚,並計劃將它切碎, 變成釣鯊魚誘餌。就在少年下刀前,突然發現這條魚尾部「還連著條小黃貂」。
原來,被釣上來的是條懷孕的母黃貂魚,而且是恰好在其「分娩」過程中上了鉤。少年的父親見狀趕緊過來幫忙,他們輕輕擠壓母魚的肚子,幫助它把小魚生了出來。
就在第一條小魚歡蹦亂跳降生後,第二條健康的小魚也順利出生了。最後,Conger父子決定,將黃貂魚一家三口放生。

7. 史蒂夫·歐文的《鱷魚獵手》熱播成名

史蒂夫自己說,如果沒有遇到後來成為他最好朋友的製片人約翰·斯坦頓,他很可能「就是建築工地上的一位壘磚工」;但他遇到了,他的命運也就此改變了。
上世紀80年代末,當時還在拍攝電視廣告片的斯坦頓經常去爬行動物園拍攝動物。「我當時沒有別的感覺,除了神奇還是神奇。」斯坦頓在談到他對史蒂夫最初印象時說。
於是他決定將史蒂夫搬上銀幕,《鱷魚獵手》就此誕生。這檔系列節目1992年在澳大利亞開始播出,隨後通過Discovery頻道向全世界播放,收視率一直很高,觀眾超過2億人。從某種程度上說,《鱷魚獵手》甚至是Discovery的「動物星球」頻道大獲成功的主要推動力。
隨著《鱷魚獵手》的熱播,這位總是穿著一成不變卡其布襯衫、短褲、大靴子、輕輕鬆鬆躍上鱷魚背還能對著攝像機娓娓道來的男人迅速受到各國不同年齡層觀眾的喜愛。
口頭禪「唉呀」成了史蒂夫的代名詞。成名同樣給他帶來上千萬澳元的收益。不過,他把絕大部分都投入到了父母建立、並給他繼承的爬行動物園里,並將它一手打造成了全球最好的動物園之一——昆士蘭澳大利亞動物園。

8. 澳大利亞「鱷魚獵手」之死 警世市民魚什麼有毒

刺鰩

學名叫刺鰩,黃貂魚是俗稱,屬於軟骨魚類。它們的身體扁平,尾巴細長,有些種類的刺鰩的尾巴上長著一條或幾條邊緣生出鋸齒的毒刺。刺鰩的招牌動作是狀如翅膀的胸鰭波浪般在海里擺動,尾部軟骨組織細長如鞭帶有毒刺。
已知的刺鰩約480種,據1995年的《危險海洋生物—野外急救指南》,刺鰩是目前所知體型最大的有毒魚類,尾部可達37公分長。如被刺到胸腔,會造成重傷甚至死亡,特別是心臟部位受傷的話,需緊急開刀,不過傷及心臟通常都難逃一死。不過被刺鰩刺死,在海洋生物專家眼中相當罕見。悉尼大學海洋科學研究所代理主任柯曼表示,刺鰩攻擊人是「相當罕見」的海底事故。

9. 野生動物保護者

叫史蒂夫-艾文,綽號「鱷魚獵人」,在大堡礁拍攝一個記錄片時被鰩魚刺中胸部中毒身亡。過去是「動物星球」的主持嘉賓,他的足跡從南美洲的雨林延伸到非洲草原,他不止研究鱷魚,對其他陸生動物,尤其是蛇類和蜥蜴類也有很深的了解。他畢生致力於動物保護事業,現在他的小女兒接替了他的事業,投身於動物保護事業,並呼籲大家不要因為他的死而捕殺那種置他於死地的鰩魚,保護動物是不能帶有個人感情色彩的。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鱷魚獵手現在怎麼樣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