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考拉為什麼沒有大熊貓

澳大利亞考拉為什麼沒有大熊貓

發布時間:2022-07-22 08:32:26

1. "國寶"可愛度堪比熊貓卻瀕臨滅絕是怎麼回事

提到澳大利亞這個國度,除了陽光海灘、袋鼠和鐵礦石以外,你的腦海中一定會還會浮現出「澳洲國寶」考拉憨態可掬的樣子。

在人們的普遍印象中,考拉應該是澳大利亞漫山遍野無處不在的一種動物,數量繁多。根據悉尼自然史記錄,考拉是由一位探險家約翰·亨特於1798年在澳大利亞藍山發現的。當時學者估計,考拉的數量在一百萬只以上。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前天(5月18日)澳洲廣播公司(ABC)向全國觀眾發出警報,考拉在其主要棲息地東南三州均被列入「脆弱物種」觀察名單,在東南昆士蘭等地區甚至已經滅絕。考拉搜救科學家甚至表示,如果人們再不重視,考拉的物種滅絕可能在十年內發生。

一個曾經數量上百萬,受到世人寵愛的國寶級動物,竟然到了瀕臨滅絕的地步。大家在聽到這個消息時,心情應該都是這樣的。

考拉搜救犬Taz和Nutmeg

搜救犬訓練師奧莉薇拉表示,「考拉每天會製造大約10到150堆排泄物,這裡麵包含的生物DNA信息足以讓我們辨認考拉的身份和蹤跡,確認考拉群體的生存安全狀況。」

這兩只搜救犬在最近一項為期23天的搜救任務中,覆蓋了大約330公里的距離,在這片森林中靈敏地找到了大量考拉存在的蹤跡。

奧莉薇拉認為,這種類型的搜救犬會在今後保護拯救考拉的工作中「擔負起極其關鍵的任務」。

2. 雖然外表可愛,實際笨到崩潰!考拉為何那麼蠢還沒有滅絕

在世界上,幾乎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國寶,中國的當然是可愛的“圓滾滾”大熊貓了,而澳大利亞的國寶並不是袋鼠,而是考拉,它們也是澳大利亞最奇特、最珍貴的原始樹棲動物,學名其實叫做樹袋熊,只不過人們習慣叫它為考拉。

考拉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懶的動物之一,根據科學家統計,在考拉的一生中,90%以上的時間都用來睡覺了,而且基本上它們的一生都不會離開大樹,剩餘的10%的時間,就會慵懶的去覓食,當然,它們也不會活動到太遠的地方去覓食,一般都是直接在樹上吃樹葉。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如今,考拉在澳洲80%的棲息地都被毀掉了,而且森林不像其它東西,它需要漫長的時間才可以重新恢復自己的生態系統,因此,科學家們表示,考拉如今已經進入到功能性滅絕之中。這意味著,考拉很可能已經喪失了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或許只能通過人工培育的方式,來努力爭取它們可以存活得更久一點。

3. 考拉很可愛,為什麼沒有大熊貓有名

因為考拉太懶了

4. 作為澳大利亞的國寶考拉,為什麼沒有我國的國寶大熊貓有名

一樣的地位,不一樣的命運。盡管都是國寶,但國寶也是分級別的。

大熊貓的名氣在世界上有多麼的大,你看看各個國家爭著搶著租我們的大熊貓就知道啦。至於考拉嘛,估計知道的不會太多。不過這次澳大利亞大火,考拉也以生命的代價跟著火了一把,這不——
從今年10月份開始,澳大利亞東部森林大火好像就沒停過,而燃燒的森林中有數千平方公里就是澳大利亞國寶考拉的棲息地。大火吞噬了森林,不但把考拉賴以生存的樹葉化為烏有,甚至還直接燒傷燒死了好多動作緩慢的考拉,用慘不忍睹來形容那是一點也不為過。到11月份,已經有超過1000隻考拉在這場大火中死亡了。
森林大火時,傻傻的考拉會錯誤的選擇往樹頂上爬,然後就縮成一團好等大火來個考拉大燒烤。就算大火萬幸沒有燒死考拉,但因為考拉的水分有90%來自於樹葉,樹葉一被大火燒光,考拉同樣會因脫水而死。

考拉又叫樹袋熊,是澳大利亞有袋類動物中的一種,妥妥的澳大利亞國寶。考拉只吃桉樹的葉子和嫩枝,大部分水分都是從桉樹的樹葉和嫩枝中汲取的,只在有病和乾旱時才喝水,所以當地人把考拉稱為「科瓦勒」,意即「不喝水」。
介紹完考拉,其實我們的國寶大熊貓已經不用再多介紹了,這位大牌國際明星大家已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而且不但我們國人耳熟目詳,甚至連洋人也對大熊貓狂熱有加,不然美國也不會拍出很好看的《功夫熊貓》出來。我老覺得,假如不是對大熊貓有最真的愛和最深的了解,洋人又怎麼可能製作出如此形象生動的動畫片?不說動畫片了,來,阿寶,上碗面條!
要說為什麼大熊貓會比考拉有名氣,在世界上得到更廣泛的喜愛,我覺得應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自身實力上的差距:
同樣是憨態可掬,但大熊貓的憨態是一種賣萌,考拉的憨態就真的是一種「憨態」,或者說,看起來有點傻。假如像澳大利亞這樣的大火是發生在我們這里,你說大熊貓會怎麼樣?我估計平時懶洋洋的團團們,到時跑得會比兔子都歡,還能傻傻的等大火來把自己燒死?
2、國家地位不一樣:
大熊貓在我國是「獨孤求敗」,沒有任何動物可以取代其獨霸江湖的地位。而考拉在澳大利亞最多算是個「三分天下」,除了考拉,還有袋鼠和鴨嘴獸,都算是澳大利亞的國寶。
3、作為國寶的定位不一樣:
我們把國寶是當成「心肝寶貝」一樣的捧著,澳大利亞人餓起來連國寶都敢吃,不信你問問袋鼠去。
4、珍稀程度不一樣:
大熊貓在我國曾一度面臨著滅絕的危險,盡管現在數量多了一些,但我們的原則是,什麼都怕多,就不怕大熊貓數量多,而考拉在澳大利亞估計有4萬到30萬只之間,可比大熊貓多得多了。不是說「物以稀為貴嗎」嗎?
5、保護級別不一樣:
我們對大熊貓是怎樣保護的?那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實事求是的說,你還別生氣,在我國,大熊貓受到的待遇就是比人好,怎麼著?而在澳大利亞,考拉還是野生野長。盡管都是一級國家保護動物,可國家和國家不同,被保護的動物和動物也不一樣。
6、國家人口不一樣:
泱泱大國有有十四億人,十四億人人人都疼大熊貓,那就叫「集千萬寵愛於一身」。澳大利亞只有兩千多萬人口,也就我們一個小號省的規模,哪能跟我們比?
好了,說了以上6個原因,考拉在國際上為什麼沒有我們的大熊貓有名也就不言而喻了:
一個是大家小姐,長得還閉月羞花;一個是小家碧玉,長的還灰不溜秋。泱泱大國想寵誰,那還不跟玩似的?而澳大利亞大概也就沾了「五眼聯盟」的光,不然連考拉長啥樣,恐怕地球人都不會有幾個人是知道的。

5. 大熊貓都是中國的,那外國為什麼沒有呢

大熊貓以其憨態可掬的外表,在全世界圈粉無數,成為全世界的明星動物。外國的一些國家不惜花重金租賃我們的大熊貓,甚至他們派專機接送,快要趕上國家政要了。那麼,為什麼大熊貓只有中國才有,外國就沒有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歷史真相。

據專家研究,迄今發現的最古老大熊貓成員——始熊貓的化石出土於中國雲南祿豐和元謀兩地,他們生活在距今天800萬年前,比我們人類還早。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長期嚴酷的生存競爭和自然選擇中,與它們同時代的很多動物都已滅絕,但大熊貓卻是強者,最後自己活成了「活化石」。

別看它們憨態可掬,人畜無害,但是它們比人類的歷史還還要久遠,是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強者,但是它們躲過了大冰川期,卻無法抵禦住人類對環境的破壞以及人類的殺戮,種族數量曾一度急劇下降,成為瀕危動物。這時候,我們才著手保護,還好出手及時,否則它們真有可能要滅絕了。

6. 作為澳大利亞的國寶考拉,對比我國的國寶大熊貓為什麼不出名

因為澳大利亞的國寶考拉還有很多,並沒有到瀕臨滅絕的地步,而我國的國寶大熊貓非常的稀缺,物以稀為貴。並且我國的國寶大熊貓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禮物,所以很多人都知道大熊貓。

所以對比之下,大熊貓已經成為了和平的象徵,而澳大利亞的考拉只是本國的稀有生物,因此澳大利亞的考拉並沒有中國的大熊貓出名。雖然澳大利亞的考拉沒有沒有中國的大熊貓出名,但是都是世界上非常稀有的動物,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盡我們自己的一份力。

7. 大熊貓,東北虎,考拉的資料

大熊貓是一種有著獨特黑白相間毛色的活潑動物。它的拉丁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指的就是它黑白相間的外表。大熊貓的種屬是一個爭論了一個世紀的問題,最近的DNA分析表明,現在國際上普遍接受將它列為熊科、大熊貓亞科的分類方法,目前也逐步得到國內的認可。國內傳統分類將大熊貓單列為大熊貓科。它代表了熊科的早期分支。成年熊貓長約120~190厘米,體重85到125公斤。獨特的特徵包括:大而平的臼齒,它的一根腕骨已經發育成了「偽拇指」這都是為了適應以竹子為食的生活。與其他六種熊類不同,大熊貓和太陽熊都沒有冬眠行為。大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Ailuaractos lufengensis),這是一種由擬熊類演變而成的以食肉為主的最早的熊貓。始熊貓的主枝則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繼續演化,其中一種在距今約300萬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現,體形比現在的熊貓小,從牙齒推斷它已進化成為兼食竹類的雜食獸,此後這一主支向亞熱帶擴展,分布廣泛,在華北、西北、華東、西南、華南以至越南和緬甸北部都發現了化石。在這一過程中,大熊貓適應了亞熱帶竹林生活,體型逐漸增大,依賴竹子為生。在距今50-70萬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貓的鼎盛時期。現在的大熊貓的臼齒發達,爪子除了五趾外還有一個「拇指」。這個「拇指」其實是一節腕骨特化形成,學名叫做「橈側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

東北虎是現存體重最大的貓科亞種,其中雄性體長可達2.8米左右,尾長約1米,體重接近350公斤左右,東北虎主要分布於中國的東北地區,國外見於西伯利亞。體色夏毛棕黃色,冬毛淡黃色。背部和體側具有多條橫列黑色窄條紋,通常2條靠近呈柳葉狀。頭大而圓,前額上的數條黑色橫紋,中間常被串通,極似「王」字,故有「叢林之王」之美稱(另一說法:「漢字「王」,是根據虎頭斑紋之狀所造的象形文字」)。耳短圓,背面黑色,中央帶有1塊白斑。犬棲居於森林、灌木和野草叢生的地帶。獨居,無定居,具領域行為, 夜行性。感官敏銳,性兇猛,行動迅捷,善游泳。捕食大中型哺乳動物, 偶食小型哺乳動物和鳥。
分化
在朝鮮半島分布的虎,曾被認為是一個單獨的亞種-----朝鮮虎(KOREAN TIGER)。據說毛色和普通東北虎不同,而且體型要更小。朝鮮虎學名為Panthera tigris coreensis ,由Brass於1904年定名。由於朝鮮半島的虎幾近滅絕,所以無從考證。在沒有十分確切的證據下,國際上普遍把朝鮮半島產的虎列類東北虎。
[編輯本段]生活習性

東北虎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的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區。它體魄雄健,行動敏捷,肩高1米以上,身長2.8米左右,尾長約1米,體重可達350多公斤,有「叢林之王」的稱號。東北虎的毛色鮮明美麗,虎爪和犬齒利如鋼刀,鋒利無比,長度分別為6厘米和10厘米,是撕碎獵物時不可缺少的「餐刀」,也是它賴以生存的有力武器。它還有條鋼管般的尾巴。東北虎捕捉獵物時常常採取打埋伏的辦法,悄悄地潛伏在灌木叢中,一旦目標接近,便「嗖」地竄出,撲倒獵物,或用尖爪抓住對方的頸部和吻部,用力把它的頭扭斷;或用利齒咬斷對方喉嚨;或猛力一掌擊到對方頸椎骨,然後慢慢地吃。
東北虎一般住在600—1300米的高山針葉林地帶或草叢中,主要靠捕捉野豬、黑鹿和狍子為生。它白天常在樹林里睡大覺,喜歡在傍晚或黎明前外出覓食,活動范圍可達60平方公里以上。
常言道:「談虎變色」,「望虎生畏」。在人們心目中,老虎一直是危險而兇狠的動物。然而,在正常情況下東北虎一般不輕易傷害人畜,反而是捕捉破壞森林的野豬、狍子的神獵手,而且還是惡狼的死對頭。為了爭奪食物,東北虎總是把狼趕出自己的活動地帶。東北人外出時並不害怕碰見東北虎,而是擔心遇上吃人的狼。人們贊譽東北虎是「森林的保護者」。
[編輯本段]生長繁殖
東北虎一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四齣遊盪,獨來獨往,沒有固定住所。只是到了每年冬末春初的發情期,雄虎才築巢,迎接雌虎。不久,雄虎多半不辭而別,把產仔、哺乳、養育的任務全部推給雌虎。
雌虎懷孕期約3個月,多在春夏之交或夏季產仔,每胎產2—4仔。雌虎生育之後,性情特別兇猛、機警。它出去覓食時,總是小心謹慎地先把虎仔藏好,防止被人發現。回窩時往往不走原路,而是沿著山岩溜回來,不留一點痕跡。虎仔稍大一點,母虎外出時將它們帶在身邊,教它們捕獵本領。一二年後,小虎就能獨立活動。東北虎的壽命一般為28年左右。
[編輯本段]爆發力和攻擊力
東北虎擁神靈目光。它的身體厚實而完美,背部和前肢上的強勁的肌肉在運動中起伏,巨大的四肢推動向前,是那樣的平穩和安靜,看起來就象在叢林中滑行一樣,它相對地擁有尖硬的鋸牙鉤爪,擁有5個非常銳利的虎爪
它生性內向,膽小孤獨、多疑、兇猛、強壯有力,動作敏捷,在叢林中出沒無常。傳統看法其它虎種均為東北虎向地球其它地區擴展分化出來的。在生態環境中也處於頂層的王者地位。
中國科學家在解剖東北虎的時候,發現它的肌肉一打開之後,比最好的健美運動員的肌肉還要好看,還要結實,肌纖維極為粗,渾身上下,很少能找到多餘的脂肪,幾乎很難見到脂肪,強壯的骨骼附有強大的肌肉,證明這種動物有極強的爆發力。虎的爆發力有過實證,在北京動物園獅虎山獸舍的水泥地面上有一道被東北虎抓裂的裂痕。剝掉皮的獅虎驚人的相似。
[編輯本段]種群現狀
東北虎的經濟價值極高,肉和內臟可入葯治療多種慢性疾病,一隻成年虎的價值相當於30多張黑貂皮,也只因為這樣,東北虎遭到無情的捕殺。虎的繁殖率也較低,它的壽命一般為25年左右,三四歲時性成熟,每年12月至翌年2月發情,懷孕期105~110天左右,每胎一般產三四仔。幼虎吮吸母親乳汁長大,要跟隨母虎一二年才獨立生活。想想看,人們對東北虎的捕殺率大大超過它的繁殖率,這是東北虎瀕臨滅絕的直接原因。
濫伐森林、亂捕亂殺野生動物,嚴重地破壞生態平衡,也是造成東北虎瀕臨滅絕的另一個重要的間接原因。我們知道,森林是虎的生存環境,在這個環境中也包含著虎的獵食對象——野豬、鹿等。近年來由於偷獵者甚多,致使虎的捕食動物也大為減少,因此,維持野豬、鹿等有蹄動物與虎之間的生態平衡是很重要的。據考查,在一隻東北虎的領地內,應當不少於150~160隻野豬和180~190隻鹿。老虎只要吃飽了,並不會主動攻擊人和牲畜。縮小了生活區域,削減了食物來源,東北虎能不瀕臨滅絕嗎?
值得慶幸的是,據1987年統計世界各國的動物園(中國未計在內)現在養東北虎623隻。現在我國大多數動物園都飼養了東北虎。這就是說,這個虎亞種現在還有一線生機,若不趁現在少數的飼養虎還有繁殖能力,並設法及時從野外弄到幾只虎種,以更新現有的血緣來延續它的命根,那麼。這個舉世聞名的珍稀虎亞種就真的要徹底滅絕了,那時我國東北將真正成為無虎之地。
因此,保護野生動物,保護東北虎已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編輯本段]保護級別
野生東北虎現存數量只有400多隻,大部分分布在俄羅斯,在我國的數量不足20隻,朝鮮半島已經再沒有東北虎的蹤跡。 東北虎已被列入中國Ⅰ級保護動物並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
我國政府分別在70年代和80年代,為保護東北虎建立了長白山自然綜合保護區和黑龍江省七星砬子東北虎保護區,對東北虎進行棲息地的保護。作為異地的保護,當時主要是我國的各動物園。 全國各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其中曾經有虎的保護區至少有24處,如黑龍江省的七星砬子保護區、 廣東粵北華南虎保護區、江西宜黃華南虎保護區等,但其中有些保護區是名存實亡,如:七星砬子保護區內已多年不見虎的蹤跡。我國東北虎的研究工作開展的非常少,異地保護的研究僅限於各動物園初級原始的研究,我國僅進行過一次較為科學的東北虎野外種群數量的調查,該項研究是由東北林業大學於1987年完成的,其它領域的研究都處於空白狀態。
有關東北虎的調查、分布和種群數量:20年代之後,中國對東北虎種群進行了5次較大規模的調查,1974---1976年,調查結果為151隻;1984---1985年,結果為20---30隻;1988---1991年為16--- 22隻,其中黑龍江省有10---14隻,吉林省有6---8隻;最近的兩次調查分別是1998年3月,吉林省開展調查,結果發現其境內僅存4---6隻虎和1998年10月至1999年11月,黑龍江省境內的調查,發現僅存5---7隻。
最近一次,黑龍江省調查情況如下:本次調查結果表明,目前東北虎在黑龍江的分布區又明顯向中俄邊境地帶退縮,並形成了老爺嶺南部、完達山東部和張廣才嶺南部3個孤立的分布區,完達山西部和張廣才嶺北部林區可能沒有虎的分布,老爺嶺北部有無虎的分布待查。在以上的3個孤立分 布區的林業區內發現活動在老爺嶺南部的2隻個體可能為雄性,活動在完達山東部的虎至少有1隻雌虎的1隻亞成體虎,另兩只不確定,可能為雌虎;活動在張廣才嶺南部1隻不能確定性別。
目前野生東北虎在我國境內僅存不足20隻,全世界也僅有400隻左右。我國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將東北虎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並嚴格禁止捕獵。據世界最大的東北虎人工飼養繁育基地提供的資料顯示,為了使野生東北虎有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1958年,我國就在東北虎之鄉的黑龍江省建立了全國第一個豐林紅松原始自然保護區。1962年,國務院將東北虎列入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並建立了自然保護區。1977年,我國相關部門將東北虎列為重點保護珍稀瀕危物種. 2005年8月9日,吉林琿春東北虎生活區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東北虎人工飼養繁育基地在1986年建立後,一直致力於研究東北虎的飼養繁育技術。最近10年又引進了具有國際譜系的東北虎種源,基地內的東北虎數量已由最初的8隻,發展到今天的620餘只。
[編輯本段]【簡介】
樹袋熊又叫考拉、無尾熊、可拉熊, 學名Phascolarctos cinereus 英文:Koala 來源於古代土著文字,意思是」no drink".因為考拉從他們取食的桉樹葉中獲得所需的90%的水分,而它們只在生病和乾旱的時候喝水.
生活在澳大利亞,是澳大利亞奇特的珍貴原始樹棲動物,屬哺乳類中的有袋目樹袋熊科。分布於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尤加利樹林區。
考拉雖然叫做無尾熊,但大家不要被名字誤導,考拉不屬於熊類,最簡單地說,熊是冬眠的,但是考拉是不冬眠的。這充分說明考拉不是熊。 同一物種的定義,是在自然條件下自由交配能產生可育後代。一隻考拉和一隻熊,如果能交配,也不能產生可育後代。因此,考拉和任意一種熊都不屬於同一物種。
樹袋熊身體長約70-80厘米,成年體重8-15公斤,性情溫順,體態憨厚,長相酷似小熊,有一身又厚又軟的濃密灰褐色短毛,胸部、腹部、四肢內側和內耳皮毛呈灰白色, 生有一對大耳朵,耳有毛叢,鼻子裸露且扁平,沒有尾巴,這是因為它的尾巴經過漫長的歲月已經退化成一個「座墊」,因而能長時間舒適瀟灑地坐在樹上。它四肢粗壯,尖爪銳利,長而彎曲,它的爪尖利,每隻五趾分為兩排,一排為二,一排為三,善於攀樹,且多數時間呆在高高的樹上,就連睡覺也不下來。以桉樹葉和嫩枝為食,幾乎從不下地飲水,這是因為樹袋熊從桉樹葉中得到了足夠的水分,因此,一般很少飲水,所以當地人稱它「克瓦勒」,意思就是「不喝水」。 但這和它生活的環境有關,澳大利亞土地比較貧瘠,所以桉樹攝入的營養物質比較少,而考拉正是以這種樹為食,自然而然,考拉從桉樹中得到能量也相對稀少,因此,它們必須要減少自己的活動量,來儲存更多的熱量幫助它們生存,而且,考拉很喜歡曬太陽,經常爬在樹上不動.

厲害哩,好詳細! 不知道liuyuanzi199 從哪裡找來的
.

8. 考拉和熊貓有什麼聯系嗎

二者聯系真的不大。

  • 熊貓屬於食肉目、大熊貓科的一種哺乳動物,體色為黑白兩色,它有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志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據第三次全國大熊貓野外種群調查,全世界野生大熊貓不足1600隻,屬於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截止2011年10月,全國圈養大熊貓數量為333隻。大熊貓最初是吃肉的,經過進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齒和消化道還保持原樣,仍然劃分為食肉目。野外大熊貓的壽命為18~20歲,圈養狀態下可以超過30歲。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種,現存的主要棲息地是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

  • 9. 大熊貓為何只有中國有,外國都沒有呢

    大熊貓之所以是我國獨有的動物是因為我國特殊的地理環境,在我國的特殊地理環境之下現在的熊貓才得以存活下來,至於其他地方的熊貓就不這樣幸運了。其實這也很正常,每個地方都有當地獨特的動物,比如說澳大利亞的袋鼠,都是因為各地獨特的地理環境才這樣的。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有一場著名的冰河時期,很多動物都因此而滅絕,熊貓雖然沒有因此滅絕,但是也損失慘重,在法國,匈牙利等地的熊貓直接因此消失。而在我國秦嶺等地的熊貓卻靠著獨特的環境活了下來,因為有秦嶺,大巴山的阻擋,導致寒流沒有完全席捲四川的大涼山等地,也讓熊貓有了一個生存的環境。雖然熊貓活了下來,但是生存環境變得刻苦,也吃不上肉了,最後不僅長肥了,而且還愛上了吃竹子。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考拉為什麼沒有大熊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9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