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醫療怎麼樣

澳大利亞醫療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7-24 19:18:03

1. 紐西蘭和澳大利亞哪裡的醫療水平好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紐西蘭非常相似。
但紐西蘭相比於澳大利亞更像是農村。澳大利亞的高樓林立,紐西蘭是很難看到的。

相關報道:
「項由美國紐約聯邦基金會資助的研究報告顯示,在7個主要工業國家中,澳大利亞的醫療系統僅次於荷蘭和英國位居第三名,而美國醫療系統則排在倒數第一。
這項國際報告由紐約聯邦基金會(Commonwealth Fund of New York)撰寫,基於對多個可對比的西方國家的病人和醫生的調查。 澳大利亞在給居民提供長壽、健康和豐富的生活方面位居第一,在提供有效和人性化的醫療護理方面排在第二名。在研究進行的過去三年中,一共有2.7萬名來自這7個主要工業國家的病人和護理醫生接受了調查。調查的衡量指標包括:安全性、及時性、平等性和有效性等。在居民長壽方面澳大利亞居首,而英國最差。報告中顯示:美國和英國2003年的死亡率由於醫療系統問題而特別高,比當時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分別高出25%和50%.美國在其它幾個方面的評比中也表現不佳。然而,美國醫療系統卻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每年每人須支持8373澳元,而澳大利亞只需3855澳元,英國需要3436澳元。」

2. 澳大利亞看病要錢嗎 澳大利亞看病貴嗎在澳

澳大利亞公民在澳大利亞看病可以享受免費醫療,有澳大利亞綠卡的外國人在澳大利亞看病也享受澳大利亞的免費醫療。但是沒有澳大利亞綠卡的外國人在澳大利亞看病不能享受免費醫療,必須繳納高昂的醫療費用。如果提前購買澳大利亞保險公司的醫療保險可以報銷70%的費用,剩下的30%自己承擔,這樣能節省很多澳大利亞的醫療費用。

3. 澳洲的醫療,醫保是怎樣的

領取

想要有公費看病醫療,首先,你要有一張Medicare卡。Medicare卡並不神秘,每個澳洲的永久居民和澳洲公民都能申請Medicare卡,每個人都可以領到,沒有存在任何阻礙的因素。申請Medicare卡可以在Medicare的任何一個分支辦理。最簡單的,Town Hall就有一個分支,華人區如Chatswood、Eastwood等地都有。
看全科醫生和專科醫生
拿到Medicare卡之後,最直接了當的益處就是:免費看病。我們現在來說說日常生活中比較經常會碰見的看病問題。Medicare卡可以報銷你在GP(根據小編讀NAATI的經驗,GP可以理解為家庭醫生、社區醫生,或是全科醫生)處進行治療的門診費,以及在專科醫生處85%的費用。如果你的專科醫生是直接向Medicare索取費用的,那你不用付治療費(也就是人們常說的BULK BILLING)。

Medicare 承擔的費用包括:

· 醫生會診,包括專科醫生
· 治病所需的化驗和檢測,比如x光和病理化驗
· 驗光師進行驗光
· 醫生進行的大部分外科手術和治療
· 部分經認可的牙醫進行的外科治療
· Cleft Lip and Palate Scheme, (兔唇,唇齶裂)所列的具體項目
· Enhanced Primary Care (EPC) 計劃中所列的具體項目
小編溫馨提示:
上面所寫的承擔不一定指全部給免費哦,很多情況是要自付差額的,這就是為什麼看同樣的病,有的地方收錢有的地方不收錢,有的收得少,有的收得多。澳洲的就醫方式實行家庭/全科醫生首診制,也就是有任何的門診需要應先行到家庭醫生/全科醫生處,每個社區醫療中心都有GP,病人可以自由選擇到任何一個GP處預約看診,看診的時候出示Medicare卡,有的GP是bulk billing,有的GP會收取會診費然後給你發票賬單由你自行到Medicare的分支去報銷回費用,而你自付的差額部分簡稱為gap 。所以GP也是有可能收費的,記住,不是所有GP都bulk billing。

任何收費問題,在你就診前都可以非常直截了當地問清楚,千萬不要等到看完了病才傻眼。GP除了會診也可能給病患做一些檢查和化驗,有些是在本醫療中心做,有些是GP寫了推薦信(referral letter)推薦病人到其他的化驗或者檢查中心做,你可以詢問這些化驗和檢查是不是bulk billing,還是要由病人自付化驗和測試的gap。

GP不是什麼病都能治,說透徹點,其實GP什麼大病都治不了,GP根據病人的病情,GP會寫推薦信給病人到專科醫生處就醫,專科醫生也是分bulk billing和需要病人自付gap兩種,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的專科醫生都不是bulk billing的。

同時,一個家庭自付的gap會有一個上限,MEDICARE會為你支付多於上限的金額,擁有MEDICARE後可以申請這個支付上限,Medicare才會為你支付。(MEDICARE SAFETY NET 查詢網址為 http://www.medicareaustralia.gov... ces/msn/index.shtml )

住院治療

普通看病說完了,咱們Touch Wood地來說說嚴重一點的問題 -- 住院治療。持有Medicare,你可以到公立醫院作為公費醫療病人,由醫院指定的醫生進行治療,病人無需繳納費用。即使已經購買私人保險,也可以在主動選擇在公立醫院進行公費醫療。不過,作為公費醫療病人有兩點不好的就是:一,你不能選擇自己喜歡的醫生;二,你也不能自己選擇何時入院治療。

舉個最常見的例子:有不少已經是澳洲公民或是持有澳洲綠卡的准媽媽打算在澳洲公費生孩子,在這里要提醒一下,請務必慎重選擇,因為公費醫療是不能選擇醫生、不能選擇剖腹產、不能要求順產側切、不能選擇病房的,一切都要聽從醫院安排,實施何種分娩方式是根據產婦生理情況由當日值班醫生和助產士來判斷。我姑姑當年在公立醫院的產房裡痛了11個小時,醫生最後才決定用剖腹產。想想痛了11個小時啊,自行腦補一下吧。

想要享有選擇權你只能讓自己成為自費醫療病人,在孕期二十周之前甚至幾周時就要預約好的醫生和醫院開始全程自費產檢以及制定分娩計劃。如果過了半程才決定要自費的,醫生一般不收,如果願意收半路產婦則說明這個醫生醫術一般,太少人預訂所以有空檔,那咱們也還是避免為好。畢竟天大地大,都沒有媽媽和寶寶大。

需要自己付費的方面

好了,說完公費醫療和公費住院之後,現在要說說那些你要付錢的事兒了。作為自費醫療病人,你有權選擇指定醫生,也有權決定去你指定的醫生所行醫的私立醫院或是公立醫院進行自費治療。如果你選擇自費醫療(無論是在公立醫院或者私立醫院),Medicare 將為你承擔Medicare Benefits Schele (MBS) 中75%的治療費,剩餘的25%治療費由你自行承擔。你還需要自付以下所列的部分或全部費用:

· hospital accommodation, 住院費
· theatre fees, 手術室費
· intensive care, 重症護理費
· drugs, dressings and other consumables, 麻醉葯劑及相關材料費
· prostheses (surgically implanted), 外科植入的材料費
· diagnostic tests, 化驗費
· pharmaceuticals 葯費
· any additional doctor's fees.付給醫生的其他治療費

4. 在澳大利亞學醫怎麼樣

入學申請有什麼條件,可以使用留學志願參考系統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10915466/,看系統中有多少與你情況相似的學生成功申請了這個學校或者那些專業,看看他們最低多少分就可以被錄取,就可以知道申請的成績要求了。

5. 醫學生留學澳大利亞好不好

不少同學去澳洲留學選擇讀醫學專業,也有很多同學們有意去澳洲讀醫學專業,那麼關於澳洲留學醫學專業有哪些類別你知道嗎?
一、理療澳洲是一個醫療福利條件極好的國家,隨著澳洲經濟的發展,澳洲出現了大量的物理治療的職位。物理治療專業的畢業生一般會在公立醫院,私立醫院,私人診所,養老院,政府醫療部門,工會等處工作。成為注冊物理理療師的條件是,完成澳大利亞物理治療師協會( Australian Physiotherapist Council)認證的課程。悉尼大學、墨爾本大學、莫納什大學都有該方面課程。
二、驗光澳洲的驗光師主要的工作內容有:一是驗光配鏡服務,二是通過指導病人如何保護視力和眼睛健康,來協助病人克服視力問題。目前澳大利亞開設視光學Bachelor of Optometry專業的大學有:昆士蘭科技大學、弗林德斯大學的視光學專業都是需要本碩連讀的;新南威爾士大學的Bachelor of Optometry則需要讀5年,悉尼大學也有。三、醫學檢驗醫學檢驗人員是開展臨床實驗室診斷程序和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防治重要研究團隊中的關鍵成員,通過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和生物學等手段研究人體體液和人體組織。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所開設的檢驗醫學碩士,不僅獲得澳大利亞計醫學科學家研究所(AIMS)的認證,而且也有英國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IBMS)的認證。目前,澳大利亞及紐西蘭唯一獲得AIMS認證的碩士階段課程就是RMIT的該課程。該課程有實習機會,如果學生打算繼續深造的攻讀博士學位,則需要在這段時間做課題研究。科廷則有本科段課程。四、醫療放射科學澳洲的醫療放射科學主要包括以下4個領域:超聲波 Ultrasound;醫學影像 Diagnostic Radiography (Medical Imaging);核醫學技術 Nuclear Medicine Technology;放射療法 Radiation Therapy。其中,超聲波的資格認證比較特殊,需要在獲取了前3個領域中的一個資格認證後,才有資格申請並獲得。RMIT、南澳大學、紐卡斯爾大學都開設該課程,悉尼大學的醫學院是南半球最大、最有名的醫學院,其醫學影像專業也是眾留學生的首選。

6. 澳大利亞看病要錢嗎 澳大利亞看病貴嗎

澳大利亞構建了覆蓋全體居民的醫療照顧制度(Medicare),實現了全民醫療保障。那麼,澳大利亞移民享受Medicare醫療保險嗎?正確的看病流程又是怎樣的?個人部分要承擔的開銷又是多少呢?

Medicare是什麼?

7. 發達國家的醫療是怎樣的

提起看病,不少人會羨慕發達國家的一些醫療福利,其實發達國家醫院里的久待候診、昂貴費用、誤診事故等情形也屢見不鮮。醫療福利「看上去很美」,享受起來卻並不容易,本報駐外記者在此跟大家分享他們在發達國家看病的體會
看病離不開「等、等、等」
不久前,一則德國37歲孕婦流產的新聞令人痛心。在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的一個小鎮上,一名懷孕3個月的孕婦因突然腹痛被丈夫送往附近醫院急診。然而,由於只有一名急診醫生,前台護士又認為孕婦無大礙,在經過長達4小時的漫長等待後,孕婦因為大出血才被緊急推進手術室,此時胎兒早已死亡。德國看病「治病不救急」的特點可見一斑。
類似事情,本報駐德國記者也領教過。一次凌晨1點,記者突發急性腸胃炎,疼得滿頭冷汗,打車去附近一家醫院急診,發現急診室里人滿為患。前台護士簡單問詢後,便開啟了等待模式。在熬過一小時後,一名建築工人模樣的男子終於被醫生叫號。「在手指骨折4小時後,我終於要見到醫生了!祝福我還能擁有完整的手指吧!」男子高舉簡單包紮、滲著血跡的手指,向所有人鞠了一躬,戲謔的語氣里充滿憤怒與無奈。聽完男子的發言,記者放棄了等待,好在臨走前護士給了幾包能緩解症狀的葯物,熬過了那晚。此後,記者一般情況下再不去看急診。
根據德國相關法律,每位擁有行醫執照的醫生都有義務定期參與急診服務。然而,這一義務一般只在工作合同中提及,聯邦層面並沒有統一規定醫生參與急診服務的最低頻率和時間。結果,德國現有急診醫生力量遠遠不能滿足病患的需求,名為「急診」,病人卻急不得,只得漫長等待。
在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當地政府為鼓勵醫生多值急診班,甚至補貼每小時18歐元的值班費。德國聯邦消費者中心協會專家福格爾指出,這依舊不能解決德國醫療最本質的問題,就是醫生資源過少。
在加拿大,有一年4月份,本報駐加拿大記者的牙齒出了點小毛病,給一家牙醫診所打電話,對方的回答讓人吃驚不小:「我們已經預約到7月中旬了,可以給你安排在7月下旬。」記者連忙詢問,有無可能提前一些,畢竟3個月的等待太長。對方答,如有人取消預約就安排。後來確實有人取消了,但記者也無法繼續等待,只得提前去葯店拿了些葯緩解症狀。與朋友聊到在加拿大看病難,這位朋友建議道,如果你有慢性病,需要處方葯,而又沒有家庭醫生,最好找醫生朋友一次開個兩年的,省得以後看醫生麻煩。
澳大利亞生產力委員會今年1月底公布了最新的政府醫療服務報告,披露了諸多讓人觸目驚心的醫療事故。報告指出,給不該做手術的病人做手術,手術部位錯誤、手術器械留在病人體內、輸錯血液等,都是澳大利亞醫院里常見的醫療事故。雖然歐美等國家建立了完備的醫療體系,但醫院效率、普通醫生和護士的水平卻遠遠跟不上現代醫學的發展步伐,加之高福利制度監管不嚴等,導致這些國家醫療事故高發。
此前世界衛生組織對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等7個發達國家進行的調查顯示,每300名住院病人中就有一人死於醫療事故。失誤除了使用復雜葯物的原因外,還包括醫療人員勞累過度、人手不足、溝通不暢等。
另一份來自法國參議院的報告也指出,法國每年有1.8萬人死於治療方法不當、劑量不當、後續監測不力等原因。在澳大利亞,每年有1.8萬人因醫療疏忽死在醫院;每年有5萬人因醫療疏忽遭受永久性傷害;每年有8萬人因醫護人員用葯錯誤不得不住院治療。
去年年初,法國布雷斯特市一家醫療中心因2009年一起人工流產中的子宮肌意外穿孔事故,被判處總額超過54萬歐元的罰款。據法國國家醫療事故賠償機構主席勒魯介紹,2016年該機構共收到4500多項賠償要求。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醫療事故的數量之眾。
德國患者安全聯盟的醫療事故數據更為驚人,光是醫生把手術紗布或棉球遺落病患體內的事故,每年就有約3000起。德國醫生協會的統計顯示,每名德國人平均每年需就診19次。德國人口約為8000萬,與37萬名現職醫生相比,後者的工作強度不小。近年來,德國政府頻頻向外國醫生伸出橄欖枝,然而,外國醫生因語言不通交流不暢,加之高強度的工作,也增加了就診失誤幾率。
此外,高福利制度監管執行不嚴,養出蠹蟲。以法國為例,2018年年初兩名前醫護人員因從醫療保險中欺詐獲利63萬歐元(約合人民幣492萬元)被地方法院判刑,其中一人在2010年到2014年間利用助產士的便利,採用虛報發票金額、開具假發票、濫計出診費等方式,從疾病保險金庫獲利27.7萬歐元;另一人作為自由執業的護士,在一年間開立了1.8萬份醫療票據,是正常水平的3倍之多。
不可否認,發達國家的醫療體系有其優點。以加拿大為例,加拿大居民不論居住在什麼地方都有健康卡,憑卡看病,絕大多數的醫療服務都是免費的。但正如一個硬幣有兩面,渥太華醫學院教授雅格·布萊文津指出,因為看病免費,人們即使沒有嚴重或緊急病情,也會預約醫生進行檢查,導致候診名單很長,並且造成醫療資源浪費。同時,政府為醫生規定了接診人數上限。此舉本意是為保障醫生權益、保證醫療水平、控制支出,但無疑進一步延長了患者的等待時間。布萊文津表示,加拿大的醫療資源分布不夠優化。外國人如果無法進入加拿大的醫療體系,不僅享受不到免費醫療,而且看病會更難更貴,因為找不到家庭醫生,多數情況下只能去醫院看急診。
在澳大利亞看病也是免費的。但患者在公立醫院沒有權利選擇醫生,也不能選擇何時住院或者手術。澳大利亞華裔醫生劉英在堪培拉從業已經近28年。她認為,澳公立醫院效率低下情況比較嚴重。「如果一名醫生在私立醫院每小時可以做4個腸鏡檢查,那在公立醫院每小時最多隻能做2個。由於效率低,病人等待手術的時間一拖就是幾個月甚至一兩年。」
發達國家的醫療體系,一方面是致力於發展全民醫保,另一方面是社保體系下的嚴重赤字和公立醫院的不堪重負,為醫療系統增添重重危機。以法國為例,由於國家財政捉襟見肘,醫療保健預算一再被壓縮,公立醫院醫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工資不高、工時超長,直接導致醫生大量流失。如何在減少開支的情況下更合理地分配公共資源,確保民眾和醫護人員雙向滿足,將是發達國家醫療模式不得不應對的問題。(記者馮雪珺、吳雲、李鋒、王遠采寫 來源:中國江蘇網)

8. 澳洲留學生病了怎麼看

去醫院呀,你在澳洲留學,必須要要購買健康保險的,可以報的。

9. 澳大利亞的醫療保險體系如何

澳大利亞最早的醫療服務主要是由慈善機構提供的,現行醫療制度是在19世紀70年代以後逐漸形成的。醫生和護士都接受過專業教育和專業培訓,邊遠的農村人口也能得到較好的醫療服務。進入20世紀後,政府在醫療衛生領域職能不斷擴大,廣泛開展接種疫苗,積極預防和治療結核病、性病和吸毒等活動,還提供產婦津貼和住院救濟金等。不僅對參加醫療保險者免費提供醫療服務,同時也對那些沒有參加醫療保險的人在許多方面免費提供一般的醫療服務。因此公民體質有明顯的改善,男性預期壽命比19世紀增加20歲,女性預期壽命則增加23歲,嬰兒死亡率也呈現大幅度下降的趨勢。在澳大利亞,老人、兒童、婦女受法律保護,政府鼓勵生育,生得越多,補助越多。

完善的醫療體系
澳大利亞的醫療保健制度是一個覆蓋全民,人人受益的體系,它是西方國家中最完善的醫療體系之一。據1993~1994年統計資料顯示,澳大利亞擁有1142所醫院,其中公立醫院700餘所,平均每1000居民擁有病床32張。1994~1995年,澳大利亞全國共有開業醫生458萬人,注冊護士16萬餘人,還有牙科醫生9100人,配鏡師2200人,葯劑師129萬人。1984年出台「醫療照顧制度」,被認為是澳大利亞醫療政策的里程碑,除低收入外,所有公民均需交納相當於個人收入15%醫療保險金,凡交納過保險金的公民均可獲得醫療照顧卡,持卡人在公立醫院可享受免費治療、檢查、出診、住院費及住院期間的伙食費。除急診手術外,一般手術需要預先登記,有的要等上幾個月甚至一年,但病人可選擇醫生,選擇手術時間,不過必須向醫院適當交費。此外,如果有錢在私立醫院隨時即可手術。其次美容手術、口腔等均需自費。醫療照顧津貼計劃和葯物津貼計劃是醫療照顧制度的重要部分,病人住院一般期限為3~12天。澳大利亞人認為在挽救一個危重的年輕生命時會不計成本,而對年事已高,身患絕症,毫無救治希望的人身上投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是一種浪費,所以該國是世界上最先使用「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之一。

遠程醫療服務
由於澳大利亞是一個面積廣闊,人口稀少的國家,為對住在邊遠地區的孤立居民點和家庭,藉助高科技的通訊手段和先進的交通工具提供空中醫療服務。澳大利亞空中醫療服務機構甚多,現以「皇家飛行醫療服務隊」為例:該部中心在新南威爾士州的悉尼,並在各州都設有分部,有17個醫療基地,擁有40多架飛機,全天候服務,隨時處於待命狀態。如果有人生病或遭意外,便可向該服務隊發出信號,值班醫生根據情況或通過無線電發出診斷處方,或派醫生乘飛機出診,或將病人接回醫院治療。該服務隊每年飛行里程約1200萬公里,救治病人約20萬人次,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經驗最豐富的空中急救中心。

澳大利亞的醫療保健業非常發達,該行業的產值佔澳大利亞國內生產總值的8.4%。有超過1,100所醫院,其中六成以上是公立醫院,平均每千人擁有4.5張病床。約有4.2萬名注冊醫生和19萬名注冊護士。聯邦政府既承擔患者一般的治療和葯物費用,又為公立醫院、居民區衛生保健設施、旅店、家庭和社區的衛生保健等提供經濟上的援助。根據憲法規定,州和地區政府有責任為人們提供切實的醫療服務,包括大多數急性病和精神病患者的住院治療。各州和地區還向人們提供多種社區和公共衛生服務,包括學校保健、口腔保健、母嬰保健、職業保健、疾病控制和各種健康檢查。地方政府承擔的主要健康責任則在環境控制方面,如垃圾的處理、潔水的供應和健康檢查等。地方政府還提供一系列的家庭衛生保健服務和預防性的個人免疫服務。

醫療保障制度
澳大利亞實行的是全民醫療保險制度, 1973 年頒布的《健康保險法》規定,每個公民都有享受同等機會的醫療保險,每個居民都必須參加醫療保險,所有居民均可免費在公立醫院得到基本醫療服務。但由於收入不同,所繳納的醫療保險金額也不同,基本的指導思想是「富者多出」和「盡力而為」。其做法是每一個參保人都要繳一筆費用作為「保險基金」,繳納工資的 3% 為「基本保險費」,另外,根據收入不同,再繳納數額不等的「累進保險費」,高、中、低收入者分別交納工資的 5% 、 3% 和 1% ,然後政府補助 30% 的健康保險費用。雖然澳大利亞實行全民醫療保險,但由於《健康保險法》明文規定,在公立醫院就診時病人無權選擇醫生和病房,也不享受優先住院和治療。因此,在澳大利亞,大約有 40% 的居民同時購買私人醫療保險。

私人保險形式有兩種,一是單人保險,一是家庭保險。私人醫療保險只提供醫院服務,既可去私立醫院看病,也可到公立醫院以自費病人身分就醫,但可選擇醫生和優先住院,政府負責支付 75% 的費用。根據澳大利亞有關法律規定,私人醫院和診所不能向病人賣葯,因此,同時實行「葯品補貼計劃」( PBS ),政府每年公布一次 PBS 的葯品目錄,凡退休者和領取社會救濟者(包括子女)在購 PBS 范圍內葯品時,不管葯品實際價格多少,每張處方付費 2.6 澳元,當年支出超過 135.2 澳元時,可領取一張免費卡,憑卡在當年免費購葯。對其餘人(包括不參加醫療保險的人)每處方付費 16 澳元,不足 16 澳元按實際葯價支付,當年葯費支出超過 312.3 澳元時可申請優惠卡,當年購葯時每處方只付 2.6 澳元。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醫療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