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澳大利亞德畜牧業以飼養羊為主
澳大利亞號稱「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其發達的養羊業舉世聞名,多年來一直是該國農業發展的命脈。澳大利亞全境地勢低平,草場遼闊,以養羊養牛為主的畜牧業非常發達,在農業經濟和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一是在農業經濟中占的比重高。據了解,澳大利亞農牧業用地485億公頃,其中牧業用地佔55%,草原面積佔世界草原面積近十分之一。畜牧業產值在農業產值中占的比重達60%。常年養羊17億只,年產羊毛10億公斤,佔世界羊毛總產量三分之一以上;養牛2600多萬頭,其中五分之三為奶牛,年產牛肉200萬噸,牛奶60億升。二是在出口創匯商品中占的比重高。畜產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50年代高達80%,目前仍佔三分之一以上,所產羊毛90%以上出口,主要是未脫脂羊毛,向日本、中國、歐盟、獨聯體供貨,年出口額60億澳元(100澳元摺合人民幣約520元)。80年代以來,每年出口羊肉3萬多噸,並向中東和北非出口活羊700萬只。近三分之二的牛肉、二分之一的奶製品出口到國外,美國是澳產牛肉的最大買主,其次是日本。獨特的放牧方式與現代化建設的有機結合,是澳大利亞養羊業的一個顯著特點。澳大利亞養羊採用鐵絲柵欄放羊與牧羊犬趕羊相結合的放牧方式。羊群白天晚上都在鐵絲柵欄內自由活動,不需人看管,常常數百隻,甚至成千上萬只羊集中,靠牧羊人訓養的牧羊犬趕羊。全澳牧場約67萬個,面積從幾百公頃到幾千公頃不等,最大的達40萬公頃,養羊43萬只。小塊牧草由人工培植,大面積牧草用飛機播種、施肥。牧草施行噴灌,每隔3~4年施一次化肥。剪羊毛普遍採用電剪,11分鍾可剪4隻羊的毛,十分方便。
㈡ 澳大利亞畜牧業發達,澳大利亞適合養羊的自然條件有哪些呢
那麼澳大利亞什麼時候開始養羊,提議養羊的人是誰呢?約翰對澳大利亞最大的貢獻是創造畜牧業,他是澳大利亞畜牧業的先驅。早在1792年就在澳大利亞服役,他發現澳大利亞的很多物品都是從英國進口的,進口商品昂貴,殖民地落後,無法支付這些物品的費用。但是殖民地要發展的話,離不開這種進口商品。為此,必須生產殖民地可以出口的物品,使之成為進口的支付物。他發現澳大利亞的地理條件非常優越,有許多天然優質牧草,水井多,氣候溫和,陽光充足,沒有大型食肉猛獸,適合發展畜牧業。所以他全年僱傭了30 ~ 40人來飼養牲畜,通過飼養發現美利奴羊的產量很高,正好英國當時是世界工廠,英國本土紡織業發達。
㈢ 澳大利亞的農業部門主要以什麼為主
澳大利亞農業以工礦業和畜牧業為主,主要出口的農牧產品為小麥和羊毛。
澳大利亞農業有明顯的特點:
一是畜牧業在農業中占明顯優勢。50年代,種植業產值占農業生產總值的32%,肉類產品產值佔18%,其他畜產品值佔50%。40年來,種植業產值所佔比重有較大幅度增長,肉類產值的比重也有所上升,而其他畜產品產值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但是,畜牧業仍佔有明顯的優勢。種植業、肉類、其他畜產品三者的比重,80年代分別為46%、25%和29%,90年代則為48%、27%和25%。從產品來看,1989年小麥、羊毛、牛和牛奶的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60%左右,小麥為28.8億澳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2%;羊毛為57.3億澳元,佔24%;牛肉和小牛肉為36.2%億澳元,佔16%;牛奶為11.4億澳元,佔5%。
二是以專業化的大型農場為主體,兼營農場日益增加。澳大利亞農業實行高度專業化、社會化生產。1988年,共有農場12.65萬個,其中年總產出在2萬澳元以上的大農場佔94%,64%的大農場從事穀物種植業、養羊業、羊牛業或兼營以上兩種或三種。從70年代中期到1987年,由干農場合並、規模擴大和技術進步,農場總數平均每年減少6.3%,但農場平均產出以每年2.6%的速度增長。農場的平均規模為4670公頃(1987年),但差異很大。其中,作物農場為1300公頃,麥羊兼營農場為1450公頃,養羊農場為7270公頃,養牛農場為17470公頃。94%以上是家庭農場,其餘為公有或私營公司所有。獨家所有和合夥所有是主要的所有制形式。農場主使用自家的勞動力並參加經營。需僱傭勞動力的大農場,也通常僱傭本家親戚。農場兼營和兼業的趨勢日益明顯。
㈣ 澳大利亞畜牧業的特點是什麼
發達
澳大利亞農牧業發達,素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農牧業用地4.4億公頃,佔全國土地面積的57。要農作物為小麥、大麥、棉花、高粱等,主要畜牧產品為牛肉、牛奶、羊肉、羊毛、家禽等。
澳大利亞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2015/2016財年,澳農牧業產值952.8億澳元,占同期GDP的5.7%。
(4)澳大利亞養什麼為主擴展閱讀:
澳大利亞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全球排名第12,人均生產總值達到67742美元,排名世界第5,在2000萬人口以上的國家中排名第一,遠高於美國,英國等其他主要英語國家。
澳大利亞長期靠出口農產品和礦產資源賺取大量收入,盛產羊、牛、小麥和蔗糖,同時也是世界重要的礦產資源生產國和出口國。澳大利亞資源是很多國家極為羨慕的。
英語中甚至有一個片語專門形容澳大利亞「Theluckycountry」,意思是說澳大利亞的氣候、歷史、生活方式各方面都比較幸運,國民不需要太辛苦勞動,只要讓牛羊隨便吃草,在地上挖礦就可過高水平的生活,而且沒有受到兩次世界大戰戰火的侵擾。農牧業、采礦業為澳傳統產業。
澳大利亞的高科技產業近幾年有較快發展,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有所提高。
㈤ 澳大利亞的混合農業模式是什麼!
澳大利亞混合農業:
1、在西南和東南地區(含墨累-達令盆地)以小麥和養羊業混合為主,其中東南沿海地區以經濟作物和乳肉畜牧業為主.
2、北部地區混合性小,以肉牛業為絕對主要飼養類型
擴展:
混合農業主要是耕作業與畜牧業相結合的農業地域類型。混合農業生產有多種方式,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農業是將飼養牲畜和穀物生產有機結合起來的穀物和牲畜混合農業。這種混合農業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亞及紐西蘭等地。農業的主要種植作物有小麥、玉米等;飼養的牲畜有豬、牛、羊等。世界混合農業發展最為典型的是澳大利亞的墨累一達令盆地的小麥一牧羊混合農業。
㈥ 澳大利亞三個牧羊帶養的什麼品種的羊
澳大利亞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地形以平原為主,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地形以平原為主,粗放牧羊帶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
(1)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主要分布在東南狹窄的沿海低平原地區,這里土壤肥沃,農牧場規模比較小。人工草場廣布,牧草質量好,產量高,載畜量大。
(2)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主要分布在東南墨累河和西南沿海平原地區,這里農牧場規模居中,人工草場廣布,牧草質量較好,產量較高,載畜量較大。
(3)粗放牧羊帶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的西部高原西南部和大自流盆地東部部,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主。這里牧場規模大,多為天然草場,牧草質量差,產量低,載畜量很低,生產不穩定。
㈦ 澳大利亞養羊業發達的原因
1、熱帶草原區面積廣大,牧草豐富。
2、地勢平坦,地廣人稀,地下水豐富可供動物飲用。
3、四面臨海,交通便利。
4、科技發達,畜牧業機械化程度高。
5、國際市場大,羊毛及羊肉需求量大,且畜牧業發展歷史悠久,養殖經驗豐富。
(7)澳大利亞養什麼為主擴展閱讀:
澳大利亞農牧業發達,素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農牧業用地4.4億公頃,佔全國土地面積的57。要農作物為小麥、大麥、棉花、高粱等,主要畜牧產品為牛肉、牛奶、羊肉、羊毛、家禽等。
澳大利亞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2015/2016財年,澳農牧業產值952.8億澳元,占同期GDP的5.7%。
㈧ 澳大利亞 是世界上養什麼最多的國家 什麼礦的質量也很好
袋鼠?
澳大利亞的鐵礦品質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