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些渠道可以給澳洲山火捐款
聽說過哪個渠道可以捐款現在現在我不好居然不知道,沒有渠道。
2. 怎麼給考拉捐款
澳大利亞歷時四個月之久的森林大火仍在燃燒,全世界的人民看著都很心痛,
甚至連遠在美國的性工作者都看不下去了。
Ref
https://www.thecut.com/2020/01/model-kaylen-ward-raised-thousands-australian-fire-relief.html?utm_campaign=nym&utm_medium=s1&utm_source=tw
https://www.buzzfeednews.com/article/laurenstrapagiel/the-naked-philanthropist-austalia-fires-nudes
--------------------------------------
泠泠:至少人家能籌到那麼多錢……
一隻肥啾1215:哇哦,我覺得她比那些無所作為只會在網路上叫囂的人更值得respect
comm_ander:故事並不美好,但值得思考
Hyewonjeon-:超有勇氣,超有想法能改變現狀。
…………………………
3. 在澳洲怎麼給漸凍人捐款求網址謝謝!
想到澳洲做貢獻,
4. 怎麼申請求助捐款
天涯網路求助信息的建議
1. 規范天涯網路求助要求,凡不按本規定之要求發布的網路求助貼將全部刪除處理。
2. 網路求助過程要公開透明,嚴格按規范程序進行,凡在過程中出現不按規定要求進行網路求助的,天涯社區將封貼處理。
3. 天涯社區法律部要對本規范進行修訂,盡可能用合適的法律用語來規範本標准。
4. 希望天涯社區能在網路個人救助方面為廣大民間志願者和愛心人士做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嘗試,並以此推動民間網路救助的規范化發展。
網路求助天涯社區規范標准格式
一、 求助信息
要盡可能詳細的說明需要捐助對象的真實情況,並註明信息來源,在徵得受捐助對象同意的前提下,可提供照片。
必須公布信息:
1. 求救事由(盡可能詳細)
2. 受助者身份(性別,年齡,家庭所在地)
3. 受助者家庭背景(父母子女及直系親屬收入情況)
4. 求助證明(醫院證明、政府證明、媒體證明或其它組織證明等方式之一,以上證明需於網路進行公布,包括文件影印件、相關固定電話、照片)
5. 是否獲得過社會及相關捐助,是否求助過第三方募捐,受捐助情況。
二、發起募捐者信息
發起人應該提供自己的真實信息,並確認經過受助人同意接受委託。
必須公布信息:
1. 與受助者關系
2. 本人真實身份(真實姓名,生活所在地,聯系電話)
3. 發起人與受助者之間聯系的方式(電話、郵件、實地)
4. 受助人網路募捐授權委託證明(書面形式,發起人可用網名,掃描公布於網路)。
三、募捐時間、地點、額度、用途
發起人及受捐人必須公布募捐時間期限和募捐額度。
必須公布信息:
1. 募捐起止時間(終止時間需確認在何種情況下終止捐助)
2. 募捐地點(網路募集地、實際募集地)
3. 募捐額度(額度證明)
4. 用途(募捐款只用於救助本身用途,嚴禁用於與救助目的以外的地方,用於與救助相關用途時需要在網路中公布相關信息)
四、受捐帳戶開設
發起人與受助人必須確認受捐帳戶並保證該帳號為真實有效,保證該帳號內所有受捐款用於募捐事由。發起帳號需為官方所認可的公開帳號,專款專用。(社會相關慈善救助機構名單附後並不斷更新增加)天涯社區不接受私人帳號募捐。
必須公布信息:
1. 帳戶名稱
2. 開戶行
3. 帳號
五、募捐款管理和監督及過程情況公布
發起人與受捐人需對所提供的帳號進行管理並對其結果負責,接受捐助人的詢問與監督。
必須公布信息:
1. 發起人及時在網上報告捐助進展,定期公布捐助款賬目,賬目應該包括收支情況明細。
2. 發起人定期公布受助人動態信息,及時公布受助狀態,不得隱瞞實情或發布虛假信息。
3. 餘款管理。如果捐助出現余額或因受助人死亡等客觀因素出現救助失敗,需在捐助發布貼聲明餘款處理,內容為「根據捐助人意願,除按比例退還、繼續由受助人處理外,其它全部轉交第三方慈善機構或轉交其他受助者」等,並於募捐前受助人書面確認同意。
4. 募捐活動結束後發起人與受助人應發布停止募捐聲明,之後再有針對該募捐活動進入該帳戶的款項如數返還或轉第三方機構(匯入時間以匯款人手中匯款證明為准)
六、捐助人捐助信息
捐助人可根據自己的判斷對受捐人進行針對性捐助,並註明捐助基本信息與條件。
必須公布信息:
1. 網路ID/真實姓名:
2. 聯系方式(可選:郵箱/即時聊天工具/電話等):
3. 來自社區:
4. 捐款數額:
5. 捐款時間:
6. 聲明留言:(捐助出現余額請按比例返還/捐助出現余額同意轉贈第三方/捐助出現余額同意繼續贈與受助人或其有效繼承人/其它)以上內容任選其一。
7. 捐助憑證:(請做好保留,以備落實確認是否到帳)
8. 其它留言:
七、發起人與受助人聲明
活動發起人與受助人需於活動初發表聲明,保證所有公布信息真實並接受社會公開監督。並承擔由於信息不實所造成的相關法律責任。聲明需要發起人或受助人簽字並掃描上網公布。
八、落款
1.發起網路社區、聯合網路社區
2.發起人網路簽名、受助人或代理人網路簽名
3.聯系方式
4.發起時間
附:本網路救助標准為民間自發組織操作,在網路救助過程中出現的一切法律問題按國家相關法律規定由司法部門解決,天涯社區不承擔相關責任。
5. 怎麼向澳大利亞著火地區捐錢
森林燒了灰燼會成為肥料,為下一次的生長提供更好的養分。但是一個人的人生只有一次,過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不管想怎麼去珍惜,也已經力不從心。
6. 我國首部慈善法正式施行 其他國家慈善募捐怎麼做
我國首部慈善法正式施行 其他國家慈善募捐怎麼做
9月1號起,我國首部慈善法正式施行,這標志著我國慈善事業進入到了一個依法治善的新的時代。
本次新法規定的一大關注亮點是,禁止個人募捐。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開展公開募捐的,對有關組織或者個人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那麼在朋友圈發布求助信息是否違法呢?首先要區分個人求助與公開募捐之間的區別。個人求助,指的是求助人為自己或者親屬、同事、朋友等有直接關系的人請求幫助,並且獲得資助,其屬性為「私益慈善」,法律並不禁止這種行為。
而公開募捐,則是針對一個與自身不相乾的群體或個人發起募捐,比如有人在微博上發帖,為山區貧困兒童募集學費,或者為某個非親非故的傷者籌款治療,這種行為就是公開募捐,是《慈善法》明令禁止的,不論是在何種渠道發布這種信息均屬於違法,必須通過有資質的慈善組織才能夠開展勸募活動。換句話說,《慈善法》禁止沒有公開募捐資格的個人和組織公開募捐,但是不禁止個人求助。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各種眾籌平台也像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互聯網+慈善」的平台,也是《慈善法》監管的新對象。《慈善法》明確,通過互聯網公開募捐,應該在民政部門統一或指定的平台發布信息。這意味著少數慈善組織掌握公募權的局面將被打破,更多慈善組織將可以通過努力來爭取公募資質,平等地參與競爭,但同時也對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一下,面對個人募捐、捐贈眾籌等等行為,有關國家的慈善法具體是怎麼規定的。
先去美國看一看,美國有著名的捐贈眾籌網站 叫Go Fund Me,它是如何在法律規定下實行募捐的?
據美國華爾街多媒體記者趙冰晶報道,在美國其實有一條法律叫做喬布斯法案第三部分。它規定個人募捐、投資、眾籌的行為是合法的。舉一個例子,譬如說美國有一家眾籌網站叫GoFundMe。GoFundMe在2010年上線,它的目標是建成一個為個人需求、個人活動或者是說個人的目標提供眾籌募捐服務的平台。服務范圍非常廣泛,譬如說可以為患病的親友進行募捐;為一場體面的葬禮募捐;為社區的橄欖球球隊募捐;或者說如果你想要去旅行,也可以在上面進行募捐。目前GoFundMe已經開始接受來自於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還有一些使用歐元區的歐盟國家的眾籌項目,也就是說全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在GoFundMe進行捐贈。它是如何在法律的范圍內進行有效的監管的?GoFundMe首先要求發起人一定要使用真實的姓名保證項目的真實、信息的透明,但是捐贈人可以匿名。除此之外,GoFundMe還要求發起人一定要保證個人的信息與其在Facebook上的信息一致。也就是說,能夠讓捐贈人清楚的知道,自己把錢捐給了誰,如何使用,以及及時的獲得來自於受贈者的直接反饋。也希望GoFundMe這種經營模式能夠為國內的公益捐贈平台提供參考。
再把視線投向德國。《全球華語廣播網》德國觀察員薛成俊透露,理論上講,個人發起眾籌在德國是允許的,但是真正願意慷慨解囊的並不多。這又是為什麼呢?
德國沒有統一的募捐法,但是作為聯邦制國家,各州都有自己的相關法律。目前德國僅有3個州保留了專門的募捐法。其他13個州出於行政經費減縮等原因,相繼廢除了募捐法。有關募捐事宜,主要是參考德國稅法中的相關條款,如第51條到68條就慈善捐助的范圍進行了界定。對什麼情況下可以享受稅務優惠以及退稅等等都做了明確的解釋。德國的慈善組織多數是以教會、協會或者是基金會的形式出現的。在德國的民法典中以及各州的相關法律中也可以找到對應的條款,並且以此為准繩,對其進行監管。理論上講,個人眾籌在德國是允許的,但是如果超過一定的數額,就會涉及到稅務問題,必須按照德國的稅法履行相關的義務,比如說報稅、交稅等等。為了防止眾籌平台,一般是指網路平台被用作與其性質不相符的用途,如電子金融服務或者是其他與財務發生直接關系的服務,監管部門都會將其納入視線。但是眾籌組織者或者是發起者不具備開具捐款證明的資格,也就是說捐款人拿不到捐款證明,捐助的款項也就無法享受到稅務上的優惠,在這種情況下,真正願意慷慨解囊的人並不多,數額也不會太大。
最後,我們去澳大利亞看看。《全球華語廣播網》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表示,對於公開募捐,澳大利亞的要求很嚴格。
約束澳大利亞公開募捐的法律在以前一直沿用的是英國的1601年慈善法。而在2004年之後澳大利亞又通過了2004年慈善補充法案。根據法案的規定,所有的公開募捐活動,都必須獲得許可。而且這種許可是以州為單位的。在本州獲得募捐許可並不代表你可以去其他的州募捐。而如果你希望全國性募捐的話,那就只能在每個州都分別申請到許可才可以。另外對於公開募捐的行為,澳大利亞並不強調這一募捐組織必須要在澳大利亞慈善和非盈利委員會ACNC登記注冊。不過雖然組織並沒有登記,而這一募捐活動卻同樣要獲得許可之後才能夠進行。澳大利亞採用的模式是不限制組織而限制活動。
不過,在澳大利亞,小型機構發起的募捐或者個人募捐,一般都是很難行得通的。
通常澳大利亞的公開募捐往往是出於長期性目的,比如像是支持無家可歸者,或者是癌症患者等等,或者是突發性的重大災難,比如說像是風災、洪水一類的。很多大型的慈善組織都會在一些人流密集的地方,如車站出口處設立宣傳點,向人們介紹募捐的情況和用途。很多人募捐並不是直接付錢給他們,而是認真填寫自己的信用卡信息,方便慈善組織定期從自己的賬號扣錢。這種募捐因為會涉及到自己的財政信息,包括信用卡號以及個人通訊方式等等。所以人們對於募捐的組織方也會非常的在意。小型機構組織的募捐甚至個人發起的募捐是很難行得通的,一般成功組織募捐的都是較為信得過的大型組織。
7. 世界首富為澳洲大火捐款,到底捐了多少居然會被網友罵「太小氣」
貝佐斯捐了100萬澳元,相當於美元的70萬,對於貝佐斯上千億美元的身家來說簡直是九牛一毛,所以才會被網友罵太過於小氣了,但是貝佐斯摳門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一直在慈善事業上都不上心。所以說導致貝佐斯和麥肯齊在今年離婚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麥肯齊的那句話,不過貝佐斯寧可讓自己的資產縮產幾百億也要和麥肯齊離婚到是讓人有些出乎意料的,可能他認為如果繼續這樣拖下去的話,自己的所有財產遲早也會被麥肯齊給捐出去吧。
8. 澳大利亞捐款了嗎
----政府100萬澳元!!,但華人和平民有捐,具體見下----
1 5月17日中國紅十字會收到國際社會捐贈款物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0日 13:40 新浪財經
國際社會捐贈款物情況
序號 捐款國家及組織 捐贈金額 物資 備注
1 美國紅十字會 1000萬美元 通過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為地震災區捐贈款物
2 歐盟 200萬歐元
3 德國政府通過德國紅會 150萬歐元
4 愛爾蘭政府 100萬歐元
5 日本政府通過日本紅會 170萬美元
6 澳大利亞政府 100萬澳元
7 美國政府 50萬美元
8 紐西蘭政府通過紐西蘭紅會 50萬美元
9 新加坡政府 20萬美元
10 阿聯酋紅新月會 2萬美元
23 糧食規劃署 552萬袋方便麵
13 西班牙政府通過西班牙紅會 100萬歐元 中國紅十字會接受的雙邊直接捐贈
14 挪威紅會 100萬美元
15 土耳其紅會 51萬美元
16 荷蘭國際集團(ING)(通過我使館轉交) 10萬歐元
17 泰國紅會(通過我使館轉交) 10萬美元
18 泰國國王發展基金會(通過我使館轉交) 10萬美元
19 日本紅會 2000萬日元
20 西班牙紅會 3萬歐元
21 巴基斯坦紅會(通過我使館轉交) 5萬美元
22 柬埔寨紅會(通過我使館轉交) 1萬美元
澳大利亞政府表示將向中國提供救災援助
2008年05月13日15:56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0)支持(0)反對(0)機構正秘密建倉的個股 慢牛行情中的爆發股 這些好股絕不能拋棄! 主力會怎樣調整策略
中新社堪培拉五月十三日電澳大利亞政府十三日在此間表示,澳大利亞將向中國派遣搜救專家,幫助中國進行地震後的救援工作,另外,政府還將與中國有關方面討論向中國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的問題。
澳大利亞外長史密斯在聲明中稱,我們十分關注成都及周邊地區的受害者及其家人。澳大利亞政府已經准備好為中國提供切實可行的援助,並且已通過「澳大利亞應急管理組織」,向中國提供澳大利亞城市搜救專家。澳大利亞官方也已經與中方官員開始討論迅速向中國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的問題。
2 截至19日駐澳大利亞使館共收到捐款231745.17澳元
2008-05-19 16:50:25 來源: 外交部網站 網友評論 0 條 點擊查看
自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發布有關賑災信息後,廣大在澳華人華僑、留學生,以及澳各界朋友踴躍捐款,慷慨相助。截至5月19日,駐澳大利亞使館共收到捐款231745.17澳元。
駐澳大利亞使館對廣大華人華僑、留學生及澳各界朋友的善舉表示衷心感謝!
(駐澳大利亞使館供稿)
3 澳大利亞民眾為四川災區捐款2008年05月16日23:29 [我來說兩句] [字型大小:大 中 小]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堪培拉5月16日電(記者江亞平)中國四川發生嚴重地震災害後,不但在澳大利亞的華僑華人慷慨捐款,許多澳大利亞人也伸出了援助之手。
與布里斯班許多協會有聯系的法中澳文化交流協會在四川地震發生後發出為災區捐款的呼籲,立即得到了當地白人和少數族裔的響應。
法中澳文化交流協會會長王可嘉這兩天每天都開著車,到昆士蘭州首府布里斯班各個學校和社團收取捐款。
布里斯班東區的許多議員也加入了捐款者的行列。捐款的除了澳大利亞人,還有近幾十年來移居到澳大利亞的法國人、德國人、義大利人和希臘人。王可嘉說,「我告訴他們每人只捐100澳元。僅僅在今天,我就收上來12000多澳元。」
王可嘉16日告訴記者,這兩天收取捐款時常被感動得落淚。他說:「當地澳大利亞人對中國災民十分關心。他們雖不是中國人,但和華僑華人一樣牽掛遭受困難的災民。」
中國駐布里斯班總領館一位領事告訴記者,澳大利亞主流社會為四川災區捐款充分體現了中澳兩國之間的深厚情誼。
----抗震救災,眾志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