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澳大利亞煤炭對中國的影響
沒有什麼影響,澳大利亞是煤炭輸出,只能影響自家收入。中國會轉而開辟其它國家市場。如:印尼、俄羅斯、哈薩克、蒙古······。
從2020年10月開始,中國大規模降低了對澳大利亞煤炭的進口量。10月份,進口澳大利亞煤炭的總量為1370萬噸,與去年10月份的2570萬噸相比,下降了47%。進入11月份,與去年同期水平相比,更是下降了96%左右。這與澳大利亞的一系列「小動作」有關。
澳大利亞的煤炭,對於中國真的那麼重要嗎?其實並不是這樣,首先,我國自身就擁有高達1145億噸煤炭儲量,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澳大利亞,位居世界第4位。在全國各種類型的煤礦中,有41座千萬噸以上的煤礦都是動力煤。由於對能源、氣候等方面的負責態度,我國還沒有動用自身的煤炭資源。
澳大利亞出口煤炭的總量,僅僅佔了我國需求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作為中國最大的煤炭供應國,印尼一直希望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按照印尼的說法,到2021年,中國將向印尼進口價值14.67億美元,約合96.5億人民幣的動力煤,同時,印尼對中國出口的煤炭總量,有望突破2億噸。
無獨有偶,早在2019年12月,俄羅斯就制定了「2025年底前出口2億噸煤炭,其中對中國出口5500萬噸煤炭」的計劃。目前,俄羅斯每年對中國的煤炭出口量,大約3000萬噸左右。如果能夠增加到5000萬噸以上,再加上印尼的出口量,基本上就沒有其他國家什麼事了。
對於澳大利亞的出口煤炭份額,中國擁有足夠的能力進行替代。根本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嚴重,至於澳大利亞部分媒體的叫囂,連他們自己都不想像。
還有,2019年,澳大利亞的經濟總量為1.43萬億美元,摺合人民幣9.3萬億左右。澳大利亞的經濟總量,還低於我國的廣東省和江蘇省兩個省經濟總量,有什麼底氣影響中國國民經濟?!
㈡ 中國是一個煤炭大國,但為何還要從國外不斷進口煤炭
作為煤炭儲存量豐富的大國,我們不斷從外國進口煤炭也是有很多現實因素的。下面,就來簡單的聊聊為什麼我國雖然煤炭儲存量豐富但還要進口外國的煤炭吧。
最後就是,外國的煤炭資源相對來說會更便宜一些,我們從外國進口煤炭資源也能節省一些開支。除了少數地區以外,我們的大部分煤炭資源的儲存深度都比較大,開采起來不僅難度大而且成本也非常的高,所以售價也就很高。而某些國家的煤炭開采難度比較低,工人、機器以及運輸成本都更低,與我們自己開采相比更具有成本優勢,所以我們每年也要從外國進口一些煤炭資源。
㈢ 中國有那麼多的煤礦為什麼還要從國外進口煤呢
因為如果現在全用國產煤的話,那我們的後代用什麼?還有就是用國外進口的在某些方面比國產煤要劃算還有就是有時候用特種煤,就會用國外的
㈣ 為什麼中國需要進口煤炭
雖然我們有煤炭資源,但只要市場是開放的,就會有進口和出口。這與大米類似,我國的大米完全可以滿足需求,但每年依然會進口很多大米,我們的大米也會出口。
㈤ 中國是煤炭大國為何還要進口外國煤炭
因為從國外進口煤海運到沿海電廠,比國內內地煤火車價格便宜。
煉焦煤煤種需要國外低硫煤配煤。燒進口煤也可以,只是國內行業有沖擊。
在漫長的地質演變過程中,煤田受到多種地質因素的作用;由於成煤年代、成煤原始物質、還原程度及成因類型上的差異,再加上各種變質作用並存,致使中國煤炭品種多樣化。中國從低變質程度的褐煤到高變質程度的無煙煤都有儲存。
中國煤炭分類,是根據煤的煤化程度和工藝性能指標把煤劃分成大類,再根據煤的性質和用途的不同,把大類進一步細分的類別。
中國從低變質程度的褐煤到高變質程度的無煙煤都有儲存。
中國煤炭分類,首先按煤的揮發分,將所有煤分為褐煤、煙煤和無煙煤;對於褐煤和無煙煤,再分別按其煤化程度和工業利用的特點分為2個和3個小類,煙煤部分按揮發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個階段分為低、中、中高及高揮發分煙煤。
關於煙煤粘結性,則按粘結指數G區分:0-5為不粘結和微粘結煤;>5-20為弱粘結煤;>20-50為中等偏弱粘結煤;>50-65為中等偏強粘結煤;>65則為強粘結煤。
對於強粘結煤,又把其中膠質層最大厚度Y>25mm或奧亞膨脹度b>150%(對於Vdaf>28%的煙煤,b>220%)的煤分為特強粘結煤。在煤類的命名上,考慮到新舊分類的延續性,仍保留氣煤、肥煤、焦煤、瘦煤、貧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長焰煤8個煤類。
㈥ 煤炭為何還要進口有什麼影響,中國每年進口多少煤炭
我國煤炭的需求較大,但是進口不像原油那樣占很高的比例。中國進口的煤炭主要是高品質的動力煤、焦煤,高品質的煤炭中國的供應還是有限,尤其是考慮到運輸環節,因為像廣州這個煤炭大港。自我國內蒙或者山西運輸過去的價格和進口來的澳洲或者印尼煤價格大概是持平的。所以從成本上也是能接受進口煤的。
中國進口煤全年能達到3億噸左右,占總體消費的5%-10%。
㈦ 中國煤炭那麼多為什麼還要進口
中國煤炭雖然多,但是運不出去,這和政府的政策有關系
1使用汽車運輸現在的成本高,路面罰款大,在一個國家實行公轉鐵政策
2使用煤運重載鐵路,大秦鐵路、浩吉鐵路、瓦日鐵路等運輸通道。
但還是向瓶子的瓶頸一樣,生產出煤量大,而運輸緩慢
㈧ 中國為什麼停止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
據新聞報道,基於減少有害氣體排放、防止環境污染等原因,中國將暫停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對於此條信息,中國海關總署也對此回應稱,“在對相關產品的進口方面,我國將進一步加強監管”。那麼中國為什麼突然停止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呢?
一.執行“綠色環保,低碳生活”的環保政策,防止環境受到污染。中國的社會經濟在近二十年來得到了高速發展,目前經濟總量已位於全球第二。但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環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因為環境污染,造成太陽系“黑洞”擴大,導致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也給地球環境帶來越來越嚴重的威脅,因此國家也對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重視,減少從澳大利亞的煤炭進口正是基於這一原因。
據數據統計,澳大利亞與中國的外貿金額還是比較大的,而且澳大利亞一直處於貿易順差國地位,但澳大利亞卻對中國一直持不友好態度,這無疑會對中澳的正常貿易帶來影響。
㈨ 中國停止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會對兩國關系有什麼影響
中國作為澳大利亞最大的煤炭進口國。如果中國停止進口澳大利亞的煤炭必然會導致澳大利亞的煤炭產業遭遇毀滅性的打擊。尤其今年全世界的經濟發展陷入了嚴重的衰退,這也造成了其他國家對於煤炭的進口需求出現了嚴重的下滑,所以這也導致澳大利亞所出產的煤炭並沒有可以銷售的方向。而且今年澳大利亞因為病毒傳染導致澳大利亞的經濟也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滑,如果煤炭產業再遭重創的話,必然會導致澳大利亞的經濟出現嚴重的崩潰。
所以停止進口澳大利亞的煤炭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因為澳大利亞這樣的小人行徑確實會招致全世界所有國家的反感。所以我們也希望澳大利亞能夠認清楚自己的錯誤,及時的作出改正。
㈩ 中國和澳大利亞關系
澳大利亞前貿易部長安德魯·羅布(Andrew Robb)不再就任中國嵐橋集團顧問職位。做出此項決定的原因是,澳大利亞《外國影響透明法》將於3月1日生效。根據這部法律,凡為外國政府工作的人,都應被列入到澳大利亞外國代理人清單。
據《悉尼先驅晨報》報道,安德魯·羅布對此決定的解釋是,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的關系"惡化了"。羅布是中澳自由貿易協議的設計師。從部長崗位退下後,他曾為山東楓橋集團工作。這家公司主要從事基礎設施和能源領域工作。據安德魯·羅布本人介紹,他做的研究內容是,澳大利亞一流健康產業經驗能否在中國適用。"在我的報告准備正式呈遞給中國政府之際,楓橋公司突然接受建議,不要做這個事情了,因為中澳關系已經嚴重『惡化'。不管怎樣,報告最終還是要被扔入紙簍。"《悉尼先驅晨報》援引羅布的話寫道。
中國敦促澳大利亞克服「信任赤字」
© AP PHOTO / THOMAS PETER
中國敦促澳大利亞克服「信任赤字」
目前,中澳關系正經受不妙階段。所有這些,都源於反對派 — 工黨議員主席鄧森(Sam Dastyari)的離職。他被指控,在澳大利亞為親中國路線進行院外活動。但是,並未提供鄧森與中國政府部門有關系的確鑿證據。只是中國商人黃向墨曾為工黨提供過獻金。這引發鄧森反對派的置喙。其結果是,這位年輕的政治家不得不離職。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商人黃向墨對澳大利亞兩大黨派都有資金上的支持,並和時任總理特恩布爾以及反對派領袖比爾·肖騰都照過相。最終,黃向墨被禁止進入澳大利亞,獲得公民身份的申請也被駁回。政府開始推動法律修正案,禁止外國為政治機構提供獻金。此外,還制定了《外國影響透明法》。這部法律,很大程度上重復了美國的《外國代理人登記法》。按照法律規定,不允許外國介入澳大利亞的政治進程。文件要求,建立外國代理人清單。
恰恰是為了不被列入這份清單中,除了安德魯·羅布外,其他一些澳大利亞前政治家也不再與中國公司、包括私企進行合作。維多利亞州前部長約翰·布隆比不再擔任華為澳大利亞公司經理一職。原因是,處於國家安全考慮,華為公司被禁止參與5G項目。再有,前外長鮑勃·卡爾也從澳中關系研究院離開了。而這家智囊中心,也同樣由黃向墨提供資金。似乎,前政治家都在撇清與中國機構的關系。但這種減少接觸,首先受打擊的是澳大利亞。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周戎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采訪時這樣指出。
專家:2019年中國有能力對澳大利亞施加現實影響以頂住西方的壓力
© AP PHOTO / THOMAS PETER
專家:2019年中國有能力對澳大利亞施加現實影響以頂住西方的壓力
他說:"澳大利亞過去把重心放在日本,現在可能會加強與印度、韓國和東盟之間的貿易往來。但是這四家和澳大利亞的貿易額加起來大概也只是剛剛與中澳的貿易額齊平。所以,要想替代中國是比較艱難的。能夠看到,近期,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領導人在談到華為問題時的態度已經不像開始時那樣強硬了,口風都有一些松動。這就說明澳大利亞也開始效仿紐西蘭,不再一味追隨美國。英國、加拿大的態度也在發生這樣的變化,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不必過多解讀或擔心澳大利亞是否會一味追隨美國。"
但問題在於,一旦與中國關系交惡,美國是否能夠支撐澳大利亞的經濟。澳大利亞大多數出口運往中國,且多為原材料商品,很容易找到替代來源。北京給出明確信號,完全有可能做到這點。比如,據路透社資料,中國已在延遲澳大利亞煤炭的海關辦理工作。澳大利亞發出的貨輪,似乎在中國港口都要停留45天。而在之前,辦理速度要起碼快一倍。中國為煤炭進口實施配額制。此外,這些產品還有經過專門的生態標准檢測。周戎補充道。
他說:"中國在煤炭進口對澳大利亞設置了一些限制,澳大利亞優質硬焦煤現貨價格也的確會因此受到很大的下行壓力。但是,沒有必要將此事與政治問題聯系在一起。因為中國對相關國家煤炭進口採取限制措施,很大程度上是出於環保原因,我們並不是針對澳大利亞。只能說,進口哪些國家的煤炭是中國自己說了算,我們限制誰或不限制誰也是根據國內需要而定。因此,至於澳方有些聲音稱,『中國寧可煤炭出現供給不足,也不再與澳大利亞維持貿易關系'這個說法,是不太准確的。因為,目前為止,中國依然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唯一一個變化是,去年中國對澳大利亞投資額被美國所超過,現在美國取代了中國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投資國。而且中國並沒有說不再進口澳大利亞的煤炭,有些限制並不是永久性的。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煤炭往來還會持續下去。"
另外,中國考慮到外部政治分歧,正極力對進口實施多元化。比如,同樣的高質量焦煤,可從俄羅斯大量進口。而葡萄酒類產品,可從拉丁美洲國家進口。但澳大利亞,想要找到可替代的貿易夥伴,卻是一個大問題了。據畢馬威資料,澳大利亞超過38%的出口是前往中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