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有什麼部落

澳大利亞有什麼部落

發布時間:2022-07-30 09:31:36

1. 澳大利亞有什麼民族

澳大利亞是由早期移民和當地土人結合的民族!

澳大利亞一詞,原意是「南方大陸」,Australia 來自拉丁文 terra australis (南方的土地)。早在4萬多年前,土著居民便生息繁衍於澳大利亞這塊土地上,現在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總數是41萬3千人(2001年人口普查的數據)。據有關史料記載,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Luis Vaez de Torres)的船隻駛過位於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島(伊里安島)之間的海峽;同年,荷蘭人威廉姆·簡士的杜伊夫根號(Duyfken)涉足過澳大利亞並且是首次有記載的外來人在澳大利亞的真正登陸。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Captain James Cook)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並宣布這片土地是英國的屬土。
英國人首先把澳大利亞作為一個流放囚犯的地方。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長率領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隊共1530人抵達澳大利亞的園林灣(Botany Bay),當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後的1788年1月26日,他們正式在澳大利亞傑克遜港(Port Jackson)建立起第一個英國殖民區,這個地方後來人口不斷增長而成為澳大利亞現在的第一大城市悉尼,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當時的英國內政大臣悉尼(SYDNEY)。現在,每年的1月26日是澳大利亞的國慶日。
1790年,第一批來自英國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亞,以悉尼為中心,逐步向內陸發展,至1803年,殖民區已拓展到今日的塔斯曼尼亞。初期的殖民地僅賴以農業生存,其後便利用天然條件發展畜牧業。至1819年,澳大利亞的畜牧業已有了較大發展。當時的麥卡瑟船長與妻子共同培育了澳大利亞最早的螺角羊。他們牧場的羊群總數達6000頭。殖民地生產的羊毛不僅自給,而且向英國出口,為澳大利亞換回日用生活必需品。至1850年,澳大利亞的牧羊業已很發達,羊只存欄總數達1800萬頭,當時英國進口羊毛總量的一半以上來自澳大利亞。悉尼和墨爾本已取代德國漢堡,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羊毛集散中心。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在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兩州發現金礦。大批來自歐洲、美洲和中國的淘金者蜂擁而至。澳大利亞人口從1850年的40萬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萬人。其後許多重要的金礦被一一發現,同期還發現大量礦藏,這些發現,讓澳大利亞迅速致富和發展。
編輯本段聯邦政制
英國人不斷移居後,在澳大利亞逐漸建立起六個各自為政的殖民區(現在成為了澳大利亞六個州,可理解為六個省),繼新南威爾士、塔斯曼尼亞建立殖民區之後,西澳、南澳、維多利亞和昆士蘭四處相繼於1829年、1836年、1851年和1859年建立殖民區,到1900年之前,當時的六塊地方使用同樣的貨幣(英鎊與便士),但各自為政,甚至各自發行郵票,彷彿六個國家一般。各殖民區之間和睦相處,聯系也不斷加強,建立統一的聯邦勢在必行。
1900年,全部六個殖民地的居民舉行了一人一票的全民公決,用投票決定是否把六個殖民地統一成一個聯邦國家,投票結果是六個地方要統一,建立起一個單一的澳大利亞聯邦。1901年1月1日,六個殖民區統一成為聯邦,澳大利亞聯邦成立,同時通過第一部憲法。原來的六個殖民區遂成為聯邦下屬的六個州。
1927年,澳大利亞首都遷往堪培拉。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亞獲得內政外交獨立自主權,成為英聯邦中的一個獨立國家。
居住在澳大利亞的土著人(也稱原住民),仍然保護著自己的風俗習慣。他們以狩獵為生,「飛去來器」(boomerang)是他們獨特的狩獵武器。他們很多仍居住在用樹枝和泥土搭成的窩棚里,圍一塊布或用袋鼠皮蔽體,並喜歡紋身或在身上塗抹各種顏色。平時僅在頰、肩和胸部塗上一些黃白顏色,節慶儀式或節日歌舞時彩繪全身。紋身多為粗線條,有的像雨點,有的似波紋,對經過成年禮的土著人來說紋身不僅是裝飾,而且還用以吸引異性的愛慕。在狂歡舞會上,人們頭戴五彩裝飾,身畫彩紋、圍著篝火跳集體舞。舞蹈和繪畫都很純朴,多反映狩獵生活等。
隨著時代的變遷,一些土著居民漸漸離開部落,搬遷到城市居住。澳大利亞有優惠土著居民的各種政策,包括在房屋、就業、福利各方面為他們投入現代生活提供各種必要的協助。在旅遊區,土著居民的藝術品和手工藝品是世界各地遊客搜羅購買的物品之一,這都是土著居民的收入來源。

2. 澳大利亞民族有多少個名族啊

澳大利亞不分民族,nationality, 分人種race,或移民來源國,有基本上每個國家與地區都有人移民到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是典型的移民國家,被社會學家喻為「民族的拼盤」。自英國移民踏上這片美麗的土地之日起,已先後有來自世界120個國家、140個民族的移民到澳大利亞謀生和發展。例如歐洲的德國、希臘、義大利和一些亞洲國家和地區,如日本、中國、台灣地區和越南。其人口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多民族形成的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亞社會一個顯著特徵。據統計,澳大利亞的亞裔人口正在迅速增長。澳大利亞最早的原住民如今不及總人口的1%。2009年11月1日,澳大利亞人口為2203萬9500人。2013年6月,人口約達2305萬。其中英國及愛爾蘭後裔佔74%,亞裔佔5%,土著居民佔2.7%,其他民族佔18.8%,英語為官方語言。約63.9%的居民信仰基督教,5.9%的居民信仰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其他宗教。無宗教信仰或宗教信仰不明人口佔30.2%。2013年2月13日,澳大利亞正式承認澳大利亞土著人和托雷斯海峽島民是澳大利亞的第一代居民。這是澳大利亞為修改憲法承認土著澳大利亞居民准備的過渡性法案。從20世紀初到70年代初,澳大利亞政府實行白澳政策,認為土著居民是低賤無知的,將他們的孩子強行帶走交給白人撫養或送到白人學校寄宿,希望同化土著人。那些被帶走的土著孩子後來被稱為「被偷走的一代」。

3. 澳大利亞有多少個民族

澳大利亞不分民族,nationality,分人種race,或移民來源國,有基本上每個國家與地區都有人移民到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是典型的移民國家,被社會學家喻為「民族的拼盤」。自英國移民踏上這片美麗的土地之日起,已先後有來自世界120個國家、140個民族的移民到澳大利亞謀生和發展。例如歐洲的德國、希臘、義大利和一些亞洲國家和地區,如日本、中國、台灣地區和越南。其人口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多民族形成的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亞社會一個顯著特徵。據統計,澳大利亞的亞裔人口正在迅速增長。澳大利亞最早的原住民如今不及總人口的1%。2009年11月1日,澳大利亞人口為2203萬9500人。

4. 澳大利亞如今還有土著居民,他們是怎樣生活的

澳大利亞如今還有土著居民,他們是怎樣生活的?

5. 澳大利亞都有什麼民族

70%是英國及愛爾蘭後裔,18%為歐洲其他國家後裔,亞裔佔6%,其中華裔約67萬人,佔3.4%;土著居民約45.5萬人,佔2.3%。土著居民主要是毛利人(Maoris)

6. 澳大利亞土著聚居在哪裡

「澳大利亞土著」——KOORIS(古利人) 40,000多年前,土著居民定居澳大利亞大陸。他們與世界上的其它地方完全隔絕,以打獵和採集為生。十八世紀時,歐洲人來到這里,強迫土著人離開他們的領土。現在,許多土著在白人社會里感到孤立,但他們仍努力維護他們部族的個性。 澳大利亞土著人是澳大利亞最早的居民,他們屬游牧民族,沒有固定的居住點,分散在整個澳大利亞,在歐洲人佔領澳大利亞之前,共有 500 多個部落,人數達七十五萬之多。
老師祝你學習進步!
望採納,多謝!^_^

7. 澳大利亞土著人叫什麼

澳大利亞土著人被稱為古利人,在四萬多年以前,土著居民就定居在澳洲大陸,這些土著居民和世界上的其它地方完全隔絕,靠打獵為生。

澳大利亞是一個移民國家,那裡的居民來自世界各地,其實在很多年以前,澳大利亞是個與世隔絕的大陸,那裡只生存著澳大利亞土著人,那麼澳大利亞土著人叫做什麼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01
澳大利亞土著人是澳大利亞最早的居民,他們屬游牧民族,沒有固定的居住點,分散在整個澳大利亞,在歐洲人佔領澳大利亞之前,共有 500 多個部落,人數達七十五萬之多。
02
最早的土著居民在最近的—次冰期時來到澳大利亞,當時的海平面較低,故他們能夠通過大陸橋和小片的水域來到這里。隨著冰川消融,海平面再次上升,該大陸被完全隔離。最初,人們沿海岸和河流而定居.後來逐漸移居到大陸各地。
03
土著人傳統上以打獵和採集為生。他們屬於游牧人口,游牧地域很廣,在水源附近搭起臨時帳篷,食物耗盡後便再次遷移。他們與別的部落進行貿易,交換商品,如矛等。
04
土著居民的故事,歌謠和傳統代代相傳。歌舞會和慶典舞會仍保留著這些傳統文化;部落成員聚集在一起,通過歌曲、音樂和舞蹈講述澳大利亞的過去。
05
27%的土著人居住在偏遠地區和邊遠島嶼。他們屬於澳最貧窮的階層,文盲率、失業率、犯罪率均高於其他社群。土著居民的平均壽命比非土著居民低17歲,嬰兒死亡率也較高。總之,由於歷史和政治的原因,土著人問題一直是困擾著澳大利亞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8. 澳洲土著部落名稱

Koori (or Koorie) 分布於新南威爾士州和維多利亞州
Ngunnawal 分布於首都特區和部分新南威爾士州
Murri 分布於昆士蘭州
Murrdi 分布於西南和中部昆士蘭
Noongar 分布於澳洲西部和南部
Yamatji 分布於澳洲中西部
Wangkai 分布於澳洲西部
Nunga 分布於澳洲西部
Anangu 分布於澳洲北邊
Yapa 分布於中部和北領地
Yolngu in eastern Arnhem Land (NT) (這個我不知道是哪裡)
Tiwi on Tiwi Islands off Arnhem Land (這個我不知道是哪裡)
Anindilyakwa on Groote Eylandt off Arnhem Land (這個我不知道是哪裡)
Palawah 分布於塔斯馬尼亞

9. 澳大利亞土著是什麼人種

澳大利亞土著的人種為尼格利陀人種,此人種歸屬在大洋洲諸島和東南亞一帶。土著人傳統上以打獵和採集為生,屬於游牧人口,游牧地域寬廣,在水源附近搭起臨時帳篷,食物耗盡後便再次遷移。土著人主要靠獵取袋鼠等動物為生,以野生植物、堅果、漿果等為輔助食物。
澳大利亞土著是於四萬多年前定居澳大利亞大陸的澳洲原住民。他們與世界上的其它地方完全隔絕,以打獵和採集為生,十八世紀時,歐洲人來到這里,強迫土著人離開他們的領土。許多土著在白人社會里感到孤立,但他們仍努力維護他們部族的個性。澳大利亞土著人是澳大利亞最早的居民,但卻並不是真的「土」生「土」長,也是外來移民,他們屬游牧民族,沒有固定的居住點,分散在整個澳大利亞,在歐洲人佔領澳大利亞之前,共有500多個部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加入了其它人種的基因,包括高加索暗色人種、斯里蘭卡的唯達人、日本的阿伊努人、印度的托達人,甚至中國的苗族也融入其中。

10. 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的相關資料

北領地的主人無可爭議地當屬土著居民。有記載的歷史表明,這里4萬多年以前就有人類生活的印記,在19世紀中葉歐洲殖民者進入澳大利亞之前,整個澳大利亞都屬於世世代代在這里繁衍的土著居民。據統計,澳大利亞共有600個使用不同語言的土著部落,人數曾經達到70萬左右,後來,由於殖民者的殺戮和強制同化,土著人口一度銳減。盡管如此,土著是澳大利亞自古以來的主人,這是不爭之實。澳大利亞政府自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陸續歸還土著部落土地所有權,也算是正本清源,回歸歷史真相。

土著居民雖然從法律和傳統等層面上擁有各自領地的土地所有權,但他們不以土地主人身份自居,而是聲稱自己「屬於」某塊土地。在他們心目中,土地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神聖不可侵犯的尊嚴,相比之下,人並不重要。土著居民的這種土地至尊意識體現在多個方面和不同層次。

土地是土著居民信仰、血脈和傳統的最根本承載,是他們溝通精神世界與列祖列宗的依託。土著居民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但是,他們通過口傳故事和岩畫等藝術品向後代和世人宣示:在他們的夢幻時代(相當於創世紀),神創造了他們的先人,並陸續把他們放在不同的地域,賦予不同的語言和膚色,形成不同的部落和氏族。

土著居民對土地是敬畏、崇拜和迷戀的。北領地中部有片被稱為「失落之城」的巨石陣,應該說是地殼運動和風雨剝蝕的結果,但是,對於這處適宜人類生活的空間,卻無法找到任何土著居民留存的印記,比如岩畫。相對合理的解釋是:面對高大、奇異和類似人物、動物的巨石,擅長想像和精神生活的土著居民賦予了它們很豐富的意象,「敬而遠之」。

土著的土地情結也體現在細微的日常生活中。每逢客人來臨,土著居民會用沙土擦摸來者的腋窩,表示其汗水已經融入這塊土地,由此也血脈相通,與土著成為一家人並受到土地的護佑。在北領地部分地區,一些山丘及其附近的土地不允許任何人拍照,這也是出於對土地和祖先的敬重。即使是生活在大城市的土著人,一旦回到自己的領地,他們總是願意席地而坐,總是願意赤腳走路,因為他們不想脫離帶給他們安寧與自在的土地。

土地是土著居民的自由王國和廣闊世界。每塊土著領地之間沒有明確的邊界和具體的面積,甚至不需要用山脈、河流、道路來劃分,用一位土著領袖的話說,他們的夢境到哪裡,他們的領地就在哪裡。而事實上,沒有一個部落的成員會走出自己的領地,也沒有聽說土著部落因為領地之爭而產生摩擦甚至沖突。或許因為土地足夠廣闊,或許因為土著居民熟悉祖祖輩輩生活的每一寸土地,牢記著他們留下的足跡和氣息。

土地是土著居民物質和精神生活的一切,傳承千萬年的法則使任何土著居民循規蹈矩,不得越雷池一步。未經領地主人許可,任何人不得擅入他人領地,否則,輕者將被沒收財物,受到體罰甚至懲戒性的刀刺,重者將丟失性命。土著居民甚至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則:如果你不是這塊土地的所有者,即使再了解情況,也絕不可以向外人談論這塊土地上的人和事。

土著居民不但在自己的土地上休養生息,甚至已經與土地和整個環境融為一體。他們通過不同植物的開花、結果來確定自己的日歷和紀念活動的時間;他們通過在樹木上做各種神秘的標志向族人宣告某個重大儀式的起始;他們通過風向和地面動物行跡能准確判斷獵物的數量和位置;他們不但可以模仿動物聲音誘惑獵物上鉤,甚至可以通過特定的語言讓兇猛的鱷魚讓出一塊水面供他們游泳。 北領地的主人無可爭議地當屬土著居民。有記載的歷史表明,這里4萬多年以前就有人類生活的印記,在19世紀中葉歐洲殖民者進入澳大利亞之前,整個澳大利亞都屬於世世代代在這里繁衍的土著居民。據統計,澳大利亞共有600個使用不同語言的土著部落,人數曾經達到70萬左右,後來,由於殖民者的殺戮和強制同化,土著人口一度銳減。盡管如此,土著是澳大利亞自古以來的主人,這是不爭之實。澳大利亞政府自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陸續歸還土著部落土地所有權,也算是正本清源,回歸歷史真相。

土著居民雖然從法律和傳統等層面上擁有各自領地的土地所有權,但他們不以土地主人身份自居,而是聲稱自己「屬於」某塊土地。在他們心目中,土地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神聖不可侵犯的尊嚴,相比之下,人並不重要。土著居民的這種土地至尊意識體現在多個方面和不同層次。

土地是土著居民信仰、血脈和傳統的最根本承載,是他們溝通精神世界與列祖列宗的依託。土著居民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但是,他們通過口傳故事和岩畫等藝術品向後代和世人宣示:在他們的夢幻時代(相當於創世紀),神創造了他們的先人,並陸續把他們放在不同的地域,賦予不同的語言和膚色,形成不同的部落和氏族。

土著居民對土地是敬畏、崇拜和迷戀的。北領地中部有片被稱為「失落之城」的巨石陣,應該說是地殼運動和風雨剝蝕的結果,但是,對於這處適宜人類生活的空間,卻無法找到任何土著居民留存的印記,比如岩畫。相對合理的解釋是:面對高大、奇異和類似人物、動物的巨石,擅長想像和精神生活的土著居民賦予了它們很豐富的意象,「敬而遠之」。

土著的土地情結也體現在細微的日常生活中。每逢客人來臨,土著居民會用沙土擦摸來者的腋窩,表示其汗水已經融入這塊土地,由此也血脈相通,與土著成為一家人並受到土地的護佑。在北領地部分地區,一些山丘及其附近的土地不允許任何人拍照,這也是出於對土地和祖先的敬重。即使是生活在大城市的土著人,一旦回到自己的領地,他們總是願意席地而坐,總是願意赤腳走路,因為他們不想脫離帶給他們安寧與自在的土地。

土地是土著居民的自由王國和廣闊世界。每塊土著領地之間沒有明確的邊界和具體的面積,甚至不需要用山脈、河流、道路來劃分,用一位土著領袖的話說,他們的夢境到哪裡,他們的領地就在哪裡。而事實上,沒有一個部落的成員會走出自己的領地,也沒有聽說土著部落因為領地之爭而產生摩擦甚至沖突。或許因為土地足夠廣闊,或許因為土著居民熟悉祖祖輩輩生活的每一寸土地,牢記著他們留下的足跡和氣息。

土地是土著居民物質和精神生活的一切,傳承千萬年的法則使任何土著居民循規蹈矩,不得越雷池一步。未經領地主人許可,任何人不得擅入他人領地,否則,輕者將被沒收財物,受到體罰甚至懲戒性的刀刺,重者將丟失性命。土著居民甚至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則:如果你不是這塊土地的所有者,即使再了解情況,也絕不可以向外人談論這塊土地上的人和事。

土著居民不但在自己的土地上休養生息,甚至已經與土地和整個環境融為一體。他們通過不同植物的開花、結果來確定自己的日歷和紀念活動的時間;他們通過在樹木上做各種神秘的標志向族人宣告某個重大儀式的起始;他們通過風向和地面動物行跡能准確判斷獵物的數量和位置;他們不但可以模仿動物聲音誘惑獵物上鉤,甚至可以通過特定的語言讓兇猛的鱷魚讓出一塊水面供他們游泳。

土著居民雖然都是澳大利亞公民,但是,他們一般更願意強調自己是某個部落的人。土著居民雖然會講英語,但是,他們忌諱用非母語講述先人的故事和傳奇。土著居民雖然生活在電話、電視和互聯網時代,但是,走出叢林僅幾十年的他們更願意在黑暗中守著篝火,數著星星,看著月亮,吹著古老的管樂迪吉里杜,延續著對土地深深的眷戀。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有什麼部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