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澳大利亞畜牧業發達,澳大利亞適合養羊的自然條件有哪些呢
那麼澳大利亞什麼時候開始養羊,提議養羊的人是誰呢?約翰對澳大利亞最大的貢獻是創造畜牧業,他是澳大利亞畜牧業的先驅。早在1792年就在澳大利亞服役,他發現澳大利亞的很多物品都是從英國進口的,進口商品昂貴,殖民地落後,無法支付這些物品的費用。但是殖民地要發展的話,離不開這種進口商品。為此,必須生產殖民地可以出口的物品,使之成為進口的支付物。他發現澳大利亞的地理條件非常優越,有許多天然優質牧草,水井多,氣候溫和,陽光充足,沒有大型食肉猛獸,適合發展畜牧業。所以他全年僱傭了30 ~ 40人來飼養牲畜,通過飼養發現美利奴羊的產量很高,正好英國當時是世界工廠,英國本土紡織業發達。
㈡ 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最適合大力發展哪個行業
應該是農牧業。
澳大利亞(Australia)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和海外領土組成。它東瀕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臨印度洋及其邊緣海。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
澳大利亞農牧業發達,素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農牧業用地4.4億公頃,佔全國土地面積的57%。要農作物為小麥、大麥、棉花、高粱等,主要畜牧產品為牛肉、牛奶、羊肉、羊毛、家禽等。澳大利亞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
㈢ 澳大利亞自然、人文特徵
澳大利亞的地形很有特色。東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全國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28米,在靠海處是狹窄的海灘緩坡,緩斜向西,漸成平原。東北部沿海有大堡礁。
沿海地區到處是寬闊的沙灘和蔥翠的草木,那裡的地形千姿百態:在悉尼(Sydney)市西面有藍山山脈的懸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脈高大、優美而歷經侵蝕的火山頸,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則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澳大利亞的約70%的國土屬於乾旱或半乾旱地帶,中部大部分地區不適合人類居住。澳大利亞有11個大沙漠,它們約占整個大陸面積的20%。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平坦、最乾燥的大陸,中部的艾爾湖是澳大利亞的最低點,湖面低於海平面16米。
澳大利亞人喜歡喝啤酒,閑暇時光尤其是周末,許多人喜歡聯朋約友到酒吧飲酒談天、欣賞音樂,或者到公園燒烤游樂。澳大利亞的城市都給人開闊的感覺,有很多開闊的公園和綠地點綴其間。澳大利亞絕大多數的公園是免費的,公園連圍牆也沒有,四面八方都是進出公園的小徑。
無拘無束是澳大利亞人的最好概括,澳大利亞有特別濃厚的自由和無拘無束的氣氛。人們日常互相直呼其名(只稱呼名,不稱呼姓),老闆和員工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都如是。
在兩大城市悉尼和墨爾本的市中心,平日中午常常可看見穿筆挺西服的白領人士或白領麗人和朋友同事聚在一起,坐在建築物門前的台階上吃簡單的午餐,如三明治或熱狗,白領人士坐在街上吃便當,同樣是現代化的大都市,同樣的場面在東京或香港這樣的地方是難以想像的。
(3)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有哪些擴展閱讀:
澳大利亞土著居民已經在澳大利亞居住了6萬多年,這意味著最初的「澳大利亞人」對這塊土地的稱呼與歐洲人後來對這塊大陸的稱呼大相徑庭。
事實上,在歐洲殖民之前,這塊大陸由數百個不同的土著民族組成,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土地名稱。這些部落彼此之間有關系,對其他的陸地有一定的了解,但沒有正式或統一的名稱適用於整個大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澳大利亞
㈣ 澳大利亞適宜養羊的自然條件有哪些
一、地域遼闊、地形平坦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平坦的大陸,能作畜牧及耕種的土地有26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帶,有利魚發展大牧場放牧業。澳大利亞農牧業用地485億公頃,其中牧業用地佔55%,草原面積佔世界草原面積近十分之一。
二、無大型野生食肉動物,無天敵
澳大利亞由於環境穩定,所以特有地球演化過程中保留下來的古老生物種類,它們雖顯得原始,且沒有大型食肉動物,有利於畜牧業的發展。
三、氣候適宜
綿羊一般喜乾燥而怕濕熱,澳大利亞主要為溫帶大陸性氣候、熱帶草原性氣候,氣候較為乾燥,降水適宜,有利於綿羊生長。
(4)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有哪些擴展閱讀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放養綿陽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
澳大利亞號稱「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其發達的養羊業舉世聞名,多年來一直是該國農業發展的命脈。澳大利亞全境地勢低平,草場遼闊,以養羊養牛為主的畜牧業非常發達,在農業經濟和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畜牧業產值在農業產值中占的比重達60%。常年養羊17億只,年產羊毛10億公斤,佔世界羊毛總產量三分之一以上。
㈤ 澳大利亞的地形是什麼
澳大利亞的地形:
澳大利亞大陸地勢低平,平均海拔僅300米,是世界上地勢起伏最和緩的大陸.大陸自西向東可明顯分為三大地形區.西部是寬廣平坦的高原,中部平原區稱為「大自流盆地」,東部山地稱為大分水嶺地區.地勢總起來說:東西高,中部低。
澳大利亞簡介:
澳大利亞聯邦(英語: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簡稱「澳大利亞」(Australia),其領土面積769.2萬平方公里,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因此也稱「澳洲」。有很多獨特動植物和自然景觀的澳大利亞,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澳大利亞有華僑華人67萬左右,占定居人口的3.41%。
澳大利亞原為澳大利亞土著居住地。17世紀,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殖民者先後抵此。1788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901年組成澳大利亞聯邦,成為英國的自治領地。1931年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
㈥ 澳大利亞的地勢特點
澳大利亞大陸地勢低平,平均海拔僅300米,是世界上地勢起伏最和緩的大陸。
澳大利亞的大陸自西向東可明顯分為三大地形區。西部是寬廣平坦的高原,中部平原區稱為「大自流盆地」,東部山地稱為大分水嶺地區地勢總起來說:東西高,中部低。
澳大利亞是世界土地面積第六大的國家,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占整個大陸的國家,也是大洋洲最大的國家。澳大利亞國境東南鄰近紐西蘭,西北鄰近印度尼西亞,北邊靠近巴布亞紐幾內亞、西巴布亞和東帝汶。
澳大利亞大陸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大陸,也是地球上最大的海島及單一國家的大陸,總面積769萬平方公里。澳大利亞畜牧業特點:
1、澳大利亞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地發展農牧業,形成了四個不同的農牧業區。
2、澳大利亞又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人口密度小,農場規模很大,農牧業生產機械化程度很高,並採用先進的生產技術。
3、主要農牧產品大部分供出口。除羊毛外,澳大利亞還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和小麥的出口國。以上就是關於澳大利亞地勢特點內容。
㈦ 澳大利亞畜牧業發達,澳大利亞適宜養羊的自然條件有哪些
包括與采礦有關的出口,電信,銀行和製造業。它具有市場經濟,人均GDP相對較高,貧困率相對較低的特點。 在平均財富方面,澳大利亞在2013年瑞士之後排名世界第二,盡管該國的貧收入(GNI)12879億美元,排名前前第14位。按2460萬人口計算,澳大利亞國民收入達到了5.24萬美元,這個水平亦是位居全球前列。以上是澳大利亞的核心經濟數據。
這些數據足以說明,澳大利亞經濟困率從2000/01至2013人口不多,不到2500萬,但是他們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所以澳大利亞人比較富有。2017年經濟總量高達1.39萬億美元,人均GDP高達5.56萬美元,增長率為1.96%,實現了經濟繼續增長無衰退的壯舉。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六,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土面積覆蓋整個大陸的國家。雖然澳大利亞面積大,資源豐富,但它的人口只有2500萬,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因此會有不少人羨慕澳大利亞。
只要賣點資源型的南半球國家,領土面積有769萬平方千米,人口僅2499萬多人,但它是20國集團成員國之一,也是亞太經合組織的創始國之一,在國際上還是挺有知名度的。從經濟實力上看澳大利亞確實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水石大量流入我國在哪裡出現的了,可能也是時代在哪裡該給別國家在哪裡去發財的時候在哪裡出現了。
㈧ 澳大利亞的自然環境
澳大利亞自然環境
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印度洋於太平洋之間,和南極洲隔海相望.她是由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和一些小島組成的.澳大利亞面積768.2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6位,佔大洋洲面積的85%,是世界上唯一一塊由一國獨占的大陸,海岸線長達36,735千米,平均海拔為330米,在全球大陸中是最低的.它的最高點是2228米的科西阿斯科峰.
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炎熱乾燥、雨量少.東部沿海一帶降水豐富,為熱帶雨林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極適合人類居住.所以全澳2/3的人口都集中在東南部沿海幾個大城市裡.最熱月份為1月,平均溫度北方為29度,南方為17度.最冷月份為7月,平均溫度北方為25度,南方為8度.
澳大利亞全國共有人口約1776萬.這里地廣人稀,人口分布極不平均,主要集中在澳洲大陸的東南角.澳大利亞也是一個由外國移民及其後裔組成的多民族國家,現有100多個民族.土著人是這里最早的居民.英語為澳大利亞的官方語言,但隨著歷史的發展,其英語的發音和詞彙已帶有自己濃厚的特色.由於人口構成復雜,澳大利亞堪稱「人種、民族、語言的博物館」.
澳大利亞全國被劃分為6個州和2個州級行政區.分別是新南威爾士、維多利亞、昆士蘭、南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及北部地區和首都地區.另外,她還有7個海外領地.
澳大利亞的經濟以農牧業、采礦業和製造業為主.她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生產國和最大的小麥、羊毛出口國之一.旅遊業是澳大利亞最大、發展最迅速的產業之一,每年創匯160億澳元.入境旅遊業創收佔澳大利亞國內生產總值的3%.澳大利亞經濟實現了高增長、低通貨膨脹、低利率.政府辦事有實效,勞動市場靈活,商業具有競爭力.澳大利亞是世界人均擁有股票最多的國家.約54%的成年人持有公開上市公司的股票.
澳大利亞這個島嶼與外部5,500萬年的隔絕使其成為動植物的樂園,有「世界活化石博物館」之稱.這里的珍禽奇獸和珍奇植物特別多,是其他大陸不能比擬的.在澳大利亞發現的18000種開花植物中,有15000種是世界其它地方所沒有的.同樣,在此發現的295種哺乳動物(包括有袋動物)中,有250種是澳大利亞獨有的.在澳大利亞的800種爬行動物中,約710種是其它地方所沒有的.而且,80%至90%的昆蟲和蜘蛛類節肢動物屬澳洲獨有.因此,澳大利亞人有著格外強烈的對自然、對生態的保護意識.最著名的動物有袋鼠、考拉、鴨嘴獸和食蟻獸和獨特的鳥類--鴯鶓.最有特色的植物是桉樹和金合歡.
澳大利亞有著豐富的森林資源和礦產資源.是世界重要的產礦國和礦產出口國之一.
㈨ 澳大利亞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特徵
悉尼悉尼的地理位置地處東經150°53',南緯33°55'(150°53'E ,33°55'S)位於澳大利亞的東南岸,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的首府,也是該國人口最稠密的城市,都會區人口超過420萬(2006年)[1]。悉尼的中心有三分一是位於上游小灣的南岸。悉尼位於東面的太平洋與西面的藍山之間的沿岸盆地。悉尼擁有全球最大的天然海港——傑克森港(Port Jackson),以及超過70個海港和海灘,包括著名的邦戴海灘(Bondi Beach)。悉尼的市區佔地1,687平方公里(651平方英里),面積跟大倫敦相若。悉尼都會區(悉尼統計局)佔地12,145平方公里(4,689平方英里),其有效范圍是國家公園和其他未開發的土地。
悉尼占據了2個地理區域——坎伯蘭峽谷(Cumberland Plain)和康士比高原(Hornsby Plateau)。坎伯蘭峽谷是一個比較平坦,有些起伏的地域,橫卧於傑克遜港以西和以南。康士比高原是海港以北的高原,海拔200米(656英尺),被草木叢生的溪谷切割開。悉尼最舊的區域位於平坦的地區。康士比高原,稱為北岸,由於地勢陡峭,發展得較慢,一直以來是人跡罕至的回水。及至1932年悉尼港灣大橋啟用,才將高原與城市連接起來,此後即發展迅速。
悉尼屬於副熱帶濕潤氣候,全年降雨。悉尼的天氣是由鄰近的海洋所調節,因此內陸的西部城區大陸性稍強。最暖的月份是1月,沿海地區的氣溫是18.6–25.8℃,年中平均有14.6日是30℃以上。錄得的最高溫度是45.3℃,1939年1月14日在維期4日的全國性的熱浪結束後錄得。夏天略微涼快,沿海地區的氣溫很少降至5℃以下。最冷的月份是七月,平均極端值是8.0–16.2℃。錄得的最低最小值是2.1℃。夏天和冬天的雨量相當平均,由於東風調節,上半年的雨量稍微高一點。平均全年雨量是1217.0毫米,適中且變化不大,年中平均有138.0日降雨。1830年曾在悉尼市地區發生過一次降雪。
雖然悉尼不會遇上氣旋或大地震,但聖嬰現象或厄爾尼諾南方濤動正影響悉尼的天氣狀況:一方面有乾旱和林區大火,另一方面是風暴和泛濫,與濤動相對的兩方面結合。悉尼有許多毗鄰森林的地區曾發生林區大火,尤其是1994年和2002年——林區大火傾向於春夏兩季發生。悉尼容易遭受罕見的雹暴和暴風的侵襲。
氣候表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年
平均每日最高氣溫
(°C) 25.8 25.7 24.7 22.4 19.3 16.9 16.2 17.7 19.9 22.0 23.6 25.1 21.6
平均每日最低氣溫
(°C) 18.6 18.7 17.5 14.7 11.5 9.2 8.0 8.9 11.0 13.5 15.5 17.5 13.7
平均總雨量
(毫米) 103.3 117.4 131.2 127.2 123.3 128.1 98.1 81.5 68.7 76.9 83.1 78.1 1217.0
平均降雨日數 12.1 12.3 13.3 12.0 12.0 11.4 10.3 9.9 10.3 11.5 11.4 11.5 138.0
來源: 澳大利亞氣象局
㈩ 澳大利亞的自然資源有哪些
澳大利亞的自然資源有礦產和生物資源。
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石油和天然氣都很豐富,礦產資源至少有70餘種。其中,鋁土礦儲量居世界首位,佔世界總儲量35%。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鋁土、氧化鋁、鑽石、鉛、鉭生產國,黃金、鐵礦石、煤、鋰、錳礦石、鎳、銀、鈾、鋅等的產量也居世界前列
。同時,澳大利亞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煙煤、鋁土、鉛、鑽石、鋅及精礦出口國,第二大氧化鋁、鐵礦石、鈾礦出口國,第三大鋁和黃金出口國。
澳大利亞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據統計,澳大利亞有植物1.2萬種,有9000種是其他國家沒有的;有鳥類650種,450種是澳大利亞特有的。
全球的有袋類動物,除南美洲外,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由於環境穩定,所以特有地球演化過程中保留下來的古老生物種類,它們雖顯得原始,卻成為人類研究地球演化歷史的活化石。近幾十年來外來物種通過不同途徑進入澳大利亞,對本地生態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澳大利亞大陸地形特徵:
澳大利亞大陸地形特徵:東部大分水嶺縱貫南北,地勢東西高中部低。
澳大利亞大陸的地形可以分為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個不同的地形分布區,澳大利亞大陸地處印度洋板塊內部。
因此很少有板塊運動而形成的高大地形,大陸內的山地高原形成的地質年代多十分久遠,在經歷了長時間的外力作用後,澳大利亞大陸地表相對起伏平原,整體海拔高度不大,平均海拔僅為350米左右。
澳大利亞大陸東部的地形單元是大分水嶺,貫穿南北走向與海岸線基本平行,總長度約為3000千米,寬度約為160至320千米左右,平均高度約為800至1000米。
其中海拔2230米的 科修斯科山是其最高山峰。大分水嶺是一列古老的山脈,在長期的外力風化侵蝕作用下,高度不斷下降,地表相對起伏較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