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義大利面製作過程 英語作文
It is traditionally a staple of Italian cuisine but in modern cookery is used across the globe.
作為極具傳統的義大利美食中的主食,義大利面在現代烹飪領域卻得以在世界各地倍受青睞廣泛運用。
Now the popularity of pasta has been confirmed in a survey which places it as the world's favourite food ahead of meat, rice and pizza.
如今有一項調查證明,在全球最受歡迎的美食榜上,義大利面超過了肉類、米飯和披薩餅,名列冠軍拔得頭籌。
A global survey by Oxfam saw pasta narrowly top the list thanks to its growing popularity in the Americas, Asia, Africa and Europe.
這項由樂施會所進行的全球性的調查中,義大利面成為了最受歡迎的食物,這與其再美洲、亞洲、非洲和歐洲備受追捧的程度不無相關。
Oxfam said the survey of eating habits in 17 countries shows how Western diets have spread across the world.
國際救援機構英國樂施會對17個國家所開展的飲食習慣調查顯示了西餐是如何在世界范圍內傳播擴展的。
Although national dishes are still popular - such as paella in Spain and schnitzel in Germany - pizza and pasta are now the favourite foods of many, with more than half of the countries (nine out of 17) listing one or both in their top three foods.
盡管具有本國特色的菜餚依舊人氣旺盛,例如西班牙的海鮮焗飯和德國的炸肉排,不過披薩餅和義大利面這17個國家中的9個國家的受歡迎程度排到了榜首或前三位。
The exceptions were Tanzania, Russia, Philippines, Pakistan, Mexico, Kenya, India and Ghana.
然而這樣的情形卻沒有發生在坦尚尼亞,俄羅斯,菲律賓,巴基斯坦,墨西哥,肯亞,印度和迦納這些國家裡。
But as a food with around 600 different varieties including popular exports like penne and tagliatelle, pasta reigns supreme thanks to its versatility and specialities.
義大利面種類花樣繁多,例如廣受歡迎長空心粉和擀麵條,一共有將近600種之多,義大利面被廣泛的接受還得意於起做法多樣,以及別有風味。
Pasta ranked as the second most popular food in the UK, behind steak and ahead of chicken.
在英國,披薩餅是排在排名第二最受歡迎的食物,排在牛排之後,領先於雞肉。
Curry, thought by many to b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cuisines in Britain, ranked fourth.
咖喱,這種被認為是全英最流行的菜系卻意外的排到了第四。
The survey also highlighted the worldwide popularity for Asian food - Chinese was the second-most popular in Mexico while sushi made the top ten in five countries including the USA and South Africa.
這項研究同樣顯示了世界對於亞洲美食的熱情,中國菜是墨西哥國內第二受歡迎的食物,而日本的壽司在五個國家的榜單上均擠進了前十名,其中還包括了美國和南非這樣的國家。
There were some surprising results as well, with sweet-toothed Australia naming chocolate as its favourite food.
調查結果還有一些令人意外之處,愛吃甜食的澳大利亞人將巧克力評選為了他們最喜愛的食物。
And despite its worldwide dominance in the fast food market for decades, McDonald's ranked a lowly 113 in the list.
盡管佔領了全球的快餐行業市場長達數十年,但麥當勞的排名則為相當靠後的113位。
Its rival KFC did not fare much better, coming in at 107.
競爭對手肯德基的名次也沒好到那去,排在;1107位。
The opinion poll also revealed that the cost of food is a worldwide worry with two thirds saying it is one of their top food concerns.
民意調查還顯示,食
『貳』 原產澳大利亞的洋蔥番茄醬怎麼吃
沒有聽說過有這種醬.你說的是有洋蔥番茄的pasta醬吧?就是做義大利面的醬.
你可以自己做面條吃.先去超市買點通心粉(其實普通面條也行).然後,如果你想省事,把面煮熟,鍋里放油把醬翻炒一下倒在瀝干水的面上就行了.如果想做得正宗一點,可以在醬里再放點火腿或者培根(其實隨便那種肉都行),青椒,等等隨意吧,然後放點水,小火熬制一下出鍋倒在面條上拌勻,就行了~
『叄』 製作義大利面橋如何選擇面條
你是不是在澳大利亞,我們學校現在也開始做了,但是具體資料和比賽時間是在8月份告訴。
但是已知條件是70cm長,高無限,不可煮後在做(有點話多了)長話短說。
先用膠粘住5根左右(多做幾個),然後粘在一起。具體看圖。也可以有其他方法。不求精品
對於面條變硬的答案:先煮,然後再速凍(冰箱冷凍)。
『肆』 想請教肉醬義大利面的做法,因為我最喜歡的那家店停業裝修了。
千萬別買那種現成的義大利面醬罐頭,好難吃!
http://bbs.gxnews.com.cn/20060120/47/t1091429085d0.html肉醬義大利面(圖解做法)
肉醬義大利面應該是傳播最廣最著名的義大利菜了,在國內也是非常流行的西餐之一。而絕大部分使用的都是spaghetti<義大利細面條>,而義大利本地人是很少用spaghetti來配Bolognese醬的,取而代之的是tagliatelle。
因為需要的東西比較多,所以今天先把所有材料列出來。
4人份
材料按照使用順序排列
4大勺butter
1個洋蔥,切末
1條西芹梗部,切末
1隻胡蘿卜,切末
2片bacon,切末
240g生牛肉餡
240g生豬肉餡
半勺oregano粉<西方香料的一種,查了下字典,還是不知道是啥米來的……如果找不到就不加>
半勺nutmeg<也是西方香料的一種,肉豆蔻>
120g雞肝,切末
125ml干白葡萄酒
200ml牛奶
500g diced tomato<這個需要解釋一下,diced tomato通常使用義大利品種的少種長西紅柿,不添加任何東西保存在鐵皮罐頭里,一般分整隻跟切塊的2種,專門做菜用的,國內很少有賣。蕃茄醬添加了很多調味料跟香料,所以用蕃茄醬代替是非常錯誤的。如果買不到這種西紅柿罐頭比較建議自己做,製作500g的話建議買1kg熟透的西紅柿去種切塊,用燉鍋熬至全部酥軟。盡管中國產的西紅柿種多皮薄,口感跟味道比較適合生吃,但是仍然要比使用蕃茄醬好。>
500ml beef stock<牛肉高湯>
400g義大利寬面條
適量parsley,切末
parmesan cheese
寫到這里,喘口氣先-_-b漫長的旅途就要開始鳥……
1。首先大炒鍋加4大勺butter,融化後把3種蔬菜末跟bacon加進去,約6-8分鍾全部炒軟後加2種肉餡,oregano和nutmeg粉,這時稍微加一點鹽跟黑胡椒粉,炒5分鍾左右至肉餡沒有紅色,加雞肝碎繼續炒3-4分鍾到熟。這時候把所有東西倒入一個大燉鍋,倒入全部干白葡萄酒,開大火煮3-4分鍾,然後倒入2/3牛奶,煮開後調成中火燉10分鍾左右,然後加入全部的diced tomato,一半beef stock,再次煮開後調中小火煮3小時,期間不時的攪拌一下,並逐漸加入另1/3牛奶跟另一半beef stock。如果准確按照份量煮的話,煮到最後還會剩一些湯,不要大火收干,後面會用到:)
2。煮鍋水燒滾後加一些鹽,橄欖油,加義大利寬面,煮8-10分鍾撈出瀝水。<不同的意麵有不同的水煮時間,熊仔買的是手制晾乾的濕面,所以煮的時間比較短。如果買的中國超市裡比較常見的機器壓制出來的乾麵的話,一般要煮15分鍾左右。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義大利面不需要過冷水,也不需要全部煮軟,因為之後要再跟肉醬稍微收一下湯的味道。>一個燒鍋加適量肉醬跟一些醬里的湯,加切末的parsley跟parmesan cheese跟瀝乾的寬面,大火收湯後裝盤,可以再撒一些parsley末裝飾。
*因為肉醬需要煮3小時以上,所以建議第二天食用的話前一天晚上煮好,或者周末上午煮作為晚餐。煮好的肉醬可以放到保險盒裡儲存在冰箱冷藏櫃里分次使用。國內流行的下面鋪面上面鋪醬的做法,雖然好看但是灰常不入味,再者意麵每次煮新鮮的比較有咬頭,所以建議每次食用都煮新鮮的面,然後執行第二步。
肉醬義大利面
准備材料:
1.牛肉餡500克,洋蔥一顆切碎,胡蘿卜2根切碎,西芹4根切碎,去皮西紅柿5個打漿,橄欖油100克,鹽,雞精,桂樹葉,黑胡椒碎適量,白葡萄酒半杯,和一隻大而深的平底鍋和一把長把勺子。
2.義大利面.
做法:
1.鍋里放油,加熱至有青煙上升時放入洋蔥碎炒至噴香放如胡蘿卜碎和西芹碎炒至稀軟.
2.放牛肉餡再炒至變色時放白葡萄酒,黑胡椒碎攪拌均勻加入西紅柿漿混合均勻再放鹽,雞精,桂樹葉,轉至中火熬煮,並不時攪拌,輕輕濾去表面即可.
備注:
1.義大利面提前煮好放一段時間以後就會失去彈牙的特性,所以隨時吃隨時煮比較好。
2.由第二次開始,食用之前先把要食用的量取出放在容器內加熱就好了,在煮好的面上放上熱肉醬,再配上西紅柿沙司和芝士粉,根據口味的需要還可以加上黑胡椒.
特色:
高營養,低熱量
義大利面條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維生素,可以有效地減少人體內的膽固醇堆積,改善冠狀動脈情況,同時也非常適合運動員作為賽前的食品,既不加重消化器官負擔,又能積聚足夠的能量。
蕃茄雞肉醬義大利面
[原料/調料]
義大利面 200公克 橄欖油 50公克 雞胸肉 100公克 蕃茄煳 150公克 蕃茄汁 50公克 鼠尾草 10公克 月桂葉 1~2片 大蒜 3瓣 洋蔥 1/2個 冰糖 30公克 醬油 2大匙 水 500公克 帕梅善起司粉 30公克 巴西利 20公克
[製作流程]
1. 將大蒜切末、洋蔥切丁、雞胸肉剁碎成末後備用。
2. 鍋中倒入橄欖油加熱,先放入大蒜炒香至金黃色後,再加入洋蔥丁炒至洋蔥變軟後,再加入雞胸肉末炒散炒熟。
3. 加入蕃茄煳、蕃茄汁、鼠尾草、月桂葉及冰糖、醬油翻炒後,再加入水以中火煮開後轉小火續煮,期間不斷地翻動以免沾鍋,直到濃稠時熄火將月桂葉取出。
4. 另煮一鍋滾水加入1小匙鹽,再加入義大利面煮8~10分鍾,期間不斷地攪動以避免沾鍋。
5. 撈起作法4的義大利面放入作法3的醬汁鍋中並加入起司粉以小火拌煮1~2分鍾後,即可起鍋裝盤,放上荷蘭芹即可。
香腸奶油義大利面
[原料/調料]
義大利面 200公克 香腸 200~250公克 芥菜梗 150公克 大蒜 2瓣 洋蔥 1/4個 高湯 200公克 奶油白醬 80公克 鮮奶油 60公克 橄欖油 40公克 帕梅善起司粉 10公克 鹽及胡椒粉 各少許 巴西利 10公克
[製作流程]
1. 先將香腸蒸熟後切片備用。
2. 煮一鍋滾水加入1小匙鹽,再加入義大利面煮10~12分鍾,期間不斷地攪動以避免沾鍋。
3. 將大蒜切末、洋蔥切丁、芥菜梗洗凈切段、巴西利切末備用。
4. 平底鍋中倒入橄欖油加熱後,放入大蒜末炒香,再加入洋蔥丁炒至洋蔥變軟後,放入芥菜梗翻炒一下,再加入高湯、奶油白醬、鮮奶油,以小火烹煮;最後加入香腸片、鹽及胡椒粉翻炒一下。
5. 撈起作法2的義大利面放入作法4的醬汁鍋中拌煮1~2分鍾,再加入巴西利末及起司粉拌炒一下,即可起鍋裝盤。
香草肉醬焗千層面
[原料/調料]
義大利千層面 250公克 橄欖油 50公克 蕃茄煳 150公克 蕃茄汁 50公克 豬絞肉 100公克 鼠尾草 10公克 月桂葉 2片 大蒜 3瓣 洋蔥 1/4個 冰糖 20公克 醬油 2大匙 水 500公克 披薩起司條 150公克
[製作流程]
1. 將大蒜切末、洋蔥切丁後備用。
2. 鍋中倒入橄欖油加熱,先放入大蒜末炒香至金黃色後,再加入洋蔥丁炒至洋蔥變軟後,再加入豬絞肉炒散炒熟。
3. 在作法2中加入蕃茄煳、蕃茄汁、鼠尾草、月桂葉及冰糖、醬油翻炒後,再加入水以中火煮開後轉為小火續煮,期間不斷地翻動以免沾鍋,直到濃稠時熄火將月桂葉取出,即為香草蕃茄肉醬。
4. 另煮一鍋滾水加入1小匙鹽,再加入義大利千層面煮5~7分鍾,並稍微攪動以避免沾鍋。
5. 將千層面放入冷水中浸泡一下後,取出瀝干水份。
6. 在烤皿上先塗一層薄薄的奶油,再放上一片面,在面片上塗上一層肉醬後鋪上起司條,再鋪一層千層面、一層肉醬、一層起司條,這樣的動作重復4次後,在表面上撒上起司條,以220℃的烤箱焗烤15~20分鍾,直到上層的起司呈現金黃色即可。
『伍』 義大利面怎麼吃正確
吃義大利面的技巧:
義大利面風靡全球,已經成為世界的寵兒了,澳大利亞人可謂是當之無愧的粉絲們,隨處都可以找到義大利面條的蹤影。各種美味的意麵料理也粉墨登場,刺激你的味蕾!以下介紹幾款風靡全球的意麵料理,麻麻們不妨做給自家萌娃品嘗哦!
花椰菜義大利面配綠橄欖與杏仁
花椰菜,配上烤得酥脆的杏仁片,再淋上綠橄欖將它們的味道完美融合在一起,這便成為了微辣素食晚餐的"明星菜"了。
野生菌菇千層面
散發著野生菌類特有芬芳的牛肝菌配上酸甜西紅柿奶油醬,這道素食開胃菜非常適合寶貝吃哦,特別是愛吃肉的寶貝絕不要錯過!
山羊乳酪水餃配芝麻菜
全手工家庭制水餃很值得一試,廚房裡的人們都可以參與進來,就連新手也可以從中得到樂趣。布朗黃油松子醬則是義大利水餃的不二搭配。
義大利香蒜綠醬細面
將食材細細研杵,得到細膩的香蒜醬,配上細面,意式地道美味,哄哄吃膩中國菜的寶貝吧,效果妥妥的!
番茄肉末通心麵
節日里如果缺少了傳統的義大利麵食簡直稱不上節日,它可以在感恩節的火雞大餐之前作為前菜,也可以在復活節的開胃菜後作為主食。番茄肉末通心麵就是這樣一個選擇。
辣味番茄橄欖義大利粉
義大利粉配上甜番茄,咸鮮橄欖,這是一道散發出耀眼光芒的味道的意麵啊,亮瞎眼有木有!
整體來看不管是哪種義大利面都都切勿攪拌面條或用湯匙來吃,如果不是條形的面,吃起來就方便多了,直接用叉腹舀起就可以了
『陸』 如何吃義大利面
標准吃意麵的方法:
用叉子挑起3-4根意麵,用叉尖點在勺子里慢慢旋轉叉子,捲成一口的分量,就可以干凈的塞在嘴裡了,再也不用擔心吃面衣服被弄臟了!
關鍵是卷的分量能不能一口吃進去。外國人認為,一口吃進去剛剛好。吃不進去,放在盤子里是不禮貌的。
湯匙雖然是輔助的,而且這樣做也是合乎禮儀的。但是據義大利人說,他們認為餐匙一般是給孩子和外國人用的,真正吃意麵的專家應該是只用叉子。
高級老饕的地道吃法:
用右手拿叉子,挑起3-4根意麵,藉助碗或盤內壁將意麵繞在叉子上,吃的時候不可以發出聲音,而是應該一口將面放入嘴裡。
義大利面(Pasta),也被稱為意粉,是西餐正餐中最接近中國人飲食習慣的面點。義大利面條有很多種類,每種都有自己的名稱,長短有差,其空心的種類被部分漢語使用者稱為通心粉。
關於義大利面條的起源,有說是源自古羅馬,也有的說是由馬可·波羅從中國經由西西里島傳至整個歐洲的講法。 作為義大利面的法定原料,杜蘭小麥是最硬質的小麥品種,具有高密度、高蛋白質、高筋度等特點,其製成的義大利面通體呈黃色,耐煮、口感好。
義大利面根據種類形狀也各不相同,除了普通的直身粉外還有螺絲型的、彎管型的、蝴蝶型的、空心型,貝殼型的林林總總數千種。
『柒』 澳大利亞的飲食習慣
澳大利亞人的食物應該是世界上最豐富多樣的. 肉,蛋,禽,海鮮,蔬菜和四季時令水果應有盡有. 幾乎全部是自產自銷, 很少依賴進口, 而且品質優良, 其中牛肉, 海鮮, 水果還遠銷世界各地以往澳大利亞傳統的飲食文化以英格蘭,愛爾蘭為主. 50年代隨著大量歐洲移民的湧入, 也帶來了飲食文化的多樣化. 義大利,希臘,法國,西班牙,土耳其,阿拉伯等各地菜餚,食品相繼在澳洲各地落戶生根, 它不僅滿足了各地移民的需要, 也給那裡的英國後裔帶來了新的口味。
談到飲食文化, 最值得一提的是亞洲食品在澳洲的興盛. 如同世界各地一樣亞洲食品的主流是中國餐. 從19世紀50年代淘金潮開始, 華工就已經把中餐帶進澳大利亞. 當時的許多小城鎮都可以找到中餐館.20世紀初, 糖醋排骨, 黑椒牛柳, 咕老肉, 杏仁雞丁就已經成為風行一時的異國情調菜餚. 現在你可以在澳洲任何一個小城鎮里看到中式餐館. 在大城市裡的唐人街,中餐館,酒樓更是鱗次櫛比, 枚不勝舉.據說在各國風味餐館中中餐的數目是最多的。
隨著70年代後期越南難民的湧入, 一種價格低廉的越南菜悄悄流傳開來, 其中最膾炙人口的就是特別牛肉粉, 這幾乎成了越南食品的象徵, 然後沒過多久越南風味酒杯咸,辣,甜的泰國菜所取代. 泰國餐館就像當年的法國餐館一樣迅速遍及各個城區, 並風行了10年. 現在最為流行的亞洲餐依次為中餐, 泰餐, 日餐, 韓餐, 越餐和馬來餐。
澳大利亞的一些著名餐館, 20年前是法國菜, 現在卻呈現多元化特色. 許多菜兼收並蓄, 互相借鑒, 形成新派的法餐,澳餐和意餐。
90年代以後澳洲的家常菜中最普遍的是什麼呢? 澆汁義大利面加蔬菜沙拉加泡沫咖啡!
現在澳洲人發現, 在澳大利亞這塊廣袤的土地上可以種植各種任何在其他國出產的東西, 所以他們學會了各種烹調技術和在飲食上有了創新意識, 也能夠是豐富的物產物盡其用. 澳洲人終於可以說: 世界已經在我的舌尖上!
『捌』 義大利面和牛排分別怎麼做呢
一般的義大利面所屬菜系:義大利餐麵包甜點原料:西紅柿3個、洋蔥半個、黃油10克、羅勒(可以不放)、黑胡椒、鹽、糖、雞精、義大利面、香菇、火腿、青椒做法:1在鍋中用文火融化黃油後,開大火,放入洋蔥碎,炒出香味後,倒入西紅柿丁翻炒。2出湯後加入羅勒、黑胡椒、鹽、少許糖和雞精,不停攪拌,大火將湯收干成醬。3鍋中倒入清水加熱,待水開後放入少許鹽,再按義大利麵包裝袋上的提示時間煮熟,過一下冷水,控干水份,在面中倒入少許食用油攪拌,以免沾粘。4起鍋,倒入少許油,待油七分熱的時候,放入香菇、火腿和青椒炒出香味後,倒入剛才炒好的西紅柿醬和義大利面,在鍋中攪拌翻炒均勻,面也就好啦。淡菜青豆斜管面:材料:水管面(penne)100g淡菜3個、青豆適量番茄丁少許、碎洋蔥少許、碎大蒜少許、白酒少許、鹽少許、胡椒少許。作法:1. 取一深鍋煮水至滾沸,加1匙鹽,放入面煮至八分熟後撈起,拌點橄欖油備用。2. 熱鍋爆香洋蔥、碎大蒜,放入淡菜、白酒及青豆拌炒,再加入作法1的面拌炒,最後放鹽、胡椒調味即可裝盤。3. 在裝盤的面上灑上番茄丁即可。秘訣:炒淡菜時加點白酒會比較沒腥味;淡菜和九孔(小鮑魚)的不同在於前者是兩個殼,後者只有一個殼。番茄乳酪寬板面材料:寬板面80g、小番茄7~8隻、莫札雷拉起司50g、碎大蒜少許,、洋蔥少許、橄欖油適量、俄力岡香料少許、鹽少許、胡椒少許。作法:1. 莫札雷拉起司切小丁備用。2. 取一深鍋煮水至滾沸,加1匙鹽,放入面煮至八分熟後撈起,拌點橄欖油備用。3. 取一平底鍋,加入適量的橄欖油爆香碎洋蔥及碎大蒜,放入小番茄後轉小火熬煮4~5分鍾。4. 續加入作法2的面於鍋中拌炒,等面收干湯汁後,放入鹽、胡椒調味,再馬上放入作法1的起司丁起鍋裝盤,最後灑上俄力岡香料即可。秘訣:在做法3熬煮番茄時,番茄不用先去皮,且要煮至番茄呈糊開了的狀態,甜味才會出來,熬煮過程中若太幹了,要視情況倒入些許的水。野菇燴義大利面材料:義大利面100g、義大利野菇(morel)3朵、鴻喜菇1小撮、番茄半隻、碎洋蔥少許、碎大蒜少許、橄欖油適量、鹽少許、胡椒少許。作法:1. 取一深鍋煮水至滾沸,加1匙鹽,放入面煮至八分熟後撈起,拌點橄欖油備用。2. 番茄用熱水汆燙一下,去皮,切丁備用。3. 取一平底鍋,加入適量的橄欖油炒香碎洋蔥及碎大蒜,加入義大利野菇、鴻喜菇拌炒約3分鍾,再加入作法2的番茄丁及白酒翻炒一下。4. 續放入作法1的面於鍋中拌炒,最後加入鹽、胡椒調味即可裝盤。秘訣:義大利野菇(morel)價格很貴,而且須於進口商處才買的到,所以可另外選擇自己喜歡吃的菌菇類來替代,多放幾種都可以。鄉村肉醬千層面材料A:千層麵皮5片、新鮮番茄1公斤、碎洋蔥30g、碎大蒜30g、九層塔末30g、莫札雷拉起司絲適量、帕馬善起司絲適量。材料B:牛絞肉半公斤、紅蘿卜半條、洋蔥半隻、美芹1支、迷迭香少許、百里香少許、月桂葉少許、豆蔻粉適量、紅酒1杯。材料C:鮮奶1升、奶油200g、麵粉120g、鹽適量、碎巴西里香料少許、橄欖油適量、水適量。作法:1. 番茄用熱水汆燙後去皮,切小塊;起一油鍋炒香碎洋蔥、碎大蒜、九層塔末,再加入番茄丁,用小火熬煮30分鍾,做成番茄醬汁備用。2. 將紅蘿卜去皮,切碎;洋蔥切絲;美國芹切碎;起一油鍋炒香前三種蔬菜盛起備用。3. 取一中型鍋倒入適量的橄欖油,放入牛絞肉拌炒約3分鍾,倒入作法2的蔬菜炒一下,再加入3大匙作法1的番茄醬及紅酒和適量的水,用小火熬煮1小時,作成肉醬備用。4. 另取一深鍋,放入奶油熱鍋溶化後,加入麵粉、鹽、豆蔻粉拌炒至化開後,再倒入用微波加熱至八分熱的鮮奶,一起攪拌至呈糊狀,作成白奶油醬(BeChAmel sAuCe)備用。5. 取一深鍋煮水至滾沸,加1匙鹽,將麵皮放入煮至八分熟後撈起,拌點橄欖油備用。6. 取一烤盤刷上一層薄薄的奶油後,依序放上一層麵皮、一層作法3的肉醬、一層作法1的番茄醬、一層作法4的白奶油醬及灑上少許的帕馬善起司絲和莫札雷拉起司絲,重復前述作法共5次,再放入上火200℃、下火220℃的烤箱中烤約20~25分鍾,表面呈金黃色即可。秘訣:作肉醬時所倒入適量的水可以高湯替代,且用量的多寡依實際的火力去增減。要判斷千層面是否已烤熟了,可用一支竹簽插入千層面中5秒後拉出,將竹簽放至手腕處若有感覺到熱熱的即表示熟了。番茄臘味通心麵材料:A.醬汁:新鮮番茄200克、橄欖油3湯匙、洋蔥100克、蒜泥1茶匙。B.通心麵100克、雞胸肉150克、鮮奶油少許、辣椒粉少許、胡椒鹽少許、起司粉少許、迷迭香少許、披薩起司少許、松子適量。C.九層塔少許、蒜泥少許、橄欖油少許。作法:1. 新鮮番茄洗凈,用熱水稍微汆燙一下後去皮並切碎,再放入果汁機內打成泥狀備用。2. 洋蔥洗凈,切碎,與蒜泥一起放入炒鍋,用橄欖油炒至洋蔥呈金黃色後,將作法1的番茄泥倒入,煮約10分鍾即為醬汁。3. 雞胸肉洗凈,用胡椒鹽、迷迭香稍微腌一下,入油鍋煎至肉成金黃色即可取出,淋上少許作法2的醬汁,加少許披薩起司後,放入烤箱烤至起司溶化即可取出備用。4. 將材料C全部放入果汁機中打成青醬備用。5. 取一深鍋,將水先煮開後,放入通心麵煮至七分熟即撈出,加少許橄欖油以每隔2~5分鍾拌一次的方式拌勻,直至面涼後,再以熱水稍微汆燙一下。6. 加入作法2的醬汁於作法5的面中,再依序加入鮮奶油、辣椒粉、胡椒鹽、起司粉拌勻即可裝盤,放上作法3的雞胸肉,最後淋少許作法4的青醬及少許松子即可。開陽蝦米菠菜面開陽蝦米菠菜面材料:A.醬汁:新鮮番茄200克、橄欖油3湯匙、洋蔥100克、蒜泥1茶匙。B.蝦米50克、菠菜3~4葉、義大利面100克、水1杯、白酒1/3杯、橄欖油3湯匙、蒜泥1茶匙、豆瓣醬1湯匙、起司粉少許,胡椒鹽少許。作法:1. 新鮮番茄洗凈,用熱水稍微汆燙一下後去皮並切碎,再放入果汁機內打至成泥狀備用。2. 洋蔥洗凈,切碎,與蒜泥一起放入炒鍋,用橄欖油炒至洋蔥呈金黃色後,將作法1的番茄泥倒入,煮10分鍾即成醬汁備用。3. 菠菜洗凈,瀝干水分;蝦米洗凈,以冷水泡5分鍾至軟後取出瀝干水分,再與水、白酒一起放入鍋中煮至蝦米完全變白後,再取出瀝干備用。4. 用熱水將面稍微燙一下,即取出瀝干水分備用。5. 取一煎盤,放橄欖油、蒜泥、豆瓣醬與作法3的蝦米以中火一起炒約1分鍾,至蝦米完全收干汁,加入白酒(適量)、作法2的醬汁、作法3的菠菜及作法4的面,再炒2分鍾後加起司粉、胡椒鹽拌勻即可。======================================================現在市面和酒店通常可以吃到的牛排有4種:t骨牛排(美國產),西冷牛排(澳大利亞產),肉眼牛排(美國,澳大利亞產),日本牛排(日本,澳大利亞產)。 以上4種都屬於口感比較好的牛排,國產的牛排沒有辦法和進口的比口感平均價格都比較昂貴,一塊200克都需要80圓以上。 做牛排所需調料:鹽,白鬍椒粉,黑胡椒粉,bbq牛排汁。 製作方法 1.買回來的牛排一般都冰凍的,所以先放微波爐解凍。 2.解凍好的牛排千萬不好洗,一般牛排都會很乾凈的,把牛排2面均勻的撒上鹽和胡椒粉,注意不要太多。 3.准備好個平底鍋,最好平底鐵鍋,不平的千萬不要用。。。。鍋燒熱,加點油,不要多,把牛排平放在鍋中,之後就不要動了,家裡用煤氣的一般中火(第一次做一定要中火),熟悉了可以該大火!牛排在鍋中平均2分鍾換一面,沒有事千萬不要用什麼鍋鏟去壓,那樣汁水會流失,每2分鍾換次面,10分鍾就可以達到6-7成熟,如果接受不了,需要全熟,可以延長4到5分鍾。 4.裝盤,淋bbq汁。 牛排汁製作: 黑胡椒汁:bbq牛排汁加黑胡椒粉燒熱即成黑胡椒汁(酒店裡還黑胡椒碎)。 蘑菇汁:蘑菇切小片下鍋炒熟,然後加bbq牛排汁燒熱既可。 農家汁:上述的原料混合起來加bbq牛排汁就成。 裝飾: 1。西蘭花切小塊,胡蘿卜切和kfc薯條那樣的大小,要熱水燙下就可以了。 配菜: 1.超市有賣薯條,回來炸下在盤中做配菜,可以沾牛排汁吃(可以配番茄醬)。 2.配白米飯,牛排吃好配汁也很美味。 以上就是家裡做牛排的一些簡單的方法,很簡單,主要是看火候。 微波爐黑胡椒牛排做法 用料:牛排(約350克),紅椒1隻切絲,洋蔥半隻切絲,蒜茸1匙,青椒1隻切絲。 腌料:生抽2匙,辣醬油1匙,油2匙,胡椒粉少許,雞精少許。 調料:糖1匙,老抽1匙,鹽適量,水生粉少許,茄汁少許,蔥花,水少許,黑胡椒少許。 做法:1、牛排用腌料腌15分鍾。2、盤內下油2匙,微波高火2分鍾預熱,放入腌好的牛排,微波高火1分鍾,翻面,再加熱1分鍾,(可根據個人喜愛的生熟程度而加減時間)3、取一碗加油2匙,微波高火1分鍾,預熱,投入洋蔥絲,蒜茸,青椒絲,紅椒絲爆香,加入調料,微波高火2分鍾至滾,淋在牛排上即可。
『玖』 澳洲食譜有哪些 澳大利亞食譜
澳大利亞人的食物應該是世界上最豐富多樣的. 肉,蛋,禽,海鮮,蔬菜和四季時令水果應有盡有. 幾乎全部是自產自銷, 很少依賴進口, 而且品質優良, 其中牛肉, 海鮮, 水果還遠銷世界各地以往澳大利亞傳統的飲食文化以英格蘭,愛爾蘭為主. 50年代隨著大量歐洲移民的湧入, 也帶來了飲食文化的多樣化. 義大利,希臘,法國,西班牙,土耳其,阿拉伯等各地菜餚,食品相繼在澳洲各地落戶生根, 它不僅滿足了各地移民的需要, 也給那裡的英國後裔帶來了新的口味。
談到飲食文化, 最值得一提的是亞洲食品在澳洲的興盛. 如同世界各地一樣亞洲食品的主流是中國餐. 從19世紀50年代淘金潮開始, 華工就已經把中餐帶進澳大利亞. 當時的許多小城鎮都可以找到中餐館.20世紀初, 糖醋排骨, 黑椒牛柳, 咕老肉, 杏仁雞丁就已經成為風行一時的異國情調菜餚. 現在你可以在澳洲任何一個小城鎮里看到中式餐館. 在大城市裡的唐人街,中餐館,酒樓更是鱗次櫛比, 枚不勝舉.據說在各國風味餐館中中餐的數目是最多的。
隨著70年代後期越南難民的湧入, 一種價格低廉的越南菜悄悄流傳開來, 其中最膾炙人口的就是特別牛肉粉, 這幾乎成了越南食品的象徵, 然後沒過多久越南風味酒杯咸,辣,甜的泰國菜所取代. 泰國餐館就像當年的法國餐館一樣迅速遍及各個城區, 並風行了10年. 現在最為流行的亞洲餐依次為中餐, 泰餐, 日餐, 韓餐, 越餐和馬來餐。
澳大利亞的一些著名餐館, 20年前是法國菜, 現在卻呈現多元化特色. 許多菜兼收並蓄, 互相借鑒, 形成新派的法餐,澳餐和意餐。
90年代以後澳洲的家常菜中最普遍的是什麼呢? 澆汁義大利面加蔬菜沙拉加泡沫咖啡!
現在澳洲人發現, 在澳大利亞這塊廣袤的土地上可以種植各種任何在其他國出產的東西, 所以他們學會了各種烹調技術和在飲食上有了創新意識, 也能夠是豐富的物產物盡其用. 澳洲人終於可以說: 世界已經在我的舌尖上!
『拾』 澳大利亞的美食
澳洲的十大美食,到過必吃!
每到一個地方,都應該好好的品嘗當地的特色食物!在澳洲,不乏新鮮的食材,豐盛的品種,悅洋海外整理了澳洲的幾大特色美食,去到澳洲的你們一定要嘗嘗!
澳洲帝王蟹
澳洲帝王蟹,素有「蟹中之王」的美譽,江湖上都是它的傳說,它個頭大,肉還多,肉質鮮美異常,特別簡單的烹飪手法就可以將它的美味發揮到極致。對於小編來說,完美的帝王蟹,就是貴了點,每斤帝王蟹價格在400到600元之間,一隻帝王蟹的體重在3到4公斤,甚至更重,所以,一隻帝王蟹,最便宜的也要2400百人民幣,聽到了肉疼的聲音,不過一群好友,還是可以分享一下!
澳洲龍蝦
澳洲龍蝦在世界上也頗有名氣。來到澳洲,可以選一個晴朗的好天氣,去海邊的精美的海鮮餐廳,享用一頓美味絕倫的龍蝦大餐。新鮮和美味絕對是超值的享受。龍蝦的價格比帝王蟹要便宜些,超市每斤大概225人民幣,比較適合大眾了。
袋鼠肉
袋鼠肉是澳大利亞獨有的特色美食,味道和牛肉很接近,但沒有牛肉嫩。在澳洲吃袋鼠肉是合法的,而且澳洲政府還鼓勵吃,實在是因為袋鼠太多了。
牡蠣
牡蠣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生蚝啦,澳大利亞的牡蠣又大又干凈,價格便宜。既可以生吃,也可以蒸著吃,相信大家都非常會做的啦!生蚝有細膩肌膚、美容養顏、降血壓、滋陰養血等多種功效,喜歡的可以多買點!
澳洲鮑魚
澳洲鮑魚也是非常的有名了。澳洲鮑魚主要有黑唇鮑、綠唇鮑、羅氏鮑等品種,尤其是黑唇鮑、綠唇鮑,在澳洲是非常的常見了。澳洲鮑魚的主要特點就是體積大,肉厚,而且營養價值也非常的高。
澳洲牛排
澳洲除了海鮮外,牛肉更是聲名遠播!特別是澳洲牛排,在國內買可貴了!做牛排的牛肉,精選牛的上乘部位,烹飪的牛排外焦里嫩,輕輕一口下去,汁水溢出,鮮香可口……高質量的牛肉在澳洲可以說是大街小巷裡都有,價格比較平價,是常見的食物!
鱷魚肉
如果你要去北領地地區,一定要去名迪海灘的特色夜市,在這里能品嘗到澳洲獨特的野味——鱷魚肉。要去就去好地方,悅洋海外推薦大家去愛麗斯泉的「陸上牛排屋」,在澳洲內地風景中來一份鱷魚肉,非常鮮美。
炸魚薯條
澳洲人對炸魚薯條的熱愛已經到了狂熱的程度,已經將它作為正餐了。炸魚薯條起源於英國,被英國人帶來了澳洲,然後澳洲人民就愛上了這道美食,經過多年的發展,澳洲的炸魚薯條已經成為一大特色,鮮美的魚肉外殼炸的酥酥脆脆,內里又十分軟嫩,配上薯條,無論是擠上檸檬汁,還是配上各種醬料都令人回味。
肉派
肉派就是一種「酥皮餡餅」。肉派對於澳洲的飲食和文化有著深刻的意義,澳洲每年都會舉辦最棒的肉派大獎。它表皮酥脆,餡料多樣,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澳洲人民做不出來的餡料。
萊明頓蛋糕
萊明頓蛋糕被稱為「澳大利亞國家蛋糕」。四四方方小小一塊,色彩搭配很漂亮,有人說它小巧精緻神似寶石,稱呼它為「可以吃的珠寶」。它是昆士蘭的傳統點心,一般在超市和麵包店都可以買到,做飯後甜點非常合適。
無論你是旅遊,還是新移民到澳洲,這些美食真的不能錯過,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澳洲的資訊,關注悅洋海外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