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澳大利亞和中國的生活有哪些不同
澳洲的冬天,中國是夏天,正好相反;
澳洲房子朝北好;中國朝南好;
澳洲空氣新鮮;中國污染嚴重;
澳洲的食品管制嚴格,極少有食品安全的問題,中國食品安全時時有曝光;
澳洲人工昂貴;中國人工便宜;
澳洲人喜歡喝涼水冰水 ,中國人喜歡喝熱水開水;
澳洲人喜歡喝咖啡,中國喜歡喝茶;
澳洲幾乎沒有在夏天晴天時打陽傘出行的,中國很自然普遍;
澳洲家庭洗碗機是廚房必備,中國是選配;
澳洲大部分人住在郊區的房子討厭高樓,中國的到處高樓大廈;
澳洲路上陌生人會向你打招呼,中國只有認識的人才打招呼;
澳洲家裡裝修很多都要DIY,中國全部包出去;
澳洲人幾乎沒有人在路上走時打傘遮陽,中國有專門的遮陽傘;
澳洲找對象雙方Happy是首要的,中國講究門當戶對,高富帥白富美
澳洲稱呼上司直呼其名,中國稱呼上司叫這個總那個長的;
澳洲孩子帶眼鏡的少,中國大部分孩子都帶眼鏡;
澳洲不結婚但住在一起的男女政府也承認;中國只承認領了結婚證的夫婦;
澳洲的老人對隔代少有全職幫助甚至替代撫養的,中國對隔代幫助撫養似乎成了普遍現象;
❷ 中國和澳大利亞有什麼區別
人口多的國家和人口少國家的區別
緯度不同的區別
語言不同的區別
民族不同的區別
傳統不同的區別
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區別
約960萬領土和約770萬領土的區別
非島國和島國的區別(澳大利亞已經不能算一個洲了,逐年減少)
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和理事國的區別
❸ 澳大利亞與中國各方面的差異
1,交通。
就連悉尼和墨爾本都有很大差異,別說和中國了。
墨爾本有有軌電車,主要公共交通是有軌電車,BUS,火車。市內的火車就是地鐵+輕軌,也是電力的。
悉尼沒有電車。
墨爾本和悉尼的車票制度也完全不一樣,一言難盡。最好還是你決定了去哪個城市再和你細說。
2,餐飲。
澳洲當然是以西餐為主,鬼佬的東西沒什麼吃的,基本就是漢堡,牛排,Pasta等等。也有很多其他國家的餐點,比如印度,中國,義大利,希臘,越南,泰國等等。
中餐主要以粵菜和川菜為主,其他菜系比較少,小吃也比較少,但在一些華人多的區還是能吃到的。
3,作息時間
澳洲是雙休日制度,雙休日除了特殊行業,或者有部分值班的,其他都是休息。
上班時間不一定,上學授課類最早是9點,最晚是5點最後一課,6點結束。研究類就隨意了,都是自己去lab。
4,日常對話
當然是英語,華人店以粵語,普通話為主。
5,生活習俗
這個不知道你想知道什麼方面的習俗。
6,特殊節假日
從1月1日開始主要就是元旦,復活節,勞動節,女王生日,建軍節,聖誕節。這些節日都是公共假日。
7,天氣
墨爾本天氣多變,夏天會冷,冬天也會熱。冬天最冷不會低於5度,夏天熱的會有30多度。
8,上課方式
授課類是Lecture和Tutorial的形式。
Lecture就是在大教室,幾百個人上課,教授在前面講,通常是2小時,有些科目也會分為2個1小時。
Tutorial就是輔導課,開學的時候要注冊好你輔導課的時間,輔導課是一定要上的,從結業角度講比Lecture更重要,因為平時打分,作業都是在Tutorial里,Tutorial一般20個人,主要講習題或者一些case。
❹ 澳大利亞是一個環海國家,為什麼在澳大利亞還有大面積的沙子和石頭
由於南回歸線在澳大利亞中部地區穿過,所以澳大利亞的中西部地區常年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加上澳大利亞西部西澳大利亞寒流的降溫減濕作用,使得澳大利亞中西部廣大地區形成了熱帶沙漠氣候,地表自然帶為熱帶荒漠帶。
❺ 沙烏地阿拉伯為什麼要從澳大利亞進口沙子
沙子是不同的,我不知到你說進口的沙子是什麼種類的,所以不能說上什麼,
❻ 為什麼中國從澳洲進口那麼多的鐵礦砂主要是做什麼用
主要就是為了冶煉鋼鐵,因為中國的原材料已經比較越來越少不能滿足國內的需要。
❼ 澳大利亞與中國氣候方面的主要差異和澳大利亞的人文知識
【農牧業】澳大利亞農牧業很發達,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2004/2005年度,農牧業產值達231 .68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8%;農牧業用地4.4億公頃,佔全國土地面積的57%。2004年農牧業就業人數34.6萬人。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油籽、棉花、蔗糖和水果。
【服務業】服務業是澳大力亞經濟最重要和發展最快的部門,2004/2005年度,服務業產值5954.46億澳元,佔澳國內生產總值的65.3%,就業人數699萬人,佔全部就業人數的74%。服務業中產值最高的行業是房地產及商務服務業、金融保險業,分別占服務業總產值的10.3%和8%。1997-1998年度至2002-2003年度的5年間,服務業實際增長22%,其中房地產及商務服務業增速最快,分別比5年前實際增長31%,年均增長率為6%。其次是通訊服務業,實際增長29%,年均增長率為6%。增長最慢的行業是教育,實際增長9%。
【對外貿易】澳大利亞對國際貿易依賴較大。2004/2005財年澳外貿總額3501.5億澳元,約佔GDP的42%,同比增長12.7%。貿易逆差為255億澳元,同比減少14億澳元。其中出口額1623.08億澳元,進口額1878.42億澳元。出口總額中,商品出口約佔76%,服務貿易出口占約24%。澳大利亞與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2004/2005年度,澳主要貿易夥伴依次為日本、中國、美國、韓國、紐西蘭、新加坡、英國、德國、中國台灣地區和泰國。
【自然資源】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石油和天然氣都很豐富,礦產資源至少有70餘種。其中,鉛、鎳、銀、鉭、鈾、鋅的已探明經濟儲量居世界首位。澳是世界上最大的鋁土、氧化鋁、鑽石、鉛、鉭生產國,黃金、鐵礦石、煤、鋰、錳礦石、鎳、銀、鈾、鋅等的產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時,澳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煙煤、鋁土、鉛、鑽石、鋅及精礦出口國,第二大氧化鋁、鐵礦石、鈾礦出口國,第三大鋁和黃金出口國。已探明的有經濟開采價值的礦產蘊藏量:鋁礬土約31億噸,鐵礦砂153億噸,煙煤5110億噸,褐煤4110億噸,鉛1720萬噸,鎳900萬噸,銀40600噸,鉭18000噸,鋅3400萬噸,鈾61萬噸,黃金4404噸。澳原油儲量2400億公升,天然氣儲量13600億立方米,液化石油氣儲量1740億公升。森林覆蓋面積占國土的20%,天然森林面積約1.55億公頃(三分之二為桉樹),用材林面積122萬公頃。澳漁業資源豐富,捕魚區面積比國土面積還多16%,是世界上第三大捕魚區,有3000多種海水和淡水魚以及3000多種甲殼及軟體類水產品,其中已進行商業性捕撈的約600種。澳最主要的水產品有對蝦、龍蝦、鮑魚、金槍魚、扇貝、蚝、牡蠣等。
【旅遊業】旅遊業是澳大力亞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2002/2003年度,旅遊業產值達320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 4.2%。近10年來,海外遊客來澳人數總體呈上升趨勢,但仍只佔澳旅遊業產值的約四分之一,國內遊客仍是旅遊業的主導。2003年度,澳接待海外遊客474.59萬人次,收入167億澳元,約佔澳出口收入的11%。澳旅遊資源豐富,著名的旅遊城市和景點有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阿德雷德、珀斯、大堡礁、黃金海岸和達爾文等。
【馳名特產】澳大利亞特產包括澳寶(Opal, 澳大利亞特產寶石)、羊皮、牛皮、綿羊油、葡萄酒(紅酒和白酒)、動物玩具、原住民藝術作品、藝術畫作等。澳大利亞的商店一般都接受國際主要的信用卡。
科技文化與教育
【文化教育】
澳大利亞中小學及職業學院由各州或領地的教育部負責管理,聯邦政府撥款資助,大學則由聯邦政府統一管理。凡澳大利亞的公民和永久居民,均享受免費的中小學教育。澳大利亞很注重教育,全國有42所大學及230多所專科技術學院。這些大學和學院幾乎都是公立學校(私立大學只有兩家),教育體系各州略有差別,但都由聯邦政府控制管理,所以能保持平均也較高的教育質量。各學校的學歷文憑各州相互認可,澳大利亞的學歷資格被世界各國廣泛承認。
澳大利亞的教育具有世界一流的水準。這個人口前幾年才突破2000萬的國家,已先後有六位科學家獲得過諾貝爾獎。所有的澳大利亞學校教育都是根據個體的需要、能力與興趣而設,使得每個學生都得以發揮其個人各方面的潛能,並能運用於各行各業。
澳大利亞教育系統可分為五大部分,分別是(一)中小學;(二)由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TAFE)構成的職業培訓系統;(三)為海外學生提供英語課程的英語補習學校(ELICOS);(四)開設商業、飯店管理、航空駕駛等職業課程的私立學校; (五)大學。
澳大利亞的教育體制大致承襲英國的系統,小學6年(即1-6年級);中學6年(7-12年級,不分初中高中);專科2-3年;大學3年。依據科系的不同,其修業年限也有差異,例如:文、商、理科3年,工科4年,法律4年或5年,醫科6年。一般要進入專科以上學校進修者,必須完成12年教育。澳大利亞學生在12年級畢業後若想繼續進修,可以有兩種選擇:第一,以實務課程為主的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第二,具有學術理論性質的大學課程。申請資格以12年級的畢業會考成績為依據。
【宗 教】澳大利亞是一個宗教自由的國家,各種宗教信仰,包括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佛教等等在這個國家並存。根據2001年的人口普查,在澳大利亞存在的宗教信仰約100種之多。根據澳大利亞的平等機會法,任何人不會因是否有宗教信仰、或有何種宗教信仰而受到歧視。過去的二十年,澳大利亞信仰宗教的人數逐漸減少。2001年的普查數據顯示,25%左右的人沒有任何宗教信仰。聖公會教徒占總人口21%,羅馬天主教教徒佔27%,其它基督教教派佔21%,其他宗教信仰者佔6%。
盡管有宗教信仰自由,教會還是滲透到澳大利亞社會的各個角落,影響力很大。在澳大利亞各大小城鎮,雄偉的教堂建築多不勝數。澳大利亞三分之二的私立中小學是由羅馬天主教教會開辦的,由於富有的家庭喜歡把子女送往私立中小學,因此天主教或者教會學校對澳大利亞青少年一代有相當的影響力。
在平日生活中,教會既竭力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增加信眾,教會也盡力能幫助人們解決一些困難。找房子、尋工作、覓戀愛對象、訴心中煩惱、求車搬家、唱卡拉OK,跳舞娛樂、燒烤郊遊、湊夠打麻將的人數,都可以通過教會或者在教會認識的人來解決。從某程度來說,澳大利亞教會的不少功能,有點類似中國的居委會、工會、婦聯和街坊鄰居的作用。
對華人移民來說,教會往往是他們認識澳大利亞的途徑之一。即使沒有宗教信仰的人,教會也總是歡迎。華人的教會往往有廚房和吃飯的地方,活動時有很多志願人士幫廚,不少人還從家中帶來家常小菜或家鄉特產。禮拜後、查經前,大家熙熙攘攘的吃喝玩樂,說短論長。在禮拜天吃飽喝足之後,大家還組織各種娛樂活動。所以,到教堂走走,也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
【多元文化】澳大利亞是一個移民國家,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亞文化的必然特性。移民不僅讓澳大利亞維持人口增長,而且改善了人口老化。移民和多元文化為這個國家注入了活力。澳大利亞政府鼓勵不同種族或民族的居民,包括土著人,在家裡或公共場合象使用英語一樣地使用他們的母語,也鼓勵任何背景和任何民族的人們保留他們自己的文化。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和各州各領地的政府甚至提供各種援助和津貼,去獎勵發展多元文化的人士、團體和組織。
從主流文化角度而言,澳大利亞屬西方文化;它的生活方式與西歐和北美相似。澳大利亞的生活大多是輕松而友善的,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大都喜歡這里充滿機會的生活。
盡管澳大利亞常常被描繪成一個以農村為主的國家,事實上,佔主導地位的仍是市區的文化和大都會的生活方式,包括可以享受到的世界各地的美味佳餚。
澳大利亞人喜歡喝啤酒,閑暇時光尤其是周末,許多人喜歡聯朋約友到酒吧飲酒談天、欣賞音樂,或者到公園燒烤游樂。澳大利亞的城市都給人開闊的感覺,有很多開闊的公園和綠地點綴其間。澳大利亞絕大多數的公園是免費的,公園連圍牆也沒有,四面八方都是進出公園的小徑。便利的交通也可以毫不費力地將人們帶入城市近郊的國家公園。
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在大陸內部至西岸南回歸線附近,成因同所有熱帶沙漠一樣,常年受副高控制,沿岸西澳大利亞寒流有減濕的作用。
熱帶草原分布在熱帶沙漠外圍,成因是夏季受赤道低壓帶控制,冬季受副高控制,墨累達-令盆地是澳大利亞主要的混合農業區,像樣點的城市也就西北角的達爾文。
地中海氣候分布在西南角和東南角,成因夏季受副高控制,冬季受西風帶控制,分布面積小是陸地缺失的原因。
熱帶雨林,大分水嶺以東北段,常年受赤道低壓控制,高溫多雨,東澳大利亞暖流增溫增濕,延安有大堡礁。
亞熱帶濕潤性氣候(也可以簡單認為是亞熱帶季風),分布在大分水嶺以東中段。季風氣候的成因就不用說了吧。
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在大分水嶺以東南段,延伸到塔斯馬尼亞島,受西風帶影響,以及東澳大利亞暖流增溫增濕的作用。
總的看來,氣候帶呈半環狀分布。大分水嶺以東的亞熱帶濕潤氣候(布里斯班)、溫帶海洋性氣候(悉尼、堪培拉、墨爾本、霍巴特),以及東南部(阿德萊德)和西南部(珀斯)的地中海氣候比較適宜,也是澳大利亞人口、產業集中的區域。
❽ 新疆的沙漠和澳大利亞的沙漠類型及其成因是否相同,為什麼
主要原因有:
1:海陸位置。地處大陸中部,水汽較難到達。
2:洋流影響。西部是寒流,水汽乾燥寒冷,東部暖流,但是被大分水嶺阻擋,當這些暖濕氣流越過大分水嶺後變成乾熱空氣,加劇了乾旱程度。
3:地形因素。大分水嶺阻擋了大部分暖流水汽,導致暖濕氣流無法深入致中部。
❾ 澳大利亞四周都是海洋,為什麼沙漠面積那麼大
澳大利亞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等島嶼及海外領土組成,他的東邊挨著太平洋,西邊北邊,南邊上面又挨著印度洋,可是四邊都是海洋的澳大利亞內陸的沙漠地帶卻特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