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澳大利亞大陸是誰發現的,當地的原住民是什麼人
澳大利亞大陸是誰發現的,當地的原住民是什麼人?
(人類起源於非洲,遷徙到世界各地)
人類的起源具有單一源頭,最早是由達爾文在《人類的由來》一書中提出。他認為有機體具有共同的祖先,所有人類當然也具有共同祖先,最早的時候生活在非洲。這個假說直到上世紀80年代還屬於推測性質,經過科學家們對線粒體DNA的研究,再加上發掘的古代標本證據,最終獲得確切證實,人類單一起源假說已成為描述現代人類起源與遷徙最廣泛接受的模型。
當然線粒體夏娃並不代表那個時代就只有她一個女性,只有她的線粒體基因遺傳到了現在而已。線粒體夏娃和Y染色體亞當按照推理是必然存在的,而他們生存的年代則是通過追蹤線粒體和Y染色體計算出來的,所以具有不確定性,有多種版本的數據。澳大利亞原住民最近共同祖先的證實,再一次為人類單一來源假說增添了可信的證據。
❷ 澳洲大陸是什麼時候發現的
這一塊我上過,是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發現的。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從此這塊地方就屬於應該了,英國人首先把澳大利亞作為一個流放囚犯的地方。最後澳大利亞的六個殖民地一起成立了澳大利亞聯邦,這才慢慢變成現在的澳大利亞。
❸ 誰發現澳大利亞
庫克於1728年在英國誕生。青年時期曾在運煤船上工作,後來在英國皇家海軍服役(1756—1763);在海軍服役期間,他曾奉命對北美的聖勞倫斯河,紐芬蘭等地進行過很多沿岸勘測工作,並在這些艱苦的工作中鑄造了他頑強的意志。他繪制了很多地區的海岸線圖,並對北美大陸東海岸很多地區作了精細的考察,這些出色的成績使他獲得了「卓越的海圖繪制家」的聲譽。
尋找南方大陸
庫克成長的年代,正是西方探險高潮迭起的時期。當時有一種理論認為:北半球大陸較多,從平衡地球重量的角度來看,南半球也應有一塊大的陸地。否則地球由於失去均衡,自轉便必然出現左右搖晃的現象,而事實上地球自轉一直很穩定。由此可以猜想:一定存在一塊南方大陸。另一種理論則更進一步地發揮了這個猜想,認為在以南極為中心的地區,還有一塊更大的土地。英國政府為了趕在別國之前搶先發現和佔領這塊大陸,擴大英帝國主義版圖,便選派庫克出海遠航,尋找這個帶有神奇色彩的南方大陸。
1768年8月25日,庫克乘坐遠航船「努力」號從英國起航。這艘船重達386噸,是曾經在北海上使用過4年的運煤船。因而,「努力」號稍顯陳舊,裝備也不令人滿意,庫克沒有計較這些,仍對此次遠航充滿了信心。「努力」號通過普利茅斯海灣和英吉利海峽駛向大西洋。他們在馬德拉群島稍作停泊後,隨即駛向南美洲,穿過合恩角,最後抵達塔希提島。但這已經是他們從英國出發後11個月的事情了。
他們抵達塔希提島時,正是1769年的夏季。這里陽光強烈,萬里晴空,馬塔維海灣水平如鏡,這正是進行科學勘測的黃金時節。一天,天空中出現了極為難得的金星凌日,整個探險隊都沸騰起來,隊員們都競相去觀看這一稀罕的天象。岸上一群英國科學家正簇擁著兩台臨時天文望遠鏡進行天文觀測,以計算日地距離;而一些海軍官員也上來湊熱鬧,七手八腳地幫著移動望遠鏡。而此時的船長庫克關心的卻是另一件事。
臨行前,海軍部曾給他指示,要他完成這次天文觀測後,不失時機地起航去執行一項密封下達給他的更為重要的使命。他望了一眼沸騰的人群,默默地走進船艙,打開了密封文件,一行清晰的文字便立即進入了他的眼睛:「鑒於在沃利斯上校最近發現的一塊土地以南還可能存在一個大陸……你應一直向南航行到南緯40°,以找到這塊大陸……如在此次航行中未能發現該大陸,你應繼續向西搜索。」庫克看完後,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之中。
1769年7月13日,科學家們終於結束了對金星的觀測,庫克便立即下命起航向南駛去。他們花了一個月時間通過了一群島嶼,這些島嶼間水面很窄,「努力」號不得不繞來繞去,費了一個多月時間。庫克把這一群島命名為社會群島。盡管繞過了社會群島,然而南方大陸依然蹤影全無,庫克不禁暗暗著急起來。「努力」號船上有個僧侶對這一帶海域很熟悉,但問起南方大陸時,他依然是一無所知。8月上旬一過,天氣開始變冷了,「努力」號繼續向南航行。到了11月初,「努力」號已通過了南緯40°,然而南方大陸仍然是毫無蹤影。這時天氣越來越壞,海上風浪也愈來愈大,這對「努力」號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庫克心裡很清楚:如果繼續南行,後果將不堪設想。於是他下令改為向西航行。
又過了一個月,他們看到洋面上漂浮著海草和木頭,海鳥也成群地在天空中飛翔,顯然他們前面即將出現一片陸地。庫克根據地理位置很快判斷出,這就是荷蘭探險家在一個世紀前發現的紐西蘭。
發現澳大利亞令庫克感到極為失望的是:整個航行過程中,始終未找到南方大陸。他自己也開始漸漸懷疑起這個南方大陸的存在性了。庫克不像哥倫布那樣愛好想像,他更多地相信探險的結果而不是過程。他想向東航行,從南太平洋回英國,以證實這個長期紛爭不休的南方大陸純屬烏有。但當時南半球冬季即將降臨,手下的海員也希望返航回家,庫克權衡再三,還是決定返航。在返航中,庫克又有了新的想法,他知道他們將很快遇到澳大利亞這個未經繪制的大陸。他很想先去澳大利亞看看這塊陸地的情況,因為當時還沒有一個歐洲人看到過澳大利亞的東海岸。
19天之後,海平線上隱約露出了陸地的陰影。船員們頓時激動起來,因為他們又來到了一塊新的大陸。為了找到一個好的海灣停泊「努力」號船,庫克下令繼續沿澳大利亞海岸向北航行。他們欣喜地看到陸上翠色喜人,顯然這個新大陸是一塊富饒的土地,而並不像荷蘭人所說的那樣荒涼。1770年4月28日,探險隊終於找見了一個風平浪靜的海灣,「努力」號便在這里停泊下來。他們在這里發現了許多鱺魚,庫克於是給它取名為鱺魚灣。後來又更名為植物灣,因為在這里他們採集了大量的植物標本。
在植物灣,庫克每天在海岸上升起英國國旗,以此表明這個地區歸英國所有,後來他又宣布整個澳大利亞東海岸為英國所有。為了紀念「努力」號第一次抵達澳大利亞大陸,他把這天的日期刻在了一棵橡膠樹上。在沿澳大利亞東海岸的航行中,庫克認真地描繪了海岸線圖。在海岸線圖中,很明顯他已經注意到了悉尼這個優良港灣,可是由於時間太緊,他來不及仔細考察,便匆匆而過了。
到了5月下旬,「努力」號來到了太平洋上最大的暗礁區——大堡礁。這里的暗礁星羅棋布,隨處可見淺灘和刀山似的珊瑚群——這個暗礁區沿著澳大利亞東北部的昆士蘭熱帶海岸延伸了1600多千米。「努力」號進入這片暗礁區後,其厄運就在所難免了。不久以後,「努力」號終於在一個巨大的珊瑚礁上擱淺了。庫克想盡了一切辦法,避開這個暗礁,然而由於周圍暗礁分布太多,根本無法迴旋,故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努力」號撞在了暗礁上。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庫克下令扔掉船上的一些不很必要的物件:大量的陳舊槍炮、壓艙的鐵塊、石頭和腐敗食物被拋進了海里,然而卻是無濟於事。接著更麻煩的事情接踵而至,海水開始退潮,船更重重地壓在危險的珊瑚礁上,如果再這樣下去,船很可能破裂。
等到海水漲潮時,海潮一股股地沖擊著船的左舷,整個船身開始傾斜起來。忽然船艙裂開了一個口子,海水從口子里鑽了進來,情況十分危急,庫克下令開始兩部抽水機來抽水,可很快漏進船艙的水便開始漫過抽水機。就在這緊急關頭,庫克孤注一擲,命令船員合力起錨,擺脫困境。
過了一個多小時,船體終於浮了起來,水也不再漏進船艙里了,這使庫克和其他船員既感興奮又感意外:原來起錨時因為用力過猛,錨索竟勾起了一塊珊瑚石,它像一個塞子一樣堵住了船上的破洞。庫克長長地舒了口氣,他趕緊下令讓「努力」號靠岸。
在一個河口,船員們對「努力」號進行了修理。庫克見這個河口條件很好,綠草成茵,野獸成群,河中游魚歷歷可觀,於是下令就地休整。他們在這里過得很愉快,白天上岸打獵,下海捕魚;晚上便享受這山珍海味。這里的植物種類繁多,他們採集了很多標本,而且也發現了許多珍奇的動物。
在這個河口,探險隊整整度過了7個星期。8月6日,「努力」號整修完畢,又開始出海航行了。這次庫克吸取了教訓,小心謹慎地避開了道道暗礁;終於在1770年8月21日,他們抵達了澳大利亞的北端約克角。庫克高超的船海技術在這里得到了出色的發揮。約克角已很接近東南亞了,庫克決定由這里通過托里斯海峽到東印度群島去。很快他們便抵達了荷屬港口巴塔維亞(印尼首都雅加達)。
庫克下令再次整修「努力」號,「努力」號經過兩年多的遠航,損壞很多。然而船員們很不適應這里潮熱的氣候,一場瘟疫在船員中流行起來,一下子便死去了73人。庫克悲痛不已,趕快下令返航回國。1771年7月13日,「努力」號經過了3年的遠航終於回到了英國。這次航海,他們給世界地圖增加了8000多千米的海岸線,這個成績是偉大的。
後來在一次探險中,庫克與土著居民發生沖突。被其殺死。庫克的死訊傳到英國時,舉國上下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英王喬治三世則失聲慟哭,為失去這樣一位曾為大英帝國立下汗馬功勞的偉大探險家而悲痛不已。庫克,這位傑出的探險家以他輝煌的業績永垂青史。
澳大利亞
❹ 澳大利亞是誰發現的澳大利亞是哪個國家的
澳大利亞一詞,意即「南方大陸」,歐洲人在17世紀初葉發現這塊大陸時,誤以為是一塊直通南極的陸地,故取名「澳大利亞」。Australia 即由拉丁文 terraaustralis 變化而來(如果你還記得歷史課本的話,南方古猿也是這個詞源)。
有記載的,歷史上第一個到澳大利亞本土的白人,是葡萄牙人曼德撒,他曾於1521-32年在澳大利亞大陸東部探險。
一些人認為,中國人遠在歐洲人抵達之前就發現了澳大利亞,1432年中國明朝的鄭和率船隊下西洋時,到達了北方地區的達爾文港。但是,由於鄭和船隊的歷史記載已經被毀,無法得到確認。
❺ 澳大利亞怎麼來的
❻ 是誰首先發現澳大利亞,其過程怎麼樣
澳大利亞一詞,原意是「南方大陸」,來自拉丁文 terra australis (南方的土地)。早在4萬多年前,土著居民便生息繁衍於澳大利亞這塊土地上,現在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總數是41萬3千人(2001年人口普查的數據)。據有關史料記載,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Luis Vaez de Torres)的船隻駛過位於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島(伊里安島)之間的海峽;同年,荷蘭人威廉姆·簡士的杜伊夫根號(Duyfken)涉足過澳大利亞並且是首次有記載的外來人在澳大利亞的真正登陸。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Captain James Cook)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並宣布這片土地是英國的屬土。
英國人首先把澳大利亞作為一個流放囚犯的地方。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長率領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隊共1530人抵達澳大利亞的園林灣(Botany Bay),當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後的1788年1月26日,他們正式在澳大利亞傑克遜港(Port Jackson)建立起第一個英國殖民區,這個地方後來人口不斷增長而成為澳大利亞現在的第一大城市悉尼,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當時的英國內政大臣悉尼(SYDNEY)。現在,每年的1月26日是澳大利亞的國慶日。
1790年,第一批來自英國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亞,以悉尼為中心,逐步向內陸發展,至1803年,殖民區已拓展到今日的塔斯曼尼亞。初期的殖民地僅賴以農業生存,其後便利用天然條件發展畜牧業。至1819年,澳大利亞的畜牧業已有了較大發展。當時的麥卡瑟船長與妻子共同培育了澳大利亞最早的螺角羊。他們牧場的羊群總數達6000頭。殖民地生產的羊毛不僅自給,而且向英國出口,為澳大利亞換回日用生活必需品。至1850年,澳大利亞的牧羊業已很發達,羊只存欄總數達1800萬頭,當時英國進口羊毛總量的一半以上來自澳大利亞。悉尼和墨爾本已取代德國漢堡,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羊毛集散中心。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在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兩州發現金礦。大批來自歐洲、美洲和中國的淘金者蜂擁而至。澳大利亞人口從1850年的40萬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萬人。其後許多重要的金礦被一一發現,同期還發現大量礦藏,這些發現,讓澳大利亞迅速致富和發展。
❼ 澳大利亞 是怎麼發現的
【歷史概況】
早在4萬多年前,土著居民便生息繁衍於澳大利亞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現在,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總數是41萬3千人(2001年人口普查)。據有關史料記載,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Luis Vaez de Torres)的船隻駛過位於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島(伊里安島)之間的海峽;同年,荷蘭人威廉姆·簡士的杜伊夫根號(Duyfken)涉足過澳大利亞並且是首次有記載的外來人在澳大利亞的真正登陸。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Captain James Cook)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並宣布這片土地是英國的屬土。
英國人首先把澳大利亞作為一個流放囚犯的地方。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長率領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隊共1530人抵達澳大利亞的園林灣(Botany Bay),當中包括736名囚犯。八天之後的1788年1月26日,他們正式在澳大利亞傑克遜港(Port Jackson)建立起第一個英國殖民區,這個地方後來人口不斷增長而成為澳大利亞現在的第一大城市悉尼。這個名字的來由,是為了紀念當時的英國內政大臣悉尼(SYDNEY)。現在,每年的1月26日是澳大利亞的國慶日。
1790年,第一批來自英國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亞,以悉尼為中心,逐步向內陸發展,至1803年,殖民區已拓展到今日的塔斯曼尼亞。初期的殖民地僅賴以農業生存,其後便利用天然條件發展畜牧業。至1819年,澳大利亞的畜牧業已有了較大發展。當時的麥卡瑟船長與妻子共同培育了澳大利亞最早的螺角羊。他們牧場的羊群總數達6000頭。殖民地生產的羊毛不僅自給,而且向英國出口,為澳大利亞換回日用生活必需品。至1850年,澳大利亞的牧羊業已很發達,羊只存欄總數達1800萬頭,當時英國進口羊毛總量的一半以上來自澳大利亞。悉尼和墨爾本已取代德國漢堡,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羊毛集散中心。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在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兩州發現金礦。大批來自歐洲、美洲和中國的淘金者蜂湧而至。澳大利亞人口從1850年的40萬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萬人。其後許多重要的金礦被一一發現,同期還發現大量礦藏,這些發現,讓澳大利亞迅速致富和發展。
❽ 澳洲是誰最先發現的
英國探險家和航海家詹姆斯·庫克(俗稱庫克船長)於18世紀後半期率領「奮進」號進行探險航行,發現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但英國歷史學家彼得·特里克特的最新研究發現表明,早在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就已到達今天的澳大利亞,並繪制了比較准確的澳大利亞東海岸地圖。
到底誰最先發現澳大利亞?歷史學界展開新爭論。
地圖解謎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20日報道,身為歷史學家和記者的特里克特在其新書《摩羯座之外》中提出,葡萄牙人先於庫克船長250年到達澳大利亞。書中還描述了葡萄牙探險家是如何秘密發現澳大利亞,並繪制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地圖的。
特里克特是在對一組古地圖進行研究後得出的上述結論。
特里克特8年前無意間獲得一組由阿特拉斯出版的古地圖繪本,其上繪制了16世紀早期已為世人所知曉的世界。這組地圖由幾位法國繪圖師依據葡萄牙人繪制的航海圖復制而成。
特里克特在研究中發現,其中一幅地圖同澳大利亞東部昆士蘭州的海岸線圖十分相似。但這幅地圖由中間某點起突然伸出一個直角,向外延伸大約900英里(約合1450公里)。
通過對地圖的仔細研究,特里克特提出,法國繪圖師錯誤地將兩幅葡萄牙航海圖拼接到一起才造成這種結果。於是他把地圖一分為二,將位於下方的一部分旋轉90度,重新得到的地圖同澳大利亞東海岸和南海岸地圖幾乎完全吻合。
提前到達
如果特里克特的發現被證明屬實,將意味著葡萄牙人早在1522年就達到了大洋洲地區,並且繪制出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地圖。這比庫克船長18世紀後半期率「奮進」號航海探險時到達澳大利亞要早約250年。
「我知道這令人難以置信,因為這比莎士比亞出生的年代還要早幾十年,」特里克特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說,「但這些地圖顯示了整個澳大利亞東海岸和南海岸的大部分,一直延伸到坎加魯島。」
特里克特認為,這些航海圖由葡萄牙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德·門東薩繪制。他接受秘密派遣,從葡萄牙當時位於馬六甲的軍事據點出發,前去尋找馬可·波羅筆下黃金遍布的神奇土地。門東薩到達過澳大利亞北海岸、東部沿海以及南部沿海地區。後來,他乘船經由紐西蘭的北島返回馬六甲。
藏匿地圖
據特里克特分析,在門東薩發現澳大利亞後,葡萄牙人為保守這一秘密,將他所繪制的地圖藏匿起來。
「葡萄牙人被這一秘密發現困擾,因為當時他們正與西班牙對抗,」特里克特說,「他們沒有把澳大利亞變成殖民地,是因為他們缺乏人力和物資。此後不久他們的王國便開始瓦解。」
特里克特認為,科學家於1976年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弗雷澤島地區沙漠中出土的鉛錘佐證了自己的發現。分析表明,這一鉛錘來自葡萄牙或法國南部地區,大約製造於公元1500年。「這與地圖告訴我們的相符合。」
❾ 庫克船長發現澳大利亞是怎樣的
美國獨立戰爭導致了一個奇怪的結果,那就是英國在世界另一邊的廣袤大陸上建立了另一個殖民地——澳大利亞。在此之前,在英國犯罪的人實際上被賣給了美洲殖民者,他們讓這些罪犯在種植園里勞作。 美國獨立戰爭結束後,這種事情再也不可能發生了,因此,當庫克船長發現澳大利亞時,人們認為把罪犯作為殖民者送到那裡去是一件好事。就這樣,1787年3月,九艘載著違反英國法律的罪犯的船出發前往澳大利亞。
庫克船長在澳大利亞 庫克船長繼續航行,於1770年4月到達澳大利亞東海岸。他把船停靠在一個小海灣里,這個海灣離現在的悉尼很近。他把這個海灣叫作「植物灣」,因為那裡生長著很多奇怪的植物和花朵,但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奇怪的當地人。 當庫克船長的船駛進海灣時,有一些土著正在一個火堆上做飯,他們並沒有理會海邊的船。當船下錨發出巨大聲響時,這些人仍然漠不關心,似乎都沒有朝這邊看一眼。
❿ 澳大利亞是怎麼來得有什麼歷史
來源:澳大利亞一詞,原意是「南方的大陸」,來自拉丁文terraaustralis(南方的土地)。
歷史:
1、1606年,荷蘭人威廉姆·簡士的杜伊夫根號涉足過澳大利亞並且是首次有記載的外來人在澳大利亞的真正登陸,並命名此地為「新荷蘭」。
2、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並宣布這片土地屬於英國。
3、1790年,第一批來自英國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亞,逐步向內陸發展。
4、1900年居民舉行了一人一票的全民公決,用投票決定是否統一成一個聯邦國家,投票結果是六個地方要統一,建立起一個單一的澳大利亞聯邦。
5、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亞獲得內政外交獨立自主權,成為英聯邦中的一個獨立國家。
(10)怎麼發現的澳大利亞擴展閱讀
澳大利亞國家象徵:
1、國花:澳大利亞國花是金合歡,按照生物學分類,金合歡花來自金合歡樹。金合歡多年來是澳大利亞民間公認的國花,於1988年被正式宣布為國花。
2、國鳥:根據澳大利亞外交部常年的公告,澳大利亞沒有官方認定的國鳥,也沒有任何官方認定的象徵澳大利亞的動物,但澳大利亞民間普遍把鴯鶓認為是象徵澳大利亞的鳥類,並把袋鼠認為是象徵澳大利亞的動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