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哪裡有珊瑚

澳大利亞哪裡有珊瑚

發布時間:2022-08-05 01:37:34

❶ 世界上最大珊瑚礁在哪裡叫什麼名字

現在暫時是澳大利亞的大堡礁 澳大利亞的大堡礁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活體珊瑚礁群,它縱貫蜿蜒於澳東海岸,全長2011公里,最寬處161公里。南端最遠離海岸241公里,北端離海岸僅16公里。在落潮時,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島。 但是由於全球氣候變暖,預計到2050年,澳大利亞大堡礁將失去其絕大部分的珊瑚礁群,到2100年,這個世界上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將不復存在。

❷ 藏在澳大利亞聖靈群島的大堡礁,是全球最大的珊瑚礁嗎

你到澳大利亞的聖靈群島玩過嗎?當你漫步在澳大利亞聖靈群島吱吱作響的沙灘上時,你應該了解一下,藏在澳大利亞聖靈群島的世界七大奇觀之一大堡礁,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海岸線綿延2000多公里,佔地約35000000公頃。大堡礁最精華的部分首先是一顆“浮”在海面上的沙灘,露出小小一部分,但意外會覺得像藍色明眸。一片熒光藍,美得無法言喻。

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親愛的愛旅遊的小夥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我們游過顏色各異的珊瑚,看到了許多色彩斑斕的魚,第一次近距離的看到了Nemo在珊瑚里游來游去。40分鍾的第一次潛水順利結束後,船上的工作人員遞來了三明治給大家補充能量。稍作休息,鋼瓶重新充滿氣後,我們就開始准備准備第二次入水。第二次入水時候船並沒有下錨,需要跳下水後立即向遠離船的方向游去,在潛水過程中,大家隨洋流方向游,最後在上船時和船會和,整個過程不走回頭路。這樣可以看到更多的風景。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關於海的夢想,在這份圓夢清單中,大堡礁就是必須實現的一個。去大堡礁玩必須去凱恩斯?大堡礁=綠島?但其實很多人都誤解了,從地圖上看,大堡礁其實是一片非常巨大的海域,涵蓋了很多散落的島嶼和大片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孤寂海面。我對澳大利亞的想像,始終是這片隨著大陸漂移已不再與整個世界保持物種聯系的奇特生長環境,像是各板塊間被遺棄的孩子,或是孤傲不遜卻略帶自閉的少年。這里上帝的手筆,動人心魄!

❸ 澳大利亞東海岸珊瑚礁分布的主要特點

澳大利亞東海岸珊瑚礁分布的主要特點:縱貫於澳大利亞的東北沿海,北從托雷斯海峽,南到南回歸線以南,綿延伸展共有2011公里,最寬處161公里。有2900個大小珊瑚礁島。南端離海岸最遠有241公里,北端較靠近,最近處離海岸僅16公里。在落潮時部分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島。

是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區,延伸於澳大利亞東北岸外,長逾2,000公里(1,250哩),距岸16~160公里(10~100哩),由數千個相互隔開的礁體組成。許多礁體在低潮時顯露或稍被淹沒,有的形成沙洲,有的環繞島嶼或鑲附大陸岸邊。是數百萬年來由珊瑚蟲的鈣質硬殼與碎片堆積,並經珊瑚藻和群蟲等生物遺體膠結而成。至少有350種色彩繽紛、形態多樣的珊瑚,生長在淺個水大陸棚的溫暖海水中。

據鑽探礁體之下是早第三紀陸相堆積,說明該地區原先位於海面以上。自早中新世以來,陸地下沉,間有數次回升。在海底礁坡上有多級階地,相當於更新世冰川引起的海面變動的停頓期。

礁區海底地形復雜,有穿過礁區與現代河口相連的許多谷地,這是古代陸上侵蝕產物。礁區海水溫度季節變化小,表面水溫高21~38℃(70~100℉),向深處去溫度變化不大。海水清澈,可清楚看到30米(100呎)深處的海底地形。

礁區海洋生物豐富,有彩色斑斕、形狀奇特的小魚;還有寬1.2米、重90公斤的巨蛤和以珊瑚蟲為食的海星。植物貧乏。養珠業發達,有對蝦和扇貝繁殖區。

❹ 關於澳大利亞旁的珊瑚海

澳大利亞旁的珊瑚海最著名的,沒過於其東北部的大堡礁GreatBarrierReef

大堡礁(GreatBarrierReefQueensland,Australia)是世界上最大、最長的珊瑚礁區,是世界七大自然景觀之一,也是澳大利亞人最引以為自豪的天然景觀。又稱為「透明清澈的海中野生王國」。

大堡礁位於澳大利亞東北部昆士蘭省對開,是一處延綿2000公里的地段,它縱貫蜿蜒於澳大利亞東海岸,全長2011公里,最寬處161公里。南端最遠離海岸241公里,北端離海岸僅16公里。在落潮時,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島。這里景色迷人、險峻莫測,水流異常復雜,生存著400餘種不同類型的珊瑚礁,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魚類1500種,軟體動物達4000餘種,聚集的鳥類242種,有著得天獨厚的科學研究條件,這里還是某些瀕臨滅絕的動物物種(如儒艮和巨型綠龜)的棲息地。

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區。延伸於澳大利亞東北岸外,長逾2,000公里(1,250哩),距岸16∼160公里(10∼100哩),由數千個相互隔開的礁體組成。許多礁體在低潮時顯露或稍被淹沒,有的形成沙洲,有的環繞島嶼或鑲附大陸岸邊。是數百萬年來由珊瑚蟲的鈣質硬殼與碎片堆積,並經珊瑚藻和群蟲等生物遺體膠結而成。至少有350種色彩繽紛、形態多樣的珊瑚,生長在淺水大陸棚的溫暖海水中。據鑽探,礁體之下是早第三紀陸相堆積,說明該地區原先位於海面以上。自早中新世以來,陸地下沉,間有數次回升。在海底礁坡上有多級階地,相當於更新世冰川引起的海面變動的停頓期。礁區海底地形復雜,有穿過礁區與現代河口相連的許多谷地,這是古代陸上侵蝕產物。礁區海水溫度季節變化小,表面水溫高21∼38℃(70∼100℉),向深處去溫度變化不大。海水清澈,可清楚看到30公尺(100呎)深處的海底地形。礁區海洋生物豐富,有彩色斑斕、形狀奇特的小魚;還有寬1.2公尺、重90公斤的巨蛤和以珊瑚蟲為食的海星。植物貧乏。養珠業發達,有對蝦和扇貝繁殖區。大堡礁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旅遊者。北昆士蘭岸外建有水下觀測站。有從大陸海濱城市到大堡礁的航線。其他資源有石灰、石英沙。最近發現石油,已開始測量和試鑽。

[1]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營造如此龐大"工程"的"建築師",是直徑只有幾毫米的腔腸動物珊瑚蟲。珊瑚蟲體態玲瓏,色澤美麗,只能生活在全年水溫保持在22-28度的水域,且水質必須潔凈、透明度高。澳大利亞東北岸外大陸架海域正具備珊瑚蟲繁衍生殖的理想條件。珊瑚蟲以浮游生物為食,群體生活,能分泌出石灰質骨骼。老一代珊瑚蟲死後留下遺骸,新一代繼續發育繁衍,像樹木抽枝發芽一樣,向高處和兩旁發展。如此年復一年,日積月累,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骨骼,連同藻類、貝殼等海洋生物殘骸膠結一起,堆積成一個個珊瑚礁體。珊瑚礁的建造過程十分緩慢,在最好的條件下,礁體每年不過增厚3-4厘米。有的礁岩厚度已達數百米,說明這些"建築師"們在此己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同時也說明,澳大利亞東北海岸地區在地質史上曾經歷過沉陷過程,使追求陽光和食物的珊瑚不斷向上增長。在大堡礁,有350多種珊瑚,無論形狀、大小、顏色都極不相同,有些非常微小,有的可寬達2米。珊瑚千姿百態,有扇形、半球形、鞭形、鹿角形、樹木和花朵狀的。珊瑚棲息的水域顏色從白、青到藍靛,絢麗多彩.珊瑚也有淡粉紅、深玫瑰紅、鮮黃、藍相綠色,異常鮮艷。

大堡礁位於澳大利亞的昆土蘭州以東,巴布亞灣與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海域,太平洋珊瑚海西部,綿延於澳大利亞東北海岸外的大陸架上,北面從托雷斯海峽起,向南直到弗雷澤島附近,沿澳大利亞東北海岸線綿延2000餘千米,東西寬20~240千米。大堡礁由三千個不同階段的珊瑚礁、珊瑚島、沙洲和瀉湖組成,蔚為奇觀。這個世界上景色最美、規模最大的珊瑚礁群,總面積達20.7萬平方千米(另一資料:總面積達8萬平方公里)。它北部排列呈鏈狀,寬16至20公里;南部散布面寬達240公里。北起托雷海峽,南至弗雷澤島附近的大堡礁,長達2000餘公里。其寬度由北部不足2公里,向南展寬至150公里以上,由大約2900多個大小島礁組成,總面積達20.7萬平方公里。大堡礁退潮時,約有8萬公里的礁體露出水面,而漲潮時,大部分礁體被海水掩蓋,只剩下600多個島礁忽隱忽現。

❺ 珊瑚礁群分布在澳大利亞的什麼海域

石珊瑚生長一般要求水層溫度達到20℃,所以珊瑚礁只能分布在熱帶和一部分亞熱帶海域,以及一些受橫向暖流影響的溫帶海域。由於受世界洋流分布的影響,珊瑚礁的分布是不對稱的;一般在大陸東側海域發育,在大陸西側海域不發育,這是因為暖流經過大陸東側海域,加上有低緯地帶向西流的表流輸送大量的珊瑚浮浪幼蟲,就使珊瑚礁得以大量發育,而大陸西側海域是寒流經過的地方,大洋底層冷水上升,不利於石珊瑚生長,所以珊瑚礁不能很好地發育。水層溫度對石珊瑚種屬數目分布的影響也較大;種屬數目的多少,一般隨水溫梯度變化而變化;在最冷期水層等溫線為范圍內,珊瑚種屬的數目最大,這里正好是澳大利亞—東南亞珊瑚礁發育中心區。

世界上珊瑚礁多見於南北緯30°之間的海域中,尤以太平洋中、西部為多。按形態劃分有:裾礁(岸礁)、堡礁、環礁、桌礁及一些過渡類型。據估計全世界珊瑚礁連同珊瑚島面積共有1000萬平方公里。珊瑚礁生長速度一般為每年2.5厘米左右。

分類:環礁

環礁一般是由火山島周圍的裾礁演化而成的。通過風化島嶼逐漸被消磨,最後沉到水面以下,最後只剩下一個環繞著一個暗礁的環礁。海底下沉和海面上升也會形成環礁。馬爾地夫由26個這樣的環礁組成。

裙礁

裙礁沿著大陸或者島嶼的邊緣形成。大多數沿岸珊瑚礁是裙礁。裙礁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條件,在大量淡水入海的地方(比如亞馬孫河的入海口)裙礁無法形成。塞席爾是一個遠洋裙礁的例子。

平頂礁

假如海底有平坦的、珊瑚礁生長的條件,那麼就能夠形成平頂礁。平頂礁有時有些地方可以伸出水面,在那裡形成沙灘和小島,而在這些沙灘和小島附近又可以形成裙礁。在平頂礁的中部可能形成礁湖。環礁的內部也可能有平頂礁形成。

堡礁

堡礁位於大陸架的邊緣,它在大洋與大陸架的淺水之間形成了一個屏障。堡礁可以是因為大陸下沉由裙礁演化而成。最著名的堡礁是澳大利亞的大堡礁。

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區。延伸於澳大利亞東北岸外,長逾2,000公里(1,250哩),距岸16~160公里(10~100哩),由數千個相互隔開的礁體組成。許多礁體在低潮時顯露或稍被淹沒,有的形成沙洲,有的環繞島嶼或鑲附大陸岸邊。是數百萬年來由珊瑚蟲的鈣質硬殼與碎片堆積,並經珊瑚藻和群蟲等生物遺體膠結而成。至少有350種色彩繽紛、形態多樣的珊瑚,生長在淺水大陸棚的溫暖海水中。據鑽探,礁體之下是早第三紀陸相堆積,說明該地區原先位於海面以上。自早中新世以來,陸地下沉,間有數次回升。在海底礁坡上有多級階地,相當於更新世冰川引起的海面變動的停頓期。礁區海底地形復雜,有穿過礁區與現代河口相連的許多谷地,這是古代陸上侵蝕產物。礁區海水溫度季節變化小,表面水溫高21~38℃,向深處去溫度變化不大。海水清澈,可清楚看到30公尺(100呎)深處的海底地形。

當然,珊瑚礁並不是只存在於大堡礁,在澳大利亞西海岸也有美麗的珊瑚存在。珊瑚海岸地區是這樣一個寶庫,匯集了迷人的海灘,奇異的海洋生物,豐富的國家資源和世界上最蔚藍的海洋。比鄰的印度洋有豐富的海洋生物,駝背鯨,海豚,海龜,儒艮和五顏六色的熱帶魚類數以千計。這個地區有著無數的船隻和捕魚區。值得一提的是,珊瑚海岸是西澳大利亞龍蝦產業的中心.

❻ 誰有澳大利亞大堡礁珊瑚的資料

大堡礁,位於澳大利亞東海岸的昆士蘭州,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景色最美的珊瑚礁群。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大堡瞧作為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縱向斷續綿延於澳大利亞東北岸外的大陸架上,與海岸隔著一條13-240公里寬的水道。

它北起托雷海峽,南至弗雷澤島附近,長達2000餘公里。其寬度由北部不足2公里,向南展寬至150公里以上,由大約2900多個大小島礁組成,總面積達20.7萬平方公里。大堡礁退潮時,約有8萬公里的礁體露出水面,而漲潮時,大部分礁體被誨水掩蓋,只剩下600多個島礁忽隱忽現。
大堡礁名稱的由來與英國探險家庫克船長有關。1770年6月,庫克船長駕駛"奮斗"號作環球考察時,他的船隻陷在澳大利亞東海岸和珊瑚礁的瀉湖之間動彈不得。盡管極力想法擺脫,"奮斗"號還是擱淺了。庫克只好率領水手上岸修理船隻,在停留期間他考察了珊瑚礁群,並為這些珊瑚礁群起名為"大堡礁"。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營造如此龐大"工程"的"建築師",是直徑只有幾毫米的腔腸動物珊瑚蟲。珊瑚蟲體態玲瓏,色澤美麗,只能生活在全年水溫保持在22-28度的水域,且水質必須潔凈、透明度高。澳大利亞東北岸外大陸架海域正具備珊瑚蟲繁衍生殖的理想條件。珊瑚蟲以浮游生物為食,群體生活,能分泌出石灰質骨骼。老一代珊瑚蟲死後留下遺骸,新一代繼續發育繁衍,像樹木抽枝發芽一樣,向高處和兩旁發展。如此年復一年,日積月累,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骨骼,連同藻類、貝殼等海洋生物殘骸膠結一起,堆積成一個個珊瑚礁體。珊瑚礁的建造過程十分緩慢,在最好的條件下,礁體每年不過增厚3-4厘米。有的礁岩厚度已達數百米,說明這些"建築師"們在此己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同時也說明,澳大利亞東北海岸地區在地質史上曾經歷過沉陷過程,使追求陽光和食物的珊瑚不斷向上增長。在大堡礁,有350多種珊瑚,無論形狀、大小、顏色都極不相同,有些非常微小,有的可寬達2米。珊瑚千姿百態,有扇形、半球形、鞭形、鹿角形、樹木和花朵狀的。珊瑚棲息的水域顏色從白、青到藍靛,絢麗多彩;珊瑚也有淡粉紅、深玫瑰紅、鮮黃、藍相綠色,異常鮮艷。
珊瑚礁群落內環境有異,其深度、溫度、清晰度、寧靜度及食物的種類隨位置而改變,因此成千上萬種生物都能找到所需的生存環境。估計有1400多種魚、甲殼和貝類動物、海葵、蠕蟲、海綿和鳥雀在大堡礁及四周安家;珊瑚只佔其中10%。海參吐 出的細碎貝殼和沙粒沉人海底,就會填補珊瑚底基的裂縫,對保護礁石起著關鍵作用。

珊瑚礁的生態壞境平衡得異常微妙,稍有改變就會受到破壞。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刺冠海星的數量激增。由於刺冠海星會把消化液吐在珊瑚上,令珊瑚死亡,大堡礁的生態因而受到威脅。導致海星數目暴增的原固是遊客撿光礁石上的海螺,而海螺這種食肉的軟體動物,經常吃掉刺冠侮星,減少其數量。保護海螺,就能減少刺冠海星,但部分珊瑚礁的生態平衡必須花上幾十年的工夫才能恢復。

大堡礁也是一座巨大的天然海洋生物博物館。在遼闊澄碧的海面上,點綴著一個個色彩斑讕的島礁,大礁套小礁,環礁包著瀉湖,礁外波濤洶涌,礁內湖平如鏡。礁上海水淹不到的地方,已發育了較厚的土層,椰樹、棕櫚挺撥遒勁,藤葛密織,鬱郁蔥蔥,一派絢麗的熱帶風光。透過溫暖清澈的海水,可看清400餘種珊瑚所構成的密密叢叢海底"森林",千姿百態,五彩繽紛。珊瑚叢中游戈著1500種魚和4000種軟體動物,這里也是儒艮和大綠龜等瀕臨絕滅動物的棲息之地。肥大的海參在蠕動,大紅大黃的海星在爬動,奇形怪狀的蝴蝶魚、厚唇魚穿梭如織,還有近1米的大龍蝦、上百千克重的硨磲、潛伏礁中的石頭魚¨這里又是鳥類的樂園,成群的海鳥如雲遮空,更為大堡礁增添勃勃生機。

❼ 在墨爾本能看到珊瑚海嗎

澳大利亞的南部海是根據塔斯馬尼亞島來分的,西邊是印度洋,東邊是太平洋,可墨爾本在這中間,墨爾本臨的就是珊瑚海,珊瑚海北接所羅門海,南連塔斯曼海,面積近5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海。它是太平洋的邊緣海。西北經托雷斯海峽與阿拉弗拉海相通。海底向東傾斜。終年受南赤道暖流影響,海面平均水溫20℃以上。1月至4月間受旋風影響,海浪巨大。海中多珊瑚礁,以大堡礁最有名。為澳大利亞東部各港往亞洲東部的必經航路。這里曾是珊瑚蟲的天下,它們巧奪天工,留下了世界最大的堡礁。眾多的環礁島、珊瑚石平台,像天女散花,繁星點點,散落在廣闊的洋面上,因此,得名珊瑚海。

❽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群在哪個國家特徵是什麼

澳大利亞港口城市布里斯班東北,有一塊著名的海域,珊瑚海。珊瑚海西部的大堡礁,則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群。珊瑚海是世界上最大的邊緣海,面積約480萬平方千米。它的西部緊靠澳大利亞大陸,北邊是伊里安島和索羅門群島,東緣是新赫布里底群島,南面與塔斯曼海相接。珊瑚海是一個典型的熱帶海,每年12個月的月均水溫為23℃-28℃,而且海水潔凈,含鹽度低,非常有利於珊瑚蟲的生長。這種自然條件,使其遼闊的海域內布滿了無數珊瑚島礁,的露出海面,海拔上百米,但更多的是未露出水面的暗礁。珊瑚海的名字,便是因此而來的。

❾ 大堡礁的珊瑚的整體情況怎樣

澳大利亞大堡礁現狀:珊瑚繼續大面積死亡。

澳大利亞大堡礁的珊瑚出現有記錄以來最大面積的死亡。

影響最嚴重的區域是大堡礁北部長達700公里的珊瑚礁帶,在過去8-9個月內其淺水珊瑚平均損失了67%。

但讓科學家稍感寬慰的是,他們發現在大堡礁廣闊的中部和南部地區,珊瑚的死亡率要低得多。

圖註:最嚴重的區域是大堡礁北部地區長達700公里的珊瑚礁帶,在過去8-9個月內其淺水珊瑚平均損失了67%。但讓科學家稍感寬慰的是,他們發現大堡礁廣闊的中部和南部地區,珊瑚死亡率要低得多。

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ARC)珊瑚礁研究卓越中心主任特里?休斯(Terry Hughes)稱:「2016年,大堡礁的珊瑚死亡大部分發生在北部地區,這是其最原始的部分。」

休斯表示:「在發生於1998年和2002年的兩次珊瑚白化事件中,大堡礁沒有被波及,只受到輕微損害。但這次大堡礁周圍地區受到嚴重影響。」在珊瑚白化最嚴重時,休斯開展了廣泛的空中調查。

他說:「好消息是,大堡礁南部有三分之二區域倖免於難,只遭受輕微損害。」

他指出:「平均而言,今年大堡礁中部有6%的白化珊瑚已死亡,南部只有1%。」

ARC珊瑚礁研究卓越中心的安得烈·貝爾德(Andrew Baird)教授稱:「目前大堡礁的部分珊瑚恢復了其鮮艷的色彩,這些珊瑚礁處於良好的狀況。」今年10月和11月,他帶領一個潛水員團隊再次對大堡礁進行了調查。

管理著大堡礁一個最大現場旅遊點的克雷格·斯蒂芬(Craig Stephen)稱:「對我們的旅遊業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

大堡礁的旅遊行業有7萬多從業人,每年能創造50億美元的收入。

圖註:這些硬珊瑚已經死亡多年,但對其死亡原因沒有開展科學研究

研究人員稱,珊瑚樣品可以追溯幾千年前,從而顯示人類對珊瑚礁的影響。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教授格雷格·韋布(Gregg Webb)稱,沿昆士蘭州海岸線採集的珊瑚在微量元素成分上存在差異,其中有些微量元素來自歐洲。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哪裡有珊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