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美國、德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俄羅斯、等等國家 戰鬥力排名
全球軍事強國綜合實力最新排名如下:
第一名:美國 第二名:俄羅斯 第三名 中國 第四名:德國 第五名:印度 第六名:英國\日本 第八名:法國 第九名:澳大利亞
第十名:西班牙 第十一名:泰國 第十二名:以色列 第十三名:阿根廷
第十四名:巴基斯坦 第十五名 韓國
文章對中國軍力評估說:中國陸軍在戰爭動員機制上,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中國可以在短時間內,募集到超過一千萬的具有良好素質的優秀兵員。
因此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包含美國在內,都不可能想像在中國本土與這支軍隊地面作戰。文章還說,中國具有強勁規模的核武器二期製造生產能力。所謂二期能力是
來自美國核能研究中心的理論。他是指,在國家處於被大規模侵略的時期,依舊保存有一定的核武器生產製造規模。中國核武基地,多在西南。西北的深處腹地。而
這里又是很難被短時間攻陷的地區。
材料二:法國前軍官、亞洲軍事顧問專家蒙希普拉蒙迪認為(在海外不斷關於中國軍事定位問題的爭論中,他的看法獲得比較好的認同):以綜合實力全球前7名排名應該是: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國、英國、日本和印度。
他分析:論陸軍力量,位置依次為:中國、俄羅斯、美國、法國、德國和英國;
論空軍力量前七名: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德國、法國和以色列;
論海軍力量依次是:美國、俄羅斯、英國、日本、印度、法國和中國。
材料三:中國資深軍事評論員張召忠認為:1。就核武器而言,中國名列世界前五位;2。就潛艇兵力而言,中國名列世界前兩位;3.就水面艦艇而言,中國名列前八位;4.就作戰飛機而言,中國名列世界前四位;5。就坦克裝甲車輛和輕武器而言,中國名列世界第一位。
總之,從綜合軍事能力上來看,中國在世界上排名近年來大大提升,基本上排在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之後,第五位左右。
材料四:日本方面則認為:在常規部隊指數方面,排名依次是:美國、中國、俄羅斯、印度、朝鮮、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朗、日本和法國;在國防開支指數方面,報告將排名順序定為美國、俄羅斯、中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和沙特。
材料五:相關史料顯示:二戰時期,全球五大軍事強國依次是:美國、前蘇聯、德國、日本、英國。
讀罷上述材料,大家最關心的是中國的軍事力量,在全球究竟處於什麼位置。除了材料五,中國基本上都是榜上有名的。
材料五沒有顯示"中國",只能說:那個時代,中國人真的很悲哀。日本二戰時期組織能力居然會那麼強勁,這難道不值得國人深思么?軍事本來就是個硬道理,落後自然受人欺凌。豈不悲哉?!
㈡ 歐洲綜合實力最強大的國家是哪個
法國。
法國軍隊是歷史悠久的法國武裝力量,對歐洲歷史甚至世界歷史都有多次關鍵影響力。
組織大致包含法國陸軍、法國海軍、法國空軍和法國國家憲兵隊。法國總統是三軍統帥,軍隊主要任務是防衛法國領土,第二是保衛親法國海外勢力,第三是維持世界穩定。
公開資料中軍隊總人數是779,450(2006年資料,其中259,050 常備兵[1],419,000 預備役[2],101,400國家憲兵隊[3]),法軍人數上是歐洲最大軍隊暨世界第13大軍隊。法國常備軍費開支僅次於美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世界排行第三(以美元計,不考量各國物價),也是世界核武第三多的軍力,只在美國和俄羅斯之後。 [4]。
2007年7月31日,總統命令 m. jean-claude mallet(一位國家評議會成員)撰寫一份廣泛圍的法國軍力總攬於2008年中新公布的國防白皮書之中.[5]
軍力
服役年齡17歲以上
現役359,050(2006)
備役419,000(2006)
可用性15-49歲(男性和女性):13,676,509人(2005年資料)
適合服役人數15-49歲(男性和女性):11,262,661人(2005年資料)
每年可徵兵數(男性和女性):389,204人(2005年資料)
軍費
總計(美元)650億
(2005年資料 約€477億歐元 )
佔gdp百分數2.6%(2005年資料)
工業
法國是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2004年法國每人每小時創造的產值超過美、英、德、日四國,成為當時主要工業國中生產力最強的國家。法國的核電設備能力和石油工業技術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航空航天工業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居世界第三位(中國的航天工業雖在近些年長足發展,成為航天大國,但在關鍵技術上與航天強國法國尚有差距);鋼鐵和紡織工業居世界第六位。主要工業部門有汽車、飛機製造;電子、電器工業;化學工業;紡織工業等。法國的航天和軍事工業很發達,是世界上少數能發射衛星的國家。
㈢ 世界上最強國家排名是什麼
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絕不可以單從軍事或者經濟某個方面來說而是多面統籌所組成的,而放眼當今全球,世界十大強國,筆者認為有以下國家。
第一、美國
美國綜合國力之強大足以撼動全球,是當今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的GDP長期位居世界第一,市場經濟體系完備而發達,工業實力強悍,金融領域以華爾街為全球經濟的晴雨表。美國的霸權體系下美元霸權即是以美國經濟實力為基礎,又為綜合國力服務。美國的軍事實力同樣全球第一,擁有全球最大的軍費規模和世界最大的遠洋航母編隊力量,全球最多的海外軍事基地和最大的海外駐軍,以F22、F35、宙斯盾驅逐艦等代表了美國在全球最為先進的軍事現代化水平,而且美國的軍事思想和實戰經驗一直領先全球,海灣戰爭的信息化作戰就開啟了世界現代化和信息化軍事改革的序幕。美國是聯合國五常之一,還是G7、G20等重要國際多邊組織以及北約這個全球最大軍事安全組織的成員國,國際影響力深遠。美國綜合國力全球第一,毋庸置疑。
第二、中國
作為一個新興大國,目前還處在高速發展的階段,我國的經濟、軍事、國際話語權、地緣政治影響力發展較為均衡。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進出口貿易國,每年都是國際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經濟總量龐大,開放程度高,在部分產業的技術和實力上領先全球,但是目前人均GDP水平還是處在世界中游水平,收入水平還在增長過程之中;我國軍事力量這些年在迅猛增長,國防工業水平不斷提高,如殲20、國產航母、055驅逐艦、99式主戰坦克的研製入役顯示出我軍現代化水平和體系化作戰水平已經與20年前不可同日而語;我國還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是G20、金磚國家組織、亞太經合組織等很多重要的國際多邊組織的主要成員國,與很多國家有著友好關系和經貿往來,國際影響力深遠。
第三、俄羅斯
俄羅斯雖然擁有世界上排名前三位的油氣資源儲量,出口量也是足以撼動國際能源市場,但是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經濟就沒有什麼太明顯的氣色,目前還在世界十大經濟體之外徘徊,產業結構畸形,設施老化嚴重,且經濟的韌性不夠,極其容易受到能源市場價格和需求變動的影響;但在軍事上俄羅斯還是穩居世界第二軍事強國地位,俄羅斯的國防工業和現實戰力還是很強的,盡管存在一些兵種上的短板,但海陸空三基核打擊力量是其軍事上的一大依仗,為其綜合國力加了很多分。同樣,俄羅斯也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在地緣政治上也是很有影響力的,常常在安理會和美國叫板也可以看得出俄羅斯的國際話語權是很有分量的。
第四、日本
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工業和科技實力非常全面和發達,日本科學界連續18年榮獲諾貝爾獎項,國際貿易規模巨大,相對來說弱在軍事和地緣政治影響力,雖然日本的常規軍事力量也是很強的,但是日本受到軍力發展的限制,沒有航母和核力量,這註定了其軍事力量存在短板;日本由於戰敗國的身份在聯合國安理會是沒有地位的,其也常常作為一個「政治侏儒」的形象出場,盡管是G7、經合組織等國際組織成員,始終在國際話語權上遜色於中俄,這也在日本忙前忙後搞印太戰略、民主安全菱形等戰略上而無所結果上有所體現。
第五、英國
英國是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如今也還是世界主要強國之一,2017年GDP位居世界第五,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強國,金融和工業實力均十分強勁。在軍事上英國同樣在全球較為領先,新型航母入役讓英國皇家海軍找回來顏面,英國是少數幾個擁有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國家,皇家海軍和空軍仍是世界少數具備遠程投射的力量。而英國也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不言而喻,同時還維持著英聯邦首腦國的地位,英國仍然是除美國外最強的西方國家之一。
㈣ 法國 英國 澳大利亞 哪個國家好
你好,就我個人來看這幾個國家各有千秋吧
首先法國,如果去留學生活的話首先你得先通過法語考試,本科的專業加上大部分的研究生專業都是用法語教學這個難度會比較大些,但生活費可能會便宜些,另外近幾年由於難民法國的治安不是很好噢
英國,不用說了老牌的留學國家,有著不少知名的學府,但是學費生活費比較高,後期畢業後不容易留下來
澳大利亞,移民國家費用中等水平,說英語,唯一的問題就是現在中國人太多了
㈤ 法國vs澳大利亞哪個強
法國的紅酒是不錯的,如果品酒的話,法國波爾多產區的就不錯啦。澳大利亞的紅酒也不錯,紅酒分為舊世界和新世界 法國波爾多產區的紅酒屬於舊世界,澳大利亞屬於新世界的,口味和香感不拘一格。
㈥ 澳大利亞與法國哪個發達
這兩個國家在發達程度上沒法比,法國是工業體系完整的國家,澳大利亞製造業基本屬於第三世界水平。
㈦ 澳大利亞和法國哪個國家好
文化方面:澳洲是多元文化,法國就是典型的西歐文化,所以澳洲方便交流,澳洲勝出。
語言方面:澳洲講英語,而且英語是世界語言,誰都會說,法語很難學,所以澳洲勝出。
環境方面:發達國家空氣質量都很好,澳洲地大物博,物種繁多。澳洲勝出。
移民方面:雖然澳洲移民政策越來越嚴格,但是還是要比法國寬松。澳洲勝出。
軍事方面:法國強這沒得說,澳洲各面都環海,不好防守。不過這跟我們沒關系。
經濟方面:不相上下,但是法國的品牌優秀,所以法國勝出。
足球方面:法國勝沒懸念。。
消費方面:年底才要去法國,不清楚消費水平,反正澳洲消費不算高,但是也不低。算平手。
帥哥與美女方面:澳洲勝出。法國都是大鼻子的西歐人,澳洲混血美女帥哥很多。
飲食方面:喜歡法國菜的當然法國勝出。不過澳洲是移民國家,世界各地的食物都能吃到,所以我覺得還是澳洲勝出。
科技方面:法國勝出沒懸念。澳洲科技水平真心低。
教育方面:不相上下難分伯仲,教育水平都是世界前幾名的。
養老方面:我不清楚法國怎麼樣,澳洲是很適合養老,養老金那個多啊。。。
民主方面:不相上下難分伯仲。反正都很自由。
綜合來看,還是澳洲好啊
㈧ 澳大利亞和法國誰大
澳大利亞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和海外領土組成。它東瀕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臨印度洋及其邊緣海,海岸線長約3.67萬公里。面積769.2萬平方公里.
法國面積55萬平方公里,法國是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約占歐洲聯盟面積的1/5)
769.2>55,看來是澳洲大。呵呵
㈨ 目前世界上綜合國力最強的前十國家是哪十個
目前世界上綜合國力最強的前十國家一般認為
以下是全球綜合國力排名前十的國家(不僅僅是經濟實力GDP排名),供參考:
NO.1:美國
美國擁有現今整體實力最強大的軍隊,同時其軍費也名列世界第一,約佔全世界總軍費開支的43%;陸地面積915.9萬,整體上相當富饒,另有諸多海外領地,戰略空間龐大;人口3.15億,大學普及率77%,每萬人中有科學家工程師41人,人口質量相當高;人均GDP49922美元,總量156847.5億美元(2012年)國際匯率,世界第一;在美國工業中,製造業佔了全國生產總額的四分之三,就工業基本金屬鋼鐵來說,美國產量佔世界五分之一,戰爭潛力巨大;至於美國的政治制度的相對優越性是不用解釋的。
NO.2:俄羅斯
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主體部分,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軍事大國,擁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強大的核武器庫。
俄在普京執政後,俄對聯邦主體的控制力日益加強,憑借世界最大的領土(1707.54萬平方公里,佔地球陸地面積的11.4%)與豐富的資源持續的恢復發展經濟,人均GDP已達14247美元(2012年)國際匯率,GDP總計2.02196萬億美元(2012年)國際匯率。
俄工業、科技基礎雄厚,部門全,航空航天、核工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俄的武器銷售份額佔了全球軍售的24%(美國佔世界的30%)。但俄工業結構不合理,重工業發達,輕工業發展緩慢,民用工業落後狀況尚未根本改變。
俄羅斯是教育大國,自然科學和基礎研究方面,高等教育的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航空航天、軍事工業等工程技術領域亦屬世界一流;每千人(15歲以上)中高等教育以上158人,不完全高等教育31人,中等職業教育271人,普通中等教育302人。但俄是世界上人口減少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俄人口形勢持續惡化,從1993年的1.486億減少到2012年的1.431億人),有民族193個,其中俄羅斯族佔77%。
從一定程度上講俄國的人口問題是相對容易解決的,雄厚的基礎工業、較高素質的人口與再度執政的強勢領導人足以支撐俄羅斯位列第二!
NO.3:中國
中國乃文明古帝國的唯一倖存者,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擁有著有完整的基礎工業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土面積世界第三(實際控制土地面積不如美國)。
但中國在外族征服後,民族性被扭曲,漢文化被閹割,劣幣淘汰良幣,至今未能匡復好華夏道統。中國是世界上僅存的三個社會主義國家之一,在特定的時期具有一定的辦事能力,主義的僵化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國家的發展。中國的經濟整體上仍然處於世界產業鏈的中下游,買辦集團阻礙了自主研發與產業升級,人均GDP仍然低於世界平均值,東西部發展失衡。中國整體上人口質量不佳,缺乏優生保護法,計生使得優秀的個體不能很好的為種群的進步作貢獻,老齡化日趨嚴重,人口上後繼乏力。軍事水準有待驗證。中國奠定的工業基礎使得中國還是有相當大的發展與軍事潛力的。NO.4:日本
日本有巨大的經濟總量(5.984萬億美元,2012,世界第三),先進的軍事技術(沒有核武器,但軍事科研水平先進),較高素質的人口(學習並傳承了唐朝的部分民風,大學普及率64%,每萬人中有科學家工程師50人),科技發達(以前用機器人逐步代替產業工人,最近又研製出了殺人機器人,等到其成熟量產,缺乏創造性的人口到成累贅了)。
日本最大的問題是生存空間不足,國土縱深小,能源與市場嚴重依賴海外。
N0.5:英國
英國有較強的經濟實力(GDP總計:2.674 萬億美元,第5名),先進的科技(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強韌的軍事實力(軍事工業健全而發達,有島國的防禦優勢),遠大的國際影響力(在語言、文化、政治上對其前殖民地保留了巨大的影響力)。
不得不承認英格蘭人是近現代最具優勢的民族(源於日耳曼人),英國乃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之母國,二戰以來與美國保持著特殊關系,協助美國主宰世界並從中獲益!
英國本土狹小,持續發展力受限,有待與歐盟或諸兄弟之國整合。
NO.6:法國
法國政治體制上相對集權,經濟發達(GDP總計:2.86萬億美元,人均:46,016美元),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農業基礎穩健,工業先進,科技水平高,教育較好;軍事工業全面,軍事科研水平高,有獨立的作戰指揮能力和作戰系統,具有在遠距離地域投擲兵力的力量,擁有核武器。
法國擁有5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中西歐領土第一大國,在超級大國——美國的陰影下,有待與歐盟整合並與之爭奪利益。
N0.7:德國
德國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GDP總計:3.667萬億美元,人均:44,460 美元)、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國和第二大商品進口國;德國同時在科學技術的多個領域中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農業基礎好,交通發達,教育極好。奧地利乃德國的純正的兄弟之國,有待合並,縱然近來幾無可能。
德國以建設一支能保證其和平、自由和獨立的軍隊為目標,但其軍事科研水平和軍事裝備先進。國民軍事訓練好。
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喪師失地,僅保留有35.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為中西歐最多。其地緣政治相對復雜,有待在歐盟進行整合。
N0.8:巴西
巴西有龐大的領土面積(851萬KM2,參網路),豐富的自然資源,經濟增長速度較快(GDP總計:2.493萬億美元,拉美第一,人均:12,788美元,2011),較多的人口(1.92億)。
巴西70年代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紡織、建築等。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軍工等已跨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軍事力量並不是很強大,但發展迅速,這幾年巴西政府加大了軍購。
巴西沿海與內陸開發失衡,工業層次較低,有色種人的比例超過了白種人(混血兒的質量有待驗證)。
N0.9:印度
印度擁有龐大的軍事力量,較大的領土空間(298萬平方公里),巨大的發展潛力(人口12.1億,人均GDP:1485美元,2012)。
印度一直保持著巨額的軍事采購,計劃在未來5年內采購300億美元以上的軍事硬體和軟體,擁有核武器和航空母艦,南亞頭號軍事強國。
印度種姓、宗教矛盾尖銳,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人口的增長難以遏制,工業水準有待提高。
N0.10:義大利
義大利在歐洲具有社會、政治及軍事上的重要影響力,人口6074萬(2011年),GDP總額
計2.198萬億美元(2011年),國土面積301333平方公里.
義大利工業十分發達,生產技術較為先進,且規模龐大,歷來是歐洲乃至世界重要的鋼鐵生產國,四分之三的能源供給和主要工業原料依賴國外進口,而產品的1/3以上供出口。
義大利國土面積狹小,北南經濟發展不平衡,有待在歐盟中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