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盃後要退出國家隊的所有球員及他所在國家
托蒂——義大利
齊達內——法國
卡恩——德國
菲戈——葡萄牙
卡洛斯——巴西
萬喬普——哥斯大黎加
皮薩羅——智利
貝克漢姆——英格蘭
圖拉姆——法國
拉爾森——瑞典
巴蒂斯圖塔——阿根廷
維杜卡——澳大利亞
㈡ 現在世界盃亞洲幾個名額為什麼說澳大利亞是亞洲的
加入亞洲足協 在大洋洲足球協會成員國中除了澳大利亞及紐西蘭外,其他都是一些太平洋的島國,水平只屬於業余性質,因此只有紐西蘭是唯一具實力的大洋洲冠軍挑戰者。鑒於大洋洲區的整體實力,國際足協僅予以半個世界盃席位。世界盃外圍賽的大洋洲區得勝者必須與南美洲區第五名爭奪出線資格。 許多評述員和球迷都認為打進世界盃的方法是脫離大洋洲區,其中包括前隊長和評述員華倫。2005年澳大利亞足協特此向大洋洲足協及國際足協要求脫離大洋洲足協加入亞洲足協。3月23日亞洲區全體一致決定邀請澳大利亞入區,4月17日大洋洲足協認可澳大利亞的要求,6月30日國際足協允許澳大利亞加入亞洲足協,2006年1月1日正式成為亞洲足協的第46個成員國,並可以參加於2006年2月舉行的亞洲杯外圍賽。2006年2月22日,澳大利亞加入亞洲足協後首次參加區內賽事,在亞洲杯外圍賽以3比1擊敗巴林取得首場勝利。 加入亞洲足協的其他因素,包括面對更多具挑戰性的對手,從而提高本土足球運動水平。被劃入ASEAN區域後,也意味著澳大利亞聯賽球隊能參與亞冠杯的角逐。 2006年世界盃 2006年世界盃外圍賽中與索羅門隊一同晉身淘汰賽,踏出了出線的第一步。其後因在2005年聯合會杯未取得一勝,教練法連拿按原定協議下台,結束執教澳大利亞隊的6年生涯。澳大利亞足聯物色多位教練後,終於選定荷蘭的希丁克作為教練,於同年7月22日上任。2005年11月12日,迎戰南美洲第五名烏拉圭,爭奪出線機會。澳大利亞雖然首回合0比1不敵對手,但次回合澳大利亞得到主場球迷的支持,比斯安奴(Bresciano)的進球令總比數追平,雙方在比賽爭逐之下,法定時間未能分出勝負。直到互射十二碼澳大利亞以4比2擊敗烏拉圭,32年來首次晉身世界盃決賽周。澳大利亞及紐西蘭是目前大洋洲僅有的曾經參加世界盃決賽周的球隊。 在打入世界盃決賽周後的澳大利亞隊,被抽簽選入與巴西、日本、克羅埃西亞同一小組-F組,出線任務堪稱艱巨。首戰日本,賽前日本足協主席公開指責澳大利亞隊過於粗野的踢法,說他們「帶有不少丑惡犯規的罪行」及「尤其瞄準踝關節」。這番言論令澳大利亞一方及主帥希丁克甚為憤怒。賽程中日本球員摔倒多次,令澳大利亞隊得到數面黃牌,部分是具相當爭議性的。上半場澳大利亞隊即被中村俊輔攻入有爭議的一球,在錄影重播可見門將舒華沙遭受侵犯。然而,場事踏入下半場最後八分鍾,澳大利亞憑兩名替補卡希爾(84',89')和亞萊斯(92+')的進球出奇反勝日本,終為澳大利亞隊錄下首個世界盃進球和勝利。 6月18日,澳大利亞隊與上屆世界盃冠軍巴西碰頭。兩方實力雖然懸殊,賽前澳大利亞隊依然表示無懼對手。結果巴西隊憑借阿祖安奴(49')和弗雷特(90')勝2-0率先晉級。由於另外一場取得了平局,澳大利亞隊晉級前境仍然樂觀。賽後澳大利亞隊員基維爾由於不滿執法裁判而上前爭論,受到國際足協調查。兩日後國際足協表示「球賽官員報告不一致」而允許基維爾繼續參賽。 第三場賽事,澳大利亞遇上克羅埃西亞,雙方上演了一場既激烈又戲劇性的出線爭奪戰。克羅埃西亞先由施拿射入罰球(2')。澳大利亞隊的摩亞由於對方犯規,在38'點球破網。下半場,澳大利亞隊門將卡勒抓不住球,讓尼高高華的遠射意外地滾過他身軀入網。最後,在79分鍾澳大利亞的基維爾越位進球,但仍被判有效,宣告歷史性晉級十六強。 值得注意是這一場賽事,是德國世界盃中執法不妥善的最突出例子之一。裁判波爾忽略了克國球員西穆尼奇將澳大利亞隊隊長維杜卡摔在地上,導致澳大利亞隊失了一次點球機會;看不見克羅埃西亞防守球員在禁區的兩次其中一次手球;承認基維爾的越位進球;最後澳大利亞的亞萊斯攻入必勝球那一刻吹響完場哨;而最為出格的一例,就是對西穆尼奇出示了三張黃牌後才拿出紅牌,將其驅逐出場。據英國報紙「每日電報」稱,國際足協認為波爾的錯誤「不可接受」而停止他以後在世界盃賽事中執法。 踏入十六強的對方是義大利。球員基維爾受痛風所困不能出賽。兩隊比賽上半場未入一球,下半場則有義大利球員馬達拉斯有爭議地遭紅牌罰下。比賽踏入傷補時段,格羅素闖入澳大利亞底線,被尼爾絆倒。義大利在獲得點球機會後由托蒂射中(95'),宣告澳大利亞「足球袋鼠」的神奇歷程暫告一段落。教練希丁克和球員表示了對裁決的不滿,認為不公。對方教練里皮則認為這是「明顯的一個犯規」。世界盃後希丁克離任,接下了俄羅斯國家足球隊的帥印。
㈢ 既然澳大利亞不屬於亞洲,為什麼會跟亞洲球隊爭奪世界盃參賽權
學習過地理的朋友一定都會知道,世界上一共有七個大洲,分別是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這其中除了南極洲幾乎沒有人類居住以外,人口最少的,恐怕就要屬大洋洲了,整個大洋洲絕大部分的面積,都是由澳大利亞所提供,在大洋洲澳大利亞屬於絕對的老大,如果要在大洋洲范圍內舉行運動會,可以說沒有國家能夠去挑戰澳大利亞的地位。
㈣ 維杜卡運動生涯
馬克·維杜卡1975年出生在墨爾本的一個克羅埃西亞後裔家庭。少年時期他就進入了著名的澳大利亞體育學院,展現出了非凡的天賦,特別是他強壯的身體和驚人的力量。當時他在體育學院的同學、後來的網球名將「澳大利亞大炮」菲利普西斯自恃身為希臘後裔,主動與維杜卡挑戰撲點球。菲利普西斯撲住了點球,卻因為射門力量太大,斷了胳膊。
17歲起維杜卡開始為有濃厚克羅埃西亞裔背景的墨爾本騎士隊踢球,助球隊兩奪全國足球聯賽(NSL)冠軍,自己也多次加冕最佳射手。然而當時的澳大利亞聯賽組織很不健全,維杜卡在這里很難進一步提高水平。1995年,克羅埃西亞自前南獨立後的首任總統弗拉尼奧·圖季曼出訪澳大利亞。他很賞識維杜卡的足球才華,力邀他加入克羅埃西亞勁旅克羅埃西亞薩格勒布隊(現在的薩格勒布迪納摩)。之後三年他在聯賽中射入40球,幫助薩格勒布三度包攬聯賽和杯賽冠軍,在歐戰中也有出色表現。然而由於引進維杜卡是圖季曼個人的主意,未曾咨詢主教練的意見。一旦維杜卡狀態不佳,球迷就會揪住他關系戶的辮子不放,有時他甚至成為了政治斗爭的靶子。而在當時尚未完全走出戰爭陰影的克羅埃西亞生活,也讓維杜卡時常提心吊膽。球迷的攻擊和心理壓力使維杜卡一度出門吃飯都有困難。甚至於在他1998年轉會到蘇超豪門凱爾特人之後,他還一度為心理問題所困擾,一場球沒踢就從俱樂部出走不歸。
不過一旦解決了心理問題,維杜卡就顯露出了他進球機器的本性。99-00賽季開始之後不久,凱爾特人的頭號射手、瑞典球星亨里克·拉爾森就重傷斷腿,維杜卡挑起了球隊進球的重擔。這一賽季維杜卡展現了他全面的素質,身高一米八八的他不僅能利用自己的身體和高度搶點得分,還擁有強大的制空優勢。更可貴的是,他腳下技術也不差,還有很強的護球做球能力,能夠為同伴創造機會。這一賽季他射入27個聯賽進球,加冕蘇超最佳射手。
2000年夏維杜卡以600萬英鎊的身價轉會至利茲聯隊。在奧利萊帳下,維杜卡與同胞科威爾及布里奇斯、阿蘭·史密斯、羅比·基恩等球員組成了青年近衛軍令人望而生畏的攻擊線,為這一賽季白衣軍團闖入歐冠四強立下了赫赫戰功。00-01賽季維杜卡在各項賽事中射入22球,其中還包括對陣利物浦時的獨中四元。之後的幾年間維杜卡每個賽季都能保證兩位數的聯賽進球效率,但俱樂部的財政狀況和戰績卻每況愈下。03-04賽季利茲聯慘遭降級,維杜卡作為最後一批被拋售的球星,在04年夏轉會到了米德爾斯堡。維杜卡在河畔球場的第一個賽季為傷病所困擾,畢竟像他這樣依靠身體吃飯又經常在腳下拿球的球員少不了遭後衛的黑腳。不過自2005年起,他又恢復了穩定的進球率,還一度幫助米堡在2006年殺入聯盟杯決賽。同年年屆而立的維杜卡第一次隨澳大利亞國家隊參加了世界盃,身為隊長的他打滿了全部四場比賽,可惜沒有取得進球。
2007年夏,酷愛使用高中鋒的阿勒代斯將維杜卡帶到了聖詹姆斯公園。在紐卡斯爾效力期間,年事已高的維杜卡開始不斷受到傷病困擾,狀態下降,不復當年之勇,只在個別幾場球中偶有閃光。08-09賽季維杜卡一球未進,紐卡也慘遭降級。領著高薪的維杜卡被球隊解約,至今仍是自由身。
而在2007年亞洲杯之後,維杜卡亦再也沒有代表國家隊出戰。世預賽期間即便這位澳大利亞歷史上最出色的中鋒沒有受到傷病困擾,維爾貝克也向他發出邀請,維杜卡還是沒有回國勤王。由於缺戰所有世預賽比賽,且長期無球可踢,維杜卡入選南非世界盃陣容的前景已然蒙上了一層陰影。然而如今澳大利亞鋒線上的高點只有隻能在亞洲逞威風的肯尼迪和小將吉特,大賽經驗豐富的老將維杜卡,仍很有可能成為維爾貝克手中一枚重要的棋子
㈤ 澳大利亞隊晉級卡達世界盃,晉級世界盃並未偶然嗎
跟國足踢成1比1的澳大利亞隊斬將,連過阿聯酋和秘魯,總算殺進卡達世界盃賽決賽圈,令人覺得出現意外又正常的。正常的是,這支足球隊歷年踢杯賽制非常少令人心寒。出現意外的是,應對南美雄師她們也仍然趟過。
設想,假如雷德梅尼觀查不細心,或是他見到但是沒去丟瓶子,秘魯門將拿著每一個澳大利亞足球運動員踢點球的習慣性一看,凌空抽射便是十拿九穩了。最終進世界盃賽的很可能便是秘魯隊。
㈥ 澳大利亞為什麼會參加亞洲杯
澳大利亞屬於大洋洲,但由於大洋洲的足聯名額較少,澳大利亞很難突出重圍,澳大利亞1966年加盟大洋洲足球聯盟(OFC)後,只有兩度通過洲際附加賽的方式,分別贏下韓國和烏拉圭進軍世界盃。此後40年沒有進入世界盃了。於是澳大利亞於2005年決定退出大洋洲足聯,轉投亞足聯,這一決定很快得到國際足聯的認可。2006年1月,澳大利亞搖身一變,成為亞足聯的一員,並於2010年和2014年以亞洲代表的身份,連續兩屆現身世界盃舞台。
㈦ 馬克·維杜卡的球星歷程
1米88的身高、92公斤的體重,在橄欖球賽場上這樣的身材也許算不上什麼,但在足球賽場,維杜卡可以稱得上是名「壯漢」。憑借如此魁梧的身材和靈活的腳下技術,他自然成了以「長傳沖吊」為主要進攻手段的澳大利亞隊的進攻核心。而作為球隊最年長和成就最大的球員,維杜卡也當仁不讓地成了球隊的精神領袖。
作為澳大利亞足球的傑出代表,維杜卡成名於墨爾本騎士隊。在1993-1994賽季,他在22場比賽中打入了18個球,這樣優異的表現也使他在1994年第一次入選國家隊。 維杜卡在1998年加盟蘇格蘭超級聯賽的凱爾特人隊,並在1999-2000賽季以24個進球當選蘇格蘭超級聯賽的足球先生。在蘇格蘭的成功使得維杜卡在2000年夏天以600萬英鎊的身價轉會到了英超利茲聯隊,同年他被評為大洋洲足球先生。在2001年,他幫助利茲聯隊殺入了歐洲冠軍聯賽半決賽。2002-2003賽季,他在英超打入了20個球。2004年,由於財政問題,他和同胞凱威爾(HarryKewell)被俱樂部拋售,他加盟了米德爾斯堡後,他一直在同傷病抗爭。
維杜卡在1994年第一次代表澳大利亞參賽,目前他為國家隊參賽場次超過了30場。在2006年世界盃預選賽期間,他從受傷的克拉吉·摩爾(CraigMoore)的手中接過了隊長袖標,主教練希丁克(GuusHiddink)也把它當成了球隊領袖。
2010年初,維杜卡拒絕了加盟澳超新軍墨爾本之心的邀請,宣布掛靴 。自從2008/09賽季後離開紐卡 ,維杜卡一直為自由身球員 。
㈧ 有哪些球員踢完這屆世界盃就退役了
義大利:皮耶羅(退出)、托蒂(未定)
法國:齊達內(退役)、圖拉姆(退出)
德國:卡恩(退出)、諾伊維爾(退出)
葡萄牙:菲戈(退出)、保萊塔(退出)
巴西:卡洛斯(退出)、儒尼尼奧(退出)
日本:中田英壽(退役)
澳大利亞:維杜卡(退出)
西班牙:勞爾(退出)
捷克:內德維德(退出)、波博斯基(退出)
荷蘭:范德薩(退出)
沙特:代亞耶亞(退役)、賈巴爾(退役)
韓國:李雲在(退出)、崔辰哲(退出)
伊朗:戈爾莫罕馬迪(退役)、阿里代伊(退出)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約克(退出)
哥斯大黎加:萬喬普(退出)
退出指告別國家隊,退役指結束職業球員生涯。
㈨ 維杜卡到底強在哪
澳大利亞加入亞洲足聯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只要想想他們的兩個人就知道了。這兩個人是誰?其中之一便是維杜卡。也許在英超中維杜卡的沖擊力不是最強的,但在亞洲,目前還不知道誰能防住這位前鋒。
維杜卡是英超聯賽中名頭響亮的殺手,他身體強壯、體力充沛、技術出眾,閱讀比賽能力強,快速的起動和出色的過人技術成為他突破對方防守的兩大殺手鐧。雖然近年受傷病影響較大,但無論是在英超賽場還是在歐洲賽場,沒有人敢輕視他。
領軍人物
從2005年9月開始,維杜卡成為澳大利亞國家隊隊長。自從荷蘭人希丁克出任澳大利亞隊主教練以來,維杜卡逐步成長為球隊的領軍人物。在通過兩回合附加賽淘汰南美勁旅烏拉圭隊之後,澳大利亞隊32年來首次殺入了世界盃決賽圈比賽。維杜卡希望在他的帶領下,澳大利亞隊能在德國世界盃賽場有出色的發揮。
㈩ 我想知道06世界盃退出國家隊的球星
卡恩、施奈德、諾沃特尼、諾伊維爾、 阿亞拉 、范德薩、科庫、 阿里·代伊、 費戈、保萊塔、努諾·瓦倫特、內德維德、波博斯基 、卡福、卡洛斯、齊達內等 卡尼薩雷斯、代亞耶亞、賈巴爾、中田英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