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荊棘鳥在哪裡

澳大利亞荊棘鳥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8-06 19:47:18

1. 荊棘鳥中基蘭博是什麼意思

「日薄西山的時候,基蘭博到了,這是一個陌生的小地方,一條滿是塵土的寬闊街道的兩邊,排列著搖搖欲墜的瓦楞鐵皮頂的木房子,沒有樹木,令人厭倦。西沉的夕陽給萬物塗上了一片金色,賦予這個鎮子似一種極為短暫的金碧輝煌的尊嚴」
這是譯文的一部分,說明基蘭博是個小鎮,位於新南威爾士(澳大利亞東南的一個州),拉爾夫神父住在那裡。若滿意請採納哦

2. 荊棘鳥的簡介

荊棘鳥
[鳥]
荊棘鳥原本是產自南美的一種珍稀鳥類,因其擅長在荊棘灌木叢中覽食,其羽毛象燃燒的火焰般鮮艷而得名。荊棘鳥,是自然界一種奇特的動物,它一生只唱一次歌。從離開雀巢開始,便不停執著地尋找荊棘樹。當它終於如願以償,就把自己嬌小的身體扎進一株最長、最尖的荊棘上,和著血和淚放聲歌唱——那凄美動人、婉轉如霞的歌聲使人間所有的聲音煞那間黯然失色!一曲終了,荊棘鳥終於氣竭命隕,以身殉歌——以一種慘烈的悲壯塑造了美麗的永恆,給人們留下一段悲愴的謎。

[麥考洛小說《荊棘鳥》]The Thorn Birds

傳說中有一種荊棘鳥 一生只唱一次
那歌聲比世界上所有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美動聽
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 她就在尋找荊棘樹 直到如願以償
然後 她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刺上
在那荒蠻的枝條之間放開歌喉
在奄奄一息的深刻里 她超脫了自身的痛苦
那歌聲使雲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
這是一曲無比美好的歌 曲終而命竭
然而 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 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
因為 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巨創來換取

長篇小說《荊棘鳥》考琳·麥考洛
澳大利亞著名作家考琳·麥考洛的長篇小說《荊棘鳥》自1977年問世以後,不僅走紅美國,與<教父>同為美國十大暢銷書;而且迅速成為風靡全球的「國際暢銷書」,先後改編成電影,拍成電視連續劇,管製成盒帶,是整個80年代最佳暢銷書之一,一直有讀者請求作者為之作續.前不久,作者應有關方面之邀與作曲家合作,親自將之改編成面向德語觀眾的音樂劇.時至今日,雖20幾年過去,《荊棘鳥》的美麗依然不衰,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小說原作,仍大洞者億萬讀者的心.加拿大魁北克的以為讀者說:「我有幾本市場重溫的書,《荊棘鳥》就是其中之一。竊以為,他是所有時代最偉大的愛情故事之一,看為羅米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比肩。我每讀一遍。都有新的發現」。
作者簡介
考琳·麥卡洛是澳大利亞當代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她於一九三七年六月一日出生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西部惠林頓一個牧業工人家庭,十二歲移居悉尼。此前,一家人過著游牧生活。考琳·麥卡洛從小就表現出不凡的藝術才能,她從五歲起就寫詩歌,講故事,學畫畫。但是經濟大蕭條給這個勞動家庭帶來的巨大打擊使她很早就意識到,文學藝術很難給一家人帶來溫飽,而她在數學和自然科學方面的天賦和興趣促使她走上與文學創作全然不同的道路。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考琳·麥卡洛開始在悉尼大學攻讀神經生理學,畢業後,在悉尼皇家北岸醫院創建了神經生理學部。五年後,為了進一步提高學術水平,她到英國倫敦大學兒童健康學院從事研究工作。此後移居美國,在耶魯醫學院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長達十年,成為頗具影響的神經生理學家。她至今仍為威爾士王子醫學研究院名譽院長、澳大利亞老年醫學基金會資助人、悉尼皇家北岸醫院神經生理學部名譽顧問,同時為促進第三世界神經生理學研究,特別是培養該學科女醫生,她協助美國耶魯醫學院創建了神經生理學系。她和著名醫學家羅登·卡特勒爵士同登澳大利亞一百名傑出人物榜。
然而,真正使考琳·麥卡洛享譽世界的是她兒時即已顯露的文學才華。一九七二年,她利用業余時間創作了第一部長篇小說《提姆》(Tim)。這部書一九七四年在美國出版之後,很快被拍成電影,不但為考琳·麥卡洛帶來不菲的經濟收益,而且使她一夜之間成為西方文壇耀眼的明星。對於考琳·麥卡洛,這僅僅是她在文學道路上邁出的第一步。一九七七年,她調動自己的全部生活積累,創作出版了嘔心瀝血之作《 荊棘鳥》(The Thorn Birds)這本書一經出版,便引起轟動,不但拍成電影廣為流傳,而且翻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成為當代世界最暢銷的小說之一,僅平裝本版稅所得就高達一百九十萬美元,創當時美國出版界版稅收入之最。
小說內容及賞析

《荊棘鳥》的暢銷不衰證明了他的確是一部富有魅力的小說。者美麗首先來自他的主題:愛和命運。它講述的是克里里家族傳奇式的家事史。故事開始於20世紀初葉,結束於半個多世紀以後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從帕蒂·克利里應無兒無女的老姐姐貴婦人瑪麗·卡森之召,攜妻子菲奧娜和七個子女從紐西蘭遷居澳大利亞的德羅海達牧羊長,道帕迪唯一倖存德孫輩、才華橫溢德演員朱斯婷在遙遠德異國他鄉確定了自己德人生道路和愛情歸宿,整整講述了克利里家三代人德人生經歷和情感歷程,其中最主要德史梅吉於拉而夫神父之間那場刻骨銘心德愛情。有人認為考琳·麥考洛將人生的全部方方面面都濃縮進了這本傑出的書里,她試圖通過克里里家的滄桑和感情歷程揭示這樣一個道理:真正的愛和一切美好的東西史需要以難以想像的代價去換取的。正如小說的結尾所寫的那樣:鳥兒胸前帶著荊棘,它遵循者一個不可改變的法則。她被不知其名的東西刺穿身體,被驅趕者,歌唱著,死去……只是唱著、唱著,直到生命耗盡……但是,當我們把棘刺扎進胸膛時,我們是知道的。我們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們卻依然要這樣做,我們依然把棘刺扎進胸膛。」
《荊棘鳥》里富有詩意的環境描寫不僅為塑造人物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而且增強了閱讀的美感,使讀者獲得了對人物所處環境的人文地理的豐富知識,因此也是其魅力源泉之一。讀者那一段段勾勒環境的文字,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澳大利亞風情,深深體會道不僅作品裡的人物,就連那片土地也是奇特的。亞馬遜網上書店在介紹這本書使使那樣描述那廣袤荒涼的土地的:「保守這輪番而至的韓老侵躪;索取時,殘酷無情;花開時,絢麗爛漫;造化慷慨的粘結,有不失豐饒。天底下在沒有哪一個地方如此怪誕離奇。」書中生息於斯的一切均籠罩在那種獨特的氛圍里,可感可觸,隱隱中不由得令人生對命運的慨嘆。
總之,《荊棘鳥》時一部不可多得的暢銷小說,結構嚴謹,語言流暢生動,飽含激情,富有詩意,不時有警言妙語散布其間。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3. 荊棘鳥是澳大利亞哪個時期的作品

梅吉一家住在紐西蘭,她父親替人家剪羊毛為生,可這一年父親失業了,正在一家人發愁的時候,他們接到姑母從澳大利亞寄來的信。原來,姑母年事已高,准備讓他們去繼承遺產。在經過一番顛簸之後,梅吉一家踏上澳洲大陸,來到德羅海達。剛一露面,梅吉就引起了拉爾夫神父的注意,他對這個女孩十分憐愛。 拉爾夫神父是愛爾蘭人,被天主教會派到德羅海達擔任教士,他是個高大俊美的男人,優雅和藹、雄心勃勃,他很想在教會中升到的職位,但由於沒有背景,直到30多歲還是個普通教士。因為梅吉的姑母是德羅海達最富有的孤孀,他不得不經常與之周旋,其實心裡十分厭惡她。梅吉的姑母看到拉爾夫對待小梅吉的特殊態度,十分記恨,決定尋機報復。 梅吉一家在德羅海達定居下來,他們很快適應並喜愛上了這里的新生活。他們與拉爾夫神父結下了親密的友誼,隨著梅吉年復一年地長大,她和拉爾夫的感情也逐漸加深,拉爾夫不但是可以信賴的師長,而且也成為可以傾訴的朋友,這一切都被梅吉的姑母--那個富有而乖戾的老太婆看在眼裡,恨在心上。 機會終於來了,在梅吉17歲時,梅吉的姑母終死去。她在臨死前交給拉爾夫神父一封信,讓他發誓在她被埋葬後拆開,拉爾夫答應了。然而,當他拆開信封時,他驚呆了。原來,梅吉的姑母遠比人們想像的富有得多,她在信中宣稱,她的全部財產達1300萬英鎊,她本來立有遺囑,准備將財產留給梅吉一家。但現在她改變了主意,她把它們獻給天主教會,並聲稱這是由於拉爾夫神父出色工作的緣故,這筆財產將永遠由拉爾夫管理支配,梅吉一家可以住在德羅海達,但工資由拉爾夫決定給予。 拉爾夫看後心中十分矛盾:如果他將這不為人所知的新遺囑投入火中,梅吉一家就可以繼承全部遺產,但是他就將喪失這個巨大的機會,永遠沒有晉升的希望;如果他公布這個新遺囑,他必將受到教會的重視並獲得晉升,但梅吉和她一家的權利就會被剝奪。猶豫再三,最後還是向自己的野心投降了,他公布了遺囑,也離開了德裏海達,離開了梅吉。 梅吉一家搬入了姑母原來居住的大宅子,重新按自己的愛好做了裝修,從此以後,他們將作為德羅海達牧場的代管人長久居住在這里了。拉爾夫給他們寄來足夠多的錢以使他們能夠維持不錯的生活,梅吉的母親也一改以往郁悶的心情變得快樂起來。但當她從報紙上看到她最疼愛的長子弗蘭克被判處終身監禁時,這快樂也轉瞬即逝了。 梅吉的爸爸帕迪在一次野外轉移羊群時遇到大風暴,閃電引起的大火,迅速地吞噬著早已久旱的草原,也吞噬了梅吉的爸爸和羊群。這時,她的一個哥哥也被野豬的獠牙刺死。正在全家哀痛欲絕時,拉爾夫神父趕回來,埋藏了死者之後又匆匆離去。他告訴梅吉雖然自己非常愛她,但他永遠也不可能和她結為夫妻。不久,他升任主教。 梅吉家新雇了一個叫盧克的剪毛工,盧克的相貌竟酷似拉爾夫神父,這使她心煩意亂,在盧克的追求下梅吉終於嫁給了他,離開了德羅海達。盧克並不愛梅吉,只因為梅吉很有錢,他計劃用梅吉的錢,加上自己苦幹得來的錢買一個牧場。所以婚後不久,他就帶著梅吉到昆土蘭去割甘蔗,而讓梅吉到一家去做家務,並把梅吉所有的錢都存到銀行。 盧克為了掙錢,不與梅吉見面,甚至在她生第一個孩子時候,他也拒絕回來看梅吉。而此時拉爾夫卻來到梅吉身邊,他對梅吉的感情始終不渝,這剪不斷的情感時時讓他感到痛苦,他終於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在梅吉之後也去到麥特勞克島,一起渡過了他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 為了到羅馬去擔任更重要的職務,拉爾夫離開梅吉,而梅吉已經懷上了他的孩子。梅吉因此決定離開盧克,重新回到德羅海達,與母親住在一起。她生下拉爾夫的孩子,取名戴恩。 梅吉的母親一眼就看出戴恩是拉爾夫的孩子,她很能理解女兒的做法,並且她自己當年也愛過一個人,還與他生下了大兒子弗蘭克。事情發生後,她被高貴的家族驅逐出去,才嫁給梅吉的父親帕迪。 梅吉和母親、女兒、兒子在德羅海達生活得很好,女兒朱絲婷和兒子戴恩也已長大,由於朱絲婷我行我素,加之又是盧克的孩子,又所以梅吉不怎麼喜歡她,而是把全部的情感都寄託在兒子戴恩身上,從戴恩身上她看到了拉爾夫的身影。 這時二戰暴發了,拉爾夫也已晉升為紅衣主教,他在戰爭中運用宗教影響保全了羅馬,受到了人們的贊譽。但在他的內心深處,梅吉一隻是她始終的牽掛。 梅吉的女兒長大後當了演員,活躍於澳大利亞和英國成為話劇舞台,最後嫁給了德國的一位內閣大臣。而戴恩卻提出要當教士,這對梅吉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思慮再三,她把戴恩送到羅馬的神學院,讓拉爾夫照顧他。拉爾夫和戴恩相處融洽,梅吉沉浸於父子二人的親情當中。但好景不長,在一次游泳中,戴恩因心臟病突然發作,溺死在海里。 這一切使梅吉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一切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誰都不怨恨,我不能有片刻的追悔。」

記得採納啊

4. 荊棘鳥有哪些主要內容

荊棘鳥的主要內容如下:

該作以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爾夫的愛情糾葛為主線,描寫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時間跨度長達半個多世紀。拉爾夫一心嚮往教會的權力,卻愛上了克利里家的美麗少女梅吉。為了他追求的「上帝」,他拋棄了世俗的愛情,然而內心又極度矛盾和痛苦。以此為中心,克利里家族十餘名成員的悲歡離合也得以展現。

語言藝術特色

《荊棘鳥》語言流暢生動,飽含激情,富有詩意,不時有警言妙語散布其間。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考琳·麥卡洛將《荊棘鳥》的背景置於澳大利亞的德羅海達,通過闡述克利里家族簡單、朴實、談薄的生活態度以及與自然界的和諧相處,描繪出了一副田園牧歌似的風景畫。

考琳·麥卡洛對德羅海達自然的描繪,以及她的主人公們對大自然生命的熱愛都體現了她的生態思想。這部作品也體理了作者譴責人類中心主義思想,贊美人與自然的和諧,提倡構建文明生態的智慧,深情地表達了作者對人類美好未來的憧憬。

5. 荊棘鳥是怎麼樣的一種鳥

荊棘鳥(又稱刺鳥;珍珠鳥或翡翠鳥)原本是產自南美的一種珍稀鳥類,因其擅長在荊棘灌木叢中覓食,其羽毛象燃燒的火焰般鮮艷而得名……

荊棘鳥,是自然界一種奇特的動物,它一生只唱一次歌。從離開雀巢開始,便不停執著地尋找荊棘樹。當它終於如願以償,就把自己嬌小的身體扎進一株最長、最尖的荊棘上,流著血和淚放聲歌唱——那凄美動人、婉轉如霞的歌聲使人間所有的聲音剎那間黯然失色!一曲終了,荊棘鳥終於氣竭命隕,以身殉歌——以一種慘烈的悲壯塑造了美麗的永恆,給人們留下一段悲愴的謎。

6. 《荊棘鳥》中的德羅海達在哪裡

《荊棘鳥》是澳大利亞著名作家考琳·麥卡洛的長篇小說。小說中描述的德羅海達牧場是在澳大利亞。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荊棘鳥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