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到了澳大利亞,為什麼一定要去堪培拉看看
❷ 澳大利亞首都為什麼不是聞名的悉尼和墨爾本而是不怎麼出名的堪培拉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了澳大利亞這個國家,當時我就只認識它的兩個城市,那就是悉尼和墨爾本,特別是悉尼,因為從小就知道悉尼歌劇院,因此我也一直以為悉尼才是澳大利亞的首。直到我上初中的時候才發現並不是,堪培拉才是澳大利亞的首都!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知名度更高的悉尼和墨爾本不是澳大利亞首都反而一個堪培拉是呢?下面就來說一下。
在20世紀初澳大利亞逐漸脫離英國殖民統治,逐步建國。這時要選一個首都,由於當時悉尼和墨爾本開發比較早,所以說也是很發達了,這兩個城市從那時就開始要爭了!大家都想選自己的城市作為首都,兩個城市為此吵得非常激烈,互不相讓。最後沒有辦法,乾脆選了一個沒有名氣的小城堪培拉作為首都。
這就是為什麼堪培拉是澳大利亞首都的原因。
❸ 澳大利亞城市排名是怎樣的
澳大利亞城市排名:悉尼、堪培拉、墨爾本、阿德萊德。
1、悉尼
悉尼(Sydney)是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是澳大利亞東南部城市,也是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面積為2400平方公里,擁有飛機、汽車和船舶製造業等。
這里人與動物的關系非常和諧。在公園和街道上,經常有鳥類在悠閑地覓食。每次一看到這些潔白又可愛的鳥兒,小朋友也總是特別的開心。
❹ 選堪培拉好還是墨爾本好
我個人認為而且大部分人持相同的看法,墨爾本比堪培拉好得多:
1-墨爾本在澳洲是一個繁榮的大城市,堪培拉除了是首都沒有什麼特別的,而首都在澳洲人眼裡並不是什麼希奇的地方,對他們來說希奇的是悉尼墨爾本這些經濟發達城市;
2-堪培拉很小很boring,墨爾本相對要大要熱鬧得多;
3-堪培拉是內陸城市,沒有機會看海,而澳洲的黃金海岸線是世界著名的,墨爾本就位於黃金海岸線上;
4-堪培拉大學我不慎了解,但是墨爾本大學和莫納什大學都是著名的澳洲八大高校之一,墨大世界大學排名一般都在前100位,堪培拉大學則沒有這些榮耀;
5-大部分中國學生在澳洲都是讀商科,墨爾本大學的商科很好;
6-墨爾本大學錄取需要雅思6.5分,不知道堪培拉大學幾分錄取,你可以自己上他的網站去查查,但是不會低於6分,否則就先讀語言學校;
7-墨爾本唯一一點就是華人太多了,感覺比本地人還多,如果是過來學習語言的話語言環境要大打折扣,不過澳洲哪裡都是華人很多的。
祝你找到自己滿意的學校,早日圓留學夢。
❺ 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與澳洲國立大學哪個好
如果從排名看國立大學好一些, 畢竟是澳洲八大之一, 而且世界大學排名的話 也是澳洲大學之首。澳洲大學不多, 每個大學都有適合的人群, 如果本身學習能力很強, 可以考慮一下國立大學, 如果想選擇一個實用的大學, 學一些工作技能, 可以考慮堪培拉大學, 學費方面也能節省很多
❻ 為什麼澳大利亞的首都不選悉尼,而選堪培拉
堪培拉做為澳州的首都極富戲劇色彩,建都原因可追溯到殖民時期各殖民地相互妒嫉爭執年代。1901年,澳大利亞6塊殖民地結為聯邦。這時,悉尼和墨爾本兩地圍繞誰是澳大利亞的未來首都發了激烈爭執。一番較量之後,大家做出了一個在距兩地同樣不便的地方創建新首都的妥協方案。因此,新南威爾士南方高原上一個不知名的小山谷便被選作建都地。
堪培拉是美國建築師格里芬設計的。他利用堪培拉的地形,在首都山與安斯利山之間形成一條軸線,連接著新議會大廈和戰爭紀念館這兩座標志性建築。因城市中沒有水,人工建造了格里芬湖,格里芬湖就象一條紐帶一樣把,使整個城市生動起來,一些重要的公共建築均繞湖而建,其中包括國立圖書館、澳大利亞國立美術館、最高法院、首都展覽館、國立大學、澳洲科學院等
❼ 堪培拉和悉尼
極力建議是悉尼啊。 堪培拉 坐落於格里芬湖岸邊,是澳大利亞政府、國會及很多外國使館的所在地。由於四周森林環繞、綠意盎然,且鄰近自然秀麗的鄉村,令堪培拉成為優雅的現代化都市,更享有"天然首都"的美譽。 堪培拉是個與眾不同的城市,並未破壞附近的環境,還與周遭環境融為一體。雖然堪培拉洋溢著田園氣息,但也是澳大利亞政府的所在地,以及亞太區主要的外交中心之一。總括來說,堪培拉既是世界重要的首都,又與附近的自然環境和諧融合。在這個城市,您不會看到突兀和雜亂無章的城市建築。映入眼簾的,是一件件計劃周詳、安全、真正具備美感的城市設計傑作。 和其它大的城市用許多公園點綴相反,堪培拉恍如一個建在花園里的城市。這個澳大利亞最大的內陸城市的中央是一個11公里長的湖,它看上去好像是天然形成的一樣。其實,35公里長的湖岸是挖出來的,這個人工湖是設計師格里芬引以自豪的設計中的一個重要部分。這個湖1964年引摩羅河水注滿,同年命名。它把堪培拉一分為二,在春、夏、秋三季的多個月里,許多活動在湖邊舉行。堪培拉有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堪培拉大學等知名學府,每年吸引大量海外留學生前來學習。 旅遊概述悉尼,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以及澳大利亞最古老的城市,是一個重要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她建在世界上最漂亮的港口之一,悉尼港的附近。從AMP中心塔的悉尼塔觀望層上可以觀賞到360度視角的悉尼全景。而從悉尼港大橋或者從貝朗瞭望台上則可更近地觀賞悉尼港。 悉尼有各種娛樂項目。在悉尼歌劇院你可以欣賞到芭蕾舞,歌劇和舞台劇等表演。在悉尼港口邊,緊鄰環形碼頭處,你可以找到岩石區。這是澳大利亞首批歐洲移民的落腳地。在這里,你可以見到多姿多彩的街景和重新修復的典雅的建築。這些建築中有各式餐廳,娛樂場所以及各種商品專賣店。在悉尼,你可以享受美食,美酒,在悉尼港遊船上觀景就餐,購物,到賭城游樂場盡興,以及參觀海洋世界水族館。在悉尼, 你可以享受不盡的陽光、沙灘和海浪,因為從市區驅車不遠就可抵達風光旖旎的太平洋海岸。景點介紹景點列表 澳洲博物館 達令港 奧林匹克公園 皇家國家公園 玫瑰灣 海德公園 維多利亞女王大廈 (QVB) 悉尼海港大橋 悉尼歌劇院 岩石區 邦代海灘 曼麗海灘 皇家植物園與領地區 史蒂芬港 新南威爾士藝術館 麥克里起爾夫人的椅子 中央海岸 藍山 悉尼動物園 卧龍崗南天寺 澳大利亞悉尼市一個大型綜合性文藝演出中心,以建築形象獨特而著稱於世。它建在悉尼港內一塊伸入海面的地段上,東、西、北三面臨水,南面對著植物園。 悉尼歌劇院 悉尼為興建這座歌劇院於1955年舉行國際建築設計競賽,從233個方案中選定丹麥建築師J.伍重的設計。1966年伍重辭去劇院總建築師職務,剩下的室內設計由澳大利亞建築師完成。歌劇院從1959年破土動工,1973年全部竣工。 悉尼歌劇院建築總面積 88258平方米,包括一個有2690座的大音樂廳,一個有1547座的歌劇廳,一個可容500 多人的劇場和一個小音樂廳。此外,還設有排演廳、接待廳、展覽廳、錄音廳以及戲劇圖書館和各種附屬用房(如餐廳、售品部等),共900多個房間,同時可容6000多人在其中活動。 悉尼歌劇院的外觀為三組巨大的殼片,聳立在一南北長186米、東西最寬處為 97米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座上。第一組殼片在地段西側,四對殼片成串排列,三對朝北,一對朝南,內部是大音樂廳。第二組在地段東側,與第一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規模略小,內部是歌劇廳。第三組在它們的西南方,規模最小,由兩對殼片組成,裡面是餐廳。其他房間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內。整個建築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寬97米的大台階。車輛入口和停車場設在大台階下面。 伍重參加設計競賽方案過於簡略,後來在工程進行中遇到了一系列復雜而困難的技術課題。例如起初設想那些巨大的殼片是鋼筋混凝土殼體結構,經過深入研究後發現,只能將每一個殼片劃分為一條條鋼筋混凝土的肋券,再分段預制,然後才能組合成整體。為了減少施工的困難,又將全部殼片改為同樣的曲率,使每一個殼片都相當於假想半徑為76米的圓球表面的一部分。為研究和設計這些殼片的結構,用去8年時間,施工也費時3年多。工程預算700萬美元,實際費用達12000萬美元。 悉尼歌劇院設備完善,使用效果優良,是一座成功的音樂、戲劇演出建築。那些瀕臨水面的巨大的白色殼片群,象是海上的船帆,又如一簇簇盛開的花朵,在藍天、碧海、綠樹的襯映下,婀娜多姿,輕盈皎潔。這座建築已被視為悉尼市的標志。 中央海岸 (Central Coast) 中央海岸距離悉尼市區約1.5小時車程,這里環境幽雅,空氣清新,擁有柔軟的沙灘、清澈的海水和旖旎的海灣,遊人盡可在這里享受垂釣、游泳、獨木行舟和揚帆海上的快樂。 交通:乘火車從悉尼市中心Central站出發,到Gosford站下車即可,全程1.5小時 霍克伯里河 霍克伯里河(Hawkesbury) 乘獨木船游覽霍克伯里河,水質清澈,風光無限,海鷗比人還多,這里是大蚝和螃蟹養殖區,還可以享受垂釣的樂趣和品嘗美味的海鮮大餐。 駿域谷(Glenworth Valley Horse Riding) 騎馬和駕駛四驅車是Glenworth Valley最大的特色。這里有200多匹馴服的優良馬匹可供選擇,在導游的帶領下,遊客可駕奴駿馬漫步游覽峽谷中3000英畝的壯美農庄。四驅車是這里的另一大招牌活動,駕駛操作簡便,靈活刺激的小型四驅電車從山下急馳而下,舒爽無比。 地址:69 Cocks Road,Peats Ridge 開放時間:10:00~17:00 爬蟲動物公園 (Australian Reptile Park & Widlife Sanctuary) 這里還有澳洲最大的爬行動物公園,成立於1948年,園內四處可見蜥蜴、蜘蛛、鴨嘴獸、袋熊、考拉、袋鼠、及鱷魚等罕見的動物,令人目不暇接;此外,動物園每天都舉辦一連串精彩的動物表演,深受遊客尤其是小朋友的歡迎,表演內容包括象龜展覽(每天上午11:00)、爬蟲秀(每天上午11:30、下午14:30)、樹熊和巨蟒表演(每天上午12:00、下午15:00)、考拉展(每天中午12:30)和蜘蛛展(每天下午13:45),節假日期間會增加表演場次。 地址:Pacific Highway,Somerby 開放時間:9:00~17:00 塘鵝生態保護區 塘鵝生態保護區(Tuggerah Lake) 位於The Entrance區的塘鵝生態保護區有約300多隻塘鵝居住於此,要注意的是這里的法律是禁止遊客餵食物給塘鵝吃的,每天下午15:30左右定時有專人喂養塘鵝,這時會有大批的鵝聚集在岸邊,是攝影的好時機。1.堪培拉比悉尼更干凈。
最大的原因就是人口 悉尼是澳洲第一大城市廣義城市含流動人口500萬 堪培拉雖然是首都但是人口只有60萬是澳大利亞人口排名第九城市 加上堪培拉是在上個世紀中期才建設的,規劃清晰,當然是堪培拉干凈。2.其實堪培拉沒什麼好玩的,和悉尼比簡直就是農村中農村!!小弟在那上了1年學就轉學了,如果要去堪培拉的話,就是去看看city附近的政府的建築,去悉尼玩的話你要不打算買東西帶個1千到2千就夠了(可能好用不掉!),如果要購物的話沒5千刀 還是別去了, 不然看著想買,錢又不夠的滋味很難受的. 悉尼能玩的地方不少,建議樓主去網路搜下旅遊指南,那講的比較清楚,lz要有朋友的話就讓朋友帶你玩。
❽ 澳大利亞大城市排名
澳大利亞大城市排名如下:
1.悉尼-美麗的海港城市。悉尼(Sydney),位於澳大利亞的東南沿岸,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
2.墨爾本-維多利亞風情之都。墨爾本 Melbourne ,澳大利亞南部濱海城市,第二大城市,面積8831平方公里,人口500萬(2018年) 。墨爾本是維多利亞州首府,世界著名的旅遊城市,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
3.堪培拉-花園首都城市。堪培拉(Canberra),是澳大利亞聯邦的首都,位於澳大利亞東南部山脈區的開闊谷地上。作為澳大利亞政治中心,堪培拉城內建有澳大利亞國會大廈、澳大利亞高等法院和眾多其他政府部門與外交機關。
4.布里斯本-熱帶風情之都。布里斯本(英語:Brisbane),是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府城,位於澳大利亞本土的東北部,北緣陽光海岸, 南鄰國際觀光勝地黃金海岸市。
5.阿德雷德-藝術之城。阿德萊德是澳大利亞南部的一個港市,南澳大利亞州首府,位於州東南部洛夫蒂山地與聖文森特灣間的濱海平原上,瀕臨托倫河。港口距市區西北12公里,有鐵路相通。
(8)堪培拉和澳大利亞哪個好擴展閱讀:
澳大利亞四面臨海,沙漠和半沙漠卻佔全國面積的35%。在東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上養羊最多的國家,號稱是「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走一趟澳洲,飽覽醉人的大自然美景,感受澳洲人的活力和閑適,讓您暫時擺脫喧囂的塵世生活,重拾清新自然的生活真諦。
大堡礁
舉世聞名的澳大利亞大堡礁,早在1981年就被列入「世界保護遺產」名錄。位於澳大利亞東北部珊瑚海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它綿延2000多公里。
這里不僅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和珊瑚島,還棲息著400多種海洋軟體動物和1500多種魚類,其中很多是世界瀕危物種。美麗的凱恩斯是前往大堡礁的必經之路。
大堡礁有四百種活的珊瑚,顏色從一般的藍色、棕色到錯綜復雜、難以置信的粉紅及紫海扇,簡直是個五彩斑爛的神奇世界。可乘坐輪船到翡翠島進行浮潛、深淺等項目,也可以做半潛水船和玻璃船欣賞珊瑚、水母及小魚。
維多利亞大洋路
懸崖,這里也是很多遊客鍾愛的自然景緻。一路沿海。
波浪岩
澳大利亞的波浪岩並非是一個獨立的岩石,而是由連接北邊一百米的海頓岩及狀似河馬張口的河馬岩、駱駝岩等風化岩石串連而成。
昆士蘭熱帶雨林
位於昆士蘭省東北部的昆士蘭熱帶雨林被描述為「最古老的世界」,該雨林已於197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自然保護區。
藍山國家公園
坐落在新南威爾士州境內的藍山國家公園,於2000年列入世界自然遺產。藍山全地區生長著龐大的原始叢林和亞熱帶雨林。
十二門徒
是由12塊自然形成的礁石組成,十分奇特,令人不禁驚嘆大自然的奇妙。可惜只能看見8座左右的礁石。
紅色巨岩-艾爾斯岩石
艾爾斯岩高達348公尺,圓周竟然達9.4公里,而群岩卡達族他則由36塊岩石所構成,佔地3500多公頃土地,每塊岩石則平均高達500公尺,自古以來原住民將這兩塊巨大岩石視為祖先聖地,不容猥褻。
悉尼歌劇院
悉尼歌劇院是最能代表澳大利亞的建築物,是悉尼與澳大利亞的地標。
菲利普島自然公園
到自然公園一游的最精彩活動,顯然是坐在夏地沙灘(SummerlandBeach)前的露天觀看和等候從海中歸返的企鵝隊伍遊行的一幕。
藍山
澳大利亞旅遊去藍山,位於悉尼西部,被稱為「叢林步行者的天堂」。因為漫山都是一種叫「尤加利」的桉樹在陽光下泛著藍光而得名。開車上山,先走鐵路,一種45°左右的滑車,幾分鍾便直下山底。
再坐索道,一種順山勢緩慢上升的纜車,又重上山頂。然後走一段人行道,在雨林中漫步,感受當年礦工運煤的艱辛。最後選擇擁有透明車底的航線,懸浮於峽谷之間,俯瞰懸崖瀑布,遠眺「三姐妹峰」。
同在藍山,由於每一次交通工具的選擇各異,便擁有了不一樣的感官體驗,所謂「遠近高低各不同」,正是這種意境。
參考資料:網路--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