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炮兵怎麼樣

澳大利亞炮兵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8-09 10:16:57

❶ 澳大利亞的軍事力量怎麼樣

澳大利亞軍力
面積768.23萬平方千米。人口1929.2萬人(其中,13~17歲男69.2萬人,女65.4萬人;18~22歲男68.3萬人,女64.9萬人;23~32歲男150.3萬人,女145.6萬人)。國內生產總值3990億美元(1999年)。國防費71億美元(2000年國防預算)。粗鋼835.6萬噸(1998年)。原煤2.41億噸(1995年)。原油1.95億桶(1996年)。天然氣310億立方米(1998年)。發電量1734.04億度(1995年)。糧食3176萬噸(1998年)。海運能力,商船(載重100噸以上)695艘,總載重量385.73萬噸(1999年)。民航能力,固定航班機場400處,客運量719.17億人千米、貨運量18.36億噸千米(1999年)。
國防體制
總督為武裝力量總司令。國防委員會是最高軍事決策機構,由國防部長擔任主席。國防部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機構。國防軍司令為軍隊最高領導人,是國防部長的首席軍事顧問。武裝力量由現役部隊和預備役部隊組成,分陸、海、空三個軍種。
領導人物
總督兼武裝力量總司令威廉·帕特里克·迪恩(1996年2月上任)。總理約翰·溫斯頓·霍華德(1998年10月連任)。國防部長彼得·里思(2000年12月上任)。國防軍司令克里斯·巴利上將(1998年4月上任)。
武裝力量
兵力 現役部隊5.06萬人。
陸軍 2.415萬人
編有1個地面部隊司令部,1個聯合部隊司令部,1個特遣部隊司令部,1個後勤部隊司令部,1個裝甲團,2個偵察團,1個特戰團,6個步兵營,1個突擊營,2個裝甲輸送車中隊,3個炮兵團,1個防空團,1個工程兵團和2個航空團。
主戰坦克:「豹」lA3型71輛
步兵戰車:M-113型46輛
裝甲輸送車:M-113型463輛,AS-LAV-25型111輛。
牽引炮:105毫米350門,155毫米35門。
迫擊炮:81毫米296門
無坐力炮:84毫米577門,106毫米74門。
地空導彈:「輕劍」19部,RBS-70型17部。
飛機:「空中大王」200型4架,DHC-6型2架。
直升機:共123架,其中UH-1H型25架為武裝直升機。
兩棲艦艇:15艘。
海軍 1.25萬人(含航空兵)
編有1個近海司令部,1個支援司令部,1個訓練司令部,6個海區司令部和4個海軍基地。
潛艇:「科林斯」級3艘
導彈驅逐艦:「佩思」級1艘。
導彈護衛艦:「阿德萊德」級6艘。
護衛艦:「安扎克」級2艘。
巡邏艇:15艘。
掃雷艇:4艘。
兩棲艦艇:9艘。
支援及勤務船:13艘。
海軍航空兵 990人
編有1個反潛直升機中隊,2個運輸/救援中隊。裝備武裝直升機16架,運輸/救援機18架。
空軍 1.395萬人
編有2個攻擊戰斗機兼偵察機中隊,3個戰斗機兼攻擊機中隊,8個戰術訓練機中隊,2個海上偵察機中隊,7個運輸機中隊。作戰飛機148架。
攻擊戰斗機/偵察機:F-111型35架,EP-3C型2架。
戰斗機/攻擊戰斗機:F/A-18型71架。海上偵察機:P-3C型17架,TAP-3B型3架。
運輸機:C-130型24架,波音707型5架。DHC-4型14架。「獵鷹」900型5架,HS-748型10架,B-200型2架,B-1900D型1架。
前方指揮引導機:PC-9A型3架。
教練機:84架。空地和空空導彈若干枚。
預備役部隊
2.02萬人,其中陸軍1.745萬人、海軍950人、空軍1800人。
准軍事部隊
海關總局裝備有海上偵察機13架、直升機1架、小船6艘。
兵役制度: 實行志願兵役制。
駐外兵力
駐馬來西亞(「5國聯防」組織)約148人,包括1個步兵連及1個空軍分遣隊。駐巴布亞紐幾內亞38人。此外,2000年參加聯合國駐東帝汶維和部隊1601人,約有206名軍事觀察員和停戰監督小組人員在東帝汶、埃及、中東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
外國駐軍
美國海軍40人、空軍260人。紐西蘭空軍47人及攻擊戰斗機6架。新加坡駐軍230人(建有1所飛行訓練學校,配有S-211型飛機27架)。

❷ 炮兵怎麼樣累嗎

炮兵要搬運炮彈的,很重。抱起來放到導軌上,推進去,閉膛。

❸ 當炮兵怎麼樣苦嗎

人生的的理想和價值觀不同,沒有固定答案,只要你覺得炮兵能夠實現你的價值觀和理想,並且對你很適合你很喜歡,那麼你就去做。作什麼都要在基層干起,你只要干好發展很客觀。
炮兵包括地面炮兵、高射炮兵和地空導彈部隊,炮兵是以各種壓制火炮、反坦克火炮、反坦克導彈和戰役戰術導彈為基本裝備,遂行地面火力突擊任務的兵種。

炮兵的武器主要有:多種口徑的加農炮、榴彈炮、滑膛炮、加農榴彈炮、火箭炮、迫擊炮、無坐力炮和反坦克導彈。上述火炮和導彈,性能特點和用途不同,形成炮兵武器系列。

你到部隊後先是新兵訓練!全軍都是一樣的!
在新兵連主要訓練:隊列、擒敵、戰術、體能

隊列包括:單兵隊列、班隊列、三班四哨

擒敵:包括姿勢與步伐、拳法、腿法、防擊打技術、還有擒敵拳

戰術:主要訓練的是單兵戰術,其中包括:卧倒:持槍卧倒、端槍卧到;運動姿勢:低姿匍伏、高姿匍伏、側身匍伏,、高姿側身匍伏、滾進(停止間滾進和行進間滾進)

體能:包括五公里越野、100米沖刺、蛙跳、俯卧撐、單腿伸登、組合體能練習等

在部隊你要注意的是:部隊最講究的是服從再服從!即使上級或班長的的命令是錯誤的你也不能當面頂撞,先執行,等執行完以後在向上級或班長反映。其次就是要尊重上級、班長和老兵。

新兵訓練一般2個多月,主要是隊列訓練、體能訓練,大部分時間是用來隊列訓練,主要包括稍息、立正、原地間轉法、齊步正步跑步等等,一般部隊下午4點以後開始體能訓練,主要包括單雙桿、5000米跑等等,當然也會輔助一些其他的訓練,例如軍體拳、俯卧撐之類。另外對於新兵來說,疊好軍被也是非常重要的,往往是新兵連的第一道難關,這也是訓練內容之一;白天充實的訓練累得夠嗆,但夜間緊急集合短促的哨音常常會打攪到新兵同志的好夢,為了訓練應急能力,這也是必不可少的!(當然雙休日還是會安排一定的休息時間的)呵呵!聽起來是不是不太爽哪?不過新兵連真的很有意思!讓人懷念一輩子,當然不同的部隊會不太一樣,可能還有針對專業的訓練,不過越是「苦難」的新兵連就越能給你最深刻美好的回憶!祝你快樂!軍旅快樂!

❹ 12、電磁炮是一種理想的兵器,它的主要原理如圖所示,1982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製成了能把2.2g的彈體(包

電磁炮是利用電磁發射技術製成的一種先進的動能殺傷武器.與傳統的大炮將火葯燃氣壓力作用於彈丸不同,電磁炮是利用電磁系統中電磁場的作用力,其作用的時間要長得多,可大大提高彈丸的速度和射程.因而引起了世界各國軍事家們的關注.自80年代初期以來,電磁炮在未來武器的發展計劃中,已成為越來越重要的部分。
用電磁力(洛侖茲力)沿導軌發射炮彈的武器。它主要由能源、加速器、開關三部分組成 能源通常採用可蓄存10~100兆焦耳能量的裝置。目前實驗用的能源有蓄電池組、磁通壓縮裝置、單極發電機,其中單極發電機是近期內最有前途的能源。加速器是把電磁能量轉換成炮彈動能,使炮彈達到高速的裝置。主要有:使用低壓直流單極發電機供電的軌道炮加速器和離散或連續線圈結構的同軸同步加速器兩大類。開關是接通能源和加速器的裝置,能在幾毫秒之內把兆安級電流引進加速器中,其中的一種是由兩根銅軌和一個可在其中滑動的滑塊組成。早在19世紀,科學家已發現在磁場中的電荷和電流會受到洛侖茲力的作用。20世紀初,有人提出利用洛侖茲力發射炮彈的設想。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法國、德國和日本都曾研究過電磁炮。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其他國家也進行過這方面的研究。自70年代初以來,與電磁發射有關的技術取得了重大進展。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建造了第一台電磁發射裝置,將 3克重的塑料塊(炮彈)加速到6000米/秒的速度。此後,澳、美科學家製造了不同類型的實驗樣機,並進行過多次發射實驗。用單極發電機供電的電磁炮,已能把318克重的炮彈加速到4200米/秒的速度。磁通壓縮型電磁炮已能將 2克重的炮彈加速到11000米/秒的速度。
編輯本段原理
基本原理
電磁炮的原理非常簡單,19世紀,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位於磁場中的導線在通 電磁炮原理示意圖
電時會受到一個力的推動,同時,如果讓導線在磁場中作切割磁力線的運動,導線上也會產生電流。這就是著名的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正是根據這一定律人們發明了現在廣泛應用的發電機和電動機,它也是電磁炮的基本原理,或者說,電磁炮不過是一種比較特殊的電動機,因為它的轉子不是旋轉的,而是作直線加速運動的炮彈。 那麼如何產生驅動炮彈的磁場,並讓電流經過炮彈,使它獲得前進的動力呢?一個最簡單的電磁炮設計如下:用兩根導體製成軌道,中間放置炮彈,使電流可以通過三者建立迴路。把這個裝置放在磁場中,並給炮彈通電,炮彈就會加速向前飛出。在1980年,美國西屋公司為「星球大戰」建造的實驗電磁炮基本就是這樣的結構。它把質量為300克的炮彈加速到了每秒約4千米。如果是在真空中,這個速度還可提高到每秒8~10千米,這已經超過了第一宇宙速度,具備了作為一種新型航天發射裝置的理論資格。
技術問題
將這一理論上的可能變為實際,還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首先,那台實驗電磁炮的加速度太大,人無法承受。這個問題只有一個解決方法,那就是延長加速時間。然而這必須以採用更長的軌道為代價。由於人體只能承受大約3倍重力加速度的長時間加速,滿足人體耐受能力的電磁炮所需的軌道長度(經計算,為達到第一宇宙速度,約需1000千米!)在技術上難以實現。 第二,如果把電磁炮水平安裝在地面上,飛出炮口後的炮彈仍然會在大氣阻力下很快減速,難以順利達到環繞地球軌道,為此,用於航天發射的電磁炮必須將出口設置在空氣稀薄的高山之巔。 第三,目前電磁炮能夠發射的炮彈質量仍然不大,這是加速能力不足造成的。加速炮彈的力與磁場和電流之積成正比,要獲得足夠強的加速磁場一般靠超導磁體。用超導線圈產生磁場已是相對成熟的技術,但超導磁體需要冷卻到很低溫度(如液氦溫度,約-269°C)才能發揮作用,這對於軍事應用是個問題,因為會大大降低發射裝置的靈活性,但作為固定使用的航天發射裝置,基本上可以不必考慮這些,而且如果高溫超導強磁體能夠研製成功,對低溫條件的要求也可放寬。 電磁炮原理
關於電磁炮的第四個技術問題和第三個相關,因為在磁場不夠強的情況下,要想提高加速能力就只能讓炮彈通過足夠大的電流。於是就產生了大電流發熱和炮身燒蝕等麻煩。幸好這些麻煩對於航天發射不太重要,因為作為武器的電磁炮得嚴格限制長度,而作為發射工具,幾千米甚至十幾千米的炮身並不算問題,只是對建設施工時的作業精度要求較高罷了。 此外,延長軌道也可使炮彈承受的加速度降低。經過計算,用5千米長的軌道使炮彈由靜止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的600倍,這已經比普通迫擊炮發射時的加速度還小了,可人顯然還是無法忍受,而長1000千米的加速軌道在地球上幾乎無法建造,因此用電磁炮發射人的想法還是放棄算了。 最後,有人覺得建造公里級長度,配備強磁場的加速軌道可能會有技術困難,但這只是不了解人類現有技術水平的臆測,實際上為數眾多的粒子加速器、對撞機等多半具有幾千米,甚至幾十千米長的加速和聚能環。而且它們除了對環道施工的精度要求極高外,各轉彎和控制點等處也均需要設置強磁場。換句話說,在建造宇宙電磁炮的基本技術方面,人們早已充分掌握了,僅僅是所用領域不同而已。真正的困難倒是,從來沒誰把超級加速器放在高寒山區,而且青藏高原的交通條件目前也不大好。 至於電磁炮的發射成本,如果不考慮產生強磁場的低溫液體費用,僅僅是電和不可回收的炮彈殼體而已,日常維護成本也大概和同長度的高速地鐵相仿,最多開口處一小段需要要配備專職掃雪人員,要麼加個活動蓋子,也就都解決了。
編輯本段特點
(1)電磁推動力大,彈丸速度高。電磁發射的脈沖動力約為火炮發射力的10倍,所以用它發射的彈丸速度很高。一般火炮的射擊速度約為0.8千米/秒,步槍子彈的射擊速度為l千米/秒。而電磁炮可將3克重的彈丸加速到11千米/秒,將300克的彈丸加速到4千米/秒。有的專家甚至預言,將來的速度可達100千 電磁炮結構
米/秒。速度對於天基反導彈系統來說尤為重要。因為欄載器速度越高,不僅攔截的效率高。而且可大大減少天基武器的數量。(2)彈丸穩定性好。電磁炮彈丸在炮管中受到的推力是電磁力, 這種力量是非常均勻的,而電磁推力容易控制,所以彈丸穩定性好,這有利於提高命中精度。 (3)隱蔽性好。電磁炮在發射時不產生火焰和煙霧,也不產生沖擊波,所以作戰中比較隱蔽,不易被敵人發現。而且,它採用低級燃料作能源,而不是常規火葯。這有利於發射陣地的安全、 (4)彈丸發射能量可調。可根據目標性質和射稱大小可快速調節電磁力的大小,從而控制彈丸的發射能量。 (5) 比較經濟。與常規武器比較,火炮發射葯產生每焦耳能量需要10美元, 而電磁炮只需要0.1美元。如果與其他太空武器相比,電磁炮就更經濟了。
編輯本段分類
線圈炮
線圈炮又稱交流同軸線圈炮.它是電磁炮的最早形式,由加速線圈和彈丸線圈構成.根據通電線圈之間磁場的相互作用原理而工作的.加速線圈固定在炮管中,當它通入交變電流時,產生的交變磁場就會在彈丸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感應電流的磁場與加速線圈電流的磁場互相作用,產生磁場力,使彈丸加速運動並發射出去.
軌道炮
軌道炮是利用軌道電流間相互作用的安培力把彈丸發射出去.它由兩條平行的長直導軌組成,導軌間放置一質量較小的滑塊作為彈丸.當兩軌接入電源時,強大的電流從一導軌流入,經滑塊從另一導軌流回時,在兩導軌平面間產生強磁場,通電流的滑塊在安培力的作用下,彈丸會以很大的速度射出,這就是軌道炮的發射原理.
電熱炮
電熱炮的原理完全不同於上述兩種電磁炮,其結構也有多種形式.最簡單的一種是採用一般的炮管,管內設置有接到等離子體燃燒器上的電極,燃燒器安裝在炮後膛的末端.當等離子體燃燒器兩極間加上高壓時,會產生一道電弧,使放在兩極間的等離子體生成材料(如聚乙烯)蒸發.蒸發後的材料變成過熱的高壓等離子體,從而使彈丸加速.
重接炮
重接炮是一種多級加速的無接觸電磁發射裝置,沒有炮管,但要求彈丸在進入重接炮之前應有一定的初速度.其結構和工作原理是利用兩個矩形線圈上下分置,之間有間隙.長方形的「炮彈」在兩個矩形線圈產生的磁場中受到強磁場力的作用,穿過間隙在其中加速前進.重接炮是電磁炮的最新發展形式.
編輯本段研製
在1845年,查爾斯·惠斯通製作出了世界第一台磁阻直流電動機,並用它把金屬棒拋 用電磁炮發射宇宙飛船的設想圖
射到20米遠。此後,德國數學家柯比又提出了用電磁推進方法製造"電氣炮"的設想。而第一個正式提出電磁發射/電磁炮概念並進行試驗的是挪威奧斯陸大學物理學教授伯克蘭。他在1901年獲得了"電火炮"專利。1920年,法國的福瓊·維萊普勒發表了《電氣火炮》文章。幾乎同時,美國費城的電炮公司研製了用於火炮的電磁加速器。二戰期間,在軍事需求的刺激下,德國、日本都研製過電磁炮。德國的漢斯萊曾將10克彈丸用電磁炮加速到1.2公里/秒的初速。但是在2戰後,關於電磁炮的消息就比較少了,人們似乎更加關心磁懸浮與高溫超導技術了。糾其原因,大概是解決不了瞬時巨大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和小型化問題,20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查里德·馬歇爾博士運用新技術,把3克彈丸加速到了5.9公里/秒。這一成就從實驗上證明了用電磁力把物體推進到超高速度是可行的。他的成就1978年公布後,引起了各國軍方的特別關注,美國國防委員會得出"未來高性能武器必然以電能為基礎"的結論。美國防部成立了"電磁炮聯合委員會",協調軍隊、能源部、國防原子能局及戰略防禦倡議機構分散進行的電炮研究工作。1992年,美國已把一門口徑90毫米、炮口動能9兆焦的電磁炮樣炮推到尤馬靶場進行試驗。電磁炮從實驗室到靶場說明,電源小型化技術已有所突破。
編輯本段用途
電磁炮作為發展中的高技術兵器,其軍事用途十分廣泛. (一)用於天基反導系統:電磁炮由於初速度極高,可用於摧毀空間的低軌道衛星和導彈,還可以攔截由艦只和裝甲發射的導彈.因此,在美國的「星球大戰」計劃中,電磁軌道炮成為一項主要研究的任務. (二)用於防空系統:美軍認為可用電磁炮代替高射武器和防空導彈遂行防空任務.美國正在研製長7.5米、發射速度為500發/分、射程達幾十千米的電磁炮,准備替代艦上的「火神——方陣防空系統」.用它不僅能打擊臨空的各種飛機,還能在遠距離攔截空對艦導彈.英國也正在積極研製用於裝甲車的防空電磁炮. (三)用於反裝甲武器:美國的打靶試驗證明,電磁炮是對付坦克裝甲的有效手段.發射質量為50克、速度為3km/s的炮彈,可穿透25.4mm厚的裝甲.有關資料還報道,用一種電磁炮做試驗,完全可以穿透模擬的T-72、T-80坦克的裝甲厚度.由此可見,電磁炮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是非常優良的反裝甲武器. (四)用於改裝常規火炮:隨著電磁發射技術的發展,在普通火炮的炮口加裝電磁加速系統,可大大提高火炮的射程.美國利用這一技術,已將火炮射程加大到150km.
編輯本段前景
由於電磁炮具有上述特點,所以,所以才被世界各國海軍所相中,把它作為未來新式武器,它的應用前景廣泛。 1.電磁炮可用於天基反導系統。由於電磁炮初速度極高,可用於摧毀低軌道衛星和導彈,也還可以用它來攔截軍艦發射的導彈. 2.用於防空系統。由於電磁炮初速度高,射速也高,所以,有軍事專家美軍認為可用電磁炮代替高射武器和防空導彈,執行防空任務.如美國正在研製一種電磁炮,其發射速度為500發/分,射程達幾十千米的電磁炮,准備替代艦上的「密集陣防空系統」.用它不僅能打擊臨空的各種飛機,還能在遠距離攔截空對艦導彈.英國也正在積極研製用於裝甲車的防空電磁炮. 3.用於反坦克武器。由於電磁炮初速極高,所以,它的穿甲能力極強,能有效地穿過坦克裝甲,成為反坦克厲器。美國曾進行過電磁炮打靶試驗:電磁炮發射質量為50克、速度為3km/s的炮彈,可穿透25.4mm厚的裝甲.有關資料還報道,用一種電磁炮做試驗,完全可以穿透模擬的T-72、T-80坦克的裝甲厚度.由此可見,電磁炮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是非常優良的反坦克武器. 4.用於裝備炮兵部隊。隨著電磁發射技術的發展,在普通火炮的炮口加裝電磁加速系統,可大大提高火炮的射程,這樣.電磁炮可望裝備炮兵部隊。美國海軍陸戰隊也對電磁炮感興趣。美國海軍陸戰隊經常在海外執行作戰任務,需要電磁炮這樣的遠程快速打擊武器,對沿岸作戰的士兵進行火力支援。美國陸軍也在研發較小型的電磁炮用於陸戰。 5.用於裝備海軍艦艇。由於電磁炮具有的特點,它有望替代火炮,成為新型艦炮,裝備海軍艦艇。美國海軍准備將電磁炮裝備美國艦艇,美國的軍事有專家認為,電磁炮有可能成為為未來美國海軍新式武器。所以,美國前海軍作戰部長拉夫黑德上將稱它為會帶來「海軍戰法的革命. 將這一理論上的可能變為實際,還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首先,那台實驗電磁炮的加速度太大,人無法承受。這個問題只有一個解決方法,那就是延長加速時間。然而這必須以採用更長的軌道為代價。由於人體只能承受大約3倍重力加速度的長時間加速,滿足人體耐受能力的電磁炮所需的軌道長度(經計算,為達到第一宇宙速度,約需1000千米!)在技術上難以實現。 第二,如果把電磁炮水平安裝在地面上,飛出炮口後的炮彈仍然會在大氣阻力下很快減速,難以順利達到環繞地球軌道,為此,用於航天發射的電磁炮必須將出口設置在空氣稀薄的高山之巔。 第三,目前電磁炮能夠發射的炮彈質量仍然不大,這是加速能力不足造成的。加速炮彈的力與磁場和電流之積成正比,要獲得足夠強的加速磁場一般靠超導磁體。用超導線圈產生磁場已是相對成熟的技術,但超導磁體需要冷卻到很低溫度(如液氦溫度,約-269°C)才能發揮作用,這對於軍事應用是個問題,因為會大大降低發射裝置的靈活性,但作為固定使用的航天發射裝置,基本上可以不必考慮這些,而且如果高溫超導強磁體能夠研製成功,對低溫條件的要求也可放寬。 電磁炮原理
關於電磁炮的第四個技術問題和第三個相關,因為在磁場不夠強的情況下,要想提高加速能力就只能讓炮彈通過足夠大的電流。於是就產生了大電流發熱和炮身燒蝕等麻煩。幸好這些麻煩對於航天發射不太重要,因為作為武器的電磁炮得嚴格限制長度,而作為發射工具,幾千米甚至十幾千米的炮身並不算問題,只是對建設施工時的作業精度要求較高罷了。 此外,延長軌道也可使炮彈承受的加速度降低。經過計算,用5千米長的軌道使炮彈由靜止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的600倍,這已經比普通迫擊炮發射時的加速度還小了,可人顯然還是無法忍受,而長1000千米的加速軌道在地球上幾乎無法建造,因此用電磁炮發射人的想法還是放棄算了。 最後,有人覺得建造公里級長度,配備強磁場的加速軌道可能會有技術困難,但這只是不了解人類現有技術水平的臆測,實際上為數眾多的粒子加速器、對撞機等多半具有幾千米,甚至幾十千米長的加速和聚能環。而且它們除了對環道施工的精度要求極高外,各轉彎和控制點等處也均需要設置強磁場。換句話說,在建造宇宙電磁炮的基本技術方面,人們早已充分掌握了,僅僅是所用領域不同而已。真正的困難倒是,從來沒誰把超級加速器放在高寒山區,而且青藏高原的交通條件目前也不大好。 至於電磁炮的發射成本,如果不考慮產生強磁場的低溫液體費用,僅僅是電和不可回收的炮彈殼體而已,日常維護成本也大概和同長度的高速地鐵相仿,最多開口處一小段需要要配備專職掃雪人員,要麼加個活動蓋子,也就都解決了。
編輯本段特點
(1)電磁推動力大,彈丸速度高。電磁發射的脈沖動力約為火炮發射力的10倍,所以用它發射的彈丸速度很高。一般火炮的射擊速度約為0.8千米/秒,步槍子彈的射擊速度為l千米/秒。而電磁炮可將3克重的彈丸加速到11千米/秒,將300克的彈丸加速到4千米/秒。有的專家甚至預言,將來的速度可達100千 電磁炮結構
米/秒。速度對於天基反導彈系統來說尤為重要。因為欄載器速度越高,不僅攔截的效率高。而且可大大減少天基武器的數量。(2)彈丸穩定性好。電磁炮彈丸在炮管中受到的推力是電磁力, 這種力量是非常均勻的,而電磁推力容易控制,所以彈丸穩定性好,這有利於提高命中精度。 (3)隱蔽性好。電磁炮在發射時不產生火焰和煙霧,也不產生沖擊波,所以作戰中比較隱蔽,不易被敵人發現。而且,它採用低級燃料作能源,而不是常規火葯。這有利於發射陣地的安全、 (4)彈丸發射能量可調。可根據目標性質和射稱大小可快速調節電磁力的大小,從而控制彈丸的發射能量。 (5) 比較經濟。與常規武器比較,火炮發射葯產生每焦耳能量需要10美元, 而電磁炮只需要0.1美元。如果與其他太空武器相比,電磁炮就更經濟了。
編輯本段分類
線圈炮
線圈炮又稱交流同軸線圈炮.它是電磁炮的最早形式,由加速線圈和彈丸線圈構成.根據通電線圈之間磁場的相互作用原理而工作的.加速線圈固定在炮管中,當它通入交變電流時,產生的交變磁場就會在彈丸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感應電流的磁場與加速線圈電流的磁場互相作用,產生磁場力,使彈丸加速運動並發射出去.
軌道炮
軌道炮是利用軌道電流間相互作用的安培力把彈丸發射出去.它由兩條平行的長直導軌組成,導軌間放置一質量較小的滑塊作為彈丸.當兩軌接入電源時,強大的電流從一導軌流入,經滑塊從另一導軌流回時,在兩導軌平面間產生強磁場,通電流的滑塊在安培力的作用下,彈丸會以很大的速度射出,這就是軌道炮的發射原理.
電熱炮
電熱炮的原理完全不同於上述兩種電磁炮,其結構也有多種形式.最簡單的一種是採用一般的炮管,管內設置有接到等離子體燃燒器上的電極,燃燒器安裝在炮後膛的末端.當等離子體燃燒器兩極間加上高壓時,會產生一道電弧,使放在兩極間的等離子體生成材料(如聚乙烯)蒸發.蒸發後的材料變成過熱的高壓等離子體,從而使彈丸加速.
重接炮
重接炮是一種多級加速的無接觸電磁發射裝置,沒有炮管,但要求彈丸在進入重接炮之前應有一定的初速度.其結構和工作原理是利用兩個矩形線圈上下分置,之間有間隙.長方形的「炮彈」在兩個矩形線圈產生的磁場中受到強磁場力的作用,穿過間隙在其中加速前進.重接炮是電磁炮的最新發展形式.
編輯本段研製
在1845年,查爾斯·惠斯通製作出了世界第一台磁阻直流電動機,並用它把金屬棒拋 用電磁炮發射宇宙飛船的設想圖
射到20米遠。此後,德國數學家柯比又提出了用電磁推進方法製造"電氣炮"的設想。而第一個正式提出電磁發射/電磁炮概念並進行試驗的是挪威奧斯陸大學物理學教授伯克蘭。他在1901年獲得了"電火炮"專利。1920年,法國的福瓊·維萊普勒發表了《電氣火炮》文章。幾乎同時,美國費城的電炮公司研製了用於火炮的電磁加速器。二戰期間,在軍事需求的刺激下,德國、日本都研製過電磁炮。德國的漢斯萊曾將10克彈丸用電磁炮加速到1.2公里/秒的初速。但是在2戰後,關於電磁炮的消息就比較少了,人們似乎更加關心磁懸浮與高溫超導技術了。糾其原因,大概是解決不了瞬時巨大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和小型化問題,20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查里德·馬歇爾博士運用新技術,把3克彈丸加速到了5.9公里/秒。這一成就從實驗上證明了用電磁力把物體推進到超高速度是可行的。他的成就1978年公布後,引起了各國軍方的特別關注,美國國防委員會得出"未來高性能武器必然以電能為基礎"的結論。美國防部成立了"電磁炮聯合委員會",協調軍隊、能源部、國防原子能局及戰略防禦倡議機構分散進行的電炮研究工作。1992年,美國已把一門口徑90毫米、炮口動能9兆焦的電磁炮樣炮推到尤馬靶場進行試驗。電磁炮從實驗室到靶場說明,電源小型化技術已有所突破。
編輯本段用途
電磁炮作為發展中的高技術兵器,其軍事用途十分廣泛. (一)用於天基反導系統:電磁炮由於初速度極高,可用於摧毀空間的低軌道衛星和導彈,還可以攔截由艦只和裝甲發射的導彈.因此,在美國的「星球大戰」計劃中,電磁軌道炮成為一項主要研究的任務. (二)用於防空系統:美軍認為可用電磁炮代替高射武器和防空導彈遂行防空任務.美國正在研製長7.5米、發射速度為500發/分、射程達幾十千米的電磁炮,准備替代艦上的「火神——方陣防空系統」.用它不僅能打擊臨空的各種飛機,還能在遠距離攔截空對艦導彈.英國也正在積極研製用於裝甲車的防空電磁炮. (三)用於反裝甲武器:美國的打靶試驗證明,電磁炮是對付坦克裝甲的有效手段.發射質量為50克、速度為3km/s的炮彈,可穿透25.4mm厚的裝甲.有關資料還報道,用一種電磁炮做試驗,完全可以穿透模擬的T-72、T-80坦克的裝甲厚度.由此可見,電磁炮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是非常優良的反裝甲武器. (四)用於改裝常規火炮:隨著電磁發射技術的發展,在普通火炮的炮口加裝電磁加速系統,可大大提高火炮的射程.美國利用這一技術,已將火炮射程加大到150km.
編輯本段前景
由於電磁炮具有上述特點,所以,所以才被世界各國海軍所相中,把它作為未來新式武器,它的應用前景廣泛。 1.電磁炮可用於天基反導系統。由於電磁炮初速度極高,可用於摧毀低軌道衛星和導彈,也還可以用它來攔截軍艦發射的導彈. 2.用於防空系統。由於電磁炮初速度高,射速也高,所以,有軍事專家美軍認為可用電磁炮代替高射武器和防空導彈,執行防空任務.如美國正在研製一種電磁炮,其發射速度為500發/分,射程達幾十千米的電磁炮,准備替代艦上的「密集陣防空系統」.用它不僅能打擊臨空的各種飛機,還能在遠距離攔截空對艦導彈.英國也正在積極研製用於裝甲車的防空電磁炮. 3.用於反坦克武器。由於電磁炮初速極高,所以,它的穿甲能力極強,能有效地穿過坦克裝甲,成為反坦克厲器。美國曾進行過電磁炮打靶試驗:電磁炮發射質量為50克、速度為3km/s的炮彈,可穿透25.4mm厚的裝甲.有關資料還報道,用一種電磁炮做試驗,完全可以穿透模擬的T-72、T-80坦克的裝甲厚度.由此可見,電磁炮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是非常優良的反坦克武器. 4.用於裝備炮兵部隊。隨著電磁發射技術的發展,在普通火炮的炮口加裝電磁加速系統,可大大提高火炮的射程,這樣.電磁炮可望裝備炮兵部隊。美國海軍陸戰隊也對電磁炮感興趣。美國海軍陸戰隊經常在海外執行作戰任務,需要電磁炮這樣的遠程快速打擊武器,對沿岸作戰的士兵進行火力支援。美國陸軍也在研發較小型的電磁炮用於陸戰。 5.用於裝備海軍艦艇。由於電磁炮具有的特點,它有望替代火炮,成為新型艦炮,裝備海軍艦艇。美國海軍准備將電磁炮裝備美國艦艇,美國的軍事有專家認為,電磁炮有可能成為為未來美國海軍新式武器。所以,美國前海軍作戰部長拉夫黑德上將稱它為會帶來「海軍戰法的革命。
(1)電磁推動力大,彈丸速度高。電磁發射的脈沖動力約為火炮發射力的10倍,所以用它發射的彈丸速度很高。一般火炮的射擊速度約為0.8千米/秒,步槍子彈的射擊速度為l千米/秒。而電磁炮可將3克重的彈丸加速到11千米/秒,將300克的彈丸加速到4千米/秒。有的專家甚至預言,將來的速度可達100千 電磁炮結構
米/秒。速度對於天基反導彈系統來說尤為重要。因為欄載器速度越高,不僅攔截的效率高。而且可大大減少天基武器的數量。(2)彈丸穩定性好。電磁炮彈丸在炮管中受到的推力是電磁力, 這種力量是非常均勻的,而電磁推力容易控制,所以彈丸穩定性好,這有利於提高命中精度。 (3)隱蔽性好。電磁炮在發射時不產生火焰和煙霧,也不產生沖擊波,所以作戰中比較隱蔽,不易被敵人發現。而且,它採用低級燃料作能源,而不是常規火葯。這有利於發射陣地的安全、 (4)彈丸發射能量可調。可根據目標性質和射稱大小可快速調節電磁力的大小,從而控制彈丸的發射能量。 (5) 比較經濟。與常規武器比較,火炮發射葯產生每焦耳能量需要10美元, 而電磁炮只需要0.1美元。如果與其他太空武器相比,電磁炮就更經濟了。
所以,你明白了吧?

❺ 澳大利亞國防。

澳大利亞軍事實力有限,但是他屬於英聯邦國家,如果遭到侵犯,不僅盟國美國可以馳援,英國也可以出手相助。其次澳大利亞國內還要外國駐軍,牽扯麵很廣泛的。澳大利亞軍力
面積768.23萬平方千米。人口1929.2萬人(其中,13~17歲男69.2萬人,女65.4萬人;18~22歲男68.3萬人,女64.9萬人;23~32歲男150.3萬人,女145.6萬人)。國內生產總值3990億美元(1999年)。國防費71億美元(2000年國防預算)。粗鋼835.6萬噸(1998年)。原煤2.41億噸(1995年)。原油1.95億桶(1996年)。天然氣310億立方米(1998年)。發電量1734.04億度(1995年)。糧食3176萬噸(1998年)。海運能力,商船(載重100噸以上)695艘,總載重量385.73萬噸(1999年)。民航能力,固定航班機場400處,客運量719.17億人千米、貨運量18.36億噸千米(1999年)。

國防體制

總督為武裝力量總司令。國防委員會是最高軍事決策機構,由國防部長擔任主席。國防部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機構。國防軍司令為軍隊最高領導人,是國防部長的首席軍事顧問。武裝力量由現役部隊和預備役部隊組成,分陸、海、空三個軍種。

領導人物

總督兼武裝力量總司令威廉·帕特里克·迪恩(1996年2月上任)。總理約翰·溫斯頓·霍華德(1998年10月連任)。國防部長彼得·里思(2000年12月上任)。國防軍司令克里斯·巴利上將(1998年4月上任)。

武裝力量

兵力 現役部隊5.06萬人。

陸軍 2.415萬人

編有1個地面部隊司令部,1個聯合部隊司令部,1個特遣部隊司令部,1個後勤部隊司令部,1個裝甲團,2個偵察團,1個特戰團,6個步兵營,1個突擊營,2個裝甲輸送車中隊,3個炮兵團,1個防空團,1個工程兵團和2個航空團。

主戰坦克:「豹」lA3型71輛

步兵戰車:M-113型46輛

裝甲輸送車:M-113型463輛,AS-LAV-25型111輛。

牽引炮:105毫米350門,155毫米35門。

迫擊炮:81毫米296門

無坐力炮:84毫米577門,106毫米74門。

地空導彈:「輕劍」19部,RBS-70型17部。

飛機:「空中大王」200型4架,DHC-6型2架。

直升機:共123架,其中UH-1H型25架為武裝直升機。

兩棲艦艇:15艘。

海軍 1.25萬人(含航空兵)

編有1個近海司令部,1個支援司令部,1個訓練司令部,6個海區司令部和4個海軍基地。

潛艇:「科林斯」級3艘

導彈驅逐艦:「佩思」級1艘。

導彈護衛艦:「阿德萊德」級6艘。

護衛艦:「安扎克」級2艘。

巡邏艇:15艘。

掃雷艇:4艘。

兩棲艦艇:9艘。

支援及勤務船:13艘。

海軍航空兵 990人

編有1個反潛直升機中隊,2個運輸/救援中隊。裝備武裝直升機16架,運輸/救援機18架。

空軍 1.395萬人

編有2個攻擊戰斗機兼偵察機中隊,3個戰斗機兼攻擊機中隊,8個戰術訓練機中隊,2個海上偵察機中隊,7個運輸機中隊。作戰飛機148架。

攻擊戰斗機/偵察機:F-111型35架,EP-3C型2架。

戰斗機/攻擊戰斗機:F/A-18型71架。海上偵察機:P-3C型17架,TAP-3B型3架。

運輸機:C-130型24架,波音707型5架。DHC-4型14架。「獵鷹」900型5架,HS-748型10架,B-200型2架,B-1900D型1架。

前方指揮引導機:PC-9A型3架。

教練機:84架。空地和空空導彈若干枚。

預備役部隊

2.02萬人,其中陸軍1.745萬人、海軍950人、空軍1800人。

准軍事部隊

海關總局裝備有海上偵察機13架、直升機1架、小船6艘。

兵役制度: 實行志願兵役制。

駐外兵力

駐馬來西亞(「5國聯防」組織)約148人,包括1個步兵連及1個空軍分遣隊。駐巴布亞紐幾內亞38人。此外,2000年參加聯合國駐東帝汶維和部隊1601人,約有206名軍事觀察員和停戰監督小組人員在東帝汶、埃及、中東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

外國駐軍

美國海軍40人、空軍260人。紐西蘭空軍47人及攻擊戰斗機6架。新加坡駐軍230人(建有1所飛行訓練學校,配有S-211型飛機27架)。

❻ 澳大利亞軍事實力怎麼樣

澳大利亞軍力 面積768.23萬平方千米。人口1929.2萬人(其中,13~17歲男69.2萬人,女65.4萬人;18~22歲男68.3萬人,女64.9萬人;23~32歲男150.3萬人,女145.6萬人)。國內生產總值3990億美元(1999年)。國防費71億美元(2000年國防預算)。粗鋼835.6萬噸(1998年)。原煤2.41億噸(1995年)。原油1.95億桶(1996年)。天然氣310億立方米(1998年)。發電量1734.04億度(1995年)。糧食3176萬噸(1998年)。海運能力,商船(載重100噸以上)695艘,總載重量385.73萬噸(1999年)。民航能力,固定航班機場400處,客運量719.17億人千米、貨運量18.36億噸千米(1999年)。 國防體制 總督為武裝力量總司令。國防委員會是最高軍事決策機構,由國防部長擔任主席。國防部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機構。國防軍司令為軍隊最高領導人,是國防部長的首席軍事顧問。武裝力量由現役部隊和預備役部隊組成,分陸、海、空三個軍種。 領導人物 總督兼武裝力量總司令威廉·帕特里克·迪恩(1996年2月上任)。總理約翰·溫斯頓·霍華德(1998年10月連任)。國防部長彼得·里思(2000年12月上任)。國防軍司令克里斯·巴利上將(1998年4月上任)。 武裝力量 兵力 現役部隊5.06萬人。 陸軍2.415萬人 編有1個地面部隊司令部,1個聯合部隊司令部,1個特遣部隊司令部,1個後勤部隊司令部,1個裝甲團,2個偵察團,1個特戰團,6個步兵營,1個突擊營,2個裝甲輸送車中隊,3個炮兵團,1個防空團,1個工程兵團和2個航空團。 主戰坦克:「豹」lA3型71輛 步兵戰車:M-113型46輛 裝甲輸送車:M-113型463輛,AS-LAV-25型111輛。 牽引炮:105毫米350門,155毫米35門。 迫擊炮:81毫米296門 無坐力炮:84毫米577門,106毫米74門。 地空導彈:「輕劍」19部,RBS-70型17部。 飛機:「空中大王」200型4架,DHC-6型2架。 直升機:共123架,其中UH-1H型25架為武裝直升機。 兩棲艦艇:15艘。 海軍1.25萬人(含航空兵) 編有1個近海司令部,1個支援司令部,1個訓練司令部,6個海區司令部和4個海軍基地。 潛艇:「科林斯」級3艘 導彈驅逐艦:「佩思」級1艘。 導彈護衛艦:「阿德萊德」級6艘。 護衛艦:「安扎克」級2艘。 巡邏艇:15艘。 掃雷艇:4艘。 兩棲艦艇:9艘。 支援及勤務船:13艘。 海軍航空兵 990人 編有1個反潛直升機中隊,2個運輸/救援中隊。裝備武裝直升機16架,運輸/救援機18架。 空軍1.395萬人 編有2個攻擊戰斗機兼偵察機中隊,3個戰斗機兼攻擊機中隊,8個戰術訓練機中隊,2個海上偵察機中隊,7個運輸機中隊。作戰飛機148架。 攻擊戰斗機/偵察機:F-111型35架,EP-3C型2架。 戰斗機/攻擊戰斗機:F/A-18型71架。海上偵察機:P-3C型17架,TAP-3B型3架。 運輸機:C-130型24架,波音707型5架。DHC-4型14架。「獵鷹」900型5架,HS-748型10架,B-200型2架,B-1900D型1架。 前方指揮引導機:PC-9A型3架。 教練機:84架。空地和空空導彈若干枚。 預備役部隊 2.02萬人,其中陸軍1.745萬人、海軍950人、空軍1800人。 准軍事部隊 海關總局裝備有海上偵察機13架、直升機1架、小船6艘。 兵役制度: 實行志願兵役制。 駐外兵力 駐馬來西亞(「5國聯防」組織)約148人,包括1個步兵連及1個空軍分遣隊。駐巴布亞紐幾內亞38人。此外,2000年參加聯合國駐東帝汶維和部隊1601人,約有206名軍事觀察員和停戰監督小組人員在東帝汶、埃及、中東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 外國駐軍 美國海軍40人、空軍260人。紐西蘭空軍47人及攻擊戰斗機6架。新加坡駐軍230人(建有1所飛行訓練學校,配有S-211型飛機27架)。

❼ 二戰中的日本和澳洲的戰役kokoda的過程中用過什麼武器

科科達小徑戰役(Kokoda Track campaign)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一場常被外人忽略的重要戰役。於1942年7月21日至11月16日,在澳大利亞屬地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科科達小徑(Kokoda Track)沿線,由日軍發起,與澳軍進行了一系列戰役。

日軍由第55師團的歩兵第144高知聯隊與第55山炮聯隊第1大隊組成南海支隊,加強配屬歩兵第41福山聯隊、獨立工兵第15聯隊、獨立高射炮第47大隊、高砂義勇隊(由台灣原住民組成)等,由堀井富太郎少將支隊長領軍,1942年7月21日日軍歩兵第41福山聯隊兩個大隊於新幾內亞島東北部登陸,意圖奪取科科達,強行通過科科達小徑,攻取莫爾茲比港。

這小徑僅能以步行通過;沿途經過數處世上最困難崎嶇地形,包括標高2250米的貝拉米峰、晝間濕熱、夜間冷風、季節性暴雨與瘧疾等傳染性熱帶疾病肆虐。補給非常困難,也嚴格限制了參戰部隊的數量及作戰方式。

基於步兵戰斗為主的作戰方式,在這次戰斗中出場的兵器主要屬於陸軍和空軍、注意陸軍無法使用坦克、大型遠射火炮等重型裝備:

日本步兵:明治三十八年式步槍,97式狙擊槍、九六式輕機槍、大正十年擲彈筒、明治41年式75mm山炮、92式70mm口徑步兵炮;

澳軍步兵:英聯邦標准李恩菲爾德短彈匣步槍MKⅢ型及其狙擊槍等變形、美製湯姆森M1928A1沖鋒槍,澳大利亞自製9毫米歐文式沖鋒槍,英聯邦標准布倫機槍,由於澳大利亞當時並非是一個工業國,所以澳軍炮兵武器多為英國製造,如肯定會有英制25磅榴彈炮,可能會有英制18磅榴彈炮、英制4.5寸榴彈炮、英制5.5寸野炮等

盟國空軍:美製P-39及P-40戰斗機、B-17、B-25及B-26轟炸機;

日本空軍:零戰、97艦攻、99式艦爆、九六式陸攻、一式陸上攻擊機等

❽ 九月份男友要去當炮兵,新兵,請問炮兵怎麼樣可以聯系玩手機嗎

現在正值青春年華,參軍報國,是每一位熱血青年義不容辭的義務,也是十分光榮的行動。你應該大力支持他,鼓舞他。炮兵是兵種之一。是很不錯。當兵可以的鍛煉人的,不論素質上,還是品德上,還是意志,都有有顯著提升。
手機在軍隊是不允許攜帶的,但是部隊有專門的電話,就是為了戰士們與親戚朋友聯系的。你作為他的女朋友當然可以通電話,只不過要等他打給你,也可以通過寫信的方式傳遞思念之情。希望你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做點貢獻,有句歌詞唱的好「軍功章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❾ 1932年發生在澳大利亞的鴯鶓戰爭到底有多奇葩呢

戰爭發生在1932年。參與戰爭的雙方是澳大利亞軍隊和鴯鶓。人類和鳥類之間的戰爭以人類的失敗告終,而鴯鶓仍然在澳大利亞的土地上游盪。鴯鶓是世界上第二大鳥類,僅次於鴕鳥。這種鳥是澳大利亞特有的。雖然它不會飛,但它跑得很快,最高可達每小時50公里。這種生物看起來又大又無用,但誰能想到它笨拙的外表下隱藏著強大的力量呢?

然而,數萬只鴯鶓花了這么長時間才殺死了不到1000隻鴯鶓,所以人類並輸掉了這場戰爭。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炮兵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