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主義是什麼

澳大利亞主義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09 13:53:32

Ⅰ 澳大利亞是什麼性質的國家

澳大利亞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原為澳大利亞土著的居住地。17世紀初,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人先後抵此。1770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901年組成澳大利亞聯邦,成為英國的自治領。1931年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

Ⅱ 澳大利亞資本主義發展史

1901年,澳大利亞聯邦的建立標志著澳大利亞民族國家的形成。這是澳大利亞長期以來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尤其是自1851年「淘金熱」以來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澳大利亞民族國家的形成是澳大利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同時在世界歷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它表明資本主義制度作為當時的一種先進的社會制度,由北半球擴展到了南半球。

澳大利亞民族的形成開始於1851年的震驚世界的「淘金熱」(Gold Rush)。「淘金熱」的出現加速了澳大利亞社會自19世紀30年代以來的全方位的發展,掀起了澳大利亞歷史上的第二次經濟起飛,造成了民族和國家形成的所必需的一切前提條件。一言以蔽之,「淘金熱」使澳大利亞進入了一個完全嶄新的歷史時期——民族形成時期。

進入19世紀50年代後,澳大利亞已完全由流犯殖民地轉變為公民殖民地,英國基本停止了向這里流放犯人,自由移民已超過了各種犯人移民。從1851年5月-1852年6月,先後在新南威爾士的巴瑟斯特和維多利亞的亞歷山大山和奔地戈地區發現了蘊藏量極豐富的金礦。這些就成了19世紀50-60年代澳大利亞出現「淘金熱」的重要因素。

1848年美國加利福尼亞發現了金礦,轟動了世界,出現了世界第一次大「淘金熱」,中國人稱之為「舊金山」。1851年哈格里夫斯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發現了金礦,再一次轟動了全世界,這樣又出現了一次世界性的「淘金熱」,中國人稱之為「新金山」。無論是「舊金山」還是「新金山」都以萬盎司計的黃金投入了資本主義世界,為資本主義世界在19世紀50-60年代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大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礦場上,每天都有挖出金塊的消息。口頭宣傳,報紙宣傳,電報又把渲染的消息傳到其他殖民區和其他國家。這樣又有大批人從世界各地蜂踴而至,尤其是1851年8月希斯考克在維多利亞的巴拉臘特發現了神話般的金礦後,外來的採金人就更多了,「淘金熱」被推上一個新的狂潮。各種文字的報刊大肆宣傳,自然迅速地傳遍了全世界,都以為澳大利亞大地上布滿了無窮無盡的黃金,從挪威到中國,從美洲到歐亞都傳播著這樣的神話,因而擁有各種膚色,操著各種語言的移民從世界的各地湧向澳大利亞。巴瑟斯特、巴拉臘特和奔地戈金礦區當時是世界上各種人種混合一起最多的地方,僅中國人一度高達4萬人之多(1857年)。第二次世界性「淘金熱」達到了高潮。

農牧業經濟的新發展

19世紀50年代開始的「淘金熱」,使澳大利亞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開始了第二次起飛,並通過這次經濟起飛從根本上改變著它的殖民地面貌,更進一步向著獨立方向前進。它吸引了大批移民,其中有不少人是企業家、銀行家、工程師、熟練技術工人、農業家、牧業家、教育工作者和各種知識分子、專門人才。這樣就把英國的先進生產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又一次帶到了澳大利亞,與此同時也把巨額資本帶了進來。

1. 畜牧業 到19世紀下半葉,畜牧業已經發展成為澳大利亞經濟的支柱之一,因此,它的發展狀況,對澳大利亞今後的發展有極為重要的關系,尤其對其他經濟部門影響更大。這一歷史時期,綿羊頭數迅猛增長,例如1861年已達2098多萬只;1881年升至6509萬只,比1861年增長兩倍多;1891年突破1億大關(實數為106421068隻)。羊毛產量也逐漸增多,1861年產羊毛6700.4萬磅,1871年則上升為20822.5萬磅,而1881年為31964.9萬磅,1891年高達63404.6萬磅。1891年羊毛產量比1861年增長8倍多。在這一時期養牛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成為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1884年存欄頭數達756.9萬頭,1894年高達1167.7萬頭。畜牧業產品(包括乳產品)產值1881年達2953.8萬英鎊,1891年則為3925.6萬英鎊。畜牧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還表現在它在對外貿易中所佔份額方面。請參閱下表:

畜牧業的發展還表現在澳大利亞的屠宰業上。1861年屠宰業產值為270萬英鎊,1870年上升為340萬英鎊,1880年為520萬英鎊,1890年為600萬英鎊,1900年逾千萬英鎊大關,達1030萬英鎊。這樣,澳大利亞的畜牧業有兩大宗收入,即羊毛和肉產品。這兩大收入從1861年的640萬英鎊上升到1890年的3210萬英鎊,增長了4倍。

牧場管理水平亦大大地提高了,牧場主普遍用了鐵絲網作牧羊場的柵欄,建立了定期的剪毛制度和剪毛合同工制度。畜牧業的大發展使它仍然保持著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澳大利亞這時仍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2. 農業 1860-1861年,全澳大利亞已有耕地1173628英畝,而1900-1901年,高達8813666英畝,和1861年相比,幾乎翻了三番。關於歷年耕地面積擴大情況詳見下表:

播種面積的日益擴大還反映到農業產值的增長上。1861年農業產值為610萬英鎊, 1871年為640萬英鎊, 1881年亦逾千萬英鎊大關,為1020萬英鎊,1891年為1050萬英鎊。到19世紀70-80年代,澳大利亞形成了兩大穀物生產基地,即南澳大利亞和維多利亞,此外還形成了甘蔗生產基地——昆士蘭。到90年代糧食不但自給,且有一定數量的出口,如1891年出口小麥近41萬誇特,1900年出口68萬多誇特。

促使農牧業經濟發展的主要有下列因素:

第一,人口猛烈的增長。澳大利亞的人口從1850年的40多萬,猛增至1900年的376.5萬,其中城市人口增長尤為迅速,例如1891年大城市人口已達114萬多人,佔全國總人口的35.27%。解決376.5萬人口的吃飯問題,必須發展農業和牧業。因為澳大利亞四周是茫茫的大海而又遠在南半球,不大力發展農業就無飯可吃,不大力發展牧業就換不回來生活必需用品,並且由此使澳大利亞社會頻於崩潰。

第二,澳大利亞羊毛經過多次改良成為優質毛,在國際市場上很有競爭力,早在1850年澳毛在英國市場上已壓倒西班牙和德國的羊毛。澳毛幾乎為英國所包銷,市場寬闊是其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農業也有這樣的問題。澳大利亞糧食銷售市場越來越寬廣。在技術上對畜牧業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是 19世紀80年代引進冷藏設備的成功。冷藏設備是使肉類與乳酪出口業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1880年,澳大利亞用設有冷凍設備的「斯特拉斯萊文號」船第一次把冷凍肉成功地運到了英國。這在英國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從此它成了澳大利亞冷凍牛羊肉的重要市場。這必然反過來又刺激了澳洲畜牧業的大發展。

第三,農業生產技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伴隨著農業生產的增長,其生產技術也發展起來。19世紀70年代,麥克凱發明脫粒收割機,斯密士發明墾荒用的圓盤犁,威廉·法瑞爾培育出適應澳大利亞環境的抗銹病品種的小麥,還建立了農學院,培養農業技術專家,他們在土壤、小麥品種、農業機械、農田水利諸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的發展。總之,澳大利亞開始了綠色革命。

第四,交通運輸系統的建立,較為合理地解決了農牧爭地的矛盾,新殖民地的建立,等等。

工礦業與交通、通訊業的發展

澳大利亞農牧業經濟是其國民經濟的基礎,因此伴隨著農牧業的發展,澳大利亞的基礎工業也發展起來。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澳大利亞也像歐洲和北美許多國家一樣經歷著工業革命,即開始了蒸氣化和機械化的進程。到19世紀末,澳大利亞初步建立了近代化的基礎工業。但直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工業依然是澳大利亞國民經濟中的薄弱環節。

1. 采礦業 為了培養采礦人才,於1893年建立了第一所高等礦業學校——礦業工程學院。開采最早的是煤礦。19世紀40年代在紐卡斯爾利用犯人採煤。煤的開采量成倍的增長是50年代以後,1884年全澳產量已達288萬噸,1894年上升至414.5萬噸,1900年高達638.5萬噸。這一時期是以開採金礦和鐵礦為重點。由於較前大規模地開采,采礦產值迅速增加,如1861年為1010萬英鎊, 1891年升至1130萬英鎊,1900年高達2010萬英鎊。

2. 冶金業 從史料上看,澳大利亞的冶金業始於1833年。1833年在悉尼建立的鋼鐵鑄造廠是澳大利亞早期的工廠之一,也是第一個冶煉鑄造廠。像采礦業一樣,冶金業大規模發展也在19世紀70-80年代。這一歷史時期,澳大利亞冶金業的主體是冶鐵業。據統計從1850年到1884年累計共生產鐵24543噸。此外還用國產鐵加工出一系列產品,如1876年生產鐵軌與鐵條4820噸, 1879年又生產這樣產品1000噸, 1881年產3351噸, 1882年為2139噸。1881年用國產鐵加工各種鑄件220噸,1882年又加工出這種產品2139噸。1881年還加工螺母螺栓50餘噸。一言以蔽之,到這時澳大利亞已有了自己的鋼鐵工業。

其他工業部門在采礦業和冶金業的推動下也迅速發展起來,到19 世紀90年代,民族工業體系已初具規模。但從整個澳大利亞經濟結構看,畜牧業和采礦業(主要是採金業)是澳大利亞民族經濟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兩大支柱,也是出口貿易的兩大支柱。這種局面一直保持到20世紀上半葉。

3. 交通運輸業 澳大利亞的交通運輸一向很糟。最初,殖民當局曾利用犯人修築了一些公路,但均系土路。內河運輸能力也十分差,海洋運輸完全靠英國。1850年以後這方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特點是開始了交通運輸業的近代化過程。這主要表現在鐵路網的建立上。

澳大利亞是從1850年開始修築鐵路的。建築的第一條鐵路是悉尼——巴拉臘特鐵路線,全長僅14英里。1853年又建築紐卡斯爾至麥特蘭的鐵路,全長20 英里。接著又建造了墨爾本——季隆鐵路線,為50英里。19世紀70-90 年代是澳大利亞大規模建築鐵路時期,這是與澳大利亞當時社會經濟大發展相適應的。1861年擁有鐵路243英里,1870年猛增至950英里,1881年達2800英里,到1891年,澳大利亞擁有10024英里的鐵路。1891年比1861年鐵路長度增長了39倍多!到1901年基本上建成了全澳鐵路網。但是,在海洋運輸上十分落後,仍依賴英國。

澳大利亞鐵路網存在著許多缺點,有些缺點是嚴重的。首先,各殖民區的鐵路軌距不同,特別是維多利亞和新南威爾士兩殖民區,極大地降低了鐵路網運輸能力的發揮。其次,鐵路網主要集中在東部和南部沿海地區,在內陸、西部和北部沿海地區幾乎沒有鐵路。澳大利亞鐵路網最大優點是經濟發達區域,以及重要城市都有鐵路相通。

4. 通訊業 為了適應經濟、政治和軍事發展的需要,澳大利亞在19世紀下半葉還大力發展通訊事業,到70年代末,各大城市間都互通電報:1858年7月墨爾本和阿得雷德間;同年10月悉尼和墨爾本間;1861年悉尼和布里斯班間;1867年悉尼和阿得雷德間。隆塞斯頓和墨爾本間臨時性互通電報是1859年,永久性的是1869年;奧古斯塔和達爾文港間通電報在1872年,而阿得雷德和佩思間在1877年。各殖民區首府都設立了電報局:墨爾本於1878年,布里斯班1880年,悉尼1881年,阿得雷德和赫巴特均於1883年,佩思1887年。到19世紀90年代形成了以悉尼和墨爾本為中心的全澳電訊網,並統一了各殖民區的郵電業務的管理。

這一時期澳大利亞經濟的特點

第一,澳大利亞經濟沒有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更沒有簡單協作階段,而是通過自由移民和資本的流入把資本主義制度從英國移植進來。1830-1850年間,主要引入的是資本主義的農牧業經濟體制,在19世紀下半葉主要引入的是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體制。當然這種移植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把一般資本主義原則同澳大利亞具體情況結合起來,換言之,使資本主義經濟體制澳大利亞化,或者說使澳大利亞經濟體制資本主義化,從而形成了具有澳大利亞特色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

第二,澳大利亞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是通過合法斗爭迫使英國政府改變對澳大利亞的殖民政策來完成的。這種斗爭是爭取改革的斗爭,不是暴力革命。換句話說,澳大利亞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形成是漸進式的,而不像西歐那樣是突變式的,因而社會沒有發生大動盪,社會生產力沒有遭到巨大的破壞。

第三,澳大利亞經濟體制保留了濃厚的殖民地殘余,這既在經濟上又在政治上反映出來。從經濟上說,澳大利亞19世紀的資本主義經濟結構不是以工業為主,而是以農牧業和礦業為主;出口貿易不是以工業品為主,而是以畜牧產品(主要是羊毛)和礦產品(主要是黃金)為主;而進口貿易卻以工業品為主。西歐北美那些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恰恰與此相反。從政治上說,由於澳大利亞人口主要是英國移民及其後裔,這樣不僅移植進來人口和經濟關系,而且還移植進來英國的各種社會關系,包括政治的、文化的以至道德、倫理、宗教、等等。從這個意義上說,澳大利亞社會實質上是英國社會的擴大。在澳大利亞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形成過程中,很大一部分資金是從英國引進的,引進資金的同時,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以及高級人才也同時被引進,例如1861年通過各種渠道從英國引進資金140萬英鎊。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與擴大,特別是工業和鐵路建設規模的擴大,引進的數額也就越來越多,如1862年為240萬英鎊,1870年480萬英鎊,1885年高達2040萬英鎊。從1861年到1900年,英國向澳大利亞投資累計近3億英鎊(29970萬英鎊)。從澳大利亞經濟史看,它的經濟建設的規模和速度,是和引進外資的數額成正比例的。例如,1882-1891年這十年內,英國共向澳大利亞投資18190萬英鎊,佔40年(1861-1900)投資總額的60%以上,而這十年(1882-1891)又恰恰是澳國經濟大發展的十年。可以斷言,澳大利亞是一個因引進大批英國資金而使自己的經濟迅速發展的國家。

第四,澳大利亞在發展民族經濟的全過程中始終把自己的經濟納入世界市場,納入世界經濟大循環中。從這個意義上說,其經濟是典型的開放(外向)型經濟,這是它得以迅速發展,能及時使其經濟發展和世界經濟的發展相協調,起碼不致於落後世界經濟發展勢頭的根本原因。例如,1881-1890年,這一時期年平均進出口貿易總額為5894萬英鎊,而1886-1890這三年年度國民收入分別為5100萬英鎊,5500萬英鎊和6400萬英鎊。

第五,澳大利亞民族資本主義經濟主要通過兩次經濟起飛而形成。一次是1831年土地改革所引起的經濟起飛;第二次是1851年發生淘金熱而引起的經濟起飛。澳大利亞人及時地抓住了歷史提供的良機,毫不遲疑地全力和全方位地發展經濟,從而使自己擺脫了落後,進入世界先進的行列。

Ⅲ 澳大利亞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澳大利亞人喜歡喝啤酒,閑暇時光尤其是周末,許多人喜歡聯朋約友到酒吧飲酒談天、欣賞音樂,或者到公園燒烤游樂。澳大利亞的城市都給人開闊的感覺,有很多開闊的公園和綠地點綴其間。

澳大利亞絕大多數的公園是免費的,公園連圍牆也沒有,四面八方都是進出公園的小徑。便利的交通也可以毫不費力地將人們帶入城市近郊的國家公園。

無拘無束是澳大利亞人的最好概括,澳大利亞有特別濃厚的自由和無拘無束的氣氛。人們日常互相直呼其名(只稱呼名,不稱呼姓),老闆和員工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都如是。

在兩大城市悉尼和墨爾本的市中心,平日中午常常可看見穿筆挺西服的白領人士或白領麗人和朋友同事聚在一起,坐在建築物門前的台階上吃簡單的午餐,如三明治或熱狗,白領人士坐在街上吃便當,同樣是現代化的大都市,同樣的場面在東京或香港這樣的地方是難以想像的。

澳大利亞的體育

澳大利亞是體育運動大國,體育相當普及。國際運動競技場上,澳大利亞的板球、曲棍球、籃網球、橄欖球和聯盟式橄欖球具有第一流水平;自行車、賽艇、游泳也名列世界前茅。國內其他流行運動還有澳式足球、足球、賽馬、賽車、網球、籃球、高爾夫球和田徑。

澳大利亞本土舉辦過兩次夏季奧運會,分別是1956年墨爾本奧運和2000年悉尼奧運。澳大利亞於奧運的獎牌數量長期高居世界前五名,游泳和田徑項目通常帶來許多獎牌。

此外,澳大利亞是全球網球運動的聖地之一,四大滿貫之一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每年一月在墨爾本進行。墨爾本的亞伯公園賽道則是一級方程式賽車(F1)的每年的第一個比賽分站。澳大利亞水上體育非常厲害,在奧運會上長期取得好成績,有「水上雄獅」之稱。

Ⅳ 請問澳大利亞是什麼樣的國家

澳大利亞素有坐在礦車上的國家之稱。
澳大利亞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是英王(或英女王),女王任命總督為其代表,但澳大利亞總督實際上不幹預政府的運作。澳大利亞政府為聯邦制,共有六個州及兩個領地(北領地和首都領地),各州設有州長,負責州內事務。澳大利亞政府由眾議院多數黨或黨派聯盟組成,每屆政府任期三年。內閣是政府的最高決策機關,現共有三十名部長。國家最高的行政領導人是總理。

Ⅳ 澳洲浪漫主義想像和真實主義歷史的融合,指的是什麼

神話的一般理解是上古時期人們口頭流傳下來的傳說故事被一些文人記載,形成有條理,有邏輯的完整故事。這些神話一般都不真實,但是這些超現實的畫面也都基於對真實事件和歷史的想像。

在澳大利亞這樣一個擁有眾多叢林的國家,叢林神話是澳洲人身份構建的重要因素。


在澳大利亞19世紀80,90年代,正是政局動盪不安的年代,工人罷工不斷,政黨交替更迭。勞森遠離城市的紛擾,漫步於叢林。

他的描寫有些缺乏藝術性,被評判為“犧牲美學價值”的收獲,這註定是種遺憾,然而這種作品還是帶著澳大利亞人特有的幽默感。

這些叢林神化不僅獨具澳大利亞的地域和文化風貌的特徵,還是澳大利亞民族獨立的基石。

在世紀之交誕生的澳大利亞人有著強烈的民族意識,他們開始日益感受到建立一個自由獨立的澳大利亞民族的必要性。

探尋這些文化的起源只能從一些沒有被記敘下來的土著人的從林歌謠中找到了,他們是這些澳大利亞人在叢林中勞作時的口頭創作,它源於人們圍坐在篝火邊吟唱的傳統,神話其實和文學藝術密不可分。

Ⅵ 澳大利亞是什麼資本主義國家

澳大利亞是
民族資本主義國家
希望採納
謝謝

Ⅶ 澳大利亞的聯邦主義是什麼

聯邦主義是一種一組成員聯合在一起並有一個最高級治理機構的政治哲學,是國家政府與地區政府分享憲制上的主權,以及擁有不同事項的管轄權的政治體系。
聯邦主義(federalism)既是一種觀念又是一種制度。作為觀念形態的聯邦主義主張建立統一的國家,強調一定程度的權力集中,實際上是一種特殊形態的民族主義,其目的是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作為國家政治組織形式的聯邦主義制度是指政治上介於中央集權和鬆散的邦聯之間的一種制度。在聯邦制度下,將原先的內政、外交上自主的各邦融合在統一的聯邦國家中。
澳大利亞、巴西和印度等都是實行聯邦制的國家,而美國是實行了聯邦制最長久的國家。

Ⅷ 澳大利亞資本主義or社會主義

我個人感悟,根據馬克思主義原理的介紹,符合社會主義基本條件的有以下國家:瑞典、挪威、芬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如上;美國、日本、西歐大部分國家屬於資本主義發達階段,但因為各自的局限性(美國太雜、日本、西歐太小),想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一個很大的坡,上去了當然就好辦了;資本主義初級階段是最近40-50年開始改革的,比如我們,比如俄羅斯和東歐列國;我們應該算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吧,圈地運動,房吃人有沒有?~

Ⅸ 澳大利亞是個人主義還是集體主義

個人主義。但也重視團體合作。比如在澳洲公司企業里,有老闆,有團隊,那就有團隊合作。只是不會去抹殺個性。中國官方的說法其實很幼稚的。如果你周遊世界,你就會發現這一點。而我們宣傳的集體主義未必沒有負面的影響。比如過於強調共性,忽略個性在集體中的作用,有時甚至以集體的名義剝奪個人權利等等。不要迷信什麼主義,要有自己的思想,但同時懂得怎麼與他人合作。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主義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