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澳大利亞看病要錢嗎 澳大利亞看病貴嗎在澳
澳大利亞公民在澳大利亞看病可以享受免費醫療,有澳大利亞綠卡的外國人在澳大利亞看病也享受澳大利亞的免費醫療。但是沒有澳大利亞綠卡的外國人在澳大利亞看病不能享受免費醫療,必須繳納高昂的醫療費用。如果提前購買澳大利亞保險公司的醫療保險可以報銷70%的費用,剩下的30%自己承擔,這樣能節省很多澳大利亞的醫療費用。
② 澳洲留學生病了怎麼看
去醫院呀,你在澳洲留學,必須要要購買健康保險的,可以報的。
③ 在悉尼看病
樓上說的什麼和什麼啊。。。。
是這樣的:
你如果是拿student visa的話,澳洲政府會強迫要求你買留學生保險的,就是我們所說的OSHC,這些是基本可以cover一部分醫院的費用和平時去診所看病的費用的。
請注意澳洲的hospital和clinic是不一樣的。hospital就是醫院,分公立和私立,一般我們的OSHC可以cover的都是公立醫院而已,和我們在國內的那種一樣,而clinic就是私人診所。也就是說規模相對於醫院小很多,可能只有1,2個醫生,但是正規的。
在這邊看病一般程序是這樣,留學生是先看病,拿了receipt後去你的OSHC保險公司claim,注意不是所有的診費(consultation)都可以報銷回來,具體的請看你的OSHC的那本服務介紹小冊子,如果沒有的話可以上你那個公司的網站download或者直接去他們的服務點找他們要,上面有詳細的介紹你的OSHC可以cover多少,有些OSHC指定的公立醫院是可以全報consultation的,還有平常去clinic可以報百分之多少,但大部分OSHC眼科牙科脊骨神經等specialist的consultation是不可以報銷的。還是那句話,建議你看那個小冊子,英文不好請努力練習或查字典,不然出國真是寸步難行。
在這邊看病留學生建議不要去醫院,第一公立醫院排隊很久,第二公立醫院不是完全可以claim的,只有你OSHC指定的一些醫院(通常可能很遠或很難去到)可以完全報銷,其他的大概只有30%左右,第三hospital的診費比clinic的診費貴太多太多了,能報銷的又不多,不劃算。第四很多公司的hospital的claim是需要在其它城市辦理的,比如Medibank全國的hospital報銷就不能直接在當地城市辦理,一定要送去墨爾本辦理,這樣一來一回沒有1,2各月你根本拿不到錢,太麻煩。
買葯的話一般不報銷,醫生會給你一張prescription,你去一般葯房給他們看那張紙就可以買到。
我們通常都去clinic看醫生,你如果英文不好可以去Chinatown看醫生,比如sussex st上sussex centre5樓就有一個medical centre,裡面有醫生,建德大廈2樓也有幾個西醫,好像姓梁還是什麼的,要不就398 sussex st上的白醫生,都是香港人或廣東人,普通話很爛但不影響溝通。
建議先去預約,因為他們很忙,你要是不預約就只能碰運氣,不忙的時候不用等,忙的時候可能要等30分鍾甚至以上。然後看這些醫生付了診金後拿著發票去你的OSHC公司報銷,具體過程一般是先填表(記得帶你的OSHC卡),然後去櫃台退,不會的問你學校adviser或上網查,不同公司可能手續不同。有些公司在city的分行都有很多會說中文的職員,好像Medibank World Square的職員基本都會說中文,但我還是那句話,出國英文就是要好的,別怕慢慢來,就算你說的不流利遇到的又是鬼佬服務,請叫他們慢慢說,他們不會介意。
想省錢就去Chinatown看,一般唐人街GP醫生的收費在30-50澳幣一次,我在Medibank的OSHC基本30塊可以拿回28,9塊的,幾乎是全報,這算是很省錢的了。你去醫院的話且不說要等多久,但是診金就80,90塊,OSHC可以報80%左右,但要送去墨爾本辦,要等好久才拿回張支票。
具體來說我們的葯費是不能報銷得了了,只有診金。還有這邊的GP就是general practitioner,就是我們那種全科的醫生,比如感冒發燒等的普通病,如果你的病到了比較特殊的地步需要specialist(就是專科醫生,比如皮膚專科,婦科專科,眼科,牙科,脊骨神經科等)來診斷的話,你的GP會給你開一封信推薦你去某個固定specialist那裡去看,這個時候specialist的診金OSHC就報銷很少,只有30%到50%左右,而留學生除了驗血是不需要花錢(帶著OSHC卡就好),其他看專科買葯照X-ray,CT等,看牙科眼科等都不報銷,配眼鏡牙科有些公司能報一點點,而在這邊看中醫也不能報銷(有些人保險金額高可以報一點針灸費,但留學生看中醫基本沒得報)。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一年一般只是生普通病(感冒發燒等,因為澳洲這邊感冒發燒葯也需要醫生開證明才能買),去診所看病,用OSHC就差不多了,看Chinatown那些醫生一般都90%以上能報銷,用OSHC每年300多的計劃就夠用了。但如果你一年是常常配眼鏡,看牙科,去醫院,看specialist那種很少普通OSHC會報銷的醫生的話,建議你去你的保險公司詢問升級成什麼計劃會比較劃算,有每年400到500不等的。
再有就是留學生的話OSHC一定每年都要買,所以看清楚你的OSHC什麼時候過期,一定不要心疼錢去更新和續費,不然若被發現簽證是會被吊銷的。一般保險公司也規定留學生若離境超過一個月,OSHC可以不用付。比如你要回國放假3個月,回澳洲以後拿著你的機票和護照還有OSHC卡去告訴他們,他們會把你這2個月得錢退給你的。
基本上能說的就這些,還是建議你好好研究你的那個服務小冊子,然後去clinic看病。中醫在這邊算貴,而且除了針灸能報銷一點點其他吃中葯也不能報銷,不是很必要或很有錢不必看。
以上。祝好運。
④ 澳洲medicare看病問題啊急!
有Medicare都免門診費的,還有買葯的話基本上都有補貼,自己不用花多少錢的
⑤ 澳大利亞 澳洲留學 生病了該如何看病
1你的醫療保險卡 你簽證的時候就交了醫療卡了 入學以後會給你的
2帶上你的卡 去medicare center 小病都在這里看,如果這里覺得看不好,再給你轉醫院。帶上你的卡,排隊,等號,看病,交錢。
3多少錢取決於你看什麼病,一般100澳幣以內就夠了,看完病什麼都登記好了以後,保險公司會把你看病的錢退給你的,當然是通過郵寄的方式把錢退你。
反正就是你先全額付款,然後退你一部分,好像是退70%。
我沒看過,但是我陪我同學去過。就是這樣的,很容易。我來澳大利亞快兩年了,都沒生過病。
⑥ 在澳大利亞生病怎麼辦
如果你拿的是澳大利亞護照或者你有澳洲PR,享有medicare醫療保險
如果是留學生會有OSHC(海外學生醫療保險)
旅遊的話要買短期保險 這個我不是清楚 最好咨詢旅遊公司或查詢澳洲的保險公司 medibank、bupa都是很大的保險公司
一般來講保險可以給你抵消一部分或大部分費用 不同保險可抵消的項目不同
去看個病什麼的去就近的clinic(診所) 即可 最好提前電話預約
⑦ 在澳大利亞看病方便嗎
還不錯,有醫療卡的話去Centrelink,一般的小病都能看,但是大病的話就說不準了。
⑧ 在澳大利亞如何看病(最好是佩斯)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不要在周六周日或者晚上下班時間去看,那樣會比較貴.如果你撐的住的話.
然後去City的那個醫院啊~比較正規.就直接跑到那個等候室.坐那裡,會有人出來問你的,有沒有簽名有沒有登記之類~最好帶個ipod過去消遣下,一般沒個3個小時等不下來.
實在怕麻煩,就去那些小的surbub的"診所"咯.價錢~便宜點,也要等.
都是一些基本的對話,如果英文不好,最好帶個懂英文的朋友,其他沒什麼特別的,主要是等候的時間比較長,感謝你的提問,祝您生活愉快
⑨ 如何在澳洲看病
澳洲醫院一般沒有門診,只有一些專家,要預約門診的。
一般是去看家庭醫生,就是GP, 家庭醫生如果覺得你有必要看專家或住院,他們會介紹你去醫院或去看專家。
急診可以叫救護車,直接拉你去醫院的。
⑩ 澳洲的醫療,醫保是怎樣的
領取
想要有公費看病醫療,首先,你要有一張Medicare卡。Medicare卡並不神秘,每個澳洲的永久居民和澳洲公民都能申請Medicare卡,每個人都可以領到,沒有存在任何阻礙的因素。申請Medicare卡可以在Medicare的任何一個分支辦理。最簡單的,Town Hall就有一個分支,華人區如Chatswood、Eastwood等地都有。
看全科醫生和專科醫生
拿到Medicare卡之後,最直接了當的益處就是:免費看病。我們現在來說說日常生活中比較經常會碰見的看病問題。Medicare卡可以報銷你在GP(根據小編讀NAATI的經驗,GP可以理解為家庭醫生、社區醫生,或是全科醫生)處進行治療的門診費,以及在專科醫生處85%的費用。如果你的專科醫生是直接向Medicare索取費用的,那你不用付治療費(也就是人們常說的BULK BILLING)。
Medicare 承擔的費用包括:
· 醫生會診,包括專科醫生
· 治病所需的化驗和檢測,比如x光和病理化驗
· 驗光師進行驗光
· 醫生進行的大部分外科手術和治療
· 部分經認可的牙醫進行的外科治療
· Cleft Lip and Palate Scheme, (兔唇,唇齶裂)所列的具體項目
· Enhanced Primary Care (EPC) 計劃中所列的具體項目
小編溫馨提示:
上面所寫的承擔不一定指全部給免費哦,很多情況是要自付差額的,這就是為什麼看同樣的病,有的地方收錢有的地方不收錢,有的收得少,有的收得多。澳洲的就醫方式實行家庭/全科醫生首診制,也就是有任何的門診需要應先行到家庭醫生/全科醫生處,每個社區醫療中心都有GP,病人可以自由選擇到任何一個GP處預約看診,看診的時候出示Medicare卡,有的GP是bulk billing,有的GP會收取會診費然後給你發票賬單由你自行到Medicare的分支去報銷回費用,而你自付的差額部分簡稱為gap 。所以GP也是有可能收費的,記住,不是所有GP都bulk billing。
任何收費問題,在你就診前都可以非常直截了當地問清楚,千萬不要等到看完了病才傻眼。GP除了會診也可能給病患做一些檢查和化驗,有些是在本醫療中心做,有些是GP寫了推薦信(referral letter)推薦病人到其他的化驗或者檢查中心做,你可以詢問這些化驗和檢查是不是bulk billing,還是要由病人自付化驗和測試的gap。
GP不是什麼病都能治,說透徹點,其實GP什麼大病都治不了,GP根據病人的病情,GP會寫推薦信給病人到專科醫生處就醫,專科醫生也是分bulk billing和需要病人自付gap兩種,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的專科醫生都不是bulk billing的。
同時,一個家庭自付的gap會有一個上限,MEDICARE會為你支付多於上限的金額,擁有MEDICARE後可以申請這個支付上限,Medicare才會為你支付。(MEDICARE SAFETY NET 查詢網址為 http://www.medicareaustralia.gov... ces/msn/index.shtml )
住院治療
普通看病說完了,咱們Touch Wood地來說說嚴重一點的問題 -- 住院治療。持有Medicare,你可以到公立醫院作為公費醫療病人,由醫院指定的醫生進行治療,病人無需繳納費用。即使已經購買私人保險,也可以在主動選擇在公立醫院進行公費醫療。不過,作為公費醫療病人有兩點不好的就是:一,你不能選擇自己喜歡的醫生;二,你也不能自己選擇何時入院治療。
舉個最常見的例子:有不少已經是澳洲公民或是持有澳洲綠卡的准媽媽打算在澳洲公費生孩子,在這里要提醒一下,請務必慎重選擇,因為公費醫療是不能選擇醫生、不能選擇剖腹產、不能要求順產側切、不能選擇病房的,一切都要聽從醫院安排,實施何種分娩方式是根據產婦生理情況由當日值班醫生和助產士來判斷。我姑姑當年在公立醫院的產房裡痛了11個小時,醫生最後才決定用剖腹產。想想痛了11個小時啊,自行腦補一下吧。
想要享有選擇權你只能讓自己成為自費醫療病人,在孕期二十周之前甚至幾周時就要預約好的醫生和醫院開始全程自費產檢以及制定分娩計劃。如果過了半程才決定要自費的,醫生一般不收,如果願意收半路產婦則說明這個醫生醫術一般,太少人預訂所以有空檔,那咱們也還是避免為好。畢竟天大地大,都沒有媽媽和寶寶大。
需要自己付費的方面
好了,說完公費醫療和公費住院之後,現在要說說那些你要付錢的事兒了。作為自費醫療病人,你有權選擇指定醫生,也有權決定去你指定的醫生所行醫的私立醫院或是公立醫院進行自費治療。如果你選擇自費醫療(無論是在公立醫院或者私立醫院),Medicare 將為你承擔Medicare Benefits Schele (MBS) 中75%的治療費,剩餘的25%治療費由你自行承擔。你還需要自付以下所列的部分或全部費用:
· hospital accommodation, 住院費
· theatre fees, 手術室費
· intensive care, 重症護理費
· drugs, dressings and other consumables, 麻醉葯劑及相關材料費
· prostheses (surgically implanted), 外科植入的材料費
· diagnostic tests, 化驗費
· pharmaceuticals 葯費
· any additional doctor's fees.付給醫生的其他治療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