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蛇多少錢一盒

澳大利亞蛇多少錢一盒

發布時間:2022-08-10 14:49:51

㈠ 眼鏡蛇有多少種

1、黑白眼鏡蛇(又名非洲森林眼鏡蛇) Naja m elanoleuca。
特徵:長2~2.5米,幼蛇身體烏黑,上面有灰色或白色小斑點,肚子呈奶白色,布滿棕色或黑色斑點。分布:從塞內加爾到衣索比亞、南非都有。 [2]
2、黑頸射毒眼鏡蛇(又名黑頸噴沫眼鏡蛇) Naja nigricollis
特徵:平均長1.5米,可超過2米。乳白色、棕黑色、綠灰色、棕亮色都有,喉部有1條很特別的粗黑條紋。分布:主要在非洲中部和南非。附註:特別具有攻擊性,通過顳骨的肌肉擠壓毒腺,可以把毒液噴出2米多遠,且很准確。 [2]
3、莫三比克射毒眼鏡蛇(又名莫三比克噴沫眼鏡蛇) N ajam ossam bica
特徵:長約1.5米。白灰色中夾有橄欖綠,每塊鱗片邊緣為黑色,肚子呈奶白色,肚子橙紅色中帶黃,喉部有不規則黑色條紋或斑點。分布:坦尚尼亞東南部至南非。附註:毒性比黃金眼鏡蛇( N aja nivea )弱許多。 [2]
4、黃金眼鏡蛇(又名開普敦眼鏡蛇) Naja nivea
特徵:長1.5~1.8米。顏色多變,單一的微黃到淺棕色都有,夾有黑色斑點。分布:僅見於非洲南部。附註:毒性很強。開普敦地區被毒蛇咬死者,多為這種眼鏡蛇所致。 [2]
5、眼鏡蛇 Naja haje
特徵:長度超過2米。呈棕黃或藍黑色,肚子黃色有淡色斑點。年幼者喉部有很清晰的淺色條紋。分布:非洲熱帶、亞熱帶。附註:每條蛇有175~300毫克毒液,而25~30毫克毒液便可使一人喪命。 [2]
6、馬里眼鏡蛇(又名卡地眼鏡蛇) Naja katiensis
特徵:長約2米。上部位純棕色,下部純白粉紅色。後頸有1~2條黑色條紋。分布:馬里、奈及利亞北部、布吉納法索、迦納北部。紅頸射毒眼鏡蛇(又名淡色眼鏡蛇) Naja pallida特徵:長約2米。上半部純棕色,下半部微黃。分布:從埃及到坦尚尼亞。 [2]
亞洲眼鏡蛇
亞洲眼鏡蛇有4個屬:麗紋蛇屬( Calliophis ,13種), M aticora (2種)、環蛇屬( Bungarus ,12種)和眼鏡蛇屬( N aja )。亞洲的眼鏡蛇屬有9個種,過去被列為印度眼鏡蛇( N ajanaja )的亞種。 [2]
1、中亞眼鏡蛇 Naja oxiana
特徵:長1.7米。深黃、淺褐及黑灰色。分布:裏海到印度北部。附註:兩種不能噴射毒液的亞洲眼鏡蛇之一。 [2]
2、孟加拉眼鏡蛇(又名單片眼鏡蛇) Naja kaouthia
特徵:長2米或更長。頭背部具有單眼(白色環,邊緣黑色,中間一黑點,二、三個黑點的罕見)。
分布:印度北部至馬來西亞、越南、安達曼群島、泰國中南部。 [2]
3、蘇門答臘射毒眼鏡蛇(又名赤道 噴 沫 眼鏡 蛇) Najasum atrana
特徵:長1米,很少有更長的。背腹部純黑,但在泰國也有不同程度的黃色個體。喉部具或多或少的淡色斑點。分布:常見於熱帶叢林,亦見於居民區。從馬來半島到印度赤道區(蘇門答臘)。附註:被咬後如不及時處理,6小時後即死亡。 [2]
4、馬來射毒眼鏡蛇(又名印尼南部噴沫眼鏡蛇) Naja sputatrix
特徵:長1.5米。背部黑亮,肚子淺棕色,喉部淡色。分布:爪哇島,松德群島的各小島。附註:個別地方的眼鏡蛇不會噴毒液。 [2]
5、薩馬眼鏡蛇( 又名 菲 律 賓 東 南 噴 沫 眼 鏡 蛇 ) Najasam arensis
特徵:長1.2米。純黑色。鱗片間皮膚淡黃色,肚子奶白,喉嚨黃而偏黑。分布:菲律賓群島——棉蘭、薩馬島、萊特島、保和島和甘米銀島。 [2]
6、菲律賓眼鏡蛇(又名菲律 賓北部 噴 沫 眼鏡 蛇) Najaphilippinensis
特徵:長1米。黃中帶棕色,肚子乳白。分布:民都洛島、呂宋島、馬斯特島、馬林杜克島。附註:在菲律賓使很多人死亡。 [2]
7、中華眼鏡蛇(又名舟山眼鏡蛇、中國普通眼鏡蛇) Naja atra
特徵:長約1.5米。體色從黃到淺棕色,肚子奶白,喉嚨黃而偏黑。分布:中國、越南北部。 [2]
澳洲眼鏡蛇
澳洲眼鏡蛇有38個屬115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兩個種為太攀蛇和澳大利亞虎蛇。 [2]
1、太攀蛇(又名「大胖」) O xyuranus scutellatus
特徵:長1.5~2米。背部為淺或深棕色,側部更淺;頭上部為淡黃色,尤其是幼蛇;肚子黃或奶白色,常有不規則的金黃色斑點。分布:大洋洲東北部、巴布亞紐幾內亞。附註:是毒性最強的種類之一。 [2]
2、澳大利亞虎蛇(又名東部虎蛇) Notechis scutatus
特徵:長1.2米。淡灰、淡紅色中夾著深淺不一的棕黑色。有些鱗片的邊緣呈淡黃色,形成一系列帶狀環。肚子奶白、微黃,亦有茶綠或灰色。喉及尾下部顏色較淺。分布:大洋洲東南部。附註:毒液毒性很強,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毒蛇。 [2]
新大陸眼鏡蛇
新大陸眼鏡蛇以兩個屬為代表:珊瑚蛇屬( M icrurus ,35種,許多亞種)和擬珊瑚蛇屬( M icruroides ,1種)。在美國東南部直到墨西哥,以及中美洲、南美洲直到阿根廷中部都可見到。 [2]
1、索諾拉珊瑚蛇(又名美洲眼鏡蛇) Micruroides euryxanthus
特徵:長度小於50厘米。身體呈環狀,黃、黑和紅色。每一黑或紅色節的邊緣有較窄的黃色帶狀條紋。分布:沙漠、熱帶森林、荊棘叢中,低海拔橡樹和松樹混合林。美國西南部。

㈡ 世界上最毒的十大毒蛇排名,毒性排第一的是什麼蛇

世界上最毒的十大毒蛇:藍金環蛇、內陸太攀蛇、響尾蛇、蝰蛇、東部棕蛇、黑曼巴蛇、虎蛇、菲律賓眼鏡蛇、南棘蛇、貝爾徹海蛇。排名第一的是內陸太攀蛇。

1、內陸太攀蛇

蝰蛇遍布世界大部分地區,最毒的是鋸裝鱗片蝰蛇和鏈蝰蛇,主要分布在中東和中亞地區,尤其是印度、中國和東南亞,蝰蛇脾氣急躁且一般在夜間行動,降雨後十分活躍,行動非常迅速,它們的毒液注入後會有以下症狀,開始時被咬處出現疼痛,緊隨其後的是患肢腫痛,出血尤其是牙齦,血壓下降,心率下降,被咬傷處產生氣泡。

4、東部棕蛇

它的毒液每1/14000盎司可以讓一個成年人致死,東部棕蛇的毒液是蛇中最毒的,它的首選棲息地是澳大利亞的主要人口中心,毒液中含有神經毒素和血凝結劑,如有可能,它們並不願傷人,遇到人時,它的第一反應是逃走,所以野外遇到它時,最好是站著不動。

5、藍金環蛇

金環蛇是環蛇屬中最致命的種類,藍金環蛇分布在整個東南亞和印尼,被它咬傷,即使注射了抗蛇毒血清,仍有50%的人可能會死亡,藍金環蛇會獵殺其他蛇類,甚至吃掉其他種類的金環蛇,它們是夜行性動物,然而他們很膽小,經常試圖躲藏,而非戰斗,它的毒液是眼睛蛇的16倍

㈢ 全球最毒的十大毒蛇排行榜

全球最毒的十大毒蛇排行榜有海蛇,黑曼巴蛇,非洲樹蛇,鼓腹巨蝰蛇,沙漠角蝰,森林眼鏡蛇,虎蛇,國外環蛇,虎斑響尾蛇,東部棕蛇。

全球最毒的十大毒蛇排行榜如下:

1、海蛇。海蛇位於最毒毒蛇名單之首,它們毒液的半數致死劑量為0.02毫克。幾乎所有的海蛇都是有毒的,海蛇其中的青環海蛇更是擁有低於0.01毫克的半數致死劑量。如果你在游泳或者潛水的時候看到一條海蛇,最好馬上離開。

㈣ 蛇毒價格多少錢一克

蛇毒的價格是根據蛇毒的質量定的,目前國內蛇毒市場還沒有一個統一的類似於國標的質量定位,所以價格也有高有低,不同的廠家根據自身的需要收購價格也不盡相同,2013年以前蛇毒的加工以真空冷凍乾燥為主流,加工出來的產品俗稱凍乾粉,價格基本在150-300元一克之間徘徊,2013年以後,出現了真空物理乾燥技術,這種技術加工出來的產品相對於凍乾粉性能更穩定,更易保存,所以價格也比凍乾粉高出很多,價格在800-1000元左右。具體市場走向各位可以參考蛇毒蠍毒研究中心的微博網頁鏈接

㈤ 全球最毒的蛇第一名

全球最毒的蛇第一名是貝爾徹海蛇。

海蛇(學名:Hydrophis belcheri)是蛇亞目眼鏡蛇科海蛇屬下的一種有毒海蛇,一度是全球毒性最強的蛇類之一,生活在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阿什莫爾群島的暗礁周圍。貝爾徹海蛇學名Hydrophis belcheri,貝爾徹就是它的學名音譯,英文名就是belcheri sea snake。

「打蛇要打七寸,不能打頭」這是為何:

之所以不是直接擊打頭部,是因為蛇的頭部要比身子上的堅硬許多,一擊不足以造成致命傷,作為爬行類蛇的脊椎骨都是軟骨,受不得重擊,破壞了蛇的脊柱神經可以將蛇打癱瘓甚至死亡,這樣的效果遠比打頭來的收益大。

其實"七寸"指的是一個籠統的部位,普遍是說蛇的心臟部位,如果你對自己的把控不自信,打不到蛇的七寸,你就照著蛇的腹部打。而蛇的頭部是蛇的「三寸」,打中頭部蛇只是因為頭部缺血而昏死,並不是真正的死亡,昏死的時間也不長,所以可以的話,擊打蛇的「七寸」是最為保險的。

㈥ 世界上排名前二十的劇毒蛇

名單中為世界上最毒的10種蛇,按照毒性來排名。

1、激烈蛇(Oxyuranus Microlepidotus),產於澳大利亞,平均長度為1.7米;這種蛇一次能夠噴射的毒液為110毫克,這么多的毒液足以殺死100人。

2、澳洲棕蛇(pseudonaja textilis),產於澳大利亞,平均長度為2米;這種蛇4000分之一盎司的毒液就足以置人於死地,也是相當的毒。

3、雨傘節(candis)又叫馬來亞krait ,棲息地為東南亞、印度尼西亞、印度、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平均長度為1米;這種蛇也是非常致命的,受害者主要為當地的農民。

4、Taipan(oxyuranus scutellatus),產於澳大利亞,平均長度為2.9米;這種蛇有著粉紅的嘴與紅色的眼睛,毒性相當強烈。

5、虎蛇(notechis scutatus),產於澳大利亞,平均長度為1.5米;這種蛇有非常強大的神經性毒液攻擊神經系統。

6、beaked海蛇(enhydrina schistosa),棲息地為南亞及東南亞水域阿拉伯海以及珊瑚海,平均長度為1.2米;這種蛇經常攻擊潛水員與漁民。

7、蝰蛇(echis carinatus),棲息於中東及亞洲,平均長度為0.5米;這種蛇的毒液能夠破壞紅血球、小血管。

8、珊瑚蛇(micrurus fulvius),產於北美洲,平均長度為1米;這種蛇有大紅色的條帶,間中有紅黃黑三種顏色。

9、Boomslang(dispholis),產於非洲,平均長度為1.3米;這種蛇全身為燦爛綠的顏色,有少許黑色的斑塊。

10、死亡加法(acanthopis antarcticus),產於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平均長度為1.7米;這種蛇光聽這個名字都有夠恐怖了。

㈦ 美國生產的蛇粉風濕靈多少錢一盒

各個網站和商店的價格不一,建議自己查看。
香港的一個醫葯網站上有180一盒(60粒),但是有些網站出售的不一定是真品,建議你到相關的單位查詢有沒有葯准字型大小,不建議亂用葯物。以免產生相應的副作用。
自己仔細查看是否是正品,也查看價格是否上當。注意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

㈧ 澳大利亞有什麼毒蛇

1、細鱗太攀蛇

細鱗太攀蛇,俗稱內陸太攀蛇,以前叫做內陸盾尖吻蛇,還有沙漠猛蛇、兇猛太攀蛇、大斑蛇等別名。是全世界最強毒性的陸棲蛇種,一次毒液就可殺死20萬只老鼠,形體比普通太攀蛇要小,成蛇也僅為2米左右(合6.5英尺),分布於澳洲中部的維多利亞沙漠及附近,細鱗太攀蛇生性害羞,當防禦時,身體會離開地面。

2、蝙蝠蛇科

蝙蝠蛇科(Elapidae),劇毒,分布在澳大利亞中部、東部、北部以及新幾內亞地區;棲居在乾燥的森林、林地、稀樹大草原及乾燥的灌叢林中。

成蛇的體色或為淺褐色或深褐色,有時甚至是黑色。東部擬眼鏡蛇十分危險,澳大利亞大多數的蛇吻致死事件幾乎都與本種脫不了關系。一旦受到威脅,就會積極反擊,首先會將身體前端抬高並彎繞成S型、撐平頸部、張開嘴巴,然後迅速猛烈攻擊。

3、西部擬眼鏡蛇

西部擬眼鏡蛇,是一種分布於澳洲的毒蛇。卵生。棲息於樹林、草原、沙漠等地,以小型爬行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體長約1.5公尺,屬中大型毒蛇。體色為黃褐色至深灰黑色,頭部為橢圓形,當其興奮或發怒時,頭會昂起且頸部擴張呈扁平狀(狀似飯匙),背部會呈現一對美麗的黑白斑,看似眼鏡狀花紋,因此而得名。

4、太攀蛇

太攀蛇(學名:Oxyuranus scutellatus),又名 普通太攀蛇 或 海岸太攀蛇,是一種大型的太攀蛇屬成員,亦為澳大利亞最大的毒蛇。分布於澳大利亞東部及北部沿岸一帶,另也出沒於新幾內亞的島嶼。

根據數個毒理學報告的實驗白鼠 LD50 皮下注射數據,此物種的毒性在陸棲毒蛇中位列第三。這種太攀蛇的蛇咬也造成過100%的臨床致死率。其轄下共有兩個已確認亞種。

5、棕伊澳蛇

棕伊澳蛇是澳洲分布最廣的毒蛇。本種在新幾內亞南部也曾有發現紀錄,但據最近的研究顯示,這些蛇有可能是另一個新品種。

棕伊澳蛇毒性很強,位列世界毒蛇前三名之內。棕伊澳蛇一旦受到威脅,在發動攻擊前會先撐平窄窄的頸部皮摺及抬高身體前部。體長為1.5~2.7米,身體為褐色或紅色,有平滑的鱗片、寬闊的頭部及大眼睛。

㈨ 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種蛇

今世界上的蛇約有3000種,其中毒蛇有650多種。中國蛇類216種,毒蛇65種。

十大劇毒的蛇

1.銀環蛇

俗稱:銀腳帶、過基峽。銀環蛇是劇毒蛇。吃飽後常在路邊休息,拂曉時才回窩,夜行人路過常被咬傷。銀環蛇的毒性比金環蛇強。書上說它們善良,行動遲緩,很少攻擊人。一般人觸動它時,它會把頭壓在身下藏起頭不動。實際上怎樣沒試過,估計它要讓你欺負急了,你就掛了!

2.五步蛇

學名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尖吻蝮廣泛分布於我國南方和東南亞某些區域。

3.眼鏡王蛇

俗稱:過山峰。這個剛剛已經說了,性情更兇猛,反應也極其敏捷,頭頸轉動靈活,排毒量大,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蛇類。眼鏡王蛇多棲息於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m的山區,多見於森林邊緣近水處,晝行夜伏,在我國主要分布於華南和西南地區。

4.舟山眼鏡蛇

舟山眼鏡蛇,在廣東、廣西、香港俗稱飯鏟頭,台灣則稱之為飯匙倩、飯匙銃、膨頸蛇。屬於眼鏡蛇科,分布於中國南部、台灣和中南半島的中低海拔地區。舟山眼鏡蛇為大型前溝牙毒蛇。受驚擾時,常豎立前半身,頸部平扁擴大,作攻擊姿態,同時頸背露出呈雙圈的「眼鏡」狀斑紋。

5.原矛頭蝮

原矛頭蝮,又名為龜殼花蛇,為蝰科原矛頭蝮屬的爬行動物,俗名烙鐵頭、筍殼班等、老鼠蛇和惡烏子等,是台灣六大毒蛇之一。頭長呈三角形,頭長約為其寬的1.5倍。龜殼花常與無毒的擬龜殼花混淆,擬龜殼花的頭部較圓。

6.白唇竹葉青

竹葉青的身體是綠色的,不仔細辨認會與無毒的翠青蛇相混起來,但是它的尾巴焦黃,這正是與翠青蛇相區別的地方。因為它的尾巴似火燎焦,所以叫它「焦尾仔」或「火燒尾」的青竹蛇。竹葉青有撲火和聚居習性。

晝夜活動,多在夜間尋食。竹葉青喜歡上樹,常纏繞在溪邊的灌木叢或小喬木上,會主動攻擊人。在有"竹爺"的地方,最好帶頂帽子,為什麼自己想。一般你是看不到它的,也就別老拿手往樹上伸,摘個果子、花什麼的,你知道果樹上有沒有它---實在饞了用棍子敲。

7.白眉蝮

白眉蝮為蝰科亞洲蝮屬的爬行動物,劇毒,分布在朝鮮半島、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陝西、甘肅等地,多棲息於在長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區以及主要棲息於墳堆草叢及其附近。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釜山。

8.灰藍扁尾海蛇

藍灰扁尾海蛇棲息於海洋之中,水深不超過10米,多於夜間出沒沿岸沙灘、岩礁間。日間時候,它們多躲藏於海岸邊的岩縫間休眠。以海蛇科而言,藍灰扁尾海蛇擁有較強的陸行本領,即使離海有數十米之遙,仍有可能找到他們的蹤影。捕食方面以一般魚類為主。

藍灰扁尾海蛇擁有強烈的神經毒素,但由於它們的口部細小,攻擊性較低,因此對人類的威脅並不特別嚴重。

9.圓斑蝰蛇

稱百步金錢豹、盧氏蝰蛇(魯塞爾氏蝰蛇)、鎖蛇,是蛇亞目蝰蛇科蝰亞科山蝰屬下的一種劇毒蝰蛇。體粗壯,全長1m左右。頭較大,三角形,前端較窄,後端較寬;鼻孔大,背位,無頰窩,頭背為小鱗,起棱。主要分布於華南地區、台灣及東南亞地區。

10.金環蛇

金環蛇俗稱金腳金環蛇帶,這是一種粗細適中的蛇,身體的橫斷面是極特殊的三角形。它的頭很窄,並且和脖子渾然一體,它的鱗片也是光滑的。

這種蛇從脖子到尾巴全身裝飾著黑白(或乳白)相間的寬度大體相等的條紋。是危險的毒蛇。金環蛇的中毒症狀都是明顯的神經系統症狀:流涎、惡心、嘔吐、頭暈、頭痛、肌肉麻痹、運動不協調、呼吸微弱發展至衰竭,最後死亡。不過它的毒性還比不上銀環蛇。

(9)澳大利亞蛇多少錢一盒擴展閱讀:

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動物的總稱,屬於爬行綱蛇目。正如所有爬行類一樣,蛇類全身布滿鱗片。

所有蛇類都是肉食性動物。目前全球總共有3,000多種蛇類。

身體細長,四肢退化,無可活動的眼瞼,無耳孔,無四肢,無前肢帶,身體表面覆蓋有鱗。

蛇類是變溫動物,體溫低於人類,又被稱為冷血動物,當環境溫度低於15℃時,蛇會進入冬眠狀態。

部分有毒,但大多數無毒。另外「十二生肖」中也有「蛇」這一屬相。

基本介紹

蛇屬於爬行綱有鱗目蛇亞目。又有蛇、虺、螣、蚺、蜧、蜦等別稱,根據品種也會有蝮、蚺、蟒、蝰等近義稱呼,屬於有鱗目。身體細長,四肢退化,身體表面覆蓋鱗片,蛇雖細長卻是脊椎動物。大部分是陸生,也有半樹棲、半水棲和水棲的,分布在除南極洲以及紐西蘭、愛爾蘭等島嶼之外的世界各地。以鼠、蛙、昆蟲等為食。

按現行分類系統,可分為3亞目、11科。

  1. 盲蛇亞目(Scolecophidia)分盲蛇科、異鱗蛇科和細盲蛇科。

2.原蛇亞目(Henophidia)分蟒科、筒蛇科、針尾蛇科、內鱗蛇科和瘰鱗蛇科。

3.新蛇亞目(Caonophidia)分游蛇科(有多個亞科)、眼鏡蛇科(有眼鏡蛇亞科、扁尾蛇亞科和海蛇亞科)和蝰科(有白頭蝰亞科、蝰亞科和蝮亞科)。除游蛇科的大部分外,此亞目都是毒蛇。

㈩ 世界上最大的蛇排名

最長的毒蛇是東部鑽背響尾蛇,一般約長5 - 6 呎個別達7 呎 9 吋。而最重的毒蛇是帝皇眼鏡蛇,在蛇類中體型排第七長的蛇 ,也是最長的有毒爬蟲動物,一般約3.5 - 4.5米,個別達5.5米。 最小的毒蛇是納米比亞侏儒,體長只有18 - 24厘米。
世界蛇之最 世界上最重的蛇是綠水蚺,一般約重130公斤,最重的紀錄是250多公斤。它同時也是紀錄最長的爬蟲動物,1907年於巴西的紀錄是62 呎。相對來說,網紋蟒是平均最長的爬蟲動物,一般大約都在35呎左右。還有已絕種的非洲巨蟒,一般都可達12米。 最短的蛇是絲線蛇,身長只有4.5吋,而最短的蟒蛇是生長在澳洲的侏儒蚺,身長只有12吋左右。 活得最長時間的蛇是紅尾蚺,美國費城動物園的一條紅尾蚺是有記錄最老的蛇,它的壽命長達40年3月14 天,於1977-4-15在費城動物園去世。 最毒的蛇是澳洲大班和鉤鼻海蛇,這兩種並列最毒的蛇,也是最毒的爬蟲動物,毒性比帝皇眼鏡蛇強100倍。 最長的毒蛇是東部鑽背響尾蛇,一般約長5 - 6 呎個別達7 呎 9 吋。而最重的毒蛇是帝皇眼鏡蛇,在蛇類中體型排第七長的蛇 ,也是最長的有毒爬蟲動物,一般約3.5 - 4.5米,個別達5.5米。 最小的毒蛇是納米比亞侏儒,體長只有18 - 24厘米。 毒蛇品種最多的國家是澳洲,有120 種之多,而無毒蛇只有50種。全國每年約3,000人被咬,其中約有20人死亡。最多蛇咬報告國家在琉球群島,每年每500人便有1人被咬。被毒蛇咬死最多人的國家是印度,平均每年有10,000 - 12,000人死於蛇咬,佔全球比率10 – 12。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蛇多少錢一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