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澳大利亞的氣候類型分布是受什麼影響
澳大利亞的氣候分布受緯度位置和地形的影響,氣候類型的分布呈半環狀(馬蹄狀)分布。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地形、洋流和風帶的影響。在地形方面,澳大利亞整體而言,中西部地勢相對平坦,以盆地和低矮高原為主,而東部地區有一列南北走向的山脈稱為大分水嶺。由於大分水嶺的存在,使得該山脈以東地區的氣候和以西廣大地區截然不同。
澳大利亞的氣候從熱帶延伸到溫帶,全年平均氣溫由最北部的27℃轉變到最南部的13℃。在溫帶地區,12月至次年全年平均氣溫由最北部的27℃轉變到最南部的13℃。相對於其它各洲,由於沒有特別高的山脈阻隔,加之大洋環繞帶來的調節作用,澳大利亞沒有極冷或極熱的氣候。
澳大利亞40%以上的土地在熱帶。在最冷的區域,例如塔斯曼尼亞的高地,橫過東南部的新南威爾士州和維多利亞的澳大利亞山脈,會有經常性的降雪,冬季的氣候亦常跌至零下。
(1)澳大利亞主要受什麼大氣環流影響擴展閱讀:
大分水嶺對澳大利亞氣候的影響
坡地勢緩斜,向西逐漸展開為中部平原,降水較少,長年乾旱,呈現一片草原與矮小灌叢的景象。 大分水嶺南北走向,縱貫澳大利亞東部,它的北部處於熱帶氣候區,中部處於副熱帶氣候區,南部地處溫帶氣候區。
山脈東坡較陡,降水豐富,氣候濕潤;西坡較緩,處於背風位置,氣候乾旱。它是澳大利亞大陸太平洋水系和印度洋水系的分水嶺,其北部處於熱帶氣候區,中部處於副熱帶氣候區,南部地處溫帶氣候區。
綿長的大山系像一座天然屏障,擋住了太平洋吹來的暖濕空氣,使山地東西兩坡的降水量差別很大,生長的植物也迥然不同。東坡地勢較陡,沿海有狹長平原,降水充分,生長著各種類型的森林。
⑵ 影響流域年徑流量的因素有哪些怎麼判斷地區受哪種因素導致自己特有的年徑流量的變化例如,澳大利亞的
因素:降水,流域面積,高山嚴寒地區還有降雪量,森林覆蓋率。澳大利亞原因:澳大利亞河流徑流量由大氣環流影響,徑流量主要由降水。所以通過大氣環流帶來降水。
⑶ 高中地理中各自然帶分別受什麼大氣環流影響
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 分布緯度及地區:0°-10°之間亞馬孫河流域、剛果河流域、馬來群島成因: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特點:全年高溫多
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 分布緯度及地區:南北緯10°-南北回歸線之間非洲中部、拉美、澳大利亞大陸北部和南部 成因: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特點:全年高溫,干,濕季分明,最熱月出現在乾季之末
氣候類型:熱帶季風氣候分布緯度及地區:低緯度的大陸東岸亞洲中南半島、印度半島、菲律賓群島 成因:東北季風、西南季風交替控制 特點:全年高溫,雨季集中,最熱月出現在雨季
氣候類型:熱帶沙漠氣候分布緯度及地區:回歸線-30°之間的大陸內部和西岸撒哈拉、阿拉伯半島、澳大利亞中西部、納米比亞、墨西哥、秘魯、智利境內 成因:副熱帶高壓帶或信風帶控制,沿岸受寒流影響,乾旱多霧 特點:全年炎熱,乾旱少雨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分布緯度及地區:南北緯25°-35°之間的大陸東岸我國秦嶺-淮河以南地區、美國東南部、澳大利亞東岸 成因:冬、夏季風交替控制(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特點:冬季溫和少雨,夏季高溫多雨
氣候類型:地中海氣候分布緯度及地區:南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西岸地中海沿岸、南非、美國加州、智利、澳大利亞 成因:副熱帶高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 特點: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分布緯度及地區:南北緯35°-55°之間的大陸東岸我國華北、東北,日本、朝鮮半島(僅亞州東北部)成因:冬、夏季風交替控制(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特點: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暖熱多雨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緯度及地區: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內部亞歐大陸內陸、北美大陸內陸及東岸、巴塔哥尼亞高原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海洋水汽難以到達 特點:冬寒夏熱,全年少雨
氣候類型: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緯度及地區: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西岸西歐、美洲西岸、澳大利亞東南部、紐西蘭 成因:終年受西風帶控制 特點:全年溫和多雨
氣候類型:極地氣候分布緯度及地區:極地地區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冰洋沿岸,格陵蘭島,南極大陸 成因:緯度高,終年受極地高壓帶或東風帶控制 特點:全年嚴寒,降水稀少
氣候類型:高山、高原氣候分布緯度及地區:青藏高原,天山、阿爾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等 成因(特點):地勢高,地形起伏大水熱條件垂直變化明顯
⑷ 澳大利亞地理氣候
一是地形因素,在澳大利亞的東部大分水嶺阻擋了東北信風和東南信風,形成地形雨,使得東部的降水量比較豐富,不同的緯度位置形成了熱帶雨林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二是海陸因素,大陸的東西兩側手不同的大氣環流的影響,會有很大的差異,而在南北緯30-40之間,又可以形成地中海氣候,40-60°N/S之間就會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
大陸中部的熱帶沙漠氣候是因為收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以及西部吹離岸風導致的。
⑸ 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及詳細成因
澳大利亞的氣候特點及成因
一、澳大利亞氣候特徵
澳大利亞氣候的基本特徵是乾旱區面積比例最大、年降水量成半環狀分布和全大陸普遍暖熱。
(1)乾旱區面積廣大、比例最高。全大陸平均年降水量為470 毫米,除南極洲外在各洲中是最少的,比非洲還少許多,只相當於全球各大洲平均年降水量的五分之三。年降水量不足250 毫米的地區 (276.5萬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35.9%。 250~500 毫米的地區(249.14 萬平方公里)佔32.4%,兩者合計佔大陸總面積的68.3%;超過1,000 毫米的地區(51.36 萬平方公里)僅佔6.5%,遠小於非洲和南美洲,七大洲中除南極洲外也是最小的。
(2)澳大利亞年降水量的地區分布呈向西開口的半環狀圖式,即自北、東、南三面向內陸和西部沿海減少。北部多雨,年降水量在1,000~2,000 毫米之間,東北部的凱恩斯最多,年平均降水量為4,206 毫米,最大達5,360 毫米,中部平原的埃爾湖附近最少,不足100 毫米,甚至在50毫米以下。這種分布圖式在各大洲中是獨一無二的。
(3)全大陸普遍暖熱,特別是夏季內陸地區炎熱程度不亞於撒哈拉沙漠區。最熱月一月平均氣溫在內陸中西部十分之三的地區在30℃以上,塔斯馬尼亞島中部為16℃,東南部高山地區最低,但也在10℃左右。至於一月平均最高氣溫,除大陸北部受季風調節很少超過38℃外,全大陸南北皆在40℃以上。極端最高氣溫更高,如馬布爾巴為49.4℃,克隆卡里為53℃,中部的斯丟阿特(東經135°,南緯23.5°)達55℃,成為大洋州最熱的地方。全大陸夏季不僅炎熱,而且熱的時間也長,南緯20°~23°的內陸,日平均氣溫連續超過32.2℃的日數達150 天以上,其中有的地區連續37.7℃的高溫達64 天之久。澳大利亞的冬季與同緯度的非洲、南美洲比較也相當暖熱。七月平均氣溫全大陸絕大部分在10℃以上,15℃等溫線橫穿大陸中部,北部在25℃以上,東南部山地氣溫最低,也為8°~10℃,僅個別山頭可達0℃以下。極端最低氣溫,內陸地區夜晚可見霜,甚至降到0℃以下(如阿利斯泉曾有-3.8℃的記錄),其餘即使南部海岸也少見霜。
總之,澳大利亞的氣候特點在三個熱帶大陸中,既不同於南美洲,又有別於非洲,具有其獨特性,這是在其所處緯度位置及大陸輪廓、地形、洋流、氣壓與風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形成的。
二、澳大利亞氣候成因
澳大利亞介於南緯10°45′~39°08′間,南北跨28°23′,是跨緯度最少的一個大陸,南北間溫差小,氣溫分布比較簡單。南回歸線橫貫大陸中部,99%的面積屬於熱帶和亞熱帶,使全年氣溫都比較暖熱,少雨區和沙漠的面積特別廣。澳大利亞大陸輪廓比較完整,增加了內陸離海的距離,最大達1,500 公里以上,影響了海洋氣流之深入內陸。
另外整個輪廓又是東西長、南北窄,擴大了東南信風帶控制的面積,內陸又無廣大河湖等水面調節,使大部地區更加乾熱。在地形上,廣大的中西部地區較低平,起伏不大,氣旋迴轉少,天氣穩定,很難致雨,使廣大的中西部氣候差異變小。
另外,東部高大的山地南北長4,500 公里、高1,000 多米,東坡陡西坡緩,又緊逼東海岸,阻擋了東南信風從東面太平洋上帶來的暖濕氣流,使東坡多雨、西坡乾旱少雨,縮小了東部多雨區的面積,擴大了西部內陸乾旱區的范圍。中部平原縱貫南北有利於南北氣流之運行,使中部內陸盆地並不是滴雨不下的沙漠之地。
澳大利亞周圍的洋流,在大陸北部沿岸為北澳暖流,東部為東澳大利亞暖流,影響大陸北部和東部沿岸增溫增濕成為多雨區。南部沿海為西風漂流,西部沿海為西澳大利亞寒流,影響了澳大利亞南部沿岸的少雨和西部沙漠的形成。
從大氣環流來看,澳大利亞大陸夏季氣壓帶南移,大陸北部為熱低壓中心,南回歸高壓帶位於大陸南部,故北部吹西北季風,炎熱而多雨;大陸中部和南部都吹東南信風,炎熱而乾旱;只有大陸東部山地東坡為迎風坡,有較多的降水。冬季氣壓帶北移,與陸上冷高壓相結合,高壓中心位於大陸北部內陸,大陸上大部分地區為高氣壓所籠罩,風從高壓中心向外吹,所以乾燥少雨,只有大陸西南角和東南角吹海上來的西風,多氣旋,天氣濕潤多雨。東部山地東坡仍為迎風坡,有較多降水。塔斯馬尼亞島因位於南緯40°以南,終年吹西風,屬溫帶海洋性氣候。
所以,從年降水量的分布來看,就成了北、東、南三面多雨,向內陸和西部逐漸減少的圖式。
三、澳大利亞雨區的移動與降水季節分配
澳大利亞的雨區在各季中皆呈一新月形分布圖式。夏季雨區位北部沿岸,兩尖端伸向西北和東北部沿岸。冬季雨區位南部沿岸,兩尖端伸向西南和東南沿岸。春秋兩季雨區位於東部沿岸,兩尖端伸向東北部和東南部沿岸,故澳大利亞在年降水量的季節分配上北部屬夏雨型,(達爾文港11~4 月降水占年降水量的95%);南部屬冬雨型(佩思5~10 月降水量占年總量的85.3%);東部沿海為全年有雨型,惟北部夏雨稍多、南部秋雨較多;廣大的內陸和西部地區終年乾旱少雨,越往北夏雨比例越大,越往南冬雨越多。
--
且小知不及大知,固其宜也。
⑹ 地理問題;澳洲沿岸處於什麼洋流對沿岸氣候的影響是什麼
洋流對氣候的影響:
暖流增溫增濕,使沿岸地區降水增加,氣溫高於同緯地區;
寒流降溫減濕,使沿岸地區降水減少,氣溫低於同緯地區.
1、澳大利亞東岸是東澳大利亞暖流,在其影響下,澳大利亞東北部出現的全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
2、澳大利亞西岸是西澳大利亞寒流,在其影響下,澳大利亞西部沿海出現全年高溫少雨的熱帶沙漠氣候.(雖然寒流使澳大利亞西岸氣溫降低,但不足以使其改變熱帶的高溫特徵,因此仍然是高溫,只不過比同緯地區略低而已,但對降水的影響比較明顯)
⑺ 從大氣環流,洋流,地形等方面解釋澳大利亞沙漠廣布的原因
洋流:西澳大利亞寒流減溫減濕加劇乾旱。東澳大利亞暖流帶來濕熱,可是其東部的大分水嶺阻擋了水汽的進入。
大氣環流:冬季因氣壓帶整體南移澳大利亞均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無降水。夏季,因氣壓帶整體北移,其南部受信風帶控制,降水較少。
地形:西岸地形平坦開闊,東部較高,水汽無法進入。
⑻ 澳大利亞南部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是什麼
澳大利亞南部熱帶草原氣候成因分析:
1. 緯度位置剛好在南緯30度及以南附近。若是從大氣環流角度分析,主要受副高控制或西風控制。若受西風影響,其降水應在冬季月份。
2.澳大利亞東部又有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可見其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還比較明顯,夏季月份來自南邊印度洋的海風較強,從而形成濕季。
綜合上述原因,澳大利亞南部熱帶草原氣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應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⑼ 當珀斯多雨時,影響該地的大氣環流形式是什麼 此時澳大利亞北部盛行什麼風
珀斯位於澳大利亞的西南部,屬於地中海氣候。地中海氣候的特徵是夏季高溫乾旱,冬季溫和多雨。
當珀斯多雨時,影響該地的大氣環流形式是西風控制。原因:澳大利亞所在的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時,北半球是夏季,氣壓帶風帶向北移動,西風帶控制珀斯。西風從印度洋上來,帶來豐富的水汽,登陸後遇到地形抬升形成降水。因此影響該地的大氣環流形式是西風控制。
南半球是冬季時,北半球是夏季,氣壓帶風帶向北移動,此時澳大利亞北部盛行東南信風。東南信風由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赤道低氣壓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