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歐泊主要產自澳大利亞
歐泊主要有兩種地質產狀:一種產在中一新生代玄武岩、流紋岩和火山碎屑岩中,如墨西哥產的歐泊。另一種產於中一新生代沉積岩面型風化殼中,澳大利亞所產歐泊就屬於這種類型。澳大利亞的歐泊產區是一片準平原,地形起伏很小,地殼運動微弱。為沙漠或半沙漠地區,氣候溫暖潮濕,這樣的條件,有利於風化作用的進行;有利於沉積岩中的長石發生風化,形成高嶺土和鋁土礦,並析出二氧化硅和鐵質。由於地形平坦,降水量充沛,地下潛水面較高,析出的二氧化硅和鐵質向下淋濾至風化殼,下面又有滲透性較差的泥質岩石作為隔層,使含二氧化硅的水溶液封閉在岩石的裂隙中,形成各種蛋白石脈。如果琳濾速度穩定,二氧化硅球體可以沿三維方向有規則的排列,從而形成數量不小的歐泊。
㈡ 澳寶是指什麼寶石
蛋白石。澳寶也就是歐泊,因歐泊在澳大利亞大量出產,世界上九成的歐泊都來自這里,因此歐泊被稱為澳大利亞的國寶,因此叫做澳寶。歐泊的化學成分組成是硅分子和水的混合體。
根據歐泊基體色調的顯示,它可以分為無色、白色、淺灰、深灰一直到黑色。不同於其它寶石的是,歐泊所具有迷人的色彩在不同角度、不同光線和不同背景下會明顯變色,以此絢麗呈現光譜中各種色彩。
分類:
依據澳寶的底色不同,能夠將其分為三類:
黑澳寶:又稱"黑山雲",它在藍色、暗藍色、黑色、灰黑色或綠色的基底上呈現強烈變彩的蛋白石寶石,是澳寶中最為寶貴的種類。
白澳寶:這是指在在白色或淺灰色基底上呈現變彩的澳寶.其寶貴程度僅次於黑澳寶。
火澳寶:是澳寶中亮麗的種類,產於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特徵為外表一層磷光變彩的澳寶薄層連同岩石一同,較簡單區別於其它澳寶類別。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歐泊
㈢ 白歐泊是哪的
中國不出產天然歐泊。白歐泊呈現的是淺色的胚體色調,主要出產在澳大利亞南澳州的庫伯佩迪。
㈣ (四)產狀與產地
(1)產狀:歐泊形成條件特殊,主要礦床類型有風化殼型和熱液型兩類。熱液型充填於玄武岩、安山岩、流紋岩或凝灰岩的裂隙孔洞和原生氣孔中。風化殼型多見於泥質砂岩中。
(2)產地: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產出歐泊最多的國家,其中新南威爾士以產黑歐泊和白歐泊為主;南澳大利亞主要產貴歐泊;昆士蘭則產白歐泊。墨西哥產火歐泊和晶質歐泊,此外,美國、巴西、宏都拉斯、日本、中國都有產出。美國內華達州產最大的一顆歐泊重2610 ct,現藏華盛頓史密斯研究所。
㈤ 歐泊的分類天然歐泊的種類有哪些
歐泊是集寶石之美於一身的彩色寶石,艷麗的色彩使其獨具一格,深受人們喜愛。歐泊的選購不僅要根據品質,喜好等,還要選擇它的種類。那麼,歐泊有幾種?㈥ 歐泊的產地
歐泊95%的產地是在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出產的歐泊有時也被稱為「沉積的寶石」是因為它主要形成和出產於中生代大自流井盆地中的沉積岩中。普萊修斯歐泊通常含有6-10%的水分,同時它所包含的小硅粒被排布成有規則的圖案。比重主要根據含水率不同在1.9-2.3之間 。
澳大利亞歐泊的種類比較全面(黑歐泊、白歐泊、晶質歐泊、動植物化石歐泊等等),其中黑歐泊由於具有含水量比較穩定不會因為常規溫濕度變化發生任何性狀改變且深體色能更好襯托歐泊變彩光學效果等特點,同時黑歐泊數量極其稀少且主產地產量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因此是國際上公認最具欣賞、投資價值的歐泊品種。 南美洲的巴西也產歐泊。
㈦ 歐泊的分類
1、黑歐泊
泛指黑色或灰色體色並有變彩效應的貴蛋白石,是歐泊中名貴品種。歐泊是澳大利亞國石、十月生辰石。在深色的胚體色調上呈現出明亮色的有彩蛋白石,稱之為黑歐泊。
黑歐泊出產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閃電嶺,是最著名和最昂貴的歐泊品種。黑歐泊並不是指它完全是黑色的。
2、白歐泊
澳洲歐泊的一種,泛指白色(無色)或淺色體色、透明到微透明有變彩或有特殊的閃光效應的貴蛋白石。只要原石允許,白歐泊都加工成中凸的腰圓型;當受原石厚度限制時,也加工成扁平的腰圓型,但這樣的薄型易碎。
3、晶質歐泊(可以是黑歐泊、白歐泊)
胚體色調是透明或半透明,可以透過晶質歐泊看到背後的其他物品。晶質歐泊可以有深色和淺色的胚體色調,所以我們根據胚體色調的深淺不同把它們稱作「晶質黑歐泊」或「晶質白歐泊」。
4、火歐泊
無變彩或少變彩的半透明至不透明品種,一般呈橙色、橙紅色、紅色,鮮艷的紅色在火歐泊 中最昂貴。
5、礫石歐泊
能呈現色彩的歐泊附著在無法分開的鐵礦石上,主要出產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這種歐泊只能與鐵礦石連在一起被切割,很薄的彩色歐泊包裹在鐵礦石表面。
㈧ 歐泊的歐泊的發現
第一次在澳大利亞發現OPAL應歸功於行為古怪的德國地質學家約翰尼斯·曼奇教授,1840年,他在澳大利亞南澳州首府阿德萊德北部約80公里的安加斯頓發現了比較普通的綠色歐泊。1868年,真正貴重的歐泊在昆士蘭西面,布來考南面的利斯托威爾車站被發現。1871年,澳大利亞歷史上第一個有登記許可的歐泊礦出現在南部小城奎爾派,歷史上稱做「令人驕傲的山脈」,這也是歐泊礦開採的真正開始。
1873年,珍貴的歐泊在伯克羅區的山上被發現,很快被世人知道並叫它做「伯克羅歐泊」,這些平頂山脈坐落在塔哥馬英達北面160公里處和利斯托威爾的東面。那裡也是博羅河的發源地,它的支流間歇的流向西面。更多的歐泊在凱納拿周圍向北延伸近一百公里的范圍被發現。企業家霍伯特·邦德曾經努力的將歐泊推向國際市場,不過不很成功。直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末,開礦先鋒喬·布萊德在奎爾派西北部和威道拉南部的凱博拉山脈中的史東尼開采出整塊歐泊和歐泊結合礦,再由圖雷·庫侖斯韋特·沃雷斯頓於1890年把它帶到倫敦才真正意義上的掀開了澳大利亞歐泊產業歷程。
1894年,澳大利亞第一個用於商業開採的歐泊基地被發現。這個偏遠的歐泊基地坐落在乾旱的新南威爾士州西北部,距離悉尼大約850公里,位於布羅肯山脈東北200公里地方。直到1899年,瓦埃特克里佛斯逐漸成為世界主要的歐泊發源地,出產從淺色歐泊、深色歐泊以及水晶歐泊並遠銷海內外。1899年,其他國家的歐泊采購商紛至沓來,經過危險而漫長的旅程進入澳大利亞內陸購買瓦埃特克里佛斯出產的歐泊。不過到了1914年,隨著第一次世界大站爆發,那裡幾乎停止了歐泊的商業開采。
後來的一個重要發現是在萊頓寧瑞奇,全澳四分之三貴重的深色歐泊出產在這里,當時是被一群墨累河邊玩耍的小孩無意中發現,這個歐泊基地在新南威爾士州,那裡歐泊開采一直延續至今。
到了1915年,歐泊的開采重點轉移到了澳大利亞南澳州,一位14歲的男孩威利·哈奇森在斯答特瑞奇的偶然發現使他成為歐泊發現史上的重要人物。由於這個偶然發現使周邊迅速形成了一個叫做「庫柏佩迪」的小鎮,也就是後來被大家稱之為「世界歐泊之都」的地方,那裡是目前世界上規模和產量最大的歐泊開采基地。由於當地的氣候十分乾旱和炎熱,大多遠道而來的采礦者都居住生活在洞穴一樣的房子里,根據當地土著語言逐句翻譯過來庫柏佩迪的意思是「白人在洞穴里」。庫柏佩迪坐落在澳大利亞南澳州首府阿德萊德北面838公里的斯椎特公路上。另外一個著名的礦區也在南澳州,叫做艾美羅凱,它位於庫柏佩迪西北面240公里、阿德萊德以北520公里處,是由一位采礦專家於1921年發現。曼塔比在托倫斯湖的西岸,是1930年發現的礦區,也是從1985年到1989年全澳產量最大的出產地。
對於歐泊基地的探索在澳大利亞從來沒有停止,萊頓寧瑞奇西面的科科倫、南澳北面的蘭畢納和赫伯爾的陸續發現讓澳大利亞的歐泊開采工業持續看好的進入到了21世紀。
澳大利亞歐泊礦區
1、Quilpie
Quilpie 是以歐泊聞名的城鎮。它時常被作為「爍石歐泊」 的故鄉被提及因為該地區是全球此類型歐泊的最主要出產地。它位於了布理斯班的西方 980 公里和Charleville的西面208公里,Quilpie 是Quilpie郡的商業中心。城鎮的名字起源於土著文字 「Quilpeta」 意思是石頭麻鷸。Quilpie於1917年4月29日被宣布成為一個官方認可的城鎮。Quilpie位於昆士蘭州西部的著名的Bullo河沿岸。比如是羊、牛放牧,油、瓦斯和歐泊礦業。除了這些個主要的產業之外,Quilpie 郡收藏了一個熱心的和有才能的藝術社區。
2、Winton
Winton 最初被稱為鵜鶘水池,1875年第一次成為殖民地。該鎮最著名的事件是1895年,Banjo·Paterson在Winton的Dagworth車站外面寫了《Waltzing Matilda》這首歌。據報道,該首民謠的首次演出是同年的4月6 日在Winton的北部的Gregory 旅館。Winton 被認為澳大利亞叢林詩歌的「故鄉」,國家級的文學獎「流浪漢銅像獎」每年在那兒舉辦一次。澳洲的國家航空公司(Qantas)於1920 年11月建立在Winton,它的首屆董事會於1921 年2月21 日在Winton 俱樂部舉行。十九世紀九十年代的剪羊毛工大罷工期間,500名剪羊毛工就露營在winton南方,這是成為法定意義上勞工黨的創立的起點。Winton是在Matilda鄉村的中心,巨大的米契爾草原中間貫穿了華麗的彩色峽谷。遊客往往會對由巨大的天然起伏平原和地形感到震驚。種類繁多的動物和鳥生活在該區域,一般在小路和鐵軌邊是觀看黃昏和黎明景色的最佳地點。
3、Opalton
Opalton礦區是昆士蘭州最大的歐泊沉積物出產地之一。它位於昆士蘭州西部,是一個典型歐泊鄉村,那裡提供訪客有機會直接體驗歐泊礦工所經歷的感受。在礦區上的采礦活動大部分被限制,只能進行小規模的手工采礦,但是也有一些使用重型機械的較大操作出現在周圍的區域。Opalton地區每年吸引大量的遊客,遊人普遍認為在那裡可以找到來自地表的或從以前礦區廢棄料堆存處找到歐泊碎片或鐵礦石基石。
4、Yowah
包括附近被叫做「黑門」的著名區域在內的Yowah 歐泊礦區是西昆士蘭最南端的歐泊采礦中心。它受到遊人和淘金者的普遍歡迎,因為它的主要道路和有商店、燃料、電話、房車停放公園和永久供水。由礦業能源部、Paroo郡委員會和土地擁有者合作,為旅行者提供必需品和淘金娛樂,建立了Yowah 淘金區。Yowah 在Cunnamulla 以西大約160km處。有2條路線可以到達:一是,往Thargomindah行進,向右轉大約18km到Yowah/Toompine路上的West Eulo,沿Alroy農庄行進48km到Yowah-Quilpie岔道。繼續行進23km後到Yowah;最後23公里是未鋪設柏油的道路;二是,從Quilpie開車110km穿過Toompine到Eulo/Yowah 岔道轉向,向左然後沿著這條主要道路行駛大約56km 到Yowah 岔道,再與上面所寫一樣繼續最後的23km。
Yowah 礦區是出產硅質鐵礦石凝固物中的珍貴歐泊,通常被稱為Yowah 堅果。這些歐泊直徑范圍大約從5mm 到200mm,有球狀或橢球狀形狀,有時這些堅果的核心正好是珍貴的歐泊。堅果被發現於地下20m深的鐵砂岩地層(厚度從150 到600mm ),並且通常與泥石片或黏土球連接在一起。
南澳洲有四活躍歐泊礦區、Andamooka 、Coober Pedy,Lambina 和Mintabie。根據出產量來說,南澳洲是最大的歐泊的出產地,盛產白歐泊和淺色歐泊。
5、Coober Pedy(庫伯佩迪)
Coober Pedy出產世界半數以上的白歐泊。Coober Pedy的歐泊礦區位於南澳洲的內陸地區,小鎮在阿德萊德以北750公里的位置,是斯圖爾特山脈邊緣多石的無樹木沙漠地帶。許多當地人喜歡居住在冬暖夏涼的地下掩體中。由於該地區的降雨量低、土壤貧瘠,很少植物存活。那裡的歐泊被一個的14歲的男孩發現,當時他與父親的金礦勘察隊正在野營,在1916 年,作為主要礦區的區域建立了。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大量歐泊采礦工湧入導致產量大幅度增加,使Coober Pedy成為世界上最大歐泊的出產地。該地方也被譽為「世界歐泊之都」。
6、Andamooka(阿達摩卡)
1930 年二個來自Andamooka 駐地的牧場管理人發現了歐泊。由於苛刻的氣候條件和時值二次世界大戰,該礦區的開采過程比較緩慢,但到了1962年估計有800名礦工從事歐泊開采工作。阿德萊德以北520公里,Andamooka礦工在Arcoona 高原大約52平方公裡面積范圍內的豎井、坑洞、和小地道里進行挖掘工作。歐泊開采自地下三到十米的古老海床。Andamooka歐泊被認為是世界上的最穩定的歐泊。當地氣候特點是半沙漠的環境,並且在3月和11月之間是溫暖的白天和冷爽的夜晚,氣候十分宜人。
7、Mintabie
相信Mintabie的第一塊歐泊被發現是在20年代。但由於Mintabie的惡劣的氣候和水資源匱乏阻礙了開采。直到1978 年出現好的歐泊該地區才真正開始被重視。Mintabie位於北部領地邊界以南180km和 Coober Pedy以北大約300km的地方。1976 年,炸葯和大機械被帶到礦區。在第一世界大戰期間,Coober Pedy土著人出售的黑歐泊大多來自西北350公里的Mintabie。1988年時的當地人口約1,500 人,由於出產量下降,今天人口大約在300名左右。在Mintabie,多數歐泊開采通過在露天進行。此區域的四季溫度在零度以下到零上40度之間。
8、Lambina
老礦工稱在30 年代初期的蕭條年代Lambina歐泊第一次被發現。在80 年代晚期,隨著一些礦工在Seven Waterholes挖掘區一些有價值的發現,一個小的變化發生了。采礦在90年代中期前緩慢的增長著。但是1996年在高品質寶石在那裡被發現,需求真正被激發。然而,在許多要求需要處理之前,Wik,當地的頭領決定製止了任何新的開采,直到在1997年12月,當地頭領正式提出整個Mintabie 地區的主張權。從那以後在礦工和當地頭領們之間允許開采談判始終在繼續。Lambina人口大約300人。
大約95%澳洲出產的歐泊被用於全球首飾產業。歐泊在其它國家包括宏都拉斯、墨西哥、前捷克斯洛伐克和巴西也有少量開采,這些歐泊常常在外觀上不同。澳洲的歐泊礦區位於昆士蘭州、新南威爾士州和南澳洲三個州,這些礦區圍繞者古老的「大自流井盆地」遺跡。發現於南澳州的白歐泊/水晶澳寶(white/crystal opal)、新南威爾士州的黑歐泊(black opal)、昆士蘭州的爍石歐泊(boulder opal)是目前最主流的歐泊種類,其中最為罕有的是江達區(jundah)出產的管狀澳寶(pipe opal)。參觀歐泊礦區的最佳時間是澳洲每年的冬季4月至9月,這是由於澳洲的夏季多雨,有時會淹沒一些區域的公路,所以盡量避免夏天訪問礦區。
按照價值,新南威爾士州的萊頓寧瑞奇是唯一出產黑歐泊的礦區,那裡出產色澤最黑和最昂貴的深色歐泊。
不同於其它歐泊,黑歐泊包含深色的碳和氧化鐵元素,從而使它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歐泊。萊頓寧瑞奇位於新南威爾士洲北部距悉尼約768公里處,萊頓寧瑞奇生活和工作著大約3000名永久居民,他們的工作主要是礦區開采和相關服務。萊頓寧瑞奇每年有超過80,000名訪客,有些是為了觀光,看看內陸礦區小鎮的真實面貌,有些也許是為了找尋他們的財富。旅遊者的湧入讓這個曾經破落的城鎮擁有了可以令人自豪的旅館和酒店,那裡有數不清的歐泊紀念品商店和禮品商店,還有一些裝飾漂亮的餐館。萊頓寧瑞奇有不同種類的野生動物包括袋鼠,小袋鼠,樹袋熊,針宴鼠,負鼠和一系列值得注意的爬行動物。該城鎮還有澳洲珍稀鳥類並且您能親自與大量動物接近。
1880 年代後期,在萊頓寧瑞奇,住在附近的一所房子中的牧場監督者傑克·默里在大約 1901年 或者 1902年,放下了第一個豎井,歐泊從此被開采。一段時間之後,來自甘比亞首都一個叫做查理的 礦工到達並開始了下沉豎井。
自從黑歐泊第一次被發現,在澳洲,萊頓寧瑞奇已經變成歐泊礦區的同義字,也變成一個參觀者非常好奇的地方(特別地在年度山羊比賽期間)。萊頓寧瑞奇記錄著澳洲內陸采礦者堅韌不拔的生活實景。小鎮和黑歐泊誘惑巧妙地被總結在拉瑞·哈森的詩中:
有一座破落的小鎮,在西部平原之外,
萊頓寧瑞奇,熱和稀疏的雨。
那裡沒有美麗風景,只有粗糙的山脊環繞。
大自然創造了美麗風景卻留在了地下的黑歐泊中。
如果您未曾見過黑歐泊,您的確錯過了一次精采,
她象彩色水銀般華麗,圖案閃爍夜空。
或許您漫遊了世界,看見過很多,
而神秘歐泊中的景色只會出現在美妙的夢境中。
令人驕傲的萊頓寧瑞奇有大量社交和體育設施,高爾夫球場、手槍俱樂部和射箭俱樂部等等.該鎮的歐泊節在9、10月新南威爾士州學校假期中舉行。其它每年重要事件是7月的「世界歐泊和寶石博覽會」和復活節舉行的「大山羊比賽」。
瓦埃特克利佛位於新南威爾士州的西北部,是澳洲的第一個商業歐泊礦區。這個礦區是過去歐泊國際市場的主要出產地。瓦埃特克利佛歐泊的獨特是因為它出產了世界的第一塊深色歐泊。深色歐泊更加易於評估、清洗、製造,因此大受歡迎。瓦埃特克利佛歐泊礦區富有貝殼、蛋白石假晶、骨頭和水晶。1899年,約二千個人居住在瓦埃特克利佛鎮區域的二英里范圍內。這些先驅居住在五百多個木製或鐵制的房子里,以及不計其數的粗麻布和樹皮或帆布製成的白棉布公寓。有一個地下餐館、麵包店和酒吧; 但由於當時地下掩體缺乏,礦工主要居住在豎井裡。瓦埃特克利佛開採的歐泊對全世界澳洲以外的市場供應了二十五年; 在對歐泊不利的迷信盛傳幾個世紀之後,「被遺忘的寶石」——歐泊,重新得到世人的寵愛。瓦埃特克利佛在超過一個世紀的歷史時期中,成為地質學者、古生物學、政府官員和長於追求異性的富商之戶外課堂。1900年強烈的夏日熱量開始使第一批礦工住到地下,隨後大多數的居民仿效他們。直到在 1999 年,90%當地居民的分別住在了約 135個地下掩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