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是怎麼建的

澳大利亞是怎麼建的

發布時間:2022-08-12 13:44:42

澳大利亞什麼時候成立

澳大利亞在1788年1月26日成立。

澳大利亞歷史:

1788年1月26日,英國首批移民1350人乘坐11艘船抵達澳大利亞,之後,英國人逐漸建立起六個各自為政的殖民區(現在成為了澳大利亞六個州,可理解為六個省)。到1900年之前,當時的六塊地方使用同樣的貨幣(英鎊與便士),但各自發行郵票,彷彿六個國家一般。

1900年,全部六個英國殖民地的居民舉行了一人一票的全民公決,用投票決定是否把六個殖民地統一成一個聯邦國家(很有現在「網路知道」投票選答案的味道呢),投票結果是六個地方要統一,建立起一個單一的澳大利亞聯邦。1901年1月1 日,澳大利亞聯邦成立,同時通過第一部憲法。

由於1788年1月26日是首次有英國移民正式大批登陸的時間,且1月26日也是現在澳大利亞的國慶日,這個日子是澳大利亞官方和民間一致認定的澳大利亞建立時間。1988年1月26日,澳大利亞全國舉行過各種盛大的慶祝活動,紀念建立200周年,該年澳大利亞郵政發行的郵票的主題就是「澳大利亞200周年」。

1789年,英政府派遣新南威爾士保安隊,接替原駐新南威爾士的海軍士兵,協助總督維持殖民地的社會治安。1804年又建新殖民區於現在的塔斯馬尼亞州。殖民初期,新南威爾士經歷了史家所稱黑暗年代的艱難歲月。農業生產不利,食物需從英國、巴達維亞(今雅加達)等處運來。1808年,新南威爾士保安隊官員以反對取締朗姆酒貿易為由,廢黜總督W.布萊,稱朗姆酒暴亂。後英政府召回新南威爾士保安隊。1810年,L.麥誇里任總督。任職期間,興建公共設施、修築道路、設銀行、辦學校、鼓勵勘測開拓。1813年,W.C.溫特沃斯等發現越過藍山山脈的通道,找到開發新南威爾士西部平原之路。麥誇里使用刑滿釋放罪犯的政策,受到殖民地富有的自由移民的非議。自1820年起,英國改變了過去主要以流放罪犯為主開發澳大利亞的政策,自由民開始成批的移居新南威爾士。1821年麥誇里隱退。1823年,英政府通過法令,批准新南威爾士成立擁有有限立法權力的地方議會。1824~1836年,在莫頓灣、菲利普灣、聖文森特灣先後建立新的定居點。1825年,范迪門地從新南威爾士劃出,成為新的殖民地。1829年建立了斯旺河殖民地(今西澳大利亞)。1830~1860年是澳大利亞歷史上變化迅速的時期。養羊業的發展使牧場主競相佔有大片土地。為限制移民過多佔有土地,1831年頒布《里彭條例》,改向移民贈與土地為出售土地;出售土地的收入則用於援助來自英國的移民,以求緩和殖民地勞力的不足。1832~1842年,有近7萬移民移居新南威爾士。1840年廢除罪犯指派工作制,鼓勵自由移民以解決勞動力問題,從此英國不再向澳大利亞流放罪犯。19世紀50年代,新南威爾士南部等地發現金礦。1858年採金人數達15萬。淘金熱潮和養羊業的擴大推動了殖民地的發展。為利於管理和建設,1851和1859年先後從新南威爾士劃分出維多利亞、昆士蘭兩個新殖民地。1850年澳大利亞各殖民地政府法令通過後,新南威爾士、維多利亞、南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原范迪門地)、昆士蘭等殖民地相繼成立責任自治政府。在歐洲移民不斷開拓土地的同時,澳大利亞大陸的土著居民被逐至荒漠的內陸地區,塔斯馬尼亞島上的土著居民則慘遭滅絕。澳大利亞各殖民地責任政府成立後,各自為政,忙於本殖民地的開發建設,但也面臨一些共同的問題,如關稅、交通、郵政、防務和限制中國移民的政策。為此,1863~1880年召開了 8次殖民地際會議。1880年11月,墨爾本殖民地際會議同意設一聯邦委員會,並決定由新南威爾士草擬聯邦委員會法案。1883年,成立聯邦委員會。1884年 8月,維多利亞、昆士蘭、塔斯馬尼亞和西澳大利亞殖民地,要求英政府支持聯邦委員會法案。1889年10月24日,新南威爾士殖民地總理H.帕克斯發表演說,強調需要成立聯邦以鞏固國防,呼籲其他殖民地總理共商此事。1891年工黨成立。工會運動的發展打破了各殖民區的界限。要求殖民區之間自由貿易的呼聲日益高漲。1893年 8月在科羅瓦召開聯邦同盟代表會議,建議各殖民地採取措施為成立聯邦做准備。1898年就成立聯邦問題進行公民投票。1900年9月17日,英國女王簽署聲明宣布聯邦將在新世紀的第1天誕生。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亞聯邦在悉尼正式成立,原6個殖民地改為州。澳大利亞成為英聯邦的自治領。定都堪培拉。

❷ 早期歷史發展的進程中,澳大利亞是如何建國的

在澳大利亞,19世紀40年代,就有人提出建立聯邦的建議,這可以說是澳大利亞「聯邦運動」的開始。但澳大利亞畢竟是英國的罪犯流放地,各殖民區是在不同的背景下建立的,雖然共同生活在同一塊大陸上,有共同的政府形式,但在19世紀中葉,彼此之間互相競爭,缺乏溝通,各自關心的主要是本地區的事務和利益,無論政治家還是一般公民,似乎都沒有感覺到聯合的需要。

到19世紀末,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澳大利亞的人口急劇增長,人口結構發生變化,政治體制初步完善,民族經濟形成並得到迅速發展,立足於本民族的知識階層出現,民族主義和共和主義思想也深入人心。

各殖民區議會經過對憲法草案的多次討論修改,遞交給英國政府,英國政府對聯邦草案作了稍許修改。1900 年7月,英帝國議會在強調建立澳大利亞聯邦決不能損害或削弱帝國統一的前提下通過了澳大利亞聯邦憲法。同月,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正式簽署了憲法文本。

1901年1月1日是澳大利亞聯邦憲法正式生效的一天, 也是聯邦宣布成立之日。澳大利亞終於擺脫了殖民地的地位,成為大英帝國的自治領。

❸ 澳大利亞的由來是什麼澳大利亞現在是一個主權國家,最早是英國人建立的殖民地,後來成為了英國人建

澳大利亞屬於英聯邦國家,沒有自己的國家首腦,由英國女王擔任名義的國家首腦。屬於殖民地獨立的一種形式。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殖民者發現的東西都歸發現者所有。殖民地都是靠暴力去搶奪和佔領的。南美、南亞都一樣。

❹ 澳大利亞什麼時候建國的

澳大利亞一詞,意即「南方大陸」,歐洲人在17世紀初葉發現這塊大陸時,誤以為這是一塊直通南極的陸地,故取名「澳大利亞」,australia 即由拉丁文 terraaustralis (南方的土地)變化而來。
國慶日:1月26日(1788年)
國花:金合歡
國樹:桉樹
國鳥:琴鳥。它貌似野雞,常在陸地行走。雄鳥有一條華美無比的琴形尾,並以尾羽開屏的壯觀而聞名。琴鳥的尾羽與希臘的一種七弦琴極為相似,因故得名。它不僅美麗動人,還能模仿其它動物的叫聲,聲音十分宛轉動聽。
國家政要:總督邁克爾·傑弗里(Michael Jeffery) ,2003年8月宣誓就任 ;總理霍華德(Howard) ,2004年10月任職。

❺ 澳大利亞的建築

澳大利亞的建築有維多利亞藝術中心、悉尼歌劇院、澳大利亞國家藝術館、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國會大廈等。
1、維多利亞藝術中心:維多利亞藝術中心為大型交響及古典作品演奏會的專用演出場地。由維多利亞藝術中心信託所經營管理,其范圍包括位於亞拉河南岸的劇院以及墨爾本音樂廳,在此2廳院中另有會議廳、宴會廳、餐廳、畫廊、博物館、藝品店等。
2、悉尼歌劇院:悉尼歌劇院,位於悉尼市區北部,是悉尼市地標建築物,由丹麥建築師約恩·烏松設計,一座貝殼形屋頂下方是結合劇院和廳室的水上綜合建築。歌劇院內部建築結構則是仿效瑪雅文化和阿茲特克神廟。該建築1959年3月開始動工,於1973年10月20日正式竣工交付使用,共耗時14年。
3、澳大利亞國家藝術館:澳大利亞國家藝術館是全國最大的公眾藝術館,當中展示Rodin、畢加索、Pollock和Warhol等大師的傑作,而不可錯過的是澳大利亞本地的藝術極品。建築佔地兩公頃、高23米,宏偉新潮·從外表看,它的三個側面猶如隨意堆砌的零散小房。
4、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位於格里芬湖的北面,是一棟青灰色的圓頂建築,為紀念二戰澳大利亞陣亡的戰士而修建的。它始建於1941年,1945年開放,1971年竣工,面積1.3萬平方米,四周環繞著12公頃的草坪。
5、國會大廈:國會大廈一般是用於政府內閣成員或者議會成員進行要事商討或臨時休息的建築物。澳大利亞聯邦議會大廈位於堪培拉的首都山頂,隔著格里芬湖和舊議會大廈聯成一線,非常雄偉壯觀。它是建築藝術、工藝美術和裝飾藝術完美壯觀的統一體,它反映著澳大利亞的歷史、迥然不同的多元文化、國家的發展和對未來的抱負。

澳大利亞怎麼來的



澳大利亞大陸是通過板塊漂移形成的,澳大利亞國家通過移民而形成。澳大利亞的歷史是從距今40000至45000年前,人類第一次在澳大利亞大陸北岸定居開始的。這段時間被定義為澳大利亞史前時期。文字記載的澳大利亞歷史,始於歐洲探險家第一次達到這片土地。17世紀,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殖民者先後抵此。1788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901年組成澳大利亞聯邦,成為英國的自治領地。1931年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

❼ 澳大利亞是怎麼形成的

澳大利亞大陸亦稱澳洲大陸,是位於南半球大洋洲的一個大陸。澳大利亞大陸面積為769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的6個大陸中面積最小的一個。
澳大利亞大陸屬澳大利亞聯邦。澳大利亞大陸四面被海所包圍,與南極大陸並列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塊完全被海水所包圍的大陸。紐西蘭並不屬於澳大利亞大陸。與其他大陸相比,澳大利亞大陸上的生物相具有很大的不同。

❽ 澳大利亞原來不是英國殖民地么,它是怎麼獨立的

1900年,全部六個殖民地的居民舉行了一人一票的全民公決,用投票決定是否把六個殖民地統一成一個聯邦國家,投票結果是六個地方要統一,建立起一個單一的澳大利亞聯邦。1901年1月1日,六個殖民區統一成為聯邦,澳大利亞聯邦成立,同時通過第一部憲法。原來的六個殖民區遂成為聯邦下屬的六個州。 1927年,澳大利亞首都遷往堪培拉。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亞獲得內政外交獨立自主權,成為英聯邦中的一個獨立國家。

❾ 澳大利亞建築物是什麼

澳大利亞標志性建築物是悉尼歌劇院。

「悉尼歌劇院」位於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悉尼市區北部的便利朗角,於1959動工建造,1973年正式投入使用,迄今已有40多年歷史。

「悉尼歌劇院」特有的風帆造型,再加上悉尼港灣大橋作為背景,與周圍的海景相輔相成、相映成趣,每天都會吸引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參觀游覽。這一地標式建築由於造型酷似帆船,每天都會有不少人慕名而來,隨處可見的便是遊人在不停的拍照紀念。

悉尼歌劇院的外觀結構:

悉尼歌劇院的外型猶如即將乘風出海的白色風帆,與周圍景色相映成趣。悉尼歌劇院由三組巨大的殼片,聳立在南北長186米、東西最寬處為97米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座上。

第一組殼片在地段西側,四對殼片成串排列,三對朝北,一對朝南,內部是大音樂廳。第二組在地段東側,與第一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但規模略小、內部是歌劇廳。

第三組在它們的西南方,規模最小,由兩對殼片組成,裡面是餐廳。其他房間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內。整個建築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寬97米的大台階。

車輛入口和停車場設在大台階下面。悉尼歌劇院坐落在悉尼港灣,三面臨水,環境開闊,以特色的建築設計聞名於世,它的外形像三個三角形翹首於海邊,屋頂是白色的形狀猶如貝殼,因而有「翹首遐觀的恬靜修女」之美稱。

❿ 澳大利亞經歷了多次戰爭之後,戰後澳大利亞是如何重建的

約翰·柯亭在抗日戰爭勝利前夕去世時,澳大利亞工黨選舉自1941 年以來一直執掌財政部的奇夫利為黨的領袖。奇夫利出任總理後僅一月余,抗日戰爭便取得最後勝利。因此他的政府首要的任務是使澳大利亞由戰爭轉向和平。

第四是大力發展水電事業。戰後初年,澳大利亞經濟恢復與發展中最宏偉的壯舉是制定與實施斯諾伊方案,亦稱雪山方案。所謂斯諾伊方案是引斯諾伊河的水來灌溉新南威爾士州南部平原,並利用位於新南威爾士州東南的阿爾卑斯山上的積雪融化流下來的水的水力來發電。同時通過隧道把發電後的水引過山嶺引入屬墨爾本河達令河水系的圖姆特河,用來灌溉平原的乾旱土地,使之種植水稻、水果和制酒的葡萄,等等。這是一個完整的農業和水、電綜合發展規劃,政府還可收水費和電費,以積累資金。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是怎麼建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